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药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药物 导语:由于老年高血压病的病程长、临床症状少且进展缓慢,因此极易被人们所忽视。许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都是在并发了其他疾病(如脑卒中、心血管疾 由于老年高血压病的病程长、临床症状少且进展缓慢,因此极易被人们所忽视。许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都是在并发了其他疾病(如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后去医院就诊时才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病的,这不仅增加了该病治疗的难度,而且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了解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及其适用的降压药,只有这样才能将该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那么,老年高血压病都有哪些特点呢? 一、血压(特别是收缩压)的波动较大(主要是指血管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波动不仅在长时间(1个月以上)内较为明显,在24小时内的波动也远大于普通高血压患者。这种大幅度的血压波动给该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二、容易受体位变化的影响,老年人会出现血管硬化、心脏的应急能力降低和身体对血压的综合调节能力减退等情况,这就使得老年人的血压极易受到体位改变的影响。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收缩压明显升高。脉压差增大,使得该人群的高血压病患者多会出现心肌肥厚和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其收缩压的明显升高和脉压差的增大。 四、容易出现并发症、神经自主功能差、全身动脉(尤其是脑动脉、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逐渐硬化和肾功能减退等生理变化,加之血压的升高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会造成长期的损害,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0)要点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为常见,且可以逆转的危险因素,也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高血压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高血压患病人群不断增长,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中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或偶然测量时发现。部分患者忙于工作,疏于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无症状就无需治疗。即便是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也往往难于长期坚持。导致在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下。 1 流行病学 来自国外和中国的研究表明,从高血压前期(血压120~139/80~89mmHg)到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逐渐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 我国中青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均亟待改善。 2 病理生理特点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增加,但大动脉弹性多无明显异常。 交感神经系统(SNS)激活是中青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对于中青年高血压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3 临床特征 (1)症状不典型:除部分因头晕、头痛或其他症状就诊发现高血压外,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症状。

(2)轻度高血压居多: (3)以舒张压升高为主: (4)合并超重/肥胖及代谢异常比例高: (5)家庭自测血压比例低: (6)治疗依从性差、血压控制率低: 4 诊断与评估 尽管中青年高血压多为原发性,但在确立诊断前仍需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血压的正确测量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是启动治疗的重要依据。 4.1 血压测量 准确的血压测量是诊断中青年高血压的前提和基础。 4.2 总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为轻度(1级)高血压。相对于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程短、在发病初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HMOD)轻、并发症少,心血管病风险多处于低、中危水平。然而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伴发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的比例逐渐增加,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有所上升。 尽管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短期(5~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不高,但长期(>10年)及终生风险并不低。 4.3 其他检查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初诊时需行常规尿检、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此外还应酌情评估HMOD如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等,具体内容可参照相关指南。

云鹊医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doc

精品文档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第一章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预防 第1 题: 以下关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 中老年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 源 第2 题: 以下不属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 以脉压差增大为主 第3 题: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紧张导致交感兴奋的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 : 脉管弹性降低 第4 题: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血压升高,特点是 正确答案 :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减小 第5 题:

以下关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血压的原理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 血流速度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存留血液略增加,舒张压降低 第6 题: 下列关于 OSAS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 OSAS 患者血压节律紊乱,晨起低血压,夜间高血压 第7 题: 下列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条件,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 有家族史 第8 题: 患者合并下列哪种体征,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概率较大? 正确答案 : 以上都是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第二章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 第1 题:

以下关于 2013ESH 年轻成人高血压指南中,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的策略 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 以上都是 第2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 血脂异常:TC≥ 5.7mmol/L 第3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 糖耐量受损( 2 小时血糖 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 6.1-6.9 mmol/L) 第4 题: 下列关于初诊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时机的描述中,不应该启动药物治疗的是正确答案 : 中危水平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 1 个月后,收缩压< 140 ,舒张压< 90 第5 题: 对于单纯上臂收缩压轻度升高的年轻人的描述和处理策略,错误的是

