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概念

德育概念
德育概念

也谈德育概念

曹坤明

(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针对当前理论界对“德育”的概念不清及不断泛化的现象,本文试论述了目前所存在的种种德育概念,澄清德育概念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旨在澄清德育界存在的混乱,减轻人

们对“德育”概念的困惑,试图构建德育框架,以促进德育理论的发展,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

增进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德育;德育泛化;小德育;大德育

“德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不尽相同,而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不同历史类型德育实践研究的成果还相当有限,对各种德育理论流派的探讨还欠深入。我国德育理论至今尚不成熟,概念泛化,观念陈旧,逻辑混乱,含糊不清的概念难以剔除,有价值的见解难以得到认同。[1]教育理论界对“德育”的概念长期争议不休,不仅没有促进德育理论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导致了德育理论界思想的混乱,也使得德育实践界无所适从。整齐划一并非完美,百家争鸣也无可争议,但德育理论界必须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构建切合实际的德育逻辑框架,为“德育”定义一个适合我国当前历史时期的概念,以澄清人们思想上的困惑,促进我国德育理论和工作的发展。

一、德育概念的种种理解及产生的混乱

当前理论界对德育概念的理解与说法非常丰富。如: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品德教育;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德育即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生活指导教育、市场经济意识教育等等不胜枚举。其实德育这一概念,最初“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词,对外国道德教育的中译,也常用这一简称。” [2](p88)德育和道德教育在意义上二者没有什么差异。然而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德育”这一概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本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有了广义和狭义德育之分,作为道德教育简称的德育只能是狭义的了。广义德育则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甚至把法制、心理、纪律、环境、人口、劳动、国防、审美、理想、青春期教育都包括了进来。近年来,有些译者甚至把西方的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法律教育、生命生态教育、性教育、生活和职业指导教育、宗教教育等一律译成道德教育或德育的内容。广义上的德育所包括的范畴越来越大,给大家的感觉就像是“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造成了德育概念极度泛化。

关于德育的概念,理论界主要的不同观点有两种:即狭义和广义或称“小德育”和“大德育”之分。一种观点坚持认为德育即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大德育”的概念,认为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在鲁洁和王逢贤主编的1994年出版的《德育新论》一书中指出:狭义的德育即“德育即道德教育”涵盖不尽当代德育的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其它一些或过窄、或过细、或过于笼统、或相互包容的定义也都不宜作为德育的概念;主张把德育看作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认为这样才是外延宽广,涵盖齐全,界限明确严整,并且可以减少歧义。该书给德育下的定义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胡守Fen主编的1988年出版的《德育原理》中将德育定义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采用“大德育”,未采用“小德育”,区别在于后者将法制教育包含在政治教育中。

收稿日期:2005年2月9日

作者简介:曹坤明(1977年-),1998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管理学学士,现为新乡医学院德育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德育。

“德育”原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我国长期以来用“德育”涵盖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

的“大德育”引起了不少争议,值得商榷。黄向阳博士在其所著的《德育原理》一书中谈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德育’确实指的是道德教育,唯独我国教育界认为这不过是狭义的‘德育’。除此之外,尚有广义的‘德育’,不但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礼仪训练、军事训练、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问题是:礼仪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军事训练等等,本身是德育吗?”德育相关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对德育概念的理解的含混,理论著述争议颇多 [3]

