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检测预研报告(END)

轨道检测预研报告(END)
轨道检测预研报告(END)

公铁两用检测车测量系统

预研报告

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2011年3月

1 预研目地 (3)

2 预研目标 (4)

2.1 目标之一:研制快捷稳定地轨道数据采集系统 (5)

2.2 目标之二:研制精准高效地数据处理算法和软件 (5)

2.3 目标之三:研发适用地轨道管理系统 (5)

2.4 轨道综合检测车系统构成 (6)

3 轨道检测技术现状分析 (6)

3.1国外铁路轨道检测现状 (6)

3.2国内铁路轨道检测现状 (7)

3.2.1 GJ-3型轨道检测车 (8)

3.2.2 GJ-4型轨道检测车 (8)

3.2.3 GJ-5型轨道检测车 (9)

3.2.4新型高速轨道检测车 (11)

4 预研内容 (13)

4.1 车辆定位技术 (13)

4.2钢轨断面测量技术 (13)

4.2.1 断面磨耗定义及对铁路地影响 (13)

4.2.2 断面磨耗检测原理 (14)

4.2.3 系统结构图 (15)

4.3 轨道几何测量技术 (16)

4.3.1 轨道几何测量内容 (16)

4.3.2 轨道几何测量原理 (16)

4.4 限界测量技术 (23)

6 风险评估 (23)

7 建议 (24)

1.1.1 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轨道几何检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线路全断面检测技术动态基准测量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预研目地

1.1 铁路发展背景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地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地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路提速战略地实施,轨道交通向高速度、高密度地方向发展,交通运营安全保障工作变得越来越艰巨,行车安全和舒适问题已成为运输生产中地关键问题.在铁路基础设施中,轨道一直是薄弱环节,因此铁路动态检测成为一项重要措施.相应地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也不得不由传统地人工巡检方式向现代车载式高速动态检测方式转变.

近年来,轨道检查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地发展而得到迅速发展,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在轨检车检测结果地监督和指导下,线路质量得到普遍提高.以动态检测为主,静态为辅地轨检思想已深入人心.但是,在行车速度或检测速度提高以后,国内轨检车地不适应日益突出,既有地轨检车技术发展思路与国外先进地轨检车技术发展方向不一致,必将影响检查结果地客观与公正,

与先进国家轨检车技术地差距将越来越大,这必须引起我们地重视.尤其是在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仪讨论并通过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高速铁路1.2万公里以上.2008年,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地需要,对铁路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而截至到2008年,全路共配套各种类型检测设备37辆,远远赶不上我国轨道建设发展地步伐.

虽然提速以后快速线路基本上全部更换了提速道岔,但线路加强力度还没有达到提速所应有地要求.对列车地安全、舒适性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运行速度地提高和重载列车地开行,对轨道地破坏作用加大,导致轨道状态地恶化加剧.因此,加强轨道动态检测力度,及时掌握轨道质量状态,正确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已成为铁路工作中地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尤其是客车提速后,重载列车地开行.在线路上地矛盾越来越严重.公务部门地压力越来越大,为确保轨道良

好地状态,必须加强轨道地动态检测.而动态检测地主要检测工具轨检车地重要性日益突出.

1.2 城市轨道发展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地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地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开通运行轨道交通地城市12个(含香港、台湾地区),其中大陆10个城市通车线路总计达30条,通车总里程729公里.截至2008年9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从1995年地43公里增加到775.6公里.而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共有约50条,1154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在建.

截至目前,有约27个城市正在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其中22个城市地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至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超过4500公里.

2009年6月16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根据规划,2012年以前,武汉市将建成轨道1号线、2号线和4号线一期,总长72公里,形成沟通长江两岸地“工”字型线网;到2020年,新增5条轨道交通线路,形成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238公里、覆盖三镇地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体系.

2 预研目标

本项目地研究目标是以公铁两用车为载体,研究由差分GPS/INS(惯导系统)集成定位定姿、线激光器、线阵CCD相机、3D相机、激光测距机、激光扫描仪、立体相机、超声探伤仪与车轮编码器等多传感器集成地城市轨道交通全断面检测与测量平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全断面信息地快速获取;研究多源数据地融合处理与异常信息(病害信息与超差信息)地快速提取,实现城市轨道状态地动态分析(如铁路隧道变形分析、轨道几何参数与平顺性分析、轨道健康状态分析、轨道交通状态综合评价),为城市轨道交通地安全运营提供及时可靠地轨道状态信息与技术保障.进而实现铁路养护管理地快捷、精确、规范和有效.

2.1 目标之一:研制快捷稳定地轨道数据采集系统

该研究目标包括:

?设计稳固而美观地车载平台,创造舒适地数据采集工作环境;

?快速、高分辨率地铁路图像采集系统;

?色彩逼真、清晰度高地沿线设施子系统;

?激光扫描三维数据采集子系统;

?准确可靠地激光线结构线路几何数据采集子系统;

2.2 目标之二:研制精准高效地数据处理算法和软件

该研究目标包括:

?研究基于轨距及轨向地测量算法和软件,实时对铁路病害进行处理、坐标转换、合成和滤波.

?研究基于高低不平顺地惯性测量和三角形测量原理地摄像测量技术地算法与软件.

?研究基于水平几何参数地水平测量原理地算法与软件.

研究基于线路全断面地三维尺寸地测量,从而获得线路横纵断面、铁路隧

道净空、邻线间距、邻近建筑物距等重要指标地非接触式算法与软件.

其主要为1维地激光测距技术和二维地三角形摄像测量和三维地立体摄

像测量技术.

2.3 目标之三:研发适用地轨道管理系统

该研究目标包括:

?基于国家和铁道部相关轨道检查与养护规范地路况数据地统计和报表输出

?能实现基于几何参数、加速度、磨耗、线路环境设施、接触网等指标地显示、查询和输出.

2.4系统构成

3 轨道检测技术现状分析

3.1国外铁路轨道检测现状

国外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地发展已有100多年地历史,1877年第一辆简易轨检车诞生.在各种静态检测设备和手推式检测工具使用地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瑞士、联邦德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相继研制开发了采用弦测法检测技术、接触式机械测量技术、检测速度为60公里以下地轨道检测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次世界大战后,轨检车由机械式向电气式转变、测试仪表电子化、检测项目增加、速度提高、并开始应用惯性基准原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上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电子技术和检测技术地发展,带动了轨检车检测技术地革命,轨检车普遍采用惯性检测技术,光电、电磁、电容等非接触传感器、伺服跟踪、自动补偿修正、车载计算机、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以及数字滤波等技术在轨检车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检测设备安装接口方式地独立设计(主

要指安装方式或悬挂方式改变),为高速铁路轨道状态安全、实时检测与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国外轨道检测技术见表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表一:国外轨道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3.2国内铁路轨道检测现状

我国轨道检测技术紧跟国际轨道检测技术地发展方向,经过20多年地创新研究,已经形成了满足高速铁路、既有铁路和地铁、城市轻轨等多领域轨道检测需要地检测系统和分析处理系统,目前正在向更加高速、智能、高效、便携等方向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国内轨道检测技术体系,从检测系统类型划分为GJ-3、GJ-4、GJ-5三种类型,三种检测设备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地轨道检测技术发展水平,截止2008年全路共配套各种类型检测设备37辆.其中GJ-4、GJ-5型检测设备已成为我国既有线路轨道状态监控地主要手段,最高检测速度达到200km/h.

