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战争形态研究_基于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案例分析

现代金融战争形态研究_基于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案例分析
现代金融战争形态研究_基于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案例分析

2010年第1期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1 2010 (总第114期)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Serial No.114 金 融 研 究

现代金融战争形态研究

——基于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案例分析

柯 原1,方 杰2

(1.2.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通过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案例研究证券市场的金融战争形态、形式与样式,认为金融战争是非线式作战,信息作战的形式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战争的作战成本。信息战、联合作战将是现代金融战争的常见样式。现代金融战争已经大量运用现代军事谋略的方法及现代金融数量化分析技术对一国证券市场展开攻击。对金融战争形态的了解,可以为我们的金融战争的时空研究以及预警研究提供基础,也可为以后在金融战争中如何获取战争主动权的制权问题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金融战争;战争形态;战争样式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093(2010)01-0007-06

现代金融领域的竞争已经具有规模性、暴力性和目的性的特征,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谋性和操纵性,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形式的金融战争形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金融领域的极端竞争(金融战争)对保卫国家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建立《金融战争学》学科体系。对1997年香港金融保卫战这一具体案例的分析,有助于研究证券市场的金融战争形态、形式、样式等理论问题。

一、香港金融保卫战的经过

1997年10月下旬,在亚洲金融风暴中获取巨利的国际炒家索罗斯将目标转向香港,先后于1997年10月、1998年1月、6月和8月四次阻击港汇、港股和恒指期货市场以图获取暴利。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在这三大市场上与国际投机者展开了顽强的对抗。

1997年10月17-22日,利用新台币贬值3.3%、创下10年来新低的契机,国际游资总攻港币。港币联系汇率制首次受到国际炒家阻击。国际投机商一方面放空远期港币合约套利攻击港币现货汇价,另一方面狂沽股票制造恐慌使得港股暴跌,他们从放空恒指期货中获取了百亿港币以上的暴利。特区政府不得已入市捍卫港币,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吸纳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动用土地基金大笔吸纳蓝筹股托市。特区政府虽在外汇市场上抛空30亿美元遏止了港币暴跌,但当

收稿日期:2009-12-01

作者简介:柯原(1956- ),男,福建连江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方杰 (1984- ),男,安徽芜湖人,助教,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风险管理、计量经济。

时银行同业拆息率一直高企,致使股市低迷。

此后,相同的一幕又相继在港上演。1998年8月3日,以国际炒家乔治·索罗斯领导下的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为首,美林、怡富等数家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同时向香港汇市、股市和期货市场大举进攻,企图利用三种市场的制衡关系一举破坏联系汇率制。在此形势下,香港政府决心向炒家开战。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首先在外汇市场上以财政储备买进炒家港币卖盘。当日即吸纳近500亿港币,同时将购入港币重新存入香港银行,压低拆息。7日收盘汇率仍然稳定在USD1:HKD7.75的水平上,香港政府初战得胜。

1998年8月13日香港政府正式对国际炒家宣战。香港政府进行干预的手段是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及财政储备相机吸纳炒家卖盘,化解抛售对证券市场压力;同时,与中央政府联合展开舆论反攻;再运用行政手段向托管股票的银行和中央结算所施压,督促其严格执行规定,以断绝炒家借股票抛售来源,减少炒家结算便利;人为调高港币拆息,令炒家回补港币成本增加。8月14日至8月28日。特区政府携巨额外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与炒家进行直接对抗,并会同香港的中银、获多利、和升等多家证券商,大笔吸纳恒生指数蓝筹股。特区政府表示不惜成本,务求将8月期货指数抬高600点。十多天反击最终以香港政府获利约20亿港币,炒家损失约12亿港币告终。特区政府的此举一反以往对投机者“不干预”的政策,给投机者造成了一个始料不及的沉重打击。

二、国际游资的套利方法

国际游资的炒作活动,是以短期内获取暴利为目的。他们炒作香港市场也同样要寻找获取暴利机会。国际炒家通常做法是先在一地对公开股市和外汇市场上大盘吃进,使股价和汇率上升,此时再卖空大量期货,紧接着大量抛售吃进股票和该地货币,导致股价和汇率大跌,平仓结清期货,赚取差价。对联系汇率制市场来说,最严重的情况是汇率可能会失去控制,因为联系汇率制是以国家承诺可自由兑换外汇为条件的,一旦汇率灾难性大跌,极易导致人们争相兑换外汇,由于国家的外汇储备总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放弃联系汇率制,任由汇率下跌。这将使得人们对香港失去信心,而失去信心的结果将会毁掉香港的繁荣。

在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际游资对港币进行阻击事先经过了周密的部署:(1)在香港以发行港币票据方式,筹集了300亿港币;(2)利用香港低息期借入一年的长线;(3)在期指市场9000点时积累了几万张卖单,并继续增加持有数量;(4)他们与一些银行和经纪人建立了借贷门路,从而可以在现货市场疯狂卖空恒生指数的成分股。做好了这些准备后,他们大抛港币,抬高利息,使恒生指数暴跌,然后在期指上获得暴利。他们期望把香港股市抛到5000点以下,这样就至少获利100亿港币。当然,如果因为巨大的抛压使得香港最终放弃联系汇率制,采用浮动汇率,放任港币贬值,则国际游资还可以在外汇市场上大赚一笔。

图1 国际游资的套利方法

三、从香港金融保卫战看现代金融战争的形态、形式与样式

(一)金融战争与传统战争以及一般金融投资的区别

1. 金融战争与传统战争的区别。传统的军事战争往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金融战争的对手可以是超越国界的利益集团对一个国家市场的攻击。传统战争存在着消灭敌方肉体的流血目标,而金融战争不存在直接消灭对手肉体的形式,更像体育竞赛。但是金融战争和一般的体育竞赛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体育竞赛不存在掠夺竞争方财富的经济目的以及颠覆敌对国统治地位的政治目的,而金融战争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对传统军事战争的目的分析,都存在着掠夺敌对方财富以及颠覆敌对方政治制度的目的。如原始战争是争夺土地、羊群、奴隶与夺取政权;现代战争是争夺财富、资源与颠覆敌对国政权等。从这点看金融战争具有和传统战争相似的目的与结果。因此金融战争是一种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与经济目的,进行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掠夺对方财富的极端竞争行为,是一种和传统军事战争不同的超限战争。

