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概论

工程地质概论
工程地质概论

1、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学习内容

2、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一、 地壳积极物质组成 1. 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一是有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内热;二是来自太阳辐射热,以及地球旋转力和重力。 2. 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区分 ①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四种: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②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五种: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 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 颜色是光武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最常见的有自色与他色两种类型。 5.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进行观察,他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 6. 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丝绢光泽如同丝绢的反光,为纤维状集合体矿物所具有,如石棉的光泽。 珍珠光泽如同珍珠的反光,柔和多彩,如云母的光泽。 7. 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矿物有软到硬依次为: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8. 理解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分完全、中等和不完全等级别。例如:云母沿解理面可剥离成极薄的薄片,为极完全解理;石盐沿解理面破裂成立方体具有完全解理。 9. 岩石的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大多具有块状;沉积岩是有外力作用将风化剥蚀的物质搬运后逐层沉积形成,所以具层状构造;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岩石受到较高的温度和具有一定方向的挤压作用,其组成矿物则依一定方向并行排列,因而具有偏离构造。(注: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 火成岩的结构主要是指组成火成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和结晶程度等。 火成岩的产状是指岩体的形态、打消、深度以及与围岩的关系。 10. 沉积岩的构造:①层理结构②递变层理③波痕与泥裂。 11. 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用后,就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就称为变质岩(名词解释)。变质岩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往往还保留原岩的某些特征。 12. 接触变质作用是指温度升高、岩石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变化而化学成分无显著改变者称为接触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是高温、高压等因素联合作用于一个广大地区范围内的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与断裂构造有关,出现在断裂带两侧。 三、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1、地质学以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种方法计算时间。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相对年代,表示的士时间发生至今的年龄称为绝对年代(同位素年龄)。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2、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基本原理是基于放射性元素具有固定的衰变系数(衰变系数λ代表每年每克母体同位素能产生的子体同位素的克数),而且矿物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后剩余的母体同位素(N )与蜕变而成的子体同位素含量(D )可以测出。算出的实际年龄,即代表岩石的绝对年代。

3、地质年代表:此小节重点是单位的大小 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世,与起相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是宇、界、系、统。(以上单位是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4、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①群是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 ②组是岩石地层划分的基本单位,岩石性质比较单一; ③段是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

5、板块构造(此知识点考简答题) 板块学说认为: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六个打的地壳块体(板块),它们驮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各板块边缘结合地带相对活动的区域,表现为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地震和构造变形等,而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区域。全球划分出六个大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欧亚板块,以及六个小型板块,共十二个板块。

6、第四纪沉积物(此知识点主要考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三种物质的区别) ①岩石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残积物或残积土,因其成层覆盖在地表,故又称残积层。 ②雨水或雪水将高处的风化碎屑物质洗刷而向下搬运,或由本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平缓的斜坡或坡脚出,成为坡积物。 ③大雨或融雪水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碎屑物沿冲沟搬运到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堆积而成的称为洪积物。 四、地质构造 1、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表示方法有: ⑴走向∕倾向(象限)、倾角,如330°∕WS ∠30°; ⑵倾向、倾角,如240°∠30°等。(注:要能在图中相应的找出。) 2、岩层露头线特征 水平岩层、直立岩层和倾斜岩层露头线分布特征是不相同的。 3、褶皱要素(四个要素要能在图中相应找出) ①核部②翼部③枢纽④轴面 4、穹窿与构造盆地长宽比小于3∶1 的背斜为穹窿、向斜为构造盆地。 5、背斜是两翼岩层以核部为中心向两侧倾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上弯曲。 向斜是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形态上市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 褶皱存在的标志是在沿倾斜方向上相同年代的地层作对称式重复出现。就斜背而言,核部岩层较两侧岩层时代老。而向斜则核部岩层较两侧岩层时代新。 从地形上看,岩石变形之初,背斜相对地势高成山,向斜地势低成谷。这时地形是地质构造的直接反映。然而经过较长时间的剥蚀后,背斜核部因裂隙发育易遭受风化剥蚀往往成沟谷或地底。向斜核部紧闭,不易遭受风化剥蚀,最后相对成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称为地形倒置现象。 6、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简单说明) 褶皱的互补是岩层强烈变形的部位,一般是背斜的顶部和向斜的底部发育有拉张裂隙。在变形强烈时,沿褶皱核部常有断层发生,造成岩石破碎或形成构造砂岩带。此外,地下水多聚积在向斜核部,背斜核部的裂隙也玩玩是地下水富集和流动的通道。由于岩层构造变形和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公路、隧道工程或桥梁工程在褶皱核部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 褶皱的翼部不同于核部,具有另一类工程地质问题。在褶皱两翼形成倾斜岩层容易造成顺层滑动。