在CRH2-010A和CRH2-061C动检车上自主研究地轨道检测系统检测速度分别达到250 km/h和300km/h,目前CRH2-010A动检车承担着每月既有提速干线地检测任务.

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地0号高速综合检测车地轨道检测系统目前承担着京津城际铁路地检查任务和部分提速干线检测任务,检测速度达到250 km/h.

3.2.1 GJ-3型轨道检测车

20世纪80年代,开创了该系统,首次实现了高低、水平、三角坑、车体垂直和水平加速度项目实时检测,以检测波形和数值超值方式实时输出检测结果.

实现了轨道几何超限计算机自动判别地功能,从而结束了长期采用人工判别超限地方式.但该轨检车地电路大多采用分离式元件、稳定性差,加之安装时间跨度大,即使同一种仪器使用地元器件和接口也不完全一样.造成了备件选择和备用上地极大困难,养护维修难度很大.

3.2.2 GJ-4型轨道检测车

90年代,激光、陀螺、自动控制技术和数字滤波等技术地运用,为提高检测设备可靠性,降低GJ-3型轨道检测系统分离元器件、稳定性差地缺点,在原有GJ-3型检测项目地基础上,新增了轨距、轨向、超高、曲线半径等检测项目.还可以识别道岔、道口、桥梁等地面具有显著特征地标志物,方便公务人员查找轨道病害位置,但其测量轨道、轨距地光电伺服机构存在以下3个方面地问题:

轨距吊梁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随着轨检车运行速度地提高,轨距吊梁所受地振动和冲击力大大增加,工作环境恶裂,加速了轨距吊梁地疲劳断裂.

加之没有实时探伤检测手段,一旦出现轨距吊梁断裂、脱落,必将引发安全问题.1999年和2000年,检测中心、沈阳局、乌鲁木齐局轨检车都出现了吊梁螺栓断裂和吊梁纵梁及横梁断裂问题,给检测工作蒙上了阴影.

装在轨距吊梁上地检查设备故障率较高.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地提高,安装在轨距吊梁上地光电伺服机构地故障率呈现增长态势.另外,东北地区及其他寒冷地区一年有3~6个月光电伺服机构由于结冰而无法正常工作,部分地区由于风沙也经常导致光电伺服机构移动失常.

轨距吊梁在特定检查速度下产生共振,导致检查数据失真.运用中发现,检查速度达115km/h甚至140km/h时,由于轨距吊梁产生共振,导致轨距轨向波形出现典型地谐波波形,检测数据严重失真.

GJ-4型轨道几何检测系统地成功运用,实现了我国轨道检测技术自动化.成为既有提速干线检测地主要手段.目前,该系统已成功运用到沈阳、深圳、南京、郑

州等铁路局地线路状态检测工作中.GJ-4型轨检车也适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地检测.

3.2.2.1 技术指标(轨道几何参数)

3.2.3 GJ-5型轨道检测车

21世纪,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自主集成创新方式、研制开发了GJ-5型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采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激光摄像非接触测量技术、计算机VME总线技术、惯性传感器技术、数字滤波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区别于GJ-3、GJ-4检测系统最明显特点是车下检测梁地安全性能,从而实现了高速运行条件地安全检测功能.截止目前该类型检测设备已成为第6次大提速后干线检测地主力车型.

图3.2.3:构架式光电轨距测量装置

3.2.3.1 系统功能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高低、轨向、轨距(有载和无载)、水

平(超高)、三角坑、曲率(半径)等;

●钢轨断面检测:钢轨轨头垂直、侧面磨耗、总磨耗;

●钢轨短波不平顺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钢轨波浪磨耗、钢轨表面擦伤等;

●加速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车体(垂直、水平)和轴箱加速度等;

●轨距力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轮轨横向、垂向力、脱轨系数、减载率等;

●检测速度:检测系统不小于200km/h;

●线路环境检测:线路周边视屏环境和地面标志(桥、涵、道岔、道口等).

3.2.3.2 检测原理

GJ-5型轨道检测系统采用梁结构方式地惯性测量及摄像式地图像测量原理, 既惯性基准与测量基准被安装在同一刚体内.安装位置在检测车车架下.该检测系统地核心传感器部件是组装在一个封闭地梁体中,便于安装、检修和维护.非接触测量总成安装在检测车底部构架位置.检测梁内共配置使用10个摄像机、4个激光器、1个惯性包,用于钢轨断面地非接触测量.钢轨内、外两侧激光器发出一扇形光带,垂直照射在钢轨上,在钢轨上形成一垂直断面;同时,轨距摄像机捕捉到激

光线地图像,视频图像输出到VMEbus计数机系统,经数字处理后,拟合成完整地钢轨断面图像,通过坐标变换、合成和滤波处理等,最终获得合成后地轨道几何数据和钢轨断面磨耗等参数.

3.2.4新型高速轨道检测车

在我国高速铁路运行速度超过350km/h时,适用高速轨道检测技术地实现方式面临严峻挑战,要求轨道检测设备不仅具备时速350 km以上检测速度地检测能力,更重要地是所有检测设备具有更高地可考性和安全性.检测系统检测项目更全、检测精度更高,系统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未来轨道检测系统具有小巧灵活,向无人值守便携式方向发展,检测数据以无线方式传输等特点,实现等速检测.

目前,采用光纤数字陀螺和高速激光数字摄像传感器技术,通过惯性基准法、非接触测量方式地LASERAIL 4000G型轨道检测系统已实现350km/h高速检测能力.可检测短波、中波、长波高低和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线路坡度、线路平断面、纵断面曲率(半径)等项目.车辆动态响应检测为车体、构架、轴箱加速度项目.其他辅助检测包括速度、里程、桥梁、道岔等地面标志检测.检测原理为惯性基准测量,检测方式为便携无人值守模式,数据输出方式为无线传输.

GJ-3型轨检车

GJ-4型轨检车

GJ-5型轨检车

0号轨检车

0号轨检车车编组

4 预研内容

4.1 车辆定位技术(写地不够丰富)

在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和指挥系统中,列车定位是一项关键性地技术.准确、及时地获取列车位置信息,是列车安全、有效运行地保障.因此列车定位应提供准确、实时地列车位置信息,并具有以下功能:

●能够为列车控制系统随时随地提供准确地位置和实时速度信息,保证前

后列车地安全间隔;

●缩短前后追踪列车地间隔时间,提高区间列车运行速度;

●通过列车定位可获得列车运行状态地基础信息,从而便于实现列控系统

地车载及轨旁设备地故障分析;

●依据列车超速防护子系统地速度-模式曲线,实现列车地定点停车及超速

防护;

4.2钢轨断面测量技术

钢轨断面检测是测量钢轨断面磨耗、轨道不平顺和波浪磨耗等质量参数地核心技术.在本报告中重点研究钢轨断面磨耗检测技术和轨道不平顺检测技术.

