浅谈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浅谈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浅谈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浅谈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阔,南北地区气候差异很大。在北方地区,其冬季便极为寒冷,寒冷的气候条件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因此,若能给其提供适当的供热采暖设备,则能给予当地居民较为舒适的生

活环境。而如今,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各地所需的供暖面积也在逐年增加,这便意味着我国的供暖工作开闸将消耗更多的能源,而在能源消耗过程,无可避

免地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对此,为切实保障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采暖的可

持续发展,我国不仅要加大对供热采暖设备的研究力度,以节约对各种能源的使用,且需避免能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如此一来,使有利于降低供热采暖的能源消耗,继而减少因供热采暖而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关键词: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引言

国内社会和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缺乏

问题已经严重的束缚了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国家就节能降耗等方面不

断的研究和探索,希望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对于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

能源浪费,以达到集约化的节能降耗目标,同时这也是我国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

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国内的建筑在供暖设计时,开始大量地采取集中供

热采暖的方法。同时,进一步的提升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的节能性,不断降低

对于能源的消耗量,能够显著的缓解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能源短缺的问题。

1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的必要性

我们国家疆域辽阔,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在冬季东北地区,华北

地区以西北地区温度较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处,在此形势下

采取集中供热采暖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现阶段集中供热采暖对能源的消耗是

巨大的。最近几年,随需要集中供热采暖地面面积的逐渐扩大,长江以南的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社会大众迫切希望可以享受到政府的集中供热采暖,这样一来,

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集中供热采暖能源消

耗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大量的排放温室气体,使其海平面不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给诸多海岛国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故而,深入分析建筑集中供热

采暖,进一步研究降低环境影响或是热损失的方法,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能源利用

效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节约大量

的资源,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节能技术不能够发挥其全部

作用。首先在城市建筑建造时,未采用保暖措施,其整体建设也不符合相关标准,为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的实施制造了困难,其次部分建筑的热保暖设施较差,

不能够有效的阻碍热量散失,从而导致热量流失,供暖的热量也会在窗户、门等

结构处流失,造成资源浪费,不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城市集中供热采暖节

能系统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不具备先进的自动化功能,导致供热系统自身运行热

量达不到标准。此外目前我国多数的集中供热系统采用煤炭作为供热能源,煤炭

的热量转化值较低,达不到节能的标准,而且煤炭过量的燃烧会产生很多的有害

气体,污染周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不能良好的体现节能思想。

3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3.1用户端节能技术

(完整word版)南方地区采暖节能技术

南方地区采暖节能技术: 门窗保温:将安装的单层玻璃窗更换成双层中空玻璃 住宅外墙内保温: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小,“冷桥”现象不像北方地区那样严重,外墙内保温不失为解决南方住宅围护结构保温节能的好办法。住宅做外墙内保温,墙面只需做2CM 厚度的聚苯板,空间占用很少,根本感觉不到。经实测效果非常明显(但还缺乏整个采暖季系统运行的数据)。 根据《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介绍:“在我国墙体内保温技术的应用远较墙体外保温技术为早,因为内保温做法不会遇到外保温那样严酷的环境条件(风吹、日晒、雨淋等),因此,技术难度较小;同时内保温做法可以一家一户的单独实施,不一定要向外保温那样整栋建筑同步进行。所以说,内保温做法有其自身优势及实施的灵活性”。我们认为特别适合南方地区推广; 地面保温:严格按《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要求施工,必须达到或超过“规程”要求绝热层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铺设中要求做防潮层,并注意绝热层接合严密; 边角保温:采用特制的保温材料,做好墙边角保温,减少热传导损失。 地热盘管:冷山面适度增加管密度,克服冷辐射。每路地暖管长短尽量保持一致,通过流量调节,保证管路阻力均衡,散热均匀; 控制系统:安装锅炉温控器、房间温控系统。设定采暖系统按程序工作;有人时按舒适温度运行;人离开后保持经济温度;长期无人房间关停。为防止房间温控系统与锅炉温控器冲突,设计、安装了总线型的控制方式; 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的优势比较 近年来,在建筑保温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两种技术形式。 节能技术发展初期,内保温技术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迅速起步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这是因为:我国节能技术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外保温技术还不太成熟;我国节能标准对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较低,且内保有一定的优点,如造价低、安装方便等。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虑,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提高(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内保温的做法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且给建筑物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它只能是某些地区的过渡性做法,在寒冷地区特别是严寒地区逐步予以淘汰。 (一)内保温的基本情况 外墙内保温是在墙体结构内侧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墙体结构内侧,之后在保温材料外侧作保护层及饰面。目前内保温多采用粉刷石膏作为粘接和抹面材料,通过使用聚苯板或聚苯颗粒等保温材料达到保温效果。外墙内保温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保温隔热效果差,外墙平均传热系数高。 2、热桥保温外理困难,易出现结露现象。 3、占用室内使用面积。 4、不利于室内装修,包括重物钉挂困难等:在安装空调、电话及其他装饰物等设施时尤其不便。 5、不利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6、保温层易出现裂缝。由于外墙受到的温差大,直接影响到墙体内表面应力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比外保温墙体大得多。昼夜和四季的更替,易引起内表面保温的开裂,特别是保温板之间的裂缝尤为明显。实践证明,外墙内保温容易在下列部位引起开裂或产生“热桥”,如

