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1、何谓区域发展的外部性?

(一)外部性的概念

externality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即经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对与该项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组织造成的影响。

分为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

2、何谓生态环境补偿?补偿的主体和方式分别有哪些?

(一)定义(P52)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社会经济活动。

(二)补偿主体

政府:通过非市场途径,如财政补贴、财政援助、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提高劳保待遇等。市场: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主体;生态建设的获益主体。社会:环保组织、社会民间团体、个人

(三)补偿方式

经济补偿:

a、财政转移支付

b、基金(如NGO的捐款)

c、押金和执行保证金

非经济补偿:

a、实物补偿

b、技术(智力)补偿

c、政策补偿

3、几个重要概念:

生态环境产益:自然的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要素及其整体通过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影响。反映的是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过程。

生态环境受益: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直接和间接从生态环境运动与变化中所获得的恩惠,反映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产品与服务的效果。

生态环境致损:自然的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要素及其整体通过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障碍作用的影响。反映的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危害与影响的人类活动或生态环境变化。

生态环境受损: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直接和间接从生态环境运动与变化中所获得的危害或影响。反映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遭受的生态环境致害与损失。

生态环境产益区:所有能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输出区)

生态环境受益区:享受生态环境产益区所提供的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地区,即从生态环境产益区获得恩惠的地区。(享受生态服务的输入区)

生态环境致损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障碍作用的天然污染物质自然释放区和排放人工污染物的人类活动区。

生态环境受损区: 天然或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区或破坏区。

生态环境损益空间扩展:生态环境损益空间扩展导致生态环境产益区和生态环境受益区、生态环境致损区和生态环境受损区出现空间分离现象。这正是经济活动生态环境成本外部性的表现,也是区域贫富差距悬殊、利益冲突难以协调的根源。

第三章

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有哪些?(P67)

(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3)劳动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

2、评价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指标有哪些

1)人口的身体素质

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应着重分析营养和地方病的影响。

主要指标: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地方病发病率,新生儿死亡率、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根据各年龄组死亡或存活几率计算出的期望值,通常都是指某一时段的新生儿的平均期望寿命。)

2)人口文化技术素质

主要指标:人口受教育等级与年限、劳动者职务及技术等级、每万人口中大学人数、小学普及率、中学普及率、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人口比重

第四章

1、如何理解科技进步的概念?

一)技术进步的概念(P110)

(1)包含科学发明与进展及其在生产流通各个领域应用中的进步。

(2)经济学上的技术进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二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既是一个技术概念,也是经济概念

2、从哪些方面评价区域科技条件?掌握重要的指标

评价内容:

科技人力资源评价、研究与发展(R&D)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

(一)科技人力资源评价

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常用每万人中的R&D人员数表示)、科技人力资源培养

(二)研究与发展经费

R&D经费总量、R&D经费分布、R&D经费来源

(三)科技活动产出

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专利、科技成果

(四)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支出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第五章

1、何谓区域投资环境?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1)概念

区域投资环境是指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

狭义的投资环境包括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广义的投资环境还包括与区域相连的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以及大的国际投资环境。

(2)构成要素

第六章

1、绿色GDP

概念:绿色GDP核算体系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需要从传统GDP中扣除因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部分。“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

计算方法: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自然部分虚数包括: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与配比的不均衡、长期生态质量退化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人文部分的虚数包括: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的支出,由于失业、犯罪、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由于人口数量失控和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等。

狭义的绿色GDP指扣除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2、何谓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涵盖了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政治民主、经济开放和文化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大环境(P148)

第七章

1、区域规划的新理念

(一)区域空间整体协调的理念

该理念强调区域规划是全域覆盖的空间规划,强调通过整体环境建设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间“无缝链接”和“无边界合作”

在空间关系上,打破传统的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方式,促进城乡之间的整体协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处理好点-点、线-线、面-面、点-线、点-面、线-面、点-线-面等多种关系。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

