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郑利芳,沙景华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

E-mail:whitelily0713@https://www.360docs.net/doc/cd63304.html,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理论对苏州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即苏州产业结构存在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例滞后;探析形成此结构的成因并提出对苏州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的优化方案,第三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提高苏州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使其产业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关键词:苏州;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区位商

近年来,苏州经济发展迅速,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20.26亿元,在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但是在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苏州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与其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对苏州经济的可托持续发展形成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亟待实施。本文通过对苏州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研究,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为规划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服务。

1.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是指对影响产业结构的各种因素的优化,主要包括:现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的优化; 需求结构的优化; 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技术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1]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包括:一二三产业优势比重方向顺次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演进;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演进;从低加工度产业向高加工度产业演进。

①配第-克拉克定理[1],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②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1], 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二产取代。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这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③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1]是将标准产业结构与实际产业结构对比找出差距。

2. 苏州概况

2.1人口、资源及自然状况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 东邻上海,南接浙江的嘉兴、湖州两市,西傍太湖和无锡,北依长江, 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主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市2006 年末总人口615.55 万,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全市地势低平,平原面积、丘陵面积、水域面积分别占54.8% 、2.7% 和42.5%, 平均海拔4 米左右。苏州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现管辖5县市和8个区。由于地处中国的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苏州的运输极其方便,陆运高速纵横,铁路发达,海运靠近上海港,空运可以利用上海虹桥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作为自己的空港。

2.2经济状况

农耕时代,苏州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20世纪80年代苏州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现了经济从农业为主体向制造业为主体的转变,90年代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成为国内吸引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8836元,比上年增长18.1%。苏州产业具体比重及从业情况见表1,苏州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趋势见图1。

表1 苏州三次产业及劳动力就业比重

年份

1997 1998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005 2006第一产业比重(%)

7.8 7 6.5 5.9 5.2 4.4 2.7 2.2 2.2 1.9 第二产业比重(%)

56.2 56.2 56.2 56.5 56.8 58.2 63.2 65.7 66.6 65.4 第三产业比重(%)

36 36.8 37.3 37.6 38

37.4 34.1 32.1 31.2 32.7 一产劳动力比重(%)

20.9 22.3 22 21 20.6 19 15.9 13.6 11

8.4 二产劳动力比重(%)

52.3 50 48.7 49.8 49.4 49.9 56.4 58.8 58.9 61.4 三产劳动力比重(%)

26.8 27.7 29.3 29.2 30 31.1 27.7 27.6 30.1 30.2 数据来源: 《苏州统计年鉴》(1998-2007年)

1000

2000

3000

4000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图1 苏州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趋势 单位:亿元

由表1可以看出,苏州从1997-2006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例变化和劳动力比例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5.9%,第二产业产值上升9.2%,第三产业产值下降了

3.3%。再从图1看,第一产发展缓慢。第二产产值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在苏州近十年的发展缓慢。

3. 苏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苏州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从90年代发展开放型经济后逐渐形成的,具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3.1 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根据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在人均GNP2000-3000美元时,与上海和北京2005年的人均GDP 相比可见(表2),苏州第二产业的比重最高,并且远高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的标准。而第三产业比重却低于上海、北京和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的标准。因此,苏州产业结构必须优化与升级。

3.2外商投资结构影响着苏州的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

外资的投资结构是苏州工业结构的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1984年苏州成立首家外商投资企业之后,已经有了20余年的发展, 2000年苏州注册外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0.7、96.04、3.26;到2005年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0.2、91.2和8.6。第二产业比重处在高位,第三产业投资较小。从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00年以前的产业基础是以轻工、化工、纺织、食品加工和建材等行业为主,投资规模不大,引进的技术装备一般,2001年以后外商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IT、IC和高新技术产业。

3.3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同时并存,工业偏重型

通过表3可以看出,苏州的工业产值从1978年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2123.09亿元,占江苏省的工业总产值的37%[2]。其主导产业也由传统产业即纺织业占主导地位向高新技术产业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并存发展的格局。但其工业偏重型化,到2005年重工业比重已达66.4%。

