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因素岗位评估体系

点因素岗位评估体系
点因素岗位评估体系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密级:机密

编号: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岗位评估要素

岗位评估要素

职责大小?

1 对组织的影响

2 管理

下属人数对组织的影

响 下属的种类 组织规模

?职责范围 4 沟通

3 职责范围

工作独立性 频率 工作多样性 能力 业务知识 内、外部联系

? 工作复杂性

7环境条件问题解决 5任职资格

6

风险教育背景 创造力 工作经验 环境操作性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1)

组织规模表 (人民币000,000)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1)组织规模核对表

)1:对组织的影响(1岗位评估要素)对组织的影响(1

* 对组织的贡献影响力的定义

10% 小于有限主要是协调性质

10 - 20% 一些通常为对非直接业绩的达成有易于辨别的贡献

20 - 30% 较显著,常具有一线或主导性质重要30%

主要大于显著作用/ 对完成主要业绩起到重要

该指南主要用于在组织中处于同等汇报体系的业务单位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2)

(2)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基于点因素计分法的岗位价值评估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118 2012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3325018.html, 基于点因素计分法的岗位价值评估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李洋 戴良铁 摘 要:岗位价值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可运用于薪酬设计、职业规划、绩效考核等企业管理实践中。本文介绍了点因素计分法的特点与优势,详细地阐述了点因素岗位价值评估的实施流程,并指出了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关键词:岗位价值评估 点因素计分法 实施流程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a)-118-02岗位价值评估可以对岗位特征进行量化,是确定岗位相对价值,划分职位等级的重要手段,也是确定薪酬的的基础。岗位价值评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实现岗位的量化管理,但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点因素岗位评估法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它具有量化程度高、符合企业岗位自身特色、操作过程通俗易懂等方面的优点。 点因素岗位评估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特定岗位特征的分析,选择并定义一组通用性岗位评价指标,并详细定义其等级作为衡量一般岗位的标尺,将所评价岗位以及每个指标打分,评级后汇总得出岗位总分,以这种标准来衡量职位的相对价值,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 建立岗位评估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由人力资源部人员牵头,公司高层管理者、各部分 负责人以及外部咨询人员组成,具体人数视公司规模决定,总数最好不要超过20人。为减少推行过程中的阻力,可以考虑加入一部分基层员工代表。专家组成员必须是熟悉企业工作状况的人,能够代表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次。 2 了解企业岗位基本情况,划分职位族 专家组成员根据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对岗位进行归类,首先要收集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及企业背景资料,以了解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组织架构;之后,对岗位进行大致的分类,将工作性质相同的岗位划分为同一职位族,并对岗位进行初步的分层。例如,可将一个企业的职位族大致分为管理类、生产类、销售类与后勤保障类等方面,本文以管理类、生产类为例进行岗位分层分级(如表1所示)。尽管一个企业的岗位可大致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类,但是应用点因素法后,依据岗位得分的差异可以把每一层再细分为多个级别。 表1 职位族、层级初步划分表 层级 职族 管理类 生产类 高层总经理/行政副总/生产副总/营销总监中层财务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生产经理车间主任基层 管理会计/绩效专员/薪酬专员 车间工段长钳工/焊工/漆工 3 制定通用的职位族评估因素价值表 在完成岗位初步分类后,要分析不同职位族间的共同点以及影响其价值的工作因素。在实际操作中,最常用的四个因素是工作责任、知识技能、工作强度和工作条件,各评估子因素也基本上可以划分入这四类因素中,但在实际应用中,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岗位评估体系,所以最好不要照搬此模型。 一种比较好的手段是使用问卷调查法确定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岗位评价要素。调研之前,专家组成员要分析讨论企业自身情况同时借鉴比较成熟的企业岗位评价因素这两方面的内容;之后,在问卷中把可供员工选择的岗位评价要素逐条列出,以李克特五点量表的形式呈现;然后以所有被评估岗位的任职者为调查对象,让他们针对每个要素在评价所在企业岗位价值的重要性程度上做出“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的评价,这样就可以收集到员工心目中认可度较高的评价要素。如果企业人数太多,就按岗位人数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值得注意的是,调查范围必须涵盖企业所有的岗位。 人力资源部负责回收问卷并对问卷中涉及的评价因素进行频次分析,选取其中高频次的要素作为岗位评价因素。所选取的评价因素数量要适当,一般以15~25个指标为宜,数目太多会增加岗位评价的复杂性,难以管理,太少会使岗位间难以拉开差距。最后对这些指标作为子因素进行编码归类,把性质相同的几种指标编码汇总为一类因素。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因素对所有职位来说必须具有共通性,不能选择只适用于小部分岗位的评价因素。(2)评价因素之间尽量不要出现交叉和重叠。交叉和重叠会导致某些评价因素被重复计算,出现评分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3)评价因素必须反映出被评价岗位中组织愿意为之支付报酬并且与职位要求相关的所有主要内容。 得出岗位评价因素后,要详细定义岗位评价因素的子因素并划分等级标尺。所定义的评价因素要详细具体,使员工容易理解,同时子因素层级间要有明显的界限差异,不能出现重叠。一般要将子因素划分为4-7级作为衡量岗位差异的标尺,级数太多不容易操作,层级间的分数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形式分配。以知识技能中的工作经验子因素为例,它可以定义为:指工作在达到基本要求后,还必须运用根据经验不断积累才能掌握的技巧,判断基准是掌握这种必需的技巧所花费的实际工作时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级:(1)6个月之内,(2)6-12个月,(3)1-2年,(4)2-5年, (5)5年以上。作者简介:李洋(1987-),河北邯郸人,暨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 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研究; 戴良铁(1957-),辽宁锦州人,暨南大学教授,中科院心理 研究所工业心理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工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

