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章节题库( 文学与艺术)【圣才出品】

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章节题库( 文学与艺术)【圣才出品】
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章节题库( 文学与艺术)【圣才出品】

第13章文学与艺术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答:(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含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张璪提出的观点,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意谓画家从外界景物中摄取创作素材后,还要经过分析、加工、改造,始能作出画来。该观点是对南朝姚最的“心师造化”论的发展与深化。

(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学基础

“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

(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主客体的统一

但是仍必须看到言论对“中得心源”的强调,也就是说张璪并不否认“心”的作用,不排除主观情感意志的融入。它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很有代表性的。

2.简要论述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及其历史价值。(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1)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

①“新诗格律化”的提出

“新诗格律化”是闻一多首先提出,是在新月派关于新诗“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月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并不是简单地保留旧格律、古风格,而是借鉴西洋与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所进行的新的创造。

②新诗格律化的重要内容

a.情感的节制。新月诗人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主张“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新月派的矛头指向是他们所谓的“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也即诗歌中情感的过分泛滥,以及不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b.本质的淳正。徐志摩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要求新诗回到诗本身,他们认为只有“言志”的内容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

c.格律的严谨。闻一多认为,新诗固然要彻底冲决旧诗格律的束缚,但同时还应该创建新的格律,认为“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d.“三美”理论。为了创造“中国式”的新诗,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第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中不断重复“飞扬,飞扬,飞扬”一句,重复的运用,读来乐感明快、朗朗上口,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了轻松愉快的情调。

第二,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如闻一多的《死水》,整首诗分四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着实体现出“建筑美”的特色。

第三,绘画美。指诗歌要多采用华丽的辞藻,借鉴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写到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清荇、斑斓的星辉等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

(2)“新诗格律化”诗歌理论的历史价值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

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答:(1)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会,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

(2)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构成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由“道”、“气”、“心”、“舞”、“悟”、“和”构成,具体体现为:

①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道”体现了天与人的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4.21)。“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并不像西方那样把物质和精神截然分开,而是把精神和物质浑然一体,认为这就是宇宙天地本来的状态,而其中精神又起着绝对作用。因此,精神性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

②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物质的气被精神化、生命化,这是中国“气论”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原,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

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方面,中国美学十分重视养气,主张艺术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另—方面,又要求将艺术家主观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结合起来,使得“气”成为艺术作品内在精神与艺术生命的标志。

③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艺为心之表”“心为物之君”,主张“心乐一元”“心物一元”。因此,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贯强调审美主客体的相融合一,以为文学艺术之美在于情与景、心与物、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具有精神性、生命性、主体性、表现性的特点。同时,中国传统艺术又十分重视情理交融、情理统一。

④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诗、乐、舞最初是三位一体的,后来才逐渐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艺术门类。但是,这种具有强烈生命力的“乐舞”精神并没有消失,而是逐渐渗透到中国各个艺术门类中,体现出飞舞生动的形态和风貌。因此,宗自华认为“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舞”可谓中国艺术外在形式的共同特点,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国艺术的形态。“舞”把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精神从生命化推向彻底形式化。由此,道的精神一气的生命一舞的形态,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整体结构。

⑤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注重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思维和审美思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形成了以“悟”为核心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思维方式。“晤”作为中国美学与艺术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衍生出“顿悟…妙悟”等一系列相关范畴。要达到“悟”的境界,除了艰苦的探索和辛勤的实践之外,审美主体还必须将自己的心灵从各种外在和内在的束缚

中解放出来,澄怀味象、乘物游心、扫除杂念、涤荡心胸,始终保持自由愉快。

⑥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和”是指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从多样统一来看,“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同”只是把同类的、没有差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和”则是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追求多样的统一。因此,避免重复雷同,求异求变,不仅不与求和谐的整体思维方式相矛盾,相反,它正体现出这种“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艺术思维特点。与多样统一相比,对立统一更接近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以对立统一来说明“和”,表明中国古人对“和”的本质认识有了更深入的发展。总而言之,这种“和”的境界,从个人到社会,从人文到艺术,从天地万物到整个宇宙,无不贯通。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显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

2.比较中西戏剧在主题、结构、心理描写等的差异。(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中西戏剧由于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戏剧创作理念有很大的差异,集体表现为主题、结构、心理描写等的差异。

(1)中西方戏剧传达的主题不一样

①西方戏剧偏向写实,中国戏剧宜于审美

西方戏剧背景、道具和音乐极其复杂、全面、接近现实。西方戏剧具有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而中国京剧舞台空间有限,只提供很少的象征性的道具,只使用很少的民族乐器和打击乐,所以她借用创造出那种若有若无的虚幻情景,给观众留有联想的余地,从而填充了京剧产生美感的空白空间,因此中国京剧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美的世界,宜于审美。

②中国戏剧注重意境,而西方戏剧强调情节

中国戏曲的矛盾,戏剧的冲突首先不是围绕剧情,而是因为剧中人微妙的相互关系而发生的。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而西方戏剧剧本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是高于演员和表演的,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其意象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剧作家创造的,黑格尔在谈到戏剧的特性时,曾把“情境”与“冲突”联系在一起,并强调情境的本体意义,很大程度上强调历史语境、戏剧叙述性结构,西方的戏剧、小说就是从史诗发展而来。所以西方戏剧强调的是情节,认为戏剧小说的要素是情节而不是人物的个性或者思想感情。

(2)中西方戏剧坚持的结构原则明显不同

①中国戏剧遵循“悲,欢,离,合”,西方严格遵守“三一律”

在元朝乔吉就提出“凤头,猪肚,虎尾”之说,意在各部分之间要连贯一体又各思其责,李渔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也旗帜鲜明的提出“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七款,中国戏剧遵循的是“悲,欢,离,合”。而西方则严格遵守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在创作上基本上仍未离开亚理士多德的“起、中、讫”,或者弗莱塔克的“开端、上升、顶点、下降、结局”那样一些戏剧结构原则。

②西方戏剧会给观众提供故事梗概,而中国戏剧有“吊场”部分

在中国的传统戏主人公是不可能直接出场的,主角在“出脚色”前,会有个“吊场”,在西方的戏剧中,主人公常常会直接出场,在出场前会有段对白和一些行为,而这些对白和行为又常常是一个人表演,比如主角自言自语,或是在场中行走,通过自言自语和行为为紧接着的戏起一个过场,观众就在等看好戏,请注意这个“吊场”和“行为”,西方的戏剧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