表3 苏州主导产业及轻重工业的比重的演变(1978-2005年)

产业结构比重

代表时间工业总产值(亿元)

代表主导产业(按其产值比重先后顺序排列)

轻工业重工业

43.8%

1978 48.51 56.2%

纺织、机械、化学、食品工业

34.0%

1987 303.69 66.0%

纺织、机械工业

39.8%

1998 2,615.79 60.2%

纺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5.1%

2000 3,620.74 54.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

55.4%

2003 7,010.77 44.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

66.4%

2005 12,123.09 33.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年鉴》(1984、1991-2006年)的分析整理

3.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外资是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力量, 本土企业相对不足。

自主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考察:一是考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2005年的北京、上海、深圳专利申请量分别是苏州的4.8倍、3.3倍、3.1倍,专利授权量分别是苏州的3.8倍、3.0倍、2.7倍。苏州与经济总量相近的城市相比差距明显。二是苏州在科研发方面的投入强度。即用R&D强度指标来看。2005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上海为2.34%,而苏州市仅为1.46%。

2005年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89.7%来自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仅占10.3%,这与上海的27.5% ,深圳的57.8%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且外资企业中75.3%为独资企业,“技术溢出”相当有限,本土企业难以吸收消化,更谈不上二次创新;产业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主导

产业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牢牢掌握,外资的流入水平直接决定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本土企业相对处于技术跟随的弱势地位[3]。

3.5第三产业投入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苏州服务业投入不足。2006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2.7%,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0%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0%,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

另外,2006年苏州制造业投资完成1025.81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8.7%,分别高于服务业(投资完成额941.67亿元)8.9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苏州制造业投资的继续发展也要求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力度必须尽快加大。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自身认识的禁锢以及上海的影响,苏州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教育、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方面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其本上还是以商贸、餐饮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格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苏州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科研技术服务完成投资

20.52亿元,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仅为2.2%,现代物流业也尚处于起步阶段。

4. 实现苏州产业结构优化的若干对策

4.1苏州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对策

分析一个地区的优势行业,主要从工业地区结构专门化的角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在确定工业发展战略时,应当将具有区域分工优势的行业和当地比重较大的行业结合起来考虑,将那些分工优势较明显、比重又较大的行业选作今后的重点发展产业。而分析区域分工优势常用区位商来测定。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 ,简称LQ),是反映某一行业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指标。常用的测定指标可以是就业人员、产值、产量、固定资产等,其计算公式如下:区位商(LQ)=(某地区A部门产值/该地区全部产值)/(全国A部门产值/全国总产值) 。其含义是:当LQ>1时,表明A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当LQ<1时, ,表明A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 属于劣势部门,需要从区域外输入A产业的产品满足区域内的需要。

表4 苏州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区位商排名(按产值计算)

前八名工业行业后八名工业行业

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09 1非金属矿采选业0.06

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64 2石油加工及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08

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2.38 3饮料制造业0.12

4 纺织业 1.98 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16

5 化学纤维制造业 1.97 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25

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59 6农副食品加工业0.30

7 造纸及纸制品业 1.34 7食品制造业0.34

8 塑料制造业 1.19 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36

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的分析计算

表4是2005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区位商排名前八位和后八位。前八位中,位居前三位均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在苏州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纺织业属于苏州传统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排行五至八位的行业则属于高能耗或高污染行业。

排在后八位的行业不具有比较优势,处于竞争劣势。

4.1.1 继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作用

目前,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有极高的比较优势,要继续鼓励其在苏州的发展。但同时要改变对外资的依赖过大的现象,可通过介入知识要素比较密集的前端(研发)和末端(服务)分工,提升制造业水平,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在苏州发展还不充分,就业率并不高(2005年按劳动人员计算的LQ=0.51),但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环保产业,应加以鼓励和引导其快速发展,促进苏州环境的改善。

4.1.2逐步将资源型加工以及与苏州资源要素禀赋不符合的一般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对于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和领域如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造业,鼓励对其进行梯度转移。

4.1.3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从苏州工业发展史来看,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曾在苏州工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随着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传统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减退,但是从劳动就业出发(纺织业2005年按劳动人员计算的LQ=2.0),纺织业对解决就业仍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因此必须保持并创新这种优势,关键是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发展传统产业。