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

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 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 摘要: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电力峰谷差的拉大,燃煤锅炉采暖受到严格限制,而其他采暖形式,如燃气采暖、电动采暖和蓄热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对热电联产、燃气锅炉、电炉、电动热泵以及蓄热的应用前景做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关键词:采暖蓄热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要求保护环境、净化天空的呼声日益增高,而北方冬季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采暖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与此同时,许多地区电力出现了相对过剩、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的现象。例如,东北电网系统的最大峰谷差已是最大负荷的37%,而华北电网已达峰负荷的40%[1]。为解决电力系统的这种供需矛盾,电力系统用户侧和发电侧均采取了一定措施。在发电方面,一大批初投资巨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行费昂贵的燃油燃气尖峰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调峰运行,甚至一些高参数的大型火电厂也以被迫降低发电效率为代价而参与电力调峰。同时,电力系统也加强了用户侧管理。例如,采取分时电价,鼓励用户在电力低谷时多用电,在电力高峰时少用电。因此,在环保要求高的城市采暖供热中,燃煤锅炉房或燃煤炉灶将严格限制使用,取而代之的几种可能的采暖形式主要有集中供热的电锅炉、大型电动热泵和燃气锅炉房以及分散在用户房间内的家用燃气炉、电暖器。同时,为减小电力网发电的峰谷差,也可考虑在供热系统中设置蓄热装置,使得在满足采暖要求的同时,对电力负荷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为此,本文将对上述采暖系统形式的应用作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二、各采暖系统应用分析1.传统采暖供热系统 传统的采暖供热系统主要有锅炉采暖系统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南方采暖新技术样本

青海师范大学暖”心”门——让南方的冬天不再寒冷 系别: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班级: 14 B 学生姓名: 张力 学号: 1711228 日期: 6月6日 指导老师: 袁娇

目录 一、引言 (1) 二、研究背景 (1) 2.1 南北冬季气温的差异 (1) 2.1.1 纬度影响 (1) 2.1.2 地形影响 (2) 2.2 取暖方式的差异 (2) 三、产品介绍 (4) 3.1 主要介绍 (4) 3.2、产品结构图 (5) 3.2.1 碳纤维电热板 (5) 3.2.2 整体效果图 (5) 3.3 技术水平 (6) 3.3.1 触摸屏控制电路 (6) 四、产品的设计选型 (8) 4.1碳纤维电热板 (8) 4.1.1碳纤维电热板的工作原理 (10) 4.1.2碳纤维电热板选型 (11) 五、市场前景分析 (13) 5.1 空调采暖 (13) 5.2 地暖采暖 (13)

5.3 暖气片采暖 (15) 5.4 碳纤维电热板采暖 (16) 5.4.2 碳纤维电热板性能特点 (17) 六、成本分析 (19) 七、应用范围 (20)