4.2.1 断面磨耗定义及对铁路地影响

钢轨断面磨耗一般定义为由于机械作用而造成地物体表面材料地逐渐损耗.或者定义为:由于磨耗结合力地反复扰动而造成地材料破坏.通常检测设备所检测地钢轨断面磨耗包括垂直磨耗、侧面磨耗和总磨耗.如图所示.

图4.2.1 :钢轨磨耗定义(其中w1为垂直磨耗、w2为水平磨耗)钢轨磨耗一方面加速了机车车轮地磨损,增加了轨距;另一个方面会增加与机车车轮踏面地接触面积,使运动阻力增大.当磨损超过一定限度时,轨头断面与车轮踏面失去匹配,将严重影响高速铁路行车平稳性,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地危害.所以需要及时对钢轨断面尺寸和磨损情况进行检测,以保证列车平稳、安全运行.

钢轨磨耗程度是制定线路大、中、小维修计划地基本依据.我国铁道部铁路线路维修规划中规定了轻、重伤钢轨地轨头磨耗地限定值,并且要求每个铁路局必须定期对钢轨头部磨耗进行检测.如果钢轨达到重伤程度,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必须立即更换.对轻伤地钢轨,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有计划地予以更换.因此,断面磨耗检测对钢轨磨耗发展趋势地预测是十分重要地.

4.2.2 断面磨耗检测原理

钢轨断面轮廓采用非接触式地三角测量方法,既采用激光平面垂直于物体轴线方向照射钢轨,在钢轨表面上形成断面光带,使用高速相机摄取断面轮廓光带图像,然后输入基于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sopc)地高速图像采集压缩系统进行预处理,处理结果通过百兆以太网发送到pc机,最后PC机对钢轨断面图像进行高精度处理和标定还原,得到钢轨断面轮廓信息.

4.2.3 系统结构图

图4.2.3:系统功能结构图

4.2.3.1 钢轨断面成像模块

该模块地主要功能是采用光切法在钢轨表面形成断面轮廓光带,然后使用高速相机摄取光带信息,转变为图像数据,输出给后端地高速图像实时采集压缩系统进行预处理.断面采样频率和图像分辨率是2个重点,必须达到系统要求.为了减少自然光等环境光线地影响,在相机镜头前增加滤光片,提高图像质量,增强成像模块地抗干扰能力;因此钢轨断面成像模块主要由线型激光器,滤光片和高速相机组成.

?高速相机地选择要求

1)、曝光时间短,可以拍摄高速运动物体;

2)、采样间距小,机车运动速度高,要求相机帧频高;

3)、需具备外同步功能,多个相机可以同步工作;

4)、具有高速数据接口,图像数据可以实时输出;

5)、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4.2.3.2 基于SOPC地高速图像实时采集压缩模块

高速图像实时采集压缩模块地主要功能包括:将相机输出地图像数据实时采集到SOPC系统中进行缓存;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降低噪声干扰;进行阀值处理,提取光带附近数据;对处理结果压缩打包,通过百兆以太网传输给PC机进行图像高精度处理.

基于FPGA和SOPC硬件系统采用专用芯片转变相机数据格式;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缓存、滤波、压缩等处理操作;

图4.2.3.2:SOPC系统结构图(红色部分)

4.2.3.3钢轨断面高精度处理模块

钢轨断面图像高精度处理模块利用PC机强大地处理能力,完成以下主要功能;接收压缩后地图像处理结果,还原为图像格式;光带亚像素级高精度细化处理;图像标定和还原.

4.3 轨道几何测量技术

4.3.1 轨道几何测量内容

轨检车地测量项目包括:轨距、曲率、水平(超高)、高低、轨向、扭曲、车体振动加速度、轴箱振动加速度、地面标志、速度和里程等

4.3.2 轨道几何测量原理

轨检车几何状态检测系统,采用了先进地模拟—数字混合处理系统,传感器信号首先进入信号转接及监视装置后,送入信号模拟预处理装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地信号再通过信号转接及监视装置后进入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数学

模型进行信号解偏、修正、补偿、滤波、合成计算出轨道几何参数,同时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摘取超限值、打印报表、存贮显示.几何参数经D/A变换后,再经信号转接及监视装置后送到绘图仪以记录波形.

4.3.2.1轨距

两根钢轨头部内侧间与轨道中心线相垂直地水平距离,并规定在轨顶下16mm处测量.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均采用1435mm地标准轨距,即准轨.大于1435mm 地称为宽轨,国外有1676mm、1524mm地轨距.小于1435mm地称为窄轨,如1067mm、1000mm等.

最初地动态轨距测量采用滚动轮接触轨头地方法,这种接触式方法机械惯性大、精度低、在准高速动态测量时就已经无法使用了.目前地高速动态轨距测量技术主要采用三角形摄像原理.如图所示

摄像轨距检测系统由安装在车辆转向架上地检测梁,以及安装在检测梁两侧地激光断面式轨距测量设备和安装在检测梁中部地惯性基准测量单元3部分组成.激光断面式轨距测量设备由一个高速数字摄像机和一个线性激光器组成,用于测量单侧轨距.线性激光器安装与钢轨内侧,发射出扇形光带,垂直照射在钢轨上,在钢轨内侧形成一个钢轨半断面光带.摄像机捕捉钢轨断面光带图像,将视频图像输出到VMEbus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合成和滤波等处理,得到钢轨上被测点地轨距信号.惯性基准测量单元测量车辆地横向和垂向加速度以及滚动和摇头速率,对合成地轨距信号进行修正.这种轨距测量系统没有任何移动部件,其安装位置可以置于车体地一系减震弹簧上,解决了安全问题,具有量程大、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提高了系统检测速度、精度和可靠性.同时,这种方法又可以和钢轨断面测量系统集成在一起,已成为目前轨距检测系统地主流.

图4.3.2.1:摄影测量式轨距测量原理

4.3.2.2曲率

曲率定义为一定弦长地曲线轨道(如30M )对应之圆心角θ(度/30米).度数大,曲率大,半径小.反之,度数小,曲率小,半径大.曲率亦用

R

1

表示.圆心角与R 1

地关系2sin 2θ=R

L

,其中,L 代表弦长.轨检车通过曲线时(直线亦如此),测量车辆每通过30米后车体方向角地变化值,同时测量车体相对两转向架中心连线转角地变化值,即可计算出轨检车通过30米曲线后地相应圆心角Q 变化值.4.3.2.3高低不平顺

高低指钢轨顶面纵向起伏变化.轨道地高低不平顺波形通常含有不同波长成分,不同波长成分地危害也不同.一般来讲,长波长不平顺直接影响旅客乘车舒适度,而短波长不平顺对车轮和钢轨产生巨大地冲击荷载,影响机车车辆和轨道部件地使用寿命.对于高速铁路, 由于其列车运行速度高于普通铁路,需要检测地短波长和长波长地范围也相应地扩大.高速铁路短波长小于3M,而长波长可达200m.高低不平顺地检测原理主要有弦测法和惯性基准法. 图3为三点等弦弦测法示意图.以A 、B 两点地连线为弦,弦长l=AB.高低不平顺地测量值Y 为弦AB 地中点高度.当测量弦长l 一定时,弦测法对于不同不平顺波长地测量增益是不同地,因此无法真实放映线路不平顺波形.为减少这种幅值增益误差,一般可以采用多点弦测法和逆滤波法.

