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化学元素

生命中的化学元素
生命中的化学元素

生命中的化学元素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锦瑾 131150028

摘要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就可以说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传递化学信息的过程,这也就是化学进化的过程。化学贯穿了整个生命过程,生物体内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

化学元素是同种原子(即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的总称。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从这个意义上看,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是生物体的基础。所以要真正地了解生命,就必须首先从了解生命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变化开始。

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态和在生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化学元素与生命的密切联系。从而指导人们摄取合理的食物组成,以维持生命的有机平衡和健康。

关键词: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生命

目录:

一.生命元素的形成: (2)

1-1 碳——与生命最为密切的元素 (2)

1-2 氢——生物体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元素 (2)

1-3 氧——维持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元素 (3)

1-4 氮——硝石的组成者 (3)

1-5 钙——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

1-6 磷——第一个从有机体中取得的金属元素 (4)

1-7 钾——柔软的金属元素 (5)

1-8 钠——人体中一种重要无机元素 (5)

1-9 氯 (5)

1-10 镁 (6)

2-1 Fe (6)

2-2 Cu (7)

2-3 Zn (7)

2-4 I——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命科学必需微量元素 (8)

二.结语: (8)

三.参考文献: (8)

一.生命元素的形成:

生命中的化学元素是指在活动有机体中,维持其正常的生物功能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化学元素。人体中约有60多种元素,这里主要介绍部分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第一类:宏量元素

碳、氢、氧、氮、钙、磷、钾、钠、氯、镁

第二类:微量元素

Fe Cu Zn I

1.宏量元素

1-1 碳——与生命最为密切的元素

原子序数 6

如果检测一下组成植物和动物的分子,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分子都含有碳。没有它,就没有我们身边的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化学的一个完整的分支——有机化学也基本上是碳化合物的化学。碳在有机化合物中占有中心地位,这是由于碳原子间能够相互连接形成长链。碳链起骨架作用,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于碳链上,从而形成无数的含碳化合物分子。DNA就是一种这样的长链分子,它存在于所有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里。DNA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是生物组织再造的基础。

碳也是糖、蛋白质、脂肪、核酸的最基本元素之一。

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如植物的光和作用,动植物的食物链等过程。所有动物在呼吸的时候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很重,其密度是空气的2.5倍,它的增多会形成“温室效应”,影响地球上的温度。但二氧化碳任然有不少对生物有益的用途。当我们在喝苏打水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喝溶解有二氧化碳的碳酸化的水。

由于碳的广泛存在,碳的放射性同位素C-14在确定残遗物和考古物品的年代方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1-2 氢——生物体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元素

原子序数 1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按原子数目计,氢是其它元素的总和的100倍;按质量计,占太阳系88.6%,占地球的15%。地球上现存的氢大多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在地壳中氢占3%。

氢的最普通且常见的化合物是水。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反应即生成了我们熟悉的水分子。动植物体中含有大量的水,按质量计人体中水占60%以上,大部分构成人体的体液。

氢和O、C、N等元素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脂肪、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它们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器官,进行着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生理作用。

生物大分子中的氢键(X-H…Y):氢键是由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如O、N、F、Cl等通过H原子形成的3中心4电子键,其中X-H是极性键,X带负电荷,H 带正电荷,H和Y上的孤对电子产生强烈的吸引作用而形成。蛋白质分子内的氢键使它具有特定的构型,产生特定生理功能。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形成氢键的最佳条件所致,所以遗传因子的复制实质上是按最佳条件下形成特定的氢键的结果。

1-3 氧——维持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元素

原子序数 8

氧是地球上最重要且含量丰富的元素之一,它以气体形式存在于大气层中,以水分子的组成成分存在于水里,在地壳中含量约为46%。氧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我们体内几乎所有生物分子的组成成分。

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氧气一部分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一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我们依靠氧气生存,因为我们身体里进行的许多生物过程离不开氧气。在人体内,氧气由一种生物大分子——血红蛋白从肺输送到细胞之中。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发生化学结合,然后释放给我们的肌肉组织。如果血红细胞发生病变形状改变成镰刀形,不能正常输送氧气,就会产生镰刀细胞贫血症。

1-4 氮——硝石的组成者

原子序数 7

1772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丹尼尔·卢瑟福发现了氮,并用实验证明了氮气不能维持生命存在。

很多含氮化合物是动植物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和核酸即是众多含氮生物分子中的两种。虽然但缺乏反应活性,但自然界已经逐渐形成了几种模式把氮气转化成能被生物细胞利用的物质。这种方法称为“固氮”。