7、节理的类型 原生节理是指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 次生节理是指岩石成岩后形成的节理,包括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非构造节理是指岩石由风化作用、崩塌、滑坡、冰川及人工爆破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所产生的裂隙。

8、断层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等。 断层面是指相邻两岩块断开或沿其滑动的破裂面,它的空间位置由其走向、倾向、倾角决定。 断层盘是指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断层盘有上、下之分,也有上升盘(又称仰侧)与下降盘(又称俯侧)之分。

9、断层的类型 ①正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线方向,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注:规模巨大,同时上盘沿波状起伏的低角度断层面作远距离推移的逆掩断层称为推覆构造) ②逆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方向,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③平移断层是断层两盘然断层走向方向发生位

移的断层。

10、断层组合类型 ①地堑与地垒是由走向大致相同、倾向相反、性

质相同的两条或数条断层组成的。

②叠瓦构造是一系列产状大致相同的平行排列

的逆断层的组合形式。

11、按断层与所在岩层产状关系分类 ①走向断层(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

②倾向断层(横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 ③斜向断层(斜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④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理基本一致。

12、断层面(带)的构造特征 镜面、擦痕与阶步断层面表现为平滑而光亮的表

面称为镜面。

13、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简答题) 作为不连续面的断层是影响岩体稳定性的重要

因素,这事因为断层带岩层破碎强度低,另一方

面它对地下水、风化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往往起

控制作用。断层对工程建设十分不利。特别是道路工程建设中,选择线路、桥址和隧道位置时,应尽可能避免断层破碎带。

14、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是通过断裂的蠕动、错动和地震对工程造成危害。

活断层的活动方式以粘滑为主时,往往是间断性地产生突然错动。两次突然错动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就是地震重复周期。

五、地下水

1、含水层和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构成含水层的条件是,一是岩石中要有空隙存在,并充满足够数量的重力水;二是这些重力水能够在岩石空隙中自由运动。

隔水层是指不能给出并透过水层的岩层。 2、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称上层滞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自由

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考名词解释)

充满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

水。

3、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作补给。地下水

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凝结水补给;含水层之间的补给以及人工补给等。 4、地下水的排泄 含水层市区水量的过程称作排泄。地下水排泄的方式有:蒸发、泉水溢出、向地表水体泄流、含

水层之间的排泄和人工排泄等。

5、当隔水层较薄经受不住承压水头压力作用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会冲破基坑底板,这种工程地质现象即被称为基坑突涌。(考名词解释)

6、潜蚀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潜蚀作用可分为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两种。机械潜蚀是指土粒在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收到冲刷,将细粒冲走,使土的结构破坏,形成洞穴的作用;化学潜蚀是指地下水溶解土中的易溶盐

分,使土粒间的结合力和土的结构破坏,土粒被水带走,形成洞穴的作用。

六、地表作用

1、物理风化系指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的过程。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热力风化、冻融风化均属于物理风化。

2、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化学风化的方式主要有: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

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

3、风化作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简答题) 岩石的风化作用,实质上只有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彼此是互相紧密联系的。物理风化是化学风化的前驱和必要条件;化学风化是物理风化的继续和深入。

4、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和地

质因素。

①气候对风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和雨量变化以及生物繁殖状况来实现的。

②地形因素影响着风化的强度、深度和保存风化物的厚度及分布情况。

③不同的地质因素影响着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

和构造,继而直接影响风化的速度、深度和风化

阶段。

5、水流的搬运作用 水流对固体物质的搬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水流是砂、砾等沿河底推移;另一种则是细小物质在

水中呈悬浮状态移动,称为悬移。

6、靠近主槽、洪水时淹没、平水时出露的滩地称为河漫滩。

河漫滩的形成过程:首先在河湾凸岸形成雏形边滩,然后随着侧向侵蚀的发展,形成了雏形河漫Array滩;其后洪水时由于河漫滩水深比河床浅,引起悬移质在河漫滩上沉积下来,使河漫滩上覆盖了一层粘性土,即河漫滩相沉积物,最后河漫滩覆盖层加厚,并出现牛轭湖相沉积物,从而形成河漫滩。

7、阶地的级数是由下而上按顺序分级的,即把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可将其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三类。(此知识点考填空)

8、岩溶作用是指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流动性。

可溶性岩石基本上分为三类: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卤盐类岩石。就溶解度而言,卤盐>硫酸盐>碳酸盐。

9、溶蚀洼地、漏斗和竖井(此知识点考填图)

①溶蚀洼地②漏斗③竖井④溶洞⑤阶地⑥地下

10、陡峻的斜坡上,被裂隙切割的巨大岩块,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岩向下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称为崩塌。(考名词解释)