二、澄清德育概念的必要性

作为德育理论研究者,如果连“德育”的概念都搞不清楚,凭什么去研究德育呢?但就是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什么是德育?“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4](p1)可见这已经不是个“小小的”问题了。在当前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德育活动不断扩展,“如果对德育这一最基本概念缺乏科学界定,仍停留在任意理解的状态,名不正则言不顺,不仅会影响德育的国内、国际交流,而且也会由于缺乏共同语言影响德育改革的深化。” [2](p89)澄清德育概念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对于构建德育理论体系和开展德育实践都十分必要。人们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因语言的背影和习惯、经验和需要、视角和视野、逻辑方法和概括分类标准的不同,差异性是很大的。尽管所用语言、分类标准和概括水平不一,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作为德育的科学范畴和国家的教育决策,还是要对德育的概念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清楚的统一认识,以免因歧义障碍而导致德育行为混乱。[2](p90)德育概念不清,搞不清楚“德育”相关概念,会导致德育工作产生种种偏差,甚至进行不下去。德育研究及著作中对德育的概念下的并不少,但是概念多而不明确,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有混淆视听之嫌,人们对“德”与“德育”理解和操作仍然比较模糊和混乱。只有澄清并统一使用德育概念,才有助于在德育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好地认识和动用德育的不同层次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的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反思当今流行的德育概念,正本清源,澄清“德育”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是德育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共同的迫切需要。

三、澄清德育概念的途径

针对两种关于德育概念主要争论——“小德育”与“大德育”,我倾向于前者,反对所谓的“大德育体系”,将什么都归属于德育只能使德育的概念越来越泛化,越来越混乱。

1.加强德育诸概念的理论研究,理清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要正确区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宗教教育”等,彻底搞清楚其本质属性。加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具体化研究,彻底搞清楚思想、政治、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区别。其实在我国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就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教育学门类下有一级学科德育学,而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二者之间研究的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有很多相同之处,可又几乎是不想往来”。也就是说,教育学门类下的德育学所研究的德育本身就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某些以思想政治教育命名的学术刊物中,刊登的却有很多德育方面的文章。就这一点来说,“大德育”的提法就是欠妥的。因为各个概念之间外延相互重迭,从而具有共性,但分析不清就会将其混为一谈。而事物本质在于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个性,所以要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不能似是而非,含含糊糊的,否则只能事倍功半。所以加强德育诸概念的研究是澄清“德育”概念之本。

2.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现行广义上的德育即“大德育”),还德育于“小德育”。

人生观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为两种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有必要单独成立,同“德育”三足鼎立,亦可把三者合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如果需要一个统一名称的话)。 [1]而不是三位一体的德育。当然其它各种被有些人归结到“大德育”范畴的教育也可以放入到“社会教育”中。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客观的区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并释放德育于“小德育”,避免德育的“筐”不断扩大。

3.要注意德育诸概念的提法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德育理论界必须用词准确恰当,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要不就极有可能误导大量非专业人士。不要胡乱或随意造词或解释概念,创新是可取的,但创新要建立在科学严密的基础之上。不是有人就搞出来

个德育教育吗?理论研究者就应尽量注意德育诸概念使用的规范性,尽量避免用词的不准确与不确定带来的理解与思维的混乱。这对于澄清“德育”概念来说是非常具体的,但很有必要。

4.提高德育相关人员的理论素养,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起大家的头脑。

在我国的德育界,所谓的研究者数不胜数,但多数缺乏德育理论的系统学习,甚至连对德育一无所知的人也在搞德育,德育实效实难令人满意。所以要注重培养德育相关人员的理论素养,提高德育界的整体水平,才能多出研究成果。德育概念的科学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金字塔尖发光,更需要金字塔基结实。提高德育研究人员的素质结构是澄清德育概念的基础。[3]

5.认清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为“德育”正名,构建德育真正的逻辑框架。

德育概念泛化既缺乏科学的依据,又会影响德育有效性。将德育定位于道德教育,构建起“小德育”自己的逻辑框架,便于和国际接轨,增强学科建设,澄清德育概念,使德育界关于“德育”概念的混乱局面归于平静,让社会理论工作者各司其职,让“大德育”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独立出去,各自繁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搞好德育,提高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为“德育”正名——关于“德育”概念规范化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7,(7)