4.1.4引导部分传统制造业退出

对于LQ过小,不具有产业比较优势,处于竞争劣势的行业或企业,且部分产业前后关联度小、适合分散经营的行业,如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推动其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制退出。

4.2 积极扩大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4.2.1 首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直接是企业,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进行的中间性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性,与农业和制造业的关系都极为密切,许多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从制造也中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部门的发展,具有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推动作用的本质特征。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必须重视起来,成为优先发展的对象。上海在此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4.2.2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

苏州是国内吸引外商投资较多的城市之一,当前要抓住与同外资有较多合作项目的有利机会,引导外资在苏州的投资方向。苏州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进行引导,还要在行政审批、财政信贷等方面加以扶持及给予优惠,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

4.2.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培养旅游业成为其新的支柱产业

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加大苏州对外开放的行业,不仅包括金融、保险、贸易、零售商业、房地产

等目前开放度已较高的行业,还要扩展现代物流、通讯、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新闻传媒、专业商务服务等众多以往开放程度较低的行业的机遇。

苏州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一座较大城市,在接受其强大辐射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与上海的竞争发展中要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苏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历史知名度高,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所以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各项旅游设施,开拓市场,与国际旅游业接轨,努力将苏州打造为融浓郁江南水乡特色与现代景观于一体的国际性旅游度假胜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苏州服务业腾飞的新支柱产业。

4.3提高苏州本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3.1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要提高苏州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是当前提高苏州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以扶植高新技术企业为切入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扩大专利的申请量及授权量。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仅是苏州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也是目前苏州自主创新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4.3.2政策支持与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方面政府要从国外大规模引进先进高新技术,推动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配套和升级,形成外资出口加工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苏州本土企业从来料加工到自主生产、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此点可吸取深圳特区90年代中后期本土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自主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财力的适时介入是扶植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要加大财政支出向技术创新倾斜。同时,相应的金融、税收政策也要为本土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对高新技术产品税费实行减免、对重大科技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等,通过各种举措为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政策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4.3.3培育产业集群,探索高效的创新空间组织方式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专业化特征的企业和有关机构在地理空间集结成群的现象[4]。苏州已经形成IT、纺织、沿江产业、电线电缆等20多个典型的制造业集群,一方面,在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培育研发机构,让集群内不断相互学习、创新和改进,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培育研发产业集群,使之成为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利用空间的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促进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从而形成高效的创新空间组织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阎立.中国苏州发展报告: 2006 苏州蓝皮书[R].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

[4] 徐康宁.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22-27.

A MEASURE STUDY ON OPTIMIZ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UZHO CITY

Zhang Lifang, Sha Jinghu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China (10008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uzhou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problems which is high proportion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lags behind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identified the causes and proposed optimization o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how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uzhou local enterprises. The aim is to advice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more conduciv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Suzhou;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Leading industry; Location quotient

作者简介:

