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对血糖浓度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

激素对血糖浓度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
激素对血糖浓度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名称:激素对血糖浓度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

时间: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姓名:

学号:201312201202003

指导老师:毛水龙老师

一,实验目的

掌握血糖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血糖的正常范围及意义;熟悉调节血糖的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家兔动物实验。获取家兔注射激素前后的血液样本并对其;进行血糖测定。邻苯甲胺方法测定血糖浓度。

实验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对家兔注射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并通过耳缘静脉采血,获取激素注射前后的血液样本,采用邻甲苯胺法处理样本,最终与标品比色得出结论。

1.调节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和甲状腺素等。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其他激素均使血糖升高。

2.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机制主要作用于肝细胞膜受体,通过cAMP-蛋白激酶系统激活肝磷酸化酶,同时抑制糖原合成酶,导致肝糖原分解加速。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是:降低肝细胞cAMP水平,从而抑

制肝磷酸化酶,激活糖原合成酶,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胰岛素诱导糖酵解关键酶类的合成,阻遏糖异生关键酶的合成;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肌肉等组织的异化扩散,促进糖的利用。

3.血液中的葡萄糖,在热的冰醋酸溶液中可脱水生成5-羟甲基-2-呋喃甲醛(或称羟甲基糠醛)。后者在与邻甲苯胺缩合,生成蓝绿色的西夫式碱(Schiffbase)。其色泽的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标准葡萄糖溶液比色,即可求得待测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三,实验材料

1.材料:家兔两只,刀片,草酸钠,小烧杯。

2.试剂:①肾上腺素(1mg/lml)②胰岛素(20单位/ml)③碘酒、消毒酒精④饱和硼酸溶液⑤邻甲苯胺-硼酸⑥5%三氯醋酸溶液⑦饱和苯甲酸溶液⑧标准葡萄糖贮存液⑨标准葡萄糖应用液

四,实验方法

1.取健康正常家兔一只,实验前饥饿14~16h左右,称体重。

2.耳缘静脉采血。小刀刮去耳缘的毛,用酒精棉球擦拭使其充血,再用干棉球擦干。刀片划开耳缘静脉,使血液滴入成有足够草酸钠的小烧杯中,注意收集期间要不断地晃动烧杯防止血液凝固。采集完毕后干棉球压迫血管止血。

3.给家兔注射肾上腺素(0.5mg/只),半小时后同样方法采得血液。

4.缓缓放入洁净试管内,加5%三氯醋酸3.6ml,同时摇动使之充分混匀。3000rpm离心5min,制得无蛋白血滤液(上清液)。

5.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2.5ml邻甲苯胺试剂。并向试管1加入1ml

实验十-血糖的测定

实验十-血糖的测定

实验十血糖的测定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较恒定,维持在3.9mmol/L~6.1mmol/L之间。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有着双重实际意义:其一,维持稳定的能源供给,满足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对能量的需求。其二,保证机体不因进食致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糖的丢失。 因此,血糖的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血糖测定按其发展过程及反应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三类:氧化还原法,缩合法(主要有邻甲苯胺法),酶法(主要有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下边介绍两种方法供选择。 一、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 1. 了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原 理,能进行血糖测定的操作。 2. 掌握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 ,GOD) 能 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的同时将无色的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氧化缩合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即 Trinder 反应。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505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管比较可计算出血糖的浓度。反应式如下: 2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酚红色醌类化合物2H 2O 2H 2O 2O 2葡萄糖+葡萄糖酸+ GOD +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调节pH至7.0,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2. 酶试剂 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上述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 调pH至7.0,加磷酸缓冲液至100ml。置冰箱保存,4℃可稳定3个月。 3. 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血糖浓度

