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表格教案-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2课时)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表格教案-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2课时)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表格教案-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2课时)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套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套教案 1、挑战第一次。 教学目标: 1.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2. 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 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 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 1. 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 2. 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 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

3. 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故事交流 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 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 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 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 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

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 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 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 啦!?” 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教师总结:同一条河流,老牛觉得它是没不过膝盖的小溪,松鼠觉得它是深不可测的天险, 而小马却觉得它不深不浅刚刚好。如果把每一本书比作一条河流,由于年龄、经历的不同,或许有的读者像松鼠,有的读者像老牛,他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读后感受。而你就是那匹小马——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更要亲自去体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下册《1.读懂彼此的心》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 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教学重点: 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 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 课时目标: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一下,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什么?(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学生回答。)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当

我们快乐的时候,他(她)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他(她)会听我们倾诉衷肠。家人给我们慰藉和爱心,我们将在家人的关爱下度过童年,渐渐长大。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的照片。请你在自己的小组里讲一讲你小时候和家人的故事吧。(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互相介绍。) 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吧! 二、实话实说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温馨实话实说的家!爸爸妈妈用深情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如果不想说出来,也可以把心里话写在本子上。 2.师:看来,你们对爸爸妈妈不理解的地方还真不少,你能说说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吗? 三、听听父母的心声 1.师: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把对你的爱表达得明显一点,有些父母则隐藏着这份爱。让我们走进父母,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美丽的家乡_鲁人版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美丽的家乡_鲁人版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教学目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让学生欣赏家乡的风景名胜,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了解家乡丰富的物产资源,拓展知识面。 3.引导学生尝试用参观、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家乡新变化》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展示家乡的传统特色是不变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教学重点、难点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展示图片“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略) 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让大家欣赏图片“石家庄城市新貌”、“石家庄夜景”和“石家庄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石家庄的变化很大呀? 学生:(略) 老师:石家庄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过渡)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1课: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 教学难点: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 学习方法:互学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3分钟)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 带来什么(学生汇报)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教师领读: ?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怎么过的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 二、授新(23分钟) %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二)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展示一下你们假期里最好的照片,给大家讲讲你们一家的假期故事。 ^

(三)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是什么时候写的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如果你是他呢 三、教师总结(2分钟)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拓展(2分钟)请你为下一个暑假做一个计划,说一说下一个暑假你会怎么安排 -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假期有收获用心过有收获有打算不忙乱 教学反思: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我的祖国(祖国疆域有多大) 导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自主学习新课,交流合作新知。 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了解国界线的标志。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2 ?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

(1)路程。我国东西相距多少千米(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 )千米。最北点(漠河,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曾母暗沙)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4)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5)相邻的国家(15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印度老挝越南朝鲜锡金三、 三、总结: 作业: 1、我国的国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第三位),人口约(13.4 )亿,我国东西相距(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最北端是(漠河)有(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是(曾母暗沙)。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2)个特四、别行政区。与我国领土相邻的国家共有 (15)个,他们是:(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 (缅甸)(印度)(老挝)(越南)(朝鲜)(锡金)、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我国人口有多少 一、导学过程: 自主阅读课本P6-9页,回答下面的问题。(有困难请用红笔标注) 1.现在世界人口有多少?世界50亿人口在哪一年?60亿人口在哪 一年? 2.现在我国人口有多少?和世界人口是怎样的关系?获得这一信 息后,你有什么感受? 3.主题辩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两个同学就中国的人口问题发生了争论:一个同学说,人口多好处多;另一个同学说,人口多有不利的一面。你同意谁的观点?请把理由写在下面,辩论时要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

小学二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

民间工艺品真好看 2---1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名的民间艺术 2.搜集家乡的民间工艺品或图片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作品(1)先让同学自己说一说家乡的工艺品都有哪些? (2)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小结:这些事我们省民间剪纸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既精巧,又 有趣! 2.议一议说一说

你知道这些民间工艺品是怎样制成的吗? 3.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件工艺品?为什么? 4、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总结:这些作品既精巧,又有趣! 身边的民间工艺4--1 教学目标 1、了解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 2、搜集民间的工艺作品。 教学过程 1、访一访 走访身边的能工巧匠。 2、说一说 你走访的是谁,给大家说说吧。 3、看书10页,比一比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4、展一展 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工艺品。 总结:民间工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我也学着做一做6--1 教学目标 1准备一些、制作日常生活工艺品的材料和工具。 2、了解工艺品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看书12页的图画,说一说这些工艺 品是怎么做的。 2、说一说,你们想做什么? 3、做一做展一展 让学生画一画,粘一粘,编一编吧! 4、展示学生的作品。 总结:我们要学做心灵手巧的人。