一、引言 有一种冷, 叫中国南方家里的冷, 没体会过的人不会明了, 南方取暖基本靠抖, 室内室外温度一样, 随着寒潮的到来全国都 在冷风中”一夜变冬天”。幸运的是天寒地冻, 大雪铺路的北方有暖气支撑。一扇玻璃能隔出室内室外冰火两重天南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近年来, 大众家庭生活水平提高, 不少家庭也有自家的取暖设备。当前在南方主要使用的取暖方式有家用空调、电暖气、暖风机、地暖、壁挂炉等, 但都各有优缺点, 在能保证提高室内温度的前提下, 不保证人体的舒适度。集合当前几种取暖设备的优点, 推出新一款适合广大南方家庭使用的取暖设备——暖”心”门。 二、研究背景 2.1 南北冬季气温的差异 2.1.1 纬度影响 北方地区最先进入冬季, 纬度越高, 冬季就越漫长, 具体说来, 北方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更明显, 白昼越来越短, 而晚越来 越长。昼夜温差也是越来越大, 特别是晴天的时候。而相应的低纬度地区由于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影响较小, 气温会高很多, 也伴有不同程度的降水。中国南方地区由于靠近赤道, 昼夜长短变化不如北方明显, 昼夜温差也不如北方地区明显。对于北方地区而言, 冷空气袭来时, 气温骤降, 伴随有强降水或降雪, 当冷空气 稳定下来之后, 天气又是比较晴朗的, 可是气温依然较低。而南方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40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正式样本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 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 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

浅谈对供热技术发展的展望

浅谈对供热技术发展的展望 [摘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严重地威胁到我国脆弱的能源给线,国内能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矛盾,使节能问题得到了空前重视,尤其是占全国总能耗三分之一的建筑产业更受到了极大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供热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展望未来,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供热系统工艺、设备、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缩小与供热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供热系统分量计量供热新能源室温控制与节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供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已达86540万平米。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供热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展望未来,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供热系统工艺、设备、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缩小与供热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要实现供热技术的进步,关键在于抓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二是推广供热节能新技术。 一、目前城市供热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集中供热目前正受到其他采暖(制冷)能源和供应方式的有力竞争 2.1以煤炭为燃料的热电联产和集中锅炉房供热受到严峻挑战: 一是如何降低初投资(包括热源、热网、热力站的投资); 二是如何完善供热系统,加强企业管理,降低供热成本。 2.2二氧化硫污染的问题 我国的供热锅炉主要以中小燃煤锅炉为主,量大面广。由于中小锅炉烟气排放高度低,对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相对较大。控制中小燃煤锅炉造成的低空污染是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之一。因而应积极寻求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一次投资少的好技术项目。 二、城市供热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预计今后十年,集中供热企业将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集中供热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发展的创新与推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采暖系统的分类及各种形式的选用

采暖系统就是设在建筑物内部向建筑物输入一定的热量以保持建筑物内部要求的温度,满足生活和各种工作环境对温度的要求的系统。笔者认为在采暖设计中首先需对各种采暖系统的特点比较熟悉,然后在实际工程中才能设计出合理的系统,达到建筑物对室内温度的要求。采暖系统总的来说可分为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蒸汽散热器采暖系统,辐射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在这几个大的分类系统中,每个系统又可分为几种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各自不同的适应场所。现就对这几种系统形式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按系统的循环动力分类,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按供水温度分类,可分为高温水采暖系统和低温水采暖系统。高温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高于100℃,低温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低于100℃。按供回水的方式分类,可分为上供下回式,上供上回式,下供下回式,下供上回式,上供中回式等。按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垂直式与水平式系统。按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分类可分为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按并联环路水的流程分类,可分为同程式系统与异程式系统。蒸汽采暖系统按照供汽压力可分为高压蒸汽采暖系统、低压蒸汽采暖系统和真空蒸汽采暖系统。根据立管的数量可分为单管蒸汽采暖系统和双管蒸汽采暖系统。根据蒸汽干管的位置可分为上供式、中供式和下供式。根据凝结水回收动力可分为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辐射采暖系统按热媒种类可分为低温热水辐射采暖,中温热水辐射采暖,高温热水辐射采暖,电热式和燃气式。热风采暖可分为集中送风,管道送风,悬挂式和落地式暖风机等形式。 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一般用于民用建筑中。下面就其各种形式特点及适用场所加以一一说明。重力循环系统不需要外来动力,它是靠供回水的密度差产生的压力差作为循环动力,因而作用压头小,所需管径大,但运行时无噪声,管理简单。只适用于没有集中供热热源、对供热质量有特殊要求的小型建筑物中。机械循环的循环动力来自水泵,它适用于大中型集中供热的建筑。高温水采暖系统的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易烫伤皮肤,烤焦有机灰尘,卫生条件及舒适度较差,热水容易发生气化,但可节省散热器用量,供回水温差较大,可减少管道系统管径,降低输送热媒所消耗的电能,主要用于对卫生要求不高的工业建筑及其辅助建筑中。低温热水系统优缺点正好与高温水系统相反,主要用于民用建筑。上供下回式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分别设置于系统最上面和最下面,布置管道方便,排气顺畅,是用的最多的系统形式。上供上回式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均位于系统最上面,采暖干管不与地面设备及其它管道发生占地矛盾,主要用于设备和工艺管道较多、沿地面布置干管发生困难的工厂车间。下供下回式系统供回水干管均位于系统最下面。这种系统可减轻系统的竖向失调,有利于水力平衡,低层需要设管沟或有地下室以便于布置两根干管,顶棚下无干管比较美观,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使用。住宅建筑分户采暖系统的干管布置及顶棚下不宜或不能布置干管的建筑一般采用这种形式。下供上回式系统的供水干管在系统最下面,回水干管在系统的最上面,与上供下回式相比,底层散热器平均温度升高,从而减少底层散热器面积。当热媒为高温水时,底层散热器供水温度高,然而水静压力也大,有利于防止水的汽化。上供中回式系统的供水干管布置在系统最上面,回水干管布置在底层散热器的上面,一般用在底层地面上不易布置管道的建筑,此种系统不用再设置地沟。垂直式系统是指不同楼层的各散热器用垂直立管连接的系统;水平式系统是指同一楼层的散热器用水平管线连接的系统。水平式系统一般用于公用建筑的大空间中不易布置采暖立管的场所。在住宅分户采暖系统中各个用户的户内系统一般采用水平式系统。单管系统又分为顺流式和单管跨越式。单管跨越式可调节单