2. 金融战争与一般金融投资的区别。发动金融战争的一方具有大规模掠夺一国财富的经济目的与造成一国政治动乱的政治目的,其对被攻击方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有很大的不良影响。而一般金融投资没有这种目的,也不会产生上述的不良影响;金融战争发动方具有主动的预谋性,由于决定市场价格波动的直接因素是货币供求关系,金融战争发动方通过有组织的战略战术,选择良好的攻击时机与战场,用突发的大规模资金冲击来对正常市场进行攻击,从而使市场价格波动在短期内大幅度偏离自然状态来牟取暴利。因此,预谋性以及攻击市场的资金规模和对市场的冲击力度、进入市场的期限也是金融战争与一般金融投资的标志性区别。

(二)现代金融战争的战争形态

金融战争的主战兵器是投资技术以及金融工具,“弹药和兵员”是资金,不同种类不同国家的市场就是“战场”,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灭对方的资金。其表现为:(1)战争武器的杀伤能量成倍增长。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发明就相当于人类发明了“原子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使用不当造成的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就可以看到其威力;(2)现代金融战争的动用资金规模数额巨大。香港金融保卫战,反击国际对冲基金第四次攻击时香港特区政府就动用了1000亿元港币,这仅仅是一个局部战争中间的一次战役所动用的资金规模。由此推理,在由一系列战役组成的全球性现代金融战争所动用的资金规模将是天文数字。

(三)现代金融战争的战争形式

1. 进攻与防御是金融战争的基本形式。与传统军事战争相同,金融战争的开始也就是攻与防对抗的开始,攻与防是实现保存自己资金和消灭敌人资金的基本手段。在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际对冲基金就是进攻方,特区政府就是防御方。金融战争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实现进攻与防御。有些直接为了进攻与防御,比如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际对冲基金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进行立体进攻的作战部署与实施以及香港特区政府针锋相对而采取的立体防御部署;有些则为间接配合进攻与防御,如国际对冲基金为选择的进攻路线进行的前期

试盘侦察、舆论宣传、欺骗等。

2. 金融战争是非线式作战。非线性作战没有固定的战线,作战布势表现一种不规则的结构,作战任务的区分没有正面和侧面、前方和后方的划分。金融战争是一种非线性战争,首先它没有固定的战线,攻防转换迅速,如香港政府开始是在权重股防御,大量买入国际对冲基金抛售的股票,然后转入进攻,推高指数,而国际游资则从进攻转为防御;其次网络信息化技术使得金融战争的挑起者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操作,实行远距离攻击;第三,金融战争的目的不是占领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而是达到某些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其攻击方向可以是一国任何一个金融市场,也可以像香港金融保卫战那样的对各个市场同时发起攻击,阵地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战争的筹划指导者只有以全球金融战的思想和全方位的思维判断情况、拟制方案、使用力量、保障措施、才能适应现代金融战争的需求。

3. 金融战争同时具有正规战争与非正规战争的双重特征。从金融战争的主体看,交战双方大多为金融机构的职业人员,如国际对冲基金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对抗,从这点看具有正规作战的特征。从金融战争战略思想的长远性、全局性看,金融战争也具有正规战争的特征。但是,从香港政府要求香港人配合政府不抛售股票看,金融战争又具有通过群众力量从侧面牵制国际对冲基金的非正规战争的特征。此外,从金融战争作战方式的多样性、突发性、灵活性以及速战速决性,经常通过媒体进行恐吓、欺骗等心理战的手法,利用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来达到其目的,这又具有非正规战争的特性。金融战争是正规战争与非正规战争的有机结合。

4. 阵地战、机动战和游击战。金融战争的决战,也就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战役往往是阵地战。在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表现形式就是1998年8月28日对指数的争夺,对蓝筹股的争夺,蓝筹股就是阵地,哪一方在这里的失败就意味着在股票指数期货方面的巨大失败,因此在这里双方消耗了大量资金,阵地战又是消耗战与歼灭战,是双方实力的直接较量。

由于金融市场资金运动的高度机动性,现代金融投资技术手段的高科技性与复杂性,因此现代证券市场的金融战争的常态是机动战与游击战,也就是追求速战速决,在全球范围自由选择攻击的市场、品种与市场时机,通过高度的机动性来争取先机,通过集中力量对某一局部市场的突然进攻来获得局部优势获得主动。在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际游资前期采取的就是机动战,最后被香港政府困住,迫使其打阵地战。它们在不利的情况下,又进入防御,将股指期货合同的空仓后移,试图在防御中寻找机会再次进攻。金融战争的速战性要求国家对证券市场的预警监控系统要高度灵敏,对整个市场安全的保卫机制要健全同时战争动员与组织的速度要快,要成体系。

金融战争的游击战是为配合大规模正规作战在主要战场的控制力,而采取的以牵制和消耗敌方为主要目的的非正规金融战争形态。它以小规模分散流动袭击为作战形式,因此其资金规模小于机动战。未来的金融游击战争有可能通过大规模分散的个人账户来混淆金融机构与个人之间的身份关系,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动向。

(四)现代金融战争的战争样式

战争是谋取利益的手段,如果战争的代价大于其可获取的利益,那么战争决策者就不愿意选择战争。因此金融战争的样式在适应政治目的、利益要求过程中,不断优胜劣汰,提供效费比更高的战争样式。我们可以依此原则对未来的金融战争特点与样式进行研究。

1. 联合作战。在军事上的联合作战是指两个以上军种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的作战样式,如“海陆空”联合的立体战争。通过香港金融保卫战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现代金融战争已经发展到“海陆空”协同作战的立体战争阶段。军事谋略在金融战争中仍然具有适用性。一方面国际对冲基金运用了汇率与利率平价公式,对汇率进行佯攻,如果香港政府没有反击,则佯攻就转化为真实的进攻,直接获取利益。佯攻迫使香港政府提高利率,而利率的提高会影响股票市场价格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因此国际对冲基金的真实的主攻方向是在股票与股票指数期货上面,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作用,放大盈利的倍数,来取得暴利,这时佯攻的方向就是准备牺牲的资金,通过牺牲这部分资金来获取全局的胜利,这就是军事谋略在金融战场上的实施。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品种的多样化,立体战争将成为现代金融战争的常态,战争发动方可以利用货币市场、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复杂关联性运用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设计出一整套的在全球进行立体与梯次进攻的方案。

