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

1.绪论 (1)

1.1调查目的 (1)

1.2调查时间及内容 (1)

1.2.1信号交叉口 (1)

1.2.2城市道路路段 (2)

1.2.3无信号交叉口 (2)

1.3调查形式 (2)

1.4 人员分配 (2)

2.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3)

2.1背景概况 (3)

2.2调查数据处理分析 (4)

2.2.1折算系数 (4)

2.2.2交通量 (4)

2.3车头时距 (6)

2.4交叉口信号相位及周期设置 (6)

2.5 通行能力计算 (7)

2.5.1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7)

2.5.2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 (8)

2.6 饱和度和服务水平评价 (11)

2.7 影响因素分析 (12)

2.7.1行车道条件 (12)

2.7.2交通信号设计条件 (12)

2.8 改进方案 (12)

3. 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 (13)

3.1背景概况 (13)

3.2调查流量情况 (14)

3.3基本通行能力计算 (14)

3.4实际通行能力计算 (15)

3.4.1多车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5)

3.4.2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5)

3.4.3行人过街等因素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7)

3.4.4车道宽度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7)

3.5数据分析结果 (18)

3.5.1 现场调查 (18)

3.5.2 各个影响修正系数的确定 (18)

3.6饱度和服务水平评价 (19)

3.7改进建议 (19)

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19)

4.1背景情况 (19)

4.2地理环境 (20)

4.3调查内容 (21)

4.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间隙分析法 (22)

4.4.1交叉口处交通流的等级划分 (22)

4.4.2将观测的交通量转换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23)

4.4.3冲突交通量 (23)

4.4.4.临界间隙 (25)

4.4.5.随车时距 (27)

4.4.6次级流向的可能通行能力 (27)

4.4.7阻抗系数 (28)

4.4.8横向干扰修正系数 (30)

4.4.9交通流实际通行能力 (30)

4.4.10饱和度 (31)

4.4.11延误 (32)

4.5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32)

4.6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的改进后的分析方法 (34)

4.7无信号交叉口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 (37)

4.7.1现状分析 (37)

4.7.2改进建议 (37)

5.心得总结 (37)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报告

1.绪论

1.1调查目的

1)通过道路通行能力和设计交通量的具体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新建道路的等

级、性质、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线形几何要素。

2)通过对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观测、分析、评定,并与现有交通量对比,可以确定

现有道路系统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改善方案或措施,作为既有道

路交通改善的主要依据。

3)根据道路某一路段通行能力的估算、路况及通行状况分析,可以提出某一路段线

形改善的方案。

4)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改建及交通设施配置的依据,如交叉

口类型选择和信号设施的设计、装备等。

5)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公路网设计和方案比选的依据。

6)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交通管理、行车组织及控制方式确定或方案选择的依据。

1.2调查时间及内容

调查时间:2016年1月12日星期二17:30-18:30

1.2.1信号交叉口

调查地点:东风路与凤凰南路交叉口

调查信息:

1)交叉口渠化形式、各进口道车道宽度、车道数

2)信号灯相位

3)各车道车头时距

4)交通流量

1.2.2城市道路路段

调查地点:海燕路至东风路段

调查信息:

1)路段车道宽度、车道数

2)交通流量

3)车辆行驶速度

1.2.3无信号交叉口

调查地点:凤凰南路与海燕路所合并的Y型交叉口

调查信息:

1)交叉口渠化形式、各进口道车道宽度、车道数、直行车道同左、右转车道

2)交通流量

3)各车道的车头时距

1.3调查形式

1.4 人员分配

(1)数据调查:

(2)表格制作:

(3)CAD图制作:

(4)心得总结:

(5)报告及PPT制作:

(6)通行能力计算:信号交叉口:

路段:

无信号交叉口:

2.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2.1背景概况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约束并决定了整个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交叉口往往是整个城市路网的瓶颈,成为路网规划、建设、改造和交通治理的重点。当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不大时,交叉口的通行秩序可以由交通主体的自组织来维持。但是,当交通量超过某一限度时,可通过设置外在的交通信号加以指挥,使得交叉口能够正常运营。信号交叉口时交通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环节,对它的分析要考虑诸多因素。

