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接口,232,485

以太网接口,232,485
以太网接口,232,485

您的位置: 首页>> 微处理器/微控制器>> 接口及外设

用RS485代替RS232串口通信新方法

2010-10-08 18:19:57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关键字:RISC处理器RS485 RS232

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ARM是微处理器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它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ARM微处理器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处理器,该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ARM 9代表了ARM公司主流的处理器,已经在手持电话、机顶盒、数码相机、GPS、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因特网设备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在此,以ST公司生产的ARM 9系列中典型的STR912FW44X6芯片作为硬件开发平台的MCU,完成了基于ARM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利用RS 485串口代替RS 232串121来进行通信的新方法。

l 硬件总体设计框架

硬件总体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2 硬件介绍

现以STR912FW44X6芯片作为硬件开发平台的MCU,STR912FW44X6外扩张了点阵LCD 显示屏、输入按键、UART接口、IrDA、CAN、USB、ETM接口、音频放大器/话筒放大器和以太网接口。其中,本文使用的有UART接口和以太网接口。UART接口分为一个RS 232

串口和两个RS 485串口。RS 232串口用来与GSM模块的RS 232串口相连,以实现GPRS 的无线传输;两个RS 485串口,一个用来作MODBUS通信接口,另一个用来接电度表计,以采集统计并显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以太网通过网线连接到网络,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

3 硬件电路设计和功能实现

3.1 RS 232串口的电路设计和功能实现

RS 232是一种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是目前最常用的串行接口标准,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RS 232串行接口总线适用于设备之间通信距离不大于15 m,传输速率最大为20 KB/s。

RS 232串口是通过ST公司生产的ST3232EAR来实现的。ST3232EAR是一种把电脑的串行口RS 232信号电平(-lO V,+10 V)转换为单片机所用到的TTL信号电平(O V,+3.3 V)的芯片。它的内部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电荷泵电路,由1~6脚和4只电容构成。其功能是产生+12 V和-12 V两个电源,为RS 232串口提供电平的需要。第二部分是数据转换通道,由7~14脚构成2个数据通道。其中,13脚(RlIN)、12脚(R1OUT)、11脚(TlIN)、14脚(T1OUT)为第一数据通道;8脚(R2IN)、9脚(R2OUT)、10脚(T2IN)、7脚(T2OUT)为第二数据通道。TTL/CMOS数据从TlIN,T2IN输入转换成RS 232数据,从T1OUT,T20UT 送到电脑DP9插头;DP9插头的RS 232数据从RlIN,R2IN输入转换成TTL/CMOS数据后,从R1OUT,R2OUT输出。第三部分是供电,由15脚GND、16脚VCC(+5 V)构成。

通过将MCU中GPIO的RXD和TXD分别与ST3232的12脚(R1OUT)和11脚(T1IN)相连,使14脚(T10UT)和13脚(R1IN)输出RS 232电平,然后连接GSM模块RS 232串口和MCU板上的RS 232串口,可以通过向RS 232接口写AT指令来达到控制GSM模块功能的目的,以通过GPRS实现数据的传输。

3.2 RS 485串口的电路设计和功能实现

RS 485是用来采集太阳能发电系统数据的,这里之所以采用RS 485而不采用RS 232,是因为RS 485比RS 232具有很多优势。RS 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单端通信,其收发端的数据信号都是相对于地信号的。所以它的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的分布电容,其传输距离最大约为15 m,最高速率为20 KB/s,且其只能支持点对点通信。而RS 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受方式实现通信,由于传输线通常使用双绞线,有时差分传输,所以有极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总线收发器的灵敏度很高,可以检测到低至200 mV的电压,故其传输信号在千米以上是可以恢复的。RS 485的最大通信距离约为1 219 m,最大传输速率为10 MB/s,它采用双半工工作方式,可支持多点数据通信,其总线一般最大支持32

个节点。

RS 485接口芯片采用的是ADM3485。ADM3485采用单一电源+3.3 V工作,半双工通信方式,可完成将TTL电平转换为RS 485电平的功能。ADM34185芯片的结构和引脚都非常简单,内部含有一个驱动器和一个接收器,RO和DI端分别为接收器的输出端和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连接时只需分别与单片机的RXD和TXD相连即可。RE和DE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使能端,当RE为逻辑0时,器件处于接收状态;当DE为逻辑1时,器件处于发送状态,因为ADM3485工作在半双工状态,所以只需用单片机的一个管脚控制这两个引脚即可。A端和B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差分信号端,当A引脚的电平高于B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1;当A的电平低于B端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O。在与单片机连接时接线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信号控制ADM3485的接收和发送即可。同时将A和B端之间加匹配电阻,一般可选100 Ω的电阻。该设计有两个RS 485,其中一个用来作MODBUS通信接口,另一个用来接电度表,以采集统计并显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3.3 以太网的电路设计和功能实现

以太网网口采用的是0880-1X1T-01,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芯片采用的是ST公司的STElOOP 快速以太网物理层芯片。STEl00P以太网接口芯片提供了一组媒体独立接口(MII)。媒体独立指的是在不对MAC硬件重新设计或替换的情况下,任何类型的PHY设备都可以正常工作。MII接口是快速以太网MAC层与PHY层之间的标准接口,是IEEE 802.3定义的以太网行业的标准。它包括一个数据接口,以及一个MAC和PHY之间的管理接口。数据接口包括分别用于发送器和接收器的两条独立信道。每条信道都有自己的数据、时钟和控制信号。MII 数据接口总共需要16个信号。管理接口是个双信号接口:一个是时钟信号,另一个是数据信号。

