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谈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谈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谈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发表时间:2019-04-04T11:26:30.1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黄小伟杨颖沈鑫樑熊德芬[导读] 希望为中水回用技术在我国后续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水回用技术概念以及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其在我国实践应用和发展的现实意义,并梳理中水回用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探索针对性改进措施,希望为中水回用技术在我国后续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水是维系人类生存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本需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处于末位水平,属于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之一。中水回用是基于节约水资源而产生的废水二次回收利用的技术创新,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来国家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应用。推进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运用,为我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和途径。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在664.8mm2,相较于2016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全年国内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7746亿立方米,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11个百分点;全国供用水总量为604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为838亿立方米。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整体现状较为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水回用技术基于对废水资源的回收二次利用的需求而应运而生,实现了节约水资源的发展战略和实践意义。下面我们针对中水回用技术的操作原理与发展现状,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在我国水资源二次利用发展步伐中存在的现实意义及突出问题,共同探索改进中水回用技术的具体方法与措施[1]。

一、中水回用技术概述及现实意义

中水回用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中水”加以回收利用。所谓“中水”,是以“上水”“下水”的概念为基础而产生。“上水”即为供水,“下水”即为排水。因此,“中水”实则是供水用户在供水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包括厨卫、盥洗、沐浴等产生的废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而中水回用技术就是将这些废水、污水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和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集中处理,使其达到回收应用的水质要求,从而实现节约用水、防止生产生活用水污染问题的重要目的[2]。中水回用主要包括两种技术手段,一是冷却水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用水的回收利用,就是将中水经过冷却器,将原本的热水经过冷却构筑物使水温降到回到生产用水水温,从而实现中水循环使用;二是一水多用污水技术,这是基于不同生产生活行为所需的用水质量要求的不同这一考虑而产生的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将某些行为产生的废水、污水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使其重复利用于都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其他生产生活行为当中,从而达到水资源循环节约的目的。引言中我们已经提到,我国水资源极为匮乏,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中仅为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明显处于下游发展的位置。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生产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也对用水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水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水质要求亟待提高,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迫在眉睫,中水回用技术的推进发展和实践应用势在必行。

二、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

中水回用技术在一些国家起步较早,发展也日臻成熟。中水回用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应用率较高,使用较为广泛。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利用中水回用技术的污水处理效率可高达100%,并不断制定完善与技术相匹配的法律规范,对这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保障和推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地也陆续启动与推广水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的起步虽然较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在北京、山东等省份均建设了中水回用技术研究项目和设施工程,将中水回收处理后应用于城区灌溉、绿化和环卫服务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推广运用过程中仍存在效率不足、制度缺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3]。

三、中水回用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对中水回用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我国大部分地区虽然已经对水资源紧缺的整体状况有了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并对节约水资源达成了统一认识,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意识不强,重视程度有所欠缺。很多地区将大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污水的排放环节,而忽视了对中水的二次回收利用技术保障和维护,导致中水回用技术设施建设不规范、设备利用效率较低、中水回收利用管理不到位。(二)中水回用技术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缺位前面已经提到,中水回用技术在我国实践应用时间较短,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系统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体系,在中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上没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和调度约束,仅仅依靠水务部门的制度规定,无法形成对技术市场发展的规范力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各项技术指标模糊不清,技术控制手段和操作规程不够充分,对技术市场的有效管控措施和技术保障措施不足,从而制约中水回用技术的进一步有效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规划中缺乏对中水回用系统的整体建设专项规划,各分区设计建设规范不一致,导致技术市场较为混乱,影响技术的长期平稳发展。(三)中水回用技术推广深受我国用水价格机制的制约在我国现阶段的用水价格机制下,中水与上水的价格差距较小,而中水的使用却未能产生相对于上水更大的经济效益,成本与收益之间存在较大的逆差,导致中水回用设施设备运转成本无法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持与保障,影响该项技术的长期运营保障。(四)中水回用技术工程的资金投入与设计建造存在欠缺中水回用技术对设施设备的建设配置要求较高,资金成本的一次性需求较大,政府部门财政投资压力也较高,资金链无法得到有效衔接,导致基础建设无法跟进,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影响中水回用的质量。此外,中水回用技术还存在所需的独立供水与排水系统建设问题,由于目前我国中水回用技术的主要运转模式是设置独立回用系统,供水稳定性较差,中水资源不够充分,设施设备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无法形成一定的回用规模,而且建设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又不足,制约着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步伐[4]。

