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完整课件——二项式定理5.二项式定理的应用2证明不等式

高中数学完整课件——二项式定理5.二项式定理的应用2证明不等式
高中数学完整课件——二项式定理5.二项式定理的应用2证明不等式

1.二项式定理

⑴二项式定理

()

()011222...n

n n n n n n n n n a b C a C a b C a b C b n --*+=++++∈N

这个公式表示的定理叫做二项式定理.

⑵二项式系数、二项式的通项

011

222

...n

n n n n n

n

n

n

C a C a b C a

b C b --++++叫做()n

a b +的二项展开式,其中的系数

()

0,1,2,...,r n C r n =叫

做二项式系数,式中的r n r r

n

C a b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1r T +表示,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1r +项:1r n r r

r n T C a b -+=.

⑶二项式展开式的各项幂指数

二项式()n

a b +的展开式项数为1n +项,各项的幂指数状况是

①各项的次数都等于二项式的幂指数n .

②字母a 的按降幂排列,从第一项开始,次数由n 逐项减1直到零,字母b 按升幂排列,从第一项起,次数由零逐项增1直到n .

⑷几点注意

①通项1r n r r

r n

T C a b -+=是()n

a b +的展开式的第1r +项,这里0,1,2,...,r n =. ②二项式()n a b +的1r +项和()n

b a +的展开式的第1r +项r n r r

n C b a -是有区别的,应用二项式定理时,

其中的a 和b 是不能随便交换的.

③注意二项式系数(r n C )与展开式中对应项的系数不一定相等,二项式系数一定为正,而项的系数有时可为负.

④通项公式是()n

a b +这个标准形式下而言的,如()n

a b -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

()11r

r n r r

r n T C a b -+=-(只须把b -看成b 代入二项式定理)这与1r n r r r n

T C a b -+=是不同的,在这里对应项的知识内容

证明不等式

二项式系数是相等的都是r n C ,但项的系数一个是()1r

r n C -,一个是r n C ,可看出,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是不同的概念.

⑤设1,a b x ==,则得公式:()12211......n

r r n n

n n x C x C x C x x +=++++++. ⑥通项是1r T +=r n r r

n

C a b -()0,1,2,...,r n =中含有1,,,,r T a b n r +五个元素, 只要知道其中四个即可求第五个元素.

⑦当n 不是很大,x 比较小时可以用展开式的前几项求(1)n x +的近似值.

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⑴杨辉三角形:

对于n 是较小的正整数时,可以直接写出各项系数而不去套用二项式定理,二项式系数也可以直接用杨辉三角计算.

杨辉三角有如下规律:“左、右两边斜行各数都是1.其余各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字的和.” ⑵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

n

a b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是:012,,,...,n n n n n C C C C ,从函数的角度看r n C 可以看成是r 为自变量的

函数()f r ,其定义域是:{}0,1,2,3,...,n .

当6n =时,()f r 的图象为下图:

这样我们利用“杨辉三角”和6n =时()f r 的图象的直观来帮助我们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①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事实上,这一性质可直接由公式m n m n n C C -=得到.

②增减性与最大值

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偶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奇数,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并且最大. 由于展开式各项的二项式系数顺次是

()01

211,,112

n n n n n n C C C -===

?, ()()3

12123

n n n n C --=

??,..., ()()()

()

112...2123....1k n n n n n k C k ----+=

????-,()()()()

()12...21123...1k

n

n n n n k n k C k k

---+-+=???-,...,

1n n C =.

其中,后一个二项式系数的分子是前一个二项式系数的分子乘以逐次减小1的数(如

,1,2,...n n n --)

,分母是乘以逐次增大的数(如1,2,3,…).因为,一个自然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则变大,而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则变小,从而当k 依次取1,2,3,…等值时,r n C 的值转化为不递增而递减了.又因为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式系数相等,所以二项式系数增大到某一项时就逐

渐减小,且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必在中间.

当n 是偶数时,1n +是奇数,展开式共有1n +项,所以展开式有中间一项,并且这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最大为2n n

C .

当n 是奇数时,1n +是偶数,展开式共有1n +项,所以有中间两项. 这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并且最大,最大为1122n n n

n

C

C

-+=.

③二项式系数的和为2n ,即012......2r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 ④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

024135

1......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

常见题型有:

求展开式的某些特定项、项数、系数,二项式定理的逆用,赋值用,简单的组合数式问题.

二项式定理的应用2证明不等式

【例1】 已知:,求证:,

【例2】 ,求证:

1x y x y +=∈R ,

,1

1

2n n n x y -+≥(*)n ∈N 0*a b a b n ∈+∈R N 、,,≥()22

n n n

a b a b ++≥典例分析

【例3】 且,求证:

【例4】 求证:

【例5】 求证:

【例6】 ,求证:

【例7】 求证:

【例8】 对于,.

n ∈N 3n ≥()

3

232

38.n n n n ->++()()()21sin 1sin *n n n

n θθ++-∈N ≥()()()()21221*n n n

n n n n ++-∈N ≥0*a b a b n ∈+∈R N ,,,≥11()12

n n n n n

a a

b ab b a b n --++?++++≥()2223n n n n +∈N ,≥≥*n ∈N 1

11(1)(1)1

n n n n ++<+

+

【例9】 求证:

【例10】 已知是正整数,且,⑴证明;⑴证明.

【例11】 已知函数满足(),,并且使成立的实数有

且只有一个.

⑴求的解析式;

⑴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当时,,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⑴在⑴的条件下,令(),

求证:当时,有.

1

2(1)3*n n n

+<∈N ,

≤,,i m n 1i m n <<≤A A i i i i n m m n >(1)(1)n m

m n +>+()f x ()()ax f x b f x ?=+0ab ≠(1)2f =()2f x x =x ()f x {}n a n n S n a 13

2

a =

2n ≥2()n n S n f a -

={}n a 112

log (1)n n d a +=-d ∈N 3n ≥1210121C C C C 3C 41

n n

n

n n n n

n n d d d d n --+++++>-+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