一些氮通过闪电固定。在雷雨天,多数二氧化氮溶在雨水中,落在土壤表面,土壤中的固氮菌把二氧化氮变成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被植物根吸收,而植物又被动物吃掉,这样,在动物体内氮又生成动物蛋白。土壤里的细菌还可以把氮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转换为氨基酸和氨。同样的除氮菌还能把这些化合物分解形成氮气,使其重新回到大气中。

另一个自然固氮法则利用了豆类植物。它们的节上有固氮菌,能把土壤里的氮直接变成氨。

1-5 钙——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原子序数 20

钙是大部分生物组织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海洋生物的壳体由碳酸钙构成,碳酸钙还构成珊瑚礁。人体中钙的含量占人体总质量的 1.5%-2%,99%的钙存在于人的骨骼和牙齿中,使肌体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钙还是多种酶的激活剂,调节人体的激素水平。

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易引发骨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多种疾病。成年人每天需补充800mg钙,孕妇、乳母需1500mg。全血中含钙离子30-45mg/l,临床上以此作为检验人体是否缺钙的指标。

钙也是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必需的元素。钙离子与氨基酸中的羧酸结合起到传递某种生物信息的作用。

1-6 磷——第一个从有机体中取得的金属元素

原子序数 15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最初是从人和动物的尿以及骨骼中取得的。这和古代人们从矿物中取得的那些金属元素不同,磷是第一个从有机体中取得的元

素。也是第一个科学家为了观察和研究客观事物的性能而进行科学的化学实验初期所发现的第一个元素。

与氮相似,磷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的骨骼中20%的成分是磷酸钙,骨骼和牙齿中的磷占人体总磷量的85%。磷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磷与蛋白质结合成磷蛋白,是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磷酸和糖结合而成的核苷酸,是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磷存在于三磷酸腺苷中,磷酸盐维持着人体酸碱平衡。因此,磷对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生长发育都起着重要作用。

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从鱼肉蛋奶等各种天然食品中获得大多数磷酸盐,另外可以从可乐、奶酪、香肠和熟肉等各种加工食品中获得一小部分。

1-7 钾——柔软的金属元素

原子序数19

钾是人体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常量元素,体内所含钾的98%在细胞内。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比值在细胞内液中的比例决定了神经脉冲的传送、隔膜端电压、离子迁移、渗透压的调节等,适量钾有助于使神经和肌肉保持适当的应激性,保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钾还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酶促反应。钾能对抗食盐引起的高血压。正常人血钾浓度为137-196mg/l,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肌肉和心脏功能异常,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结果必需的营养元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都可用作肥料。常将氮、磷、钾三种元素组成复合肥。

钾-40是通常的本底辐射的一个重要来源,每个人体内有约140克钾遍布全身各处,我们体内都含有一部分钾-40,因此辐射在所难免,这是我们终身所受辐射的一个主要来源。

1-8 钠——人体中一种重要无机元素

原子序数11

一般情况下,成人体内钠含量大约为3200(女)~4170(男)m mol,约占体重的0.15%。体内钠主要在细胞外液,占总体钠的44%~50%,骨骼中含量占40%~47%,细胞内液含量较低,仅占9%~10%。

钠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主要离子,参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钠是胰液、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钠与ATP的生产和利用、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谢都有关系,此外,糖代谢、氧的利用也需要钠的参与。钠还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钠盐无毒,对动植物和人体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导致人体机能紊乱。人体内的NaCl主要由食盐提供,每天摄入5-6g为宜。如果长期处于钠供应不足状态,容易患心脏病或出现低钠综合征。但若长期摄入过量食盐,又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1-9 氯

原子序数17

氯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31%,大多数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氯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人体中氯主要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起着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调节人体渗透压的作用,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5克食盐,以补充流失的水分,但是食盐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机会,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推崇淡食,合理地摄入食盐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剧烈运动或手术以后要补充大量的盐分,否则会出现四肢发冷等症状。食盐还是很好的调味剂。总之,氯对我们人体是非常重要的。

氯气是一种窒息性气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溶解在上呼吸道粘膜细胞中,生成次氯酸盐和盐酸,导致呼吸道发生炎症、水肿和大量分泌粘液,使中毒者咳嗽、呼吸困难。

1-10 镁

原子序数12

镁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成人体内含镁总量20-30g。它是绿色植物中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它存在于酶中,起激活酶的作用,也是动物骨骼的组成成分,是维持人体心肌正常功能和结构所必需的元素。镁离子还与细胞中的能量转化与释放有关,能保证细胞中有充足的能量储备。成人每天需补充300-400mg镁,绿叶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镁。