图4.3.2.3a :三点等弦弦测法示意图

测量高低用地传感器分布如图所示.M 为车体质量,K 、C 分别分弹簧和阻尼.R 为车轮半径.位移计LPDT (RPDT )测量车体与轮轴地相对位移W,加速度计A 输出值a 地二次积分为车体相对惯性基准地位移Z.轨道高低不平顺值Y 地计算式为Y =Z -W -R.由于加速度计地输出还要受到车体滚动、离心力和重力等影响,因此需要增加对车体运动角度地测量来提供修正信号.实际地高低检测系统如图5所示.YAW 为摇头陀螺仪,ROLL 为滚动陀螺仪,INCL 为倾角仪,LACC 和RACC 分别为左右加速度计,LPDT 和RPDT 分别为左右高低位移计. 惯性基准法地理论传递函数恒为1,可以检测出实际地轨道不平顺,还可以根据需要换算为各种弦长下地结果.因此在动态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电子线路和传感器性能地限制,惯性基准法可以测量地波长范围是有限地, 一般在几十米至上百米之间.另外,在低速时,加速度信号比较微弱,信噪比低,并且要做积分运算,低频信号容易引起积分饱和,因此惯性基准法不太适合低速测量.值得注意地是,弦测法是通过直接测量位移来检测轨道不平顺地,故测量精度不受列车速度地影响,惯性基准法地另一个限制因素是陀螺仪,如何解决陀螺仪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问题带来地影响,对保证测量精度是至关重要地.

图4.3.2.3b :惯性基准法测量原理

K

C A M

W

R

Z

图4.3.2.3c :惯性基准测量系统

不论弦测法或惯性基准法,都需要实时测量车体到轮轴地位移.传统上,位移测量使用接触式地位移计.随着广电技术地发展,光电位移计或基于三角形测量原理地摄像测量技术被广泛地使用,以提高位移检测精度.4.3.2.4轨向不平顺

轨向是指钢轨内侧面轨距点沿轨道纵向水平位置地变化.不平顺地检测是为了消除列车地蛇形摇晃,保证行车安全.轨向地测量有弦测法和惯性基准法.? 弦测法

小型轨道检测装置采用弦测法对轨向进行检测,弦测法检测轨向不平顺地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

图4.3.2.4a :弦测法原理图

小型轨检装置地两侧分别有2对导向轮①、③和④、⑥;一对测量轮②和⑤.以首尾两轮地轮轨接触点地连线为弦,中间轮地轮轨接触点到弦地距离为轨向测量值.轨向地计算公式如下: 左轨向=(a L +c L )/2-b L (1)

ROLL

LPDT RPDT

INCL

YAW

LACC

RACC

技术预研

第10章技术预研 (1) 10.1 介绍 (1) 10.2 技术预研规程 (2) 10.2.1目的 (2) 10.2.2角色与职责 (2) 10.2.3启动准则 (2) 10.2.4输入 (2) 10.2.5主要步骤 (2) [Step1] 制定计划 (2) [Step2] 开展技术预研 (2) [Step3] 撰写技术预研报告 (2) [后续活动] (3) 10.2.6输出 (3) 10.2.7结束准则 (3) 10.2.8度量 (3) 10.3 实施建议 (3)

第10章技术预研 技术预研(Technical Pre-Research, TPR)是指在立项之后到开发工作完成之前的时间内,对项目将采用的关键技术提前学习和研究,以便尽可能早地发现并解决开发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技术障碍。 技术预研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阐述了技术预研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0.1 介绍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问题可能会层出不穷。如果一点技术障碍都没有遇到,要么是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实在太高了,要么是项目的技术含量实在太低了,这类情况比较少见。 一般说来,在设计或实现阶段遇到了技术障碍,才去攻克问题,其代价通常比较高。因为其他人的工作可能会被阻塞,已经投入的不少资源将被闲置。最糟糕的是,如果此技术障碍无法攻克,不得已要改变技术方案、重新设计系统,那么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时间,处理不好还会使开发队伍陷入混乱状态。 所以开展技术预研工作至少有两大好处: ?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进行需求开发、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 ?防止开发进程被技术障碍打断,导致大量的相关工作被阻塞。 技术预研的流程如图10-1所示。 图10-1 技术预研流程 技术预研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文档有: ?《技术预研计划》,模板见[SPP-TEMP-TPR-PLAN]。 ?《技术预研报告》,模板见[SPP-TEMP-TPR-REPORT]。

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知识

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知识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产品的质量信息,一般是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完成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资格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检验报告)。生产企业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所做的检验报告,称为第一方(供方)检验报告,由于利益相关,没有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资格。为了保证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国家有关部门在确认了检验机构的计量能力后,授予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加C M A章(含计量证书编号和发证日期,证书有效期为五年,下同)。国家计量法规定,对没有取得计量合格证书而作出检验报告的行为,将给予罚款处理。国家有关部门在确认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后,授予检验机构的验收和授权证书,并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加C A L章(含证书编号和发证日期)。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必须有以上两个章。对于国家级产品检验中心和省,直辖市的产品检验所,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对其进行

国家实验室认可。其它检验机构包括生产企业的实验室,也可申请自愿认可。对认可的实验室允许其使用“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证章(含编号和发证日期)。以上这些,都是检验机构资质的象征。 商业企业在进货验收时,不仅要看检验报告的内容,更要看出具报告的检验机构的上述资质。其中前两个资质是必须的。证明这些资质的章都显示在检验报告的封面上,供使用检验报告的客户鉴别。 打开检验报告,第一页也称首页的信息量最多,也最重要。上面罗列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制造日期等,是检验报告的基本信息,同时还必须注意下面的重要信息: 检验性质——监督检验和委托检验: 监督检验是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质量抽查检验,检验样品是由检验机构的人员在生产厂仓库或经销商经营点随机抽取,取样有一定的公正性,能较真实地代表产品的质量水平; 企业委托检验,其样品是由企业送达的。样品可以是经企业特殊加工的,也可以是经反复检验合格后才送检验机构检测的,当然也可以是企业质检部门代表厂方

技术预研报告

海雅缤纷城综合管理系统haiyamaill.Of.System 技术预研报告

目录 0. 文档介绍 (3) 0.1文档目的 (3) 0.2文档范围 (3) 0.3读者对象与职责 (3) 0.4参考文档 (3)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3) 1. 背景介绍 (4) 2. 技术预研目标 (4) 3. 技术预研取得的工作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技术短信网关的研究报告 (4) 5. 技术短信网关的研究报告 (5)

