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_儒道互补_的情感模式_彭彦琴

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_儒道互补_的情感模式_彭彦琴
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_儒道互补_的情感模式_彭彦琴

 收稿日期:2002-01-11

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

彭彦琴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苏州 215006)

摘 要 与西方侧重于情感的生理机制及概念的厘定不同,中国传统心理学突出了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对主体心理的实际功效,它通过两种相异的情感类型———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和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之间的相补相成,即一种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使主体既可获得合乎规范的社会情感,又可享受精神自由的个体情趣,进而使情感对主体心理生活的调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 情感,情感心理学思想,情感模式,儒家道德情感,道家审美情感。分类号 B84-09

1 导 言

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在中国文化界“儒道互补”早已是耳熟能详。我们常说中国人是“内儒外道”(这在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出世则儒、入世则道,用林语堂的话来说就是:工作的时候是儒家的,休闲时则是道家的。对于这一司空见惯却又是中国特有的人文景象如何解释?本文关注的是这一人文景观中所包含的独特的心理学问题:即通过对传统情感心理学思想进行分析、诠释,其中存在一个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西方情感理论予以补充),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对中国社会当前的情感现状提供启示)。

2 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

所谓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就是个体的情感由两种类型组合而成,既有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又有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两种相互独立且相补相成的情感类型可视个体所处的不同环境灵活切换。这样,个体既可获得社会所许可接纳的合乎规范的社会情愫,又可享受到精神畅游、回归本真的个体情趣。中国历史上许多名垂千古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一边庙堂中功成名就,一边山林里怡情养性,就是通过儒道互补的模式使情感的心理调适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最充分、完整的发挥。

然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方面是历史上有许多成功应用这一模式的闻名之士,如白居易、苏东坡、朱熹等,另一方面却是浩瀚典籍中很难找到有关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的详尽论述,要解释这一现象,就必须对此模式产生的背景做一大致了解。

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思想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其次是道家,且儒家略早于道家。致力于构建仁政理想盛世的儒家一开始就意识到情感对于构成社会整体的每个个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早期儒家很重视在情感发展上的“双管齐下”,即一方面为了求得稳定的社会秩序,注重道德教育对个体情感的规范;另一方面,通过艺术教育直接从内部来引导个体情感的和谐,陶冶性情,塑造和谐自然的审美情感。因此,早期儒家的情感就是道德、审美互补型的模式。儒家思想的开创人孔子正是这个互补模式的身体力行者,他一向要求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即通过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促进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协同发展。

但孔子的这一思想并未能一直留存,因为后来的继承者(以孟子、荀子为代表)意识到一个现实,即社会之纷扰,仕途之艰险,人心之难测,种种苦多于乐的人生现实,使得个体一贯就波动难驯的情感不愿自觉受限于社会规范。因此,儒家为了维护巩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更突出了强调社会规范的道德情感,同时也相应地对道德情感之外的审美情感、自然情感、私己情感予以排斥与压抑,即“乐而不淫,

 心 理 学 报 2002,34(5):540~545 Acta Psycholo gica Sinica

540

 

本真、追求自然、向往无为为旨要的道家偏偏推崇与其主张相符的审美情感、自然情感、私己之情,儒家反对的恰是道家要发扬光大的。从此,儒道这两种相互独立的情感理论一直相互并存。

那么这两种各自独立的情感理论又如何演变为一种互补的情感模式呢?首先,理论自身的发展要求它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包容性,这就表现为在以某一理论为核心之同时,还会接纳完全相左的另一理论。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来说,它在强调道德情感的同时,也一直关注着非道德意义的自然之情(这是审美情感的基础)。以郭店楚简为例,楚简在论述天、人、性等核心问题时,同时将自然之情的位置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儒家最重视“性”,楚简就以情释性,指性为情。关于什么是性,楚简的回答是;情就是性。情指喜怒哀乐之类,其《性自命出篇》中明言“喜怒哀乐之气,性也。”“好恶,性也。”同时还不厌其烦地罗列了诸如“爱生于性”、“恶生于性”、“喜生于性,乐生于喜,悲生于乐”、“愠生于性”(《郭店楚墓竹简》)等。从楚简中对情的大肆渲染中,可知自然之情在孔子之后的一段时间仍然颇受重视。虽然这种重视逐渐低沉下去,但却从未消失,并且到明末清初时又高昂起来。如李贽、袁宏道、戴震对自然之情、私己之情的强调称得上是前所未有。“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袁中郎全集》)就是一声张显个性的呐喊,它猛烈地荡着儒家沉闷、禁锢的情感世界。这种矫枉过正甚至是道家所不及的。

其次,这两种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情感理论,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对不同刺激的态度与评价方式:当个体处在一个为伦理道德所规范了的社会环境中,他所掌握的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理论被选择、激活;当个体处在一个本真感性的自然环境中,他所掌握的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理论被选择、激活。久而久之,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理论与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理论就逐渐内化在这一个体身上,成为一种互补的情感模式。需要补充的是,模式中两种情感理论的相辅相成弥补了单一情感理论所产生的偏颇,而彼此之间的相互独立又保证了两种情感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互补模式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使之历久弥新。

总之,中国历史上大量人物典范说明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并非无中生有,事实上有关情感的儒道互补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前期的确存在,只是道两家在基本宗旨上的根本对立使得这一模式并没能在理论上合而为一地发展起来,而是分别朝着各自的方向不断扩充、发展。确切地说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事实上就是由两块相互独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只不过在具体操作中合而为一了。因此,要从理论上阐述这一模式的实质,就必须分别对两种情感类型进行论述。

2.1 儒家道德情感

构成这一互补情感模式的儒家道德情感,强调情感社会理性的一面,突出了情感中理性认知的成分。因此,儒家一般不单独讲情感,而是将性与情、情与欲相并而论。之所以如此是想通过情与性的对应、情与欲的相近,使人们明确情感如果脱离了理性的认知因素的扶持、匡正,将会于人有害无益。此外,儒家道德情感还对情感的具体表现形态、实现途径做了相应的规范。

