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知识点归纳整理版

1~4课知识点归纳整理版
1~4课知识点归纳整理版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词语听写: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

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绚丽多彩

二、比较组词:

评(评价)粗(粗壮)招(招呼)湖(湖水)要(要求)

坪(坪坝)组(组织)召(号召)蝴(蝴蝶)耍(玩耍)

三、近义词:

飘扬---飘荡安静—宁静摇晃—摇动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四、反义词:

洁白---乌黑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细

五、多音字:

明晃晃(huǎnɡ)好(hǎo)事更(gēng)正

摇晃(huànɡ) 好(hào)奇更(gèng)加

六、重点词语的解释:

1.坪坝:平坦的场地。

2.打扮: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文中指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饰得绚丽多彩。

3.好奇:多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文中指猴子等山里的朋友听同学们

读课文时的神态。

4.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文中指同学们在树下开心玩耍,

吸引了许多小鸟来看热闹。

5.绚丽多彩:色彩丰富,灿烂美丽。

七、重点句子赏析:

1、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同民族的小学生都成为了好朋友,这就是民族小学民族团结的体现,他们鲜艳的服装使民族小学变得更加美丽。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多么天真可爱、有礼貌、热爱祖国呀!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这几句话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通过“树枝、鸟儿、蝴蝶的静止不动来体现窗外十分安静,表现了同学们读课文专心、整齐。动物们静止不动,是被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有声有色所吸引,不忍心打扰孩子们学习。

4、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

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运用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小动物们的出现更加突出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也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5、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文末点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八、主题归纳: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各民族小学生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情景,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九、课文结构。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1):不同民族

认真读书幸福快乐

我们的民族小学校内生活:课上和课下(2、3)

快乐游戏团结友爱

点题(4):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十、背诵第1、3自然段。

2 金色的草地

一、听写词语:

盛开玩耍使劲绒毛假装朝向这些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二、比较组词:

要(要求)钓(钓鱼)些(这些)辫(辫子)拢(合拢)

耍(玩耍)钩(钩子)此(此处)瓣(花瓣)扰(打扰)

三、近义词:

盛开---开放假装—伪装观察—观测快乐—欢乐

四、反义词:

盛开---凋零仔细---马虎合拢---张开

喜爱—讨厌引人注目---默默无闻

五、多音字:

使(jìn)劲假(jiǎ)装朝(cháo)向睡(jiào)觉

劲 (jìng) 敌放(jià)假朝(zhāo)阳感(jué)觉

六、重点词语的解释:

1.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态度庄重严肃。

2.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3.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4.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5.盛开:(花)茂盛的开放。

七、重点句子: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时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句话表明“我”在无意中偶然发现草地会变色。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长满蒲公英的草地是金色的。现在“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表明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而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了我们的手掌,形象生动地写出来蒲公英可以张开合并的特点。

3、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连用两个感叹句直接抒情,表达出“我”对草地、蒲公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是写出了蒲公英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

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时间,表达出我们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八、疑难解析。

1、为什么草地会变色?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2、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因为蒲公英和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让我们体验到了亲自探究发现自然秘密的乐趣,所以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一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身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变色的原因。

体会:大自然太美妙了,我爱大自然;只要用心观察仔细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九、主题归纳:

本文描写了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以及发现草地会变色及变色的原因,展现了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十、课文结构:

蒲公英盛开——草地金色(1)

草地上玩耍——带来快乐(2)

变色:早晨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

金色的草地草地颜色

会变化(3)原因:花朵张开时金色合拢时绿色

喜爱蒲公英(4)——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十一、背诵第三自然段。

3 爬天都峰

一、听写词语:

峰顶似乎忽然笔陡咱们奋力终于辫子

勇气决心居然鼓舞白发苍苍汲取力量

二、比较组词:

仰(仰头)似(似乎)峰(山峰)陡(笔陡)链(铁链)

迎(欢迎)拟(拟人)锋(锋利)徒(徒弟)连(连忙)

三、近义词:

似乎—好像发颤—发抖鼓舞—鼓励居然—竟然汲取—吸取

四、反义词:

笔陡—平坦鼓舞—打击仰起—低下奋力—松懈

五、多音字:

相(xiānɡ)互似(sì)乎头( fà)发都( dōu )有

照相(xiànɡ)似(shì)的发( fā)生都( dū)市

六、重点词语的解释:

1.笔陡:形容坡度很大。

2.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年老而头发花白。

3.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4.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达到希望的结果。文中指“我们”经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爬上峰顶。