[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 池卫东、智海波. 德育概念辨析【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4] 胡守Fen.《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相对而言的。 其中所谓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态度和立场。 道德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法律教育即传递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能力,使学生执法、守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律。 (2)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 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第二,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 的和幸福的人生。 第三,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史,德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都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 一、生活的德育 这里的生活概念是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自从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之后,狄尔泰、海德格尔、赫勒、哈贝马斯等人又从多个角度阐发了传统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当代人回归生活世界的迫切性。生活的德育观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同时也

是真实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在抽掉人性之丰富性的同时,也抽掉了德育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 二、生态的德育 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主张不仅要构建生态道德“规范”,更要转变以往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盲目破坏行为。生态德育的这样一种追求已经成为21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 三、关怀的德育

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资料证明,德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教师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 四、智慧的德育 完整的德育应该是智德统一的,而不能分离,智德分离的德育,责权利就无法统一。智德分离的德育,是一种被动的、盲从的德育,是一种弱者的德育。这种德育导致行善的人,不能保护自己,不敢创造,也不能承担责任。智慧的德育是追求智德统一的德育,它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德育。这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德育,是生机勃勃的德育,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它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清醒的理性能力,对公正、正义的判断能力,也注重对内心情感体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一、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什么是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小学德育内容的特征 1、阶级性和历史性 2、共同性和继承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三)确定依据 我国小学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小学德育目标与任务确定的。 (四)小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祖国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德育培养起青少年的这种态度,并逐步演化为自身的一种深厚的情感。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了解: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也有共性:

建设祖国,发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抗击侵略,保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儿童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②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和国家两者的内涵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树立起民族和国家意识。③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乃至本民族的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为民族与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④教育儿童在热爱本民族与国家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逐步树立起尊重、友爱、合作的精神。⑤重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2、理想教育 理想问题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人格理想、生活理想等等。是否具有健康、正确的理想是儿童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小学理想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并正确对待儿童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②帮助儿童认识到理想对于人深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提高他们分辨正确理想和错误打算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起为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③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培养儿童学习革命光荣传统,并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3、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道德的基本问题。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之间

德育理念和体系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以生为本立德扬长走特色德育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大德育观念,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为抓手,形成了自主管理,回归生活,以生为本的德育特色。 一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我校一直坚持以生为本,以和谐为本。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人文教育" 的品牌。德育管理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从有利于学生, 教师,学校,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导处 ,共青团,学生会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理论导航,用准则规范,用评价监督是我校师德建设的特

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校以"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的"五师"为重点,在全体教职工中推行师德师风"三四五六"工程。用榜样引领,用爱心助长,用调查测评是我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做法。学校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骨干榜样示范的力量带动全体,以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的方式鞭策后进;学校通过各种讲座,讨论和培训,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树高尚师德,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举行的"我读书,我快乐"师德读书活动,开展的评选"家长满意教师"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开展表彰先进,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诗朗诵比赛,师德论坛等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校师德建设的开展.学校还着眼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设置校长接待日,投诉电话,接受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创设学生自主管理有效机制学校少先队确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实现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管是为了不管"的管理目标。学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是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巧用榜样, 强化正面意识;教会方法,树立信心;家校结合,共同努力; 及时评价,体验成功。学校建立学生会干部轮换制,升旗班轮流制 ,广播站轮班制,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主体性投入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的兴起,正改变着社会形态、社会理念等方方面面,体现在谁拥有更高素质的人才,就意味着谁掌握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意味着谁就能在21世纪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对学校教育及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成绩是可喜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德育体制简单化。一是以管代导。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服从管理,遵守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二是主客体颠倒。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三是目前的德育工作还基本上以学校包办为主,家庭和社会没有和学校形成有机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社会环境没有充分净化,所以往往造成“在校教育三年,出校变坏三天”的现象屡屡发生。(2)德育内容过于传统和陈旧。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一是在确定德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提出适度的要求,缺乏可接受性,尤其是缺少一些高品位且又使人信服的权威读本;二是不能把握德育内容的基础性,不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守法和用法意识,自学遵守社会伦理规范;三是不能坚持德育内容的一贯性,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3)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和生硬。德育实施者只局限于用一种单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去要求受教育者,把对某些现成的道德规范的掌握等同于德育的全部。以“注入式”为主的教育方法和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只能是迫使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从而使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挫伤甚至消失。(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不仅要继承传统德育内容,还要结合时代特征拓宽德育空间,深化德育内容 在现有条件下,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可以突出以下主要内容: (1)开展系列教育,推进终身全面素质教育。针对目前中学基本实行封闭管理的实际,可以进行“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治,人格自尊,精神自强”的“五自”教育,确保教学生活学习秩序正常进行;在我校