四、中水回用技术推广的改进措施探索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报价相关资料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报价相关资料 2020年12月

过去,污染源排放的废水,由于污染物的总量或浓度不符合排放标准,必须再次处理加以改善,建设多个废水处理工厂耗时耗力。然而,中水回用设备集成化高,占地面积较小,并且所使用的技术也是先进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系统优势 多项技术,耐受恶劣水质冲击 化学清洗恢复性好,膜元件寿命提升近一倍 三大系列,定制模块化设计实现需求高度匹配

经济优势 突破传统回用水系统50%回收率瓶颈,综合回收率可达90%以上; 排放水仅为传统回用水系统的1/5,大大减轻了环保负担; 低能耗,吨水运行成本比传统设备降低约30%; 核心原理 Neterfo极限分离系统是莱特莱德专门针对三高废水研发的一套膜法深度处理回用系统。系统搭载了错流PON耐污染技术、POM宽流道高架桥旁路技术等多项莱特莱德专有技术,实现了超高回收率和极低能耗,是废水回用领域的选择。 水处理设备应用领域 中水处理回用是节水和治污的有效双赢办法。应用在生活小区、建筑小区、宾馆、疗养院、综合楼等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使用。处理后,中水可用于冲刷厕所、汽车、路途绿化、浇灌绿地及补偿锅炉用水等。 莱特莱德公司售后服务 1.关于下单,一般都是根据客户所需,定制设备,下单拍前务必咨询我们。

2.关于质量,在设备正常使用一年内,易损件除外,出现任何与质量有关问题,公司均无偿进行服务并在24小时内作出答复,如有紧急情况我方将在48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指导和售后服务。 3.技术服务,公司将为客户提供设备安装及工艺图纸,设备技术说明和保养手册,并对设备技术图纸和技术文件作出详尽解释,回答和解决需方技术人员提出有关设备的各项事宜。 莱特莱德公司专注中水回用技术十余年时间,有专业的研发队伍、设计团队、销售人员和售后部门,为企业全面的服务。公司通过多方认证,拥有多项专业资质、技术企业称号,是您选择放心、用的安心的企业。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和对策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和对策 发表时间:2019-10-31T10:51:51.967Z 来源:《云南电业》2019年5期作者:邱煜华 [导读] 我国是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且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 (山东奥德城投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且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中水回用技术日趋成熟,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拥有广阔前景,尤其是在城市住宅用水方面节水潜力巨大。但目前中水回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难以普及推广上,且多年来一直难以有所突破。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地研究和寻找对策,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水回用;回用途径;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1.中水回用的概念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回用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回用于小区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目的。废水回用是指工业废水经深度处理工艺回用到生产线,循环使用,回收率相对低于75%,非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 以上两种都可称作回用水,中水回用就是把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经污水深度处理后,去除水体中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使其无色、无味、无害,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或标准后,应用于企业生产或居民生活的技术。 2.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2.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中国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新增水源不是开发难度大,就是开发成本高,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而每年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宝贵水资源。因此,实施中水回用是提高中国水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2.2 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需要 近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供应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在能源、资源上的成本越来越高。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在工业生产过程的使用量和消耗量越来越大,例如在造纸、印染、化工、热电等行业。中水回用可为企业节直接或间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带来更好经济效益。 2.3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为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给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一个美丽、美好的环境,全国都在实施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需大量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浇洒用水等。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后进行回用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3.中水回用的途径 3.1 农业灌溉用水 中国农业灌溉用污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城市污水处理厂极少,大都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农灌,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农作物污染。而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二级处理,出水水质超过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灌溉水质要求,均可用于农田灌溉。 3.2 工业用水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一方面水量增加和水价上涨带来用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大量污水排放带来排污成本增加。将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冷却循环用水、冲渣(灰)清洗用水、生产工艺用水、浆(涂)料产品用水等方面,可节约成本,降低污染。 3.3 城市市政杂用水 市政杂用包括绿化用水、湖泊河道的景观维护用水、冲洗车辆用水、浇洒道路用水和厕所冲洗水。从卫生和健康角度考虑,污水回用于市政杂用应进行严格消毒;从输水经济性出发,绿地浇灌和湖泊河道的景观维护用水应结合考虑,其用水一般宜采用河渠输水,受输水方式限制,供水范围不可能过度分散,应因地制宜地以大型风景区、公园、苗圃、城市森林公园为回用目标。 3.4 补充地表、地下水源 除了直接利用至农业、工业、城市市政外,经深度处理去除痕量有机物、总溶解固体、金属盐与致病菌后,中水回用水还能补充到地表、地下水水源,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进行增扩,实现中水回用水的长循环间接利用。作为地下水源充水时,还能缓解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同时利用土壤层作为天然水处理单元,对中水进行再深度处理。 4.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4.1 公众对水资源的理解问题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的概念仅仅局限于清洁水和污水,而对中水的认识和了解十分有限,在使用时,对其水质存有很大顾虑,总是担心水体中含有超标工业污染物,不敢放心使用。 4.2 相应法规政策缺位问题 目前国家只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政策,对于中水回用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有限。此外,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关于中水回用的标准,目前只出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7个标准。 4.3 监管体制不健全问题 目前能明确作为水资源的只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由污水处理后得到的中水是否能作为水资源还未有定论,由此带来监管问题。如果将中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则对中水回用管理是水资源部门的职责;如果不将中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则对中水回用管理是环保部门的职责。 4.4 中水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中水工程一次性耗费巨大,且投资资金回笼很慢,因此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为此投入成本。而与中水配套的管道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的中水只能白白浪费,造成资金和人力极大损失,这也阻碍了中水快速推广。