家乡民族知多少8--1 教学目标 1、搜集不同民族的图片、食品、食物等。 2、调查家乡都有哪些名族。 3、找一找家乡各民族的歌曲、舞蹈等音像资 料。 教学过程 1、听一听讲一讲 我们来听一听《爱我中华》这首歌。 2、看书上的‘小资料’。 说一说我们吉林省有多少个民族。 4、调查一下我们身边有哪些民族。 让学生汇报有哪些民族。 5、通过调查,你发现了什么? 6、让学生把调查的结果交流一下。 总结:吉林省有4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比较多的民族有汉族、满族、朝鲜族等。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10--1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民族的生活。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1. 我长大了(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教学重难点:知道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与别人的帮助下,才能不断成长与进步,并学会给自己制定成长目标。 活动过程: 板块(一)展示活动:我长大了 1. 同学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你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有变化吗? 2. 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物品,进行展示、试穿。 3. 通过试穿,我们发现自己幼儿园时穿的衣服、鞋子现在都嫌小了。在这 段时间里,我们究竟长了多少呢?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大班成长手册和上 学期的成长手册,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再算一算,自己变化了多少,把结果告诉同桌。 4. 全班交流,发现数据的变化。 5.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这些都说明什么呢?(板书课题:我长大了) 板块(二)分享活动:父母眼中的我 1. 刚刚我们从身体的变化中发现自己长大了。那么,在爸爸妈妈的眼里, 我们成为小学生后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变化呢? 2. 指名交流。 3. (出示一位家长的来信)这是我们班王晨阳同学的妈妈分享的王晨阳的 变化,让我们来看看在妈妈的眼里,王晨阳有哪些变化。(教师读言) 4. 指名交流。 5. 正如同学们所发现的那样,王晨阳的妈妈夸了王晨阳在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取得的进步。老师也来采访一下王晨阳同学:“你觉得自己有哪些进步呢?” 6.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王晨阳,为他点赞、加油! 板块(三)反思活动:我的成长进步 1.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像王晨阳一样,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回顾自己的成长,把最明显的进步写在教材第3页“加油站”的台阶上。 2. 学生思考,在留白处进行填写。 3. 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取得进步的成果(自己的作品、获奖证书、生活的 技能等)。 4. 老师为每位同学取得的进步而感到骄傲,你们可真了不起!在成长的 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多、这么大的进步?请四人小组进行讨 论,寻找进步的原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 展的能力。 2、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我们既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 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3、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丰富的业余生活,有助于开我们的视野, 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同时还会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到我们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课 余生活,这样才能从在课余生活中得到成长。 教学难点: 认识到课余生活的作用,并且积极的参与课余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调查表等。 预习要求 想一想自己参加过哪些课余生活,观察周的同学都参加过哪些课余 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课余时间一般都做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況,说一说自己课余时间所做的事情。 2、其实课余时间安排的学间非常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 下我们的课余生活。 3、板书课题: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二、课余生活谁选择 1、我们过什么样的课余生活,谁有权力来选择呢?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看五(1)班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2、出示课本第2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同学们对“课余生活谁选择”这个话题都发表了怎样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看了五(1)班的同学发表的看法,我们也 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交 教师小结: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交 流能力。随着年龄的増长,知识经验的増多,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出自己的决定。 4、实践题 (1)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自己自主选择,不过在择自己的课余生 活时,很多同学就遇到了一些困惑,比如李玉红同学。下面我们来看看,李玉红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帮他一下。 (2)出示课本第3页上的图片,学生读一读,了解李玉红在选择课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4.家乡物产养育我》优质课教案_2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二课时《家乡物产惹人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家乡物产养育我》包含两个主题,分别是“我的家乡产什么”和“家乡物产惹人爱”,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即“家乡物产惹人爱”。教材56页主要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了家乡物产与“我”的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物产的养育之恩。57页的图画描绘的是家乡特产“千人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物产凝结着哪些人的智慧与汗水,进而产生对家乡物产的热爱与自豪。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作为山区孩子,平时更多地游戏于山水之间、村湾周围,与家乡物产有一定的接触和联系,但是低年级学生,很难对物产产生相应的感情。一是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体会家乡物产的独特性。二是因为在学生的眼里,家乡物产往往是一个具体的物体,很难产生精神的共鸣。学生在生活中因为缺少主动的情感体验,对于家乡物产的热爱之情需要课堂教学的引导。从哪些角度、用怎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家乡物产的可爱之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教学目标】 1、感受家乡物产别样的美,体会家乡物产的养育之恩。 2、了解家乡物产背后凝聚着家乡人的劳动,感受家乡人的勤劳。 3、激发对家乡物产的喜爱与珍惜之情,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情,感受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难点】 知道家乡山水与物产的关系,产生对家乡物产的喜爱与自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学生准备:了解家乡的物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物产图) 3、看来,咱们家乡不仅景色优美,更是物产丰富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学生齐读课题) 二、活动探究:物产与环境、生活的关系 1、感知环境与物产的关系。 ⑴ 有位江南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一首江南水乡的童谣。(出示56页童谣)这首童谣告诉我们江南水乡的什么多呀? ⑵(出示56页水乡图)这就是江南水乡。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呢? ⑶小结:水乡里的鱼多虾多,像莲藕、水稻这样的水产作物也多。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板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里的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江南人。 2、理解环境不同,物产不同。 ⑴(出示中国物产地图)这张地图和我们平时的地图不一样吧? ⑵ 火眼金睛的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物产也不同,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呢? ⑶ 想一想:我们的家乡能种植椰子、荔枝吗?能产出海鱼吗?(一个地方的物产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⑷小结:这就告诉我们——不同的地方因为自然环境不同,所以物产不同。 3、合作学习,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⑴(出示教材第56页下方三幅图)这里分别向我们介绍的是洛宁县的竹编、藏族的藏袍和傣族的竹筒饭。 ⑵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拿出学习单;请你和同桌一起选择其中一幅图,仔细阅读图画下面的文字;然后共同完成学习单上“说一说”的学习任务。 ⑶交流。 学生汇报说从图中看出了谁对家乡什么物产的喜爱,并说说这种物产给当地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周次推算表 周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备注 1 3.3 3.4 开学报到 2 3.5 3.6 3.7 3.8 3.9 3.10 3.11 妇女节 3 3.12 3.13 3.1 4 3.1 5 3.1 6 3.1 7 3.18 4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5 3.2 6 3.2 7 3.2 8 3.2 9 3.30 3.31 4.1 6 4.2 4.3 4.4 4.5 4.6 4. 7 4. 8 清明节 7 4.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8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9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10 4.30 5.1 5.2 5.3 5.4 5.5 5.6 劳动节 11 5.7 5.8 5.9 5.10 5.11 5.12 5.13 期中质量检测 12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13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14 5.28 5.29 5.30 5.31 6.1 6.2 6.3 15 6.4 6.5 6.6 6.7 6.8 6.9 6.10 16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端午节 开斋节 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18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7.1 建党节 19 7.2 7.3 7.4 7.5 7.6 7.7 7.8 20 7.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期末考试总结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我为家乡做点事_鲁人版