德育及其意义

一、“德育”概念界定 一般说来,德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泛指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柜。广义的德育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正组织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习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德育过程的结构式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有一定数量的要素(或成分、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组织的系统。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

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实践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不断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未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这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过程和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社会化或再社会化过程,是社会思想品德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小学教育]第三章 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教育]第三章德育目标和内容第三章德育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的基本特征,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实施德育的基本观点; 2、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3、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 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难点: 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节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内涵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即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二)德育目标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评价标准 (三)德育目标的类型:(参考:《德育学原理》胡厚福著,1997年3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德育目标进行类别的划分,是为了更全面细致地认识德育目标,而不是为了把整体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活动进行分解。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往往是缘于没有全面、清晰地认识德育的目的,无明确的活动方向造成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只问活动的开展,不问活动的目的和效果,其结果就是德育低效或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1、从德育目标的抽象程度上分类:这种划分方式,对我们发现德育实践问题的意义最为重大。 (1)观念性目标: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从德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发展价值和整体需要出发的,具有指向性和激励性。 (2) 指标性目标:是以一系列具体的能以指标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目标组成的,是观念性德育目标的具体化,人民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比较和检测。 如:“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学习他的精神(观念), 做好事——可以量化(指标) 两种目标的关系:没有观念性目标,指标性目标就没有方向和依据;只有观念性目标没有指标性目标则无法检测观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是:重指标性目标轻观念性目标。表现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但活动的组织和效果评定却往往违背活动的初衷,即表现 出“有活动安排,无活动目的”,或者“开展活动就是活动目的”,比如:做好事只管登记次数、件数,卫生检查只管检查时的整洁度,不管事前的安排、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之后的保持,还有包干区的特点等。(有的包干区人流量比较大,卫生难保持,班级师生就有抵触情绪,因为,此时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评比,为了能在评比中得到好的成绩和名次,而不是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意识、劳动的意识和能力等。)

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新内容

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新内容 湖南永州四中唐协和内容摘要:德育理念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对德育问题、德育主张的认识和看法。我国中学正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中学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也应随之而变,德育的内容、主体和方法等方面都要改变。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的新内容,它包括“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创新意识的德育理念。关键词:新课程德育理念新内容个性化和谐发展创新意识德育理念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对德育问题、德育主张的认识和看法,是对德育过去和现实的剖析和反思,也是对德育的社会制约要素的剖析和反思。以正确的德育理念作指导,就会把德育真正摆在“灵魂”和“为首”的地位,沿着育人的正确方向,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取得有效的结果。更新教师和班主任德育理念是提高德育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条件。理念更新了才能摆位正确、目标明确,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提高工作的实效。只有教师和班主任更新德育理念,才能实现德育实效性的稳步提高。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有哪些新内容呢?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以