图2-1图2-2

图2-3

2.2调查数据处理分析

2.2.1折算系数

2.2.2交通量(车道编号参考图2-3)

2.3车头时距

2.4交叉口信号相位及周期设置

通过调查本次交叉口包含2个相位,周期均为123秒,其中黄灯时间为 3 秒,全红时间为 3 秒。

第一相位:南北对向放行,绿灯时间为66 秒,红灯时间54秒。

第二相位:东西对向放行,绿灯时间为45 秒,红灯时间75秒。

图2-10 第一相位图2-11 第二相位

图2-12 信号配时图

2.5 通行能力计算

根据我国交通流特性、交叉口基础设施、信号设计条件及车行道条件,国内学者提出许多计算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较为普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本问使用现行《城市道路设计交通规范》推荐计算方法如下:

2.5.1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十字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道口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1)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2-13)

式中::信号灯周期(s);

:信号每周期内绿灯时间(s);

:绿灯亮后,第一辆车起动并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

:直行或右行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s/pcu);

:折减系数,可用0.9。

2)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2-14)

式中::一条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3)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2-15)

式中::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所占比例。

前已提及,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此外,也可根据本进口车辆左、右转比例计算。

a)进口道设有专用左转与专用右转车道时,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按公式(2-16)计算:

(2-16)

式中::设有专用左转与专用右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本面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pcu/h);

:分别为左、右转车占本面进口道车辆的比例。

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2-17)

专用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2-18)

b)进口道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未设有专用右转车道时,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公式

(2-19)计算:

(2-19)

式中::设有专用左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本面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pcu/h);

:本面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

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2-20)

c)进口道设有专用右转车道而未设有专用左转车道时,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公式

(2-21)计算:

(2-21)

式中::设有专用右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本面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pcu/h);

:本面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

专用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2-22)

2.5.2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

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对面到达的左转车道超过3-4pcu 时,左转车道通过交叉口将影响本面直行车。因此,应折减本面各直行车道(包括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当,本面进口道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2-23)

式中::折减后本面进口道的通行能力

: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本面各种直行车道数;

:本面进口道左转车的设计通过能力,;

:不折减本面各种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对面左转车数,当对面到达的左转车道超过3n-4n pcu/h时,n为每小时信号周期数。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如下:

1)求东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直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2)求西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直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3)求北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北进口属于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未设右转专用车道类型,其通行能力用公式(2-19)计算:该进口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4)求南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南进口属于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未设右转专用车道类型,其通行能力用公式(2-19)计算:该进口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5)验算各个进口道是否需要折减:

东进口:由于需按公式(2-23)折减:

西进口:由于117,需按公式(2-23)折减:

北进口:由于117,不影响对面直行车,故不需折减。

南进口:由于117,需按公式(2-23)折减:

6)计算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四个进口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东进口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560pcu/h,西进口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700pcu/h,北进口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310pcu/h,南进口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305pcu/h。故改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据此得出交叉口流量流向图,如图2-24所示。

交叉口流量流向图图2-24

2.6 饱和度和服务水平评价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驾驶员与乘客对其感受质量的标准。

交叉口进口道饱和度服务水平评价标准表2-25

该交叉口进口道饱和度服务水平表2-26

2.7 影响因素分析

2.7.1行车道条件

此交叉口南北方向的进口道的车道数为3,东西方向的车道数为2;

为了分离各方向的车流,已进行车道功能划分,在南北方向设置了左转专用车道。

2.7.2交通信号设计条件

信号的周期过长会导致停车延误增加,过短又会导致一周期的车辆不能完全通过,形成二次停车的恶性循环,两者都会使交叉口的实际通行能力减小。

2.8 改进方案

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的选择和改善,设计因素很多,必须综合考虑交叉口的现状、交通流量、交通组成以及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等进行具体分析,以利于减少和消除冲突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为基本原则。

东风路与凤凰南路交叉口,是一个十字形交叉口,南北方向为双向六车道,东西方向为双向四车道,主要的车流为南、北两个方向,交叉口处珠海市香洲区行政区域内,距离珠海市扬名广场,湾仔沙电脑城和珠海市政府很近,近年来商业开发密集,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车流。