11、泥石流是泥、砂、石块等碎屑物与水、气形成的运动性物流,是由暴雨或融雪所激发,固体碎屑与水共同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暂时性洪流。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强,是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的防治:保持水土、拦截、排导等。12、滑坡是斜坡上土体、岩体或其它碎屑物沿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13、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简答题,此题最好自己表述)

①排水对滑体以外的地表水,可用拦截的旁引的方法;对与滑体中的地下水,可用水平排水廊道或竖向排水井的办法将水排出。

②降低下滑力和增加抗滑力降低下滑力主要通

过刷方减重;提高抗滑力的措施如直接修筑支挡建筑物、用锚杆进行固定等。

③改变滑带土的性质对于岩质斜坡,可采用水泥或化学灌浆;对于土质斜坡,可采用电化学加固法、冻结法和焙烧法等。

七、沿途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1、地基土的分类

该分类属专门分类,它将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土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土等。粘性土俺塑性指数的指标值分为粉质粘土(10~17)和粘土(大于17)。

2、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征(简单题,最好能直接总结)

特殊土是指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上具

有特殊成分、状态或结构特征的土。

①黄土自自重湿陷与非自重湿陷;

②红粘土裂隙性与胀缩性;

③软土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和不均匀性;

④膨胀土强度高,压缩性中等偏低;

⑤冻土在冻结状态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相反,在冻结的过程中又产生冻胀,对地基均为不利;

⑥盐渍土具有吸湿、松胀等特征。

八、工程地质勘察

1、详细勘察的主要手段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为主,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详细勘察的勘探工作量,应按场地类别、建筑物特点及建筑物的安全级别和重要性来确定。

2、工程地质勘察分级

勘察分级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第一,工程的安全级别;第二,场地的复杂程度;第三,地基的复杂程度。

3、物探是以专用仪器探测地壳表层各种地质体的物理场来进行地层划分,判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各种物理地质现象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电法勘探是研究地下地质体电阻率差异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也称之位电阻率法。

九、特殊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

1、路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①路基边坡稳定性②路基基底稳定性③建筑材

料④公路冻害

2、桥梁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①前墩台地基稳定性②桥台的偏心受压③前墩

台地基的冲刷

3、地下洞室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①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②围岩稳定性与山

岩压力

工程地质概况

第二章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莲花公园北100m处,玉兰街处,文峰小区住宅楼四幢,其中4#楼占地面积约2800m2,基坑周长约220米,70*40二层地下室。开挖深度分为9.0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临时支护使用年限为12个月。 2.1 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往往是由勘探得到的,勘探包括钻探、井探、洞探、触探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方法,勘探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符合勘察目的的需要,还要考虑其是否适合于勘探区岩土的特性。工程地质钻探的任务之一是取岩土的式样,用来对其观察、鉴别或进行各种物理力学实验,以下是用钻孔取土器从钻孔中采取的式样进行试验得到的数据。 2.1.1地层特征 据勘察报告,本基坑地层结构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质粉砂岩。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细砂、④中砂、⑤砾砂、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六个工程地质层位,以下分别予以阐述: 1杂填土 全场地分布。黄褐色,松散状,湿,由中砂及细砂组成,为近期回填土,欠固结。层顶标高20.40~21.70m,层厚3.2m。 3粉土 全场地分布。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层厚3.0m。 3粉质粘土 全场地分布。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层顶标高19.10~ 19.35m,层厚1.40~3.40m。 ③细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灰色、松散状,饱和,上部含少量泥质,以细颗粒为主,成分主要为石英,颗粒级配差。层顶标高15.93~ 16.77m,层厚0.80~1.40m。 ④中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灰色,松散状,饱和,以中颗粒为主。层顶标高15.15~16.37m,层厚1.90~2.00m。 ⑤砾砂 全场地分布。黄色,稍密状,饱和,层顶标高4.24~7.61m,层厚3.10~4.21m。 ⑥全风化泥炭质页岩 全场地分布。棕红色,岩芯多呈碎屑状及碎块状,泥炭质胶结,原岩结构不清晰。层顶标高-1.71~-0.97m,层厚2.90~ 4.30m。 ⑦强风化炭质灰岩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水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地球外部环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环境:地壳、地幔、地核。 ●地质作用:这种由于自然引力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面形态发生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各种作用。 ●地质作用的形式: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 ●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 化合物。 ●矿物的光学性质:自色、他色,假色。●矿物的光泽:玻璃、油脂、珍珠、丝绢等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机械作用的能力。滑石方莹磷,正石黄刚金指甲>2.5>石 ●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结构: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结构 按晶质大小→隐晶质、显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大小→等粒、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破坏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 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形成过程: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固结成岩阶段。 ●沉积岩结构:碎屑、泥质、晶质、生物结构。 ●沉积岩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变质岩:地壳中先成岩石,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 ●变质岩结构:变晶、变余、碎裂结构。 ●变质岩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块状构造。 ●地壳运动:使地壳内岩石发生位移变形的作用。 ●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升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相对地质年代:地壳上地层或岩体的形成顺序。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学方法或古生物学方法。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方法。 ●岩层产状:岩层层面的空间状态。 ●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倾斜构造:原来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倾斜,造成岩层层面与水 平面只见具有一定的倾角,成为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刚性的岩石在千百万年缓慢的水平挤压的作用下,由原来水平平展的形态变 成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 ●褶皱要素: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 ●断裂构造:岩体在地壳运动的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但是当变形超过岩石的变形极限 时,岩石的连续性完整性将会遭到破坏产生断裂。岩层断裂后,如果断裂面两侧岩体没有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称为裂隙(节理);有相对位移,则称为断层。 ●风化:在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遭受 破坏和分解的作用。 ●风化分类: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岩石性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实验报告 姓名:廖阳 班级:农业水利工程201404 学号:20140993