2.1.1 儒家对“情”的认识 儒家从性与情的对应关系来探讨情感。由于性有善恶之分,则性与情的关系即可分为:性情皆善、性善情恶。主张性善情恶的如李翱,他认为性情是相对立的,情感虽然出自人性,但却是对人性的背离,李翱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也,情也。喜、怒、哀、乐、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深也,其流不清;……情不作,性斯充矣。”(《李文公集·复性书上》)即便是主张性情皆善的如王安石,也承认情亦会为恶,因为情感一旦为外物所累便转而为恶,他说:“君子养性之善,故情亦善;小人养性之恶,故情亦恶。故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莫非情也;小人之所以之为小人莫非情也。”(《王文公文集·性情》)可见,无论性情皆善、性善情恶皆赞同情感作为人性的表现,由于它背离了理性的人性,更多地呈现出非理性的一面;接着又从情与欲的应承关系来探讨情感的性质。儒家认为欲是情对外物感应而起的,即“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正名》)情与欲的应承关系具体表现为“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情也。”(《吕氏春秋·情欲》)“夫乐有适,心亦有适,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吕氏春秋·适音》)。情欲的关系如此密切,而人们一向认为欲是有害的,应节欲、少欲甚至无欲,故情感自然就归属到受限禁、约束的范围中。正如《刘子》中所言:“情之所安者,欲

也。情出于性,而情违性,欲由于情,而欲害情。……性贞则情销,情炽则性灭。”由于情感受到欲的牵连,也成了受理性的人性所排斥的非理性的东西。总之,在儒家眼中情感的非理性的一面被突出放大了。

既然欲害情、情惑性,非理性的情感如此有害于充满理性的人性,儒家是否就主张无情、去情呢?不是的。它反而认为有情才是人之常理,“美色,人情之所欲也,强而众且智者得之。贷利,人情之所欲也,强而众且智者得之。安逸,人情之所欲也,强而众且智者得之,得之则乐,失之则苦,人情安得宴然而不争乎?安得老庄之徒淡然无欲乎?”(《慎言》卷二《御民篇》)。正如我们已经了解的,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情感十分丰富的人。所以儒家花了不少笔墨大论情害于性,其真实意图在于使人自觉排除情感中非理性的成分,使之符合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并最终回复到理性状态。

2.1.2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态 儒家经典《中庸》对于道德情感做了极好的论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致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只有“致中和”、“皆中节”才是有利的,情感如果遵循了伦理道德之规范才是合理的、才是善的。所以也就有了“治情”一说,即用理来规范限制情感,所谓“古人正心修身齐家,专在治情上著工夫,治情专在平好恶上著工夫,平好恶又在专在待人处物上著工夫。”(颜元《言行录》)也就是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治理情感,使之合符道德的规范。可见,儒家的情感必须是脱离了非理性的欲望,并且完全符合既定道德伦理规范的情感。由于它完全摆除了非理性的成分,强调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故而这是一种理性的道德情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乐(le)”,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又如“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但有,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道德的乐趣、理性的快慰。

2.1.3 道德情感的实现途径 当然要获得这种道德情感就必须通过“礼乐(yue)”来实现,因为“礼乐”可将人们的情感由自然的非理性的状态塑就成合符道德规范的理性状态的道德情感。首先“礼”是一套有关军事政治直至日常生活起居的制度等礼仪的总称,它通过对个体言行仪表所作的外在的强制性的限制、规范使人们的情感合符一定的要求。“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简子曰:甚哉,礼之大也。”(《左传昭公25年》)即是说礼是一套关于社会(包括人)的制度、规范,其中包含了与生死相关的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的规范,这说明人的情感可以通过礼来塑造。梁漱溟就说:“儒家极重礼乐仪文,盖谓其能从外而内,以诱发涵养于情感也。必情感敦厚深醇,有发抒,有节蓄,喜怒哀乐不失中和,而后人生意味绵永,乃自然稳定。”心理学认为情感可以通过外部行为的控制来形成或改变,而礼正是通过对外部行为的规范来获得所需要的情感。与“礼”相对,“乐(yue)”则是通过内在的感发、引导,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并最终将所感发、引导的产物积淀内化在情感之中。音乐是人的心理感于外物而生,更具体地说,音乐是情感的产物,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苏珊·朗格就认为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艺术皆是“情感的形式”,“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中国古人亦看到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特殊的关系,并认为音乐可以造就情感,即“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喑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未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之音作,而民慈爱。”(《礼记·乐记》)

2.2 道家审美情感

如果一味强调情感的社会理性,只存在儒家道德情感这样单一的情感类型,将会使情感失去其鲜活生动的感性特色,逐渐成为等同于认知的心理要素。道家的审美情感则强调情感个体感性的一面,突出情感中感性体验的成分。这恰恰与儒家的道德情感形成对立互补之势。因此我们会发现道家在论及情感时常常有“无情”、“去情”之说,这不是说他们彻底否定情感。道家不赞同儒家主张的道德情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与之相对的审美情感。

2.2.1 道家对“情”的认识 作为一种与儒家道德情感相对立补充情感类型,道家的审美情感对于道德情感是十分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儒家的道德之情皆起于物且役于物,因物之有无而悲乐,故这种情感是可悲的。并且“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得之失。”(《庄子·刻意》)即认为情感与道德两者本不相容,反而对其有害,那么儒家道德情感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道家才主“无情”说。“惠子