5.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文中指“我”的勇气增加了老爷爷爬上的信心。

6.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7.汲取力量:吸取力量。文中指吸取坚持不懈的力量。

七、重点句子: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在云彩上面”写出了天都峰的高。“我爬得上去吗?”也体现出“我”的犹豫、缺乏自信、畏惧困难的心理。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挂”准确、形象、巧妙地表现出天都峰的陡。作者感到了畏惧,心理直发颤。

3、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奋力”“一会儿……一会儿……”表现出登山的困难和我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像小猴子一个样”把“我”比作“小猴子”,形象地写出“我”爬山时动作的敏捷。

4、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爸爸的话点明了课文的主题,告诉我们要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八、疑难解析。

1、说说从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表明上似乎有怀疑,其实是相互敬佩对方的勇气,表现了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2、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他们爬天都峰的艰难,到达峰顶后的快乐心情。

3、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因为爬上天都峰对于他们来说很困难,到他们都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终于登上了峰顶,所以相互道谢。

4.你从这一老一小身上学到了什么?

面对困难,不要“怕”,要有决心和勇气去战胜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

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九、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以为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额过程中要从

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十、课文结构:

点题(1)

爬山之前(2~5):高、陡——没信心互相鼓励

爬天都峰爬山之中(6~7):攀、爬——登山的艰难战胜困难

爬山之后(8~10):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十一、背诵第2自然段。

4 槐乡的孩子

一、听写词语:

干粮黎明一簇簇觅食缕缕炊烟飘荡满载而归月落树梢二、主题归纳:

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课文结构:

与槐为伴(1)——密不可分

特点:小、香

宝贝槐米(2)纯朴勤俭

槐乡的孩子作用:可入药,做染料吃苦耐劳

采摘槐米(3):背、带、爬

微笑入梦(4)——以苦为乐

四、熟读课文,积累第3自然段的优美语句。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要点一.通假字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然兴起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通“亢”:强 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 合从.缔交通“纵”:纵向联盟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盘问 约从离衡.通“横”:横向联盟 三.古今异义 国家古:国:诸侯国今: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爱人古: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铸以为金.人十二古:把……作为今:认为 山东古:崤山以东的地区今:指山东省 西河.之外古:黄河今:一般河流 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行的工具 因河.为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获胜、胜利 以致 ..天下之士古:用来招纳今:连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古:铜人今:黄金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席卷 ..、包举 ..、囊括 ..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 南.取百越之地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向北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 (2)名词作动词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作窗户、做门轴 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外连衡 ..而斗诸侯采取连横的策略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将.数百之众率领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按次序排列 会盟.而谋弱秦结盟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走的军队(2)动词使动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相斗流血漂.橹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约从离.衡使……离散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险要的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动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变小,变弱 (3)形容词使动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蠢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使……弯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陈利兵而谁何。 (3)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4)省略句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 以(之)为桂林象君 聚之(于)咸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字音精讲 1、易读错的字 昆(kūn)虫建(jiàn)成大概(gài)阻(zǔ)力包括(kuò)超(chāo)过跨(kuà)进检查(chá)蜜蜂(fēng)水缸(gāng)一副(fù)腹(fù)部内(nèi)容干燥(zào)灼(zhuó)伤适(shì)宜万寿(shòu)菊展示(shì)组(zǔ)成芬(fēn)芳吻(wěn)合苏醒(xǐng)强(qiáng)烈 2、易混淆的多音字 尽背钻斗闷háo(号叫) pián(便宜) zhǒng(种子) dū(首都)号便种都hào(记号) biàn(便利) zhòng(种花) dōu(都是)3、易写错的字 建:部首是“廴”; 跨:左右结构,左边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醒:左右结构,部首是“酉”; 辨:左右都是“辛”,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右边“辛”最后一笔是竖; 知识点二:字形精讲 1、形近字 捡(捡东西)搏(搏斗)蜂(蜜蜂)副(一副手套)复(复习)校(学校)检(检查)博(博学)锋(锋利)幅(一幅画)腹(腹部)校(校正)芳(芬芳)密(秘密)纷(纷飞)辫(辫子)涂(涂色)组(组长)方(方正)蜜(蜜蜂)吩(吩咐)辩(争辩)途(路途)阻(阻力)