由单纯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的综合提升,满足人的各种需求。通过规划创造吸引人的发展环境,提供服务人的生活环境,构筑适宜人的空间环境(核心)。尊重人对规划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倡导性规划)。

(三)全球化的开放发展的理念

中心-腹地模式被核心-边缘模式取代;

扩展了区域分析的视野,打破国家界线,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寻求区域发展的定位和机遇;催生了许多超国家尺度和跨国境尺度的区域规划,大大扩展了传统区域规划的规划尺度,提升了区域规划的规划层级。

(四)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理念

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首先区域规划必须保证一定的发展速度,为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

其次强调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考虑资源环境的容量。

总之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整体效益,既重视纵向时序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又要重视各横向发展单元的整体协调。

(五)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动态发展理念

区域的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综合社会环境等形成的综合竞争优势。

区域发展不再依赖于“所有”,而更依赖于“所能”,即区域核心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动态的,要求区域规划必须具有高度的弹性和切实的可操作性,要求将区域作为更大区域范围的一个点看待,在空间上采取开放式结构,在时间上强调发展阶段性和时序性。

(六)以约束条件为前提的有限发展理念

首先是规划选择的开发空间的有限性,区域发展要重视自然“门槛”,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强调空间准入,发现限制性因素,明确各区域可以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等用地内容;其次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的有限性。

(七)区域协商协调的平等规划理念

区域内或区域间在充分博弈基础上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自下而上”的平等协商达到利益协调的区域规划最终才会得到“自上而下”的贯彻与实施。

2、增长极概念

“增长极是指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3、增长极理论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1、不能把增长极与城镇等同,只有具备发动型或启动型工业的城镇才能是区域增长极;

2、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和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市场变动,选择启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

3、增长极不是布置在原有相当规模的城镇建成区中,而是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发展轴线上。

4、大力培育启动型工业,建立强大的工业系统,同时大力发展满足区域发展多种社会职能的服务设施。

5、从城镇体系发展的要求出发,构建不同区域层次的增长极,形成科学的增长极体系。

6、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完善增长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

7、注意发挥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实现均衡发展

4、点-轴开发模式

(1)步骤: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点轴系统,确定开发的先后次序。

(2)、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5)在原有发展轴线尚未完全形成、发展时,除非是选择错误,一般不宜再开辟新的轴线(3)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1)明确各中心城镇的吸引范围和辐射范围,选择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2)从区域城镇化水平、历史进程、未来发展速度和规模等方面,分析各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明确发展轴上各中心城镇的发展规模。发达地区选择规模大的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落后地区,选择较小的城镇作为增长极培育;

(3)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相适宜的距离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使其成为次级发展中心,围绕次级中心,选择三级乃至四级中心城市。

5、城市圈层结构三个圈层呈现出哪些特征?

1)、圈层结构的整体特征

(1)每个城镇都有各自的圈层状态;

(2)每个城市对周围圈层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3)圈层的大小与城市规模、城市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易达性)、城市对外辐射强度成正比

(4)在城市密集区,圈层会产生交错叠置现象

(5)各城市的圈层有相应的等级层次系统

(6)可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

2)、内圈层的特征

(1)是完全城市化的地区,以第三产业(商业、金融、服务业)为主

(2)地价高、人口和建筑密度高

(3)是城市向外扩散的源地

(4)可分成结节地域和均质地域

3)、中间圈层的特征

(1)城市边缘区,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半城半乡

(2)位置上处于建成区外围,对城市扩展有强大吸引力

(3)功能上具有城乡二重性,对外交通、物资中转、工业、城郊农业

(4)在社会文化上是城乡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和衔接地带

(5)在空间景观上,是变乡村景观为城市景观。

4)、外圈层的特征

(1)可称为城市影响区

(2)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

(3)是城市的水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地

(4)分布卫星城镇、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区域规划有什么影响

第八章

1、区域规划应包括哪些规划内容?