542

 心 理 学 报34卷

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无情也。吾所谓之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德符充》)可见,“无情”不是否定情感本身,而是排拒那种役于物,为物所困的情感,不能因物之得失而控制人的喜怒哀乐,即“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庄子·大宗师》)同时庄子曾明确提到“无情”之情“非吾所谓之情”,他所言的情乃是一种自然之情,即“其心志,其容寂,……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大宗师》)可见,他主张的是不需人为矫饰的自然之情,是如同四时之春秋的喜怒哀乐。

2.2.2 审美情感的表现形态 如果说儒家道德情感所推崇的是“乐”,那么道家审美情感的核心应首推“悲”。“悲”是一种消极情感,它对诸如认知等心理活动产生阻抑作用,但在审美活动中它不仅不会产生阻抑的负面影响,反而是审美活动的动力之源。人生旅程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即“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至乐》)。生命的痛苦是产生人们所有消极情感的根源,故而要突破人之形骸的限囿,就必须提升自我精神,即能“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庄子·天下》),正是在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中人们才从包括生死的一切一切中彻底解脱。中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魏晋风度正是源自时势动荡所带来的朝不保夕的生命悲忧,所以说“悲”作为一种消极情感却是人们获取审美快感的主要根源。其次,审美情感(如“乐”)还可直接从“悲”这一消极情感中获取。“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庄子·知北游》)悲乐本身并非不可逾越,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乐从悲来是完全可能的。索罗门(Solomon)的情绪相对历程论提出,大脑中司职情绪的部位组织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中会发生与此状态相反的相对作用,即可由消极情绪转向为积极情绪。心理距离说更认为,当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便会产生美感,由于“悲”可使主体内部产生心理张力,遂使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始终保持某种心理距离,这样审美情感随之产生。钱钟书就对自古以来以悲为乐的现象做了总结:“吾国古人言音乐以悲哀为主。……使人危涕坠心,匪止好者悦耳也,佳景悦目,亦复有之……或云`读诗至美妙处',`真泪方流'。……故知陨涕为贵,不独聆音。”的确,不论是诗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将进酒》),词中“多情自苦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曲中的《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画中的《溪山行旅图》(范宽)或多或少均透着一股悲惋的气息。这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所有真正的美感非但不是愉悦,正是它的反面,无不是出自内心深处的人生悲歌。”

2.2.3 审美情感的实现途径 要体验审美情感所采取的途径不再是儒家的礼乐之制,而代之以道家的坐忘、虚静。所谓坐忘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道家之所以鄙弃道德情感的主要原由在于道德情感直接源自现实的社会利益之需,以伦理规范使情感理性化,使原本自然的情感蒙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致使情感丧失了其应有的特性。为了保持情感的独立性,道家主张去除为物欲熏染的形体、心智,也就是与现实的社会功利保持一定距离,如此才能拥有纯粹的情感、诗意的情感,也即是进入审美的境界,《庄子》中“梓庆削木为”的故事反映的正是这一主张。虚静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在这个由虚静获得的境界中人们得到是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极大快乐,这就是一种审美情感,如庄子所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

3 小 结

西方的情感研究从早期的外周(即强调情感的面部表情、相关内脏变化)转向内核(即情感的中枢机制、大脑机制),至今已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且精致的理论体系。反观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思想中,也有不少与西方现代情感理论相关的阐述,如说明情感是一种心理波动状态,且能引起人的生理变化并有外部表现的“情波说”;探讨情感生理机制的“五脏生五情说”;从情感分类角度揭示情感与需要关系的“情二端说”。在我们为先人的智慧倍感自豪的同时,总不免有一丝遗憾,因为如果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思想仅于此,则难以在精致深透的西方情感理论中凸显自身的价值,却有印证西方理论之嫌。而当我们从另一角度去寻视它时,会惊喜地发现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思想展现出独特的风采。西方在情感的研究上很重要的部分是对情感生理机制的探讨,

 5期彭彦琴: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543

 

但对于情感这种人所特有心理活动而言,微观研究永远替代不了宏观研究。单单研究情感的生理机能,并不能揭示它的实质。另一方面,西方对于情感的思辨探讨着重于概念的澄清,它往往执著于情感与认知、动机、行为之间的比较。而以“重整体”、“重践行”为哲学指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则更关注情感作为完整的心理活动,对于个体存在所发挥的功效。它关注情感的实践意义,即情感作为调控主体心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的意义。我们知道,情感是理性的认知因素与感性的体验成分的统一体,中国古人则恰好通过两种不同的情感类型———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和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之间的相补相成,使主体既可获得社会所许可接纳的合乎规范的社会情愫,又可享受到精神畅游、回归本真的个体情趣。正是通过这一种儒道互补的模式,使情感的心理调适作用在中国人的心理生活中得以最充分、完整的发挥。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尤其是良好的情感更有助于心理活动的协调组织,有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认知、记忆、行为均有极大影响。故而,儒家所倡导的以“礼乐”塑就的、合乎伦理规范的、“善”的道德情感确然影响着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在认知活动中,强调只有合乎道德规范的“善”的认识,才是真知。在审美活动中,人们通过“比德”体味到“善”的美。儒家的道德情感极力排斥迷狂式的激情及动物性情欲的宣泄,强调其社会性、理性,这对于造就绵延至今的圣贤人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深受道家影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皆有追求美的需要,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审美情感。道家的审美情感以虚静、坐忘来实现超功利的纯粹精神自由,并获得人格的提升,达到人格的境界的完满。道家的审美情感可使得一味强调政教伦理规范的儒家道德情感得以调和。社会化的道德情感辅之以颇具个性体验的审美情感既可使儒家道德情感不至于过份僵直呆板,又可使道家审美情感不至于滑向极端的宣扬个人情绪的险坡。如此,当这两种情感类型互补相融时,则可使人们在理性的严谨与感性的鲜活中出入自由,来去无碍。总之,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思想尤其重视情感对主体实际功效的发挥,而这种功效只靠单一的情感类型是难以实现的。惟有当两种情感类型互补相融为一有机整体时,才可实现情感调适功能的最佳状态。这就是儒道互补情感模式的理论意义。

