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名词解释

心理治疗名词解释
心理治疗名词解释

自考“心理治疗”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治疗:是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是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其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来访者减轻或消除其烦恼、改善其生活状态、解决其遇到的危机、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决策的能力的专业领域。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工作的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其成员的研究主要针对人类的行为,其工作涉及对个体的心理测量,产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学的帮助。

治疗关系:是治疗者与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来访者通过这种关系中的支持性因素而发生改变,其实质是一种工作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帮助来访者以更适宜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的基础。

尊重是一种“非占有式”的关怀,来访者被视为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尊重;而治疗者的态度是非批判性的,是对来访者没有保留的关怀,而不是嘲笑、贬低来访者。尊重的前提是接纳。

温暖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主观态度的体现,它不是能以语言来表达的,不是一种技能,而是存在于治疗者的内心之中,有待于治疗者自己去开发,它为来访者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内心成长的治疗气氛。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选择地突出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中积极的方面,帮助来访者认识和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康梅尔认为承诺、理解和非批判的态度构成了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诚可信:就是要求治疗者坦率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不掩饰和伪装自己。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

对峙:对峙其实就是要指出来访者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对峙是向来访者直接指出其存在的混乱不清、自相矛盾、实质各异的观点、态度或者言行。

即时化:即时化是指治疗者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即从现在双方的情感、感觉、认知出发,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暴露内心,澄清问题。

投射:把自己难以接受的冲动或情感归于他人。例如,抑郁人眼中身边的人都是痛苦的。

投射认同:是指个体会把自我中的某些方面分离出来投射到他人,尤其是对亲近的人身上的幻想。

否认:拒绝接受现实,仿佛令人痛苦的事件、想法或情感并不存在一样。

置换:把一种情境下的情绪,转移到另一种情境中来表现。最经常被置换的情绪是愤怒或敌意。

隔离:把言语认知和有关的情感割裂开来,使人去除难以忍受的冲突情感。在强迫症中常见。理智化是隔离的一种。

合理化: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找借口有些相似,但使用者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反向形成:把感到有危险的愿望或冲动转化成相反的表现。

退行:在面对不能接受的冲动时退回心理发展的较早阶段。

压抑:把不能接受的冲动阻挡在意识之外。个体把令人痛苦的事情置之脑后,把它忘记。

抵消:试图用相反的行为挽回不能接受的行为或想法。

解释:又译诠释、解译,是指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对来访者的体验与这些体验的起源的理解和解析,以及依据心理分析不同阶段的目标对这些理解和解析作出言语的表达。

阻抗:是指来访者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用来干扰或阻碍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

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童年或过去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和反映模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后来也泛指来访者对治疗者的各种情感态度。移情可以分为对治疗者的积极情和消极情感。

反移情与移情类似,只是它在治疗者身上,而不是在来访者身上发生。广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来访者在治疗者身上引起的所有情感反应;最狭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反移情通常来自治疗者的无意识中的冲突、态度和动机。

“核心”是指:这一焦点问题在来访者的重要而重复出现的人际关系困难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代表了来访者症状和人际困难的核心。

“冲突关系”一词强调了来访者在一种关系中的愿望与实际体验的冲突。核心冲突关系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愿望(W)、他人的反应(RO)、自我的反应(RS)。

“主题”:强调了这些核心冲突关系问题,在过去和当前的各种关系中会重复呈现。

经验:在以人为中心治疗中,罗杰斯所使用的经验概念是指,来访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包括:①对自己身份的界定,②对自我能力的认识,③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经验或肌体的真实的自我相一致的。

价值的条件化:指个体为了满足得到他人积极评价的需要,将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观念的一部分。其行为不再受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的指导,此过程就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

真诚:是指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真诚是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治疗者适时地自我坦露,是一种真诚的表达。

无条件的尊重:是指治疗对来访者丝毫不抱任何企图和要求,对对方表示温暖和接纳。无条件的尊重是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态度,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

共情: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

非指导性心理治疗的基础是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他相信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他认为治疗者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他对来访者的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他认为只有来访者最知道他的问题,只有来访者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治疗者不过起着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协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促进他的转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态度最为重要。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一种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

行为疗法: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等行为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正负强化、行为训练、系统脱敏等行为技术手段,来校正来访者问题行为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强化:指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包括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惩罚:指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一定的具有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如批评、罚款、剥夺等。

行为功能分析:是指在进行行为矫正前,对引发来访者的问题行为的起因、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来访者在此方面的动机与需求等做出评估,以便对症下药,确定来访者的问题行为和治疗的目标与方法。

系统脱敏:是指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消除焦虑、恐惧状态及其他不适反应的一种行为疗法,它是由沃尔佩首创,称作“交互抑制疗法”或“对抗性条件反射”。

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是将某种负性(不愉快)刺激及厌恶反应与来访者的非适应性行为(要矫正的行为)结合起来,从而使来访者因感到厌恶而最终放弃该行为。厌恶治疗在应用的技术手段上一般可采用:电击厌恶刺激、药物厌恶刺激、器械厌恶刺激、想象厌恶刺激。