根据实地观察和表格数据,我们可从各个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高峰小时交通量比较中看到各进口道的利用率。南进口道的高峰小时交通量小于相应的设计通行能力,利用率在66% ,这表明高峰小时南进口道的车流未处于饱和状态,同样,北进口道和西进口的高峰小时交通量小于相应的设计通行能力,利用率在65%和70%。但东进口高峰小时交通量已超过设计通行能

力,利用率高达112%,综上所述,由于高峰时段东进口的交通量已超过设计通行能力,因此总体上看该交叉口的设计已经不满足目前的交通量要求。

我们对该交叉口的优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优化信号配时。延长东西相位的绿灯时间,使得东西进口道的车辆能够及时的通过交叉口。

2)改变车道功能。禁止在东进口的车道上停放车辆,增设一条左转专用道,减小东进口左转压力。

3)左转机动车等待区是在左转进口道或是直左进口道前施划一块区域作为等待区, 当直行绿灯亮时, 同一进口的左转弯车辆随直行车辆运行至路口内的一条或多条等待区车道中, 待左转绿灯亮时再前进, 最终通过交叉口。在整个过程中, 无需增加信号时间和左转进口车道数, 却可使左转车道增多。这样在左转信号放行时, 通过路口的左转车道就不仅仅是一条车道了, 而是两条或更多, 既可以充分利用交叉口的路口区域, 又能减少左转信号的时间, 使交叉口的整个周期时长缩短,充分利用了交叉口的时空资源。

3. 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

3.1背景概况

凤凰南路,城市主干路,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全长1058米,与东风路和海燕路相接壤。两侧建筑主要有珠海大会堂、珠海书城湾仔沙店、湾仔沙电脑城、海城电脑城、香洲区第五小学、鑫北电脑城、扬名广场、香洲百货等。此次调查的路段为连接海燕路与东风路的部分路段,路段长200米。

图3-1 平面图图3-2 卫星图

图3-3 渠化图

3.2调查流量情况

3.3基本通行能力计算

基本通行能力,也称理论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和交通都处于理想状态下,由技术性能相最大车辆数。根据文献[1]的研究成果,基本通行能力可由下式求得:

=

式中:

l----最小车头时距,对于标准型的小客车,其最小车头间距约为6.5~8.0m。

t----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通常在0.8~1.2s之间。

----设在完全理想条件下的最大自由车速。

计算:

取l=8m

t=1.2s

因为取设计速度40km/h,即=40km/h。

得=1878pcu/h

3.4实际通行能力计算

实际通行能力是指考虑到实际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影响,并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到的通行能力。

3.4.1多车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在城市主干道上,同一方向行驶的车道数往往不止一条,在多车道的情况下,同向行驶车辆的超车、绕越、停车等都会影响邻近车道的通行能力,一般越靠近路中心线的车道,其影响越小。其车道影响程度可用折减系数来表示。

据观测,自路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假设为 1.00,则其余车道的折减系数依次为:第二条车道0.80~0.89;第三条车道0.65~0.78。

3.4.2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交叉口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用交叉口通行能力折减系数来表示:

=

而该调查路段同时受到与海燕路交接的无信号交叉口影响和与东风路交接的有信号交叉口影响故采用交叉口折减系数的通用计算公式:

=

式中:—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路段上的行车速度(m/s);

0.12

0.09

0.06

0.04

0.50

0.55

0.60

0.65

1

0.25

0.2

0.16

0.70

0.75

0.85

—启动时的平均加速度(m/据统计资料:小型汽车a=0.60~0.67m/大型载货汽车及大型客车a=0.42~0.46m/ 铰接公共车辆 a=0.43~0.49m/ ,

重型载货汽车为主的各种车型混合行驶的平均值 a=0.50 m/ ;

—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m/, 据统计资料:小型汽车 b=1.66m/ ,大型汽车 b=1.30 m/ ,各种车型混合行驶的平均值 b=1.5m/ ;

—车辆在交叉口上的停候时间(s ),当(或)=0时,为红灯时间的一半,一般=15~20s ,当(或)0时,=0;