此外,在情感研究热点不断升温的今天,中国古代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的现实价值愈来愈得以体现,如教育学界情感教育的理论构建就必须从中获取理论支持,心理学界从外引入的情绪智力要真正在中国得以应用,真正深入平常百姓,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情感理论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M ong Shaolan.Emotion of the Human(in chinese).Shanghai:The people's publish inShanghai,1989

(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 Stoman K T.Emotional Ps ychology(in chinese).S henyang:The people's publish in Liaoning,1986

(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 Buck R W.T he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 New York:Guilford, 1984

4 YiangXH.The History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Thoughts(in chi-nese).Nanchan:Educational publ is h in Jiangxi,1994

(杨鑫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5 QianZS.A Chapter of Guan Zhui(volumeⅢ)(in C hinese).Bei-j ing:Book office in C hina,1979.946

(钱钟书.管锥篇(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946)

6 Liang S M.On the Distinction and Identity Between Confucis im and Buddhism.In:Chines e Culture and Philos ophy(volumeⅠ)(in Chinese).Beijing:East publ ish,1986.441

(梁漱溟.儒佛异同论.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一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441)

7 Fu J.Perceptual Aesthetic.Changchun:T he Publish of the normal univers ity in northeast China,1997.112

(傅谨.感性美学.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112)

544

 心 理 学 报34卷

EMOTIONAL MODEL OF THE C ONFUC IAN SCHOOL AND TAOISTS C OMPLEMENTING EACH OTHER :EXPLORATIONON TRADITIONAL

CHINESE EMOTIONAL PSYC HOLOGICAL THOUGHTS

Peng Yanqin

(Psycho lo g ic a l Departmen t ,Educational Institute ,Sh uzho uUn iversity ,Suzh ou 215006)

Abstract

Distinguishing from stressing on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conception in the West ,t raditional Chinese psychol -ogy emphasizes practical function of emotion to the subject 's mind in actual life ,and by emotional model --Confucianist moral emotion and T aoist aesthetic emotion c omplementing each other ,realizing emotion 's regulatory function of mental life to maximum limit .

Key wor ds emotion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thoughts ,emotional model ,Confucianist moral emotion ,Taoist aesthetic

emotion .

 5期彭彦琴: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545

 

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 《我们的情感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保持健康、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2)能力目标是:学会分辨情感和情绪的联系和区别,并能用本节知识点判别生活中的正面和负面情感对我们的影响。 (3)知识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关系,重点掌握情感对我们产生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感和情绪的关系. 三、教法、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教师主要承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组织课堂对话等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启思导行等方法,结合新课标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要求,在本课我让同学们学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情境分析、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法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升国旗仪式》带领同学们感受伟大祖国的光辉形象 问1:听着气势磅礴的国歌,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答: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国歌和国旗都在提醒我们要爱国。 问2:对身边的人和事有没有这样强烈的感情?那是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列举,老师总结:我们都需要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所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们的情感世界》 过渡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培养同学们亲近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我通过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来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我作为“温暖之家”公司的一名导游,我将带领同学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游”活动。 第一站:走进留守儿童之家 问题1:通过与留守儿童的接触,你们都有什么想法? 生1:看到他们很孤独,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 生2::看到他们空洞渴望爱的眼神,感觉他们因为缺少父母关爱显得很孤独。 问题2:你认为他们感受到孤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生1:缺少呵护导致的缺乏安全感 生2:我认为他们孤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关爱 教师总结: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和接触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人之所以感觉孤寂是情感的缺失导致的心理缺乏安全感和被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情感的第一个作用: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过渡语:根据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带领同学们去看望空巢老人,来感受“孝老敬亲”的力量。第二站:看望空巢老人 问题1:看到那些老人们的生活现状,你有何想法? 生1:背影很凄凉,缺少子女的陪伴。 生2:因长期得不到子女的看望,他们的生活显得孤苦无依。 问题2:设想一下,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你了解到空巢老人有哪些情感上的缺失?

心理学论文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 ——浅谈心理教育对小学美术的渗透 贺剑 (兴泰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孩子的生理、身心发展特点,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能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茁壮成长。 关键词:心理教育小学生美术学科渗透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体现了面向全体,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为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又如何渗透心里教育呢?受此启发,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宽松氛围,卸除学生心理负担。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效率最高,也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充分肯定孩子的创新萌芽,以无私的关爱,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营造宽松、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这样有利于让孩子敢表真情,敢吐真言,达到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共担挫折的负担。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展示,画展,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创设成功,体验成功;开展绘画比赛、美术知识竞赛等;多形式开展专题欣赏、看画展、赏析优秀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活泼乐观的的性格,消除学生孤僻、自卑、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 三、发挥情感功能,增强学生心理素养。教师以情激情,以言动情,充分吩咐学生的情感;以身作则,树立表率,每节课做到认真细致,丝丝入扣,同时及时表扬鼓励美术学习的“有心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性的使用教材,去掉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引入一些思想健康,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收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增大孩子的赏析量;关注个别新歌内向、不善于表达等方面的差异生,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点亮他们成功的火花,消除阴影,使之自信阳光地生活。 四、小组合作交流,跨越沟通心理障碍。适当、适时将班级整体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和发挥团队辅导的功能。一般每个小组5—8人,注意各类差异生相互搭配;小组合作,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棒,哪一个小组最有创意等;分小组汇报交流,让每个成员都能得到锻炼,发挥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 五、利用个别交流,矫正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个别面对面交流,或者间接传递信息,在他们面前肯定和表扬孩子,通过他人传递给孩子,还可以通过作业批改,撰写评语(寄语)等矫正孩子心理,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六、要想让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自身首先要是个心理健康的人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在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卓越的进步与完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文人的智慧的体现,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常卓发展。 关键词:儒学;道学;佛学;文化;历史;影响 一、儒学 孔孟荀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出现的。西汉董仲舒批判吸收了先秦秦汉其余诸家学说,使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学。理学家出入佛老,返归六经,创建了宋明理学,主要表现形式即为理学从梁漱溟到杜维明,他们的时代课题是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全球文明中继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儒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的思想所传授的不外都是“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不仅只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儒家学说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世界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的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大多都受到了儒家的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到了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儒学的历史发展。 二、道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使得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古人所谓“杂而多端”。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神仙理论(或生死观)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内容。但在道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长生成仙或者说对解脱生死的看法是有所变化的。大体而言,可分为从汉魏时期重视肉体成仙到隋唐偏重精神解脱,再到宋元时期的性命双修理论。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道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