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是让来访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情绪的各种不同刺激情境中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满灌疗法在暴露形式上有现实暴露和想象暴露两种。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

图式:指过去经验中有组织的知识构形,人们用它来解释新的经验。它是从儿时开始建立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决定对自我和对外部世界如何知觉和编码的内部心理模型。

自动式思维:是介于外部刺激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反应之间的想法。由于它们总是自动出现在头脑当中,使得人们的许多判断、推理象是一些模糊的、跳跃的自动化反应。

共同感受:指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的、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知觉和思维过程。具体包括结合过去经验,对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

规则:是认知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人们据此评价过去、指导现在和预测未来

武断的推论:在缺乏充分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的情况下,仅凭自己主观感受就草率得出结论。

过度引申:又称过分概括化。即只根据个别事件,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自己或他人做出关于能力、智力和价值等整体素质的普遍性结论。仅仅根据一个具体事件就得出一般性结论。

选择性概括: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与其相矛盾的地方或其他证据,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作出判断或评价,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以这种方式思维的人往往把生活看作是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认为不可能存在中间的状态。

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作出歪曲的评价,或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低自己的成绩、优点。

个人化:将一切不幸、事故都归因于自己的过失,并不断自责。主动为别人的不幸或过失承担责任。此外,认知歪曲还包括应该倾向、选择性消极注意等。

真实性验证:是认知治疗最为核心的部分。将来访者的负性自动式思维和错误观念看作是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来访者对其真实性进行检验。有两种具体操作方法:①言语盘问法:②行为实验精神自我冲突:是患者的意志力和精神症状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临床上往往以有无精神自我冲突状态,作为判断是否神经质症的主要依据。

疑病素质:即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上的倾向性。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精神活动内向,内省力强,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身心活动状态及异常很敏感,被自我内省所束缚,总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的这一过程。

顺应自然:指患者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顺应自然并非单纯地忍耐,在症状存在的同时,做日常生活中应做的事,进行建设性的行动,随着良好的实践自然而然的使被动的一面得以改变。

游戏治疗:是基于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自然中介这样一个事实:游戏给儿童提供了一个机会将他们的情感和问题“玩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成人治疗中使人“表露出”他的问题。游戏治疗是使问题儿童能够自助的方法。在形式上游戏治疗可以是指导性的,也可以是非指导性的。

几种常见心理治疗技术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目前都归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但它们确实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心理学操作技术。当然,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许多心理咨询门诊实际上也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心理咨询似乎与心理治疗同义。在国外,虽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不同名称,帮助者与求助者也有不同称谓,但人们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有无不同,仍有争议。一些人不赞成对二者进行区分。他们把咨询与心理治疗当作同义词来看待。另一些人则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又在二者究竟有何不同上意见分歧。美国人哈恩(M. E. Hahn)的一段话经常被人们引用:“据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心理治疗专家对已有的在咨询与治疗之间的明确区分感到满意……意见最一致的几点是:(1)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者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又被咨询者看作是咨询;(4)尽管如此,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 为了说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必然先给心理治疗下定义。按照给各类事物下定义的科学原则,心理治疗的定义只有一句话:“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定义也是如此:“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从定义的内涵来看,两者并无相同之处。一个是“协助”,即协商和协同地进行帮助,另一个则是“矫治”,即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调治。这显然是性质不同的操作。尽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操作本质上不同,但由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交互使用,有时也被混为一谈。例如,在咨询过程中,为了使求助者情绪相对平静,心平气和,以便进行心理交流,有时不得不对求助者实施放松治疗,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又如,在心理治疗时,若遇阻抗,无法切实地执行治疗计划时,往往要转向心理咨询,使用咨询技巧,改善求助者心态,以便使其配合治疗。两种方法交互使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便容易使人误解两者就是一回事,无法区分开来。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专家钱铭依教授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郝滨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尽管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常结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其一、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无论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生理疾病还是社会疾病;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不是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状态基本健康,而心理上存在冲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 其二、心理治疗的目的着重是解决问题,需要通过治疗程序进行;心理咨询的目的着重是帮助咨客发现问题,靠挖掘咨客自身的能力来解除心理困扰。 其三、心理治疗师与求助者的关系又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病人必须听取医生的劝告、建议并服从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关