1.区域分析

2.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

3.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规划

4.区域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5.空间准入与发展时序规划

6.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7.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8.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9.次区域和重点空间的规划导引

10.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规划

11.近期建设规划(行动计划)

12.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2、新形势下,区域规划呈现出哪些新特征

1、区域规划由经济单目标型转向综合目标型

2、区域规划由面面俱到逐步演变为重点问题与目标导向型

3、区域规划由目标终极型转向过程实施型

4、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转向以空间管治为手段的实调控型

5、区域规划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

6、区域规划由指令型、强制性转向与指导型、协调型结合

7、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e)被列入规划程序

8、区域规划方法的现代化和定量化

9、区域规划类型多样化

10、区域规划机构和法律日益完善

第九章

1、何谓区域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指基于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宏观谋划。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主要内容: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或行业发展战略。

空间发展战略:确定开发方式、确定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地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安排。

2、区域发展战略由那些内容组成?

(一)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审视区域发展的战略优势

(三)分析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四)寻求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五)确立区域发展的战略原则与指导思想

(六)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七)优选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

(八)确定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

(九)做好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

(十)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对策

(十一)提出论证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

3、在确定区域发展定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定位一定要有层次性

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定位的内容应包括功能定位、经济(产业)定位、社会文化定位,以及交通定位、政治定位、科技文化定位等;

定位类型应包括经济性质定位、经济发展功能定位、经济增长阶段定位和经济发展阶段定位等;

定位力求准确、精练、全面、通俗、顺口、直观,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和贯彻实施。

第十章

1、城镇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一)城镇体系的定义(P461)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内涵

城镇体系是区域的城镇体系,不能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

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城镇之间存在着性质、规模和功能的差异。

城镇体系中各城镇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城镇体系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三)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层次性:国家级-省(市、区)-地(市)、县四级。

动态性:

开放性:

2、如何理解城镇化的概念?

(一)定义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变化。

(二)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同向发展

城镇化是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化是消费和市场不断扩大的过程

城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城镇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是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建制城镇化

3、在城镇体系空间规划过程中,如何进行“点”、“线”、“圈”的规划?

“点”的规划——确定合理的城市(镇)分布框架

首先,选择区域的若干经济增长极核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和潜在的中心城市),确定它们的等级系统和相互联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其次,择优选择一批县以下的重点发展城镇,关键是突出城镇特色,一般地,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的片区中心城镇、经济实力强的城镇、资源开发前景好的城镇以及有区际意义的特色城镇都应列入重点发展的城镇;

再次,要合理发展一般镇,凡是乡镇合并后确定要长期存在的建制镇,除生态敏感区和少量没有发展条件的以外,一般都要积极发展,重点是通过小城镇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线”的规划——交通干线的布局及城镇发展轴线的选择

一般省域或地市域可规划2~3个级别的产业与城镇发展轴线;重点发展轴线不宜过多;一级轴线为区域内最重要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公路、铁路、重要的内河航道等,沿线应包括大多数县城及其以上的中心城市;

二级轴线多为省道、高等级公路、内河航道等,包括部分地、县中心城市和重点发展镇;三级轴线是县域内的城镇发展轴线。

在强调城镇沿轴线布局时,要尽量避免交通干线穿越城镇,城镇新区、工业区及开发区与公路干线的关系要近而不靠,尽量在主干公路的一侧发展。

“圈”的规划——中心城市和部分次中心城市城市圈的规划

一般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都有明显的城市圈。

大城市圈的范围一般以城区中心到外围1小时左右的单程行车通勤距离为半径;

特大城市圈的范围从城市建成区边缘向外1小时左右的单程行车通勤距离为半径;

城市圈地域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城区、近郊区(城乡结合部)、中郊区和远郊区。

城区是连片的、完全市街化的建成区;

近郊区既有沿城区向外顺交通干线延伸分布的手指状建成区,也有交错分布的农田、林地和村庄,城郊之间通勤率≥50%;

中郊区菜粮兼作,分布着较多的小城镇和半独立的工业区、卫星城镇,企事业单位,与主城的通勤率10~50%;

远郊区种植业以粮经作物为主,特大城市的卫星城多在此规划建设,通勤率不超过10%,形成较为独立的卫星城镇。

4、城镇职能的概念?