二.微量元素

2-1 Fe

原子序数 26

铁是地壳中分布广而丰富的元素,丰度值 4.75%,排列在氧、硅、铝之后,位居第四位。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总量约为4~5g。其中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5%在肌红蛋白中,1%在各种含铁酶类中,此外,铁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约占铁总量的25%。人体内铁元素含量虽少,但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运输氧的主要形式,血红蛋白在肺部最大限度地结合氧,当血液流经组织时,血红蛋白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氧,提供机体各组织器官代谢所需。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组织中,肌红蛋白和氧的结合能力更强。它可以捕获通过血液运送来的氧,吸收进入肌肉组织加以利用或储存。在肌肉收缩时可以释放氧以满足代谢的需要。

铁构成各种金属酶和它的辅助因子,起运送氧和细胞内电子传递的作用,如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色素都含有铁。

铁参与激素的合成或增强激素的作用,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2-2 Cu

原子序数 29

铜在自然界中分布非常广泛。铜矿物的种类很多,约有170种以上,但实际含铜较高的矿物只有几种,它主要以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存在,还可以作为纯的“自然”铜存在。

铜与人体的造血功能密切相关。在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过程中,铜起着关键性作用,即在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时,必须依赖血浆铜蓝蛋白的催化作用。

铜与人体的抗氧化作用有关。人体内含铜蛋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体内缺乏铜会产生:①生长发育停滞;②毛发褪色稀疏;③骨骼发育障碍,因缺铜骨质中胶原纤维合成受损,表现为骨骼缺损,骨质疏松,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⑤肝脾肿大;⑥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

2-3 Zn

原子序数 30

锌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极为广泛,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体内都含有锌。成人体内含锌约2~3g,存在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血液中的锌75~85%存在于红细胞中,3%在白细胞中,12~22%在血浆中,血浆锌主要与白蛋白结合,游离的锌含量很低。

锌是机体中2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人体内重要的含锌酶有碳酸酐酶、胰羧肽酶、DNA聚合酶等。它们在组织呼吸以及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等的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锌是调节基因表达的DNA聚合酶的必需组成部分。缺锌动物的突出症状是生长、蛋白质合成、DNA和RNA代谢等发生障碍。缺锌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不论成人或儿童缺锌都能使创伤的组织愈合困难。锌对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的各个过程都是必需的。因此,锌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对于组织创伤的患者,是更加重要的营养素。

锌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还能促进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正常发育及保护皮肤健康等。

2-4 I——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命科学必需微量元素

原子序数 53

碘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小,但分散度较大,许多物质中都含有碘。正常成人体内含碘约25~36mg,70%~80%集中于甲状腺,摄入的碘几乎100%从胃肠道吸收,代谢产物的90%从尿排出,10%从粪便排泄。

碘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实现的,甲状腺激素是机体最重要的激素之一。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盐的代谢都有重要影响,维持和调节机体的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当机体缺碘时会导致碘缺乏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影响幼儿生长发育、智力低下等。但人体若摄入碘过多,也会引发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成人每天需碘量为150ug左右,最大摄入量不要超过900ug。

二.结语:

所有的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对于地球上已知的生物来说,无论它们个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何,它们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主要就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是生物体的基础,没有化学元素,就没有形形色色的动植物,就连我们人类也将不存在。

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不论含量是多是少,对生物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构成生物体的组织器官,调节体内的大大小小的反应,既有分工又互相协调,共同维持体内平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元素对生物体来说越多越好,各元素应保持一个适当的含量。对我们人类来说,只有摄取合理的食物组成,才能更好地维持生命的有机平衡和健康。

三.参考文献:

[1] 周公度叶宪曾吴念祖《化学元素综论》科学出版社2012年.