往的德育教育压抑人性,我们自始至终都强调、强化德育总目标,什么都要提高到共产主义的高度,忽视了现实背景中最基本、最实在的内容,忽视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观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务必坚持如下原则:一是真诚理解,二是肯定认可,三是设身处地。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一切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健康的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是现行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个性化德育观念的本质是把社会道德内化、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强调以个性心理教育为基础,要求在德育中,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志向)、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方面考虑,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的、被动的教育对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章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德育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活动。 中学德育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小学德育应该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性品格为主要目标。所谓基础性品格也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第二节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及其分类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何种品质所作出的设想和规定。 德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一)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 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四个方面。 (二)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 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一)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规定 (二)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 1、强调基础性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 4、具有全面性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第三节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区分开来。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 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第四,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理性爱国。 第五,爱国主义要体现层次性。 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 第二,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第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道德价值。 三、民主与法制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是指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当家作主、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识与能力。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反对极端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 第二,要发展学生的民主反思与批判意识及能力。 第三,要重视学校的纪律教育。 四、理想教育 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第一,要避免对三大理想作分裂式教育。 第二,理想教育要注重理想的层次性。 第二章德育过程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品德教育过程,也即教育者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其区别表现为: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其联系表现为:德育过程是小事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方面。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理念的学校章程制度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果庄镇小学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作为一所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建校伊始,就提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学校成立了以教导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等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教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育智先育人 首先学生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学校的基本职责是育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为育人服务,离开育人,学校工作就失去了灵魂和存在的意义,抓住了育人,就抓住了学校工作的根本。求知与育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根本任务,让学生学会做人与和谐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顶级目标。育人和育智的关系一个都不能削弱,成绩是最现实的、最残酷、最直接的东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讲解学习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 容

第九章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德育概念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中学德育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二、“德育”一词的由来 西方社会:19世纪后半叶;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育这个新名词传入我国。 在1988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统一使用“德育”这个术语。

三、我国德育的内容: 四、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 (一)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三)道德教育 层次划分:公德教育目标、私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和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道德知识和传统美德教育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理念和体系

以生为本xx扬长走特色xx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大德育观念,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为抓手,形成了自主管理,回归生活,以生为本的德育特色。 一,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我校一直坚持以生为本,以和谐为本。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人文教育"的品牌。 德育管理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从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导处,共青团,学生会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理论导航,用准则规范,用评价监督是我校师德建设的特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校以"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的"五师"为重点,在全体教职工中推行师德师风"三四五六"工程。用榜样引领,用爱心助长,用调查测评是我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做法。学校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骨干榜样示范的力量带动全体,以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的下载文档可编辑 方式鞭策后进;学校通过各种讲座,讨论和培训,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树高尚师德,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举行的"我读书,我快乐"师德读书活动,开展的评选"家长满意教师"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开展表彰先进,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诗朗诵比赛,师德论坛等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校师德建设的开展.学校还着眼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设置校长接待日,投诉电话,接受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创设学生自主管理有效机制学校少先队确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实现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管是为了不管"的管理目标。学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是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巧用榜样,强化正面意识;教会方法,树立信心;家校结合,共同努力;及时评价,体验成功。学校建立学生会干部轮换制,升旗班轮流制,广播站

三德育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德育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的基本特征,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实施德育的基本观点; 2、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3、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 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难点: 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节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内涵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即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二)德育目标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评价标准 (三)德育目标的类型:(参考:《德育学原理》胡厚福著,1997年3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德育目标进行类别的划分,是为了更全面细致地认识德育目标,而不是为了把整体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活动进行分解。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往往是缘于没有全面、清晰地认识德育的目的,无明确的活动方向造成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只问活动的开展,不问活动的目的和效果,其结果就是德育低效或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1、从德育目标的抽象程度上分类:这种划分方式,对我们发现德育实践问题的意义最为重大。 (1)观念性目标: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从德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发展价值和整体需要出发的,具有指向性和激励性。 (2)指标性目标:是以一系列具体的能以指标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目标组成的,是观念性德育目标的具体化,人民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比较和检测。 如:“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学习他的精神(观念), 做好事——可以量化(指标) 两种目标的关系:没有观念性目标,指标性目标就没有方向和依据;只有观念性目标没有指标性目标则无法检测观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是:重指标性目标轻观念性目标。表现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但活动的组织和效果评定却往往违背活动的初衷,即表现出“有活动安排,无活动目的”,或者“开展活动就是活动目的”,比如:做好事只管登记次数、件数,卫生检查只管检查时的整洁度,不管事前的安排、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之后的保持,还有包干区的特点等。(有的包干区人流量比较大,卫生难保持,班级师生就有抵触情绪,因为,此时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评比,为了能在评比中得到好的成绩和名次,而不是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意识、劳动的意识和能力等。) 2、从德育目标实现的时间长短划分类型:远景性、中景性、近景性目标 三种目标实现的时间长短无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标准和尺度。长远目标可以称为总目标,

