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模拟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

————————————————————————————————作者:————————————————————————————————日期: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九)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脊椎/椎心泣血着落/着手成春抹脸/厉兵秣马

B.闪烁/众口铄金积攒/人头攒动脉络/脉脉含情

C.场院/逢场作戏盘桓/烜赫一时切削/削价处理

D.肄业/肆无忌惮绰约/踔厉风发给与/供应给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请依次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等离子体是一种离子化气体,一般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科学家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让等离子体的温度平稳保持在 35℃到40℃之间;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由于低温等离子体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周围组织不会受损。

4.仿照示例,从“橡皮人”“考碗族”“奈特尔家庭”三种职场现象中选择一个,作劝勉或警醒式的点评。(不超过40个字)(5分)

【示例】

软实力:软实力,是相对于知识、文凭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会唱歌、字漂亮、有气质等各种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点评: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职场现象】

①橡皮人:在职场上我行我素,不接受新生事物,对表扬、批评无所谓,荣辱观淡薄的人。

②考碗族: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

③奈特尔家庭:专心事业,收入丰厚,却很少有时间享受生活的职场人家庭。

选择:

点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奇零草序

[明]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时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

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丁亥春,余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③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余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然残编断简,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国④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己亥,长江之役,同仇兵熸⑤,予以间行得归,凡留供覆瓿者,尽同石头书邮⑥,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煕。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

【注】①张煌言(1620~1664),浙江鄞县人。抗清将领,后被清兵捕获,拒降而死。②舞象:古代一种武舞,后世以舞象代指成童。③节:符节。代指主将。④昌国:今浙江舟山。

⑤熸(jiān):火熄灭。这里指郑成功战败。⑥石头书邮,这里指作者的诗稿沉入江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典制诰典:掌管

B.迨辛卯昌国陷迨:等到

C.余谬膺节钺膺:心胸

D.陶靖节躬丁晋乱丁:遭逢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作品散失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国难频仍②出筹军旅,入典制诰

③提师北伐④率旅复入于海

⑤覆舟于羊山⑥长江之役,同仇兵熸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叙述了作者在明朝覆亡前后诗歌创作、诗稿存失的情况,以及《奇零草》艰难成集的过程。全文一唱三叹,富于情感。

B.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从丁亥到辛卯年间诗稿屡遭劫难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叹惋、伤痛之情。

C.文章结尾作者列举杜甫、陶渊明的例子意在衬托自己写作的艰辛,以及编订诗集的艰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因诗稿在战乱中遗失殆尽,只收集了军旅生涯中所写的部分作品,所以,作者将诗集命名为《奇零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3分)

⑵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3分)

⑶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⑴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⑵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3分)

⑶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⑵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⑶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

⑸,檐牙高啄;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⑹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

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

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1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12.文章第三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6分)

13.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4分) 14.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中国作家缺了什么

徐上峰

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当然有东西文化差异的因素。但如果仅以文化差异来解读,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我以为,中国作家在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缺乏,与中国作家的作品存在两个缺点有关。其一是缺乏人文主义关怀。翻开近年来世界文学中的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会发现他们的作品

中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数着力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但却有很强的时代性以及宽泛的代表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家耐得住寂寞,能够在写作方向以及题材上坚持多年甚至几十年不动摇。

中国作家的另一个缺陷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小。中国作家写故事很有一套,很多作家写故事酣畅淋漓,但看多了就会觉得,他们几乎把故事写完了,没有留下可想象的空间。文学作品鼓励“合理误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被允许的。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读者有自己的思考,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因此,对同一文本的阅读,读者的阅读结果不尽相同。

结合中国当代作家来说,他们喜欢将故事和盘托出,事件和文字传递的意义是单一的,读者看这类作品可以一目十行,并不影响阅读效果。文学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的背后,总有作者的意义存在,而这个作者的意义是多元的”。遗憾的是,在我们当下的文学作品中,很少看到这样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它元素都是固化的。

海明威在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及“冰山原则”,他认为:“冰山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故事传达给读者的就是“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则是思想性的东西,需要读者的再思考。一部经典作品应该有丰富的寓意。在茨威格的作品《看不见的收藏》里,我们透过那位失明老人在穷困潦倒的际遇中,依然关心自己的收藏品,发现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最为艰难的时候,国民对艺术的追求依然没有丧失。他所收藏的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看不见的财富,即伟大的民族精神——只要信仰还在,民族复兴就有希望。

文学具有相通性,虽然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中国作家证明自己的惟一方式,但不解决上述两个缺陷,中国当代文学在文学史上将是欠缺分量的。

15.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作品包含哪些特点?(6分)