胰岛素、肾上腺素、葛根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目的:1.验证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与血糖浓度的关系。 2.掌握血糖浓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激素是调节血糖浓度恒定的重要作用,其中胰岛素起降低血糖的作用,肾上激素起升高血糖的作用。将实验动物——家兔进行空腹采血后。分别注射胰岛素和肾上激素,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分别采血,同时观察注射激素前后的家兔血糖浓度变化,以验证激素的调节作用。本实验测定血糖的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2.本实验用GOD-POD 试剂盒测定血糖,其原理为:葡萄糖氧化酶(GOD )利用氧和水将血清中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将H2O2分解为水和氢,产生的氧使4-氨基安替比林 和酚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红色的深浅与[G]葡萄糖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样品和标准G 溶液的A 值(光吸收值),计算出样品的Gmmol\l 葡萄糖+O 2+H 2O 葡萄糖酸+H 2O 2 H2O2+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 醌类化合物+H2O 实验试剂与材料:胰岛素(胰岛素1ml+生理盐水52ml)、肾上腺素(1ml肾上腺素+1.5ml生理盐水)、葛根素(葛根素0.2g 与氯化钠0.9g 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0ml 溶液) Na2CO3、酒石酸、CuSO4·6H2O、钼酸、钨酸钠、浓磷酸(85%)、浓硫酸、无水葡萄糖、苯甲酸、生理盐水、10ml抗凝管(氟化钠、草酸钾)、二甲苯、棉花、凡士林、剪刀、粗针头、5ml注射器、10ml试管、100ml锥形瓶、10ml移液管 实验仪器:37℃恒温水浴锅,723-型分光光度计,低速离心机、0~200μl微量移液器均为国产 实验动物与分组:优等家兔9只,雌雄不限,体重1 500~2 500g。将体重1 500~2 000g的3只家兔作为胰岛素组;将体重 2000~2 500g的3只家兔作为肾上腺素组。将体重1500~2500g 的3只家兔作为葛根素组。实验前1周取回,置实验室环境饲养,自由摄食、饮水,动物在实验前12h禁食。 实验方法:家兔实验前12h禁食禁。分别称取每只家兔的体质量并记录。 1.首先,注射前取血:在家兔耳缘上拔去毛,涂擦少许二甲苯,待血管扩张后,在取血部位四周涂少许凡士林,用粗针头刺破静脉血管,放血加入抗凝管中(收集血液0.5~1.0ml),边接边摇。取血后用棉花压迫止血。 2.其次,注射激素:分别向家兔注射胰岛素或肾上腺素,胰岛素剂量为每公斤体质量0.75ml,肾上腺素剂量为每公斤体质量0.4ml,葛根素剂量为每公斤体质量1.85ml 记录时间。 3.第三,注射后取血:注射肾上腺素组0.5h后取血,注射胰岛素组1.0h后取血(如家兔发生低血糖休克可提前取血),注射葛根素组1.0h 后取血。取血方法同第一步。 4.第四,血样采集后,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取干燥锥形瓶一个,准确加入蒸馏水7.0ml,用0~200μl微量移液器准确吸取全血0.2ml,慢慢地将血液滴入水中,并用其水洗涤微量移液器吸头,使血液全部移入锥形瓶内,混匀。在加入1/3mol/LH3SO40.4ml,10%钨酸钠溶液0.4ml,充分混匀。放置5~10min。待溶液由红色变为咖啡色后,过滤(或3 000r/min离心7min)收集滤液备用。滤液必须透明清亮。 GOD POD

激素对血糖浓度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名称:激素对血糖浓度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 时间: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姓名: 学号:201312201202003 指导老师:毛水龙老师 一,实验目的 掌握血糖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血糖的正常范围及意义;熟悉调节血糖的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家兔动物实验。获取家兔注射激素前后的血液样本并对其;进行血糖测定。邻苯甲胺方法测定血糖浓度。 实验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对家兔注射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并通过耳缘静脉采血,获取激素注射前后的血液样本,采用邻甲苯胺法处理样本,最终与标品比色得出结论。 1.调节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和甲状腺素等。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其他激素均使血糖升高。 2.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机制主要作用于肝细胞膜受体,通过cAMP-蛋白激酶系统激活肝磷酸化酶,同时抑制糖原合成酶,导致肝糖原分解加速。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是:降低肝细胞cAMP水平,从而抑