第11章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11章心理治疗师 第一节心理治疗师的成长与培养 一、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1.应具备的知识 (1)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2)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如哲学、社会学、文化、宗教等。 (3)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精神病学、心理评估与测量、健康心理学基础、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心理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等知识。 (4)专业知识,包括心理治疗的一般理论、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心理治疗的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与方法,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等。 (5)不同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其中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性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危机干预等。 2.应具备的技能 (1)诊断的能力。 (2)程序操作的能力。 (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向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5)敏感性。 二、自我体验与成长 治疗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治疗师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关系到心理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少的学者和治疗师认为,治疗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整合的程度比技术和方法还要重要。自我体验是准备成为治疗师的专业人员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得到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1.自我体验是指治疗师在接受培训前、受训中接受心理治疗专业人士的心理治疗的经验过程。心理治疗师以来访者的身份接受心理治疗,是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重要途径。 2.自我体验的目的接受自我探索的机会,一是帮助受训的治疗师去评估自己踏入心理治疗领域的动机;二是探讨自己的价值观、需求、态度及人生经验;三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或心理创伤;四是体会作为来访者、患者的内心感受;五是能清晰地了解从帮助别人的工作中自己能获得什么。特别重要的是,这种自我探索可以使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干预别人的生活,这样才可能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避免进入这样的陷阱,即出现感觉不断地给予别人而自己毫无所获的空虚感。 对于精神分析学派来讲,接受自我体验是治疗师的必修内容,因为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治疗的工具就是精神分析师本人,处理移情和反移情是治疗师的重要的治疗技术与方法。所以在分析别人之前必须要自己接受过分析,也就是做过自我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对移情和反移情有很好的洞察与理解,真正做到在移情和反移情中治疗。 3.自我体验的形式自我体验主要的方式是个别自我体验和小组自我体验。个别自我体验是一对一的体验方式,即由一个有着专业经验或有督导资格的心理治疗专业人员对受训者的治疗。小组自我体验,是专门为接受自我体验的受训者或治疗师举办的体验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主要做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促进个人的自我认识和成长发展。在一些国家,临床心理学专业会设置一些有关自我体验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武威职业学院 护理专业(专科)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姓名:何婧 学号:1413010415 指导老师:王菲 完成日期:2016年9月26日 教学系:护理系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目录 1 什么是心理护理 5 2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5 2.1 疼痛的心理护理 5 2.2 焦虑的心理护理 6 2.3恐惧的心理护理 6 2.4悲伤的心理护理 6 3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6 4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7 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8 4.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9 4.4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11 4.5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12 5护理措施13 致谢14 主要参考文献15 摘要: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关键词: 病人家属、心理、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

肿瘤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

肿瘤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 ;肿瘤的发生、发展除了与理化因素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是负性情绪)明显相关;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在肿瘤发病原因中起作用,在肿瘤的治疗和康复的不同阶段也极大地影响治疗效果。暴怒、悲伤、焦虑等可以引起免疫力的降低,这对于治病是不利的;有一些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情绪稳定,与疾病斗争的意志较强,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上被摧跨,振作不起来,再好的治疗也难充分显出疗效。情绪可以促使病情加重,也可以促使病情好转。不是所有的病人从一开始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绝大多数都需要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在调整过程中他人的鼓励帮助是一个方面,但是重要的是自我心理调节。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呢? ?心理调节 了解有关知识,正确认识肿瘤。患者自己对肿瘤要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了解一些肿瘤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医学界对肿瘤防治观点、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近几十年来,人类为征服肿瘤做出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恶性肿瘤不再是绝症。当今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改变自己原习惯看法和陈旧观念。应当承认恶性肿瘤是一大类防治较为困难的疾病,但只是人类疾病的一种而已。肿瘤造成的后果并不比心肌梗寒、中风、高血等更为严重。然而人们对肿瘤的心理压力却远远超过这些疾病。我们什么时候听说过冠心病、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疾病可以治愈呢?治愈后的肿瘤病人可以有正 常的工作能力,且轻松愉快地生活。 勇于面对现实,树立坚定信念。人的一生谁也免不了会患有这样那样疾病,尽管人类在自身保健预防疾病上做了许多工作,但有些疾病仍然会不期而遇。无论是大病小病,恶性还是良性,我们都应该有唯物主义的态度,坦然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尤其是对恶性肿瘤,就如同针对凶恶的敌人一样,要有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决心,要树立一个强大的精神信念。如果患者

心理咨询师不能做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师不能做心理治疗 今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简称《精神卫生法》),将于明年5月1日正式施行。据了解,这是我国首部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法律,自1985年启动立法,已历时27年。 中国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国精神疾病治疗指南专家委员会委员、市广济医院主任医师梅其一教授介绍说,《精神卫生法》的最大贡献是保护患者权利,明确“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据此原则,除非达到危险性程度,精神障碍患者有权拒绝住院。这就要求医生对疑似患者作出判定,看是否有收治的必要,这也对社区、家庭、公安等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专家表示,《精神卫生法》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公安、社区等承担相应责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两者适用对象不同 《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梅其一说,心理咨询师的服务对象是正常人,主要对正常人在学习、工作、家庭等方面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 梅其一认为,心理咨询不适合对精神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心理障碍是一种疾病,它的发病因素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方面,因此,不能简单看成心理刺激问题;二是,心理咨询师是以心理学为学习背景,其培训内容为正常人的不健康心理,在临床精神医学方面,了解并不充分;三是,心理咨询师往往会对咨询者提出要求,但如果精神病人处发病期间,不能完成所有要求,这将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自杀等过激行为。《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也作出明确定义,即对正常人心理作调适。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以临床心理学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理论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简单来说,心理治疗就是如何把病人治疗为正常人。心理治疗过程涉及许多医学理念,例如精神动力学的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心理治疗(IPT)。梅其