16.为什么说“文学文本的背后,总有作者的意义存在,而这个作者的意义是多元的”?(6分)

17.通观全文,概述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6分)

七、作文题(70分)

18.疏,是一个含义丰富、适用范围极广的词。疏,既能诠释事物关系,又能演绎人生志趣;疏,既能观照现实生活,又能展现审美追求。疏,在诸多层面上引发我们不同的思考与感悟。请以“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3分)(A项“着落/着手成春”、B项“闪烁/众口铄金”、D项“给与/供应给养”:读音相同)

2.A(3分)(B项,搭配不当,“治理……问题”;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

3.(4分)①控制温度(2分)②瞄准感染区域(1分)③破坏DNA结构(1分)

评分建议:若过程的先后顺序表述有误,则不得分。若将“控制温度”答成“降低温度”“保持低温”之类的,得1分。

4.(5分)

【答案示例】

点评①(橡皮人):多与同事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点评②(考碗族):对自己职场的规划可以多种多样,各行各业都有“金饭碗”。

点评③(奈特尔家庭):事业不是生活的唯一,感受生活,享受亲情,人生会更美好。

评分建议:点评有针对性,2分;有“劝勉”或“警醒”意味,2分;语言表达顺畅、准确,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C(膺:接受、担任)

6.(3分)B(②指有余闲写作③指写作的背景⑥与作品散失无关)

7.(3分)C(错在“以及编订诗集的艰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里列举的目的在于表明编订诗集主要是为了以诗记史,以诗明志。)

8.⑴(3分)先父担心我荒废经史(的学习),多次拿这件事来告诫(我),(我)于是停止写诗(或:放下笔不再写诗)。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以为:以(之)为,拿这件事,1分;辍:停止,1分。

⑵(3分)只是过去的诗作不能再查考(或:再也找不到了),所以编订的难度几乎像(恢复)《广陵散》一样。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独:只是,1分;考:查考,查找,1分。

⑶(4分)(杜甫)在蜀地漂泊奔波,(始终)没有荒废诗歌创作,从那时到现在,他的诗都被称为诗史。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流离蜀道:句式(省略+倒装),1分;风骚:诗歌创作,1分;名:称,称之为,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3分)夸张、比喻(1分)。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笔走龙蛇、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2分)。

⑵(3分)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翻滚,高大的战船正在抢渡(2分)。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两军交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1分)。

⑶(4分)上阕,以李广自况,表达了虽有战功却不获封赏的怨愤之情(2分);下阕,通过叙写温书、课子、懒得整理旧时诗文疏奏等貌似闲散的生活,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⑴濯清涟而不妖⑵猥自枉屈⑶赢得仓皇北顾⑷潦倒新停浊酒杯

⑸廊腰缦回钩心斗角⑹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漏等即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12.(6分)⑴土地是农民的宿命,让他们一生离不开土地(2分);⑵繁重农活永无止境,而生活却依然很不富裕(2分);⑶到城里工作或许能过上幸福生活(2分)。

13.(4分)①点题(1分);②前后照应(1分);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1分);

④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1分)。

14.(6分)①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2分)②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2分);③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①悲天悯人(2分)②很强的时代性(2分)③宽泛的代表性(2分)16.(6分)①文学作品的众多元素及意义不应是单一、固化的,而应该是多样的、灵动的;(2分)

②文学作品应该鼓励“合理误读”,允许读者将自己的想法带到作品中进行解构与再创造;(2分)

③文学作品应该有丰富的寓意、深刻的思想,留给读者再思考的空间。(2分)

17.(6分)①纠正某些人对中国不能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偏颇认识;(2分)

②提醒中国作家关注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两个缺陷;(2分)

③表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忧思。(2分)

七、作文题(70分)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首先辨别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精益求精,比喻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美不胜收”和“数不胜数”,前者突出“美”和“多”,后者突出“多”。第