制肝磷酸化酶,激活糖原合成酶,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胰岛素诱导糖酵解关键酶类的合成,阻遏糖异生关键酶的合成;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肌肉等组织的异化扩散,促进糖的利用。 3.血液中的葡萄糖,在热的冰醋酸溶液中可脱水生成5-羟甲基-2-呋喃甲醛(或称羟甲基糠醛)。后者在与邻甲苯胺缩合,生成蓝绿色的西夫式碱(Schiffbase)。其色泽的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标准葡萄糖溶液比色,即可求得待测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三,实验材料 1.材料:家兔两只,刀片,草酸钠,小烧杯。 2.试剂:①肾上腺素(1mg/lml)②胰岛素(20单位/ml)③碘酒、消毒酒精④饱和硼酸溶液⑤邻甲苯胺-硼酸⑥5%三氯醋酸溶液⑦饱和苯甲酸溶液⑧标准葡萄糖贮存液⑨标准葡萄糖应用液 四,实验方法 1.取健康正常家兔一只,实验前饥饿14~16h左右,称体重。 2.耳缘静脉采血。小刀刮去耳缘的毛,用酒精棉球擦拭使其充血,再用干棉球擦干。刀片划开耳缘静脉,使血液滴入成有足够草酸钠的小烧杯中,注意收集期间要不断地晃动烧杯防止血液凝固。采集完毕后干棉球压迫血管止血。 3.给家兔注射肾上腺素(0.5mg/只),半小时后同样方法采得血液。 4.缓缓放入洁净试管内,加5%三氯醋酸3.6ml,同时摇动使之充分混匀。3000rpm离心5min,制得无蛋白血滤液(上清液)。 5.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2.5ml邻甲苯胺试剂。并向试管1加入1ml

实验十二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十二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血糖是指血液中糖,由于正常人血液中糖主要是葡萄糖,所以一般认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4.4~6.7mmol/L(80~ 120mg/100ml)。 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全身各组织都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以氧化供能,特别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妨碍脑等组织的能量代射,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所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浓度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内存在一整套高效率的调节机制,精细地控制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使之达到动态平衡。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达到目的。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

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α-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肝细胞的磷酸化酶活化,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 激素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 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主要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激素发挥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在应激时发挥作用,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在生理性调节中仅居次要地位。 胰岛素 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 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 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细胞内的cAMP 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

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篇一:血压测量的实验报告 血压测量的实训报告 姓名:性别:班级:学号: 实训内容:血压测量 实训地点:护理实训楼437农村医学实训室 实训日期:年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训对象: 实训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训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再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袖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 轻压之。 5. 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总结:实训对象的血压是否正常? 篇二:人体生理学 ABO 血型与动脉血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与动脉血压测量综合实验 摘要本实验采用波片法鉴定人体ABO血型和汞式压力表测定人体动脉血压。被测者血液遇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凝集,汞式压力表在压紧被测者上臂后松开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读数110mmHg,声音消失处读数70mmHg。实验表明,该被测者血型为O型,动脉血压为110/70mmHg。 关键词 ABO血型血压玻片法汞式压力表 前言 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两种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又称为凝集原,分别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糖浓度的详细介绍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糖浓度的详细介绍 ?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浆)葡萄糖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利用氧和水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并释放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时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并使色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即Trinder反应。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试剂】 1.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蒸馏水800ml中,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 盐酸)调pH至7.0,用蒸馏水定容至1L。 2.酶试剂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调pH至7.0,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ml,置4℃保存,可稳定3个月。 3.酚溶液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蒸馏水100ml中,用棕色瓶贮存。4.酶酚混合试剂酶试剂及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1个月。5.12mmol/L苯甲酸溶液溶解苯甲酸1.4g于蒸馏水约800ml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l L。

6.100mmol/L葡萄糖标准贮存液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12mmol/L苯甲酸溶液约70ml中,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定容至100ml。2h以后方可使用。 7.5mmol/L葡萄糖标准应用液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放于100ml容量瓶中,用12mmol/L苯甲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操作步骤】 1.自动分析法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定。 2.手工操作法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操作步骤 加入物(m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 血清--0.02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0.02- 蒸馏水0.02-- 酶酚混合试剂 3.03.03.0 混匀,置37℃水浴中,保温15min,在波长505nm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计算】 【参考范围】空腹血清葡萄糖为3.89~6.11m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摄入高糖食物后,或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时。2.病理性高血糖 (1)糖尿病:病理性高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糖尿病患者。