时间:2016.12.14—2016.12.15 地点: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县城边坡治理;名山区百丈水库及红光水库,牛碾坪万亩茶园,生态湿地 一,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 简介:瀑布沟水电站是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大渡河“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战略的第一个电源建设项目,它是国家"十 五"重点建设项目,也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 性工程。是四川省灾 后重建中和本世纪以 来投产的单机和总装 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同时也是大渡河下游的控制性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水文条件及地质条件[1]:坝址区多年平均气温17.8℃,多年平均降雨量748.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多年平均流量1230m3/s,年径流量388亿m3;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 0.832kg/m3,年输沙量3150万吨,汛期平均含沙量 1.21kg/m3,推移质平均输沙量53万吨。

工程区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北段东侧,南北向汉源-昭觉断裂和宜坪-美姑断裂切割的相对稳定的瓦山断块上,在区域构造上属相对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大坝按8度设防。 枢纽区位于大渡河由南北向急转为东西向的“L”形河湾段。枯水期河水水面高程676~678m,宽度60~80m,水深7~11m,河谷两岸山体雄厚,谷坡陡峻,自然坡度35°~50°。左岸有较宽的Ⅱ级台地,右岸下游近尼日河口处受河流切割,山体较单薄。 枢纽区岩体由澄江期花岗岩、前震旦系浅变质玄武岩、震旦系下统苏雄组流纹斑岩及流纹质凝灰岩组成,均属坚硬岩体。中粗粒花岗岩为块状构造,岩体呈块状-整体结构,广泛出露于枢纽左岸;玄武岩致密坚硬,局部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主要分布于河床底部及右坝肩一带;流纹斑岩致密坚硬性脆,桩状节理发育,分布于枢纽区下游两岸;凝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呈镶嵌-碎裂结构,分布于右坝肩一带。 枢纽区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无活动性深大断裂分布,但次级小断层较发育,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三条。裂隙发育以高倾角为主。坝基河床覆盖层深厚,且夹有砂层透镜体,层次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颗粒大小悬殊,缺5~0.5mm中间颗粒,局部架空明显,存在坝基不均匀变形、渗漏、渗透稳定及地震时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河床覆盖层属强透水层,临界坡降为0.10~0.22,最大为0.65,渗透坡降过大时会发生管涌破坏,破坏坡降为0.35~0.51,最大为1.1。