中国哲学名著导读论文 儒道互补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论文 儒道互补 自动化35 蔡启阳 2130504105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百花齐放、灿烂非凡,但论其核心一直是儒道互补,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甚至是日常生活习惯上都可以看到这两家对后世炎黄子孙的深切影响。本文从文人、政堂中的儒道互补以及儒道互补形成的部分原因进行阐述,以求尽量明白地展现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切影响。 关键字:儒道互补、平衡、融合 正文: 中国思想,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达到巅峰,之后两千年知识分子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对这一轴心时代的回溯。而诸子百家,在千百年间不断演化、竞合、湮灭,战国末年儒墨成为当时天下显学,秦时儒家势微,但从接下来的汉朝开始施行罢庻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儒学成为千百近年来官方治世之学。日至今日,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经过积年累月的不断累积,已经是水银泻地、无所不至了,天下以和为贵,读书人讲究心怀天下,中华自称礼仪之邦,这些都是儒家文化广泛影响中国文化的例证。 但是,中华文化只有儒家一根主心骨吗?兵家讲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为人讲究外圆内方,中医有太阳、太阴等穴位,这些都是道家文化的产物。其实纵观两千年中华历史,治国之术是儒法并用,但治国大道却是无出儒道二字。为人处世,也并非只是刚毅果敢,同时还有韬光养晦。因此说,中国两千年的文化支柱,便是儒道互补。 为官还是归隐 因为儒家学说一直是官方郑同学说,再加上古代从战国开始就形成的重农抑商,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一条金科玉律。但天下读书种子何止千千万万而智人者少,官场竞争一直是无可避免的问题。 存在官位之争,就会有胜有负,胜利的人官运亨通,大可趁机施展抱负为民造福从而流芳百世。输的人呢?虽说机会一直有大不了卷土重来,可是毕竟受挫心中会有苦闷抑郁之情,再加上如果奸佞当道则可能一生怀才不遇,而且功业未成家人自己的生计如何解决?况且宦海沉浮寻常事,即使一时春风得意也无法保证一生在位,若是被奸佞陷害就更加悲愤。一系列问题都会使仕途坎坷的读书人心忧。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是怎么解决的呢?让我们看看几位名流千古的士子是如何对待这无常世事、百态人生。 首先看陶渊明。陶渊明生于东晋,当时门阀世家当权的现象极其严重,陶渊明出身并不显赫而且为官清正,自然不能如鱼得水的混迹官场,只有早年时受到地方官赏识,不为五斗米这药后便一直赋闲在家,靠门生供养朋友接济度日。面对不在出仕导致的经济拮据,靖节先生选择自给自足以尽量维持生计,另一方面时常吟诗作赋、纵情山水,淡泊宁静,更是从清净的生活中发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悟。虽说内心落寞不可能全然没有,但从未像怨妇一般怨天尤人。相比于古往今来热衷功名甚至不择手段的人,陶渊明实在是一个随遇而安内心明净的典范,是一个真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再看苏东坡,少年成名意气风发,但由于文人相轻以及政见不同等原因被一一次贬谪,以致被贬黄州后从未在一地待到两年以上。这样的遭遇是任何有志向有抱负的文人都无法心平气和接受的,更何况是希望“西北旺、射天狼”、“谈笑间,强撸灰飞按灭”的苏东坡。但是

爱情心理学论文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学会爱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帅懿芯 2011年11月27日

贵第2页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摘要 爱情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根据许多健康中心的调查结果,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大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学习的关系,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爱情信任忠诚把握

目录 一、对自己的剖析 (一)我心目中的她 (二)我的性格 (三)我的爱情观 1.什么是爱 2.怎么去爱 二、案例分析 (一)我的恋爱经历 (二)自我分析 (三)我的分享 三、建议和意见 (一)优点 (二)不足 四、参考文献 )