实验十一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十一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目的】 1.掌握血糖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掌握血糖的正常范围及意义。 3.熟记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并解释其作用机制。 【原理】 人和动物体内的血糖浓度均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是由于体内存在多种激素及调节物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糖酵解、糖氧化、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脂肪合成与分解等代谢途径协同进行。胰岛素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降低血糖:①促进肌肉、脂肪细胞的载体转运葡萄糖人内;②抑制蛋白激酶A,继而使糖原磷酸化酶活性降低:激活糖原合酶脱磷酸酶,从而使糖原合酶活性升高,加速肌肉、肝脏的糖原合成;③通过第二信使间接激活丙酮酸脱氢酶,加速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④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活性,促进氨基酸进入肌肉合成蛋白质,从而降低糖异生;⑤抑制脂肪动员,促进糖有氧氧化。肾上腺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起升高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作用迅速而明显,它通过与肝和肌肉细胞膜受体结合而激活磷酸化酶,产生级联放大效应,从而加快糖原的分解、肝释放葡萄糖、肌肉输出乳糖供肝糖异生等,最终导致血糖升高。 本实验观察家兔在注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前后空腹血糖浓度的变化。血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首先用钨酸钠及盐酸沉淀血清中的蛋白质,制备血滤液。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血滤液中的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并产生1分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被偶联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放出氧,氧将试剂中的4-氨基安替吡啉偶联酚(还原性氧受体)的酚氧化,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葡萄糖的含量成正比,此溶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比色测定,即可求出血糖含量。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葡萄糖酸+H202 过氧化物酶 H20——————>H20+02 O2+4-氨基安替吡啉偶联酚——————>醌类化合物(红色)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特异性较高,能干扰测定结果的物质较少,如溶血样本血红蛋白浓度达lOg/L、黄疸样本胆红素浓度达342Um以及样本中所含的少量尿素、肌酐、甘油三脂等均不影响测定结果。 人空腹血糖正常范围约为3.9-6.1mM(70~110mg/d1)。

实验 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实验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 体外测定血清或血浆中葡萄糖含量。 【临床意义】 葡萄糖的准确测定对于诊断高血糖症是十分重要的。通常在查找这些病症的起因时,还将各种耐量试验和抑制试验与葡萄糖测定一同进行。葡萄糖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葡萄糖摄入过量、柯兴氏综合症、脑血管意外。葡萄糖含量减少见于:胰岛瘤、胰岛素过量、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原理】 样本中的葡萄糖经葡萄糖氧化酶作用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将还原性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偶联缩合成可被分光光度计测定的醌类化合物。 【器材】 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移液器(枪),枪头,试管 【药品】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试剂盒主要成分与浓度: 【样本】 新鲜无溶血血清。

【步骤】 将10ml R1与90ml R2混合均匀,即为工作液。 分别混合均匀,37℃水浴10~15分钟(避免太阳光直射),用波长505nm、比色杯光径1.0cm,用空白管调“零”点测定各管的吸光度(A)值。 【计算】 【参考值】 血清/血浆:3.89—6.11 mmol/L (70—110 mg/dl)。 此范围仅供参考,各实验室须建立本室的参考值范围。 【参考文献】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主编:叶应妩,王敏三,1997,P616. 2.Trinder P. Ann Clin Biochem,1969,6: 24-27. 血糖测定实验所需器材: 1.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1.0cm), 2.恒温水浴箱(能调温度的,37℃), 3.移液器(枪)(规格1.0ml 6个,20μl 6个),枪头各100个 4.试管50支,6个试管架 5.烧杯100ml一个,50ml(或25ml)6个 6.记号笔6支 7.蒸馏水1瓶