通过管理接口,上层监视和控制PHY。基于以太网的TCP/IP通信,使ARM可以通过网线进行联网,并可以实时地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用来传输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实时数据。

提出一种利用RS 485串口代替RS 232串口进行通信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解决了RS 232串口在传输距离和节点数量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能力。

RS485-RS232-RS422通信协议

泰安思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RS485 通讯协议 RS-232与RS-422之间转换原理和接法 通常我们对于视频服务器、录像机、切换台等直接播出、切换控制主要使用串口进行,主要使用到RS-232、RS-422与RS-485三种接口控制。下面就串口的接口标准以及使用和外部插件和电缆进行探讨。 RS485 通讯协议 RS-232、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例如:视频服务器都带有多个RS422串行通讯接口,每个接口均可通过RS422通讯线由外部计算机控制实现记录与播放。视频服务器除提供各种控制硬件接口外,还提供协议接口,如RS422接口除支持RS422的Profile协议外,还支持Louth、Odetics、BVW等通过RS422控制的协议。 RS-232、RS-422与RS-485都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并发布的,RS-232在1962年发布。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p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p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 标准。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 RS485 通讯协议 1. RS-232串行接口标准 目前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由于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ps。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kΩ~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RS485 通讯协议 2. RS-422与RS-485串行接口标准 (1)平衡传输 RS-422、RS-485与RS-232不一样,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通常情况下,发送驱动器A、B 之间的正电平在+2~+6V,是一个逻辑状态,负电平在-2V~6V,是另一个逻辑状态。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中还有一“使能”端,而在RS-422中这是可用可不用的。“使能”端是用于控制发送驱动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当“使能”端起作用时,发送驱动器处于高阻状态,称作“第三态”,即它是有别于逻辑“1”与“0”的第三态。 (2)RS-422电气规定 由于接收器采用高输入阻抗和发送驱动器比RS232更强的驱动能力,故允许在相同传输线上连接多个接收节点,最多可接10个节点。即一个主设备(Master),其余为从设备(Salve),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串口-以太网转换器附源程序

现场答辩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 总成绩:重庆邮电大学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串口-以太网转换器 单位(二级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0 年11 月 重庆邮电大学制

目录 一、实验作品功能描述 二、实验作品界面或使用说明 三、小组分工与个人所负责的模块说明 四、程序流程图 五、任务的定义、实现及主要模块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实验结果 八、实验体会 九、进一步改进方案和作品应用建议附录:个人所负责编写的部分主要代码

一、 实验作品功能描述 该作品是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串口-以太网转换器。该网关能够实现 RS-232与以太网TCP/IP 之间的协议转换,从而能为各种串口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入功能。该转换器实现的是串口数据的透明化传输,即转换器并不对通信的数据内容作任何修改,只是对通信数据进行打包和解包工作,以实现串口数据的网络传输。 二、实验作品使用说明 该设计最终在实验室ARM3000开发板平台上验证成功,一个UP-NetARM3000 通过网线与pc 机相连接,发送板的ARM 监视以太网,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串口收发器发送,pc 机收发器监视串口,将接收的字符发送到以太网,数据传送 数据转换图 数据转换过程为,pc 开始,主机发送数据到以太网口,以太网接收到数据,发送到串口;串口轮询总线,接收到数据以后,发送到以太网口,最后将数据返回给 pc 机。 三、小组分工及个人所负责模块 这次设计,我主要负责总函数的设计及调用。主要用到了实验手册中的串口实验,UDP 通信实验,系统消息循环实验这几个实验。程序见附录。 四、程序设计流程图 本次设计的主程序流程图如下

485与232通讯协议区别

1、什么是RS-232-C接口?采用RS-232-C接口有何特点?传输电缆长度如何考虑?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可以采用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二种方式。由于串行通讯方式具有使用线路少、成本低,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而被广泛采用。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RS-232-C接口(又称EIA 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它是在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DB25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1)接口的信号内容实际上RS-232-C的25条引线中有许多是很少使用的,在计算机与终端通讯中一般只使用3-9条引线。RS-232-C最常用的9条引线的信号内容见附表2)接口的电气特性在RS-232-C中任何一条信号线的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即:逻辑“1”,-5— -15V;逻辑“0” +5— +15V 。噪声容限为2V。即要求接收器能识别低至+3V的信号作为逻辑“0”,高到-3V的信号作为逻辑“1” 附表 1 引脚序号信号名称符号流向功能 2 发送数据TXD DTE→DCE DTE发送串行数据 3 接收数据RXD DTE←DCE DTE接收串行数据 4 请求发送RTS DTE→DCE DTE请求DCE将线路切换到发送方式 5 允许发送CTS DTE←DCE DCE 告诉DTE线路已接通可以发送数据 6 数据设备准备好DSR DTE←DCE DCE准备好7 信号地信号公共地8 载波检测DCD DTE←DCE 表示DCE接收到远程载波20 数据终端准备好DTR DTE→DCE DTE准备好22 振铃指示RI DTE←DCE 表示DCE与线路接通,出现振铃3) 接口的物理结构RS-232-C接口连接器一般使用型号为DB-25的25芯插头座,通常插头在DCE端,插座在DTE端. 一些设备与PC机连接的RS-232-C接口,因为不使用对方的传送控制信号,只需三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所以采用DB-9的9芯插头座,传输线采用屏蔽双绞线。4)传输电缆长度由RS-232C标准规定在码元畸变小于4%的情况下,传输电缆长度应为50英尺,其实这个4%的码元畸变是很保守的,在实际应用中,约有99%的用户是按码元畸变10-20%的范围工作的,所以实际使用中最大距离会远超过50英尺,美国DEC公司曾规定允许码元畸变为10%而得出附表2 的实验结果。其中1号电缆为屏蔽电缆,型号为DECP.NO.9107723 内有三对双绞线,每对由22# AWG 组成,其外覆以屏蔽网。2号电缆为不带屏蔽的电缆。型号为DECP.NO.9105856-04是22#AWG的四芯电缆。附表2 DEC 公司的实验结果波特率 1 号电缆传输距离(英尺) 2 号电缆传输距离(英尺)1105000300030050003000 1200300030002400100050048001000250 9600250250 2. 什么是RS-485接口?它比RS-232-C接口相比有何特点?由于RS-232-C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4)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上也只能用在50米左右。针对RS-232-C的不足,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85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 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