—见表3-7。

值表3-7

瞬时速度 调查表图3-8

瞬时速度调查表 表3-9

计算:

取=200m

=0.6m/

=1.5 m/

=20s

其他值查前表。

1号:=0.516

2号:=0.499

3号:=0.561

4号:=0.573

3.4.3行人过街等因素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行人过街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与行人过街密度有关,据北京市的观测,当双向过街人数达到500 人次/h 时,其折减系数可取=0.63,。快速超车影响的折减系数,与小汽车的交通量所占比重有关。在设计时,可参考有关资料或通过实际调查、观测求得。

3.4.4车道宽度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道路的通行能力C是车道宽度b的函数。车道宽度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的舒适影响很大。从保证通行能力的角度考虑,必需的车道宽度为3.5m。当车道宽度达不到3.5m宽的车道,其通行能力按进行折减,当车道宽度b大于等于3.5m时,不影响通行能力。

车道宽度对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表3-11

考虑上述的折减系数,则路段上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pcu/h)

式中:----基本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下面只是相关的计算方法只是要寻找更为专业只是还是要看专业书籍的。 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p=3600/ti(3.2.1-1)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m=αc·Np(3.2.1-2)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Npb=3600Nbt/(tf(ωpb-0.5))(3.2.2-1)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 m)); 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αb·Npb(3.2.2-2)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 αb——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自行车交通量大的城市采用大值,小的采用小值。 第3.2.3条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停止线法计算。

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因素分析

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取决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及服务水平等因素。道路条件一般指道路分类、道路横断面、车道宽度、道路线型、交叉口形式、路面抗滑能力等;交通条件指大型车辆、公共交通、自行车的混入、超车、车道分布、交通量的变化、交通管理、交通管制等;而服务水平则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一、道路条件影响因素 1 道路分类(路网结构) 2 道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 (1)单幅路 将所有的车辆(机动车、非机动车)组织在一条道上混合行驶。道路上,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因此互相间的干扰势必就大,通行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其通行能力难以提高。 (2)双幅路 利用中央分隔带(或防撞墙)将机动车道按上下行方向隔离。由于双幅路将机动车道的双向进行了分隔,减少了对向车流的干扰,道路通行能力比单车幅路有所提高。但由于其在一个方向上机非混行,机非之间的干扰还是存在,道路的通行能力还是受到制约。 (3)三幅路 利用机非分隔带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由于三幅路的组成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进行分隔,避免了机非之间的干扰,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但由于其没有将机动车道上、下行分隔,机动车道对向车流的干扰同时存在。 (4)四幅路 利用中央分隔带(或防撞墙)、机非分隔带将机动车道双向、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分隔。四幅路彻底避免了机非之间、对向车流之间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最理想的道路横断面型式,缺点是路幅宽占地多。 3 道路宽度 当计算行车速度40km/h,车道宽度为3.75m,而当行车速成度<40km/h,车道宽为3.5m。可见速度越大,要求车道宽度越宽,通行能力越大。当车道宽<3.5m时,就应考虑采用车辆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 4 道路线型 道路平面线型由直线段和平面曲线段组成。道路纵断面线型由上坡、下坡的直线和竖曲线组成。 (1)道路曲线半径 (2)道路纵坡 5 道路交叉口形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通常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形式有十字形、T形、Y形、x形、环行交叉、多路交叉、错位交叉、畸形交叉等。通常采用最多的是十字形交叉,十字交叉以正交为宜,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45°。规范规定应避免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平面交叉口的特点是:交叉路口的冲突点和交织点多,视线盲区大,交通流量大,各方面的车辆均在此实现合流分流,相互交织、冲突的机会增多。 提高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有:将路口进行渠化,对车流进行有效引导,增设交叉口进口的车道数等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类。 互通式立体交叉又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和环形式三种。由于平面交叉口制约了道路通行能力,因此,现在很多城市在道路与铁路,高速公路现各级道路,快速路与陕速路、主干路,主干路与主干路等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等均采用立体交叉。采用立体交叉可以减少或消除交叉口的冲突点,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报告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 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 ___________________ 短号: 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年级:2011级 成员: 中国?珠海 二O—四年一月