云鹊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第一章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预防 第 1 题: 以下关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中老年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 第 2 题: 以下不属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以脉压差增大为主 第 3 题: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紧张导致交感兴奋的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 脉管弹性降低 第 4 题: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血压升高,特点是 正确答案: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减小 第 5 题: 以下关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血压的原理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血流速度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存留血液略增加,舒张压降低

第 6 题:

下列关于OSA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 OSAS患者血压节律紊乱,晨起低血压,夜间高血压 第7 题: 下列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条件,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有家族史 第8 题: 患者合并下列哪种体征,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概率较大?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第二章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 第 1 题: 以下关于2013ESH年轻成人高血压指南中,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的策略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 2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血脂异常:TC≥5.7mmol/L 第 3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 mmol/L) 第 4 题: 下列关于初诊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时机的描述中,不应该启动药物治疗的是正确答案: 中危水平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后,收缩压<140,舒张压<90 第 5 题: 对于单纯上臂收缩压轻度升高的年轻人的描述和处理策略,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和随访 第 6 题: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的理想药物,应当具备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7 题: 下列关于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对 第8 题: 下列关于中青年高血压药物的联合使用中,不作为最优先推荐的是 正确答案: D-CCB+噻嗪类利尿剂

不可忽视的中青年高血压

不可忽视的中青年高血 压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不可忽视的中青年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近年来明显提前,因此对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正确诊断、评估和治疗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编辑:王雪萍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根据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正常高值水平人群占总成年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青年,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对于这一特殊的人群,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中青年高血压的正确诊断、评估和治疗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 强化危险因素控制,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其中,精神紧张和超重肥胖是中青年人有别于其他人群,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不稳定态势,使得压力、焦虑普遍存在于中青年人群中。约旦18岁以上成人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显示,发作情绪低落的频率在高血压者是无高血压者的两倍。在精神压力的应激反应下,大脑边缘系统兴奋,植物神经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从而使得血压升高。这是中青年高血压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超重肥胖缺乏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青年人的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肥胖超重者越来越多。Framingham心脏研究对5209人进行26年的随访,发现肥胖是心血管病显

着的独立危险因素。26年后,最重的人群(相对体重>130%)与较轻的人群(相对体重 寻找继发因素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中,继发性高血压的评估是很重要的一环。理论上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在初诊时,均要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评估。根据其发病年龄、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等方面来判断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性大小,对有相应线索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评估。 哪些线索提示要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发病早或发病晚,如30岁以前发病或50岁以后发病;中重度或顽固性高血压,药物治疗反应差;无高血压家族史;靶器官损害突出,如合并眼底渗出或出血、肾功能损害、左室肥厚等;合并特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伴低血钾、心悸多汗、夜尿增多、胸/腹部血管杂音、双上肢血压相差大、夜间打鼾等症状和体征。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就是OSAS合并高血压。 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的调查显示,我国OSAS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6%,是对照组的倍。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OSAS的检出率甚至可以达到80%。OSAS相关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晨峰明显;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动态血压监测可见夜间反复发作一过性高血压;单纯药物治疗降压效果较差,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可见血压明显下降。对于超重、肥胖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建议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的昼夜节律,如患者合并打鼾、晨起口干、白天嗜睡等特点,则应推荐患者进行睡眠监测。 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提出,高血压的治疗要根据初始的整体心血管风险决定抗高血压治疗策略。但中青年患者即使有其他危险因素,绝对总体风险评分仍较低,如不充分治疗,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进展到不可逆的高危状况。因此,年轻人更应该根据心血管相对风险,注重靶器官损害的检测。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论文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特点高血压〔1〕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治疗。1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随着增龄,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多,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管腔变窄、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积下降,血管硬度增高,弹性下降,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脉搏波增大和波反射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大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期波峰出现,严重时反射波压力可超过40mmHg。而且大动脉舒张期压力失去了反射波的协同作用,衰减加速,舒张压下降。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导致脉压增大,而脉压增大与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血压变异性大、易发生低血压老年人由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敏感性减退,动脉壁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造成昼夜、季节和体位变化时血压波动较大,收缩压尤其明显。在变动体位时(从蹲位到站位或起床后由卧位到站位)如速度偏快,可发生头昏甚至跌倒,通常此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称体位性低血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激素包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的水平下降,β受体敏感性也降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节有效血容量的能 1 / 10