工程地质学概论考试题目

工程地质学概论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5、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1、活断层的定义: 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USNRC): (1)在3.5万年内有过一次或多次活动的断层 (2)与其他活动断层有联系的断层 (3)沿该断裂发生过蠕动或微震活动 活断层的类型:按照位移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 (1)正断型活断层 差异升降活动为它的断陷盆地边缘。下降盘分支断层多见,形成地堑式的正断层组合。 (2)逆断型活断层 多分布于板块碰撞挤压带。上盘变形带大,出现多分支断层。 (3)走滑型活断层 常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地块之间的接触部位,水平错动量大,断层带宽度不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资料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主编:金建邦校核:金俊鹏第一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1.试对比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种类岩石在成因、产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等方面的不同。 2.什么是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壳物质组成和内部构造,塑造地壳外部形态特征的各种自然作用。 类型: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3.火成岩有哪些结构、构造、产状,是如何分类的? 火成岩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火成岩构造:块状构造、气孔构造、流纹构造; 火成岩产状:深成侵入岩: 岩基、岩珠; 浅成侵入岩: 岩墙(岩脉)、岩床、岩盖与岩盆; 分类:按火成岩二氧化硅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岩; 按岩浆冷凝环境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4.何谓沉积岩,有哪些结构、构造,分类? 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 其结构:碎屑结构、非碎屑结构; 其构造:层理构造、递变构造、波痕与泥裂; 其分类:碎屑岩、化学及生物化学岩, 进一步划分为: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非蒸发岩和蒸发岩 5.何谓变质岩,如何鉴别? 变质岩: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 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的新的岩石。 鉴别标志: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常形成某些特征性的矿物,如红柱石、蓝晶石、硅线 石、滑石、石墨等,这些变质矿物的出现是鉴别变质岩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1.简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并说明其主要特点。 主要类型:残积土:残积碎屑物粒径由地表向深处由细变粗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坡积土: 厚度变化大,成分与高处的岩石性质有关,一般不具节理 洪积土: 具有明显的层理以及夹层、透镜体等 冲击土: 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清楚的层理构造,良好的韵律性,沉积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概述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内容,对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论述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关系 一、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内容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水利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供其他相关专业方向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区别和联系 1、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区别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针对区域内的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行的工作主要是抽水试验、长期观测及示踪法等;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调查工程的岩土体性质、持力层等,解决边坡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的内水压力等问题。 2、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联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1.水文地质 1.1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埋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 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 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 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悄岩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8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11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3),郑树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12俄语:走向俄罗斯,王四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13日语:新编日语(1-4),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14德语:大学德语(1-2),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修订版 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修订版 299 MBA联考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610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 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3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各版均可 63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严强、王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 633俄语综合:大学俄语(东方5—6),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一版 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 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36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 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第五版 639专业综合(含民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 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 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概论,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42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 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美学原理,王旭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第三版 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47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着色说明

钱学溥: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 2011-12-07 | 作者:钱学溥| 来源:国土资源部储量司| 【大中小】【打印】【关闭】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每年提交的矿产勘查、核实、年度检测报告数以百计,这些报告都需要提交必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在目前的国家标准GB 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参考国家标准GB 12719—91、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等有关资料,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提出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供参考。 一、水文地质图 矿床水文地质图分为矿区水文地质图和区域水文地质图两种。裂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大,一般只需提交矿区水文地质图。岩溶水及孔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往往很大,除矿区水文地质图外,一般还需要提交区域水文地质图。例如山西阳泉附近的煤矿,需要提交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图;覆盖在滦河洪积扇下面的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需要提交滦河洪积扇区域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包括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平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中心,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产状,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条件。水文地质柱状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左侧,它主

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上下关系,并用文字表述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导水性、水位、水质等。水文地质剖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下方,主要说明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富水性。图例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右侧。 在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之中,相对来说,水文地质剖面图最重要。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只提交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必须提交包括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在内的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必须通过区内的水文地质孔、管井和泉水。水文地质剖面图应包括三个要素:地质要素:地层时代及其代号、岩性(用黑色花纹表示在地质孔和水文地质孔的左侧)以及地层产状、断层、陷落柱、烧变岩、岩浆岩、采空区等。水文地质要素:地下水水位;计算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突水系数;矿井涌水量;水质、水量方面的有关数据表示在水文地质孔的右侧;根据水文测井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确定的含水层的位置,也可以表示在钻孔两侧。颜色要素:用黄、棕、蓝、红4种颜色,代表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如砂层、砂砾石层)、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如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层(如石灰岩、白云岩)、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层(如花岗岩、片麻岩)。颜色的深浅反映富水程度,富水程度较低的含水层,颜色较浅。隔水层和第一层潜水位以上,不着色。图面颜色总的色调要十分清淡。 关于水文地质剖面图的几点说明——有颜色的层位就有地下水;没有颜色的层位就没有地下水,就是隔水层或是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用公认的黄、棕、蓝、红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的范文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的范文 目的与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地质实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大岩石类及其主要矿物的肉眼鉴定,学会分析野外常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及岩石的鉴别,结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各阶段基本内容) 石佛寺水库。 具体内容:初步了解水库在解决洪水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沈阳市森林公园。 具体内容: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实习区域内的岩石及矿物的肉眼鉴定及标本的采集;了解各种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观察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岩石的风化及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带的观察;认识丘陵地带地貌。 3.棋盘山水库。 具体内容:水库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1.明确水库的构成,了解水库的整体情况;2.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3.库区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4.土坝的防渗措施5.了解护岸的类型等。 实习内容(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体实习内容、心得、体会和收获等) 2021年6月25日星期六石佛寺水库今天是进入实习的第一天,天气十分的晴朗。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于大约九点达到石佛寺水库库区。 当汽车行驶在一条通往水库控制中心的长约7公里沿河大坝上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条白色的护坡。 怀着对水库的大坝的强烈的好奇心,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横跨于辽河之上的拦河大坝上的基础设施,观看泄洪闸门,以及泄洪道的构造。 接下来便是石佛寺水库的高局长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水库的一些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石佛寺水库有了而更进一步的认识。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全解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 (培训教材)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二○○四年四月