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 篇一:以太网转4e1协议转换器说明书 以太网转4e1协议转换器说明书qs-Rj45-4e1接口转换器采用反向复用技术,将多条e1电路捆绑起来用于传输 10m/100m的以太网数据,实现了1-4路e1通道至以太网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此转换器能把e1通道收发的信号点对点传输到Rj45接口,实现e1信道与以太网的互连。与一般的远程网桥不同的是,此转换器支持1-4路e1信道的灵活配置,能自动检测e1的数量并选择可用的e1,并且允许e1电路之间存在一定的传输时延差。单路线路速率是 1968kbit/s,4路带宽可达7872kbit/s。设备在10/100mbps 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时,可与以太网交换机或集线器相连,充分地利(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用电信网络中现有的大量 e1电路资源来扩展以太网的传输距离和应用范围,是以太网宽带接入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此产品可用于局域网互连、局端互连、视频点播、远程监控、交换机的e1接口插卡等各种领域。 关键特性:

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 实现以太网数据在1~4条e1电路中的透明传输; 以太网接口10m/100m,全/半双工完全自适应,支持Vlan 协议; 每路以太网口支持支持auto-mdix(交叉线和直连线自 适应); 可设置cRc告警门限自动对传输质量差的线路进行隔离,并且是单方向切断,当2m支路一个方向误码率超出门限时,只切断该方向,另一方向不受影响;即以太网传输的两个方向可以不对称; 实允许4路e1有10ms的传输时延差。当该差值超出允许的范围时,系统可以自动停止在时延过大的e1上发送数据; 真正实现snmp的网管功能; 提供2种环回功能:e1本端自环、e1向外环; 内置动态以太网mac地址列表(4096个),具有本地数据帧过滤功能; e1接口符合itu-tg.703、g.704和g.823,不支持信令时隙的使用; e1接口模块含有内置的时钟恢复电路和hdb3编解码电路; 设备工作中支持e1信道的热插拔,并自动检测有效的

RS485通讯协议

RS485通讯协议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RS232和RS485. 典型的串行通讯标准是RS232和RS485.它们定义了电压,阻抗等.但不对软件协议给予定义 区别于RS232, RS485的特性包括: 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 -232-C 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3000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因 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因为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RS485接口连接器采用DB-9的9芯插头座,与智能终端RS485接口采用DB-9(孔),与键盘连接的键盘接口RS485采用DB-9(针)。

RS485编程 串口协议只是定义了传输的电压,阻抗等,编程方式和普通的串口编程一样!! RS-232与RS-422之间转换原理和接法 通常我们对于视频服务器、录像机、切换台等直接播出、切换控制主要使用串口进行,主要使用到RS-232、RS-422与RS-485三种接口控制。下面就串口的接口标准以及使用和外部插件和电缆进行探讨。 RS-232、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例如:视频服务器都带有多个RS422串行通讯接口,每个接口均可通过RS422通讯线由外部计算机控制实现记录与播放。视频服务器除提供各种控制硬件接口外,还提供协议接口,如RS422接口除支持RS422的Profile协议外,还支持Louth、Odetics 、BVW等通过RS422控制的协议。 RS-232、RS-422与RS-485都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并发布的,RS-232在1962年发布。RS-422由RS-232

以太网转232模块-以太网转RS232模块

详细信息 可将以太网转 232 模块串口设备连接至以太网 业界首款全双工、不间断、低成本232转TCP转换器 支持TCP服务器、TCP客户端、UDP模式 支持虚拟串口、Web登录或使用VirCom进行配置 ZLSN2100 概述 ZLSN2100以太网转232模块是卓岚开发的一款RS232和TCP/IP之间协议转化器。该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可以方便地使得串口设备连接到以太网和Internet,实现串口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和同类产品相比,其显著特点是稳定性(可以全双工、不间断发送大批量数据而不丢失一字节)和适中的价格。 特点 通过ZLSN2100内嵌Web服务器可配置其网络参数、串口参数、登录口令等。 Web服务器支持密码登录,以防止随意修改。 支持跨网关:能够将串口服务器和任何Internet上有公网IP的主机连接。 支持1200~115200波特率。 支持9位数据发送功能:第9位可以为无、奇校验、偶校验、1、0,五种方式方便在485通信中区分数据帧和地址帧。 ZLVirCom配置工具可在网络上自动寻找NETCOM设备联网服务器。 支持虚拟串口。 支持数据写保护,防止随意篡改。 支持默认配置启动。 LINK灯连接指示。 硬件流控CTS/RTS。 1KV网络浪涌保护。 规格 网络界面