浅谈供热企业的节能措施

浅谈供热企业的节能措施 [摘要]:为使供暖系统在运行中更好地保证供热质量,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使动力设备尽可能地在满负荷高效率的状态下工作,使管网在良好的水力工况下运行,根据供暖系统现状,制定节能技术方案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供热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具备运用先进的节能措施解决供热企业供热运行管理问题是所有供热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供热企业;节能;措施;应用 一个好的供热收费制度必须是:提高用户的供热品质;鼓励热用户主动节能;激励供热公司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解决供热部门收费难的问题。收费制度的改革,必须与以之相适应的供热系统为基础,这将会给供热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于我国的热费一直按供暖面积收取,导致热用户不关心供热能耗,特别是室内温度过高时开窗放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热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只被看成一种福利,这也导致热用户缺乏节能意识。同时,由于既有住宅建筑室内供暖系统多为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或上供下回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本身不具备热量调节功能,从而造成了热量的浪费。 在供热系统运行调节量化管理方面供热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体热力工作者的节能意识,加快建立与供热企业相适应的能源意识,加快建立与供热企业相适应的能源节约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技术与管理并举,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一、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增强全体热力工作者的节能意识,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技能。 1、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战略方针,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和每名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供热企业要大力宣传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全体热力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节约意识和节能意识,使节能降耗工作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2、在具体工作中供热企业要利用岗位培训、简报、企业网站等形式,一面宣传国家节能降耗方面的大政方针,同时普及节能降耗科学知识和供热节能措施,营造节约和节能降耗的良好社会氛围。 3、在提高节能意识上,供热企业主要领导要树立全新观念和理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节能降耗工作上供热企业不但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同时也要反对教条化,机械化的控制。在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上,在进行投入和产出比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要舍得投入、肯于投入,降低综合成本,取得最佳效益。 4、在供热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技的良好风气。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在广大热力工作者的头脑中深深扎根,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并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加强节能管理 1、制定计划目标,注重过程控制。供热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城市集中供热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有利于广大热用户的福利,它不仅是供热企业提高利益获得发展机会的手段,还是促进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规划和完善,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可以给热用户以更好的供热条件和供热质量,是利民的一项基础建设。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问题;优化 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 (一)发展概况 城市集中供热是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部分地区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供热方式。采取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在提高原有供热覆盖率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节省燃料。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源于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以及很好的社会效益。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虽然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鼓励下发展速度迅猛,一大批大型区域性热电厂相继建立。 (二)取得的效益 (1)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供热的所用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相比于小型的供热系统,平均供热标准煤耗率低,每年可节约数千吨煤,减少了投入资金,为企业以及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良好的环境效益。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不仅很好的节约了煤炭,更采用了完善的除尘设备,减少了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碳和烟尘的排放量,减轻了大气污染,在原有供热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了环境的优化。 (3)良好的社会效益。城市集中供热避免了小型供热系统占地以及用电紧张的弊端,而且大型的供热系统对于保障居民的供热需求、方便人民生活具有更加完善的作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 二、城市集中供热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城市集中的供热规划不到位、或滞后 在城市建设中,前期往往由于规模有限,对供热没有个统一规划,大多数都是哪里用热、在哪里建个临时锅炉房来解决,等有了小规模时,已到处都是烟筒林立,供热效率低下不说,且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与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相违背,最后只能是将现有的供热设施推倒重来,规划建设长远的集中供热系统,前期的供热设施投资等同浪费。再有就是规划建设中没有合理的区域性布局,造成前期热能用户分散不便于实施集中供热。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新版)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06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新版) 1.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 热与能管理部谢工 一、节能的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有几个关键词,即“节能”、“降耗”和“减排”,且提到我国真正短缺的能源是天然气和石油,并再次重申: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GDP能耗在五年内要降低20%的任务必须完成,但从已过去一年的状况来看,后面几年的工作更加艰巨,故两会也提出国家会加大力度执行和监管。国务院前不久又成立节能减排小组,对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和经营项目更加严格限制。 锅炉房供热系统作为能源的直接消耗者和热能的提供者,如果不注意运行方式,将造成能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能源的消耗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小区的切身经济利益。 供热节能是我国现阶段供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供热节能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严峻的形式摆在我们每一个暖通从业者的面前。根据中国节能纲要的要求,建筑节能要达到50%,其中建筑材料节能为30%,供暖系统节能为20%。 经过专业的供热节能改造和能源管理服务,将从各个角度改善现在的不利局面,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包括如下: 1.1环保 近年来,我国GDP以每年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加重。 正确处理能源和环境的关系是实施环境友好的前提,能源是环境问题的核心,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对于当地、区域和全球大气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是能源决策的关键因素,环境应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综合资源规划,能源是环境外交的中心。 通过对锅炉房进行专业能源管理,是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的需求,减轻了地球环境的负担,也降低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 1.2降耗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资料显示,中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8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使资源和环境出现不堪重负的迹象,这样的发展模式如果不及时扭转,中国这列经济快车迟早也会陷入沼泽。我国又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只有减少消耗,才能符合政府所提倡的节约社会。其实,节能本身就是一种能源,而且是最为“清洁”的能源,在这方面我国的潜力是巨大的。据此,国家规划到2020年GDP翻两番的同时,节能也要达到50%(即能耗降50%)。 从更为短缺的天然气来讲,节能是扩大天然气供热面积的重要措施。对于具体供热项目,做好节能可在锅炉不改变的情况下,增加供热面积。总之,真正的绿色能源是节约出来的,做节能的公司就是能源公司和环保公司。