城镇职能是指城镇在国家和地区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克利斯泰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一般职能是它的中心性。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是城镇的三大基本职能

5、如何进行城镇职能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针对城镇体系现状职能结构的特点和问题,建立起新的城镇职能分工体系。

二是强化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三是要完善城镇的职能层次分级。

四是确定规划期内各城镇的职能类型组合。

(2)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技术路线

1、分析各城镇的现状经济职能类型组合

分别计算各城镇的三次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就业结构,以及产业内部结构。

了解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产值或销售额、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利税额、主要产品等。

2、对主要城镇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

包括行政管理、工业、交通、商贸、科教文体卫、旅游等职能

计算重要城镇工业部门的区位商、集中指数和主要工业产品的比重等。

方剂学考试复习

方剂学考 总论试复习填空题 17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三类 18使药包括引经药和调和药三类 19臣药的意义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和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两种 简答题 13.简述臣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 臣药的涵义有两种: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桂枝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桂枝亦可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 14.简述佐治制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如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芩,可制约方中羌活、苍术等君臣药的辛温燥烈之品,以防伤津。 15.简述反佐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 所谓反佐药是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可能在治疗中起相反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这样的药物称为反佐药,如温通四逆汤中以苦寒之胆汁防寒邪拒药。 16.使药有哪几类?其涵义为何? 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经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21、药味增减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药味增减的前提是药味的增减不能改变原方的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的地位。增减方中次要药物,目的是适应变化了的病情需要。 25.方剂的变化有哪些基本形式?

常见的方剂变化有三种主要形式:药味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和剂型的更换变化。 问答题 5.写出君臣佐使的涵义,并以麻黄汤为例加以说明。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可能在治疗中起相反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经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中,麻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泄闭郁之肺气,用以为君药。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为佐助药。炙甘草既能助麻、杏以止咳平喘,又能益气 和XX,调和药性,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解表剂 1XX 主治症候的病机是C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 外寒里饮 E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 2xx 中xx 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D A1:2 B2:1 C3:2 D1:1 E2:3 3 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C A败毒散B大青龙汤C九味羌活汤D独活寄生汤E香苏散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分×3、填空2分×12、简答7分×3、材料分析10分×1、论述15分×2 1.真正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1886,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p5) 2.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p10) 3.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第二届年会,(会上韦勒克宣读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定义”发起了大胆的挑战。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p12) 4.有人认为,是美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比较”——平行研究。(p10) 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是跨文明研究。(p20) 6.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提出了历史类型学的观点与方法。(p27) 7.中国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p27) 8.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 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p30)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p31-p32) (一)同源性,在法国学派的理论体系里,影响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其理论支柱是媒介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同源性成为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可比性的基础。在线路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鱼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了“他国化” 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直至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1)自然语言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成俗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2)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的产生还是旧词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3)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而被使用,就会消亡,如古代拉丁语,中国古代鲜卑语、现代满语;4)由于自然语言由生到长到死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虽然语言有很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本质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派生功能,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1)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个思维认知的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1914年列宁《论民族自决权》)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不具有; 3)语言是适应社会交际需要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用于言语交际和信息交流的工具; 4)除语言外,人类也有其他的交际工具,但其他交际工具都可以归为副语言,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表达功能最强,使用范围最广。如果没有语言,那些依附于语言的副语言就不可能存在,而仅靠独立性副语言,是无法满足社会交际需要的; 5)语言虽然有许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符号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约定成俗。如果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是符号的所指(内容),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成俗的。 语言符号是根据社会约定成俗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相互关联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2)语言符号的线条型和层次性; 3)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和渐变性;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指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仅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和言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主要区别在于: 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比较文学_期末整理