一、对自己的剖析 (一)我心目中的她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管我们有没有谈过恋爱,每个人对自己的另一半都有自己的一个大致期望。我认为,每个人从懵懂开始,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的补充和完整,而人们就似乎把对方拿来与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作对比,确定是不是自己一直要找的那个人。 在我的心中,我的另一半不一定要长相怎么样,长相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气质,太漂亮的让人担心。我不想因为这些而给自己的爱情带来没必要的争吵。对于我的她,要在陌生人面前很高傲,有上位者的气质,在我的面前很放肆,很霸道,在小事上蛮不讲理,耍赖,调皮都行,但不能任性过度。 (二)我的性格 我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群体中的孩子,叛逆,张狂。不会在意别人感受的疯癫,个人认为在朋友面前就是要没有半点做作的大笑,可以肆意妄为。很明显,我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有着很多幻想,在家庭和自己编织的空中楼阁中,没心没肺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也是一个自卑的孩子,用大笑来掩饰自己的过错。总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世界,时值青春期的我,一直是同龄人眼中的疯狂少年,由于固有的那种叛逆,在压迫中不相信友情,不相信爱情,把那种所谓的兄弟感情看得很重,在青春的那些年岁里,放弃了梦想,放纵了自我,常常出入酒吧,网吧,KTV,和一群所谓的非主流群体鬼魂,抽烟、酗酒、逃课、打架、泡夜店、耍女人,自己的责任就是逃避责任。敢爱不敢恨,自我但不自私,比较极端,有着童话的幻想。 (三)我的爱情观 1.什么是爱 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生理因素上上说,就是一种从懵懂到成熟过程中,对异性的从动和好感,从心理方面上说,就是男女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倾慕。弗洛姆给爱情下的定义独树一帜,他认为爱情既是一种体验,又是一种行动,在他的著作中,爱情不仅仅是激情和情感,还是一种行动,只有一个人用行动证明他对所爱的人理解,关心,尊重,并怀有责任感时,爱情关系才得以建立,没有理解,关心,尊重和责任感,就谈不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摘要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笔者试就儒道佛思想在其小说中的表现、意义及其成因作系统的论述。 一 儒道佛思想对汪曾祺小说的影响,作家自己认为,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他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一文中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1〕儒家思想在其小说中表现如下。 (一)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突出表现在《落魄》和《故人往事?如意楼和得意楼》。这两篇写的是生意场上的事情。前者写抗战时期内地一家小饭馆里一位精明能干的南京人和一位自甘报弃的扬州人;后者写胡老板的自信自强和吴老板的萎靡不振。通过对两类人物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南京人和胡老板的赞同,对扬州人和吴老板的鄙视,表现了儒家“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念和由此形成的崇高的人格气节。《徙》中写小学教员高北溟身处恶境,却不苟合于世。他面对世俗的压力和权势的排挤,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清高方正的品格。为了恩师的遗稿能被刻印,他省吃俭用,甚至不惜牺牲爱女的前途。在《故乡人》中,写王淡人以行医为生,却免费为穷苦的乡人看病治病;家乡发大水,他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乡人,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故里三陈?陈泥鳅》中,写陈泥鳅“也好义,也好利。”她救死尸讨价还价,救活人则不计报酬,救上来的人一无所有了,他连姓名也不问,还把自己的积蓄无偿地周济孤寡老人。这种尚义精神是儒家义以为上思想的表现。在《鸡毛》、《捡金子》以及《故里杂记》中的《李三》和《鱼》等篇,则斥责了见利忘义的卑劣行为,从反面表现了“以义为上”的主题思想。 (三)对仁爱思想的表现。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充分体现构成了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岁

情感心理学语录

12、想你是我发至内心的呼唤,爱你的心永远不变,远方的你是我永久的思念。 13、快到中秋了,祝福你节日快乐!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记得给我打电话啊! 14、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我在想念你! 15、只有为你,我的心变成一座城堡,容纳的只有你,让你成为我生命里惟一的亮点! 16、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膊。 17、挥不去的万缕情丝,诉不尽的山盟誓言,随着柳絮飘飞,缠绕心田,只落得相思绵绵。 18、如果生活会让人疲惫无力,朋友却可以让人恢复元气,不用怀疑,你就是有这种魔力。 19、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在每个夜晚轻轻拥你入睡,能在每个清晨拥着你醒来。 20、岁月流逝,真情依在;百里之隔,隔却不断;长夜漫漫,星光闪闪;真心祈祷,左右陪伴。 21、如果可以,我愿意带着我一生的情、一世的爱,来陪你度过天上、人间、地下所有的时间。 22、如果有一天当你想起有谁爱过你那其中一定有我一个如果有一天没有人爱你了那一定是我死了。 23、俺家养了一头母猪和一群猪娃,你要肯来俺家过日子,俺就把母猪卖咧,一心一意跟你过咧。 24、让我陪伴你在海中漂泊吧,只为能做你手中的桨,不管风

浪多大,风雨多稠,你身边始终有我。 25、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愿你的生活就像这十五的月亮 一样,圆圆满满!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6、你走时,思念的种子就发了芽,到现在已是满树繁花,每 朵都是痛的心在想你!想你!想你! 27、我的一生寻寻觅觅,寻觅着爱的知己,红颜从身边匆匆地 走过,爱似有情却无意,谁可相依。 28、如果有一个愿望可以成真,我愿所有美好的事,降临在你 的身上,除此,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29、呤一曲明月几时有,恋情悠悠把东风。聚欢离恨空记忆, 月满西楼望长空。可记否,雁时回时? 30、你要轻易的说爱,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也不要轻易 的说不爱,也许幸福就被你关在门外! 31、如果没有月亮,我可以不思念你。如果没有太阳,我可以 不牵挂你。可是日月轮回,怎能忘却你。 32、我知道,我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遥 远的思念。我只愿你快乐,哪怕只是为我。 33、你开心的时候,是我无上的享受;你悲伤的时候,是我无 尽的折磨。这一切只因你是我唯一的至爱。 34、在没有遇到你以前,我从不知道思念的感觉以及爱的甜蜜,请答应我让这种感觉和你一起陪伴我一辈子! 35、我不只求能天天见到你,只希望你常留在我心中。你是我 一生中最美丽的心碎,我永远没有后悔爱上你。 36、你是那么的动人,让我爱你不是把你放在嘴上,我把你藏 在心里,为你好好过每一天,把你珍藏到永远!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中国情感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几个特点