《我为家乡做点 事》教学设计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教学目标: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美丽和变化,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通过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体会到创造这些美的劳动者的辛勤和奉献。 3.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家乡,爱护环境思想。 4.培养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去发现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通过自我与小组的调查分析、比较去发现一些社会问题。 让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

(完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挑战第一次 教学目标: 1.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2.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 1.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 2.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 3.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吉林省2014年二年级上册家乡教案设计-1

2014年秋季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教案 导读:二年级家乡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菜,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1.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3页的容,教师指名读教材8页的容,(1)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9页的容,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10页的跳皮筋儿,二年级家乡教 二年级家乡教案 第1课饭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 2.了解吉菜的特点,知道简单的吉菜有哪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特色菜。 教学难点 了解吉菜的种类。 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 吉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平常喜欢吃什么菜啊?学生汇报。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板书课题, 二、试一试 1.大家去过饭店吧,那么你在饭店最想吃的是什么菜呢? 学生汇报。 2.如果你现在是小老板,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3.大家说的真好,现在你是吉菜的形象代言人,挑选一种你最爱吃的家常菜,编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好吗?看谁编的最好。 学生编好后,全班推荐出编的最好的。 三、读一读 1.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3页的容。 2.你知道的“吉菜”有哪些?谁能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3.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容?你有什么收获啊? 第2课伙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小伙伴,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2.渗透位置的含义,能够画出小伙伴家的位置。 3.能描述小伙伴的样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小学一年级教案 教案目录 我是小学生啦 上学真快乐 (1) 了解我们的学校 (6)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8) 守规则,保安全 (10) 国庆节 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17) 欢度国庆 (19) 美丽的秋天 我爱秋天 (25) 中秋节 (31) 重阳节 (34)

