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职称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职称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职称考试试题

精选

2. 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

(10分)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

教学中应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3. 五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右图),这个大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 A )

A. 6 : 5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9 分)

评分:对教学重点的表述准确、全面(5分),分析清楚、合理(5分)3 ?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请为本节课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20分)乙:请为本节课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20分)甲:①教学流程设计科学合理,语言表述正确、精炼(10分)。

②设计思想体现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新课程理念(10分)。

乙:①学生活动过程易于操作,符合学情,语言表述正确、精炼(10分)。

4 ?一幢办公楼原有5台空调,现在又安装了1台,如果这6台空调全部打开就会烧断保险丝,

因此最多只能同时使用5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台空调可使用(20 )小时。

5. 月历上小明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数的和是60 ,那么小明的生日是这个

月的(15 )0o

6. 皮鞋尺码有“厘米”和“码”两种表示方法。请根据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填空。

第二部分专业素养考查(100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根据提供的教材《平行四边

形》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

(四年级下册),按照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六、解题(40分)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9 分)

1.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1、①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图1 ?小明在一周内跑步

2 1

4次,最长的一次跑了-小时,最短的一次跑了-小时,他这一周

3 3

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它的高。(知识目标)

②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基本特

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力目标)

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

形的兴趣。(情感目标)

评分:①4分、②3分、③3分。

跑步的总时间大约在(

A. 1 ? 5小时一2小时

C. 2小时一2.5小时

D )之间。

B. 2小时一3小时

D. 1.5小时一2.5小时

2.在玛格内行星上,人们使用migs、mags 及mogs 为钱币。已知

1mogs=6mags 。请问10mogs + 6mags= (

A. 108

B.240

C.480

D ) migs。

D.528

1mags=8migs ,

②设计思想能体现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学生认知规律,凸显学生的主

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10分)。13.5厘米19厘米20厘米22.5厘米

17码28码30码( 35 )码

高。

精选

乙:金工车间加工一批零件。上午加工了这批零件的60%,装了25盒,剩下3只;

下午把这批零件全部加工完。已知下午加工的零件装了17盒,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只?

甲:5000+5000 X2.7% X3 *1-20%) =5000+135 X3 >0.8 =5000+324=5324(元)

(解题思路3分,计算及答案3分)

乙:3 -60% —(1 —60% )-17 X25] =255 (只)

(解题思路3分,计算及答案3分)

(四)应用(每小题

6分,共18分)

9. “3亿粒米大约有多重?”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六(1)班同学在数学活动课中进行了分

组实验。

①第一小组数出200粒米,称出重量为4克,计算后得到13亿粒米大约重多少吨。请你算

出他们的实验结果。

②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得到13亿粒米的重量分别为28吨和

33.5吨(由于取样的大小、操作的误差等多种原因,实验中出现不同结果是正常

的,这时一般采用取多次实验结果平均数的方法来减少误差)。根据这三个小组的

实验结果,请你算出13亿粒米大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③通过以上计算,简述你所想到的。

①4 吃00 X1300000000 =0.02 X1300000000=26000000 (克)

26000000 克=26 吨(2 分)

笑(26+28+33.5 )-3 =87.5 七芒9(吨)(2 分)

③参考要点:实验

操作的科学、合理,或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等。(2分)

10. 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

的做乙题。

甲:根据下面的存单,求这笔存款到期时,李明得到的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税

率为20% )

(三)操作(每小题2分,共4 分)

7.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8.作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11 ?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1 )看一看。8和14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56。 8 X14=112,2 X56=112 。

(2)试一试。自己任意想两个数,看是否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举两个例子)例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发现:

(4)做一做。已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168,其中一个数是24,另一个数是()。

乙:我们知道,“ +、一、X、+ ”是四种基本的运算符号,如:A+ B是求A、B两个数的和,A托是求A除以B的商……

如果我们规定:A探B=A XB + AT

贝V 6 探 4 = 6 >4 + 6 韶=24 + 1.5 = 25.5

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算出:

8 探4 =()。

如果A探4 = 51,贝U A =()。

甲:⑵ 例:4和14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8 , 4X14=56 , 2 >28=56

8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 , 8 X2=96 , 4 >24=96 ⑶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⑷56

⑵、⑶、⑷题每题2分。

乙:34 12 (每空3分

七、命题(20分)

1.依据第五大题所提供的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一道6-8分的作业题,不要与教材提

供的题目雷同。要写出命题意图、做出参考答案并附评分标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尽可能明确、具体、全面。(8分)

2 ?请对下面的试题进行分析,指出命题者的考查意图以及试题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呈现的特点。(先答题,再分析。12分)

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 49 >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4”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很

他可以这样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也可以这样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可以这样算:。

1.题型符合要求,语言表述准确、简洁,鼓励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题型(4分)。

参考答案准确,有条理性(2分)。

评分标准分值分配合理(2分)。

2 .答题:思路一:50 X 6 —6 (多加了1个6,要减去1个6)

51 X 6 —12 (多加了2个6,要减去2个6)……

思路二:(39+10) >6 = 39 >6+10 >6 (把49 分成39 和10)

(29+20) >6 = 29 >6+20 X6 (把49 分成29 和20)……

思路三:7 X 7X 6 (把49拆成7 X 7)

思路四:98 X 3 (49扩大了2倍,6缩小了2倍)

(算式中如出现数字“4”不给分。每种算法2分,共6分)分析: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算法多样化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点:本题以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新知识为载体,寓问题于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分析、思考的兴趣,考查学生的计算、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形式新颖、活泼,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其它分析,只要合理,均给分。(6分)

还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结果算了出来。你知道他是怎样算的吗?请用算式表示(算法是多样的,请列举三种不同算法)。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