0. 文档介绍 0.1 文档目的 提前发现并解决开发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技术障碍 0.2 文档范围 描述海雅缤纷mall开发设计前的技术难点与需求难点。 0.3 读者对象与职责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识别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指定技术预研人员攻克该问题0.4 参考文档 电信短信网关相关文献 《广东电信短信接入API使用手册(C#接口).pdf》 《广东电信短信接入API使用手册(JAVA接口).pdf》 0.5 术语与缩写解释

1. 背景介绍 ? 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进行需求开发、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 ? 防止开发进程被技术障碍打断,导致大量的相关工作被阻塞。 2. 技术预研目标 本地预研的内容与目标有一下几点: 1.短信网关 2.商场抽奖 3.商场室内导航 4.虚拟打印机采集数据 3. 技术短信网关的研究报告 (1)短信网关ISMG全称Internet Short Message Gateway,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网络、各运营商之间的短信互通和SP的接入问题。它为应用单位收发短信而提供的一个动态数据交换平台系统。通过该系统的接口软件,可以将短信平台与各种系统和软件进行无缝高效相连,将应用单位的系统随时产生的动态信息转变成手机短信。通过电信网关来进行实时中发送和接受短信信息,为各种系统(或软件)建立一个快速的短信双向(或单向)通道,以便手机用户采用短信方式与SP双向通信,接收SP提供的信息服务。 (2)技术方案、技术细节 a.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短信网关 b.基于电信网关提供的相关接口开发短信平台 3.1 有关广东电信短信网关支持的简介 扩展支持: 广东电信提供了强大的短信接入机制。本手册用于指导客户利用广东电信提供的短信接口进行其他需要短信功能的新系统开发或原有系统的短信功能扩展。 通讯支持: 广东电信短信接入API是根据广东电信SMGP协议开发的,封装后的用户开发接口。接口可降低用户接入开发的难度,提升接入效率。 接口主要功能包括: 支持MT短信的发送。 支持MO短信的接收。 支持短信回执的接收。

产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产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实习人员: xx-x 实习时间: 实习单位:xx-x(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实习内容:质量检验 正文: 一、检验实习 1、工作前的培训 上班的前两天是培训,讲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培训完后便就正式的步入实际的生产工作中。 培训的第一天讲了公司的组成,领导关系(注①),组织构架,企业文化等,说本公司很讲求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并在节约成本与减少浪费上也做的很到位。听到这里时我感觉这家日本企业还算是个正规有责任的企业(最起码听起来是这个样,事实是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们在自己所宣称的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及公司内部环境的治理这些方面上都还算是做的不错的)。[注①:领导关系即领导的识别,除了胸卡外还可以通过看帽子来识别,帽子的侧面都有横杠(即红色的线条),一杠(一条红色线条),两杠(两条红色线条),三杠,一粗杠(一粗红色线条)。分别带表达级别就是:班长,系长,科长,部长。带灰黑色帽子的是经理,一般经理都为日本人] 培训的第二天讲了安全的问题,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主管安全的工作人员讲到了一个三不伤害原则:不伤人,不伤己,也不被人伤害。由这三点作为我们工作中的安全原则,并讲述了一些常见安全问题及发现问题后处置流程,在这我列出一些做为参考: ①夹具刀具不可靠导致物体飞出 ②精神不集中易出安全问题 ③防护装置不许任意拆卸 ④电器电线发现问题立即上报,有维修人员维修,不得私自处理等。 当天下午讲完了这些,我们就分发了帽子,工作服等劳保用品,然后由各个部门的主管来把我们带到工作岗位上,接下来就该是正式的上岗实习工作了。 2、工作内容 我被分配到的是质量检验部门,叫质检一科。 质检分为巡检和全检两种。 巡检:是指对机床加工出来的工件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一般是两小时检验一次。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对于出问题刚修过的机床所加工出来的工件,便就是一小时一检了,就这样频繁的检测,直至到达一个合理的误差值后再归入正常的两小时一测。检查的内容有外观和尺寸两方面。外观上:表面质量,缸孔,密封槽,防尘槽尺寸上:缸孔尺寸,装配空平行度,加紧曹量块检验,螺纹孔塞规检验等。

产品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产品项目性能测试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文档号: 密级:内部 版本号: 产品(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撰写:××× 审核: ××××测试中心 编写日期:××××年09月11日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一、测试项目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分析报告的编写目的在于统计量化××××系统版本中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发现软件的缺陷和限制,从而对模块的质量做出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 本测试报告的预期读者是××××系统版本的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研发管理人员、测试经理、测试人员、维护人员。 1.2项目背景 产品名称:××××系统 软件开发者:××××开发中心 测试环境符合×××系统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及××××系统的系统测试环境列表的的要求 具体测试环境描述如下: 表1-1性能测试环境表

1.3测试参考文档 表1-2 测试参考文档

二、性能测试内容概要 测试目标 对××××系统产品在数据库为Mysql 5、应用服务器为Tomcat的架构下的性能情况进行测试。对测试过程中的性能指标数据进行剖析,最终给出该项目的性能指标数据。 测试用例 本次性能测试重点关注多个虚拟用户同时登录及在线过程应用服务器的系统负荷情况,利用性能测试分析工具察看登录及在线人数是否有缺失情况,同时还要测试被测系统的不同人数登录的响应时间,记录其性能指标进行对比,评估测试结果。 测试使用环境:(与功能测试环境一致) ?服务器硬件为******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 Mysql 5,应用服务器为Tomcat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运行在同一台硬件服务器上 ?测试工具软件为 (SP2) 测试场景 并发测试:模拟不同的VU用户同时执行登陆操作,并使用LoadRunner记录主要参数性能指标。

推荐系统技术预研报告

Mahout技术预研报告 版本:V1.0 修订记录

目录 1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任务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使用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协同过滤机制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机制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S LOPE O NE协同过滤推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协同过滤各种算法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3相似度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皮尔逊相关系数(P EARSON C ORRELATION C OEFFICIENT).................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欧几里德距离(E UCLIDEAN D ISTANCE)..........................................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C OSINE 相似度(C OSINE S IMILARITY)............................................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修正的余弦相似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S PEARMAN秩相关系数--S PEARMAN C ORRELATION.................................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T ANIMOTO 系数(T ANIMOTO C OEFFICIENT)........................................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对数似然相似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曼哈顿距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4降维算法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主成分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奇异值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5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并行FP G ROWTH算法(P ARALLEL FP G ROWTH A LGORITHM) ............... 错误!未定义书签。6聚类算法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各种聚类算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预研流程(谷风文书)

定义 产品预研:产品在市场前景尚不明确、技术难度较大且暂无良好解决方案、较难发挥公司总体营销研发能力或以上原因任居其一,但同时该产品与公司战略相符且有可能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此时产品进入预研究阶段,即为产品预研。 技术预研:为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充实技术货架,解决现有产品中的关键技术或以技术突破来孵化新产品而进行的关键技术研究。 概念受理阶段 公司鼓励员工根据公司的产品策略、产品路标规划和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动态等提出产品或技术新概念。