中国情感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几个特点 一、起源 文化的类型分为三种:引入型文化、改造型文化、发源型文化。 引入型文化是指完全不具备创造文化的能力,只能引入外部的文化为自身所用。所以此类文化完全没有真正属于自身的特点。此类文化主要出现在袖珍国家,例如新加坡文化主要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组合在一起的。在新加坡的文化中的很难找到真正属于自身的特点。 改造型文化为某种文化虽然有着明显的自身特色,但是也有着明显的外来文化中的特点。此种文化完全以外来文化为基础进行改造,但是又和外来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日本文化为典型的改造型文化,日本文化中的大多数都是以外来文化为基础改造而成。例如:日本的文字中有着很多中国汉字、日本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日本的茶道最早是从中国引进、日本清酒的酿造方法完全是以中国黄酒的酿造方法为基础改造的;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二战后三十年之内日本能够取得高速发展并且成为世界性的科技和经济强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众多的发达技术,而且将这些技术作为基础进行改造,最终将外来技术完全改造成自身的技术。否则仅仅以日本自身的资源绝对不可能取得如此震惊世界的成就。除日本之外,韩国文化也属于改造型文化。 发源型文化为三类文化中最强大的文化。是指某种文化主要或完全必须于自身,外来文化所占的因素较小。中国文化、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完全属于发源型文化。在这三种文化中虽然也有着外来文化的因素,但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完全发源于自身。基督教虽然发源于亚洲,但是完全在欧洲成长和壮大。所以基督教完全是欧洲的本土文化。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是佛教的教义在传入中国之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佛教在现在的印度几乎没有生命力。但是在中国佛教始终都是影响力十分强大的宗教,而且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观音菩萨形象完全是进入中国之后才出现。中国佛教中的很多因素都发源于本土,完全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信仰为儒家思想,其次还有道教。这两种信仰完全发源于中国本土。除信仰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事物,例如:建筑文化、艺术类型、服饰文化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中国和欧洲都有着十分强大的发源地。此外,美国文化虽然源于欧洲文化,而且美国的历史较短,但是美国已经创在本土创造出了众多的非常优秀的事物,拥有了完全属于自身的特色。所以美国文化完全为发源型文化。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发源型文化。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他有着他的特点——包容,中庸,什么事最后都会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编辑:坚烘 爱情是人生最美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延续新的生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篇一 《关于爱情心理研究的探讨》 摘要:从上世纪70世代形开始,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我国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也逐渐展开,本文拟从爱情的概念、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测量、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爱情心理;爱情的概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 1.引言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Wstson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Freud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Frommn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Rubin 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Swenson)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Skolnick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初中语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人不揣冒昧,试图通过解读苏轼儒道佛思想,来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了解苏轼,并达到爱汉语言,爱中国文化的目的。 请看《赤壁赋》中的 儒家思想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著精神,孟子“杀生取义,舍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给儒家子弟以榜样和无穷的精神动力。文死谏,武死战。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这种精神造就了不少英雄和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场面。其中不乏“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誓死不辱”“不成功毋宁死”的心态。 纵观苏轼一生,虽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著,其积极入世用世思想显而易见。作者被贬荒蛮,“破帽多情却恋头”“湿柴如桂米如珠”,物质贫乏到极点;“新贵旧交音书绝”“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神孤苦到尽头。尽管如此,苏轼游赤壁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南往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也".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这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流露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么强烈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永流传。 佛家思想 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毕竟内心还是痛苦无比的。身遭诬陷被贬而说不痛苦,绝对骗人。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人生苦短,万事皆空,佛家思想滤净了苏轼心灵上的渣滓,使其更澄澈清新,不为外物所累了。道家思想 道教思想是我悠悠华夏,皇天后土中孕育诞生的极其宝贵的智慧之树。这颗土生土长的大树,吸日月精华,收天地之灵气,沐风浴雨,生命力极强。它的根系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它的精髓渗透中华儿女的毛细血管里。不能等闲视之,消极看之。 清风明月,白雾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本身就是多么洁净的美好仙境啊!文章第四段充满哲理,说出了渺小与广大、须臾与无穷(一瞬与无尽)、盈与虚、物与我的辩证关系。这正是道教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随时而化,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安命,乐而忘忧,和光同尘。 用心爱心专心 1

情感心理学

学习“情感心理学”的感想和体会 这门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门很实际、很基础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这对于我们这些想了解最根本的心理知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学是一座桥梁,跨越这座桥梁,让你通往别人的心灵。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知识隐藏在其背后的人们。其实很高兴在大学里初识了心理课,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大学生活已走过了一半,回头却看不到神秘沿途的风景,只留下时间的脚印。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而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摘要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主张“入世”,另一个主张“出世”。但是中国古代却有很多文人政客能 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儒道互补的思想 对当时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出世入世独尊儒术互补 1.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 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 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 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 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 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 型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 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 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 提的。。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 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2.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古代帝王还是文人雅士 都有收到儒道互补影响的人如汉武帝刘彻、文豪苏轼都受到儒道互补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 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 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 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于是,在仕途名利与 个体自由之间,在“出”与“入”之间,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现激烈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解读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 本课程的设置有八年时间,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设的一门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中国有社会学系的学校中开设的唯一一门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专门性主题研究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介绍和讨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重点是从本土研究的视角讲述中国人在其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中所形成的关系特征、运作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本课程内容涉及儒家思想、家族结构、人情面子及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策略等,并力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学习者获得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比较系统的认识。本课程与其他类似的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脉络观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人的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结构,以凸显中国人的行动路线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解读和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之目的。以往研究中国人的视角,主要有儒家社会理论、人文学科和人类学研究,它们虽然各有自己的学术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程将提出一系列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命题,进而得出关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第一章] 文化类型与中国文明的形态 一、不同文明的基本特征 1、农业文明的本质特点 A、人对自然的亲近; B、人对自然的顺应性,并对自然现象有敬畏之心; C、人的生活节奏及其方式跟随自然界的节奏和速度来变化; D、人的