2. 信息作战。通过信息作战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战争的作战成本,提高战争效费比,因此信息作战将成为未来金融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作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舆论战。在经济全球化的网络时代,通过互联网媒体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媒体制造与之攻击相配合的“欺骗信息”,制造在汇率、货币政策等重大经济决策方面有利于己方的舆论和外交压力,通过“欺骗信息”使得敌对方决策层在重大决策方面判断失误,作出有利于自己战略部署的决策;(2)心理战。心理战就是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的一种作战样式。其目的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在金融市场上经常表现为通过网络的论坛、博客发表极度悲观的文章,通过收买知名人士借助一些技术分析关键点在公开媒体进行演讲等手段制造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为自己的打压吸筹或配合股票指数期货做空等创造条件。在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际对冲基金就经常利用自己的话语权优势进行“恐吓”等心理战;(3)情报战。通过收买攻击对像国家的高级官员以及企业官员,获取重要的经济情报;通过经济间谍截取无线网络、手机、电脑硬盘等方式获取经济情报;通过“黑客”以及全球网络信息处理来获取经济情报。在获取经济情报的基础上来布置整体的金融作战部署,将大大提高金融战争的胜算。因此经济情报战与反情报战在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瘫痪战。通过“黑客”、“网络病毒”,攻击敌对方的指挥系统,打击信息系统与支持系统的要害部分,切断通讯联系,引起敌对方指挥控制系统瘫痪瓦解。

信息作战与计算机支持的现代金融分析技术以及投资工具相结合,配合强大的融资手段就可以达到攻击效率倍增的效果,还可以实行远距离攻击。争夺信息优势与制信息权将成为未来金融战争的焦点。

四、总结

通过对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案例研究,我们发现“现代金融战争”已经大量运用现代军事谋略的方法、现代金融数量化分析技术以及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杆性对一国证券市场展开具有非常强烈地破坏性的攻击,金融战争没有明显的前方与后方的战争界线,经常运用现代投资

(下接第31页)

Effectivenes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Policy Package to

Stimulate Chinese Economy

Jiang Ai-lin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in time package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with a clear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s. Thes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many problems followed. Therefore,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these policies should be guaranteed, and their shortage should be promptly consummated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xecution of macro-economics policies.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Macro-economics policy; Effect; problem; Prospect

(责任编辑:范文)

(上接第11页)

组合与套利组合技术在多个市场展开立体地梯次地进攻,通过信息作战的形式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战争的作战成本,因此也和现代军事战争一样,信息战将是现代金融战争的重要标志。对金融战争形态的了解,可以为我们的“金融战争”的“时空”研究以及预警研究提供基础,也为以后在“金融战争”中如何获取战争主动权的制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柯原,李乾坤.论金融战争学科体系的建立[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 郑振龙.金融新思维[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

[3] 吕萍.香港金融保卫战[J].南风窗,1998,(11).

[4] 黄卫红.香港金融自卫反击战回眸[J].国际展望,1998,(10).

[5] 王鹏彬.港元八月保卫战经过与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1998,(4).

Research on the Pattern of Financial War in Securities Market: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Financial Battle

Ke Yuan,Fang Ji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financial war in securities market by the case of Hong Kong's Financial Battle,We found that the financial war was non-linear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on could greatly reduce financial war cost. Information warfare, joint operations will be the common style. The modern method of military strategy and modern financi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has been used in modern financial wa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warfare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space-time" research, for the early warning research as well as for the research on how to obtain initiative right in a future financial war.

Key words: Financial war; Warfare; Style

(责任编辑:范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 陈万灵唐曦宁 2012-7-28 17:41:12 来源:《南方金融》2011年12期内容摘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中心香港 作者简介:陈万灵(1964-),男,四川武胜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教授; 唐曦宁(1986-),女,广东清远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香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起步于香港开埠。二战后,香港金融业先后经历了多次内外部冲击。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香港建立了一套自由、透明并受国际标准规管的成熟金融体系。而得益于有竞争性的金融制度、经济体系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受到国际资本、机构以及客户的青睐,逐步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奠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为内地发展金融业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一)香港金融业的起步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资银行相继进入香港;同时保险业开始出现,并于19世纪末成立了首个证券交易市场。在二战期间香港金融业遭到了破坏。战后,香港经济经历了恢复、发展和转型,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催生了对融资和结算等与贸易相关的金融业务的需求。这一时期,港英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香港的商业银行由29家增加至73家。

CBD案例研究――上海陆家嘴、北京CBD为例

1,CBD概述 (1)CBD的定义和功能 CBD是核心业务 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的代表。通过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的管理功能,分配功能,服务功能和沟通功能,中央商务区已成为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中心。 在有利的政策条件和产业规划指导下,在信息,客户,资金共享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帮助下,外部依靠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完善的产业链来实现产业协调,优化产业链。分配核心资源,节省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District的缩写起源于1920年代的美国,意指开展业务的地方。现代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特征是聚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从产业结构看,以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高度发达。从产业形态看,企业总部,金融机构和配套服务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共同体,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高度集中。(2)CBD产业发展条件与过程 CBD形成和发展的市场条件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在总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等),辐射的规模和位置政府的政策支持,规划建设和产业指导是决定CBD产业发展程度的核心要素 通过对国外CBD演进过程的研究与开发,CBD基本遵循从形式完善到功能提升再到产业聚集的发展模式。主导产业,区域功能和区域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由单一业务逐步发展为总部经济和金融产业集群,以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商业物流为核心,以服务业,会展旅游等其他服务业为支撑。包括:金融,商贸,物流,制造总部,商业服务,旅游,展览,文化媒体等。