一、名词解释: 渊源学: 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属于影响研究的畴。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揭示出接收者和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在西方被普遍使用,且成就很大。例: 悟空、十四行诗、西来东去的“志怪”和“加帆车”。影响研究: 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在另一国文学中的传播,接收并产生某种结果(积极或消极) 朗松《试论影响的概念》中关于“影响”的定义: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的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的情状。 (北大资料版)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比较文学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主要采用历时性的考证法考察国际文学之间文学交流中的事实。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文学联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联系,并将分析的结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得出更为普遍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它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探究文学现象之间事实上的联系。 (ppt版)影响研究的定义: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例:元杂剧《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美国意象派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拜伦在中国、村上春树在中国、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文类学: 文类学就是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题材,它可以研究没有事实联系的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一个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背景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它以跨越性的宏阔视野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 文类是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的结果;文类学(Genology)是专门针对文学的类别及其风格、体式与形制等进行的研究。而在比较文学畴,文学类型学则是针对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进行的研究。 文类学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文类学的研究围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文学的分类研究;二是文学体裁研究;三是文类理论批评;四是文类实用批评;五是文学风格的研究。 套话: 美国学者瓦尔特·利普曼在《公众舆论》分析套话是“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形象”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如西方文

方剂学考试复习题方剂比较

名词解释 一、总论 方剂: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常用治法“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 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物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二、章节 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 泻下剂: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 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 清热剂: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 祛暑剂:凡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 温里剂: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的作用,治疗里寒的方剂,统称~ 补益剂: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 固涩剂: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 安神剂: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甚至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 开窍剂:凡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窍闭神昏证的方剂,统称~ 理气剂: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的作用,治疗血瘀或出血的病证的方剂,统称~ 治风剂: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

比较文学

1、渊源学 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渊源学主要特点有实证性、溯源性、文本性。主要研究方法有印象溯源、口头溯源、笔述溯源、孤立溯源、集体溯源。 流传学 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媒介学 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媒介可以是翻译、评论,也可以是人员往来、国际会议等等。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鲁迅所受外来影响 见讲义

平行研究 所谓“平行研究”,就是要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与异,并导出有益的结论。例如《哈姆雷特》和《雷雨》,两者有相似,有不同。《哈姆雷特》的母题有乱伦、复仇、杀子,《雷雨》的母题有复仇、乱伦、弃妇。情境上来看,两者都是关于父与子之间的斗争,但是《雷雨》主要讲述了两女一男、两男一女的关系。阐发研究 书p126例如: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语言、美学的汇通》论文中,主要用西方文论来阐发中国古典诗的语言问题;用西方“时空观”阐释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境; 中外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 P143 文类学 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视域中去考察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文类学研究是伴随着形式主义批评和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崛起而得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第一章总论 本章思考题: 1.“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领先和关键的学科。”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你怎样理解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 3.有人说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革命,有人则说它是“毒蛇蛋”;有人说它不断改变看法是理论上的不一贯,有人则说它是理论上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转换生成语言学? 4.张三和李幺妹刚给2岁的孩子过完两周岁的生日,两人就为小孩的培养问题争吵了起来。张三说:“应该教儿子识字了。”李幺妹说:“应该教儿子学音乐。”请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他们一点建议。 练习题 名词解 1.语言学 2.小学 3.专语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 5.历时语言学 二、填空题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统称“小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4.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研究语言,分别被称为______语言学和______语言学。 6.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龙菲尔德的代表性著作______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8.______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问答题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之处? 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5.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整理