[2]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元素的世界之元素档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3] 艾伯特·斯特沃特加著《化学元素遍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_新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十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结时间:2015年3月5日 讲解日期:2015年4月5日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a、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b、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A、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B、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C、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酶和水)→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作者:————————————————————————————————日期: ?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 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 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 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 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 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 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 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 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 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 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 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 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 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 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 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 8、75%的酒精溶液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 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 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 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 人体内 含量 生理功能

适宜摄入量 摄入量过高对 人体影响 摄入量过低对 人体影响 主要食物来源 碘(I) 钙(Ca) 锌(Zn) 铁(Fe) 硒(Se) ②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③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教材分析 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

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教学设计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 引出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4~P95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屏幕投影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点评:图片切入,触目惊心,身边事例,真实可信。可谓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化学元素究竟与我们人体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认识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可谓是首尾遥相呼应。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约占细胞鲜重97%的化学元素的是() A.C、H、O、N、P、K B.C、H、O、N、S、Ca C.C、H、N、P、S、K D.C、H、O、N、P、S 2、下列都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Fe、Mn、K、B B.Fe、Mn、Cu、Mo C.Mn、Ca、Mg、Cu D.Cu、Ca、K、Zn 3、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 A、氢 B、氧 C、氮 D、碳 4、过度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水 5、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可以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也基本相同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D、组成玉米和兔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6、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A、碳 B、氧 C、氢 D、氮 7、沙漠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核酸 8、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环或链,从则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9、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10、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可溶性还原糖,试回答有关鉴定实验的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下面哪一组较为适宜() A、西瓜和甜菜 B、甘蔗和甜橙 C、苹果和梨子 D、淀粉和蛋清 (2)下述糖类物质中,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葡萄糖 B、果糖 C、麦芽糖 D、蔗糖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A、浅绿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C、棕色→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D、棕色→浅绿色→砖红色(沉淀) 11、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A、消毒 B、作为染色的辅助剂 C、便于观察 D、洗去切片的浮色 12、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A、与反应后物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D、留下次实验用 13、(多选)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III染色后,为观察更清楚,需用高倍镜换高倍镜并调好焦距后,发现视野太暗,此时应() A、将反光镜由平面换为凹面 B、将反光镜由凹面换为平面 C、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D、将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二、简答题: 1、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变而来的。从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分析。能支持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化学元素与生命健康

化学元素与生命健康 生命是一种化学现象,在我们人类的身体里进行着无数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使得我们的身体能够正常运行。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就可以说成是一系列的不以生物体意志为转移的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传递化学信息的过程,这也就是化学进化的过程。所以要真正地了解生命,就必须首先从了解生命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变化开始。由王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化学元素与生命健康这一门课正是在向我们详细介绍化学元素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课程。下面就谈谈上这门课以来的心得体会。 1、处好人际关系至为重要。 我还记得上这门课的第一节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清华女才子铊中毒事件,让我不禁联想到上海复旦大学的高材生林森浩投毒案这一事件。他们都是因为与人交往时发生一点小矛盾而做出这种冲动没有料想到后果的事。再加上马加爵杀人事件和频繁发生的宿舍杀人事件,都让我不禁感叹,处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都得感谢舍友这么多年的“不杀之恩”啊! 2、化学元素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在上化学元素与生命健康的第一节课,我便了解到有些

我们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元素对我们的身体的危害性。例如元素铊,白色,质柔软。其化合物有毒。它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硫酸铊──一种烈性的灭鼠药。铊是无味无臭的金属,和淀粉、糖、甘油与水混合即能制造一种“款待”老鼠的灭鼠剂。在扑灭府谷鼠疫中颇有用。铊中毒严重危害危害人体健康,一不小心就会失去生命。 3、有害元素随时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加以注意。 在上化学元素与生命健康课的第二节课时,我了解到了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铅因为具有美白功效,因此常用化妆品中就含有铅。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可用于建筑、铅酸充电池、弹头、炮弹、焊接物料、钓鱼用具、渔业用具、防辐射物料、奖杯和部份合金,例如电子焊接用的铅锡合金。铅是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还可做体育运动器材铅球。我还了解到在我们经常用的铅笔芯其实不含铅,而铅笔的壳才是含铅量较高的地方,因此在使用铅笔的时候千万不能用嘴咬。王林老师的化学元素与生命健康的课上,我还知道每天早上宿舍水管的含铅量是最高的。因此早上起床之后刷牙的水应该先放出部分水在接水刷牙,否则长期使