影响岗位价值评估的因素

明确岗位价值评估因素的选择——遵循MECE原则 如何保证岗位价值评估因素既有逻辑性,又能遵循各因素之间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呢?通过比较不同公司的岗位价值评估因素,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岗位价值评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岗位的工作投入、工作内容、工作产出体现到岗位的具体要求上,则需要对岗位任职资格、工作职责和工作贡献进行考察。 那么,形成岗位价值的这三个付酬因素,是如何分解为具体的评分指标的呢?现在我们将岗位价值评估因素具体分解为以下九个子因素。 ◆任职资格付酬因素包含工作知识和工作技能两个方面,工作知识通过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岗位所需知识三个维度去评估,工作技能则通过岗位所需的管理技能和人际沟通技能进行评估。 ◆工作职责付酬因素体现为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复杂程度是指岗位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难度,它包括两个子因素,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去考察,即解决问题的类型、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的复杂程度。 解决问题的类型:是指岗位工作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包括完全限定的工作、重复性的工作、复杂而不同的工作和复杂而多样的工作四种类型; 分析方法、解决方案的复杂程度:是指顺利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分析方法的复杂程度,它是需要遵循既定流程就能处理问题,还是需要创新型解决方案等。 ◆工作贡献是指岗位的工作结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它包括两个子因素:岗位影响程度和岗位影响范围。 岗位影响程度:是指岗位工作对企业核心业务的影响程度,战术影响(短期)或是战略性影响(长期); 岗位影响范围:是指岗位工作所能影响到的直接范围,它仅仅影响到本科室工作,还是会对企业整体的效益产生影响等。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解,最终确定岗位价值的评估因素。 在三大因素的权重分配方面,由于岗位价值的评判依据是岗位背后的付酬因素,岗位工作最后总会转化为经济价值,因此在这三大因素的权重方面,笔者认为,工作投入、工作内容和工作产出的比重应为3:3:4,适当地向工作产出这个因素倾斜。 评估中的五大要点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岗位价值评估工作就已经基本准备就绪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培训在先。在每轮打分开始前,都需要对评估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向评估人员说明岗位价值评估的意义和操作方法,同时要对此次岗位价值评估的基准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进行讲解,让评估人充分了解各基准岗位的职责。 二、突出重点。岗位价值评估需要考虑到企业今后的发展重点,如果企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技术研发部门,或者还需要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能力,那么在对相应岗位评价时,应该对相应的重点扶持部门适当提高分数,以起到导向作用。 三、忽略个例。判断岗位得分时,不能仅仅依据某些特殊事件评判,而要对普通岗位经常做的一些工作内容进行打分,即通常性原则。 四、综评判。在对不同岗位价值进行评判后,需要根据各个岗位的价值判断,对各因素中横向和纵向评分结果进行综合比较与平衡,以确定各岗位价值的高低。

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

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 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如图3-2所示。 28因素法岗位评价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培训阶段、试打分阶段和评价阶段4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28因素法岗位评价准备阶段工作主要有: (1)清岗、列出岗位名称清单 根据各种岗位评价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确定公司需要28因素法进行岗位评价的岗位清单。 (2)完善岗位说明书 完善需要评价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对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及任职资格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