通过分析国内外CBD的发展规模,可以看出城市经济总量及其辐射能力是决定CBD区域发展规模和强度的主要因素。 (3)CBD产业功能和水平划分 第一圈是依靠要素市场或企业总部资源的金融企业总部,制造业总部和商业物流企业总部,并通过投资管理,信息服务等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管理和辐射功能。第二个圈子是周围的服务业。依托制造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资源,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和商务服务产业链,为企业第一圈提供服务。 第三圈是依靠大量高端人群,商务人士和良好的商业氛围,优良的旅游资源,酒店,会展,旅游等产业,改善区域商业氛围和商业环境。 第四圈是新兴的增长产业,文化和媒体等新兴产业是维持CBD区域经济活力和增长的必要补充。 2,介绍先进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案例并总结实施经验 (1)陆家嘴,上海 1.区域规划定位 上海陆家嘴的经验在于,战略定位明确,依托广阔的工业腹地,灵活的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专注于金融服务,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发展,积极吸收企业总部资源,成为外国商标的桥头堡 陆家嘴中央商务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与繁华的南京路外滩隔河相望,占地1.7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它是上海中央商务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唯一以“金融与贸易”命名的国家开发区。 第一:金融产业集群 以陆家嘴金融城为核心,金融机构聚集,产业链完善,机构种类齐全。到年底,

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计划案例解析分析

金融科技领域发展案例分析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加快及推进,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创新明显提高,传统行业发展模式弊端开始显现,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特点。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让传统线下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让人们突破地域的限制,实时有效的进行沟通交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及融合,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技术相继问世,在长期的实践和总结中,逐步完善其理论和拓展应用范围,更加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促使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科技创新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动力,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在科技赋能时代,将伴随着诞生与毁灭,传统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传统行业中由于长期以来发展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思维、设备基础设施等等都是比较落后的,运营效率不高,企业盈利越来越低,加重了企业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及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发展模式由于不能完全适应中国金融市场,因此,很大一部分的金融业务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特别是在融资业务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好资源,发挥金融的本应有的属性和功能。在中国企业发展中,中小微企业占据了大部分,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属性缺陷,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比较弱,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务信息不透明,在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人才开发等略显不足,加之中小微企业运营过程存在风险比较大,因此往往不受传统金融机构的青睐,这严重制约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科技+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在科技的助推下,传统金融发展发生重大改变,极大地激活了整个金融市场及业务延伸,在发展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线下线上发展,也不再只是存款、贷款和结算三大业务,而是纵深整个行业发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金融科技作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十八大报告及十九打报告中多次提到如何加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而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有效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同时在此发展背景下,金融科技领域也将成为发展热土。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 香港最时尚的购物休闲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座落于香港核心地段的中环金融街,位于机铁香港站,其连接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和二期,以及四季酒店和Four Seasons Place,面向维多利亚海港,为港岛中区海旁带来崭新的购物饮食新体验。商场除云集多元化的名店外,并设有多种消闲娱乐设施,包括中区首家备有五间影院的 Palace IFC 及园艺花园,以及可欣赏维港景致的户内户外食肆,方便游客随时投入舒适惬意的购物消闲环境里。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楼高4层,占地八十万平方呎。商场连接机场快线香港站的大堂,并将国际金融中心其余三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商场的各项交通设施,都十分方便,游客可自行乘搭机场快线抵达。此外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位于中区海旁,宏伟建筑设计,气派不凡,不论午间消闲购物或晚上喜庆聚会,皆献给国内游客称心满意的娱乐新体验。 商场汇聚了超过二百间国际品牌商户亦设有包括多家大型的特色食肆。商场更设有一间设计新颖独特的电影院Palace IFC,此殿堂级大型建筑为游客带来一流的生活娱乐体验。 2004年10月,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曾举办法国国宝展览,展出国宝级画家毕加索在1917年为俄罗斯芭蕾舞家狄亚基列夫(Serge de Diaghilev)同名芭蕾舞剧绘画的最大幅帷幕画《巡游》,并由专程来港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主持仪式,为保护此幅作品,商场需特别安装深色的布帘遮挡强光,及把灯光调至较暗,以免损害画上的油彩;保安亦需特别加强,是次展览是全亚洲首个大型幕画展览。 座落于香港中环海滨及商业中心的唯一商场,可近距离欣赏世界驰名的维多利亚港醉人日夜景致,为香港的国际地标。 商场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身,为香港最时尚的高级购物休闲中心之一、游客指定的观光点及名人消费热点。经常到访名人歌手及影星包括刘嘉玲、章子怡、张柏芝、陈慧琳、梁朝伟及甄子丹等等! 商场云集名店近200间:国际一级时装服饰名牌及高级餐厅,商户组合多样化,特色概念店一应俱全,现已跻身国际级商场之列。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55楼香港金融管理局信息中心之展览馆及图书馆,可居高临下一览维港及中环的繁荣景致。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与毗连的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顶级写字楼、世界级的四季酒店及四季汇套房酒店,合组成国际金融中心综合发展项目,总面积达近44万平方米,为全港最高商业及休闲之地标。 主要店铺 连卡佛、Calvin Klein Jeans、City's Super、Anne Klein New York、Atsuro Tayama、BOSS Hugo Boss、Nine West 商店及餐厅 H One 及其集团餐厅 H One、Harlan’s、G Bar及The Box为JC Group饮食集团旗下餐厅,全都座落于香港心脏地带中区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及坐拥迷人维港景致,所有餐厅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氛围,广受政商界及娱乐界名人欢迎;其中H One更成为米其林所推介的餐厅。H One向以其时尚形象及国际级餐饮享誉国际,最近更邀请到芬兰米其林二星级餐厅总厨加盟。 国金轩 美丽华集团旗下之国金轩,以广东雅膳为题,位于名店云集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三楼,

互联网金融案例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案例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而非金融机构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相比于国外,包括英美等国早有发展,包括P2P、众筹、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但是规模与他们庞大的传统金融行业相比还比较有限,也没有出现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其基本原因在于美国直接融资市场发达。而对于德国互联网金融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德国银行体系提供的服务,已经能够比较好的满足德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反之,占我国企业总数98%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正扮演着对国民经济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传统金融服务更倾向于贷款给国企等大型的企业,而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大甚至难以获得融资,而从互联网金融这种轻应用、碎片化、及时性的属性来看,能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也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互联网金融的几个主要发展模式