串口界面 软件特性 电器特性 机械特性 工作环境 订购信息 以太网转232的流控功能介绍

1.以太网转232的流控 RS232转网口转换器ZLAN2100是支持RS232流控和网口流控的高性能转换器。所谓流控即对数据流的速度进行控制,防止接收方缓冲区满的时候发送方继续发送数据引起数据的丢失。RS232转网口中流控对于防止数据包丢失是相当重要的。 RS232和网口采用了不同的流控机制。RS232的流控分为无流控、软件流控、硬件流控。网口的流控一般采用TCP的窗口流控机制。由于两种流控方式的不同,ZLAN2100在将RS232协议数据转换为网口协议数据的时候,也要进行流控方式的转换。 图1. RS232转网口转换器——ZLAN2100 RS232的流控方式介绍如下: 1.无流控:没有流控功能。 2.软件流控:软件流控也称之为XON/XOFF流控,使用控制字符XON、XOFF来实现。在RS232数据通信过程中,如果发送方 收到XOFF字符则停止发送数据,反之如果收到XON字符则重新开始发送数据。XON一般定义为十六进制0x11,XOFF为十六进制0x13。 3.硬件流控:硬件流控又分为DSR/DTR流控和CTS/RTS流控。硬件流控是通过硬件的高低电平来通知发送方,接收方的缓冲 区是否快满了。CTS/RTS流控时,RS232(DB9)的8引脚为RTS,7引脚为CTS。DSR/DTR流控时,RS232(DB9)的6引脚为DSR,4引脚为DTR。 网口流控方式:网口一般采用两种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其中UDP协议是没有流控的,TCP协议采用窗口流控,即发送方知道接收方的接收缓冲区大小,发送方从而不会发送超过接收方接收能力的数据量,接收方也会定期告诉发送方窗口大小的变化。 ZLAN2100和ZLVircom相互配合实现RS232转网口的流控转化,例如当RS232给出硬件流控引脚高电平时(高电平表示开始流控),ZLAN2100的内嵌TCP/IP协议栈自动通知TCP窗口减少;反之当TCP窗口减少时ZLAN2100自动设置硬件流控引脚高为高电平。 2. RS232串口线与硬件流控 RS232串口线的接头分为公头和木头。另外有些RS232串口线是9芯的,有些只有GND、RXD、TXD这3芯。有些RS232串口线是2、3交叉的(即RXD、TXD交叉),有些是不交叉的。要实现RS232的硬件流控必须采用9线的RS232串口线,否则硬件流控信号无法传递过去。

免费的以太网-串口转换方案

免费的以太网-串口转换方案 1、以太网-串口转换器的作用 串口,一般就是指计算机的RS-232口或者RS-485口,是工业通信最常用的接口。以太网串口通信产品可以从以太网口直接扩展出RS-232、RS-485、RS-422口,同时还可以虚拟成为本地COM串口(COM1-COM256)、无须修改已有的串口通信软件。 常用的以太网-串口转换器通过以太网线外插到计算机或者HUB的以太网口,在另外一端转换出串口。波仕卡ETH232GH以太网-串口转换器的串口端是一个DB-9针座,具有RS-232、RS-485、RS-422全部引脚,并且配有接线端子。当作为RS-232口时与PC机的DB-9针RS-232口的2、3、5脚分配完全相同。如果用户要求不修改已有串口通信软件,把ETH232GH就当成为一个PC机的本地COM串口,为此随产品有一个将ETH232GH的以太网口映射成为本地COM串口的软件。虚拟串口软件可以将ETH232GH系列产品映射为本地计算机的COM1-COM256中的任何一个。 2 免费的以太网串口转换的原理 本文介绍的免费方案就是如何利用以太网先组成局域网,再让多台计算机都安装上免费的波仕卡局域网即时通信软件,然后将即时通信软件的以太网信息送到计算机的串口。这样就借助于计算机并且用免费的软件方法实现了以太网串口转换。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即时通信软件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包括基于以太网(局域网)的企业即时通讯软件和基于互联网的个人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信软件使得任何两个甚至多个用户借助于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可以进行通信,但是目前仅仅局限于数据、文件等交换,还没有实现串口通信的功能。本文的方案在本质上就是把串口要发送的数据按照TCP/IP协议进行重新排列后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发送到以太网连接的局域网,同时也把以太网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从局域网收到的数据按照TCP/IP格式提取出来后再按照串口通信的格式组合后接收。常用的串口通信格式为(9600,N,8,1),意思就是通信的速率(波特率)为9600bps,即每秒9600位,N表示无奇偶校验位,8表示用8个字节表示一个数,1就是最后再加上1位附加位。以太网TCP/IP协议的数据包括帧同步、地址、类型、数据、校验。把串口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去掉校验位和附加位提取出8个字节的纯数据,然后将它填充到以太网帧的数据部分,并且再补充任意38个字节到46个字节就可以构成一帧以太网的数据包发送出去。同理,把以太网收到的一帧数据包去掉帧同步、地址、类型和校验后得到46个字节的纯数据,只取前面的8个字节,然后加上校验位和附加位按照波特率由串口接收。 3 局域网串口即时通信软件 串口即时通信软件是一种在局域网甚至互联网内实现串口即时通信的软件。好灵通V11是局域网版本。只要2台或者多台计算机位于一个局域网内,那么借助于好灵通软件可以实现这些计算机的串口之间的即时通信,也可以实现透明传输和多机通信。好灵通V11同时是一款功能齐全的局域网聊天工具,最新的版本不再依赖特定的串口转换器,因而可以零硬件成本用纯软件实现以太网的串口通信。(专利:基于即时通信软件的串口控制器ZL201120133429)(1)好灵通是一种能够实现串口硬件控制的即时通信软件,不仅仅能够即时交换信息,而且还能够对远端的串口设备进行控制。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串口通信功能的即时通信产品。(2)局域网版的好灵通v11可以在同一局域网段内部实现即时通信和串口控制,包括有线的以太网局域网和无线WIFI局域网。是一款很实用的局域网通信及串口控制工具,可以发送文字、文件、对话等、还可以设置串口COM号、波特率等。(3)可以实现有线或无线局域网内串口