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现状 发展趋势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某洗涤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方案报告

NO. JY06(10)-2016-12 XXXX服装水洗有限公司 水处理设施设计方案

文件责任表: 项目负责人------------- 工艺------------ 审核------------------ 审定------------------ 声明: 本方案内容属本公司知识产权,未经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出示本文本。

第一章污水部分 —、总论 (5) 1.1工程概况 (5) 1.2XXXX公司概况 (5) 1.3设计原则 (5) 1.4设计依据 (6) 1.5设计规范标准 (6) 1.6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 (7) 1.7工程内容 (7) 1.8业主完成的事项 (8) 二、设计规模、水质 9 2.1污水站设计规模 (9) 2.2设计进水水质 (9) 2.3设计出水水质 (9) 三、工艺选择 11 3.1污水来源及水质分析 (11) 3.2工艺流程选择思路 (11) 3.3前处理工艺 (12) 3.4主体处理工艺 (13) 3.5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21) 3.6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23) 3.7工艺流程说明 (24) 3.8各处理单元去除效率设计 (24) 3.9各处理单元控制点及所能降低的水质指标 (26) 四、构(建)筑物设计及主要设备选型 27 4.1格栅池 (27) 4.2集水井 (27) 4.3调节池 (28) 4.4混凝池 (29) 4.4絮凝池 (30) 4.5斜管沉淀池 (30) 4.6 A/0 池 (31) 4.7生化沉淀池 (32) 4.8消毒池 (33) 4.9清水池 (33) 4.10配电室 (34) 4.11压滤机房 (34)

简单中水回用技术设计方案-1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陕西恒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概述 (4) 项目概况 (5) 第二章设计水质、水量 (5) 污水水质分析 (5) 设计处理量 (5) 设计出水水质 (5) 第三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6) 设计依据 (6) 设计原则 (7) 第四章工艺方案选择 (7) 工艺选择 (7) 工艺简介 (9) 工艺流程 (10) 工艺流程说明 (11) 污水收集 (11) 石英砂过滤系统 (11) 活性炭吸附系统 (11) 污泥收集系统 (12) 工艺特点 (12) 第五章工艺设计 (12) 主要设备、构筑物设计 (12) 格栅池 (12) 调节池 (13) 石英砂过滤器 (13) 活性炭过滤器 (14)