2、词语听写 温度湿度光照气温长期时钟艳丽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跨步景物陌生记号尽管迷失确确实实花粉本能听说将近亲眼能力公里几乎记忆争奇斗艳芬芳内部醒来苏醒万寿菊强大展示昆虫修建组成迷人留心笑脸开放睡莲欣然含笑 3、近义词 喜欢——喜爱激烈——剧烈舒展——展开推测——推断大致——大概适宜——适合陆续——连续娇嫩——柔嫩艳丽——亮丽快乐——快活淡雅——素雅灼伤——烧伤超常——超凡辨认——辨别包括——包含寻找——寻觅证实——证明大概——可能空隙——间隙透明——透亮安静——清静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3、反义词 减少——增加遥远——附近准确——含糊透明——浑浊安静——喧哗 细长——粗短末端——开端快乐——痛苦艳丽——素雅干燥——潮湿 怒放——凋零舒展——收缩苏醒——昏迷陆续——中断超常——一般 陌生——熟悉逆风——顺风 4、词语搭配 (1)形容词搭配: 形容词+ 名词:(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密切)的关系 (美丽)的笑脸(又大又娇嫩)的花瓣(淡雅)的花蕾(陌生)的景物 (超常)的记忆力(遥远)的家(安静)的角落(细长)的脚(圆圆)的卵(小小)的虾 形容词+ 动词:(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2)动词搭配:留心(观察)欣然(怒放)(辨认)方向(减少)阻力 (跨进)家门(检查)蜂窝(刮起)了狂风(迷失)方向 5、词语归类 (1)描写花的词语:争奇斗艳芳香四溢亭亭玉立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含苞待放(2)AABB 式词语: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整整齐齐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全部考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上个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 2、《万年牢》作者是新凤霞;《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生命生命》的作者是杏林子;《花儿的勇气》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 3、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作家,她的作品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有众神之王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关于他们的传说很多,如: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 5、我国古代也有许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6、《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又叫《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三个苹果的故事》都出自这本书。 二、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桂林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做人要做万年牢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8、人们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鲸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流线型船体,这样的科学就叫仿生学。 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表现了中国孩子热爱和平的思相感情。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0、读了《触摸春天》一文,我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知识点

2.2.1夯实法治基石 ◇随◇堂◇笔◇记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依法治理。 2. 法治的重要性 (1)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国家和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 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描绘法治蓝图 1.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依法治国 (1)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基本要求: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 ◇思◇维◇导◇图

2.2.2凝聚法治共识 ◇随◇堂◇笔◇记 一、法治政府 1.政府的作用 (1)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2)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 人民谋利益。 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政府: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二、厉行法治 1.怎样厉行法治? (1)公民: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3)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2.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思◇维◇导◇图 凝聚 法治 共识 法治政府:依法行政 全民守法,法治宣传 法德相辅,规范与教化并行厉行法治 上行下效

《过秦论》文言知识梳理归纳

《过秦论》文言知识梳理归纳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 3. 6. 3.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河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 向东;北,向北)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

⑦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 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副词:本来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形容词:固执、顽固 4.利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形做动的使动用法:变得锐利、锋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形做动的使动用法:使…变快

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内因(P119)外因(P119)量变(P127)质变(P127) 【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或者叫事物发展原因原理)(P122) 原理: (1)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意义: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或者叫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P129) 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2)事物要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方法论意义: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或者叫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P136) 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意义: (1)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基本观点】 1、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P119) 2、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P119) 3、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的。因此,在我国,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这是重视内因的表现)此外,在我国,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这也是重视内因的表现) 5、仅有内因,也不可能发展,这是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同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才能发展。(P120) 6、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P120) 7、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事物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 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化简后比的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化简后要检查)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 再进行化简:例如:6 1 :9 2=(6 1 ×18):(9 2 ×18)=3:4 也可以用:4:3432 9 619261== ?=÷ 15:815 8 385183:2.0==?= 可以转为除法的运算 4、 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5、() 210 3615()24()()43:2+=+=÷=÷=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 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4 6=2 3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4 6 =2 3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梳理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 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 ..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 向东;北,向北)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深谋远虑(远,从长远)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兼顾公平 (1)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8、效率和公平相统一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新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烟囱.(cōng)太阳伞.(sǎn)山冈.(gāng)森.(sēn)林彩.(cǎi)色补充.(chōng)商.(shāng)量赞.(zàn)赏周围.(wéi) 一泡.(pāo)尿撞.(zhuàng)伤 大婶.(shěn)弟.(dì)弟 二、易写错的字 结:右边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补:部首是“衤”,不是“礻”。 充:千万别忘记第四笔的点。 幸:最上面是“土”,不是“士”。 三、会写词语 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 季节梦境拉着手结果一般喜欢 好像说话童话阿姨弟弟方便对岸 游戏发明字母上升太阳伞教书海边 周围补充公主句子勇士合力飞机 地道火药终于胜利叫喊忘记抢去 屁股苍耳留神干净列车从幸运 比如使劲一泡尿屎壳郎 四、多音字 pāo(一泡尿) jìn(使劲) lè(乐呵呵)泡劲乐 pào(水泡) jìng(苍劲) yuè(乐器) fā(发现) jiào(教室) biàn(方便)教发便 fà(白发) jiāo(教书) pián(便宜)五、形近字 句(句子)结(结果)泡(一泡尿) 勾(勾引)洁(洁白)抱(抱着) 般(一般)幸(幸福)弟(兄弟) 股(屁股)辛(辛苦)剃(剃头)