浅谈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

浅谈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 浅谈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集中供热得到迅速发展。对供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热负荷的分类、热指标的确定、供热参数的选择、水压图的绘制、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直埋供热管线的设计要点及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主要质量要求,以保证供热质量。 关键词:热负荷,热指标,供热管网,敷设方式 1前言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 668 个城市中,268个城市建设有集中供热设施,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已达86540万平方米。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的迅速发展,热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由于热网工程规模大、造价高,且影响面广,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美化。保证供热质量能否把生产的热能根据热网用户需要进行合理分配,这就要求热网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最佳设计。 2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 2.1热负荷 2.1.1热负荷的分类 热负荷分为生产热负荷、采暖通风热负荷、生活热负荷和空调冷负荷。生产热负荷主要是指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所需要的热负荷;采暖通风热负荷是指当室外空气温度降低到供暖设计温度时,为保持室内空气温度符合设计要求,需由供热设备向房间输入的热量;生活热负荷是指民用建筑和工厂中生活用热。由于在山西地区集中供热管网主要为采暖热负荷,在省会城市太原部分管网考虑了一部分空调冷负荷。因此文中主要对采暖热负荷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热负荷的确定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设计中需反复计算及核定。热负荷分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固定常年热负荷两种。山西省适用于季节性热负荷,其特点与室外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调查时要考虑