化学与生命健康

化学与生命健康 姓名:轩雪薇专业:工商类1402班 内容摘要: 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各种化学元素、化学物质跟我们都息息相关,我们常见的一些疾病也与这些物质有重要关系,正确的化学理念对人体健康、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了解这些化学知识并且运用正确的化学理念有助于我们健康饮食、合理用药,搭配调理,保护生命健康。 关键词:化学生命健康 正文: 在现代生活中,化学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为了不断地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化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化学元素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元素的含量,我们将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硫磷钠钾钙氯镁11种,这些元素对机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骨组织的形成、神经冲动的传导、肌肉收缩的调节、酶的激活、体液的平衡和渗透压的维持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 必需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钒碘砷氟硅等14种,它们数量少、能量大,在人体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微量元素是构成金属酶和酶的活化剂2.微量元素是激素和维生素的活性成分3.微量元素可协助常量元素的输送。 化学元素的缺乏会导致人体化学平衡失调,引起各种疾病。例如: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组成部分。铁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参与氧的运输与储存,人体缺铁将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贫血、疲倦、抵抗力降低、发育不良等;硒作为非金属元素具有增强细胞稳定性的功能;缺乏硒会导致克山病的发生,老年缺硒会加大白内障的发病几率;缺锰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和低胆固醇症,并可引起骨骼畸形;钒与糖尿病、高血脂、风湿病、结核病等多种疾病有关;铋与肠胃功能紊乱有关...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元素摄入平衡。天然动植物食品中不仅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人体必需的各种元素,而且它们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具有食一补十、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最佳的选择是“药补不如食补”。 (二)日常饮食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新陈代谢。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纤维素七大营养素。 我国第一部饮食专著《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补”。五谷为营养正气,五果作为辅助,五畜之肉作为补益,五菜可用以充养。在日常膳食中做到谷、果、肉、菜齐备,荤、素饮食搭配,寒、热性食物搭配,才能获得多方面的营养。 以谷类为主,其他食物为辅,有益健康。日常应按照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安排膳食,大米和面粉中不含胡萝卜素,而小米和黄玉米面中含量较多,并还含有人体必需的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蔬菜、水果和动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促进消化。因此,在安排膳食时,几种食物要合理化搭配,尽量做到多样化,才能得到营养全面的膳食。 日常饮食中的误区。尽管日常饮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但如果食用不慎也会有损健康。例如:①牛奶不可空腹饮奶,使奶未充分消化即进入肠道,不利于养分吸收,同时牛奶

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作用

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作用 存在于生物体(植物和动物)的元素大致可分为: (1)必需元素,按其在体的含量不同,又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非必需元素; (3)有毒(有害)元素。 人体大约含 30 多种元素,其中有 11 种为常量元素,如 C , H , O ,N , S , P , Cl , Ca , Mg , Na , K 等,约占 99.95 %,其余的 0.05 %为微量元素或超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是指下列几类元素: (1)生命过程的某一环节(一个或一组反应)需要该元素的参与,即该元素存在于所有健康的组织中; (2)生物体具有主动摄入并调节其体分布和水平的元素; (3)存在于体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有关元素; (4)缺乏该元素时会引起生化生理变化,当补充后即能恢复。 哪些是构成人体的必需元素?19世纪初,化学家开始分析有机化合物,清楚地认识到活组织主要由C,H,O 和 N四种元素组成。仅这四种元素就约占人体体重的96%。此外,体还有少量P。将人体这五种元素的化合物挥发后就会留下一些白灰,大部分是骨骼的残留物,这灰乃是无机盐的集合,在灰里可找到普通的食盐(NaCl)。食盐并不仅仅是增进食物味道的调味品,而是人体组织中的一种基本成分。食草动物有时甚至达到要舔吃盐渍地,以便弥补食物中所缺乏的盐。 在实际研究中,确定某元素是否为必需元素,既与该元素在体的浓度

有关,也与它的存在状态和生物活性密切相关。人体中的每一元素呈现不同的生物效应,而效应的强弱依赖于特定器官或体液中该元素的浓度及其存在的形态。对于每种必需元素,都有一段其相应的最佳健康浓度,有的具有较大的体恒定值,有的在最佳浓度和中毒浓度之间只有一个狭窄的安全限度。元素浓度和生物功能的相关性可用图表示。 有 20 ~ 30 种普遍存在于组织中的元素,它们的浓度是变化的,而它们的生物效应和作用还未被人们认识,有待于研究,所以称它们为非必需元素。另外一些则是能显著毒害机体的元素。如,血液中非常低浓度的铅、镉或汞,具有有害的作用,就可称为有毒元素,亦称有害元素。 从海水中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人体中主要元素的对比,说明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元素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人类在适应生存和进化中,逐渐形成一套摄入、排泄和适应这些元素的保护机制,即人体的元素,不论是常量或微量,维持平衡状态是经过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许多元素是否是必需还是有害,和摄入量(即在体的浓度)有关。每一种必需元素在体都有其合适的浓度围,超过或不足都不利于人体健康。例如,人们对碘的最小需要量为 0.lmg /天,耐受量为1000mg /天,当大于 10000mg /天即为中毒量。若人体自身用以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出现障碍,便会发生疾病。有时元素的过量可能比缺乏更令人担忧,因为某个元素的缺乏易于补充,而过量往往则难以清除,或清除过程中会产生副作用。另外共存元素的相互影响——在生物体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对元素浓度比例的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点汇总