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刮目相看”一般指人。“励精图治”一般形容国家领导者。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之地。 (2)每个人的心情会通过他的穿着打扮泄露,而时尚其实说的就是这种沟通的技巧。 (3)中国宫殿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和现代派建筑在这里和谐相处,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气度。 A.盘踞千头万绪博大精深 B.盘踞蛛丝马迹兼收并蓄 C.占据蛛丝马迹博大精深 D.占据千头万绪兼收并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7年中国工程院的新晋外籍院士,除比尔·盖茨外,还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安道琳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咖”也获此殊荣。 B.经历了三个月在中日韩各地打三十场正式比赛,柯洁熬了过来,最终夺得了第21届“三星车险杯”冠军。 C.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但仅有11%的德国消费者拒绝中国产品。 D.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是确定某种传统文化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3.下列诗句中,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4.依次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眼前一片混沌的金黄。鸣沙山被天边的霞光勾勒出完美的线条,,。,,,。 天低了地窄了原野消失大海沉没惟有这凝固的沙山 如同宇宙洪荒时代的巨型雕塑群如同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矗立于塔什拉玛干沙漠的起点或是尽头在夜色中静静蹲伏 A. B. C. D. 5.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岳阳楼的一组是(3分) 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 百代题诗至崔李一楼抗势压江湖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词赋千秋唯一序江山万里独斯楼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江苏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一项互利共赢倡议,它已成为推 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 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 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 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一组是(3分)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3分)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学问修养,而纯正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结果. ①它们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身上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情境最吻合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需要___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项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理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

(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

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呼!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

2017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 2.下列语句中,没有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

素决定。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江苏省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江苏省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 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D.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D.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 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 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 二、语言表达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原始人的美感,还属于初级阶段的美 感。,,。 。,。 ①而智能处于初级阶段又使他们把神秘而又令人恐惧的观念渗入到审美的意识中

2015江苏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高清版

2015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高清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图1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时18日12A.2月时日20月B.218 时日4C.2月19 12时日D.2月19 4.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D. 题。3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5.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C.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D.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C.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4 图题。7 ~8 景观图。读图回 答. 7.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8.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图5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江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含解析