自救指南—自我心理疗法教程-强迫症

自救指南—自我心理疗法教程 孟刚 自我心理疗法是建立在三个自我理论基础上的自我救赎方法,详见《谁在强迫我的人生》和《强迫症自我心理疗法》(自救必读),其中《谁在强迫我的人生》获山东省2010年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可在孟刚强迫症咨询治疗网下载阅读。 一了解强迫症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强迫症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可归纳为:性格缺陷+诱发事件+内战+逻辑链,一句话:内心既脆弱又活得不真实的人易患强迫症,潜意识的信念是:我不行,但我不能不行! 强迫症使患者继发性获益,保护了自尊心,获益机制是:不是我胆小,而是后果太可怕了!不是我不行,而是症状的影响太大了! 于是,怯懦以善良的面目出现,退缩以大度的面目出现,怂包以聪明的面目出现。其实不论怎么改头换面,说白了就是一个“怕”字!看不穿这一点,就会纠结冲突焦虑不断,强迫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失去了真情实感,必遭天谴!当然,也可以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二明确康复的方向 认知、接纳、行动、改变。 接纳真实我,切断逻辑链,鼓起勇气,创造新体验。 理解和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真实,不为自己的恐惧、怯懦和退缩寻找任何借口,坦然承认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跟自己强迫的具体事件或对象无关。然后,鼓起勇气,迎怕而上,经受锻炼,使真实我成长。 你活得越真实,内心就越强大,内心越强大,你就可以活得更真实,更自在。请记住,你永远变不成理想我,但可以使真实我不断成长。我不可能也不需要成为许文强,但内心可以跟他一样的自信坚强,这才是本质和精华,是我走过强迫之后最有价值的感悟。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真实我就开始成长,强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掌握处理症状的方法 觉知一当下一接纳, 拦截一切断一内观, 保持觉知一回到当下一无条件接纳。 觉知并拦截念头一克制强迫行为一接受恐惧焦虑一为所当为。 注:操作时可反复默念当下、当下、当下,也可以不默念,只保持回到当下的意识。 请把症状的每一次发作,都当作是一次脱敏训练,和一次自我磨砺成长的机会。强迫发作时的痛苦感受犹如天塌地陷,但我实话告诉你,天不会塌下来,你死不了也疯不掉,因为:第一,头脑中的灾难是虚构出来的——它是你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第二,恐惧焦虑跟你想象的不一样——它不会一直上升以至于让你崩溃。 恐惧焦虑是一种能量的正弦波,有波峰和波谷,也有振幅和频率。焦虑发作时,你咬牙承受下来,它一越过波峰,很快就会下降。你每承受一次,就会使其振幅和频率衰减一次(再发作时的强度下降,发作次数减少),而每一次伴随自责的屈从(实施强迫行为),则在缓解焦虑的同时也提升了其振幅和频率(强化心瘾),下一次发作时就更难承受了。 四怎么实施强迫行为 作为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强迫行为不是绝对不可以实施,但必须把这个被动的第一选择转变为主动的最后选择,即在难受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再实施,具体操作如下: 1、转换并强调强迫行为的意义。 2、坦然、认真、仔细、缓慢,在觉知中进行。 3、只做一次,果断转身,为所当为。

老年焦虑心理治疗和护理

老年焦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诱导形成的。焦虑症是神经症中发病率较高的心理障碍而老年患者又是精神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在患慢性躯体疾病的情况下焦虑症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约4%~ 10% 的老年人存在焦虑障碍, 有焦虑症状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约有15% ~ 20%。 1.焦虑症的概念 焦虑症(anxiety)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通常情况下,老年焦虑与躯体疾病并存,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躯体症状表现更为突出,易忽视焦虑的存在。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情况,老年焦虑症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躯体化症状较突出,如头痛、头昏、胸闷、游走性麻木或针刺样疼痛感等;常与躯体疾病如中风、心脏病等合并症同时存在[2老年焦虑症漫谈王润芳]。 2.心理治疗 2.1支持性心理治疗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支持、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提供健康指导,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耐心听患者的倾诉,同情、体贴、安慰患者;提供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患者度过困境,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2.2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 包括心理教育、自我监测、放松训练、解决问题、暴露于恐惧或消除刺激、行为活化、睡眠卫生和认知重建技巧[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结合病历了解患者存在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并与患者共同分析其焦虑症状的非理性、非客观性;提出问题让患者思考,指导患者认识焦虑症状的根源及症结所在,从而产生顿悟,自觉放弃非理性的认知,重建科学、理性的认知。 2.3催眠疗法 通过与患者潜意识交流, 了解深藏于潜意识中的焦虑根源, 使其暴露于意识之中, 让患者了解并进行疏导、发泄, 以利缓解焦虑症状[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 。 2.4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的发生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焦虑的一种象征和取代的表现, 被直接体验就表现为焦虑障碍。治疗者通过对患者的联想分析或梦的分析,唤醒患者早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患者在分析中有所领悟,认识到自己为什么害怕、为什么焦虑,从而缓解或消除其紧张和恐怖症状。[3老年焦虑症综合心理干预临床分析竹道平] 2.5音乐治疗 音乐疗法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关爱与治疗。音乐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主动性,对症状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音乐应该是平静的,并能配合放

