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下,中小商业银行将何去何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6827878.html,

存款保险制度下,中小商业银行将何去何从作者:周亚文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33期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推行打破了商业银行兑付中国家兜底的“全额隐性担保”模式,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由指定的存款保险机构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限额、及时偿付,实现了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本文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对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促使中小商业银行能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中小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

存款保险又称存款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明确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障存款人权益,存款保险覆盖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推动金融体系的平稳转型。

一、存款保险制度推行的国际国内背景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此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韩永辉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推动金融体系的升级,同时也会给金融体系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各国的利率市场化都曾激发了程度大小各异的银行系统风险,然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无助于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甚至有可能会增加危机发生的机率。时隔82年,于2015年我国国务院公布并实施了《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开启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推动金融体系的平稳转型。《存款保险条例》的出台直接打破了商业银行兑付中国家兜底的“全额隐性担保”模式,允许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

目前全球已有包括各主要经济体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世界上各大型经济体主要采用的是“损失最小化型”或“风险最小化型”的存款保险制度,如美国、韩国等;一些中小型经济体采用的是“付款箱型”或“强付款箱型”的制度,如新加坡、荷兰等。

二、存款保险制度下,各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发展现状

(一)存款保险制度对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贷利差来营利,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实施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规模因素促使中小商业银行差异化利率上选择采用高利率方式来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以此来吸引并留住客户弥补结算不便等竞争劣势;同时由于中小商业银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需缴纳的保费费率相对较高,成本的提高也缩窄了中小商业银行的营利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