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完整版.doc

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血糖是指血液中各种单糖的总称,包括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等,但主要是葡萄糖。正常人清晨空腹时静脉血糖浓度为3.89-6.11 mmol/70-110美国/dL)。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很重要,全身各组织细胞都需要从血液中获取葡萄糖,特别是脑组织、红细胞等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随时由血液供给葡萄糖,以取得自身生存、代谢和功能所需要的能量。由于血糖浓度具有一定的生理性波动和正常人群对血糖的耐受力有差异,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50 mg/dL)称为低血糖。低血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生化异常的表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血糖浓度过低,影响各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的能量供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低血糖症状,如饥饿、疲倦、乏力、精神不集中、头晕、心悸、脸色苍白、出冷汗、手颤等.严重时出现幻觉、躁动、惊厥、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低血糖休克)、死亡。其反应程度高低与不同原因、血糖下降程度和速度、个体反应性和耐受性有关。低血糖反复发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超过6 h,则会造成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伤,即使以后血糖恢复正常。也常会遗留痴呆等症状…。对低血糖患者的处理,可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其他糖类如糖水或糖果等,必要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和升血糖药物,以快速提升血糖浓度.供给基本能量需要。当症状改善后应询问病史,查

明原因和诱因,进行对因治疗。引起低血糖的原因颇多,其发生机制复杂。兹概述如下。 1 饥饿性低血糖长时间饥饿或不能进食时,外源性血糖来源断绝,内源性的肝糖原贮备有限,约为70-100g,10多小时即被耗尽,此时主要靠糖异生来维持血糖浓度。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当出现“供不应不求”时即发生低血糖。不吃早餐的人易发生低血糖,影响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效率。 2 运动性低血糖持续的剧烈运动或运动以后,由于能量消耗大,葡萄糖氧化分解迅速而量大,此时若未及时补充糖类食物,则可引起低血糖。 3 酒精性低血糖空腹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在肝内氧化,使NAD+过多地还原为NADH,造成乳酸转变为丙酮酸的反应受到抑制…,糖异生作用减弱。当有限的肝糖原被动用以后,即可发生低血糖。 4 反跳性低血糖是一种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而引起的低血糖。其机制可能是输注高渗葡萄糖液,刺激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其浓度可高出正常的4-6倍。若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液,由于胰岛素的持续作用而使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出现低血糖。 5 特发性低血糖多见于神经质的中年妇女。主要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为非器质性疾病,餐后2-3 h发作,系血糖利用过度性餐后低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的调节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的调节(葡萄糖氧化酶法) 实验目的: 1.了解血糖浓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并验证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的调节。 3.在实验中培养严谨的作风和准确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是体内对血糖调节的激素,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通过对实验动物分别注射不同的激素,了解激素对血糖的调节影响。 测定血糖的原理:在PH7.0条件下,葡萄糖氧化酶可催化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和H2O2,后者在H2O2酶的作用下与苯酚、4-氨基安替吡啉生成红色醌类物质,在50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实验器材: [器材]:10mm×100mm试管、试管架、恒温水浴、沸水浴、冰浴、蜡笔、721-分光光度计、兔台、注射器、手术刀片。 [试剂] 1.酶酚混合试剂主要成分: ①葡萄糖氧化酶②H2O2酶③苯酚④4-氨基安替吡啉 2.葡萄糖标准储存液(100mmol/L) 3.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取葡萄糖标准储备液5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4.胰岛素注射液 5.肾上腺素注射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注射药物并取血: 1.分别取2只兔子,称量体重,从耳缘静脉采血2ML。 2.2只兔子按体重分别注射肾上腺素和胰岛素,从注射药物时开始计时,每隔30分钟取血一次,一共取血4次,每次2ML。

二、血糖的测定 1.取16×150mm 试管3支按下表进行操作: 试剂(ml )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血清或血浆 0.1 — —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 — 0.1 — 蒸馏水 — — 0.1 酶酚混合试剂 3.0 3.0 3.0 2.将上述各管混匀放入37℃水浴中加热15分钟,用波长505nm 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空白管调零点读取测定管与标准管吸光度。 3.计算 血糖(mmol/L )= ×标准管浓度 4.计算注射药物前后血糖变化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血清加量要准,否则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报告: 思考题: 1.实验结果如何,分析结果。 2.讨论血糖升高和降低的临床意义及其维持恒定的因素?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 度