2020年心理治疗师[代码:212]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2020年心理治疗师[代码:212]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材料题]1、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无思维阶段 [配伍选择题]1. "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人卫版心理治疗学教材第二章人来心理发展第二节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所提及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特征不同的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 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 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 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 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 故正确答案依次为A、C、A

【知识拓展】结合教材掌握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突出表现在他的各个阶段理论上。 [配伍选择题]2. "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人卫版心理治疗学教材第二章人来心理发展第二节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所提及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特征不同的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 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 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 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 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 故正确答案依次为A、C、A 【知识拓展】结合教材掌握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突出表现在他的各个阶段理论上。 [配伍选择题]3. "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人卫版心理治疗学教材第二章人来心理发展第二节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所提及的知识点。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和抑制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童年经验的重大影响。由于行为的动力隐藏于无意识之中,因此治疗必然包括对植根于过去的内部矛盾进行分析的漫长过程。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格重组的过程。 阿德勒治疗法 根据阿德勒治疗法的理论,人是社会性的,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和激发。人类本性是创造性的、主动的、决策性的。这一治疗方法注重个体的整体性以及对主观想法的了解。阿德勒认为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激起要奋发而起的愿望。他说,我们在童年得到自卑的情感,然后我们建立起一种生活方式以补偿这种情感并成为命运的主人。生活方式包括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追求生活目标时采取的独特行为。通过主动、大胆的冒险,并在后果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未来。来访者不被看做是有病的,需要治疗的,而被看做受到了挫折,需要用鼓励来改正错误的自我感知。咨询不是简单的由治疗专家开出改变的处方,它需要共同的努力,要来访者和治疗师朝着双方的共同目标积极工作。 存在主义治疗法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定义自我。虽然外部因素限制着选择的范围,但是生活的主宰最终是我们自己。我们进入的是一个无意义的世界,持久战来自接受孤独,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存在,因为我们有觉察的能力,我们基本上是自由的。然而,与自由相伴随的,是我们做出选择的责任。存在主义的治疗师们认为,来访者经常有着一个“受限制的存在”,他们只有极少的应对生活环境的方式,常常感到限制或无助。治疗师的工作是面对来访者受限制的生活,帮助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对自己造成各种状况应负的责任。作为治疗的结果,来访者能够认识到错误的生活模式,开始接受改变未来的责任。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法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方法基本假设是:我们有了解自己的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自己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 用这种观点看待人,意味着治疗师注重人的建设性的一面。以及人的正确的方面,这一方法把重点放在对自身的感觉上。使来访者通过观察自身而不是注重外部影响,来求得成长和完善。这样,他们不需要来自治疗师的过多干预和指导就能够发生变化。他们对治疗师的需要是理解、真诚、支持、接受、关心和积极的评价。 格式塔治疗法 格式塔治疗法的假设是,如果希望成熟人就必须打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个人的责任。治疗师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环境,使来访者充分认训到真实的自我,并认识到他闪是如何妨碍了自己的生活的。来访者通过参与旨在改变和发现生活意义的实验,尽可能多地进行自我治疗。他们被鼓励直接体验冲突,而不是仅仅谈论它们。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将自己被分离的、未知的部分结合起来。 现实治疗法 根据现实治疗,治疗师的任务是让来访者面对自己当前的行为,评价其所作所为在什么程度上帮助他们实现了自我。一个基本的假设是:如果来访者能审视自身的渴望和需要,他们就会更好地确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效。这一方法另外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探索他们的认知,将他们的需求说出,并自愿参加咨询。然后来访者对行为指示的方向进行探索,并对所作所为进行评价。他们将创立一个希望得到改变的行动计划。由于来访者可以直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对情感的控制较少,行为就成为治疗的中心。来访者如果愿意接受行动的责任,就能对生活进行有效的控制。 行为治疗法 虽然行为治疗法假定人基本是由学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开成,这一方法的重点是令来访者消除不恰当行为和获取建设性行为的能力。行为治疗法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它在开始时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目前的功能水平,这一评估是制定治疗目标的前提。在来访者建立了清晰和具体的行为目标后,治疗师通常会建议最适合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如果来访者在实际生活中愿意练习新的行为,他们就会取得进步。不断的评价是确定治疗步骤和技术效果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法 根据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REBT)得知,我们的问题是由对生活状况的感知和思维造成的,而不是生活状况本身造成的,也不是由其他人或过去的事件造成的。因此,我们的责任是对自我打击的思维进行认识和改变,因为这种思维造成情感和行为障碍。(REBT)理论认为人们接受来自外部的行为障碍思维,并不断用主动和指导性的治疗步骤,包括教育、建议和布置作业。它强调教育意味着治疗师作为教师、以及来访者作为学习者的作用。(REBT)虽然它是教学式的和直接的,它主要还是让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己去想、感觉和行动。它重新教育来访者进行自己的思维。治疗师的任务是不断鼓励和提醒来访者去做持续和大幅度改变所需的事情。其他认知-行为治疗法与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有一些同样的假庙。许多这样的方法假定人们容易学会错误的、自我击败的思想,但他们也能学会丢掉它们。人们通过自言自语使自己的困难持续下去。但通过指出和改正认知的错误,他们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更自我实现的生活。认知重建在这些方法中起着中心作用。通过倾听自己的自言自语,学习新的内部对话,以及学习行为改变所需的应对技术,就能够产生改变。 家庭系统治疗法 最后的这一治疗法所基于的假设,是个体离开家庭系统是不能被充分了解的。系统一部分的变化会引起这一系统其他部分的变化。如果家庭单位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个体产生影响。同样,如果系统中的个体发生了变化。整个单位会受到影响。因此,治疗包括在与家庭成员交往的背景下对个体的问题进行评估和治疗。个体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交往。影响着个体的自我概念,与他人的关系和世界观。根据系统理论,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有属于一个家庭系统的感觉,也有分离和个体的感觉。来访者的问题通常被看作是系统功能的症状。家庭系统的模式与内部心理理论相反,那些理论将个体的问题看做内部冲突的结果。家庭治疗法的一些假设的观点包括来访者的行为:(1)也许是为家庭的功能或目的服务;(2)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第一部分:前言 ????大部分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减轻心理障碍,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患者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综合治疗肿瘤疾病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必要保证,在肿瘤整体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章重点介绍了肿瘤患者经常出现的几种心理障碍与一些必要的解决办法。 第二部分:目录 1。患者家属该怎样对肿瘤患者阐述病情? 2。为什么要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3。肿瘤患者常存在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4。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那些? 5。如何应对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6。怎样克服术前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7。怎样做好放疗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8。怎样进行癌症复发患者的心理护理? 9。心理护理对癌痛有什么意义? 10。怎样进行癌痛的心理护理? 11。什么是“自我形象紊乱”?