如何免费实现以太网-串口转换

如何免费实现以太网-串口转换 1、以太网-串口转换器的作用 串口,一般就是指计算机的RS-232口或者RS-485口,是工业通信最常用的接口。以太网串口通信产品可以从以太网口直接扩展出RS-232、RS-485、RS-422口,同时还可以虚拟成为本地COM串口(COM1-COM256)、无须修改已有的串口通信软件。 常用的以太网-串口转换器通过以太网线外插到计算机或者HUB的以太网口,在另外一端转换出串口。波仕卡ETH232GH以太网-串口转换器的串口端是一个DB-9针座,具有RS-232、RS-485、RS-422全部引脚,并且配有接线端子。当作为RS-232口时与PC机的DB-9针RS-232口的2、3、5脚分配完全相同。如果用户要求不修改已有串口通信软件,把ETH232GH就当成为一个PC机的本地COM串口,为此随产品有一个将ETH232GH的以太网口映射成为本地COM串口的软件。虚拟串口软件可以将ETH232GH系列产品映射为本地计算机的COM1-COM256中的任何一个。 2、免费的以太网串口转换的原理 免费方案就是如何利用以太网先组成局域网,再让多台计算机都安装上免费的波仕卡局域网即时通信软件,然后将即时通信软件的以太网信息送到计算机的串口。这样就借助于计算机并且用免费的软件方法实现了以太网串口转换。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即时通信软件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包括基于以太网(局域网)的企业即时通讯软件和基于互联网的个人

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信软件使得任何两个甚至多个用户借助于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可以进行通信,但是目前仅仅局限于数据、文件等交换,还没有实现串口通信的功能。本文的方案在本质上就是把串口要发送的数据按照TCP/IP协议进行重新排列后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发送到以太网连接的局域网,同时也把以太网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从局域网收到的数据按照TCP/IP格式提取出来后再按照串口通信的格式组合后接收。常用的串口通信格式为(9600,N,8,1),意思就是通信的速率(波特率)为9600bps,即每秒9600位,N表示无奇偶校验位,8表示用8个字节表示一个数,1就是最后再加上1位附加位。以太网TCP/IP协议的数据包括帧同步、地址、类型、数据、校验。把串口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去掉校验位和附加位提取出8个字节的纯数据,然后将它填充到以太网帧的数据部分,并且再补充任意38个字节到46个字节就可以构成一帧以太网的数据包发送出去。同理,把以太网收到的一帧数据包去掉帧同步、地址、类型和校验后得到46个字节的纯数据,只取前面的8个字节,然后加上校验位和附加位按照波特率由串口接收。 3、局域网串口即时通信软件 串口即时通信软件是一种在局域网甚至互联网内实现串口即时通信的软件。好灵通V11是局域网版本。只要2台或者多台计算机位于一个局域网内,那么借助于好灵通软件可以实现这些计算机的串口之间的即时通信,也可以实现透明传输和多机通信。好灵通V11同时是一款功能齐全的局域网聊天工具,最新的版本不再依赖特定的串口转

以太网转串口设备,网口转485

RS485转以太网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 时间:2014-03-14 作者:卓岚 1.RS485转以太网的应用 RS485通信技术在工程上用得很多,其主要优点如下: ?布线简单:只需要2根线,现在一般采用网线的屏蔽线接口。 ?通信距离远:由于采用了差模通信方式,比RS232的通信距离要远。 ?可以支持多机联网通信:相比于RS232只能一对一的连接,RS485可以在线上挂载多个终端,采用查询——应答的方式实现多机通信。 但是RS485现在经常需要转为以太网,也就是转化为TCP/IP,分析这些应用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以太网可以接入internet这样就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监控,这是RS485所无法做到的。 ?当需要多台RS485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时候,传统的方式是使用多串口卡。也就是使用在计算机上扩展串口来实现多个RS485串口。使用RS485转以太网之后,可以把RS485的接口留到现场,而监控计算机这端只保留一根网线即可,使用较为方便。 2.RS485转以太网的解决方案 实现RS485转以太网(即485转网口)主要一个硬件转换器和一个软件驱动。硬件转换器分为两种:串口服务器(串口联网服务器、串口通信服务器)、串口联网模块。 RS485串口服务器是带外壳的,可以将现有的485设备连接到以太网。适合已有的RS485串口设备的网络化改造。RS485串口联网模块是不带外壳的,可以理解为内嵌方式的RS485转以太网模块,使用模块解决方案,可以将模块集成到用户设备的内部,实现串口服务器和设备的一体化。在价格上模块方案比串口服务器方案价格要低。两种硬件如下图所示: 串口服务器的硬件实现了RS485接口转化为TCP/IP接口(网络接口),那么配合计算机端的虚拟串口驱动使用就可以再次将TCP/IP连接虚拟地转化为串口。虚拟串口驱动可以在计算机内的驱动层虚拟出类似COM5、COM6等虚拟串口号,并且将远端的串口服务器和这些虚拟串口绑定。这样用户串口程序打开虚拟串口的时候就可以通远端的串口服务器通信,即和串口设备通信。 使用该RS485转以太网解决方案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之后,用户的485设备相当于实现网络化的扩展,原有的硬件和软件程序都无需修改。