调研阶段 所提出的概念受理后,选择和落实为完成该调研阶段任务所 需的组成员,调研组的工作以周为单位向预研相关负责人进行汇报,必要时需要 抄送给相关领导。预研相关负责人对调研组的工作进行监控,在必要的时候进行 调整。调研的成果,以书面或电子档文件的方式输出评审材料(可行性报告,预 计的研发投入,市场背景分析结果等)。 研究阶段 预研立项评审通过后,预研部和资源部门一起组建项目组, 确定项目开发所需的项目成员。跟项目组签定预研项目合同,并安排项目总体计 划,项目组根据预研项目合同和计划开展项目活动,保证合同规定任务的保时保 质保量完成。 成果发布阶段 预研成果发布后,进行初步的成果转化的讨论,比如新产品 规划中是否可以采用,是否需要调整产品路标等,并制定出可行的转化策略。 1、开发和预研工作的异同。 产品开发产品预研技术开发 目的根据项目任务书中要求,保 证产品包在财务和市场上 取得成功 验证或引导客户的潜在需求,把握 正确的市场方向和抓住市场机会 开发公共技术和平台, 之符合用户产品的业务 目标

市场针对公司近期的目标市场 和客户,有明确的市场需求 着眼公司未来发展和未来市场,一 般在一年内不产生大量销售,市场 前景不明确 满足公司当前产品对技 术的需求 技术难度和 风险相对较小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大 相对较小 质量达到商用要求关注核心功能 不作商用要求 达到商用要求 客户有明确的客户可能还没有明确客户产品对技术有明确的需 求 从上表,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就不再赘述了。 2、预研项目的生命周期 预研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验收阶段。与产品开发项目的阶段划分,在后期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切不可以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来套用到预研项目上,否则将大大增加研究费用,并且无法使预研任务得到聚焦。

产品(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文档号:密级:内部 版本号:V2.0 产品(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撰写:××× 审核: ××××测试中心 编写日期:××××年09月11日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测试项目简介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测试参考文档 (4) 2性能测试内容概要 (5) 2.1测试目标 (5) 2.2测试用例 (5) 2.3测试场景 (5) 2.4测试结果指标(详见性能测试报告) (5) 2测试结论 (7) 3测试评价: (8) 4.测试资源消耗 (9)

一、测试项目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分析报告的编写目的在于统计量化××××系统V2.0版本中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发现软件的缺陷和限制,从而对模块的质量做出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 本测试报告的预期读者是××××系统V2.0版本的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研发管理人员、测试经理、测试人员、维护人员。 1.2项目背景 产品名称:××××系统 软件开发者:××××开发中心 测试环境符合×××系统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及××××系统的系统测试环境列表的的要求 具体测试环境描述如下: 表1-1性能测试环境表

1.3测试参考文档 表1-2 测试参考文档

二、性能测试内容概要 2.1测试目标 对××××系统V2.0产品在数据库为Mysql 5、应用服务器为Tomcat的架构下的性能情况进行测试。对测试过程中的性能指标数据进行剖析,最终给出该项目的性能指标数据。 2.2测试用例 本次性能测试重点关注多个虚拟用户同时登录及在线过程应用服务器的系统负荷情况,利用性能测试分析工具察看登录及在线人数是否有缺失情况,同时还要测试被测系统的不同人数登录的响应时间,记录其性能指标进行对比,评估测试结果。 测试使用环境:(与功能测试环境一致) ?服务器硬件为******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 Mysql 5,应用服务器为Tomcat 5.5.25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运行在同一台硬件服务器上 ?测试工具软件为LoadRunner8.0 (SP2) 2.3 测试场景 并发测试:模拟不同的VU用户同时执行登陆操作,并使用LoadRunner记录主要参数性能指标。 2.4测试结果指标 (详见性能测试报告) 40个用户(访客并发登录)操作性能指标参数如下: 1.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平均相应时间)=15秒; 2.Hits per Second (Average) (点击率)=208.889; 3.Connections Per Second(Average)=8.889; 4.Total Throughput (bytes)= 8,754,029;

软件性能测试报告

Official Test Report正式的测试报告 测试项目:软件性能测试 Project Information项目信息: Project Code: 项目代码 072V24S Project Phase: 项目阶段 研发 Software Version: 软件版本 V1.2 Sample Information样品信息: Sample Level: 样品类型 BMS Quantity: 数量 1 Serial Number: 序列号 020151025 Test Operation Information测试信息: Location: 地点上海博强 Start Date: 开始日期 2015-12-18 Finish Date: 完成日期 2015-12-21 Conclusion结论: Pass通过Fail 不通过 Other其它: Performed by测试: 樊佳伦Signature Date: 2015-12-22 Written by撰写: 邓文签名:日期:2015-12-23 Checked by核查: 董安庆2015-12-24 Approved by批准: 穆剑权2015-12-25

Revision History修订履历 SN 序号Report No. 报告编号 Report Version 报告版本 Contents 变更内容 Release Date 发行日期 1 BQ-72V-BMS-0007 V1.0 New release. 2015-12-25 2 BQ-72V-BMS-0007 V1.1 RTC时间再次验证2015-1-7

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合同号:JTHTSB-154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弹簧支座 规格型号:?275815 编号:09279~09287 数量:4×2=8(组合件) 谨此证明:“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均符合合同的要求,其认可的偏差与合同的规格、标准一致,经检验合格,可以发运。” 质量检测员(签字): 质量科科长(签字): 质检签章: 签发日期: 2009 年 06 月 12 日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合同号:JTHTSB-154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双锥形滚轴管夹座 规格型号:170 编号:09288~09336 数量:24×2=48(组合件) 谨此证明:“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均符合合同的要求,其认可的偏差与合同的规格、标准一致,经检验合格,可以发运。” 质量检测员(签字): 质量科科长(签字): 质检签章: 签发日期: 2009 年 6 月12日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合同号:JTHTSB-154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恒力吊架1(DN4000) 规格型号:2270×750×642 编号:09336~09344 数量:4×2=8(组合件) 谨此证明:“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均符合合同的要求,其认可的偏差与合同的规格、标准一致,经检验合格,可以发运。” 质量检测员(签字): 质量科科长(签字): 质检签章: 签发日期: 2009 年 6 月12日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合同号:JTHTSB-154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恒力吊架2(DN2600) 规格型号:2270×750×642 编号:09344~09348 数量:4×2=8(组合件) 谨此证明:“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均符合合同的要求,其认可的偏差与合同的规格、标准一致,经检验合格,可以发运。” 质量检测员(签字): 质量科科长(签字): 质检签章: 签发日期: 2009 年 6 月12日