充(充足)精(精神)合(合力) 允(允许)晴(晴天)舍(宿舍) 六、近义词 透明—透亮遮蔽—遮挡看望—探望 凶狠—凶恶赞赏—赞扬商量—商议 昏头昏脑—昏昏沉沉 七、反义词 遮蔽—暴露快乐—痛苦喜欢—讨厌 凶狠—善良赞赏—批评小心—粗心 昏头昏脑—精神抖擞 八、词语搭配 1. 形容词搭配: (毛茸茸)的小鸟(摇摇晃晃)的草叶 (细长)的触须(彩色)的梦 (美丽)的公主(凶狠)的魔王 (葱郁)的森林(苹果般)的太阳 2. 量词搭配: 一(棵)枫树一(把)太阳伞 一(个)鸟窝六(只)小喜鹊 九、词语归类 1. “又×又×”式的词语:又大又红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又黑又小又高又大 2. ABAC 式的词语:昏头昏脑大手大脚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独独往动手动脚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2. 拟人句: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3. 比喻句、排比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 硬。 十一、考点提示 《彩色的梦》第1、2 节,《枫树上的喜鹊》第5-13 自然段,《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第2、6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组 教材分析: 第一组课文包括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带领孩子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教学中,紧紧地围绕“走遍千山万水”的专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 力。

第1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 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

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忆江南》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第2课《桂林山水》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本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最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语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也不要着急,等学习了课文内容后,再回头来,理清顺序就容易了。在学习的过程,可以设计一些语言训练,用“时而……时而……”,“即使……也……”这些词说话,在训练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天上的、地上,远的、近的都可以联系起来,给孩子们的思维拓展更广阔的空间,这样的学习才有意思。 3、《记金华的双龙洞》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2.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3.怎样对外开放?(1)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开放。(3)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4)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4.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意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 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5.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6.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7.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8.我国人口现状的表现: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 比失衡等。 9.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1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2.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13.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14.我国资源状况: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 资源紧缺,这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的发展。 16.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 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7.可持续发展的做法: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8.具体做法:让我们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9.我国科技的状况: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 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从总体上看,我国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0.为什么要发展科技?(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 步(3)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 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2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答案版)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贾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3.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山东、关中、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6.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 二、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⑤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⑥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⑦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三、古今异义(只写古义) ①于是 ..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②于是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秦人开关 ..延敌(开关:打开函谷关) ④山东 ..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四、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表现。 地位: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含义: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表现: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1)自尊: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2)他尊: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肖像权的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表现: 内容: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表现:(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3)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4、如何维护自身的肖像权?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5、什么是姓名权,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表现形式:(1)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 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1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⑴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⑵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管,叫做减法 加数 + 加数 =和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 =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2、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⑵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管,叫做除法 因数×因数 =积被除数÷除数=商 积÷因数=因数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 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 加减法。 6、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 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 = 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 (a-b)×c=a×c-b×c 三、简便计算 1、常见乘法计算:25×4=100 125×8=10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 3、加法结合律简算: 4、乘法交换律简算: 50+98+50 488+40+60 25×56×4 =50+50+98 =488+(40+60)=25×4×56 =198 =588 =5600 5、乘法结合律简算: 6、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 99×125×8 65+28+35+72 =99×(125×8)=(65+35)+(28+72) =99000 =200 7、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 8、乘法分配律简算: 25×125×4×8(一)、分解式 =(25×4)×(125×8) 25×(40+4) =100×1000 =25×40+25×4 =100000 =1100 (二)、合并式(三)、特殊1 (四)、特殊2 135×12—135×2 99×256+256 45×102 =135×(12—2)=256×(99+1)=45×100+45×2 =1350 =25600 =4590 (五)、特殊3 (六)、特殊4 99×26 35×8+35×6—4×35 =(100—1)×26 =35×(8+6—4) =100×26—1×26 =35×10 =2574 =350

第四课知识点(2)

政治八下第四课知识点 4.1公民的基本义务 9.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0.遵守宪法法律的重要性?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11.遵守宪法法律的具体表现?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12.建设法治社会青少年应怎样做?(遵守宪法法律要求我们怎样做?) ①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②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13.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14.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意义?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15.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16.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17.依法纳税的意义?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8.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