1、众筹: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的本意是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创业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及项目,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需要资金的个人或团队将项目策划交给众筹平台,经过相关审核后,便可以在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介绍项目情况。 2、P2P网贷:即点对点信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3、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已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 三、P2P模式的案例研究——人人贷公司 1、名称起源 人人贷公司是一家P2P借贷平台。简单地说,就是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搭桥,使用信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100200113 罗雅尹一、香港金融业 香港金融业是以汇丰集团、中银集团及外资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国际租赁市场等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和运行相结合,离岸业务与境内业务一体化组成的香港经济部门。 二、香港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香港银行业历史悠久,20世纪60~70年代后大幅度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银行业的中心之一。香港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近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截至2010年7月16日为止,香港共有196家认可银行机构以及70家代表办事处。香港作为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基于市场透明度高、对金融机构披露要求严格和审慎监管。伦敦金融城于2010年3月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排名第三。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下,香港银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门槛有所降低。从2009年7月开始,香港银行获准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业界数据

资料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数据月报》、香港政府统计处《就业及空缺按季统计报告》 服务提供者 香港银行体系的特点是实行三级制,即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银行机构组成。这些银行机构均获授权接受公众存款。 三级银行机构按不同的规定营运,只有持牌银行和有限制牌照银行才可称为银行。截至2010年7月16日,全港共有146家持牌银行、23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27家接受存款公司。这些认可机构共经营约1,388家分行,组成庞大网络。此外,还有70家海外银行在香港设立代表办事处。 服务范围 银行是亚洲区内筹集资金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香港银行业的重要性不单可从其庞大规模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其在区内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香港的完善银行体系,令其服务可远远超出香港本土,发挥重要作用。很多香港银行亦于亚洲其他地区如中国内地营运。 截至2010年6月底,香港外汇储备资产达2,56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七。同期,香港人均外汇储备资产约36,500美元。 根据伦敦金融城于2010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名列第三位,紧随伦敦及纽约之后。 香港人民币业务 另一方面,由2004年初起,香港银行获准在香港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包括人民币存款、汇款、兑换及人民币银行卡等。本港的人民币存款由2004年的120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10年7月底的1,004亿元人民币,共有77家持牌银行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

十大陨落的互联网金融案例分析

十大陨落的互联网金融案例分析 近年来全球十大最终偃旗息鼓的互联网金融案例,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总结绝无半点贬低互联网金融的意思,只是希望提供一些启示,让这一行当可以在中国走得平坦些,毕竟竞争无处不在,最终能够受益老百姓,就是好东西。 首家互联网银行SFNB被收购 失败原因:盈利能力单一 1995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家虚拟网络银行:安全第一银行(SFNB)诞生,它是由美国三家银行和两家计算机公司联合成立的,是得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的第一家全交易型的网上银行。该银行完全依赖互联网进行运营,服务范围包括:电子支票业务、利息支票业务、货币市场、基本储蓄业务、信用卡及CDS等大范围的多种银行服务。由于费用低,一年后开设了大约7000个账户,总存款额超过2000万美元,截至1999年存款额就达4亿美元,增长速度极快,股价扶摇直上。 但SFNB公司一直未获盈利,因为有着纯网络银行固有的缺陷:由于资金运作渠道少,受营业网点,从业人员等的限制,SFNB很难像传统国际性大银行那样以专业的金融服务技能为核心竞争力,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获取利润,而是以网络操作的便捷性和更高的储蓄利率吸引客户,从而导致客户粘性不足,机构盈利能力单薄。随着大银行加快电子银行布局并降低成本,它的优势消失了。1998年SFNB被加拿大皇家银行以2000万美元收购其除技术部门以外的所有部分。 谷歌钱包难推广 失败原因:上下游不支持 谷歌钱包推出于2011年,采用NFC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谷歌钱包绑定信用卡的功能,直接刷手机消费。谷歌钱包看上去确实很方便,买东西吃饭坐出租车时,只需掏出手机轻轻一刷,支付即可完成。但一年以后这款移动支付产品的推广相当不顺利,支持的运营商和手机机型寥寥无几,远未达到谷歌预期。近日甚至有传言称,谷歌准备放弃这种产品。 谷歌钱包难推广 谷歌钱包之所以迟迟难以推进,最核心的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产业链上下游都不配合。换句话说,这条产业链由谷歌、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信用卡公司、银行、连锁商户组成,都是各自领域的巨头,都不配合推广。目前美国四大运营商只有一家支持。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以该业务存在安全漏洞为由,拒绝与谷歌合作。而VISA、万事达卡这样的信用卡公司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万事达卡和谷歌达成合作协议,但是另一大佬VISA则想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端。 PayPal货基无奈清盘 失败原因:宏观金融环境变差 1999年美国支付公司PayPal设立了账户余额的货币市场基金,该基金由PayPal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联接基金的方式交给巴克莱(之后是贝莱德)的母账户管理,用户只需简单地进行设置,存放在支付账

利丰供应链案例分析

供应链增值驱动的典型模式——利丰模式 第一节冯氏集团概况 冯氏集团(原利丰集团)于1906年在广州创办出口业务,是当时中国首家从事对外贸易的华资公司,打破了当时外国洋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1937年,利丰的业务重心由当时战乱的广州迁至相对安全的香港,利丰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20世纪70年代,利丰在冯氏家族第三代冯国经和冯国纶博士的掌握下于香港上市。80年代利丰的私有化成为冯氏家族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契机。之后,利丰开始出售非核心业务,将业务精简重组为出口贸易和零售业。1992年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将出口贸易业务以现时“利丰有限公司”的名称及业务形式,在香港再度上市。随后,利丰贸易对英之杰采购的收购使利丰贸易从一家地区性贸易公司一跃成为跨国大企业,接下来冯氏集团逐步从全球不同国家购并企业,实施“填补空间”策略以扩充市场和增加采购网点,令利丰贸易的商贸供应链网络覆盖范围迅速扩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01年,冯氏集团重组,拆分了其经济业务,把利和经销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9年,冯氏集团属下专营高端奢侈男装的利邦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功。 为了更清晰地划分集团的核心业务架构,并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打稳根基,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于2012年特将旗下业务重组:贸易、物流和分销业务将继续由利丰有限公司主理,零售业务归由冯氏零售集团有限公司统筹;以上业务重新组成为冯氏集团(见图10-1) 如今,冯氏集团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商贸巨掣,其三大核心业务是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已经成为业务网络遍布全球40个国家及地区、设立逾350个办事处、拥有超过43000名员工的跨国企业集团。 图10-1 冯氏集团业务架构图