(2014)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3 分)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 分)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5 分)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10.(1) (3 分) 【解析】由“九日驱驰一日闲”中的“驱驰”可看出作者是“乘兴而往”;由“寻君不遇又空还”中的“不遇”和“空还”可看出作者是“怅惘不遇”;由“怪来诗思清人骨”中的“诗思清人骨”可看出作者是“欣赏叹慕”。 (2) (3 分) 【解析】由“城郭休过识者稀”可知此人“城里少有人知”;由“哀猿啼处有柴扉”中的“哀猿啼处”可知此人“家住深山”,由“有柴扉”可知此人“居室简陋”;由“沧江白石渔樵路”中的“渔樵路”可知此人“与渔樵为伍”。结合本题分值,答案可调整概括为三点:①城中识者甚少,②居室偏僻简陋,③混迹渔樵行列。 (3) (5 分) 【解析】第一首诗的结句,是前一句的原因,所以应结合前一句进行赏析;第二首诗的结句可有两种理解,既可理解为实写诗人自己,也可理解为续写所访隐者。 【评价】今年诗歌鉴赏题量仍是3道简答题,侧重考查情感和技法,这延续了以前的做法,但分值由10分增加了1分,文本由一首诗改为两首同主题的诗,这些变化还不能说是一种创新,愚以为既然用了两首诗,可设计一道比较阅读题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2015)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唐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1)联系全诗,简要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位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10.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docx

```````````` 2017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一、【新课标 I 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 分)参考答案 14. BE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 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 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 B 项说法错误。 E 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 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 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201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17年江苏高考优秀佳作欣赏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记叙文: 那辆自行车 门前的邮箱不知道换了多少新的,只是那辆自行车依旧还停在那里。那斑驳的钢管,看不出过去的色泽。就像爷爷有着斑的双手…… 那时天越来越黑,我真的想哭出声来。幸好有他在。 那天和小学的伙伴分别,照常在学校边等待父母,只是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没有来?我奔到校边的小店,摸了摸口袋,脸就苦了下来。没有常记电话的纸!老板好奇地看着奔来的小影子又离开,不禁向外探了探头。 我走回校门口看着下班的老师躲到了草坪里。要是看到就不好了!校前的路边摊渐渐收走了,天渐渐抹上了灰就像脏了的蓝段子。我蹲在路灯边。脚前的蚂蚁一波波地也再没有出现过。我看到地面眼睛很酸。 “小乖乖,我回去要骂死你爸妈。”我抬起头,冲上去抱住爷爷的腿,眼泪鼻涕乱抹。这是一根救命的草。 爷爷把我抱上自行车,我在上面抬了抬身子,喜道:“今天这车的位置真软!”“那是你不是说原来坐地屁股疼嘛!” 以前没有这么晚回家,看着那五光十色的霓虹,就觉得不可思议,美丽地出奇。爷爷见我看得高兴,踩自行车的脚也慢了下来。“爷爷你今天骑得好慢。”“爷爷晚上眼睛不好。”“是嘛?”“嗯。” 我喜欢用脚尖磨那柏油路,“沙沙沙”地很好玩。“要鞋穿洞了!”“不怕不怕,我不怕痛的,那次去医院……”我眉飞色舞得那爷爷耀武扬威。爷爷笑地开心夸我那夸我这,我更是我得起劲。自行车转得快了起来“沙沙沙”地更加欢快了。 路灯地光昏昏地投下来,划出明暗分明区域,有几只飞虫在空中嬉闹又散开。忽然有一根银丝从光中划过,渐渐细集。像灯光射出的无数木偶线。冰凉凉地触到人身上。 “爷爷!下雨咯”“快躲爷爷衣服里!”“那爷爷哩?”“爷爷不是有衣服嘛!”凉凉地雨打在身上让我有些哆嗦。爷爷的衣服里就像太阳的光,还有着太阳的味道。 自行车的轮子转地更快,我看着柏油路上不断转化的光连成一道道彩虹,眼睛迷幻得有些睁不开。渐渐地,那辆自行车已载不动我,渐渐地,那辆自行车已行驶缓慢,我看着自行车后的坐垫渐渐褪色。亦如爷爷的头发。亦如我渐渐远去的童年。 【评语】这是一篇平实朴素以细节动人的考场佳作。全文以“那辆自行车”为线索,串起了祖孙之间点点滴滴的暖心细节:软软的体贴车座,故意放缓的车速,调皮的脚尖磨地沙沙声。以及下雨后躲在爷爷有阳光味道的衣服里等细节,不动声色地自然传达了祖孙情深的主题。 整篇文章语言干净细腻,铺垫渲染点到即止,叙事不枝不蔓,情感克制却有张力,首尾呼应。用“那斑驳的钢管,看不出过去的色泽,就像爷爷有着老人斑的双手……”开头,又用“我看着自行车后的坐垫渐渐褪色,亦如爷爷的头发。亦如我渐渐远去的童年”收尾,完成了以车喻人,车人合一的立意。虽写凡人小事,但有构思有章法,不夸张不滥情,自有一种质朴真挚的动人魅力。综合评分一类卷中65分。 车里车外 我坐在车里往外看着。 暮色四合,黑云渐渐翻涌上来,苍青色的天际被狭长的地平线轻轻截断,僵硬得像天花板一样。父

201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波 150080 第I 卷(选题题部分,共计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15·江苏卷,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 交变电流改变为110V .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A .200 B .400 C .1600 D .3200 【答案】B [解析]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有2 800 110220n ,所以2n =400,B 正确。 【考点分类】第十章 交变电流,传感器 考点2.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试题难度】低档题. [2015·江苏卷,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 静电现象的是 A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 .小线圈接近通电电线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 .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答案】C [解析] 静电现象是静止的电荷之间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是静电现象,A 不选。带电小球与发生了静电感应的不带电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总体相互吸引,是静电现象,B 不选。小线圈接近通电电线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C 选。与地毯摩擦使人体带电和手与金属把手的静电放电都是静电现象,D 不选。 【考点分类】第六章 静电场 考点1.电场力的性质 【试题难度】低档题. [2015·江苏卷,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老车

老车 我家有一辆老旧的自行车,那是爷爷的。 打我记事起,爷爷出行就一直骑着这辆自行车。无论是上街,还是走亲戚,爷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家里的东屋推出他的这辆爱车,那时我还小,爷爷有时会让我横坐在车前面的大梁上,爷爷带着我走街串户,看着我活泼乱跳开心的样子,爷爷很是高兴。 听奶奶说,爷爷是日本鬼子投降的那年出生的,家里一直开着一个小货铺,所以生活还算过得去,在爷爷上初中那年,父母给他买了一辆在当时还是很稀罕的这辆自行车。 后来爷爷上山下乡,但是去乡下时几乎什么也没带,就是没忘记带走这辆自行车。 然后有了我爸,那时也没什么玩具,爷爷就时常让我爸骑在车座上,大手按着小手推着车子乱溜,听我爸说,这也是我爸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刻。 爷爷很爱他的车,每当赶集或走亲戚回来,他总是拿着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车座、车轮上的灰尘,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后来爸爸工作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买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他本想作为礼物送给爷爷的,却没想到爷爷死活不要,说自己骑惯了这辆旧车,没办法,新车爸爸只好自己骑了。 再后来,我们家买了小轿车,可爷爷说坐轿车不安全,出去停车也不方便,他出行还是习惯骑着自己的那辆老旧自行车。 有一次,爷爷骑车外出,被一辆疾驶而过的汽车碰到了,幸好人没什么事,只是擦破了点皮,但自行车的前轮被撞得扭曲变形了,钢条也断了几根。爷爷对撞人的司机说:“没事,我不讹你,你把这车轮修好就行了!”,司机感动万分,修完车子还要给爷爷一千元钱,爷爷说啥也不要。 后来,爷爷年龄逐渐大了,骑不动自行车了,爸爸要把这辆老车当废铁卖掉,爷爷怎么也不肯,爸爸只好把他丢弃在楼下的过道里。 1/ 2

2015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2015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 题,每题2 分,共计40 分。 1. 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 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 都是水溶性物质 C. 都含 C、H、O、N 这4 种元素 D.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 B. 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C. 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 D. 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 4.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 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 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5.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 Na+浓度 B. 渗透压 C. K+浓度 D. O2 浓度 6.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7.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B. 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C. 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 D. 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8. 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

2017最新江苏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附加题部分(高考必备)