图3-2 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 (3)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评价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组建专家组和操作组,岗位评价操作组由主持人、工作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 1) 主持人 岗位评价的整个过程需要有一个员工认为公正、客观、对岗位评价工作十分了解的主持人。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负责宣读岗位说明书、宣布打分结果、组织专家讨论评价结果是否合理、组织专家在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进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主持人不参与打分。 岗位评价主持人最好由公司外部人员担任,比如咨询公司顾问或其他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主持人,以免高层权威影响专家打分的独立性。 2)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负责协助主持人、专家组成员工作,负责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及时统计出各岗位评分结果,包括均值、方差、离散分布等。 3) 后勤人员 后勤人员负责协助其他操作组人员和专家组工作,包括原始数据的录入、表单的复印、收发等。 4) 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成员负责根据岗位评价因素,客观地对所有岗位的有关因素进行评分。 专家组成员构成应该能够代表公司各部门的要求;专家组成员应该对公司的经营运作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和理解,同时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公司内部专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同行业其他单位有关专家。 专家组成员一般为9~15人。人数过多会使数据统计处理工作量太大,人数太少会导致统计结果不可靠。 2. 培训阶段 培训阶段主要包括讨论确定评价方案的因素设计和权重分配、对专家组成

美世岗位评估体系

美世岗位评估体系(Mercer) 2009年4月 目录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1).........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1).........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1).........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2: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3:职责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4:沟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5:任职资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6:问题解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要素7:环境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点数与级别转换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岗位评估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岗位评估要素

因素法岗位评价及过程

28因素法岗位评价及过程 28因素法是一种要素计点法,因评价因素总计为28个而得名(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情况增减)。该方法首先是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赋予一定分值,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分值,经过对岗位评价专家组各自打分值的计算统计,最后得到各岗位的总分值。 (一)28因素法岗位评价因素 用28因素法进行岗位评价的因素包括四大类:岗位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这是基于以下假设:一个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越大,对企业整体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就越大,被评价的等级应该越高,所得到的岗位薪酬也应越多;从事一个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越高、越深,被评价的等级就应该越高,所得到的岗位薪酬也应越多;一个岗位的工作难度越大,复杂程度越高,工作压力和紧张程度就越高,需要任职者付出的努力亦越多,被评价的等级应该越高,所得到的岗位薪酬也应越多;一个岗位的工作环境越恶劣,被评价的等级应该越高,所得到的岗位薪酬也应越多。 一般情况下,以上四项因素总分值设定为1000分。 1. 岗位责任因素(9个) 岗位责任因素评价是指对岗位承担的责任、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风险控制的责任、成本控制的责任、指导监督的责任、内部协调的责任、外部协调的责任、工作结果的责任、组织的责任、法律的责任以及决策的层次等。 2. 知识技能因素(11个)

知识技能因素评价是指对岗位任职者必须具备的技能进行综合评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最匹配学历要求、知识的多样性、熟练期、工作复杂性、工作经验、工作灵活性、语言应用能力、数学或计算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技能、管理知识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等。 3. 岗位性质因素(6个) 岗位性质因素评价是指对岗位工作性质进行综合评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工作压力、脑力辛苦程度、工作地点稳定性、创新与开拓、工作紧张程度以及工作均衡性等。 4. 工作环境因素(2个) 工作环境因素评价是指对岗位工作环境对任职者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因素:职业病或危险性、工作时间特征。 (二)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 28因素法岗位评价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培训阶段、试打分阶段和评价阶段4个阶段。1. 准备阶段28因素法岗位评价准备阶段工作主要有:(1)清岗、列出岗位名称清单根据各种岗位评价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确定公司需要28因素法进行岗位评价的岗位清单。(2)完善岗位说明书完善需要评价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对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及任职资格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 (3)评价前的准备工作评价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组建专家组和操作组,岗位评价操作组由主持人、工作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

岗位价值评估因素体系分析说明

岗位价值评估因素体系分析说明 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有岗位参照法、分类法、排列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 1、岗位参照法 岗位参照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已有工资等级的岗位来对其它岗位进行评估。具体的步骤是: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评估小组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并且容易评估的岗位,对这些岗位有其它办法进行岗位评估; ③如果企业已经有评估过的岗位,则直接选出被员工认同岗位价值的岗位即可; ④将②、③选出的岗位定为标准岗位; ⑤评估小组根据标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等信息,将类似的其它岗位归类到这些标准岗位中来; ⑥将每一组中的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设置为本组标准岗位价值; ⑦在每组中,根据每个岗位与标准岗位的工作差异,对这些岗位的岗位价值进行调整; ⑧最终确定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 2、分类法 分类法与岗位参照法有些相象,不同的是,它没有进行参照的标准岗位。它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的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分不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管理工作类、事务工作类、技术工作类及营销工作类等。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并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 3、排列法 排列法是通过对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排序的岗位评估方法。比较科学的岗位排列法是双岗位对比排列法,具体的步骤是: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对企业所有岗位进行两两对比; ③在两两对比时,对价值相对较高的岗位计"1"分,对另一个岗位计"0"分。 ④所有岗位两两对比完后,将每个岗位的分数进行汇总; ⑤总分最高的岗位的岗位价值最高,依次排序,就可以评估出所有岗位的价值;