大数据下互联网金融---海融易案例分析

大数据下互联网金融海融易案例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 2016年10月

……………………………………………………………精品资料推荐…………………………………………………目录 一、研究背景 (1) (一)大数据和云计算推同互联网金融发展 (1) (二)政府倡导互联网金融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体系 (1) (三)海尔网络化战略,满足双创平台便捷迅速金融服务的需要 (2) 二、平台优势 (3) (一)品牌优势 (3) (二)实践经验 (4) (三)产业数据 (4) (四)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降低平台风险 (5) (五)团队成员结构与目标 (6) 三、运营现状 (7) (一)运营数据 (7) (二)产品构成 (8) (三)产业风控 (10) (四)投资者资金保障 (11) (五)投资安全 (12) 四、用户体验问题 (13) (一)海融易与投资者沟通不顺畅 (13) 五、政策影响 (13) (一)海融易部分项目疑为类资产证券化业务 (14) (二)海融易仍发行超过限额的大额贷款项目 (15) 六、发展规划 (17)

(一)离BAT风口远的细分领域 (17) (二)发展农业金融 (18) (三)唤醒更多的潜在用户 (18)

一、研究背景 (一)大数据和云计算推同互联网金融发展 我国大数据和云计算市场总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大数据筛选分析相关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接近30%,预计2016年到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仍保持约40%的高速增长,2018年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的规模有望值达到500亿美元。大数据的兴起为金融行业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借助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机构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实时分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使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险控制方面有的放矢。 (二)政府倡导互联网金融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小微企业因其信用度低,金融机构为降低风险,对其贷款要求严格,以及政府职能机构社会评价职能体系不成熟等原因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但是,小微企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增强小微企业经济活力,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民间资本鼓励性政策为P2P网络金融平台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

香港利丰管理案例分析

1.你如何评价利丰贸易目前的成功?其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威胁和风险在哪里? 利丰贸易适应形势与时并进,灵活地回应市场的挑战,不断地调整业务和角色:从传统贸易商转型为全球供应链管理者。这是外贸企业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延伸服务范围,满足顾客购买产品寻求的利益,从而提高售价和销量和降低供应成本,实现利润的增长的成功案例。 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威胁主要在于合作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企业文化不一致带来的风险,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就导致企业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有较大差异,而供应链管理使不同文化的企业处于同一流程中,有时候需要协调一致才能达到目标。此时文化冲突对供应链管理的冲击是很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造成供应链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供应链的破裂;第二是彼此依赖过度带来的风险,供应链形成后企业在上游有固定的供应商,在下游有固定的分销商。这在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过分依赖从而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崩溃;第三是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发展规模、发展潜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往往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就导致整个链条有非常强势的部分。也有非常薄弱的环节。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供应链整体控制风险能力取决于最薄弱环节控制风险的能力。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增大了供应链整体风险。第四是业务流程优化的风险,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的过程必然影响到既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势必会遭到阻挠。一旦不能再一次成功地达到利益平衡,就会造成业务流程重组的失败,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第五是供应链自身管理的风险;第六,信息技术风险。供应链中企业安装使用新的IT运营系统,从旧流程转变到新流程,业务流程和技术方面都会出现麻烦。新系统的运作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有

十大不成功互联网金融案例

十大不成功互联网金融案例 1、PayPal货基无奈清盘失败原因:宏观金融环境变差 1999年美国支付公司PayPal设立了账户余额的货币市场基金,该基金由PayPal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联接基金的方式交给巴克莱(之后是贝莱德)的母账户管理,用户只需简单地进行设置,存放在支付账户中不计利息的余额就将自动转入货币市场基金,从而获得收益。当时PayPal货币市场基金堪称互联网金融的创举,其规模在2007年达到巅峰的十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规模排名中游的货币基金(这与余额宝的规模没法比)。 在2002年至2004年的利率下行周期中,PayPal放弃大部分管理费用的收取来维持住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和吸引力,勉强维持住超过1%的收益率,基金规模仅增长了31%,而活跃账户数和年成交总额分别上升1.5倍和8倍。而在2005年至2007年利率上行期间,货币基金的年收益率超过4%,规模出现连续翻番,增长了三点五倍。 2008年后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急剧下降,2011年仅为0.05%,相对于2008年贬损达98%。在宣布关闭货币市场基金之前,为维持基金收益,PayPal实际上已经补贴了基金两年时间。其失败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美国利率市场化程度高,套利空间较小,PayPal推出的“余额宝”收益率与活期存款利差不大,以至资金规模最高也就十亿美元左右;其二,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了超宽松货币政策,推出了量化宽松购买资产大肆放水美元计划,并且将利率降低至零水平,最终不得不销声匿迹。 2、Square支付前景不明朗失败原因:成本高昂利润低 2009年3月,Square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年支付交易金额达到了50亿美元。它是一个“小方块”,插到商家的智能手机上,商家就可以让顾客使用信用卡支付了。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不受收银机的束缚,也不用再支付固定专用POS机所需的设备和连接费用。Square对每笔刷卡交易金额提取2.75%的佣金,但小型商户可以选择每月支付275美元的佣金。 造成Square前景不明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成本高昂,二是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激烈。Square也绕不过向维萨,万事达等信用卡公司,清算公司缴纳固定费用。如果是一笔5美元的交易,Square获得14美分,但如果客户用的是一张高级维萨卡,Square需要给银行27美分。除非支付金额大于十美元,这种交易费用才能真正给Square带来利益。而那些小微商家或者小商家,每笔交易额高于十美元的并不多。Square原定于2014年的上市计划无限期延后,可能面临被收购,而银行和信用卡公司都是潜在的收购方。 3、谷歌钱包难推广失败原因:上下游不支持 谷歌钱包推出于2011年,采用NFC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谷歌钱包绑定信用卡的功能,直接刷手机消费。谷歌钱包看上去确实很方便,买东西吃饭坐出租车时,只需掏出手机轻轻一刷,支付即可完成。但一年以后这款移动支付产品的推广相当不顺利,支持的运营商和手机机型寥寥无几,远未达到谷歌预期。近日甚至有传言称,谷歌准备放弃这种产品。 谷歌钱包之所以迟迟难以推进,最核心的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产业链上下游都不配合。换句话说,这条产业链由谷歌,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信用卡公司,银行,连锁商户组成,都是各自领域的巨头,都不配合推广。目前美国四大运营商只有一家支持。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以该业务存在安全漏洞为由,拒绝与谷歌合作。而维