组成细胞的元素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大量元素有_等。 3.微量元素有_等。 4.构成细胞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其中4种元素含量最多。 鲜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O > C > H > N ; 干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C > O > N > H。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细胞中的无机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大多数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水在细胞中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形式存在,其中_____________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占细胞中水的绝大部分,以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3.细胞中无机盐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的水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1)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即自由水含量高时),代谢强度高,抗寒、抗旱性等抗逆性差。如种子萌发时,先要吸收大量的水分,以增加自由水的含量,并加快代谢速度。 (2)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即结合水含量高时),抗寒、抗旱性强,代谢强度差。如冬季,植物吸水减少时,细胞内结合水相对含量升高,由于结合水不易结冰和蒸腾,从而使植被抗寒性加强。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存在及其功能的验证 (1)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 (2)干种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 (3)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有水珠―→失去结合水。种子浸泡后不萌发―→失去结合水的细胞丧失生理活性。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温度略升高,自由水含量将升高,反之则自由水含量降低。相同条件下,自由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旺盛。结合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较弱。 环境恶化——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衰老——自由水↓,结合水↑。生命活动增强——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中的无机物 1.含量: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仅占细胞鲜重的1%-1.5%。 2.存在形式: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无机盐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Mg2+是叶绿素的成分缺

化学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化学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最普通的物质,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水,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体重的60%~70%,由于各个器官功能不同,水占的比重也不同,肌肉里70%是水,即使骨骼也占有20%的水。在占体重60%~70%的水中,有40%在细胞内,20%在组织细胞间,5%在血液里。 水是沟通组织细胞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媒介。生物体内有许多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规律无时无刻不在连续不断地进行着,参加这些化学反应的不仅有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核酸等,而更多和更重要的还是小的分子和离子,其中水分子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水,不能移动的生物分子就不会产生巧夺天工的生物化学反应,生命活动便会停止,生物就会死亡。水既是组成各类细胞的重要物质,又是消化液,淋巴液的主要构成成分;既能帮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又能输送废物并排出体外;既参加呼吸、循环的过程,又起体温调节作用;既是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平衡者,又是非电解质的传递者;既有润滑眼球的作用,又有滋润、丰满体表皮肤的功能,等等。人如果3~7天连续不喝水,人体缺水达20%时,血液就会高度浓缩,就无法进行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命活动,就会导致死亡[1]。从医学观点看,人类为维持正常生存,每人每天至少需要饮两升水,加上卫生方面的需要,全部生活用水量约需40~50升/日·人。因此水与人类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一、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水,应是洁净的水 (一)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应满足如下要求[2] (1)要保持感官性状良好水必须是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不存在肉眼可见的物质。为此对能产生颜色和异味的铜、锌、铁、锰等元素的含量制定了具体的限量。 (2)要保证流行病学上的安全在水中不得含有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免引起“介水传染病”,为此对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消毒后供水管网末端的余氯有明确的限量。 (3)要保证化学组成上无害因此要严格限制水里的一些有毒化学物质,如镉、汞、铅、铬、氰化物、挥发酚……等,以免造成人体的急性、慢性中毒。 (二)水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的地区往往有不同的水土环境,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域的水文地质等特征方面,还在于水土化学组成上的不同。水不仅是维持生命和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还是人体从环境中摄取无机矿物质的途径之一,水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时、都能对人群健康产生损害作用,同时水中的有毒物质也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而危害人体健康。 人体中已发现了近六十种元素,其中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和镁等十一种元素占人体重量组成的99.9%,余下不

初中化学常见元素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和常用口诀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 一价氢、锂、钠、钾、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铜、汞一、二,铁二、三, 碳、锡、铅在二、四寻, 硫为负二和四、六, 负三到五氮和磷, 卤素负一、一、三、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 正一氢钠钾和银,正二镁钙钡和锌; 铝价正三氧负二,以上价数要记真。 铜正一二铁二三,最高四价硅和碳; 硫显负二正四六,负三正五磷和氮; 氯价最常显负一,还有正价一五七; 锰显正价二四六,最高正价也是七。 多看看书,多背化学方程式挺容易的化学不难慢慢就记住啦 呵呵刚看见个顺口溜也许可以帮到你,其实也不用刻意地去记,我觉得 元素化合价常用口诀表(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价数都为零。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元素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元素汇总! (一)固体的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淡黄色固体:硫磺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黄绿色气体:氯气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元素