江苏历届高考文学常识(附加题)高考必备目录:文学家及作品文学流派或团体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文学理论作品归类 一、文学家及作品 1.先秦时代: 姜子牙:即吕尚。卖食棘荆、屠于朝歌、钓于渭滨。(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 蔺相如、廉颇:战国时期赵国人。将相和。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雅包含《大雅》、《小雅》)。 屈原《楚辞》(屈原创作了骚体,宋玉;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 《左传》(中国最早编年体史书)、《公羊传》、《国语》(国别体) 儒家《论语》(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克己复礼,待民以仁。 道家《庄子》(庄周)、《老子》(老聃)——追求逍遥隐逸,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墨家《墨子》(墨翟)——强本节用,兼爱非攻。 兵家《孙子》(孙武)——法为有度。 法家《韩非子》(韩非)——严刑峻法。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两汉时代 司马迁《史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 西汉刘向《战国策》(国别体)。

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归为前四史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 贾谊(贾长沙)《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晁错《论贵粟疏》 3.魏晋南北朝时代 诸葛亮:代表作《出师表》(体现忠心),《隆中对》(设计政治蓝图)。 建安文学:公元196-220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 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用人思想: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曹植《白马篇》、《洛神赋》 曹丕《燕歌行》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桃花源诗并记》、《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登池上楼》。 竹林七贤有: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 刘义庆《世说新语》(轶事小说) 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著作) 范晔《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4.唐代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 盛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浪漫主义。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练习(二)及答案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二)修辞手法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D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 B ?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C.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D .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C.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D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B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C.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D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9.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0.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D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1.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D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12.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千里之外》) B .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花恋蝶》) 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沧海一声笑》) D .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春姑娘的相思》) 13.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B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 D .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4.下列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007_2017江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整理(word版)

【2007年】 “麦天” 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参考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多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参考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17、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2008年】 “侯银匠”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2015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与答案(word版本)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 £9.18. C.谊9.15. 答案是C。 1 . What time is it now? A.9: 10. B.9:50. C. 10:00. 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weather? A.It’s nice. B. It’s warm. C. It’s cold. 3.What will the man do? A.Attend a meeting. B. Give a lecture. C. Leave his office. 4.What is the woman’s opinion about the course? A. Too hard. B. Worth taking. C. Very easy. 5 .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 Speak louder. B.Apologize to her. C.Turn off the radio.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long did Michael stay in China? A. Five days. B. One week. 7. Where did Michael go last year? A. Russia. B. Norwa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food does Sally like? A. Chicken. B. Fish. 9.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A. Cook dinner. B. Go shopping.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hospital. B. In the office. 11. When is the report due? A. Thursday. B. Friday. 12. What does George suggest Stephanie do with the report? A. Improve it. B. Hand it in later. C. Leave it with him.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alesperson and customer. B. Homeowner and cleaner. C. Husband and wife. 14.What kind of apartment do the speakers prefer? C. Two weeks. C. India. C. Eggs. C. Order dishes. C. At home. C. Next Monday. 15. How much rent should one pay for the one-bedroom apartment? A. $350. B. $400. C. $415. 16. Where is the apartment the speakers would like to see? A. On Lake Street. B. On Market Street. C.On South Stree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percentage of the world's tea exports go to Britain? A. Almost 15% . B. About 30% . C. Over 40% . 18. Why do tea tasters taste tea with milk? A. Most British people drink tea that way. B. Tea tastes much better with milk. C. Tea with milk is healthy. 19. Who suggests a price for each tea? A. Tea tasters. B. Tea exporters. C. Tea companies. 20. What is the speaker talking about? A. The life of tea tasters. B. Afternoon tea in Britain. C. The London Tea Trade Centr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 将该项涂黑。 例: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答案是B 。 21. The number of smokers, is reported, has dropped by 17 percent in just one year. A. it B. which C. what D. as 22. Schools should be lively places where individuals are encouraged to to their greatest potential. A. accelerate B. improve C. perform D. develo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