目录 一、调查目的............................................................................1 .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1... 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1.. 1. 交叉口地点:....................................................................1... 2. 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1.. 3. 道路截面结构....................................................................3... 4. 调查数据........................................................................3 . 5. 通行能力计算....................................................................5... 6. 延误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8.. 四、城市道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9.. 1. 交叉口地点......................................................................9... 2. 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9.. 3. 道路截面结构.................................................................. 1..0. 4. 无信号交叉口车流运行特性 1..0 5. 调查数据...................................................................... 1..1.. 6. 通行能力计算.................................................................. 1..3. 7. 饱和度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3 五、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1..4. 1. 路段地点: 1..4. 2. 路段概况: 1..4. 3. 调查数据...................................................................... 1..5.. 4. 通行能力计算.................................................................. 1..6. 5. 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7.参考文献.............................................................................. 1..8..

最新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第二节道路通行能力 1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2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3 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4 Np=3600/ti(3.2.1-1) 5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6 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7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8 9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0 Nm=αc·Np(3.2.1-2) 11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12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13

14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15 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16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17 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18 Npb=3600Nbt/(tf(ωpb-0.5))(3.2.2-1)19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 20 (h· m)); 21 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22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23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24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 25 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26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27 Nb=αb·Npb(3.2.2-2) 28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 29

《道路通行能力》实验报告

《道路通行能力》实验报告 ()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老师: 成绩:

一、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2日 地点:粤海东路与桂花北路交叉口 二、调查情况汇总 1、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示意图

2、交叉口信号相位和配时 3、调查高峰小时交通量汇总

三、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采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的方法: 已知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都是单向四条车道,两条直行车道和一条左转和右转专用车道,信号配时:周期T C =169S ,绿灯南进口40S ,北进口45S ,西进口42S ,东进口30S 。车种比例由于达不到最小的2:8,就设定ti =2.5s 。to=2.3s,Ф=0.9, ??+-?=)1(3600i o g c s t t t T C ,南进口道车型总量是1330pcu/h,其中左右转的车辆分 别是473pcu/h 和243pcu/h ,所占比例分别为35.6%和18.3%,北进口道车型总量是838pcu/h,其中左右转的车辆分别是204pcu/h 和103pcu/h,所占比例分别为24.3%和12.3%,西进口道车型总量是1143pcu/h,其中左右转的车辆分别是472pcu/h 和72pcu/h,所占比例分别为41.3%和 6.3%,东进口道车型总量是956pcu/h ,其中左右转的车辆分别是377pcu/h 和122pcu/h ,所占比例分别为39.4%和12.8%。 由公式??+-?=)1(3600i o g c s t t t T C 和设有专用左转和专用右转的进口道同行能力计算公式∑--=)1/(R L S EL R C C ββ,计算出各进口道的通行能力。 北进口道的行车道的通行能力Cs=347pcu/h,C 北=1642pcu/h 。 南进口道的行车道的通行能力Cs=308pcu/h,C 南=2004pcu/h 。 西进口道的行车道的通行能力Cs=324pcu/h,C 西=1855pcu/h 。 东进口道的行车道的通行能力Cs=232pcu/h,C 东=1456pcu/h 。 由于此交叉口对向左转车不对本向直行车辆的通行造成影响,所以不需要折减,所以此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C=C 北+C 南+C 西+C 东=6957pcu/h 。 四、运行状况分析 1、饱和度 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 =1350+1173+991+942=4267pcu/h,V/C=4257/6957=0.612。 2、服务水平 依据北京市市政设计院建议的服务水平,路口交通负荷系数V/C 在0.6~0.9之间的,服务水平为二级服务水平。说明该交叉口在该信号控制下运行良好,基本上能够满足驾驶员舒适性要求。 五、改善措施 该交叉口左转车辆比较多,交叉口专用左转车道交叉口的服务水平达到了二级服务水平,满足驾驶员的舒适度要求,所以我认为对该交叉的信号配时方案较为合理,并赞同。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 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 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公路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饱和度 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之间; 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至之间; 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至之间; 四级服务水平:V/C>,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影响因素 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和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和度的因素主要还有车流量、道路通行能力、行程速度及运行时间等。 2.2.1 行程速度与运行时间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与度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道路饱与度就是研究与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与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就是公路与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 饱与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就是交通量,二就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就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与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 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与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与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与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与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