美世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美世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目录 ??岗位评估要素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 ??岗位评估要素2:管理 ??岗位评估要素3:职责范围 [显示全部] 岗位评估要素编辑本段回目录 岗位评估要素-职责大小.jpg 岗位评估要素-职责范围.jpg 岗位评估要素-工作复杂性.jpg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组织规模表(人民币000,000) .组织规模核对表 .

对组织的影响1 .

. 该指南主要用于在组织中处于同等汇报体系的业务单位 对组织的影响(2) 程度 1 执岗人从事的工作被主管仔细和持续地控制. 极小影响 6 执岗人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的负有有限影响。 或执岗人对工作领域有重要影响。 11 执岗人对一个对组织业绩有重要影响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负责或执岗人是一个对组织业绩有重要影响的专家。 2 执岗人在事先清楚设定的工作框架内活动,工作被主管仔细但非持续地控制。 小影响 7执岗人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有一些影响。 12 在一个大公司里担任组织首脑,该组织业绩受到总部和/及其他组织的强烈影响(具体的政策、价格、财务战略、市场战略等) 或执岗人对一个对组织业绩(这里组织首脑位于程度13或14)有主要影响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负责 或担任组织副首脑(参见那些处于程度14有组织首脑的组织) 3 执岗人对只关主要结果而非细节的受控工作负责。 对工作领域有限影响 8 执岗人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有重要影响(该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至少对组织业绩有影响) 13在一个大公司里担任组织首脑,该组织业绩受到总部和/及其他组织的部分影响 4 执岗人提出建议及/或担任对工作领域有一些影响的工作或执岗人担任对工作领域有些影响的专业工作。 对工作领域有些影响 9 执岗人对一个对组织业绩有有限影响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负责。或执岗人对一些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有重要影响的活动负责(该职能部门/业务至少对组织业绩有重要影响) 14 组织首脑(如果组织位于集团公司中,通过董事会战略研讨和泛泛的政策说明的途径,组织业绩可能受到影响。组织也可能接受集团公司的一些服务如财务、人事政策等,但不对组织产生产什么影响)

公司岗位价值评估标准

公司岗位价值评估标准 岗位价值评估标准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各工作岗位的价值,真实反映各岗位的贡献度,公平、公正、客观地确定各岗位等级,为岗位分析和薪酬制度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现颁发“某公司岗位价值评估标准”。 评价因素及权重表评价因素最高分数合计数所占百分比(%)责任 1、风险控制的责任; 2、成本控制的责任; 3、指导监督的责任; 4、内部协调的责任; 5、外部协调的责任; 6、工作结果的责任; 7、组织人事的责任; 8、法律上的责任; 9、决策上的层次。 30 30 20 40 40 40 25 25 50 300 30 努力程度 1、工作压力; 2、精力集中程度; 3、体力要求; 4、创新与开发; 5、工作紧张程度; 6、工作均衡性。 40 40 10 40 40 30 200 20 工作环境 1、工作时间特征; 2、工作危险性; 3、职业危害性; 4、环境舒适性。 30 30 15 25 100 10 评价因素定义及等级界定一、责任因数的分级与定义 1、因素名称:风险控制的责任因素定义: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为保证贸易,投资及其他项目顺利进行,并维持我方合法

权益所承担的责任。该责任的大小由失败后损失影响的大小为判断基准等级界限说明评分 0 无任何风险 0 1 仅有一些小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不会给公司造成多大影响 20 2 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给公司所造成的影响能明显感觉到 40 3 有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会给公司带来较严重的损害 60 4 有极大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对公司造成的影响不仅不可挽回,而且会导致公司 ___乃至倒闭 80 2、因素名称:成本控制的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确工作态度下,因工作疏忽而可能造成的成本、费用、利息等额外损失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由可能造成损失金额的多少作为判断基准,并以月平均为计量单位等级界限说明评分 1 不可能造成成本费用等方面的损失或损失金额小于 100元 5 2 损失金额在100元在上,1000元以下 10 3 损失金额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15 4 损失金额在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20 5 损失金额在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 30 6 损失金额在100000元以上。 40 3、因素名称:指导监督的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常权利范围内所拥有的正式指导监督。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监督指导人员的数量和层次进行判断注:3个一般工作人员可折合1个基层管理人员3个基层管理人员相当于1个中层管理人员等级界限说明评分 0 不指导监督任何人,只对自己负责 0 1 监督指导3个以下一般工作人员 10 2 监督指导3-5个一般工作人员或1个基层管理人员 15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简化表110724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岗位评估要素 岗 位 评 估 要 素 ? 职责大小 1 对组织的影响 2 监督管理 ? 职责范围 3 职责范围 4 沟通 ? 工作复杂性 5 任职资格 6 问题解决 7环境条件 营业知识 内、外部联系