一、元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适用范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原子: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二、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中元素存在的形式:以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和水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2.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和中。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的钙。 3.经研究,长期使用我国的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地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如果在炒菜时经常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 4.“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每天去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D.过入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5.“锌强化营养盐”中的“锌”指的是:() A.单质B.分子 C.原子 D. 元素 6.感受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用鸡蛋可补充蛋白质B.食用黄瓜可补充维生素C C.缺铁会引起贫血D.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 7.铜、汞、铅等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如误入口应采取急救措施的是( ) A.喝大量蒸馏水 B.喝大量盐水 C.喝大量鸡蛋清 D.喝大

量葡萄糖水 8.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但这些元素对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元素全部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 ) A.Na、Cl、O B.H、O、N C.N、Ca、C D.I、Fe、Zn 9.下列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是() A.多吃水果和蔬菜B.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C.食用霉变花生压榨的花生油D.大量摄入微量元素 10.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因为天然水中含有的硒等元素很难从食物中摄取,而在制取纯净水时,硒等元素也被除去。硒是人体必需的()A.蛋白质 B.微量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维生素 11.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A.增加咸度 B.改善酱油味道 C.减少厨房污染 D.预防缺铁性贫血 12.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科学的是() A.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B.缺铁易患骨质疏松症 C.我们应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D.积极开发新能源 13.“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初中化学常见的元素符号

常见的元素符号: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钡碘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Na Mg Al Si P , S Cl Ar K Ca 。Mn Ba I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正,非负,单质零,氢+1,氧-2,正负总价和为零。 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是-2价; 铜+1,+2铝+3;铁有+2,+3 硅+4; 2,4,6硫 2,4碳; 氮磷-3,+5最常见;2,4,6,7锰变价;单质中元素零价要记清。化学式: 单质: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氖气Ne碳 C 铜Cu铁Fe 化合物:氧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锰MnO2三氧化二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氧化亚铁Fe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铝Al2O3 氧化汞HgO氧化铜CuO 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铁(红褐色)Fe(OH)3氢氧化铜(蓝色)Cu(OH)2 盐: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2氯化铝AlCl3 氯化钾 KCl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氯化锌ZnCl2 氯化钡BaCl2氯化铜CuCl2氯化银AgCl(盐酸盐) 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钡BaCO3 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O4 硫酸铝Al2(SO4)3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硫酸钡BaSO4 硝酸银AgNO3硝酸汞Hg(NO3)2硝酸锌Zn(NO3)2硝酸钡Ba(NO3)2 -1硝酸、氢氧根,-2碳酸、硫酸根,-3记住磷酸根,+1价的是铵根。

生命元素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第17卷第1期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3月V ol.17N o.1 JOURNA L OF Y UZH OU UNI VERSITY(Nat.Scien.Edit.) Mar.2000 文章编号:1006-3293(2000)01-0090-04 生命元素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Ξ 胥江河 (渝州大学教务处,重庆400033) 摘 要 介绍了生命元素的生物功能,指出了微量元素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疾病,讨论了微量元素缺少或过量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生命元素;生物功能;宏量元素;微量元素 中图分类号:O61 文献标识码:E 生物赖于生存的化学元素称为生命元素。 1 宏量元素的生物功能 生物体内存在的12中宏量元素都是必需元素,其中H、C、N、O、P、S有机元素约占人体总重量的99%;K、Na、Mg、Ca共占1%,而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含量<0.1%。 1.1 K+、N a+ K+和Na+间的主要差别是它们的离子半径和水合能差异很大,这对于生物体系而言是本质的。因此K+、Na+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分布很不平衡,在细胞内部,主要集中着K+ (0.1051m ol.L-1),Na+离子浓度很低(0.01m ol.L-1);在细胞外部,主要分布着Na+(0.1431 m ol.L-1),K+离子浓度很低(0.005m ol.L-1)。Na+是体液中浓度最大和交换很快的阳离子。例如血浆中的Na+离子浓度可高达0.143m ol.L-1,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渗透压,保持细胞中的最适水位。K+离子的电荷密度低,因而它具有扩散通过输水溶液的能力。 1.2 C a2+ Ca2+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10-5m ol.L-1)比在细胞外的浓度(10-3m ol.L-1)小得多。钙是构成植物细胞壁和动物骨骼(主要成份是羟基磷灰石)的重要成份。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钙在维持心脏正常收缩、神经肌肉兴奋性,凝血和保持细胞膜完整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钙最重要的生物功能是信使作用;细胞内的信号传递依靠细胞内外Ca2+的浓度差。 1.3 Mg2+ Mg2+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稳定剂和细胞内酶的辅因子,细胞内的核苷酸以其Mg2+配合物形式存在。因为Mg2+倾向于与磷酸根结合,所以Mg2+对于DNA复制和蛋白质生物合成都是必不可少的。钙和镁许虽同属碱土金属,又均为宏量元素,但在生物学中仍有较大差 Ξ收稿日期:1999-06-02;修订日期:1999-07-01 作者简介:胥江河(1963-),男,重庆长寿人,讲师,无机化学。