1、比较文学的定义: ①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研究对象: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 ③研究理论和方法:具有比较自觉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④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2、比较文学三派及其观点、代表人物代表作 在20世纪50年代,法美两派论战 法国学派:主影响研究。 ①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偏重于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比较文学下定义。 ②研究国际间、跨民族、跨语言、跨国界的作家与作品间相互影响的文体史实。 (就是探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寻找一种文学现象的渊源和亲缘 关系。) ③强调事实联系的实据考证的方法。 ④观点不足:拒绝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带入比较文学研究,研究视域较小 ⑤法国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巴尔登斯伯格: 法国派第一位代表人物,作品《歌德在法国》《文学史研究》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外国倾向》; b梵第根:法国第一个系统、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观点,作品《比较文学论》 (1937戴望舒中译本) c卡雷和基亚:继承和发展梵第根的理论并确立法国学派体系, 卡雷代表作《歌德在英国》 基亚代表作《比较文学》 ⑥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2)严谨的定 义,材料的确凿,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 密的方法体系。3)影响研究仍是今天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美国学派:主平行研究。 ①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指向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②研究围是超一国围之的,多国的 ③采用大规模结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进行无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 ④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去,提出跨学科的研究。(与法 最大不同:跨学科) ⑤美国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韦勒克《文学理论》(与沃伦合著)、《比较文学的概念》、《比较文学的名称 和实质》,教堂山会议上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揭开两个学 派论战,被看做美国学派的宣言。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b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c列文对“主题学”的界定和实践 ⑥缺点:1)美国学派的理论不够严密,容易产生牵强附会的比附。2)跨学科比 较有可能使思想史、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也成为比较文学,最终使比较文学的 独立性消亡。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双向阐发研究。最先由我国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1)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 B《成方便读》 C《圣济总录》 D《普济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主病 B 治疗主证 C 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 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 E 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防风、苍术 B 细辛、川芎 C 生地、黄芩 D 白芷、甘草 E 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 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 B 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 C 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D 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E 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枳实 C 芒硝 D 厚朴 E 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 B增液承气汤 C五仁丸 D济川煎 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 B丹皮、栀子 C黄芩、栀子 D黄芩、丹皮 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 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 凉膈散 B 八正散 C 导赤散 D 小蓟饮子 E 六一散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 清热止利,和中缓急 B 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C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D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E 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 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 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 B干姜 C白术 D人参和干姜 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血虚寒厥 B 阳郁厥逆 C阳虚寒厥 D亡阳肢厥 E热盛厥逆15.泄泻日久,饮食不化,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单项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就是单项影响。 2.接受研究:接受研究不仅把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而且同样把本民族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作为研究重点。 3.中国学派:中国开始的以东方文学为基础的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和东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正在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中国学派。 4.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季羡林;“国际文学关系史”—法 5.法国学派:法国是举世公认的比较文学发源地,法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6.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指的是在多民族的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他们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性的书面与口头文学。7.影响:“影响”包容着一种特殊的涵义,美国学者奥尔德里奇认为,“影响”是存在于某一作家作品中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没有读过谋个前辈作家的作品,这种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8.流传学: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 9.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研究。 10.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为研究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1.媒介学:媒介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

实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规律的学问。 12.主题学: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及其相关因素在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表现形式或被处理的方式,并进一步辨析,阐发这所以产生不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 13.正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因而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高于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它并未因自己的优势而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的民族的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称为正影响。 14.渊源学:渊源学又称源流学。它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去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的因素。一句话:揭示接受者和放送间的某种因果关系。 15.缺类研究:它研究一种文体为何在这个或这些国家里有,而在其他国家里则没有,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却相差甚远。中国有无史诗,悲剧必然成了研究对象。 16.反影响: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指那些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 17.负影响:一国文学在外来影响刺激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学流派与思潮,往往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和文风,这就是文学中的负影响。18.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它是美国学者提倡的。19.比较诗学:简言之,比较诗学即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 20.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又称跨类研究,超文学学科研究,科技研究或科际整合,跨学科研究是从文学的外围入手,通过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的多种关系以及二者交感区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复习重点、试题-方剂学考试复习重点