影响血糖的药物和激素

影响血糖的常见药物与激素 糖尿病患者除选择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外,还常有患者合并其他代谢异常和某些急慢性并发症,累及心、脑、肝、肾、血管、眼及神经等组织,局部或全身感染,肿瘤,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等间发和/或伴随疾病的存在,如需要针对上述不同疾病同时治疗,联合多种药物十分普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常用降糖药物,还应适当熟悉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与激素。 内分泌激素与药物 众所周知,人体内分泌腺体或组织分泌的激素除胰岛素属降糖激素外,其他所有内分泌激素和药物如促肾上腺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几乎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影响糖代谢,引起血糖升高最常见的激素之一。此类激素或药物可使肝脏和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输出增多,周围肌肉和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少。而且,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强的松剂量小于7毫克/天,对糖耐量影响较小;大于30毫克/天,即使用药时间很短,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也可明显增加;甚至气道吸入和皮肤应用足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亦可引起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加重。研究表明,非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个体,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发生率达14~28%。糖尿病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必须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可使高血糖状态加重,甚至诱发酮症和高渗性昏迷,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用量。②性激素:目前认为只有在长期大剂量应用口服避孕药时,有引起血糖升高的可能,而且与性激素种类有关。对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和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史者,一般不推荐使用口服避孕药。雄激素有轻微降低胰岛素及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③垂体生长激素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垂体瘤者,由于大量生长激素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而引发和加重糖尿病,因此,胰岛素用量明显增加。④生长抑素在抑制胰岛素释放

实验十 血糖的测定

实验十 血糖的测定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较恒定,维持在3.9mmol /L ~6.1mmol /L 之间。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有着双重实际意义:其一,维持稳定的能源供给,满足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对能量的需求。其二,保证机体不因进食致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糖的丢失。 因此,血糖的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血糖测定按其发展过程及反应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三类:氧化还原法 ,缩合法(主要有邻甲苯胺法),酶法(主要有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下边介绍两种方法供选择。 一、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 1. 了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原理,能进行血糖测定的操作。 2. 掌握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 ,GOD) 能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的同时将无色的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氧化缩合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即 Trinder 反应。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505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管比较可计算出血糖的浓度。反应式如下: 2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酚 红色醌类化合物 2H 2O 2H 2O 2 O 2葡萄糖+葡萄糖酸+ GOD +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1mol/L 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调节pH至7.0,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2. 酶试剂 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上述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调pH至7.0,加磷酸缓冲液至100ml。置冰箱保存,4℃可稳定3个月。 3. 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红色,可先配成500g/L的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用时稀释),用棕色瓶贮存。 4. 酶酚混合试剂 取上述酶试剂与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一个月。 5. 12mmol/L苯甲酸溶液 溶解苯甲酸1.4g于蒸馏水约800ml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至1L。 6.葡萄糖标准贮存液(100mmol/L) 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12mmol/L苯甲酸溶液约70ml中,并移入100ml容量瓶内,再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加至100ml。 7.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 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12mmol/L 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操作】 取3 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实验设计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 掌握血糖浓度的测定方法。 掌握血糖浓度的正常参考值、了解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100ml。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胰岛素 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制,首先是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胰岛素还能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胰岛素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肝和肌肉的细胞膜受体、cAMP、蛋白激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在肝脏,糖原分解为