岗位评估要素1:对组织的影响 对组织的影响(1) 影响力的定义对组织的贡献* 有限主要是协调性质小于10% 一些通常为对非直接业绩的达成有易于辨别的贡献 10 - 20% 重要较显著,常具有一线或主导性质 20 - 30% 主要对完成主要业绩起到重要/显著作用大于 30%

6 执岗人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的负有有限影响。或执岗人对工作领域有重要影响。11 执岗人对一个对组织业绩有重要影响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负责或执岗人是一个对组织业绩有重要影响的专家。 7执岗人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有一些影响。12 在一个大公司里担任组织首脑,该组织业绩受到总部和/及 其他组织的强烈影响(具体的政策、价格、财务战略、市场战 略等) 或执岗人对一个对组织业绩(这里组织首脑位于程度13或 14)有主要影响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负责 或担任组织副首脑(参见那些处于程度14有组织首脑的组 织) 8 执岗人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有重要影响(该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至少对组织业绩有影响)13在一个大公司里担任组织首脑,该组织业绩受到总部和/及其他组织的部分影响 9 执岗人对一个对组织业绩有有限影响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负责。或执岗人对一些对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业绩有重要影响的活动负责(该职能部门/业务至少对组织业绩有重要影响)14 组织首脑(如果组织位于集团公司中,通过董事会战略研讨和泛泛的政策说明的途径,组织业绩可能受到影响。组织也可能接受集团公司的一些服务如财务、人事政策等,但不对组织产生产什么影响) 10 执岗人对一些对组织业绩有一些影响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或活动负责15 组织首脑及董事会主席

点因素法岗位评价法

密级:机密
编号: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岗 位 评 估 要 素
? 职责大小 1 对组织的影响 2 管理
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规模
下属人数 下属的种类
? 职责范围
3 职责范围 4 沟通
工作独立性 工作多样性
频率 能力
业务知识
? 工作复杂性
5 任职资格 6 问题解决
内、外部联系
7 环境条件
教育背景 工作经验
创造力
风险 操作性 环境

组织规模表
程 度
(人民币 000,000)
表 A 销售/生产 (高附加值的) 销售额 表B 销售/特殊服务 /装配加工 (中附加值的) 销售额 18 36 72 143 287 573 1,147 2,006 3,511 6,145 10,753 18,818 28,227 42,340 63,510 95,266 142,898 214,347 321,521 45 90 179 358 717 1,433 2,866 5,016 8,778 15,362 26,883 47,045 70,567 105,851 158,776 238,164 357,246 535,869 803,803 45 90 179 358 717 1,433 2,866 5,016 8,778 15,362 26,883 47,045 70,567 105,851 158,776 238,164 357,246 535,869 803,803 表C 销售或贸易 (低附加值的) 销售额 72 143 287 573 1,147 2,293 4,586 8,026 14,045 24,578 43,012 75,272 112,907 169,361 254,041 381,062 571,593 857,390 1,286,084 72 143 287 573 1,147 2,293 4,586 8,026 14,045 24,578 43,012 75,272 112,907 169,361 254,041 381,062 571,593 857,390 1,286,084 总资产 358 717 1,433 2,866 5,733 11,465 22,930 40,128 70,224 122,892 215,061 376,358 564,536 846,805 1,270,207 1,905,310 2,857,965 4,286,948 6,430,422 358 717 1,433 2,866 5,733 11,465 22,930 40,128 70,224 122,892 215,061 376,358 564,536 846,805 1,270,207 1,905,310 2,857,965 4,286,948 6,430,422 表D 资产管理公司
1 2 3 4
5
6 7 8 9
18 36 72 143 287 573 1,147 2,006 3,511 6,145 10,753 18,818 28,227 42,340 63,510 95,266 142,898 214,347 321,52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组织规模核对表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岗位评估要素
岗 位 评 估 要 素
? 职责大小 1 对组织的影响 2 管理
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规模
下属人数 下属的种类
? 职责范围
3 职责范围 4 沟通
工作独立性 工作多样性
频率 能力
业务知识
? 工作复杂性
5 任职资格 6 问题解决
内、外部联系
7 环境条件
教育背景 工作经验
创造力
风险 操作性 环境