从德智体美看德育的本质

德育的本质 从德智体美看德育的本质 小组成员 戚雅君(05) 吴炜(24) 朱亚红(32) 吕航行(04) 摘要 “德育”一词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我们要明确德育组成部分的外延,有助于我们从德育的全部活动中研究得意的内涵,揭示其本质属性之所在; 在教育内容,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比较中来较为定性地探讨德育的本质;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关键字 德育的本质;德智体美;比较;教育 “德育”一词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但究竟是谁最早正式提出来的,至今是个谜。这个新名词,现在学术界对它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莫衷一是。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语。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德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感到,作为道德教育简称的德育只能是狭义的,迫切需要扩展德育的含义,才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法治教育等都收进德育这一概念中来。于是便出现了广义的德育概念。而且在改革开放和德育活动不断扩展的新时期,如果对德育这一最基本概念缺乏最科学的界定,仍停留在任意各自表述的状况,

“名不正则言不顺”,不仅会影响德育的国内国际交流,而且也会由于缺乏共同语言而影响德育改革的深化。 德育的外延 首先,我们要明确德育组成部分的外延,有助于我们从德育的全部活动中研究德育的内涵,揭示其本质属性之所在。以当代国内外对德育任务、目标、内容的涵盖面的看法,即可以看出对德育的外延大致有这样几种理解: -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品德教育; -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 -德育即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总称; -德育即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或社会主义方向的教育; -德育即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德育即做人的教育; -德育即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 有人还不满足,不断提议再补上民主与法制教育、无神论教育、青春期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和生活指导教育、市场经济意识教育等。 近年来,还有些人把西方的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生命生态教育、宗教教育等一律翻译成道德教育或德育的内容。 由上述内容不难看出,人们对德育外延的界定,因文化语言背景、习惯、经验和需要、视角和视野、逻辑方法和分类标准不同,差异性很大。其涵盖面小自“洒扫应对”的日常行为规范,大到政治理想和自然观宇宙观;近从家庭、邻里、朋辈,远到国家、国际和航天的规范;起自“基因自私”“人性善”“娃娃听话”,终在“保持晚节”、追求“永生”或“痛苦人生”“长眠幸福”。尽管所用语言、分类标准和概括水平不一,都有一定的存在时空与合理成分,但是作为科学范畴和国家的教育决策中的德育,,还是应该使德育的外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认识,以免歧义障碍导致德育外延泛化和德育行为的混乱。 总之,根据中国的国情,我国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五个方面:政治教育(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等);思想教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理念和体系

德育理念和体系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以生为本立德扬长走特色德育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大德育观念,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为抓手,形成了自主管理,回归生活,以生为本的德育特色。 一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我校一直坚持以生为本,以和谐为本。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人文教育" 的品牌。德育管理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 规章制度的健全,都从有利于学生, 教师,学校,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导处 ,共青团,学生会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 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理论导航,用准则规范,用评价监督是我校师德建设的特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校以"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的"五师"为重点,在全体教 职工中推行师德师风"三四五六"工程。用榜样引领,用爱心助长,用调查测评是我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做法。学校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骨干榜样示 范的力量带动全体,以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的方式鞭策后进;学校通过各种讲座,讨论和培训,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树高尚师德,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举行的"我读书,我快乐"师德读书活动,开展的评选"家长满意教师"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开展表彰先进,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诗朗诵比赛,师德论坛等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校师德建设的开展.学校还着眼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设置校长接待日,投诉电话,接受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概念界说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上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2、小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教育儿童逐步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初步树立起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努力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情操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他能够对所遭遇的道德现象进行初步的思考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矫正自己的行为。要教给儿童正确的思想方法,教育他们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政治、社会和人生问题。