葡萄糖,在肌肉,则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并通过乳酸循环间接升高血糖水平.主要在应急情况下发挥调节作用.是强有力升高血糖的激素。 邻苯甲胺法:本实验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其原理是葡萄糖在酸性介质中加热脱水反应生成5-羟甲基-2-呋喃甲醛,分子中的醛基与邻甲苯胺缩合成青色的薛夫氏碱,通过比色可以定量 【实验试剂】 肝素抗凝剂、凡士林、二甲苯、抗凝剂、胰岛素、0.1%肾上腺素液、邻苯甲胺试剂、蒸馏水、葡萄糖标准液 【实验操作】 1.动物准备及采血 取空试管4支,编号1,2,3,4,分别加入肝素抗凝剂0.01ml。取空腹16小时以上的家兔两只,分别编号1,2,称体重并记录。 用耳静脉采血法:先剪去兔儿静脉的毛,再用二甲苯擦拭兔耳部静脉,使其充血,在其周围抹上凡士林防止血液污染,用刀片轻轻挑破边缘耳静脉,放血入含抗凝剂的试管1和2,约需2ml至3ml,边滴边摇,以防凝固,取血完毕,用干棉球压迫血管止血。 2.注射激素并采血 1号兔臀部皮下注射胰岛素,一小时后于心脏取血到抗凝管3,测定血糖,将2号兔臀部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液,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4ml,观察兔子情况。30mins后,心脏取血入抗凝管4中。心脏采血法:将注射器肝素化后,置家兔于仰卧位,固定四肢,在左侧胸壁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 题目: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实验学期:至学年第学期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班,学号) 摘要 运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设计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案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掌握 223Na S O 及2 I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巩固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技能。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其中,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IO-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故可将一定量过量的2I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使醛基完全转化为羧基。再将其酸化,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2I 。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根据所加2I 标准溶液的量及滴定所耗223Na S O 标准溶液的量结合反应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便可计算葡萄糖的含量。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样品(5%)2I (0.05mol/L)标液 223Na S O (0.1mol/L) 标液 间接碘量法 返滴定法 1 引言 目前已知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案:间接碘量法:移取一份稀释10倍后的葡萄糖溶液25.00mL ,再加入25.00mL 2I 标准溶液。一边摇动,一边缓慢加入1mol/LNaOH 溶液,直至溶液呈浅黄色。将碘量瓶加塞 放置10~15min 后,用少量水冲洗瓶盖及碘量瓶内壁,然后加入2mL 、6mol/LHCl 使溶液成酸性,立即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3mL 、5g/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1] 。根据滴定消耗223Na S O 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较高。 第二种方案:旋光法:由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的五个碳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操作方法:取出旋光计的测定管,先用蒸馏水为空白对仪器进行校正。用供试液(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读取旋光度,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在一定温度下,根据[2]计算试样中葡萄

血糖浓度测定

血糖浓度测定(3学时) 1目的 掌握血糖浓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原理 动物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其含量较恒定。健康家兔的血糖水平为80~120mg/dL。用硫酸锌和氢氧化钠除去被检血中的蛋白质制成无蛋白血滤液。当将血滤液与标准铁氰化钾溶液共热时,—部分铁氰化钾还原成亚铁氰化钾,并与锌离子生成不溶性化合物。 向混合液中加入碘化物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所释放的碘。即可知剩余的铁氰化钾量。血糖越多,剩余的铁氰化钾越少,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也越少 ...........................。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与血糖浓度的关系可以由经验确定下来的数字表查出。此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1)还原反应: K3Fe(CN)6十糖→K4Fe(CN)6+糖的氧化产物。 2K4Fe(CN)6+3ZnSO4→K2Zn3Fe(CN)6]2十3K2SO4 由于产生不溶性化合物,糖的还原反应进行得比较完全。 (2)用碘量法测定剩余的标准K3Fe(CN)6溶液。 2K3Fe(CN)6十2KI十8CH3COOH→2H4Fe(CN)6十I2十8CH3COOK 2Na2S2O3十I2→2NaI十Na2S4O6 3器材 (1)微量滴定管 (2)电炉 (3)50×90毫米大试管 (4)小试管 (5)100ul移液枪 (6)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4试剂 (1)%硫酸锌溶液(新鲜配制) (2)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新鲜配制) (3)摩尔/升铁氰化钾碱性溶液 用分析天平称化学纯铁氰化钾1.65克、溶解后加入预先准备好的锻制无水碳酸钠10.6克,定容到1升。将溶液放在棕色瓶内,于阴暗处保存。 (4)氯—锌—碘溶液 取硫酸锌50克及纯氯化钠250克,定容到1升,作为母液。临用前根据所需用的试剂量加入碘化钾,使它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为25克/升。 (5)标准摩尔/升硫代硫酸钠溶液 临用时由标准摩尔/升硫代硫酸钠溶液稀释。 (5)3%醋酸溶液(不应含铁) (5)1%可溶性淀粉溶液 1克可溶性淀粉溶于10毫升沸水中,然后加入到9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此溶液可作为大多数碘量法滴定的指示剂,可长期保存。 (6)新鲜兔血 5操作步骤 (1)取二个试管,各加入%硫酸锌5毫升及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1毫升,此时产生氢氧化锌胶状沉淀。 (2)用微量移液枪地吸取新鲜兔血毫升,加入一个装有氢氧化锌的试管中。另一试管