公路就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与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与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1 饱与度 道路饱与度就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与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与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与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与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 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 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 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2、2 影响因素 饱与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与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与度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一章引言 目录 1 概述 (2) 编写手册的目的 (2) 手册的内容 (2) 手册的使用 (2) 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 (3) 北美和国际的应用 (3) 在线手册 (3) 计算软件 (4) 2 手册的历史 (4) 3 HCM2000的新内容 (5) 第一部分:概述 (5) 第二部分:概念 (7) 第三部分:分析方法 (7) 城市道路 (7) 信号交叉口 (7) 无信号交叉口 (7) 行人 (7) 自行车 (7) 双车道公路 (8)

多车道公路 (8) 高速公路设施 (8)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8) 高速公路交织区 (8) 匝道和匝道联接点 (8) 立体交叉匝道 (8) 公共交通 (8) 第四篇: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 (8) 第五篇:仿真和其他模型 (8) 4 HCM2000的研究基础 (8) 5 参考文献 (9) 图表目录 表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4) 表1-2 HCM 2000的编制 (5) 表1-3 相关研究项目 (9)

1 概述 编写手册的目的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简称HCM)给交通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公路和街道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评方法。HCM不是为了各种交通设施、系统、区域、环境制定有关期望的和恰当的服务质量的政策,而是为了对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为了确保从业人员接触到最新研究的成果和提出典型的问题,进而提供一套合乎逻辑的分析方法。第四版HCM目的是为给出一个系统的、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通过其评价地面交通系统中各种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一系列设施组成的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多个交通设施的组合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本手册是一本主要的原始文献,它汇集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分析各种街道、公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设施运行状况的方法。目前,交通研究委员会(TRB)正在编写一部辅助补充性手册,即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这部手册将从使用者和经营者两个角度阐述分析公交服务水平的方法。 手册的内容 手册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关的交通流特性,探讨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应用,说明如何利用手册进行决策。第一部分还有术语和符号汇编。第二部分是介绍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为第三部分阐述的分析工作提供了预估的默认值。第三部分给出了评价道路、自行车、行人、公交设施等的运行状况、以及对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体的分析方法。 手册的第四部分叙述了分析交通走廊、地区和多种设施运营的框架,其目的是为便于分析人员评价多个交通设施。在某些情况下,手册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在另一些情况下,手册仅是提供一个非常大概的设施的分析方法。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模型的背景资料和信息,这些模型适用于分析大系统的或更复杂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更多的信息,可以从互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e1445544.html,/trb/hcm获得。 手册的使用 除了确定服务质量需要的服务水平外,手册还确定了度量其他特性的分析

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解

公交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交通需求迅速膨胀, 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使得交通拥挤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之一,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现有的公交优先措施及其交通流特性,结合公交车的运行方式,分析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公交发展情况以及公交一些概念;然后分别对公交车辆在路段上、交叉口、公交停靠站三个地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做了分析说明;最后得出了结论,又结合我国当前的公交运行现状给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交车辆道路通行能力交叉口公交停靠站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意义 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入口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为了缓和与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仅仅拓宽马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成为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公共交通是指供公众群体使用的各种交通方式,它包括公共电、汽车、地铁、轻轨、出租小汽车、轮渡、缆车、索道等等,本文研究的公共交通主要指公共汽车。但这并不说明实施公交优先就一定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这个问题:第一,公交优先措施与城市道路交通之间存在相互适应性的问题;第二,公交优先的实施对其他社会车辆运行的影响程度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公交优先措施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来体现,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我国各 大城市常用的公交优先措施,分析各种优先技术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并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得出道路通行能力计算的修正系数,为改善公共交通提供依据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通常认为,公共交通是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黎最早提出的,后来很快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得以推广,在技术、政策等各方面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公交优先技术应用方面,欧洲76%的城市拥有公交专用道系统,设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总长 度超过30公里以上的城市有西班牙的马德里市和巴伦西亚市、英国伦敦市、法国巴黎市,芬兰赫尔辛基市和德国柏林市等。德国奥地利和瑞士80%的城市,北欧国家45%的城市为公共汽车建立了公共汽车信号分离系统,近几年托美地区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也实施了大量的公交信号优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道路通行能力实验报告格式规范