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第五章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一、基本概念 1、教育目的: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 2、德育目的:人们对整个德育的一种主观预期和价值设定,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为了什么进行德育”的问题。(课本: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3、德育目标: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德育实践所要达到的境地,是德育过程所培养的品德规格,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二、基本理论 德育目的的类型: 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 代表人物:涂尔干、凯兴斯坦纳 个人本位论: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 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 和生命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自由、自主的道德主体。 代表人物:卢梭、杜威 外在德育目的论:强调道德教育的外在功利结果。 内在德育目的论:强调德性修养本身。 理想德育目的论: 道德教育的终极是培养趋近于神的理想人格。 现实德育目的论: 倾向于较为接近生活现实的德育目的。主张从现

实社会出发确定德育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追求 高尚的道德。 三、基本问题 1、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关系 区别: (1)德育目的是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德育目的是德育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 (2)德育目标是教育所要完成的德育任务的具体目标,是德育活动具体努力方向,因教育阶段、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联系: (1)德育目标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德育目的必须转化为具体的德育目标才能避免其空泛。 (2)德育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德育目的的总要求,与德育目的相联系,否则会流于琐碎,失去其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2、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1)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需要分解为若干方面,德育目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予以具体化。 3、德育目的的特性(规定性)与功能 特性(规定性): (1)德育目的(应)具有预见性。

学校德育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请你列出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并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序 一、我们对学校德育概念理解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主要原因)。 我们人为地将学校德育分成了“大”与“小”,或者说是“广义与狭义”,“大德育”,也即“广义的德育”。既将所 有能够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活动都称为德育;“大德育”即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心理等方 面的内容。我们只需要简单地思考一下,便可发现如果这样理解德育,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其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会 涉及到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专门的科学。它们有自身内在的逻辑,如果不加分析地将其进行混合,所造成的 结果就是,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这也是德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感到困惑的根本原因。“小德育”也即“狭义的德育”。 即专门指“道德教育”;如果学校德育是指狭义的道德教育,那么,我们就要面对一个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政 治素养等等问题,如它们使用什么名称,具体教育的层次,这些就会给我们的学校德育的课程设置,理论研究提出新的 问题,当然,如果要科学地认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是必要的。否则,学校德育就只能作为一种工作概念而 不是理论概念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也有人从与西方接轨的角度将德育视为“道德教育”,即西方人用的 MORALEDUCATION。但这很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不同文化中对道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是如此。以上的区分 太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建立一套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 二、缺少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次要问题) 由于我们对学校德育概念理解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没有一套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 我们现有的德育教材,内容链接生硬,缺乏一个内在的逻辑线索。 三、当代学校德育如何面向传统(次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刻。仅就道、德二字而言,我们便不难出,这其中的奥妙,它体现的不是简单与单 纯的记忆与模仿,而是充满着动态与变化的主体自觉与理解。我们既要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古人的思想,同时也得从今天 的思想去深入理解蕴涵在古代思想家思想中的大智慧。否则,我们一味放弃自身的文化与道德传统,而把改革的路径仅 仅定位在向西方学习的片面道路上,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实事求是,更会陷入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所以当代学校 德育教育就要思考如何结合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来制定实施德育课程体系。 四、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生命意义缺失(次要问题) 学校中进行了长期不懈与声势浩大的“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收效却甚微。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对道德的理解上。在 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逐渐被异化,道德教育同其它各育一样,成为一种知识教育,或者说是一种认知的 教育,并在方法上表现出强烈的科学化倾向。人们将道德仅视为外在的纲常礼仪与行为规范,进而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 生对这些规范的模仿和操练,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