中水回用池 (14) 污泥收集池 (14) PLC控制系统 (15) 建筑结构设计 (15) 设计依据 (15) 结构设计 (15) 钢筋混凝土工程 (16) 其它 (17) 第六章电气设计 (17) 设计原则 (17) 设计范围 (18) 设计所遵循的文件、标准和规范 (18) 建筑物、构筑物防雷电措施 (18) 供电负荷 (19) 第七章主要构筑物、设备汇总 (20) 主要构筑物 (20) 主要设备材料 (20) 第八章运行成本 (21) 废水处理运行费用 (21) 附件1质量保证承诺书 (22) 附件2 售后服务承诺书 (23)

第一章概述 概述 联合国早在1977年2月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危机”。如今,全世界面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水量急剧增加、水污染、水资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等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用水量急剧增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 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国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50%,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左右。工业方面,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仅为20%~40%,单位产品用水定额高。城市生活用水方面,供水管网和卫生设备的漏水是形成浪费的主要原因,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水量约占全部供水量的10%左右。 此外,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量行业发展集中,生产管理水平低,生产用水浪费严重;人们思想认识模糊,缺乏危机感,节水意识差,城市生活用水、家庭用水浪费现象普遍;缺少全局控制,违反生态规律发展,出现掠夺式开发、浪费式利用、混乱式管理;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都是我国水资源危机出现的原因。 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既能减小对地下水的开采,又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 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多数国家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

多相流分离中气浮技术及其进展

气浮技术及其进展 作者:简小文,郭勇,郝海保出处: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分类:海洋工程 发布时间:2012-3-15 10:33:24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气浮的产生的过程,气浮基本原理以及引气气浮和溶气气浮,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气浮新技术:EDUR多相流泵、微气泡发生装置,CFU、FGR以及F-F等。 关键词:气浮技术;多相流泵;微气泡发生装置;CFU;FGR;F-F 1. 气浮技术简介 气浮技术是在待处理水中通入大量的、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使之作为载体与悬浮在水中的颗粒或絮状物粘附,依靠浮力作用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后去除,实现污水净化的方法。气浮法最早于1905年出现在选矿工业[1],在水处理领域中,早在1920年,C.L.PECK就考虑用气浮法处理污水,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2]。上一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微气泡产生技术的限制,气浮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直到70年代以后,随着微气泡产生技术的发展和部分回流溶气法等技术的产生,使得气浮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气浮技术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已广泛的应用于等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3]。 2. 气浮分离基本原理 气浮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黏附污水中的悬浮,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气泡破裂后,油滴积聚、聚结后去除。气浮分离的三个过程: 1).气泡产生的过程。即在水中产生足够数量的微小气泡。 2).气泡和悬浮物附着过程。气泡与悬浮物碰撞、粘附后形成稳定的气、固、液三相接触体。 3).分离过程。气泡带着悬浮物上升积聚,气泡破裂,悬浮物积聚、聚结然后排出。 下面详细阐述上述三个过程。 2.1. 气泡产生的过程 气浮分离过程中首先需要产生大量细微而均匀的微气泡作为载体,气浮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中气泡的数量、大小以及分散度。Kiuru[4]的研究结果表明,气浮工艺中微气泡大小应适当,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气浮效果,微气泡直径控制在10 ~100μm 范围内(平均为40μm 左右) 就能够取得满意的净水效果。Nicholas Owens等[5]认为气泡大小应该小于30μm;James C. Robinson等[6]认为气泡直径应该小于颗粒直径时,除去效率高;马自骏等[7]认为气浮最佳气泡直径为15~30μm。

中水回用方案(膜处理技术)

中水回用方案(膜处理技术) - 中水回用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是收集各小区的优质杂排水(如洗脸、洗澡、洗菜水等),经过管道收集到一起。日处理水量为240m3,每小时处理水量为16 m3,其水质如下: COD BOD SS