冬天来了 我们这里的冬天 (35) 健康安全过冬天 (36) 冬天的探索 (37) 迎接新年 (40)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总目标: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主题一上学真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新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3.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学生告别幼儿园跨入小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既充满了新鲜、好奇,也难免有一些紧张和不安。因此,教师应尽量创设宽松、温暖的气氛,帮助学生消除紧张、不安、陌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平等和愉悦的气氛中较快地认识和熟悉同学,能相互帮助,体会上学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活动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报到卡”了解其基本情况。在报到的那一天,教师可以协助班主任进行工作,以便更多地了解学生的

相关情况,如住在哪里、以前上哪所幼儿园、性格特点如何、有什么 兴趣爱好等。 (二)物质资料准备 1.小闹钟、话筒(或话筒模型)。 2.白纸、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3.录音机、歌曲《找朋友》的录音带及自拍的相关录像带(也可 制作相应的课件等)。 〖活动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NO: 1 月日 (一)教师自我介绍 小朋友们好!今天有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我心里特别 高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那我请大家猜个谜语,我的姓就藏在这个谜语里。 我是你的小帮手, 里面住着四兄弟, 分分秒秒不停息, 催你早上快快起! 谜底是打一日常生活用品,谁能猜出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1 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难点: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汇报)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教师领读: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都是怎么过的?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学生汇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 二、授新。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二)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三)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 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展示一下你们假期里最好的照片,给大家讲讲你们一家的假期故事。 (四)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是什么时候写的?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 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 三、教师总结。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四、拓展。 请你为下一个暑假做一个计划,说一说下一个暑假你会怎么安排?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假期有收获用心过有收获有打算不忙乱 七、教学反思: 2 周末巧安排 教学目标 1、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黑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懂得周末时间很短,要好好安排才能让周末更精彩。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养成有秩序,守时间的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补学法谈话法学习方法:交流合作法、观察发现法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谈话导入:周末刚刚过去,这个周你做了什 么?请同学们填一填6页的周末调查表,然后把你的周末故事告诉我们。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周末真是丰富多彩,有的….. 有的……有的……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周末才最有意思吗?(板书:周末巧安排)

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42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

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XX年秋期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四个单元的主题教育依次分别是: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规则和民主法治教育、国家主权和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册内容体现了由远及近的生活领域,即从世界 国家社区(家乡) 学校家庭个人。整册教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了七大主题教育: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自然(生态伦理)教育、国家领土和主权教育(国情教育)、开放的国际视野教育。 每篇课文由正文、活动园、相关链接和阅读角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各部分的功能。正文的功能主要是:引入学习情境、活动的导入、活动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客观知识或事实的描述、思想观点的陈述。活动园的类型多样,活动范围包括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6课家乡新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长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 难点:激发同学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和图片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2.希沃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感受家乡新变化 1.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后)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什么在变化?(交通、道路) 2.其实,家乡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26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给我们展示了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用要求的展示语表述) 3.师:看来,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街道改头换面;休闲锻炼人人爱;郊区荒地旧貌换新颜;祭祖方式现代化、环保化等等。 活动二:家乡变化大搜索 1.师: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事物也在变化着呢?课前同学们都已分小组对家乡的变化展开了调查,哪一组先来分享下? 2.根据表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变化。(板书:衣食住行乐) 中间穿插询问:你是怎样调查得来这些信息的?(有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通过走访一些机构得来的)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活动三:“家乡变化”大展示 1.过渡:刚才大家交流的很好,看来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少!下面就请你们将做好的“家乡变化”剪贴报展示出来,并介绍给大家吧! 2.小组展示并介绍。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假日 1、《假期有收获》 本框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第一课。教材内容结构由“用心过,有收获”和“有打算,不忙乱”两项活动内容组成,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思考等形式,联系自己在假期中的有趣事情,感悟假期收获。 使学生不仅体会到自己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假期,而且还能在活动中与同学交流感受,互相学习,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促使学生产生愉 悦的情感。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 2、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暑期趣事的交流,让学生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收获,使他们对新学期的学习和下个假期的生活充满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收获; 2、对新学期的学习和以后的假期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 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用心过就会有收获。 【教学难点】 懂得认真规划假期生活,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师生共同收集假期生活的故事、图片等。 1、同学们,夏天就要过去了,说到夏天你会想起什么? 2、学生举手回答(烈日、蝉鸣、雷雨、彩虹等)。 3、师引入:这些都是夏天带给我们的礼物,但同学们知道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吗? 是啊,就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暑假! 4、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了,不过,老师相信有很多小朋友是不会把它忘记的。因为这个暑假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特别的,哪些特别呀? 5、学生畅所欲言,如:这是我们上小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这个暑假我们全家去旅游了;暑假里,我学会了——;等等。 6、同学们的暑假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肯定有很多收获吧!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本学期的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