12。怎样做好“自我形象紊乱”的心理护理? 13。癌症患者自身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4。如何应对临终癌症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 第三部分:正文 问题一:患者家属该怎样对肿瘤患者阐述病情? 回答一: ????肿瘤一旦确诊,如何告诉患者本人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许多人认为肿瘤是绝症,一旦患上就等于判了死刑。一些家属担心将真实情况告诉患者,会对其造成残酷的打击,以至使患者产生极大心理波动,对治疗产生影响。因此,他们采取隐瞒回避真相的办法。其实隐瞒与回避不是好的办法,但全盘托出也不可取,尤其对癌症晚期的患者。最好的办法是因人而异,选择性地告诉患者病情,并可讲述一些成功治愈的例子,鼓励患者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加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 问题二:为什么要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回答二: ????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不良生活事件/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及某些个性特征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催化剂”,而患病后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身患肿瘤不仅意味着面临死亡,还意味着将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治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心理变化是正常现象。但过于消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

护理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②各种疾病的病人心 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心理表现。③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④研究和应用评估理论和技术。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2.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护理中的作用:①心理学理论是现代护理的重要来源和 理论基础。②护理心理学技术和方法丰富了和推动了护理实施。③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对象。④护理心理学知识是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 3.感觉和知觉的关系:①相同点: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都属于现实 的感性认识形式,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②不同点: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 现的需要。合理价值:①指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指出高级需要时人所特有的③认为需要产生和人类发展的水平有关。 个体需要的特点:①人的需要积极丰富②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期,某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并支配个体行为③低一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会成为主导性需要。 5.意志的基本品质: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 6.意志的培养: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②理想与具体实际工作想结合;③积极参加各 种实践活动;④培养健全的体魄;⑤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7.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①突破定式;②培养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③学会合作;④ 放松,形成良好的心态。 8.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①忠于职守与爱心;②高度责任心与同情心;③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④较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⑤健全的社会适应性;⑥较适应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9.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①护士应具有以积极情感为核心的心理品质②以良好职业 道德为核心的职业境界③适应护士角色的职业心理特质④护士的人格类型和行为特点:A护士的个体人格应该与护士的角色人格相匹配,B护士的行为特点应与护士的职业要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有效心理治疗的机制 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的产生,主要依靠下述四种治疗机制的建立而起作用。 1.施治者的支持与配合。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适的时候,最需要的莫过于别人的支持与安慰了。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一句关心的话,一些同情的表示,犹如雪中送炭,比什么都更能使受困苦的人感动,并可以使一个精神将要崩溃的人神奇般地重新振作起来。不管就是球场上的败军之师、还就是生活中丧偶失子、事业失败的人,或者对学习毫无兴趣的人,其共同心病就就是失去了对自己、对人生或未来的希望。因为经过长久的努力往往导致精神疲乏,意气消沉,失去了适应环境、面对困难的信心。因此,心理治疗能使病人好转的治疗机制之一就就是,帮助病人培养希望、恢复动力。所以,给求治者提供适当的支持与辅助,可以说就是心理治疗的前提,也就是心理治疗的根本所在。 2.求治者的认知与领悟。俗话说,只有爱就是不够的。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还得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脱离无法自遣的症结、自己瞧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 尽管一般人都相信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事实上,自知甚难,这就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需要旁观的第三者来帮助她了解自己的动机。所以,心理治疗也就是帮助病人分析自己的内心,使其瞧透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意义,继而发现解决心理困难、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向。只要有了充分的了解,问题的答案也就不难获得了。人类就是高智能生物,认知能力强,领悟力高,只要“知道”自己,便可以指挥自己,驾驭自己,并能使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去顺应。当然要想发觉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知其性质,领悟到从前没有意识到的潜在动机,就是需要时间、耐心与精力的。 3.治疗中的训练与学习。一般说来,心理治疗通常要兼顾三个方面:一就是定向,即了解问题的性质,决定可能得以改善的方向;二就是激活,即培养病人希望得到医治以求得改善的动机;三就是改变,即帮助病人实际地改变行为或改善态度。但客观上存在着“明知故犯”或“本性难移”的现象。有些行为由于年深日久,变成了性格的一部分,即使要改,也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地去学习、训练、矫正、改变。而心理治疗则就是利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原理”来帮助求治者改变行为的。即适当地利用奖赏、处罚,来消除不合适的旧行为,增加合适的新行为,同时应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新的行为方式。例如,减少病人在病房自己行动的机会,给她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出人头地”的机会;或对病患行为予以电击惩罚,对新的正常行为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等等。 心理治疗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训练使求治者的行为得以改善,而且还要通过刺激使其观念与态度得以改变。帮助求治者建立一种比较积极、有效而且适合的基本态度,这又往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一次又一次进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4.促进自然愈合与成长。外科医生用针缝合伤口,只能促使伤口自己复愈,却无法使伤口直接复原。同样,心理治疗也只能帮助求治者自己慢慢地从心理困境中解脱出来,得以康复。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把求治者的心理压力与自我挫折感尽量减轻,让病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慢慢去克服、改变自己在心理与行为上的缺陷。有时,心理治疗仅就是帮助患者度过危机与难关,需待时机与条件成熟时,依赖患者的心理自我调治能力的重建,促使