进水

≤50 ≤10 ≤10 7-8.5 二、工艺流程简介: 方案简介: 1.细格栅:自己制作为细网状或直接向厂家定做

2.调节池一般设计为1.5-2.0h的水力停留时间,并向其内曝气(为了减轻调节池发生厌氧反应而产生的异味),一般采用水下曝气机。池底设有放空管,池顶设有溢流孔。 3.沉淀池一般设计为0.5-0.8h的水力停留时间,池子以斗形为宜,池底设有放空管或设一流量较小的排污泵亦可,池顶设有溢流孔,调节池与沉淀池的污水经过地下排污沟排到排污池经排污泵排入市政管网。 4.毛发过滤器,以小孔径的毛发过滤器为宜,截留原水中的毛发等大的颗粒物,为保护后续膜设备而设,其自设反洗管管路,可设计为每天反洗一次,每次10分钟。 5.加压泵为一备一用而设(本工艺采用流量为16m3/h,扬程80m,功率5.5Kw,南方泵业CDL16-100)为后续系统增压而设。 6.消毒设备(本工艺消毒设备为专利技术,市场很难买到,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细菌等对人体有害菌)可采用臭氧强氧化剂。 7.膜处理系统,主要采用中空纤维膜(本工艺中采用8根Φ200的中空纤维膜,其进水流量维持在12 m3/h,出水维持在10 m3/h左右,本系统原设计为每天反洗一次,但实际运行2个月后,效果不理想,改为每小时反洗10分钟,保护中空纤维膜),以后设计在前期设计的水要经过十分精细的过滤,这样不会使膜堵塞,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其运行压力为0.1-0.3MPa。 8.活性炭吸附,由膜出来的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去臭、去味还可

国内外中水回用技术

一.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用水量和废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情况日趋紧张,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下,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污水资源化就是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回用到适宜的位置。中水处理即是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方法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如用于冲洗地面、厕所、绿化、喷洒及景观用水等。因其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称中水。 二.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沿革 1.几种中水处理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化生化组合法等。通常回用技术需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 ,即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深度处理污水,这是因为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一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发展到目前 ,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有: (1) 生物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地→过滤→消毒→出水。 (2)物理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超滤膜→消毒→出水。以超滤膜分离技术替了代上述工艺中的沉淀、过滤单元。 (3)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物化生化结合法) MBR工艺概述 膜生物反应器 (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其处理流程为: 原水→格栅→调节池→活性污泥池→超滤膜→消毒→出水。(一体式)对于中水处理流程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当以洗漱、沐浴或地面冲洗等优质杂排水(CODcr 150~200mg/l,BOD5 50~100mg/l)为中水水源时,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法为主的处理工艺流程即可满足回用要求。当主要以厨房、厕所冲洗水等生活污水(CODcr300~350mg/l,BOD5 150~200mg/l)为中水水源时,一般采用生化法为主或生化、物化结合的处理工艺。而物化法一般流程为混凝、沉淀和过滤。 传统的生物化学法运转时必须考虑到反应速率和污泥的沉降性能。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活性污泥的浓度 ,污泥浓度高 ,则反应速度就快。但考虑到二沉池不能过大 ,所以活性污泥的浓度就不能太大,从而影响了反应速率。污泥的沉降性能则取决于曝气池的运行条件。严格控制曝气池的操作条件是首要条件 ,因此也限制了生物化学法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些不足 ,科学家们首先想到了用膜来进行固液分离。超滤膜分离技术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采用具有一定孔径的分离膜,将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胶体、细菌和微生物截留下来,从而达到浓缩与分离的目的。其处理精度可达0.1微米。不会产生生化法那样的气味儿,污泥量少,无需进行污泥处理。同时启动也十分方便,不必象生化法那样接种