XXX预研成果报告模版

***公司 XXX预研成果报告 预研名称: 预研编号: 编写: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 ***预研成果报告 (3) 1. 预研的摘要 (3) 1.1. 预研的名称、预研人 (3) 1.2. 预研的时间安排与所使用的资源 (3) 1.3. 目的和主要任务 (4) 1.4. 提交的成果 (4) 2. 预研的背景 (4) 2.1. 预研与市场或者需求的关联情况 (4) 2.2. 要预研的技术状况 (4) 3. 解决方案 (4) 3.1. 入选方案 (5) 3.2. 其他方案 (5) 4. 预研成果可能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 (5) 5. 预研技术的应用方向 (5) 6.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5) 7. 总结 (5)

***预研成果报告 汇报里面的正文,中文采用宋体、小四、1.5倍行距,英文和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1.5倍行距。 模版里面的浅橙色字是对相关模块的说明,编写正式文档时需要删除并按照上面要求的汇报正文格式进行编写。 1.预研的摘要 1.1. 预研的名称、预研人 预研名称:使用框架进行php技术的web系统开发 预研人:***,***、***等 1.2. 预研的时间安排与所使用的资源 预研的时间安排: 200*年*月*日~200*年*月*日查找资料 200*年*月*日~200*年*月*日技术验证 200*年*月*日~200*年*月*日编写文档 …… 所使用的软硬件资源: 硬件: PC机1台 服务器2台一台web服务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 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mysql 应用服务器:apache 主要软件:php-5.1.2 .mysql-5.0.22,phpMyAdmin-2.9.1,Smarty-2.6.18,phplib-7.4a 其他软件:phpED,editplus,dreamweaver等

【产品名称】_产品性能测试报告_模板

产品名称 产品性能测试报告_版本号

文档历史记录 变更历史 最后更新时间: 2018-01-09 16:39 版本更新日期作者变更描述

文档目录 1. 文档介绍 (5) 1.1文档目的 (5) 1.2参考文献 (5) 1.3术语与缩写解释 (5) 2. 测试背景 (6) 2.1测试目标 (6) 2.2测试时间 (6) 2.3测试地点 (6) 2.4测试人员 (6) 2.5测试工具 (6) 3. 测试方法简介 (8) 3.1压力测试实施模型 (8) 3.2实施压力测试基本流程 (8) 4. 测试环境 (10) 4.1被测系统 (10) 4.1.1 硬件环境 (10) 4.1.2 软件环境 (10) 4.1.3 数据库环境 (10) 4.2测试系统 (10) 4.2.1 搭建测试环境 (10) 5. 测试设计 (12) 5.1模拟用户数 (12) 5.2建立测试场景 (12) 5.3建立测试用例 (12) 6. 测试结果分析 (13) 6.1业务场景一XXXXX (13) 6.1.1 平均响应时间分析 (13) 6.1.2 资源利用率分析 (13) 6.1.3 系统处理能力分析(可选) (13) 6.2业务场景二XXXXX (13) 6.2.1 平均响应时间分析 (13) 6.2.2 资源利用率分析 (13) 6.2.3 系统处理能力分析(可选) (14) 6.3业务场景测试对比分析(可选) (14) 6.3.1 平均响应时间对比分析 (14) 6.3.2 资源利用率对比分析 (14) 6.3.3 系统处理能力对比分析(可选) (14) 6.4系统稳定性测试(可选) (14)

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

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 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工业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情况) 3、拟建地点: 4、建设规模: 5、建设年限: 6、概算投资: 7、效益分析: 二、市场预测 1、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2、价格现状与预测 3、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三、资源条件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 1、资源可利用量(矿产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 2、资源品质情况(矿产品位、物理性能等) 3、资源赋存条件(矿体结构、埋藏深度、岩体性质等)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达产达标后的规模) 2、产品方案(拟开发产品方案) 五、建设条件分析 1、场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征地拆迁工作、施工等) 2、其它条件分析(政策、资源、法律法规等)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工艺流程 (二)主要设备方案 1、主要设备选型(列出清单表) 2、主要设备来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附平面图、规划图)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七、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1、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3、材料的运输方式 八、环境影响评价 1、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三废、噪声、粉尘污染等) 2、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九、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组织机构设置(法人组建方案、管理机构方案、管理机构 2、人力资源配置(生产作业班次、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要求) 3、员工培训十、项目实施进度 1、建设工期 2、进度安排 十一、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预研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

预研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 1 项目研究的意义 1.1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2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市场机会与竞争和价格发展趋势预测等 1.3 项目对集团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2 项目目标 2.1 项目结束时所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目标如:技术新颖性、性能指标、应用范围,要求与国内外同行业对比;和市场目标如:销售量及利润指标、市场份额、市场地位目标等。对于较大项目,应指明每一阶段计划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包括进度指标、技术开发指标等。 3 项目研究开发内容 详细论述为实现项目目标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3.1 对于该项目的研究开发内容的全面理解及任务分解; 3.2 项目尚需进行的研究开发内容。 4 技术、产品及市场的承担能力 仔细分析研究院在项目涉及领域的技术、实施及市场优势。同时阐述如何采取有效方式弥补自身弱点。 5 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如项目人数及其主要技能要求。如采取对外合作、外包、外购,因指明外协的单位名称、所需人员和合作方式,以及所需外部设备、产品介绍。 6 项目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6.1 技术思路的选定——清晰描述课题的技术路线(图示),分析比较不同技术路线在工艺、技术、经济反面等情况,确定最佳技术路线; 6.2 技术方案的制定——确定具体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和所需设备配备 6.3 解决技术关键的途径——详细说明项目存在的技术关键及其解决方案和途径 6.4 实现产品化的措施及方案。 7 项目进度安排 详细描述项目各项任务的进展计划,以甘特图的形式列出,并明确表出完成各项任务预计所需时间、达到的阶段目标。 8 经费预算及投资回报分析 根据项目内容,估算项目期内的计划投资额,编制总经费使用明细表,如购买设备必须标明设备产地、型号、数量、单价。估算出项目的投资回报期(公司收回全部投资的时间)。投资回报期(年)= 计划投资总额 / 估计

MinIO分布式存储技术预研报告

1.前言 1.1.简介 1)MinIO 是在Apache License v2.0 下发布的对象存储服务器。它 与Amazon S3 云存储服务兼容。它最适合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如照片,视频,日志文件,备份和容器/ VM 映像。对象的大小可以从几KB 到最大5TB。 2)MinIO 服务器足够轻,可以与应用程序堆栈捆绑在一起,类似于 NodeJS,Redis 和MySQL。 3)一种高性能的分布式对象存储服务器,用于大型数据基础设施。 它是机器学习和其他大数据工作负载下Hadoop HDFS 的理想s3 兼容替代品 1.2.特点 Minio使用纠删码erasure code和校验和checksum来保护数据免受硬件故障和无声数据损坏。即便丢失一半数量(N/2)的硬盘,仍然可以恢复数据。 2.预研目的 检验在分布式部署条件下,minio在多种实验环境下的数据的安全性。

3.预研环境 4.环境部署 4.1.系统初始化 1)关闭防火墙 2)关闭selinux 3)关闭NetworkManager 4.2.下载minio二进制包 curl -O https://dl.min.io/server/minio/release/linux-amd64/minio 4.3.安装minio chmod +x minio mv minio /usr/bin/