封面和扉页不要加页眉) 正文部分加页码,封面和目录不加页码 目 录 第一章 背景分析 (1) 1.1企业背景 (1) 1.2公司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1) 1.3优化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 第二章 调查研究........................................................................................... .. (3) 2.1数据及业务量调查分析......................................................................4 2.2周边市场经济环境及交通条件分析.....................................................6 2.3公司现有路线分析.. (6) 第三章 规划方案设计 (6) 3.1确定线路设计目标.............................................................................6 3.2线路优化方案设计.............................................................................6 3.3方案实施后效益分析...................................................................... ..11 3.4 运输调配.. (12) 第四章 方案综合评价.......................................................................... ... (12) 4.1节约算法的适用度评价…………………………………………………………….12 4.2加强客户和线路管理水平………………………………………………………… 13 4.3公司采用该方案的整体评价…………………………………………………….. .13 第五章 总结......................................................................................................14 参考文献....................................................................... .................................. (15)

道路通行能力报告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学院: 专业:组长:指导老师:交通工程 短号: 年级:2011级 成员: 中国·珠海 二○一四年一月

目录 一、调查目的 (1)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1) 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1) 1.交叉口地点: (1) 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1) 3.道路截面结构 (3) 4.调查数据 (3) 5.通行能力计算 (5) 6.延误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8) 四、城市道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9) 1.交叉口地点 (9) 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9) 3.道路截面结构 (10) 4.无信号交叉口车流运行特性 (10) 5.调查数据 (11) 6.通行能力计算 (13) 7.饱和度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3) 五、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14) 1.路段地点: (14) 2.路段概况: (14) 3.调查数据 (15) 4.通行能力计算 (16) 5.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7) 参考文献 (18)

1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 一、调查目的 交通调查是指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状态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通过现场勘查得到的数据以及相关参数,计算并分析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评价其设计合理性和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14年1月7号 2、时间段:17:30—18:30 3、地点: 1)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 2)金峰北路-科技二路无信号交叉口 3)港湾大道路段 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1. 交叉口地点: 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 2. 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地理环境:交叉口位于港湾大道与留诗路形成的平面十字型交叉口,位于珠海市香洲东北部。港湾大道全长21.1km,是由歧湾公路珠海段扩宽改造的珠海市东出口公路。根据珠海市的总体规划,该大道分为城市型和郊区型两部分。其中,城市道路10.8km,路幅宽度为45m,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交通环境:港湾大道属于珠海市主干道。作为珠海市区进出京珠高速的唯一道路,是珠海的北大门。担负着周边城市进出珠海的重要途径之一。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根据交叉口的现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各流向流量的构成关系,可推得各路段流量,从而得到饱和度V/C 比。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 C N N a ????=ηγ0,其中N a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该值由设计车速来确定,如表2.2所示。 表2.13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其中γ为自行车修正系数,有机非隔离时取1,无机非隔离时取0.8。η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 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 s 为交叉口间距(m),C 0为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 车道修正系数采用表 2.3所示 表2.3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表2.4所示 表2.4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由路段流量的调查结果,并且根据交叉口的间距、路段等级、车道数等对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路段的交通负荷进行了分析。 路段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如下: δ m c p m k a N N = (1) 式中: m N —— 路段机动车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 p N ——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 c a ——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快速路分类系数为0.75;主干道分类 系数为0.80;次干路分类系数为0.85;支路分类系数为0.90。 m k —— 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 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 为0.85;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65.经过累加,可取单向二车道 m k =1.85;单向三车道 m k =2.6;单向四车道 m k =3.25; δ—— 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如高架 道路和地面快速路)δ=1;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 b v a v v l v l 2/2///δ (2) l —— 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 a —— 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0.82/s m ; b —— 车辆制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1.662/s m ; ?—— 车辆在交叉口处平均停车时间,取红灯时间的一半。 Np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其值由路段车速来确定: 表4.1 Np 的确定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 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 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