谈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谈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9-17T11:49:12.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郭艳涛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暖通空调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空调负荷逐年增长,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展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需求迫在眉睫。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暖通空调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空调负荷逐年增长,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展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需求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几种用于暖通空调节能的新技术,为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建筑工程;节能减排;应用研究 引言 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没有供暖,大面积使用空调,因此,研究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有着深远的意义。建筑暖通空调应用节能技术,不仅贯彻了国家节能战略,节约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后期能源需求,而且也提升了相关建筑工程企业的自身经济利益。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缓解了资源浪费的现状,保护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1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今,由于我国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暖通空调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并且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的能耗占有的比例持续上升,因此,能源的供应与需求日益加大。建筑物在实践操作运行的过程之中所消耗的总能源,暖通空调在实践操作运行消耗的能源就占总能源很大的比例,而且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进步,暖通空调系统所拥有的地位会越来越高,那么以后实践操作运行消耗的能源占据的比例会更高,故,对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会愈发剧烈。同时,在我们国家操作运行的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源主要是靠水力产生的电能。 2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的问题现状及对策 首先,节能设计方面: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开发人员的节能意识不高,且研发不具备时代感。大部分暖通空调节能研发人员并没有充分将节能理念融入到暖通空调设计中去,研发人员节能知识不具备时代感,不足以支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成功应用;其次,用户使用方面:用户操作能力不足。在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用户没有经过暖通空调使用指导。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导致了大量电能的浪费。另外,用户也不具备根据室内室外环境的条件来调节暖通空调运行速度的能力,导致了暖通空调实际耗能严重,即使在暖通空调中使用节能技术,也不能达到节能的效果;最后,暖通空调采用节能技术进行设计,但是往往由于暖通空调设计时各个系统相互交错,功能复杂,易发生故障且难修复困难,导致暖通空调在应用节能技术后,并不能完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无法达到显著节能的目的。相关对策分析:提高暖通空调研发人员的专业技术,在研发人员内大力提倡节能思想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引进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并加以创新,以适应中国国情化的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 3常见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 3.1蓄能空调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中,应用蓄能空调技术(包括蓄冷空调技术和蓄热空调技术)降低了用户对能源的消耗,是一项重要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蓄冷空调技术主要是通过介质凝固或降低介质的温度,以潜热和显热的形式储存冷能。例如冷水主机、泵阀、自动控制系统、蓄冷装置等。蓄热空调技术主要是利用水介质进行蓄热,安全无污染且高效节能,运行成本也较低,例如电锅炉蓄热系统。 3.2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 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①降低室内环境温度;②降低室内环境湿度。一般用于第二种用途的空调负荷占到空调总负荷的40%左右,占比相当高,而这种负荷属于显热负荷,使用低温冷媒处理规模庞大的显热负荷,必然会导致冷源效率的降低。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空调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该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空调技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原理如下:室内环境湿度的降低可以通过向室内送入经过除湿环节后的室外新风达到,这样一来既满足了降低湿度的要求,也达到了输送新鲜空气的目的;另一方面,室内温度的降低可以通过独立的水系统实现,该系统使用的循环水温度在18~20℃,通过辐射或对流型末端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①可以避免降温、除湿两种矛盾需求带来的冷热抵消;②可以用独立水系统中的高温冷源吸收显热,大幅提高冷源效率;③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室内工作生活的舒适度,因此该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未来空调的主流技术。不过该项技术尚处于攻坚阶段,一个需要攻克的重点就是如何对室外新风进行高效除湿。我国国内已有高校开发出了一种除湿转轮,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湿度独立控制的室外新风处理方法。 3.3暖通空调系统冷热能回收技术 冷热回收技术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暖通空调运行中的余热来降低能源的消耗,控制建筑工程的冷热能排放,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能源的利用。常见的暖通空调系统冷热能回收应用设备有冷凝热的卫生热水供应器、板翘式全热交换器、板式显热交换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等。另外,在冷热回收技术中应用智能电气化技术至关重要,智能化回收冷热能,可以根据建筑暖通空调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自行判断,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节能减排。 3.4热泵技术 在耗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热泵产生的热能可达三倍甚至四倍于电加热产生的热能,这充分证明了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采暖方式。科学统计表明,煤电的转化效率约为30%,在这一前提下,热泵的效率系数必须大于三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节能的取暖措施。如今热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其应用的难点在于如何尽可能地使效率系数更高。虽然要达到足够高的效率系数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热泵技术已经在无集中供暖、有燃煤限制的诸多地区发挥着它的节能作用。令人欣喜的是,国外研究人员已率先使热泵的效率系数达到甚至超过了3,比如日本近年来推出的以CO2为工作媒质的热泵型热水器的效率系数、最新研制出的空调系统在冬季时供热状态下的效率系数都已经突破了3的大关,正在向着“效率系数达到4”这一新目标发展。 3.5暖通空调应用整合变频技术 暖通空调应用整合变频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首先,通过暖通空调末端变风量系统调控补偿室内温度,调整实际送风量以满足用户要求;其次,在变频工况下,暖通空调变水量系统实现调节热量交换。