心理治疗师该说和不该说的话

“你的费用是多少?” “你有一个按不同情况进行收费的标准吗?” “我们多久见一次?” “你会记笔记吗?”“我能看这些笔记吗?” “你会把我们的谈话录音吗?”“你为什么要录音?”“我可以录音吗?” “你的哲学(理论)取向是什么呢?” “治疗一般要多久?” “我应该谈点什么呢?”“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你会问我问题吗?” “你理解我在讲什么吗?” “治疗中会有很多惊讶吗?你会发现隐藏起来的记忆吗?” “你能帮到我吗?” 进一步的思考 初始会面是治疗中非常独特的一段时期。作为治疗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逐渐深入地了解你的来访者,但是最初两个人的会面更多的是收集信息、获得假设性的印象并开始形成工作联盟。对你的来访者而言,治疗的早期是让自己和你待在一起逐渐觉得自在和轻松,以及对这个陌生的治疗过程进行适应,使他们感觉舒适。很多的来访者都焦虑着想要快点把初始会面熬过去,感到松一口气或是带着这样的希望离开治疗室,即你们一起可以做出一些重要的改变。在初始会面之后,不管你是在什么理论框架下工作,很多的过程会被揭露出来。你的来访者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来访者,而你则对自己必须提供的东西感到更加放心。但是不要忘记,在治疗的早期,你可以提供很多,例如专注地聆听、非评判性地支持、共情理解、体贴地询问,这些都是具有治疗性的。 第二次的会面可以是特别奇特的,因为来访者常常已经给了你很多个人信息,所以他们一屁股坐下然后看着你,仿佛在说:“好的,我上次已经完成了我的工作了,现在轮到你来变些魔术了。”继续去倾听和概括,不要尝试去变成魔术师。 你的来访者对进入这个对他们而言常常是非常陌生的和有威胁性的治疗过程往往会感到非常忧惧,不要失去你对这种忧惧的感激和理解。永远,永远要记住,来访者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走进治疗室,和你交谈,表露他们自己并最终创造新的理解,而他们又常常带着大量的不适和困扰。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应激相关障碍?具体有哪几种疾病? (1)答:应激相关障碍(stress related disorders),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主要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2)急性应激障碍 (3)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4)创伤后应激障碍 (5)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反应,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如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6)适应性障碍 (7)适应性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s)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2.常见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有哪些? (8)答:90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A型行为评定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9)3、心理护理的目的?