郑丽芳(1975- ),女,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

沙景华(1952-),女,北京市,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研究方向:资源产业经济,投资理财。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核心提示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是当务之急。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在工作中,我们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本期“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我们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节能减排形势还相当严峻。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减排思想不动摇,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弱,步伐不放缓,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按照“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做好下面五项工作: 一、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央财政统筹支持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 1建设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林业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基础的产业,同时也关系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等。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美化城市绿化,对绿化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景观绿化的效果,要使用具有一定规格的大苗,逐渐地绿化城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和建筑的发展成比例、相协调。这要充分的利用林区的天然林地,构建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树种的大苗繁育基地,要重点培育和发展新颖的、适销的且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品种。经过精心的组织技术力量,注意大苗的培育方法,建立培育的标准体系,逐渐地培育出具有发达紧凑根系、完美树形以及健壮的生长势和较大的树体,这也为绿化用苗提供出适应的栽植条件,而且还能够顺利地存活和生长的树种来。 2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确立,主要是以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作为最终依据的,这也是现阶段林区发展所倡导的具体要求。由于当下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为了加大林业资产的收益,需要在天然林资源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具有特色与优势的原料林生产基地,要真正能够突出树种的优势,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这样做的目的既能够保证带动本地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为特殊产业的生产经营等提供具有特色以及优势的树种与材料。对当地的林业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对林业经济机构进行有效调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满足当地林业发展的具体需求,首先需要对林业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规划。现阶段,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的森林资源都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要想使得林业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点,需要建立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能够为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再让森林资源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维护生态发展的平衡,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对于促进林业产业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强化价值观,促进人和自然间的和谐相处 在林业资源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从事造林、采伐或者是培育行业等,为了促使其可持续发展,首先都要充分遵循着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而且还要科学合理地借助这种自然力的优势,真正地提升林业产业的生产力。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环境或者是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等的一些不良的林业生产行为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严格制止,严厉打击,要真正地促进人和自然等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发展。依据市场环境的需要,从全方位多视角出发,做好林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发展林区经济以及维持生态建设的一条必经渠道。为促使生态文明向着更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5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最为直接且有效的一个途径。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对于森林资源收益较好的区域可以实行以林养林的制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说一句话;就是建立完善的资金,大力支持林业产业的发展。资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用于人才建设投入,一类主要是用于对实际林地的保护。其中,人才的建设与培养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林业的建设、保护、包括林业砍伐实际上都是一些人为造成的,因此,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产业技能的人才以及产业劳动素质过硬的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对林地进行合理的修剪、利用以及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才能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6林业产业发展要依托市场发展的需求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的必要性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比改革开放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目前仍要继续优化。总体上说,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并且表现出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农业生产从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向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我国加入WT()后,农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产资源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从目前看,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收入的潜力已经不大。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一方面可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农业资源一方面相对短缺,过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就可以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农业产业结构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一般说,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 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而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不仅要瞄准农产品的现实需要,还要研究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抢占先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苏州市产业结构研究

市产业结构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六,仅次于、、、等城市,华东地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地级市第一位表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与其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亟待实施。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经济增长受到产业结构的强有力的制约。因此须针对实际情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推动。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的分析,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对如何优化当前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二、市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产业结构理论,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结构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的动态经济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相应经济效益,形成狭义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结构研究分析一定时期产业间联系与其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系理论与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构成广义产业结构理论。 具体说来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则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规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从表格中,我们看出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基本上符合世界围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表1 市1991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值表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产总值/元 1991235.1035.76147.2252.114178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 多年来,苏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也符合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55.7:16.2演变为2004年的2.2:65.7:32.1.具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制造业总量比较大。苏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总产值达1.8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超过南京与无锡的总和,接近广州与杭州的总和。与此同时,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纤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初成雏形。 (2)产业集聚度比较高。苏州以“两轴三带”为支撑,以5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3个保税物流园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联动,全市开发区集聚了85%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80%的进出口和51%的财政收入。 (3)国际开放度比较高。依托区位、人文、服务、环境等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苏州经济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投资的叠加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330个,新增注册外资114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5.7亿美元。生产销售日趋全球化,产品出口已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4)科技创新起步比较快。多年来,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R&D占GDP比重达到1.94%,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4%。 (5)统筹发展能力较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人力、土地、科技、金融、市场资源等配置基本实现市场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型的质量提升转变,驱动方式由投资拉动向科技拉动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均超过12%,城乡收入比达到2∶1。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州产业结构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资源环境瓶颈凸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也在不断制约着未来发展。苏州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日本的2.1倍、韩国的1.5倍,2008年苏州地均GDP仅为深圳的1/5。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万元GDP能耗0.906吨标煤,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也不相适应。 (2)产业结构比例偏重。2008年,苏州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2%。工业用电从2005年开始就超过了香港,特别是钢铁、化工、建材等6个行业能源消耗占比达到85%,而产值占比只有30%。另一方面,200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只有36.4%,处于全国20个大中城市末位,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3)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于“三来一补”型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苏州虽然被列为世界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但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成为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基地,基本上还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依然缺乏。2008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学年论文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 级的影响分析 院系: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3 年5月 5 日