岗位评估要素 1:对组织的影响(1)
组织规模表
程 度
(人民币 000,000)
表 A 表B 销售/特殊服务 /装配加工 (中附加值的) 销售额 18 36 72 143 287 573 1,147 2,006 3,511 6,145 10,753 18,818 28,227 42,340 63,510 95,266 142,898 214,347 321,521 45 90 179 358 717 1,433 2,866 5,016 8,778 15,362 26,883 47,045 70,567 105,851 158,776 238,164 357,246 535,869 803,803 45 90 179 358 717 1,433 2,866 5,016 8,778 15,362 26,883 47,045 70,567 105,851 158,776 238,164 357,246 535,869 803,803 表C 销售或贸易 (低附加值的) 销售额 72 143 287 573 1,147 2,293 4,586 8,026 14,045 24,578 43,012 75,272 112,907 169,361 254,041 381,062 571,593 857,390 1,286,084 72 143 287 573 1,147 2,293 4,586 8,026 14,045 24,578 43,012 75,272 112,907 169,361 254,041 381,062 571,593 857,390 1,286,084 总资产 358 717 1,433 2,866 5,733 11,465 22,930 40,128 70,224 122,892 215,061 376,358 564,536 846,805 1,270,207 1,905,310 2,857,965 4,286,948 6,430,422 358 717 1,433 2,866 5,733 11,465 22,930 40,128 70,224 122,892 215,061 376,358 564,536 846,805 1,270,207 1,905,310 2,857,965 4,286,948 6,430,422 保费收入 45 90 179 358 717 1,433 2,866 5,016 8,778 15,362 26,883 47,045 70,567 105,851 158,776 238,164 357,246 535,869 803,803 45 90 179 358 717 1,433 2,866 5,016 8,778 15,362 26,883 47,045 70,567 105,851 158,776 组织员工总数 10 25 50 100 200 400 800 1,400 2,500 4,000 7,000 12,000 18,000 27,000 10 25 50 100 200 400 800 1,400 2,500 4,000 7,000 12,000 18,000 27,000 40,000 60,000 100,000 150,000 225,000 表D 资产管理公司 表E 保险公司 表F
销售/生产 (高附加值的) 销售额
1 2 3 4
5
6 7 8 9
18 36 72 143 287 573 1,147 2,006 3,511 6,145 10,753 18,818 28,227 42,340 63,510 95,266 142,898 214,347 321,52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8,164 40,000 357,246 60,000 535,869 100,000 803,803 150,000 225,000
组织规模核对表

岗位分析之工作要素分析法内含评价表)

岗位分析之工作要素分析法 美国人事管理事务处的E.S.普里默夫(E.S.Primoff)遵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提出的“在没有对最简单的东西熟悉之前不可能了解其复杂现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以工作要素为基础的工作分析方法。 工作要素法(Job Element Method,简称JEM)是一种从工作本身出发,研究组成该工作的各种要素并对成功完成该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人员特征进行分析的工作分析系统。 JEM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的人员导向性工作分析系统,一般由专家级别的岗位任职者或者由任职者的上级组成主题专家小组对工作有显著影响作用的个性化要素进行筛选、确定、描述,界定其含义并进行评估。JEM的主要研究目的是确定对成功完成特定领域工作有显著作用的行为以及此行为的特征。JEM试图识别成功任职者所展现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工作要素,一旦被识别出来,这些要素将被应用在招聘与甄选的测试中。JEM研究的对象不是某一个岗位而是具有某一相似特征的工作。 JEM涉及的要素非常广泛,但只有对完成岗位工作有重要影响作用和价值的要素才能被列为需要分析的要素,这些要素不应包含任何与具体工作相关的任何信息。JEM常见的要素有以下几个。 (1)知识。例如: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层次和水平;产品知识;外语水平;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以及知识面的宽窄等。 (2)技术。例如:计算机操作技术;汽车驾驶与维修技术;特种车辆驾驶技术;医疗设备操作与使用技术等。 (3)能力。例如:数学运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判断能力;目标控制能力;社交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观察力;理解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 (4)工作习惯。例如: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工作计划性;超负荷工作意愿;敬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性等。 (5)个性特征。例如:自信;自律;独立;内向与外向;敏感;坚持以及直率等。 由于JEM涉及的要素具有广泛性,在选择要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要性。必要性是指工作要素是否是任职者必须具备的。 (2)代表性。代表性是指工作要素是否能够区分出优秀员工,是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 (3)缺失性。缺失性是指工作要素是否是落后员工所缺乏的但却是必须具备的。