232转以太网接口

针对智能仪器联网的需求,对支持RS-232接口的智能仪器设计了一个以太网通信接口。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用其串口口,用RTL8019AS芯片和RJ-45作为以太网接口,并通过软件实现RS-232与TCP/IP协议的转换,通过以太网实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给出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方案。 联网络硬件、软件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用户呈指数增长,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网络互联的同时,各种家电设备、仪器仪表以及采集与控制设备正逐步地走向网络化,以便共享网络中庞大的信息资源。但是很多现有的仪器设备只配置了RS-232等串口,,无法直接联网。本文所设计的通信接口可以使具有RS-232接口的智能仪器和设备接入以太网,实现网络中的远程计算机与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数据共享。目前具有RS-232接口的智能设备非常普及,它们大多数配置有串口,甚至许多家用电器也提供如微波炉、空调和热水器等。这些设备和电器可以通过本文所设计的通信接口接入网络,使网络中的监控计算机对它们进行远行数据采集,发出控制命令等一系列操作。使远在办公室的人们通过自己办公桌前的PC机监视现场智能仪表的测量数据,或者水器等家电,实现温度查询、室温的预热预冷、热水器的开关等操作。 化智能仪器接口的技术 上述目标,每一个智能仪器和设备都应成为Internet上的独立节点。也就是说每个智能仪器都必须安装一个网络接口来控制网络化接口仪器的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网络连接中有80%是基于双绞线介质的以太网。为了满足该网络接口的通用性和实现的简便tek公司的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全双工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并用廉价的8051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实现把RS-2 TCP/IP协议的目标。RTL8019AS芯片中集成了OSI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性能,它与单片机8051接口方便,具有软廉等优点,符合Ethernet II与IEEE802.3标准,具有全双工的工作方式,内置16KB的SRAM,用于收发缓冲,能够降低求。 t套接字技术 控计算机端,Winsock控件可支持数据收发程序的实现。Winsock控件是基于socket套接字技术的,提供了访问TCP和U 便的途径,使编程人员在开发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时,不必了解TCP的细节或低级WinsockAPIs函数的调用,只需通过设置性并调用其方法,就可直接连接到一台远程计算机进行,并可实现双向数据交换。如果访问TCP传输控制协议服务功能,还须机间点对点通信。如果访问UDP数据文报协议功能,不必建立连接,发送数据将以广播方式在网上传输。 P协议 是计算机网络中最主要的传输协议,目前的Internet网就是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络。而且TCP/IP除了用于广域网外,泛应用。当然,在单片机中实现TCP/IP协议与PC机不同,在PC里可支持比较完整的TCP/IP协议,但在单片机里由于资源的TCP/IP协议,只能根据需要实现相关的部分。通常,在单片机中只实现ARP、IP、ICMP、TCP/UDP等协议,而更高层的TP、FTP等)一般是不需要的。单片机应用的TCP/IP协议大多是为了完成远程数据传输,而不是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功能资源的有限性,对某一协议而言还需要作适当简化。 仪表的联网要求,需要实现简单的RS-232接口到Ethernet的数据传输,为此,需要编写出以太网接口硬件以及底层的通讯

ETH-PPI以太网转换器操作手册

大连德嘉国际ETH-PPI以太网转换器 使用手册 概述: 大连德嘉电子的2011款ETH—PPI=CP243i+wincc直连功能(即不用PC ACCESS )。它能够使你用WinCC自带的驱动[TCP/IP(auto)] 连接S7-200 。在工程应用中化复杂为简单、方便实用。减少了因使用OPC[即PC ACCESS]而带来的通讯不稳定性!WinCC中的I、 Q M、 DB1(切记是DB1)与 s7-200中的 I、 Q 、M、 V一一对应,使用时非常简单,填完IP 地址就可立即使用。同时S7-200的编程软件 MicroWin 4.0 也可同时工作,可通过 ETH-PPI 对s7-200进行上传下载程序,在线调试及监视,功能是相当的强大,西门子不能同时 做到!另外,西门子Prodave 6.0 是无法与S7-200连接的,但通过ETH-PPI转换器,走 S7-300 TCP协议是完全可行的!这为喜欢编程的 客户(尤其是在数据采集项目中)提供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优势:1、连接wincc不需要用OPC,可以直接连接,增强通讯稳定性。 2、可以利用西门子Prodave 6.0 和VB开发自己的S7-200用上位软件。 注:如果您不需要wincc直连或者用Prodave开发自己的S-200上位软件,您可以选择我们的CP243i,因为它的价格相对会便宜一些。 导轨型ETH-PPI:可以同时导轨安装和螺钉安装。