目录 1概述?????????????????????????????????????????????????????????????????????????????????????????????????????????????????????1 2滑坡可行性研究勘察???????????????????????????????????????????????????????????????????????????????????????????6 3滑坡初步设计勘察???????????????????????????????????????????????????????????????????????????????????????????????7 4滑坡施工图设计勘察???????????????????????????????????????????????????????????????????????????????????????????8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0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4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9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24泥石流工程地质勘察???????????????????????????????????????????????????????????????????????????????????????????????27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设计..

××矿区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设计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及勘查级别 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矿区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见附图××矿区综合水文地质图(1:5万自编)。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呈条带状分布于山间河谷现代河床和部分谷坡的下缘。含水层为全新统冲积砂、砂卵石孔隙水,组成含水层的岩性为分选磨圆欠佳的砾、卵石夹泥砂,厚度为3~7 m,与下伏花岗岩风化裂隙孔隙水构成统一含水岩组,水位埋深3 m。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及河水补给和侧向迳流补给,以蒸发、侧向迳流和人工开采等方式排泄。 (2)基岩裂隙水 侵入岩类孔隙裂隙水广布全区,组成含水层的岩性为华力西晚期侵入体,花岗岩风化深度一般为14~25 m,风化程度自上而下减弱。受东西、北西及北东向多组压扭性构造断裂带影响,构造裂隙发育,水量相对较大。侵入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浸入补给、侧向迳流及深部地下水的顶托补给。 (3)矿床充水因素

本矿山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汛期水量较大。直接充水的含水层以裂隙含水层为主、次为孔隙含水层。 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300 m左右,矿体大部分位于标高-50 m 以下,即主要矿体在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 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径流区,补给面积较小,且处于局部分水岭交汇部,不利于地表水的汇集,矿区内主要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位于矿区临近的河流细林河、石头河主要起排泄作用,对矿体的开采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初步预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二、水工环勘查工作依据与技术要求 1、勘查工作布置依据 《区域水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14158-93) 《矿区水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20万向阳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工程地质概述剖析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的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工程地质学的内容包括:工程岩力学(研究土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内在机理和天然或认为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工程地质分析(运用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去分析、研究工程活动中不同建筑物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力学地质及其演化规律,以便正确评价和有效防止其不良影响).和工程地质勘查。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勘查和评价工程建筑物场地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并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学则最佳的长场地位置;提出改善与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和数据。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包括: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地质因素,只有其中的稳定因素或工程建设产生不稳定因素对工程建设运行构成或可能构成有害影响时才能成为地质问题。 矿物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的基本单位。它们在地壳中按一定规律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某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的组成的天然集合体,这种天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地质构造:残留在岩层中的这些变形,变位的现象。

构造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它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形成裂谷,盆地及褶皱山系。 垂直运动:相邻块体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位做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区上升形成山岳,高原,另一些地区下降形成湖、海、盆地。 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地层层序法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地层是指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层状岩石。 生物层序法:生物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可逆地不断发展。 地层接触关系:(1)整合接触(2)平行不整合接触(3)角度不整合接触(4)侵入接触(5)沉积接触 地质年代按时间的长短依次是:宙、代、纪、时、期。单位是:宇、界、系、统、阶。 岩石地层最大单位为群,群在细分为组,组在细分为段,段在细分为层,层是最小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按成因可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原生岩石:地层最初由岩浆冷凝而成,把岩浆岩称为原生岩石。 沉积岩:在原岩石基础上,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勘察院)简介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勘察院)简介 一、单位概况 我队成立于1958年8月,坐落在广西工业名城——柳州市中心地段,1971年前隶属地矿部,名称为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第六大队(厅级),1971年起划归广西地矿局管理(直辖),改名为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系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测绘、物探、施工、实验等专业技术工作,年经营收入总值超一亿元。所持资质证书有:住建部:①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②地基与基础施工壹级。国地资源部:①地质勘查甲级,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③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④施工甲级,⑤设计甲级,⑥监理乙级,⑦工程物探甲级,⑧工程测绘乙级,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一类,⑩地基基础工程检测证书,⑾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水利部:①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②建设项目水源论证乙级。 我队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队职工数70%以上,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人,高级工程师44人,工程师90人,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8人,全国一级建造师2人,质量监理工程师12人。我队下属生产单位有:岩土工程公司、地质勘察分院、水文地质勘察分院、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分院、重庆分院、成都分院、物探分院、实验室、柳州地矿餐宿娱乐责任有限公司。 二、所需专业及要求 1、要求:

①2011年应届本科毕业,学士学位; ②五观端正; ③男性; ④能到南方地区工作。 2、所需专业及人数: 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12人; ②岩土工程专业5人; ③物探专业3人 三、工资、福利待遇 由于我队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政策,但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我们现在执行的是单位内部制定的岗位绩效工资(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进入个人档案),凭个人的能力和贡献进行工资分配,能升能降。2009年度我队人均收入5.67万元,目前到我单位来的大学毕业生,见习期内工资在3000元左右,转正后工资逐年提高。另外,见习期内表现优秀的,我队优先为其办理事业单位入编手续(仅限于2011年度)。毕业生到我单位后有单身宿舍和职工食堂。我队为解决单身职工住房问题,已决定于2011年建设一栋单身职工公寓,大学毕业生优先入住。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诚恳希望有志青年、莘莘学子到我单位来创业发展,我队为你们倾力打造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以实现你们远大抱负和人生价值。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2010年11月

工程地质学概论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者问题。 1932工程地质学理论基础,1968国际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分会,1979中国地质学会工程,1989地质灾害研究会,学报。 有效粒径(d10),平均粒径(d50),限制粒径(d60),分别为非均粒土累积曲线上累积含量的10%50%和60%所对应的粒径。 不均匀系数是土的限制粒径和有效粒径的比值。 曲率系数是积累含量30%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 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有机质。 矿物成分水:存在于矿物晶体格架的内部,又称矿物内部结合水。有机构水、结晶水、沸石水。 孔隙中的水:存在于土粒间孔隙中的水,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液态水:结合水、非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 天然密度:天然状态下的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干密度: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 饱和密度:土的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的密度。 含水率:土中所含水分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百分比值,他说明孔隙中水的填充程度。 孔隙率:土中孔隙总体积与土的总体积比值,也叫孔隙度。 孔隙比:土中孔隙总体积与土中固体颗粒总体积比值。 稠度:细粒土因含水率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物理状态。 稠度界限: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应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也称为稠度界限。 塑性指数:粘性土的液限和塑限之差。Ip=Wl-Wp 液限指数:细粒土的天然含水率与和塑限之差与液限和塑限差值的比值。Il=(W-Wp)/(Wl-Wp)=(W-Wp)/Ip 低压缩性土a<0.1MPa 中压缩性土0.1MPa==0.5MPa 土的变形模量:土在无侧限压缩条件下,压应力与相应的压缩应变的比值。 岩石的空隙性:孔隙性和裂隙性总称。用空隙率表示。总孔隙率、总开空隙率、大开空隙率、小开空隙率、闭空隙率。 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 岩石的变形分为两种:①弹性变形,物体受力发生相应的全部变形,并在外力解除的同时,变形也立即消失,是可逆变形。②塑性变形,受力变形,在外力解除后,变形不再恢复,是不可逆的变形。 变形模量:指岩石在单向受压时,轴应力与轴向应变之比。 泊松比:岩石在单向受压时,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 岩石的蠕变:岩石在大小和方向不变的外力作用下,变形量随时间延续而不断增长的现象。蠕变的3个阶段:①初始蠕变阶段,特点是应变最初随时间增长较快,但其增长率随时间逐渐降低,曲线呈下凹型。②等速蠕变阶段,应变随时间近于等速率增加,曲线呈近似直线。 ③加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迅速增长,直至岩石破坏,本阶段完成时间较短。

工程地质

第三章工程地质 3.1总体地质概述 茂名市电白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地点为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岭门镇、观珠镇、林头镇和小良镇等镇,分别位于茂名市电白区的马踏镇新村水库边沿、岭门镇龙头岭水库附近、观珠镇九仔山水库附近、林头镇卖鸡子水库附近、小良镇菠萝山水库附近。故本工程地质情况直接引用5个水库地质报告。 3.1.1马踏镇松塘片区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 库区位于丘陵地带。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二)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3层,分述如下: 1、坝体土层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①填筑土:红褐、褐灰、灰黄色等,稍湿,松散、呈可塑状,