岗位评价等级体系因素计点法

工作责任(1-10项)1000分, 知识技能(11-19项)1000, 工作环境(20-28项)1000, 合计3000分 一、成本控制的责任:100 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因工作疏忽可能造成的成本、费用、利息等额外损失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责任大小由可能造成损失金额的多少作为判断基准,并以月平均值为计量单位。 等级说明: 0、无成本控制责任; 1、成本损失最大可能性在每月2000元以下; 2、成本损失最大可能性在每月2000-5000元; 3、成本损失最大可能性在每月5000 - 10000元; 4、成本损失最大可能性在每月10000 - 50000元; 5、成本损失最大可能性在每月50000元以上; 评价指导: A、销售费用控制不当造成的销售成本上升; B、采购价格过高,造成的价格损失; C、质量问题造成产品报废;工艺控制问题造成产品报废; D、研究配方、工艺不良导致产品因质量问题报废; E、因设计问题导致包装、广告等报废; F、财务成本控制; G、其它; 二、风险控制的责任100 指为保证生产、销售、管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维持企业合法权益所担负的责任,责任的大小:由失误后损失影响的大小作为判断基准。 等级说明: 0、无风险控制责任; 1、失误后引起的后果比较轻微; 2、失误后引起的后果可以明显感觉到; 3、失误后引起的后果可以明显感觉到,并有持久影响; 4、失误后引起的后果比较严重,并有持久影响; 5、失误后引起的后果非常严重,并有持久影响; 评价指导: A、销售货款的回收—死帐; B、社会关系风险:因人际交往的不善造成; C、客户的流失风险; D、原材料袋不及时导致停产; E、货物配送不及时—市场断货,错货现象; F、可规避灾害的风险—火灾等; G、产品设计的风险; H、策划的风险; I、其它。

岗位价值评估因素体系分析说明

岗位价值评估因素体系分析说明 1、对企业的影响(权重40%,40分): 对企业的影响是指本岗位工作结果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程度,其包括两方面子因素,基本影响和成长促进。 ⑴基本影响(60%,24分):包括收入、成本、质量三方面的影响。 Ⅰ收入(50%、12分):按该岗位对公司收入的影响程度分为六级。 Ⅱ成本(费用)(30%、7.2分):按成本费用管控范围的弹性对公司的影响,分为五级。 Ⅲ质量(20%、4.8分):指产品质量,按质量责任大小分为六级。 岗位价值之“对企业影响”之“基本影响”子因素关系分值表

说明:“关系到”是指直接的影响;“领域”指某个专业职能; “区域”指公司特有的一个大的销售市场;“地区”指区域下的基本销售市场单位。 ⑵成长促进(40%、16分):指该岗位对公司战略及中长期发展的贡献或对公司整体运营风险的控制。根据贡献大小程度分为八级,无贡献为0。 岗位价值之“对企业影响”之“成长促进”加分表 2、解决问题(权重21%,21分) 解决问题指本岗位经常面临并要解决的专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故影响岗位问题解决难度因素的子因素为2个:复杂性和创造性。 ⑴复杂性(50%、10.5分):指本岗位要解决问题本身的性质、管理幅度和难度决定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和方法的复杂程度。分为5级。 1级…问题已经确定: 工作内容或问题确定(很少有其他选择),基本属于个别、具体环节的操作,工作步骤和过程是例行的,即岗位在工作中经常面临问题的解决具备明确的操作步骤及方式,例如,缺货处理的等。 2级…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判断: 工作内容或问题比较确定,但涉及到若干方面的操作,可以有对工作步骤、过程、方法的选择,基本上相对独立地工作,即问题需要依据常规的方法判断,例如,质检等。 3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确定:

岗位评估的方法大全

曾庆学薪酬管理2:岗位评估的方法大全 曾庆学智网 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有岗位参照法、排列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等。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除此以外,这里还简要介绍两个国际著名的岗位评估方法,即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和美世(Mercer)国际职位评估法(IPE)。 1.岗位参照法 岗位参照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已有工资等级的岗位来对其它岗位进行评估。具体的步骤是: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评估小组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并且容易评估的岗位,对这些岗位有其它办法进行岗位评估; ③如果企业已经有评估过的岗位,则直接选出被员工认同价值的岗位即可; ④将②、③选出的岗位定为标准岗位; ⑤评估小组根据标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等信息,将类似的其它岗位归类到这些标准岗位中来; ⑥将每一组中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设置为本组标准岗位价值; ⑦在每组中,根据每个岗位与标准岗位的工作差异,对这些岗位的岗位价值进行调整; ⑧最终确定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 2.岗位排列法 岗位排列法是有关人员组成合格的专门机构,如岗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岗位调查资料或岗位说明书做出简洁的、易于对比的岗位描述;确定评定标准,对各个岗位打分;评定结果汇总,计算平均得分,进而得出个岗位的综合相对次序。这种方法易出现主观倾向,应通过培训提高评价人员的价值判断力,或可通过重复评价三次取平均值来消除主观误差。 3.岗位分类法