智慧在于调整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2、工业文明的本质特质 A、人远离自然,活在人造的环境中;人的大多数生活资料来自于大规模的工业制造; B、人不停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乃至破坏自然,让自然想人低头; C、人的生活自成系统,基本无需自然节奏的影响; D、人的自毁在于发明和制造,让自然中本来没有的东西,不可鞥的东西变成可能。 3、中国人在文明进程中的心态 A、自从近代化依赖,开始有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B、晚清开始,向西方学习技术,办实业,继而学习西方政治与社会制度,最后大量接受西方文化思; C、整个过程体现了对落后挨打的焦虑,赶超的急迫心情以及洗刷屈辱的决心; D、迅速的工业化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 4、中国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问题 A、农村空巢化; B、农业土地的侵占与侵蚀; C、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D、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问题; E、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发生深刻的改变。 [第二章] 认识中国人的几种途径 一、研究中国人的集中学术取向 1、人文取向

心理学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个人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 姓名:杨会荣 身份证号: 132226187502182324 所在省市:河北省邢台市 所在单位: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中学

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 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中学杨会荣 摘要:通过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客观审视,展示了个人不断成长成熟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对幸福和梦想的执着追求,剖析了对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内心需求和渴望,并对自身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个人成长、幸福追梦 一、自我成长分析: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父母都是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说起父母,我永怀感恩之心,我认为回报的最好方式就是成为父母的骄傲,让爹娘因我而自豪。父母是普通的农民,但他们身上那种不甘贫穷命运和勤劳拼搏的精神给我积极的影响,谱写了我人生靓丽的的底色,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让我终身受益。记得我们家的晚饭总是很晚才吃,父母常常干活忘了吃饭,或者说干不完就不吃饭,因为明天又有明天的事做。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如果父母有文化必成大器。言传身教中我继承了这一点,受益无穷。爹娘除了干农活以外,还干了很多种小买卖来养家糊口,比如扎棉花,爆花生米,轧面,春天下秧苗卖,夏天种菜卖菜,冬天买花生去了皮再卖,血汗钱挣得非常辛苦,爹娘总是很乐观教育我们:“不要做懒人,光闲着歇着有啥意思?人到世上,要多劳动多奔波,才会吃不尽穿不完。”我和弟弟成为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人,正是源于父母给予我们的正能量。 我家姊妹三个,我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按说我该是家里的娇娇女,其实不然。哥哥大我三岁,在我的记忆里哥哥带给家人的只有争吵和悲伤,我15岁以前对哥哥的情感只有痛恨,因为他懒惰愚蠢,冲父母发脾气,辱骂我受苦受累的爹娘,让爹娘生气无奈和哭泣,那时候我甚至想过如果可以我愿意与他这个“恶魔”同灭亡,只为让家里能够安宁。但我怕父母承受不了失去我的悲伤,我咬紧牙关坚持着,攥紧拳头忍耐着,流着汗水奋斗着,我追寻着我最强烈的愿望——要给父母快乐,要给父母希望,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想。童年的家里多是哥哥带来的黑暗和忧伤,但我却执着追求着光明和幸福,梦想成为现实只有一条捷径——好好学习,改变我的命运,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一、儒家的人生态度:“入世”、“有为”、“现实”的人生态度 (一)“入世”: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 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 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现在这么郁闷烦恼,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 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说到儒家的“入世”的情怀。 (二)“有为”: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时人评价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不能干你还硬要干,就不是违反客观规律吗?这是对孔子的最大误解。我们说,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于这番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你的良知判断并确定一个一生将为此奋斗的境界,哪怕是在实现这个境界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在所不惜,不放弃这种努力,不放弃这种追求。它展示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理想暂时不能实现,但不停止努力,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理想就能实现。 有两句话最能代表着儒家这种有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 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中国圣贤要让真正的君子这样呢?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因为“天行健”,即自然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因此人应该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所谓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风雨博施,阴阳大化”,都是在这样运动着,生生不息啊。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重要的特性在于生生不息,人就应该向天道学习,君子要自强不息。大地的品性是承载万物,君子要向大地学习,要宽容,要厚德载物。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担当起多少的责任,心胸能容纳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担当的东西就越多。叫厚德载物,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3)“现实”:重现实,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一种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儒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注重对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家庭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改造。这些现实的命题决定了其学说的“现实”性特征。 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入世”、“有为”和“现实”。 (二)“无为”。道家的超世又和无为相联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对知识、理性的东西,持超越的态度。哲学上讲超越的概念,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依顺事物的本性,依顺人的本性真情,依据本性和规律去办事。这就叫无为。因此,道家讲的无为,前面必须要有两个字加以规定,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在谈道家无为思想时,一般就说“自然无为”。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过《老子》中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者,小鱼也。从字面上看,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一下锅就动铲子翻搅,否则肉就要碎烂。引申开来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是不要扰民,不要烦杂,不要朝令夕改。换句话说,就是要顺应事物的本性而为。这就是道家的无为。它有一个超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里面。(三)“超现实”。道家的思维,说白了就是常人这样看,它就是不这样看。哲学上叫超越常识的经验,这是道家的一个思想观点,应该说它的思想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所以说,当我们读《老子》《庄子》就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非常的清凉,因为它追求的那是一种超越,追求的那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那是一种空灵,追求的那是一种逍遥和自由。所以,我们说道家的人生态度是“超现实”的。佛家:“出世”、“空无”、“非现实”的人生态度(一)“出世”。所谓佛家的出世思想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即超脱人世凡尘,不入六道轮回,超凡入圣。具体来说,佛法又称出世间法,以出离世间,免除生死轮回为目的。即所谓涅磐。人生是苦是全部佛教的出发点,也是佛教对人生的一种根本态度。人生是苦,不是说人生之中有痛苦,而是说苦是人生的根本体验和感受,有受皆苦,在现实生活之中,根本没有快乐可言。佛教的这种人生观决定了它的出世倾向。 佛教的出世态度不仅否定人生价值,也对人生世界和现实社会进行彻底的否定。出离轮回的佛国净土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影像,佛教众生平等、自由自在的理想也根本无法在人间得以实现,因而只能通过离世出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追求,对现实社会只能采取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佛教贬低人性、指出人的种种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