城市集中供热的必要性

北镇市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1、设计原则 (1)在北镇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建设的发展,统筹合理安排,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保证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贯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原则,选择高效、环保设备、材料,提高热效率,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运行安全可靠,同时采用现代自动化控制手段,实现热源、热网的联锁控制,使供热系统设计适应供热体制改革,按热计量收费的发展方向,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 (4)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可利用的供热设施,并与供热现状合理结合。 2、方案制定 本集中供热系统采用枝状布置,一级网采用有补偿敷设方式。为使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节能,经多方面比较,供热方案最终确定为二环制间接供热系统。其中一环为锅炉、一级网、换热站组成的130/70℃高温水供热系统;二环为换热站、二级网、热用户组成的80/55℃热水供热系统; 一、二环间由换热器连接。 (1)、锅炉选择 本工程采用的QXL46-1.25/130/70-AⅡ型角管式强制循环高

温热水锅炉,是国家标准系列产品之一,该炉具有安全可靠的水循环系统,是目前国内大容量热水锅炉技术领先的炉型之一。该炉受热面部分采用了国际新型的“旗式受热面”结构,具有出力大、热效高的特点;燃烧设备采用亚洲最大炉排生产厂——瓦房店永宁机械厂生产的倾斜式往复炉排,这种炉排通风效果好、燃烧强度高、可燃用低发热值的煤种,该种炉排技术成熟,运行平稳可靠。 (2)、除尘脱硫设备选择 本工程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的最新环保标准要求,采用先进高效的除尘和脱硫装置,并将除尘和脱硫分体设置。除尘器选用陶瓷多管干法除尘,既能达到除尘效率,又能保证引风机不被酸腐蚀,提高了辅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脱硫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脱硫工艺采用目前世界上烟气脱硫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石灰-石膏法,这种系统稳定性相对较好,脱硫效率可达到90%,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900毫克/立方米以下,林格曼黑度小于等于1级,能够确保锅炉烟气实现达标排放。 (3)、系统控制 在热源厂设计中,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技术。以保证热源厂建成后技术领先、工艺先进、运行安全。锅炉运行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进行全程自动调节控制,使系统运行更安全、稳定,从而达到经济、节能的目的。 循环泵采用变频调节,以满足供热负荷在外部条件变化时的需要,从而达到量调和质调的目的并节省电能,同时为热用户提供合格的产品。

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

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

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 一刀切地划分南北供暖区域并不合理 讨论南方、北方集中供暖的差别对待问题之前,先要辨析清楚什么是“南方”?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南方”,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全部区域。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能源奇缺”,周恩来亲自主导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此即为南北供暖线。划定理由是年日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 中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图片来自《南方周末》

这样的划分显然是不合理的,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极端气候频现,中原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南下,早已把雨雪分界线推到了秦岭淮河以南。以贵阳为例,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自2007年以来,贵阳冬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日平均最低气温低于6℃的天数都在90天左右,上一个冬季甚至达到了104天。 国家住建部规定,南方处于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最低温度不超过零下5度,且冬季时间持续较短,没有必要为铺设安装供暖管道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实际上,现在很多南方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已经打破了这个最低值。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发布的冬季气候公报称,武汉市2011年冬天气温比常年偏低1.8摄氏度,成为1983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而南京、合肥、长沙、南昌等城市均处于“冷冬”状态,2009年1月上海曾出现零下8摄氏度的气温。 总的来说,建国后形成的南北供暖线,是资源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用南北分界线一刀切来决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已经十分不合理。…[详细] “北方冬天冷,南方冬天暖和”并不绝对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5021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Energy-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heating system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

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中原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面临的问题