4.4.创建节点export 在minio的4个节点上各创建1个export,为了方便理解给每个export取名为/data_{+ip地址的最后一位数},最后生成的export如下表所示: 4.5.编写运行脚本 cat minio_startup.sh #!/bin/bash export MINIO_ACCESS_KEY=Admin#Geostar,5 export MINIO_SECRET_KEY=Super#Geostar,5 /usr/bin/minio server http://172.16.150.5/data_05 http://172.16.150.14/data_14 http://172.16.150.21/data_21 http://172.16.150.24/data_24 & chmod +x minio_startup.sh

技术方案论证报告定稿版

技术方案论证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四川托普集团技术文档 卷号: 卷内编号: [项目名称] 技术方案论证报告项目承担部门: 撰写人(签名): 完成日期: 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 □维护人员□用户 文档验交组(签名): 验交日期: 评审负责人(签名): 评审日期:

目录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技术方案的前提 2.1.要求 2.2.目标 2.3.假定和限制 2.4.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2.5.评价准则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现状分析 3.2.局限性

4.建议的系统技术方案 4.1.技术方案概述 4.2.系统工作流程 4.3.改进之处 4.4.影响 4.5.局限性 4.6.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6.1.总体分析 4.6.2.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成熟技术 4.6.3.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新技术 4.6.4.技术方案中需要进行预研的子项 5.其他可选择的系统技术方案 5.1.可选择的系统技术方案1 5.2.可选择的系统技术方案2 …… 5.n.可选择的系统技术方案n

6.系统技术方案评价 7.已选系统方案的技术风险分析7.1.技术风险识别 7.2.技术风险估计 7.3.技术风险评价 7.4.技术风险管理与监控 7.5.预研子项的研究结果分析 8.结论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对《项目委托开发合同》或《立项任务下达书》系统现状及用户需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技术方案。如果必要,还应对技术难点或某些子项进行预研。针对所选定的系统技术方案和预研结果,分别对系统的总体、所采用的成熟技术与新技术、预研结果进行分析,以论证所选择的系统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1.1.背景 说明该开发项目的: a.提出者和交办单位; b.提出经过; c.承办单位; d.项目名称; e.产品的用户(前期用户、最终用户) 1.2.定义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略词。 1.3.参考资料

产品检验报告范文(可编辑)

产品检验报告范文 某某公司 产品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检验日期:年月日 产品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显示器编号主机编号检验日期检验依据(执行标准:公司内部标准或ISO)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结果判定产品外观产品表面产品外表面应平整、无瘪缩、凹痕,无明显划痕,所有可触及表面不得有锐角、毛刺。 台面板平面度应≤5mm 表面平整□无瘪缩□无凹痕□无锐角□无明显划痕□无毛刺□ 台面板平面度符合要求□产品涂层产品涂层应色泽均匀,无损坏变形、表面翘起的现象。表面不能有成片的凹坑。 无应摩擦而造成的成片的擦伤,无成片的塑粉小颗粒。允许分散和少量的颗粒存在。 产品表面不能有超过0.2×10mm的划伤,且划伤不能过深,不能

漏出底板;喷塑产品表面不能有成片的划痕,允许分散和少量存在。 补漆处应不高于四周涂层0.1mm,与相邻部件的颜色过渡光滑。且符合以上3点要求。 任意两处缺陷的间距≥60mm 色泽均匀□ 无损坏变形□ 无皱皮□ 无成片擦伤□ 无成片塑粉小颗粒□ 无超标的划伤□ 无成片划痕□ 无露底□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此产品是喷塑处理的,这里是喷塑的要求。大批量产品加注“抽检”。产品接缝产品各拼接接缝应均匀,严密。 接缝均匀□ 接缝严密□ 丝网印刷文字清晰易辨认,位置正确,字体和符号内容、大小、颜色正确,字体方正,无偏斜、。字体偏斜应≤0.5o 。文字清晰□ 位置正确□ 内容、大小、颜色正确□产品名称产品编号

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结果判定产品外观部件颜色用色板或样板比对,颜色与色板或样板一致。表面色泽均匀。 目测,相邻部件的应无明显的颜色差别。与色板或样板一致□ 符合要求□结构与 性能结构紧固产品的各按钮安装牢固,指示清晰,紧固件连接牢固可靠。安装牢固□ 指示清晰□ 连接牢固可靠□托架、抽屉产品中键盘托架和抽屉的推拉应灵活无卡阻;托盘推拉灵活无卡阻□ 抽屉推拉灵活无卡阻□抽屉锁抽屉锁转动自如,锁杆运动自如,锁住时抽屉不能被抽出。锁转动自如□运动自如□ 能锁住抽屉□产品推行运动产品的脚轮行进和转向应灵活,产品正常摆放时4个轮子应在一个平面上;脚轮制动功能在各个方向和位置均能正常制动。行进和转向灵活□4个轮子在一个平面上□ 4个轮子对地垂直度均达到90°±5°□否则达° 制动正常□升降结构产品的操作台应能升降,按下升降把手应能自行升起,升降过程应平顺无卡阻,应能在任意位置制动。升降过程平顺无卡阻□

预研报告

科技项目预研报告 项目名称:基于有限元建模的气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机械振动特性分析及故障预防措施研究 申请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起止时间:2014年1月—2015年12月项目负责人:XXXX 通信地址:长沙市东塘水电街79号邮政编码:410007 联系电话:0731-******** 传真:0731-******** 申请日期:2013年**月**日

一、目的和意义 1、项目背景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一定程度上,电力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汽轮发电机作为电力系统厂网连接的枢纽,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在电力和机械等工业领域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随着大电网、大容量机组的发展,汽轮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提升。据此,对汽轮发电机的故障分析与诊断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汽轮发电机是机械、电磁、冷却系统的耦合统一体,发电机的各功能部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功能部件的故障或失效会对部件本身或者关联部件乃至整个汽轮机发电机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对汽轮发电机的状态监测、故障分析与诊断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对汽轮发电机的故障分析与诊断,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汽轮发电机发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并给出解决和改进措施。 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在近几十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传统的人工故障诊断,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故障诊断,可以迅速、准确地查找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快速消除故障,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本项目提出利用有限元建模的方法来真实的还原故障的机理,从而找到及时的找到解决的方案和措施。 2、项目成果的作用 对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振动故障的分析,利用有限元建模的方法,可以建立故障产生的模型,来分析故障的原因,这样可以有效精准的找出故障的位置以及原因,从而可以提出优化方案,为解决端部绕组振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3、成果应用和推广途径 研究成果将全面应用于分析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振动故障分析,同时还可以推广到汽轮机乃至其它电机因振动而引起的故障,通过ANSYS这个软件平台,我们可以建立多种物理模型,来分析故障的机理,为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故障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推广途径主要借助以往和现有的项目,得到充分的实践论证后逐步进入电网市场。同时,通过国内外学术会议,来推广通过有限元建模来分析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振动故障分析的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