姓名学年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1) 2.1 基本概念 (1) 2.2 作用途径 (3) 3 苏州市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的状况分析 (3) 3.1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3) 4 利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4 4.1 降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正确引导外资流向 (4) 4.2 改善贸易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摘要 苏州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探讨为主线,首先阐述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对苏州市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该过程中发现了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政策性建议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杨文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1级国贸2班 1106110250 ) 指导教师:黄毅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自2001年入世这十年以来,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今,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不单单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代表着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结构变动的核心[1]。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有机统一,标志着产业结构质态的根本改进和整体水平的进升,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客观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是一国产业结构与其他国家之间发生外部联系的主要方式,是推动各国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来反映国内或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苏州市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城市,积极大量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十分迅速。通过引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本市的产业结构,提高了苏州市的国际竞争能力。外贸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也提升了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也可以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者“国外贸易”,简称外贸。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

新形势下再论河南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63304.html, 新形势下再论河南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作者:祁让坤 来源:《致富时代·下半月》2014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分析了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低层次、低素质的现状,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针对河南三次产业不合理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新形势下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主要是推进河南产业结构高级化。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河南基本省情和实际出发,构建河南三次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顶层设计规划,并重点阐述了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若干建议。 关键字:河南;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级化 继中部崛起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河南承载着重要的使命。面对新的形势和历史任务,认真剖析河南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确切了解和把握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如此才能做出符合河南省情、切实可行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和策略,加快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河南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河南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的三次产业结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从“一、二、三”格局到“二、一、三”格局转变,进一步演进到“二、三、一”格局,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及《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从1952年的62.0:22.8:15.2到1986年的35.6:40.2:24.2,到1992年的27.7:42.6:29.7,再到2004年进一步发展为18.7:51.2:30.1。截至到2013年底,全年全省生产总值32155.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58.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6.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0.4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6:55.4:32.0。从河南产业结构发展的历程来看,全省三次产业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二)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河南三次产业结构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来看,河南产业结构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 (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总体发展水平低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内容。下面我将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认识,来分析一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产比重持续降低,三产比重明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就业结构变化远大于收入结构变化。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出内部结构升级特征。。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 3.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而且近几年在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的水平上出现了比重增幅趋缓,甚至近两年出现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低水平。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3.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在许多工业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中国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和升级战略措施。 “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 1.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针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纲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独立成篇,这是历次五年规划中的第一次。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具体战略:(1)把服务业当作产业对待。(2)优先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期间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这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动力。 2.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任务。 《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

苏州经济发展

苏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来就长期是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后又发展为中国南方、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现在是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中国大陆排名第五的城市,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昔日的人间天堂将成为更加繁荣昌盛的人间新天堂。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8.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中国大陆排名第5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则达到了11.72万元,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亿元(超过广州市),比上年增长20.9%。 经济发展再创新业绩。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增长28.8%,剔除出口退税等因素后增长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8亿元,增长10.3%。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7万吨,增长 4.4%。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批发市场和储备体系,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全力抗御禽流感疫情,确保了畜牧业稳步发展。水产、蔬菜、蚕桑、园艺等实现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建设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保持全省第一。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6.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增长35.5%和30.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苏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优势显现,沿江基础产业带正在崛起,市属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工作开局良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 件、中国名牌产品5个。着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加大旅游精品战略实施力度,旅游总收入增长42.4%。环太湖地区成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现代物流业快速成长,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苏高新物流园等专业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44.2%。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1.1%和24%,全年保费收入增长11.4%。房地产、邮政通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会展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私营个体经济上交税收、完成投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7.3% 和28.9%,比上年提高1.6个和 5.4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类反映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苏州引进外资居全国第一;苏州GDP 增速位列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之首,总量跃居全国第四,其中工业跃居全国第二,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等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报 道刊登后,却引来了很多读者、网 民甚至一些著名学者和地方领导干部的尖锐批评。批评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一点,那就是苏州名声响不实惠,引进外资多,GDP 增长快,但人均收入与GDP 大不相称,增幅远远低于 GDP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XX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XX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XX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XX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XX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XX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XX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XX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XX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XX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XX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XX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XX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XX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XX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XX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XX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XX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XX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