分类法与岗位参照法有些相象,不同的是,它没有进行参照的标准岗位。它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分不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管理工作类、事务工作类、技术工作类及营销工作类等。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并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 4.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而是将所有的岗位的内容抽象若干个要素。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不同,而得出岗位价值。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将岗位内容抽象成下述五种因素: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评估小组首先将各因素区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再根据岗位的内容将不同因素和不同的等级对应起来,等级数值的总和就为该岗位的岗位价值。因素比较法的步骤为: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确定岗位评估所需要的因素,即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和工作条件; ③选出若干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标杆职位或关键岗位; ④将各种标杆岗位/职位按照各因素对各岗位的要求和重要性进行依次排列,形成标杆岗位/职位分级表; ⑤将各种标杆岗位/职位的现行工资,按前面所确定的五项标准进行适当的分配,编制标杆岗位/职位工资表和因素工资分配尺度表; ⑥将标杆岗位/职位以外的各岗位/职位逐项与建立起来的标杆岗位工资表和因素工资分配尺度表进行比较,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进行判定,找到最类似的相应标杆职位,查出相应的工资,再将各项因素工资相加,便得到该岗位/职位的工资。 5.因素计点/评分法 因素计点/评分法是目前最流行的岗位评估方法,国内比较知名的咨询公司,如和君创业、北大纵横等在进行咨询时都采用此方法进行岗位评估。因素计点/评分法要求组建评价机构后,首先确定影响所有岗位的共有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分级、定义和配点(分),以建立评价标准。之后依据评价标准,对所有的岗位进行评价并汇总每一岗位的总点数(分数)。最后,将岗位评价点数转化为货币数量,即岗位工资率或工资标准。这种方法可避免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但操作起来较繁琐。 北大纵横的岗位评估方法就将评价因素分为四个维度,即责任、知识技能、努力程度和工作环境,并将每一纬度分为若干因素,共有大约39个评价因素,然后对每一岗位按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打分,最后得出岗位评估的结果。

岗位评价操作方法

岗位评价操作说明 一、职位评价的意义 岗位评价的意义在于解决薪酬内部纵向公平问题。岗位评价打分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得出各个岗位重要性的排序,具体打出的分数多少意义不大。通过打分法来进行岗位评价是最能体现出科学性和群众性的一种方法。 二、职位评价的操作规程 1、岗位评价客观公正准确的前提是组织结构已经稳定,部门职责已经明确,每 个岗位的职位说明书准确填写。 2、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应该有代表性。一般为10-15人,高层管理者占15-20%, 中层管理者占60-70%,基层员工占15-20%。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对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在公司中的重要性有较为客观的全局性的了解,但为了增强岗位评价结果的群众性,减少推行阻力,可以适当选取基层员工的代表来作为专家组成员,一般这样的基层员工在员工中比较有威望,是非正式群体中的领导者。 3、岗位评价28因素定义表中每项指标的权重根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可以有所调 整,如高科技企业可以加大知识技能因素的权重。专家组成员应该反复研读每项指标的定义,岗位评价定义表中的28项因素是符合无重复、无遗漏原则的,如果出现对两个因素的理解有交叉的现象,需要加深对每个因素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专家组成员对于每项指标的确切含义的理解应该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得到统一。 4、岗位评价的整个过程需要有一个公司员工认为公正、客观、对岗位评价十分 了解的主持人,主持人一般是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主持人一定不能打分。 在主持的过程中最需要避免的就是引导,主持人只陈述事实性问题,如宣读职位说明书、宣读打分结果,并推进岗位评价的进展,如组织专家们讨论每项分数结果是否合理,在大家不能取得一致时组织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5、正式进行岗位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打标杆岗位的分数。标杆岗位一般是公司各 个层面有代表性的岗位,最好能分布到各个部门,一般为总经理、副总经理、重要性较强的中层管理岗、重要性较弱的中层管理岗、重要性较强的基层岗位、重要性一般的基层岗位、重要性最弱的基层岗位。再进行评价前,应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