韧性度中等,均匀性稍差。组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局部由砂质粘性土混少量强风化岩块组成。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揭露层厚4.80~8.8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4次,校正击数N=6.3~7.7击,平均6.8击。取原状土样1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8.6%、天然密度ρ0=1.81 g/cm3、孔隙比e0=0.760、液性指数I L=0.06、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20.5°。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100kPa。 2、坝基岩土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②粉质粘土:褐灰、青灰色,湿,可塑,韧性度良好。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层厚3.70~5.70m,层顶埋深4.80~8.80m,层顶标高-4.80~-8.80m 。 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5.0~5.6击,平均5.3击。取原状土样1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值如下:含水量W0=18.8%、天然密度ρ0=1.84 g/cm3、孔隙比e0=0.730、液性指数I L=0.14、粘聚力C=22 kPa、内摩擦角φ=16.0°。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100kPa。 第四系残积层(Q el)—— ③砂质粘性土:灰黄、褐灰、青灰色等,湿,可塑,韧性度中等。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尚未揭穿,揭露层厚 4.00~6.70m,层顶埋深8.50~14.30m,层顶标高-8.50~-14.30m 。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6.5~8.9击,平均7.4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9.0%、天然密度ρ0=1.74 g/cm3、孔隙比e0=0.837、液性指数I L=0.20、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18.3°。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140kPa。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资料

解理:矿物受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断口:矿物受打击后,无固定方向裂开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的性质。 断层: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节理:断裂两侧岩石仅因开裂而分离,并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地质作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进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地质作用。 变质作用:地壳中先成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等内动力作用,而使原有的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质的地质作用。 岩石: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有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的组合而成地矿物集合体。 矿物: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层相背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较老,对称分布。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包括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 重力水:距离固体表面很远的那部分水分子,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这部分水称为重力水。 毛细水:地下水面以上岩石细小空隙中形成的,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而上升一定高度的水。 孔隙度:衡量孔隙多少的定量指标,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容水度W n:是岩石中能容纳的最大水的体积Vn与容水岩石体积V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孔隙度相当,但对不连通孔隙和膨胀土不适用。 实际流速U:即实际平均流速,,是地下水在空隙中运动的平均速度。 渗透流速V:是假设水流通过包括固体骨架与空隙在内的断面(F)时所具有的一种虚拟速度。渗透流速是通过单位过水断面上的流量,非地下水实际流速,并且小于实际流速。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的区域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的区域 地下水位:指的是指地下含水层中水面的高程。根据钻探观测时间可分为初见水位、稳定水位、丰水期水位、枯水期水位、冻前水位等。 水位埋深区别:地下水位从海平面量算,地下水位埋深从地表量算 含水层:能透过又能给出重力水的岩层 隔水层: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层。 上升泉:靠承压水补给,在出露处水自下向上运动的泉 下降泉:靠潜水或上层滞水补给,水自出口自由泄流的泉。 潜水:埋藏于地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裂隙水:埋藏于岩基裂隙中的地下水。 孔隙水:埋藏和运动于松散沉积物中的重力水。 岩溶水:储存于可溶性岩层中的溶蚀洞穴和裂隙中的水。 给水度:在单位水平面积岩层柱体中,当潜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时,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来的水量。 持水度:在重力作用下,岩石所保持的水的体积Vm和岩石体积V之比。 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总矿化度,即矿化度。 硬度:总硬度相当于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总量。

工程地质学(电子版)

绪论 讲授自然动力及人类活动引起有关物理地质现象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这些动力地质现象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解决某些重大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的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尽可能紧密联系工程实践进行学习。 1、工程地质学概论. 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张倬元,地质出版社 3、工程地质学基础. 李智毅,王智济,杨裕云.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专门工程地质学. 张咸恭,李智毅,郑达辉,李日国. 地质出版社 5、岩体结构力学. 孙广忠. 科学出版社 6、工程地质数值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唐辉明,晏鄂川,胡新丽. 中国地 质大学出版社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关系 工程建筑的稳定和正常使用 工程活动的安全 工程造价 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工程活动规模愈大,地质环境的变化愈大。 总之,地质环境和工程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Ⅰ地层岩性: 工程地质条件的最基本要素,任何建筑物都脱离不开土体或岩体。岩土的类型不同,其性质有很大差别,工程意义大不一样。 Ⅱ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建筑场地的选择,特别是线性建筑线路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如能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不但能大量节约投资,而且对建筑群中各种建筑物的布局和建筑物的型式、规模及施工条件也有直接影响。 地形地貌还能反映地区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Ⅲ地质结构: 包括地质构造、岩土单元的组合关系及各类结构面的性质和空间分布。 Ⅳ水文地质条件: 对工程有影响的因素是: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动幅度,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及组合关系,各自的厚度,土层或岩层渗透性的强弱及其渗透系数,富水性,承压含水层的特征及水头。 Ⅴ物理地质现象 指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自然地质作用和现象。地壳表层经常处于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强烈影响之下,对建筑物造成威胁和破坏,其规模常巨大,甚至是区域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