xxxx国际金融中心排名(ifcd index).docx

2010国际金融中心排名(IFCD INDEX) 城市榜单2010-07-11 11:55:31 阅读26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IFCD INDEX通过综合66项客观指标、2386份主观调查问卷,对全球45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客观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成长发展、产业支撑、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五个方面。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显示,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前十名分别是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新家坡、法兰克福、上海、华盛顿和悉尼。 这份指数报告认为,从整体看来,排在前9位的城市都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认知度较高,影响力较强。 从地域分布上看,欧洲城市最多,达到21个;其次为亚太及非洲地区,达到14个;美洲有10个城市,但有8个分布在北美。在中国大陆的金融中心中,上海排在第8位,北京排在第13位,深圳排在第22位,均处于一个中上的位次。 1、纽约——全面领先

纽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更被视为都市文明的代表。有著名的自由女神,帝国 大厦,时代广场和百老汇等 作为此次排名第一的纽约,其“产业支撑”和“综合环境”在所有参评的45个城市中位于第一位,综合得分87.2。纽约的“金融市场”和“服务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仅有“成长发展”相对薄弱,位列中国三个城市之后,排名 第四。 纽约的全面发展是纽约超越伦敦、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国际上可与纽约抗衡 的竞争对手目前只有伦敦。在成长发展、产业支撑和创新产出方面,纽约的表现优于伦敦;而在市场和服务水平方面则略逊于伦敦。 2、伦敦——老牌劲旅

2016年利丰供应链案例分析报告

2016年利丰供应链案例分析报告

《利丰供应链管理实践》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信 142 学号 141254 姓名韩兴华 2017年5月11日

利丰供应链案例分析 一、利丰介绍 1.利丰是一家什么样企业?业务有哪些? 利丰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跨国商贸集团,为香港上巿公司及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摩根士丹利香港指数成份股。利丰集团运用供应链治理的概念经营出口贸易、经销及零售三项核心业务,是从传统的华资贸易商转型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概念来统筹生产和流通的跨国企业。 利丰集团有三大核心业务:利丰贸易、利和经销、利丰零售。 利丰贸易:集团的出口贸易业务,利丰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具规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供高增值及高流量消费品的原料采购、制造、及出口统筹等服务,业务网络遍布全球40多个经济体。 利和经销:集团的经销业务。由利和经销主理,为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核心业务包括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及品牌推广等。 利丰零售:集团的零售业务。包括上市公司利亚零售有限公司及其他私营业务:玩具“反”斗城、Branded lifestyle及利邦有限公司,分店网点分布于大中华市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菲律宾等。 2.什么是价值链?利丰如何进行价值链分解?P3-8 价值链: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利丰的价值链分解:例如,公司获得一欧洲客户服装订单后,一般不会简单地要求在韩国或新加坡的分支机构直接从所在国进货,其可能的做法是,从比较成本出发,在韩国买进棉纱运到台湾纺织和染色,最后在泰国的多个工厂同时生产,再按时、按质、按量交付,这一工作流程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和最优化思想。利丰通过动态的价值链分解与重组,使供应链管理更具灵活性,既提高了公司利润,又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增值。

利丰贸易案例分析问题答案

利丰贸易案例分析问题答案 1、你如何评价利丰贸易目前的成功?其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威胁和风险在哪里?成功的评价: (1)利丰从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现代跨国贸易集团,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不断创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利丰以供应链理念运作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利丰以“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合价的产品”为目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产品供应服务,这一供应链管理过程给利丰带来丰厚利润。 (2)以利丰贸易日常成衣订单为例,其所需原材料包括:棉线、布料、拉链、衬里、纽扣、标签和其他辅料,这些原材料的合适的供应商可能分布在全球,比如面料来自韩国、衬料来自台湾、纽扣来自中国内地、标签和其他辅料来自香港等。在生产程序上,衣服可能在南亚染色,在中国内地裁制,然后送回香港作质检和包装,再出口给欧洲、亚洲或美国的客户。因此,要保证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所有原材料顺利运送到生产地、不同生产地生产的成衣如同出自同一工厂、准时配送等,如果按照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只有建立现代化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将无数的工序、地区和企业组织协调起来,实施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才能确保各类订单按时、按质完成,客户才能得到更优质、廉价和多元化的商品,供应链管理对利丰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利丰贸易通过集成和协调各种要素,以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支撑,促使供应链交易.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风险最低,为整个供应链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他将优秀传统的理念与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融为一体,引导公司群体行为、凝聚公

司群体意识、激励公司创新精神,发挥供应链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促进整个供应链的企业、消费者、合作伙伴“多赢”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威胁与风险: (1)信息传递风险。由于利丰供应链中的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会产生牛鞭效应,导致过量的库存。 (2)生产组织与采购风险。利丰贸易生产组织强调集成、效率,这样可能导致生产过程刚性太强,缺乏柔性,若在生产或采购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停顿。 (3)物流运作风险。物流活动是利丰供应链管理的纽带,供应链要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实现即时化生产和柔性化制造,离不开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这就需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采取联合计划,实现信息共享与存货统一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导致在原料供应、原料运输、原料缓存、产品生产、产品缓存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衔接失误,这些衔接失误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通而产生风险。例如,运输障碍使原材料和产品不能及时供应,造成上游企业在承诺的提前期内无法交货,致使下游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不利影响。 (4)政策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的资金筹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利丰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风险,例如,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