(10)答:心理护理的目的: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具体说来,就是: 1)解除病人对疾病地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11)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3.简述患者角色适应的过程中适应不良的表现。 (12)答:1.角色冲突指人在适应病人角色过程中与其常态下的各种角色发生的心理冲突导致的行为矛盾。病人可能意识到自己有病但不能接受病人角色,而产生焦虑、烦恼、茫然,甚至痛苦。这是一种视疾病为挫折的心理表现。 (13)2.角色缺如即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有病,或对病人的角色感到厌倦、悲观、绝卑,这种否认的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许多初诊为癌症的患者常出现该种反应。 (14)3.角色强化一般常发生于由病人角色向日常角色转化时,仍然表现为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怀疑、失望,对原承担的角色恐惧。表现为多疑、依赖、退缩,对恢复正常的生活没有信心。 (15)4.角色消退指个体已适应了病人角色,但由于某些原因,使他突然必须转向常态下的健康角色,承担常态角色下的义务。例如患病的母亲,因孩子突然患病住院而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得过程 一、有效心理治疗得机制 良好得心理治疗效果得产生,主要依靠下述四种治疗机制得建立而起作用。 1.施治者得支持与配合。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适得时候,最需要得莫过 于别人得支持与安慰了。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一句关心得话,一些同情得表示,犹如雪中送炭,比什么都更能使受困苦得人感动,并可以使一个精神将要崩溃得人神奇般 地重新振作起来。不管就是球场上得败军之师、还就是生活中丧偶失子、事业失败得人,或者对学习毫无兴趣得人,其共同心病就就是失去了对自己、对人生或未来得希望。因为 经过长久得努力往往导致精神疲乏,意气消沉,失去了适应环境、面对困难得信心。因此,心理治疗能使病人好转得治疗机制之一就就是,帮助病人培养希望、恢复动力。所以,给 求治者提供适当得支持与辅助,可以说就是心理治疗得前提,也就是心理治疗得根本所在。 2.求治者得认知与领悟。俗话说,只有爱就是不够得。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得 人,或重复陷于困扰处境得人,还得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脱离无法自遣得 症结、自己瞧不到得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得方向。 尽管一般人都相信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事实上,自知甚难,这就就是所谓得当局

者迷,需要旁观得第三者来帮助她了解自己得动机。所以,心理治疗也就是帮助病人分析 自己得内心,使其瞧透自己得潜意识,了解自己得心理与行为得意义,继而发现解决心理 困难、处理心理问题得方向。只要有了充分得了解,问题得答案也就不难获得了。人类就 是高智能生物,认知能力强,领悟力高,只要“知道”自己,便可以指挥自己,驾驭自己, 并能使自己朝着正确得方向去顺应。当然要想发觉到心理问题得症结所在,认知其性质,领悟到从前没有意识到得潜在动机,就是需要时间、耐心与精力得。 3.治疗中得训练与学习。一般说来,心理治疗通常要兼顾三个方面:一就是定向, 即了解问题得性质,决定可能得以改善得方向;二就是激活,即培养病人希望得到医治以 求得改善得动机;三就是改变,即帮助病人实际地改变行为或改善态度。但客观上存在着 “明知故犯”或“本性难移”得现象。有些行为由于年深日久,变成了性格得一部分,即使要 改,也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地去学习、训练、矫正、改变。而心理治疗则就是利用心理学意 义上得“学习原理”来帮助求治者改变行为得。即适当地利用奖赏、处罚,来消除不合适得 旧行为,增加合适得新行为,同时应用有效得方法去训练新得行为方式。例如,减少病人

6种自我心理疗法克服强迫症

6种自我心理疗法克服强迫症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也不断扩展,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你有此决心,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以下几种自我心理疗法: 一、听其自然法 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它。如好像有东西忘了带就别带它好了,担心门没锁好就没锁好了,东西好像没收拾干净就乱着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除的。 二、刨根究底法 让患者意识到造成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有助于症状的消除,所以你可以依靠自己或亲人从以下几条线索来探究童年的创伤性事件: 1、幼时受过的伤害性事件(如毒打、诱拐、诱奸等); 2、幼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性事件(如使人致残、死亡、使财物严重受损);

3、幼时与你最仇恨的人和你最歉疚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经历。同时你还应该探究症状的最初起因和隐藏的含义。 三、满灌法 简单地说,就是一下子让你接触到最害怕的东西。比如,你有强迫性的洁癖,请你坐在一个房间里,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助手在你的手上涂上各种液体,而且努力形容你的手有多脏。这时,你要尽量忍耐。当你睁开眼,发现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脏,对思想会是一个打击,即不能忍受只是想象出来的;若确实很脏,你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你的助手将禁止你洗手,你会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消退。但此法适合意志力较强的人进行。 四、系统脱敏法 先学会放松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列出强迫性行为的次数和激怒情境,再对每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渐进行放松脱敏。就洗手癖而言,应一步步地减少洗手时间,增加赃物的刺激量,依次执行下去。 五、当头喝棒法 当你开始进行强迫性的思维时,对增加大声喊“停”,或给助手信息让他喊“停”,但要注意信息要给得及时。当你在自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别忘了向你身边的朋友或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大喊一声“我不要受…强迫?”! 六、自由联想法 每次心理咨询让患者选择自己想谈的题目,如生活、家庭、工作、与人交往、爱好或发病经过等。总之随着脑中所涌现的念头脱口而出,不管说出来的事情彼此有无关联,是否合乎逻辑或幼稚可笑。 根据患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用同情的语调引导病人将伴有严重焦虑和冲突的事情进入病人的意识中,将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由于许多事情属于幼年时代的精神创伤,当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常是比较幼稚的,现在当患者在意识中用成人的心理去重新体验旧情,就比较容易处理和克服掉。这叫做情感矫正,这样患者所呈现的症状也会自然消失。 友情关注: 优化推广建站敬请关注“引力营销”; 微信/微商城/掌上服务敬请关注“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