中水回用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中水回用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19-07-02T11:30:27.9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作者:梁胜堂[导读] 我国是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且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 临沂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东省临沂市 276001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且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中水回用技术日趋成熟,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拥有广阔前景,尤其是在城市住宅用水方面节水潜力巨大。但目前中水回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难以普及推广上,且多年来一直难以有所突破。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地研究和寻找对策,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水回用;回用途径;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1.中水回用的概念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回用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回用于小区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目的。废水回用是指工业废水经深度处理工艺回用到生产线,循环使用,回收率相对低于75%,非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 以上两种都可称作回用水,中水回用就是把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经污水深度处理后,去除水体中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使其无色、无味、无害,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或标准后,应用于企业生产或居民生活的技术。 2.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2.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中国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新增水源不是开发难度大,就是开发成本高,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而每年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宝贵水资源。因此,实施中水回用是提高中国水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2.2 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需要 近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供应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在能源、资源上的成本越来越高。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在工业生产过程的使用量和消耗量越来越大,例如在造纸、印染、化工、热电等行业。中水回用可为企业节直接或间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带来更好经济效益。 2.3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为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给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一个美丽、美好的环境,全国都在实施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需大量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浇洒用水等。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后进行回用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3.中水回用的途径 3.1 农业灌溉用水 中国农业灌溉用污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城市污水处理厂极少,大都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农灌,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农作物污染。而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二级处理,出水水质超过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灌溉水质要求,均可用于农田灌溉。 3.2 工业用水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一方面水量增加和水价上涨带来用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大量污水排放带来排污成本增加。将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冷却循环用水、冲渣(灰)清洗用水、生产工艺用水、浆(涂)料产品用水等方面,可节约成本,降低污染。 3.3 城市市政杂用水 市政杂用包括绿化用水、湖泊河道的景观维护用水、冲洗车辆用水、浇洒道路用水和厕所冲洗水。从卫生和健康角度考虑,污水回用于市政杂用应进行严格消毒;从输水经济性出发,绿地浇灌和湖泊河道的景观维护用水应结合考虑,其用水一般宜采用河渠输水,受输水方式限制,供水范围不可能过度分散,应因地制宜地以大型风景区、公园、苗圃、城市森林公园为回用目标。 3.4 补充地表、地下水源 除了直接利用至农业、工业、城市市政外,经深度处理去除痕量有机物、总溶解固体、金属盐与致病菌后,中水回用水还能补充到地表、地下水水源,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进行增扩,实现中水回用水的长循环间接利用。作为地下水源充水时,还能缓解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同时利用土壤层作为天然水处理单元,对中水进行再深度处理。 4.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4.1 公众对水资源的理解问题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的概念仅仅局限于清洁水和污水,而对中水的认识和了解十分有限,在使用时,对其水质存有很大顾虑,总是担心水体中含有超标工业污染物,不敢放心使用。 4.2 相应法规政策缺位问题 目前国家只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政策,对于中水回用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有限。此外,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关于中水回用的标准,目前只出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7个标准。 4.3 监管体制不健全问题 目前能明确作为水资源的只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由污水处理后得到的中水是否能作为水资源还未有定论,由此带来监管问题。如果将中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则对中水回用管理是水资源部门的职责;如果不将中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则对中水回用管理是环保部门的职责。 4.4 中水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中水工程一次性耗费巨大,且投资资金回笼很慢,因此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为此投入成本。而与中水配套的管道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的中水只能白白浪费,造成资金和人力极大损失,这也阻碍了中水快速推广。 4.5 中水自身的水质问题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中水处理系统

中水处理系统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水处理系统 将生活污水作为水源,经过适当处理后作杂用水,其水质指标间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称为中水,相应的技术称为中水技术。经处理后的中水可用到厕所冲洗、园林灌溉、道路保洁、城市喷泉等。对于淡水资源缺乏,城市供水严重不足的缺水地区,采用中水技术既能节约水源,又能使污水无害化,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长时间内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 一、概念: 中水主要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则是将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回用。城市污水由于水量稳定,基建投资经济,许多国家都将中水回用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优选方案。因此,开展中水回用工作,显示出了开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功效。 二、中水系统类型: 1、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本系统内杂用水和优质杂排水。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清洗车、绿化等。其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本建筑内部或临近外部。 2、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城市排水体系不健全的地区,其水处理设施达不到标准,通过可以减轻污水对当地河流再污染。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该建筑韧的排水净化池(如沉淀池、、除油池等),该池内的水为总的。该系统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室内或室外。 3、小区域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的中水水源取自建筑小区内各建筑物所产生的杂排水。这种系统可用于建筑住宅小区、学校以及机关团体大院。其处理设施放置小区内。 4、区域性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本系统特点是小区域具有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中水水源可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或利用工业废水,将这些水运至区域中水处理站,经进一步深度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绿化等用。 三、中水回收的用途: 中水回用用途 的用途有两种:一种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程度,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投资高,工艺复杂;二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程度,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建筑中便器的冲洗,绿化浇洒以及消防等方面,这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使用要求,一般分为:

中水回用水处理解决方案

中水回用水处理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1. 细格栅:自己制作为细网状或直接向厂家定做 2. 调节池一般设计为1.5-2.0h的水力停留时间,并向其内曝气(为了减轻调节池发生厌氧反应而产生的异味),一般采用水下曝气机。池底设有放空管,池顶设有溢流孔。 3. 沉淀池一般设计为0.5-0.8h的水力停留时间,池子以斗形为宜,池底设有放空管或设一流量较小的排污泵亦可,池顶设有溢流孔,调节池与沉淀池的污水经过地下排污沟排到排污池经排污泵排入市政管网。 4. 毛发过滤器,以小孔径的毛发过滤器为宜,截留原水中的毛发等大的颗粒物,为保护后续膜设备而设,其自设反洗管管路,可设计为每天反洗一次,每次10分钟。 5. 加压泵为一备一用而设(本工艺采用流量为16m3/h,扬程80m,功率5.5Kw,南方泵业CDL16-100)为后续系统增压而设。[/td] [/tr][tr][td=2,1] 6. 消毒设备(本工艺消毒设备为专利技术,市场很难买到,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细菌等对人体有害菌)可采用臭氧强氧化剂。 7. 膜处理系统,主要采用中空纤维膜(本工艺中采用8根Φ200的中空纤维膜,其进水流量维持在12 m3/h,出水维持在10 m3/h左右,本系统原设计为每天反洗一次,但实际运行2个月后,效果不理想,改为每小时反洗10分钟,保护中空纤维膜),以后设计在前期设计的水要经过十分精细的过滤,这样不会使膜堵塞,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其运行压力为0.1-0.3MPa。 8. 活性炭吸附,由膜出来的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去臭、去味还可吸附水中的胶体物质(如果活性炭吸附系统前置在膜系统之前则1公斤活性炭处理水量8-12吨,活性炭的寿命会很短,很快更换活性炭,而其后置则为前置的20倍左右,提高活性炭的使用寿命,活性炭后置脱氯1公斤活性炭处理水量30吨左右,做直饮水时亦如此)本工艺活性炭罐设计为每天反洗一次,每次10分钟,罐体设计为Φ1600,有效高度为2000,净高2800,实际装填量为75%。 9. 中水回用池设计为3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在中水回用池底设有放空管,顶部设有溢流孔,中水回用池上部设有自来水补给管道。 10. 提升泵,本工艺供给4座办公楼冲厕用水,有高层和低层,故选用南方泵业型号为CDL4-60与CDL4-140(立式泵)并选用CDL4-140一台做为前面的几个系统的反洗泵。电器控制部分: 电器控制部分可分为控制加压泵运行、提升泵运行以及反洗几个方面。 ①加压泵受沉淀池和中水回用池内的液位控制器来控制:<1>.若沉淀池内水位达到设计要求而回用池内水位较低,加压泵运行;若沉淀池内水位未达到设计水位,回用池内水位较低,加压泵不运行,自来水补给阀门打开。<2>.沉淀池内水位未达到设计要求,而回用池内水位达到设计要求,加压泵不运行;沉淀池内水位未达到设计要求,而回用池内水位达到设计要求,加压泵不运行。 ②提升泵受各楼中水水箱内的液位控制器的控制以及中水回用池内液位控制器的控制:<1>.中水回用池内处于低水位时,提升泵不运行;<2>.中水回用池内水位达到设计要求,各楼中水水箱内水位处于高水位时,提升泵不运行,处于低水位时,提升泵运行。

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染料的大量使用,进入环境的染料与日俱增。本文论述了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介绍了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方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过程,为处理方法最优化提供了参考。并且,对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废水回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进生产工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树立资源观,争取从源头解决印染废水的污染问题。关键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发展 Abstr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yestuff industry and the use of various dyes, dye growing into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physical chemistry of biological and other kinds of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dire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was discussed, through the waste water reus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mprov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ctively carry out clean production, sets up the resource view, to solve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from the source. Key words: Print to dye waste water;ways of handling; development 1.引言 印染废水是以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一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为废水。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106—4*106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法,以下就对其处理现状及未来发展做出概述。 2.我国印染废水现状、特点 2.1印染废水现状 纺织印染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排水量也急剧增长。纺织工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