互联网金融案例研究

典型案例之阿里金融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典型的案例即为阿里巴巴的小额信贷业务,即阿里金融。 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同,阿里金融通过互联网数据化运营模式,为阿里巴巴、淘宝网、天猫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可持续性的、普惠制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其所开发的新型微贷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和互联网。[5] 阿里金融利用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向这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 同时,阿里金融微贷技术也极为重视网络.其中,小微企业大量数据的运算即依赖互联网的云计算技术,不仅保证其安全、效率,也降低阿里金融的运营成本;另外,对于网络的利用,也简化了小微企业融资的环节,更能向小微企业提供365*24的全天候金融服务,并使得同时向大批量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现实。这也符合国内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且融资需求旺盛的特点。 阿里金融已经开发出订单贷款、信用贷款等微贷产品。从其微贷产品的运作方式看,带有强烈的互联网特征。类似淘宝信用贷款,客户从申请贷款到贷款审批、获贷、支用以及还贷,整个环节完全在线上完成,零人工参与。[6]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5.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电子商务已经广泛渗透进入金融产品消费等领域。比如,2010年平安、安邦等多家保险公司集体入驻淘宝网开展保险产品销售业务。基金管理公司等基金销售机构自有网络平台受制于多种因素,业务发展缓慢,希望可以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群和用户体验优势,提升自身的网上基金销售业务能力。[7] 风险控制体系 阿里金融微贷技术中有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在信贷风险防范上,阿里金融立了多层次的微贷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具体来看,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节节相扣,利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据小微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同时结合贷后监控和网络店铺/帐号关停机制,

利丰案例分析报告

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 ----案例分析 王亮201112185 2011级MBA 3班 1、利丰贸易成功因素分析 (一)与时俱进的经营策略。 回顾百年利丰的企业发展史,其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其创办人或掌舵人能够以开放的视野,紧紧把握时代和经济大势的脉博,并因应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而及时调整、创新经营策略,而决不因循守旧,做到了与时俱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利丰贸易的业务角色也经历了从简单的采购代理到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者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利丰贸易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日益增加,其创造的附加值也不断增长。 1、采购代理 利丰贸易初成立的时候,它只是充当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易中介人角色一由干其员工懂英文,利丰贸易成为客户与供应商之间沟通的桥梁。之后,利丰贸易逐渐把简单的采购代理业务进行扩展。 2、采购公司 该阶段,利丰贸易扮演一家采购公司即地区性的货源代理商的角色,通过在亚洲的不同地区,如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开设办事处来拓展业务。 3、无边界生产 该阶段,利丰贸易从采购公司向前迈进了一步,成为无边界生产的计划管理者与实施者。 4、虚拟生产模式

在推行无边界生产的计划与管理的基础上,利丰贸易业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发展出虚拟生产模式。在虚拟生产模式中,利丰贸易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直接与客户签订采购合同。利丰贸易依旧没有工厂,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工厂进行,它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从事一切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管理与控制、物流与航运到其他支持性的工作。 5、整体供应链管理 虚拟生产企业实际上已经是某个产品全面的供应链管理者。在虚拟生产模式的基础上,为了使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更加合理与顺畅,利丰贸易继续开发更全面的供应链服务。在整体供应链的规划上,利丰贸易会对整条供应链进行分解,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与计划,力求不断优化供应链的运作。简单归纳,利丰贸易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为境外买家采购合适的产品并缩短交付周期。 (二)管理模式蜕变:从家族企业到国际化跨国公司。 与所有早期创办的华人公司一样,利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一家典型的家庭企业。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面对每次出现的管理危机,利丰的卓越之处就是懂得变通、不因循守旧,重视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引入公司,使之脱胎换骨,从一家传统的华人商号蜕变为一家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现代跨国企业集团。 (三)经营角色蜕变:从中间商人到全球供应链经理人。 从 1906 年利丰创办以来的 100 年间,利丰从事的出口贸易业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利丰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利丰的业务角色也随着全口贸易产业的演变,经历了从简单中间商到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者的历史性转变。 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流程。利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可有效地节约成本。供应链上有很多环节都存在节省成本的空间,如各种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如果进行流程再造,就能大大节约成本及提升回报。另外,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亚农任厮一,?比较研究?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王倩薛波★ I内窖摘要】本文以金融中m的功能定叉为基准,Ⅸ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d金融系统功能分析为思路,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上海的比较优势和劣 势。得出结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系统功能的诸多方面都超越上 海,上海只是在商品期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和伦敦、纽约、东 京一样有着强太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近几年发展态势赴好,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 力;开放型、多功能是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o的趋势和方向。 K关键词J国际全融中m金融发展金融系统功能国际银行服务 E中图分类号jF831《文献标识码月A《文章编号】1000—6052(2007)06--0102-04 许多学者对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和网络布局进行r卓有成效的研究。太多数研究认为,东京属于“Big--3”的层级,香港与新加坡在20世纪中后期先后发展成为颇具影响的亚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台北、上海、马尼拉、曼谷、汉城等属于第三层次(胡坚,1997)。poon(2003)指出,国际金融体系从空间角度看是由众多层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组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到1998年间,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迅速崛起。这一点也是与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投资领域开放程度最高的事实相符台的。他运用股票市场的1998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处于第一层级的是纽约、伦敦,其次是法兰克福、东京,香港、新加坡与汉城位于第四层级。 本文将基于一个基本假设: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分层为:东京第一层次;香港、新加坡第二层次;上海第三层次,并在构建一个创新分析框架基础上.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本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 (一)金融中口的功能定艾 根据Kinderbcrg(1974)关于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义,众多学者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方面具有以下六大功能(曾康霖,2003): 第一,融资功能,主要表现为有能力参与国际性的同业拆借和外汇买卖。第二,筹资功能,主要表现 ’王倩:上海财经太学金融学院博士研览生 ‘薛波: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 ?墟?AlIA-iDAcnlic|COMOMIC|RYlRW为有条件发行债券和股票。第三,投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该地区金融机构融人与融出资金进行投资。第四,交易功能,主要表现为金融产品的交易活跃。第五。创新功能,主要表现为能够不时推出新的金融产品。第六,综合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基础漫施完善和服务质量上乘。这六大功能最终表现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金融发展理论 1969年,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出版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书。他认为,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构成该国的金融结构。所谓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涉及到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结构优化主要是指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的综合井形成不同程度的金融发展。合理的金融结构对于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金融结构优化改善了经济的运行,为资本的快建有效转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率。在此之后.金融发展理论又不断发展深化,主要代表是Mckinnon(1973)和Shaw(1973)的“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Hellman等(1996)提出的金融约束论等。20世纪80年代。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拓展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角度。经济金融学家开始把内生经济增长和内生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纳人金融发展模型中,解释金融中介体和市场是如何内生形成以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谈儒勇,2000,P.40)。 但金融发展理论并未对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引起足够重视i只有Shaw(1973)提到了一些金融业空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