简约型ETH-PPI:功能同上,只是外形较为小巧

一、硬件连接方式: 1)线型方式:即一台PLC(s7-200和一台上位机(计算机),直接用交叉线(RJ45 网线)相连。

以太网转485

.RS485转以太网的应用 RS485通信技术在工程上用得很多,其主要优点如下: ?布线简单:只需要2根线,现在一般采用网线的屏蔽线接口。 ?通信距离远:由于采用了差模通信方式,比RS232的通信距离要远。 ?可以支持多机联网通信:相比于RS232只能一对一的连接,RS485可以在线上挂载多个终端,采用查询——应答的方式实现多机通信。 但是RS485现在经常需要转为以太网,也就是转化为TCP/IP,分析这些应用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以太网可以接入internet这样就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监控,这是RS485所无法做到的。 ?当需要多台RS485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时候,传统的方式是使用多串口卡。也就是使用在计算机上扩展串口来实现多个RS485串口。使用RS485转以太网之后,可以把RS485的接口留到现场,而监控计算机这端只保留一根网线即可,使用较为方便。 2.RS485转以太网的解决方案 实现RS485转以太网(即485转网口)主要一个硬件转换器和一个软件驱动。硬件转换器分为两种:串口服务器(串口联网服务器、串口通信服务器)、串口联网模块。 RS485串口服务器是带外壳的,可以将现有的485设备连接到以太网。适合已有的RS485串口设备的网络化改造。RS485串口联网模块是不带外壳的,可以理解为内嵌方式的RS485转以太网模块,使用模块解决方案,可以将模块集成到用户设备的内部,实现串口服务器和设备的一体化。在价格上模块方案比串口服务器方案价格要低。两种硬件如下图所示: 串口服务器的硬件实现了RS485接口转化为TCP/IP接口(网络接口),那么配合计算机端的虚拟串口驱动使用就可以再次将TCP/IP连接虚拟地转化为串口。虚拟串口驱动可以在计算机内的驱动层虚拟出类似COM5、COM6等虚拟串口号,并且将远端的串口服务器和这些虚拟串口绑定。这样用户串口程序打开虚拟串口的时候就可以通远端的串口服务器通信,即和串口设备通信。 使用该RS485转以太网解决方案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之后,用户的485设备相当于实现网络化的扩展,原有的硬件和软件程序都无需修改。

USB转以太网

深圳市和芯润德科技有限公司SR9800 datasheet USB转以太网 USB转以太网是没有网口接口的设备通过USB接口扩展成有线网口的一种方式,他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主要特点 ●USB接口 ?内置USB 2.0收发器 ?支持 480Mbps 高速传输 ?支持 12Mbps全速传输 ?支持挂起及远程唤醒操作 ?电源驱动能力支持总线供电及自供电模式 ?支持4个USB总线端点(控制、中断、块传 输输入、块传输输出端点) ?支持自分离省电模式,以获得更低的功耗 消耗 ●10/100M快速以太网接口 ?支持IEEE 802.3u 100Base-TX ?支持IEEE 802.3 10Base-T ?支持IEEE 802.3x 流量控制 ?支持半双工冲突压力回退流量控制 ?内置10/100Mbps快速以太网PHY ?内置TX/RX 接收发送缓存 ?支持IPv4 TCP/IP/UDP/ICMP/IGMP、IPv6 TCP/UDP/ICMPv6 的封包校验及其自动生 成 ?支持VLAN ID过滤 ?支持网络远程唤醒功能,通过网络链接状 态改变、魔术包、Microsoft唤醒包及外部 唤醒引脚状态改变等事件进行远程唤醒 ?休眠模式下可选择网络低功耗或关闭PHY 供电 ●EEPROM接口 ?支持从EEPROM自动及加VID、DID、以太 网物理地址、USB设备描述符及适配器其 它配置信息 ?支持256/512字节(93C56/66) ●LED接口 ●时钟接口 ?单25MHz时钟输入,支持晶体及钟振 ●电源 ?低功耗3.3V单电源供电 ?内部集成3.3V转1.8V电压转换电路 ●杂项 ?支持动态电源管理以节省在空载或轻负载 状态下的功耗 ?支持休眠模式时的极低功耗睡眠模式 ?工作温度0℃到70℃或-40℃到+85℃ ●封装 ?采用符合RoHS规范的小型LQFP32L- 07x07封装 2、应用范围 ●USB网卡 ?USB 10M/100M 以太网适配器 ?上网本、个人平板电脑 ?游戏机、移动媒体播放器 ?移动终端 ?多媒体网关 ●嵌入式设备 ?IP机顶盒、IPTV ?POS机 ?DVD、DVR ?网络打印机 ?支付终端读卡器