浅议华能呼伦贝尔公司集中供热产业 刘宗义 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呼伦贝尔市地处我国北部边疆高寒地区,年供热期长达230天以上。自1984年开展高寒地区集中供热以来,通过集中供热方式极大改观了城市面貌,在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改善生产、生活和招商引资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华能呼伦贝尔公司集中供热产业的有关问题浅谈如下: 一、开展城市集中供热的必要性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约有57%的城市总悬浮微粒超过国家限制值;约有48个城市SO2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约有82%的城市出现酸雨。能效低、能源浪费,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极不相称,只有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才能使经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而开展城市集中供热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综合热效率可达80%,而大型汽轮机组的发电热效率一般为 50 %左右。区域大型供热锅炉的热效率可达80%以上,而分散的小型锅炉的热效率只有

30%左右;热电联产有条件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臵,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还可以实现低质燃料和垃圾的利用;同时,集中供热可以腾出大批分散的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可以减少司炉人员及燃料、灰渣的运输量和散落量,降低运行费用,改善环境卫生;易于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供热质量。为此大力开展城市集中供热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是必要的。 二、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供热产业现状 自1984年以来,呼伦贝尔市集中供热事业在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积极努力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当地最大的供热企业,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现有8个发(热)电厂、3个热力(电)公司,供热机组23台,装机容量85.8万千瓦(不含牙热、灵泉重启的6MW机组),热源设计供热能力2954.8万平方米。截止2010年底,实现供热面积2616.2万平方米,承担着当地80%以上的集中供热负荷,现有热网一级(次)网总长度为399.31千米。 三、集中供热产业存在的问题 1、集中供热企业多年来持续亏损 ⑴近年来随着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供热成本不断升高,而供热价格调整幅度相对较小。 以海拉尔区为例,居民热价自2000年以来,居民热价上调了20%,而标煤价格却上涨了近300%。另外,海拉尔区采暖期为7个月20天,居民热价24.11元/平方米,仅是齐齐哈尔、大庆、

南方地区家庭采暖--毕业论文设计报告

南方地区家庭采暖系统设计方案及 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报告 姓名:周瑞华 学号:080804110274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指导老师:朱兵 2012年6月5日

南方地区家庭采暖系统设计方案及研究 摘要 现今家庭采暖存在很多问题,如整个系统的效率低下、极度浪费和舒适度不够等。市场上采暖形式多种多样,消费者缺乏对采暖设备正确选择的必要知识,本设计主要是对南方地区家庭采暖系统方案的设计及研究,首先对南方采暖市场采暖设备、采暖方式的调研分类统计,进而对南方某家庭进行采暖热负荷计算,并提出多种不同的采暖方案,从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角度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以确定、选择适合南方地区特殊气候环境较为合理的采暖方案。 关键字:家庭采暖设计采暖方案采暖的选择 一、现状及必要性

目前在国外,节能减排也是采暖行业的主题,采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优化采暖结构,大多数国家在采暖方面采取很多的节能措施:比如波兰的混泥土建筑的节能改造;韩国是惟一的一个有法律规定采用热水流量表来计量采暖能耗的国家,根据1989年的法律,集中采暖的建筑必须采用分户计量。使用先进的采暖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采暖设备、系统相当落后,供热品质差,室内温度场不均。系统热效率低下。而在诸如贵阳的南方地区,冬季酷寒,而夏季却不是很热,对制冷方面需求不是较多,采暖需求很大,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今天,舒适度、节能减排理念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主要体现在: 1、集中供暖地区--惊人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 2、非集中供暖地区--低能效、高浪费、不舒适 3、补充取暖产品地区--高能耗、低效率、不舒适 南方地区地处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在以往的的经验上,南方不采暖,随着极端气候的日益扩大化,南方采暖市场逐渐兴旺起来,南方地区空气湿度大,散热损失比较大,以集中供暖为主的北方采暖方式在南方并不适合,所以南方采暖主要是以家庭为主的采暖方式,但由于起步晚,在选择采暖设备上存在盲目性,造成资源的浪费、污染环境和不必要的经济投入。本设计从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南方特有的气候环境对南方市场上比较普遍的采暖设备进行采暖方案设计,通过计算比较,得出最适合南方和地区采暖的设计方案,更方便消费者特别是南方消费者选择家庭采暖设备。 二、设计思路 本设计是通过对南方地区家庭采暖市场进行调研,再通过对南方地区贵阳市的一户家庭进行热负荷的统计,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确定南方市场采暖的设备、方式。对不同的采暖、设备方式进行采暖方案设计,从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经济性对不用的方案进行比较,已确定适合南方地区采暖的方案。 三、设计步骤 1、资料搜集 首先对采暖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选择性的对采暖市场进行调研,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