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二、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三、常用金属材料容重表 四、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

中碳钢(含碳0.4%) 高碳钢(含碳1%)高速钢(含钨9%)高速钢(含钨18%)不锈钢(含铬13%)62-1锡黄铜 60-1锡黄铜 77-2铝黄铜 60-1-1铝黄铜 58-2锰黄铜 59-1-1铁黄铜 80-3硅黄铜 4-3锡青铜 4-4-2.5锡青铜 4-4-4锡青铜 6.5~0.1锡青铜 4~0.3锡青铜 五号防锈铝 廿一号防锈铝 一号硬铝 三号硬铝 十一号硬铝 十二号硬铝 十四号硬铝 二号锻铝 四号锻铝 五号锻铝 八号锻铝 九号锻铝 4-1铸锌铝合金 锡 铅板 工业镍 15-20锌白铜 43-0.5锰白铜 40-1.5锰白铜 28-2.5-1.5镍铜合金9镍铬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7.82 7.81 8.3 8.7 7.75 8.45 8.45 8.6 8.2 8.5 8.5 8.6 8.8 8.79 8.9 8.8 8.9 2.65 2.73 2.75 2.73 2.84 2.8 2.8 2.69 2.65 2.75 2.8 2.8 6.9 7.3~7.5 11.37 8.9 8.6 8.89 8.90 8.8 8.72 7.34~7.75 74-3铅黄铜 63-3铅黄铜 59-1铅黄铜 90-1锡黄铜 70-1黄铜锡 3-12-5铸锡青铜 5-5-5铸锡青铜 6-6-3铸锡青铜 5铝青铜 7铝青铜 9-2铝青铜 9-4铝青铜 10-3-1.5铝青铜 2铍青铜 3-1硅青铜 铝板 二号防锈铝 二号锻铝 四号超硬铝 五号铸造铝合金 六号铸造铝合金 七号铸造铝合金 十三号铸造铝合金 十五号铸造铝合金 工业镁 锌板 铸锌 10-5锌铝合金 4-3铸锌铝合金 钴 钛 3钨钴合金 6钨钴合金 8钨钴合金 5钨钴钛合金 15钨钴钛合金 汞 锰 铬 8.70 8.5 8.5 8.8 8.54 8.69 8.8 8.82 8.2 7.8 7.63 7.6 7.5 8.23 8.47 2.73 2.67 2.8 2.8 2.55 2.60 2.65 2.67 2.95 1.74 7.2 6.86 6.3 6.75 8.9 4.51 14.9~15.3 14.6~15.0 14.4~14.8 12.3~13.2 11.0~11.7 13.6 7.43 7.19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 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 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 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 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 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 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 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 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 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 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 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 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 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 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 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 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 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 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 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 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教案 课题名称:第十二单元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授课人:兰州四十八中学刘永军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2、认识合理膳食、均衡膳食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膳食,保证人体健康。 2、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查看保健药品的标签或说明书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课 本知识。 三、德育目标 培养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1、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2、均衡膳食。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在平时应更加注意饮食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内容:1、调查常见的保健品及药物中各元素的成分及含量 2、上网搜集有关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的资料 3、收集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等资料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内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元素与我们的 身体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学生阅读:书55页 小结:1、体的元素:50余种,其中较多的是11种,总质量为人体总质量的99.95%。 2、常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上,如钙、磷、钾 3、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下,如:铁、锌、硒、碘等 4、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构成人体组织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交流调查的报告:(以小组形式进行) (1)汇报钙的有关内容宣读 (2)汇报钠的有关内容展示 (3)汇报铁的有关内容 (4)汇报碘的有关内容 2、进行讨论:可正反方进行辩论、小组间相互补充、同学间互相补充 3、归纳、总结、整理: 钙:总量:约1.2千克;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