以太网与串行接口转换电路设计

以太网与串行接口转换电路设计 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接入网络以实现远程控制或资源共享。以太网接 口布线方便,通信带宽较宽,可达100 Mb/s 甚至1000 Mb/s。嵌入式系统由于具有体积小、价格低、专用性能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业 测试设备中。随着嵌入式系统与网络的日益紧密结合,在嵌入式系统中引入 TCP/IP 协议栈已成为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在以太网接口实现基本数据传输的基础上将其转换成其他通用串行 接口(如SPI、UART、CAN),更利于应用在广泛的工业控制领域中。目前市 面上的以太网控制芯片大多功耗高、功能复杂,不适合用在中低端的嵌入式系 统中。之前Microchip 推出的芯片ENC28J60 的网络接口速度只能达到10 Mbps,其SRAM buffer 也不大容易造成接收溢出,而ENC424J600 速度可达100 Mbps,功能将更加完善,并提供两种接口给嵌入式开发者选择,是一款很好的网络接口芯片。STM32F103RET6 是一款ARM 处理器,它的功耗低、价 格低廉、功能强大、具备丰富的串行接口,具有512 KB 的Flash,在一般的应用中可以不用外扩Flash,是中低端嵌入式开发系统的最佳选择之一。将两者结合不但能实现网络通信,而且可以灵活转换成其他串行接口,用途广泛网络控制器外围硬件电路 ENC424J600 网络控制器外围硬件电路设计需要注意的几点有: ENC424J600 的SPISEL 引脚需要通过100 kΩ电阻上拉至电源,这样系统上电时就能进入SPI 模式,同时引出INT 引脚作为接收中断使用;每个电源 引脚与地之间都应连接一个电容,为更好地防止干扰在设计时加了两个电容, 布线时使0?01 μF 电容更靠近电源引脚;RBIAS 引脚需接一个12.4 kΩ的电阻到地;另外RD+、RD-差分信号处的接法与一般的网络控制器

以太网转232,232转以太网

以太网转232 ,232转以太网 1. 以太网转232的应用 以太网转485通信技术在工程上用得很多,其主要优点如下: ?布线简单:只需要2根线,现在一般采用网线的屏蔽线接口。 ?通信距离远:由于采用了差模通信方式,比RS232的通信距离要远。 ?可以支持多机联网通信:相比只能一对一的连接,RS232可以在线上挂载多个终端,采用查询——应答的方式实现多机通信。 但是RS485现在经常需要转为以太网,也就是转化为TCP/IP,分析这些应用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以太网可以接入internet这样就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监控,这是RS485所无法做到的。 ?当需要多台RS232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时候,传统的方式是使用多串口卡。也就是使用在计算机上扩展串口来实现多个RS232串口。使用RS485转以太网之后,可以把RS485的接口留到现场,而监控计算机这端只保留一根网线即可,使用较为方便。 2. 以太网转232的解决方案 实现以太网转232(即485转网口)主要一个硬件转换器和一个软件驱动。硬件转换器分为两种:串口服务器(串口联网服务器、串口通信服务器)、串口联网模块。 RS232串口服务器是带外壳的,可以将现有的485设备连接到以太网。适合已有的RS485串口设备的网络化改造。RS232串口联网模块是不带外壳的,可以理解为内嵌方式的以太网转232模块,使用模块解决方案,可以将模块集成到用户设备的内部,实现串口服务器和设备的一体化。在价格上模块方案比串口服务器方案价格要低。两种硬件如下图所示: 串口服务器的硬件实现了RS485接口转化为TCP/IP接口(网络接口),那么配合计算机端的虚拟串口驱动使用就可以再次将TCP/IP连接虚拟地转化为串口。虚拟串口驱动可以在计算机内的驱动层虚拟出类似COM5、COM6等虚拟串口号,并且将远端的串口服务器和这些虚拟串口绑定。这样用户串口程序打开虚拟串口的时候就可以通远端的串口服务器通信,即和串口设备通信。 使用该以太网转232解决方案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之后,用户的485设备相当于实现网络化的扩展,原有的硬件和软件程序都无需修改。 3.以太网转232的关键技术

USB转以太网设计

深圳市和芯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SR9700说明书USB接口以太网控制电路 概述 SR9700是一个高集成度、低功耗、单芯片USB接口以太网控制电路。SR9700内部集成USB收发器、以太网PHY模块、以太网MAC模块、内存控制模块。 SR9700完全兼容IEEE802.3u协议,并支持IEEE 802.3x流量控制协议。 SR9700支持USB接口以太网适配器和CD-ROM复合设备,通过外接SPI Flash可实现USB接口以太网适配器自带驱动程序功能。外接SPI Flash内也可存放除驱动程序之外的其他应用功能软件程序。 应用范围 ●USB接口以太网适配器 ●USB接口以太网适配器和CD-ROM复合设备主要特点 ●支持USB1.1、USB2.0 全速模式 ●支持USB挂起模式 ●支持USB标准命令 ●支持用户自定义命令 ●支持USB接口以太网适配器和CD-ROM复合设 备功能 ●支持外接最大16M Byte的SPI Flash ●支持自动从EEPROM中加载ID用其它信息 ●支持93C46/56/66、24C系列的EEPROM ●兼容IEEE802.3系列协议 ●兼容IEEE802.3x流量控制协议 ●支持低功耗电源管理 ● 3.3V单电源供电,内部集成1.8V LDO ●采用小型LQFP32L-07x07、SSOP24L封装 内部框图

深圳市和芯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SR9700说明书 管脚排列图 R X P G N D R E F O S C O O S C I V C C 33 G N D G N D RXN GND VCC18VO18GND VCC33NC VCC33VCC33 GPIO5TEST GPIO6 DM DP TXP TXN G N D V C C 33 V C C 18 G P I O 0 G P I O 1 G P I O 2 G P I O 3 G P I O 4 GPIO5GND DP DM GPIO2GPIO1VCC18VCC33GND GND VCC18VO18VCC33VCC33GND RXN RXP XTALO REF GND XTALI VCC33TXN TX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