方剂学重点总结 总论部分 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普济方》: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 i.药味加减的变化ii.药量加减的变化iii.剂型更换的变化 4、方剂与治法关系: i.治法是知道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5、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各论部分 1、解表剂(汗法) 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凉解表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桂芍合用,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此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 麻黄汤Vs桂枝汤 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征,然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解肌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无汗喘咳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肌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

一、名词解释 卡雷“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卡雷在基亚《比较文学》一书的序言中,阐释了比较文学的归属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这一定义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超越了以往文学研究只限于民族(国家)文学的范围,确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和价值。 歌德“世界文学”:洞悉到“跨文化交流”的趋势,歌德于《歌德谈话录》中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更多指涉本国文学之外的世界其他民族文学。歌德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倡导宽容地对待、平静接受或忽略这些观点,强调研究需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 教堂山会议: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大会。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美国学派”以此为标志成立。论文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判,指出比较文学应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模式,研究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探讨文学的文学性特征。《比较文学的危机》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引起两派长达十年的论战。 套话: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以描绘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注视者对他者定义的载体,是陈述一个集体想象的他者形象的最小单位。套话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蕴以及历史根源,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问答题 1、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观点的差异。 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①归属:“国际文学关系”,是“文学史的一支”,偏重于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比较文学下定义。 ②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渗透下,他们往往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 ④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2)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密的方法体系。 ⑤局限性:1)研究视阈小: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2)拒绝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带入比较文学研究,有时会陷入繁琐考证的泥淖。 二、美国学派——影响研究 ①归属:文学研究,指向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②研究对象与范围: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去,提出跨学科的研究。(与法最大不同:跨学科) ③研究方法:用大规模综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进行无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 ④优点:开启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先河,强调的是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词义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特点: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上下位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多。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基本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工具、方所、时间。 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蕴涵:通俗的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例:a、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1、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着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D.《太平圣惠方》 2、疏肝健脾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B.归脾汤C.四逆散D.完带汤 3、《温病条辨》中,所说的“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B.银翘散C.败毒散D.香薷散 4、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之大便干结,小便频数,治疗宜选用: A.增液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黄龙汤D.麻子仁丸 5、四逆散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B.透邪解郁,疏肝理脾C.疏肝泄热,活血止痛D.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6、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的代表方剂是 A.仙方活命饮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凉膈散 7、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时宜选用 A.竹叶石膏汤B.蒿芩清胆汤C.青蒿鳖甲汤D.当归六黄汤 8、被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B.清瘟败毒饮C.普济消毒饮D.仙方活命饮 9、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方剂是: A.益胃汤B.生脉散C.五味子散D.麦门冬汤 10、痈疽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治疗时宜选用 A.仙方活命饮B.当归补血汤C.阳和汤D.黄连解毒汤

1、平息内风方剂的适应范围包括 A.阴虚风动B.风痰上扰C.破伤风D.热盛生风 2、肾气丸中,宜小量使用的药物是 A.附子B.桂枝C.干地黄D.山药 3、理中丸的主治病证有 A.寒伤脾胃之呕吐下利 B.阳虚失摄之吐衄便血 C.脾胃阳虚之小儿慢惊 D.中、上焦阳虚之胸痹 4、属于消法范畴的方剂是 A.桂枝茯苓丸B.清气化痰丸C.枳实导滞丸D.补阳还五汤 5、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的方剂有 A.乌梅丸B.芍药汤 C.败毒散D.补中益气汤 三、简答题 1、龙胆泻肝汤主治何证?方中配伍当归、生地黄的意义何在? 2、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均可治表虚自汗,其功用主治有何区别? 3、简述小蓟饮子的主治证及配伍特点。 四、论述题 1、小青龙汤与定喘汤均有宣肺祛痰平喘之功,二者在用药配伍与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新版海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海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4)文艺理论基础(含西方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 (880)比较文学基础 参考书目为:

《文艺理论基础》 1.《比较文学》陈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乐黛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十三讲》吴晓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本)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写作用词的准确度和自由度。例如:damp,wet,dan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