肾上腺素是怎样参与血糖调节的

肾上腺素是怎样参与血糖调节的? 以人体血糖含量的调节为例说明下丘脑和其他激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 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最低为80g/L,最高为120g/L,饭后高,饥饿时低,但一般都不超出货低于上述幅度。血糖含量稍有增加,如每毫升血液只增加几毫克,对胰岛B细胞就形成了有效刺激信号,B细胞就分泌胰岛素,使肌细胞和肝细胞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使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制造脂肪,结果血糖水平下降。而胰岛素的分泌也随血糖下降而减少。 血糖水平过低对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髓质都是刺激信号,促使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使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肾上腺素还能使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甘油又可由肝细胞用来制造葡萄糖。所以,一方面是降低血糖水平的胰岛素,另一方面是提高血糖水平的胰高血糖素饿肾上腺素,两者的互为消长完成了这一反馈机制。

如果饥饿时间过长,上述机制已不足以保证血糖正常水平时,身体还有另一机制进一步为血液提供葡萄糖,这一机制涉及下丘脑的活动。肾上腺素的连续刺激,使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这一激素随血液而到垂体前叶,使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于是肾上腺皮质分泌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刺激肝脏使之进一步释放葡萄糖,并使蛋白质更快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

从上述过程可知,血糖含量是受控于两个水平的调节的,即除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直接调节外,还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这一间接调节机制。后者是一个应急的机制,只有在血糖较长期地处于低水平的状态而不能恢复时才起作用。 注: 葡糖异生是指从氨基酸等非葡萄糖的前身物合成葡萄糖。 高中讲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和上述并不矛盾 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可分为3类:①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等。它们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肝脏将氨基酸转化为糖原,并使血糖含量增多。此外,它们还有解除身体紧张状态,加强免疫功能,抵抗感染作用。②盐皮质激素,如醛甾酮、脱氧皮质酮等。此类激素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前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199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为1.43亿人,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将增加45%,发展中国家将增加200%。我国1996年11省20~74岁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现患率是1984年的4.8倍。同时,我国糖尿病增长幅度正呈现出农村大于城市的显著特点。与1993年相比,1998年我国城市糖尿病患病率上升53%,农村上升128%。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 只有在正确地了解人体内激素对血糖的调节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立题 体内激素如何调节人体血糖浓度,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怎样的调节机制,肾上腺素又是如何影响血糖浓度的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验证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 肾上人体正常血糖浓度是80~120mg/dl,参与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两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这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胰岛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所产生,其主要作用有: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②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③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⑤阻止糖异生作用。高血糖、高氨基酸、胰泌素、胰升糖素和迷走神经兴奋等都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其主要作用有:①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促进糖异生作用;②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低血糖、低氨基酸可刺激胰高血糖素释放。 肾上腺素主要促进糖原分解,为细胞提供葡萄糖的来源。 血糖浓度可用血糖仪测定。血糖仪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纸中的葡萄糖脱氢酶反应产生的电流量测量血糖。 【实验目的】 1、通过对血糖浓度的测定掌握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 影响。 2、了解血糖测定的方法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血糖平衡调节相关激素及其作用辨析

血糖平衡调节相关激素及其作用辨析 1.下列激素中能促进血糖升高的一组是() 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肾上腺素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3.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4.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作用属于()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反馈调节 D.以上三项都不是 5.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含量升高使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血糖的氧化分解 C.在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调节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相互拮抗 D.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7.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 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8.下列有关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变成血糖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在人体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人体内的血糖平衡 9.在维持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10.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人体血糖平衡 B.口服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C.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所分泌的信息分子 D.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11.下列关于胰岛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B.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变成脂肪 C.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2.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是() A.胰高血糖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