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1 饱和度 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 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 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 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2.2 影响因素 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和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和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整理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通行能力分析 一、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 1、基本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基本通行能力是在理想条件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想通行能力。) 2、实际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可能通行能力则是在具体条件的约束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其值通常小于基本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指在设计道路时,为保持交通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所采用的特定设计服务水平对应的通行能力,该通行能力不是道路所能提供服务的极限。) 二、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 1、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理论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与交通条件下,车辆以连续车流形式通过时的通行能力。在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过程中,通常以时间度量的车头时距t h和空间距离度量的车头间距s h为基础,推导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0=3600/t N h 或01000= s V N h 式中:0N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辆/h ); t h ——饱和连续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s ); V ——行驶车速(km/h ) s h ——连续车流的车头间距(m )。 我国对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专门研究,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中建议的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表4.2.2 快速路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区。 表4.3.2 其他等级道路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2、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或实用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对理论通行能力的修正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及交叉口影响四个方面。即: '0a N N c n γη=???? 式中:a N ——单向路线设计通行能力(pcu/h ) ; γ——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可能通行能力 根据交叉口的现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各流向流量的构成关系,可推得各路段流量,从而得到饱和度V/C 比。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 C N N a ????=ηγ0,其中N a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该值由设计车速来确定,如表2.2所示。 表2.13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其中γ为自行车修正系数,有机非隔离时取1,无机非隔离时取0.8。η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 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 ???>+≤≤=m s s C m s m s C C 200),73.00013.0(200,200,0 s 为交叉口间距(m),C 0为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 车道修正系数采用表 2.3所示 表2.3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表2.4所示 表2.4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设计通行能力 由路段流量的调查结果,并且根据交叉口的间距、路段等级、车道数等对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路段的交通负荷进行了分析。 路段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如下: δ m c p m k a N N =(1) 式中: m N ——路段机动车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 p N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 c a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快速路分类系数为0.75;主干道分类系 数为0.80;次干路分类系数为0.85;支路分类系数为0.90。 m k ——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 0.85;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65.经过累加,可取单向二车道 m k =1.85;单向三车道 m k =2.6;单向四车道 m k =3.25; δ——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如高架道 路和地面快速路)δ=1;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 b v a v v l v l 2/2///δ(2) l ——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 a ——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0.82/s m ;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第二节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p=3600/ti(3.2.1-1) /h);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ti—— 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m=αc·Np(3.2.1-2)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 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Npb=3600Nbt/(tf(ωpb-0.5))(3.2.2-1)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m));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隔设施 时为1800veh/(h·m)。 /(h·m);无分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αb·Npb(3.2.2-2)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αb—— 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h·m));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自行车交通量大的城市采用大值,小的采用小值。 第3.2.3条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停止线法计算。 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为各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一、各种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1.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按下式计算: Ns=3600ψs((tg-t1)/tis+1)/tc(3.2.3-1) 式中Ns——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 tc——信号周期(s); tg——信号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 /h); t1——变为绿灯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s),可采用2.3s;tis——直行或右行车辆通过停止线的平均间隔时间(s/pcu); ψs——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可采用0.9。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版

通行能力分析 一、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 1、基本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基本通行能力是在理想条件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想通行能力。) 2、实际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可能通行能力则是在具体条件的约束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其值通常小于基本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指在设计道路时,为保持交通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所采用的特定设计服务水平对应的通行能力,该通行能力不是道路所能提供服务的极限。) 二、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 1、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理论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与交通条件下,车辆以连续车流形式通过时的通行能力。在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过程中,通常以时间度量的车头时距t h和空间距离度量的车头间距s h为基础,推导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0=3600/t N h 或 1000 = s V N h 式中: N——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辆/h); t h——饱和连续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s); V——行驶车速(km/h) s h——连续车流的车头间距(m)。 我国对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专门研究,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中建议的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