云鹊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与防治第一章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及预防 第 1 题: 以下关于中青年高血压得流行病学特点,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中老年就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与患病人数剧增得主要来源 第 2 题: 以下不属于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得就是 正确答案: 以脉压差增大为主 第 3 题: 以下哪项不就是精神紧张导致交感兴奋得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 脉管弹性降低 第 4 题: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得血压升高,特点就是 正确答案: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减小 第 5 题:

以下关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血压得原理中,不准确得一项就是 正确答案: 血流速度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存留血液略增加,舒张压降低第 6 题: 下列关于OSA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得关系,描述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OSAS患者血压节律紊乱,晨起低血压,夜间高血压 第7 题: 下列关于继发性高血压得筛查条件,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有家族史 第8 题: 患者合并下列哪种体征,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得概率较大? 正确答案: 以上都就是 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与防治第二章中青年高血压得治疗第 1 题: 以下关于2013ESH年轻成人高血压指南中,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得策略正确得一项就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就是 第 2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得就是 正确答案: 血脂异常:TC≥5、7mmol/L 第 3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得就是 正确答案: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与/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 mmol/L) 第 4 题: 下列关于初诊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时机得描述中,不应该启动药物治疗得就是 正确答案: 中危水平监测血压及其她危险因素1个月后,收缩压<140,舒张压<90 第 5 题: 对于单纯上臂收缩压轻度升高得年轻人得描述与处理策略,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与随访

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知识宣教 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针对这些特征,我们除了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外,还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远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医生通过大量的病例总结发现,除了家族的遗传性之外,继发的高血压病人也不少见,他们得病的原因基本跟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过量饮酒、吸烟、从事剧烈的运动、情绪容易激动、平时非常劳

累、过于肥胖、喜欢并多吃油腻食物的人都是容易成为高血压病人的高危人群。 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可以酌情减小药量,但不能时断时续地吃。坚持吃药对于高血压的预后是很有好处的,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坚持用药的人有30%的血压会一直保持良好的水平。高血压病人服药有七忌.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忌降压操之过急一般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三、忌单一用药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老年高血压治疗目标和降压药选用

老年高血压治疗目标和降压药选用老年性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0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2014年调查研究指出全球约770万人死亡可归因于高血压,在中国约50%的心血管、慢性肾病及糖尿病死亡可归因于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首要风险因素,应积极予以防治。 老年高血压具有如下的临床特点 1 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 2血压波动大。过大的PP持续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压变异增大,易致血压波动。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 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

4 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在高血压进展的越早期,降压带来的获益越大。建议所有年龄患者的血压目标值都<140/90 mm Hg;如果患者能耐受,血压还可降得更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老年高血压治疗目标为收缩压< 150 mm Hg,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指出,对于无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 <140/90 mm Hg,但≥80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目标值应保持140~145 mm Hg。JNC7和ESC/ESH指南指出,所有年龄患者的血压目标值都为<140/90 mm Hg。ESC/ESH指南还指出,如果患者能耐受则可降得更低。关于SBP目标值,几乎对所有患者均建议控制在140 mm Hg 以下,包括中低危患者、糖尿病、非糖尿病CKD、CHD、既往卒中/TIA;80岁以上老人的目标值为140~150 mm Hg;对于80岁以下体健老人,可控制在140 mm Hg以下,体弱者根据耐受性调整。DBP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85 mm Hg,其他患者<90 mm Hg。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选用 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咨询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 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三、高血压早期症状有哪些?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眼底改变。 二)、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四、高血压分期: 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 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

180例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180例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其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社区2014年2月——2016年2月确诊的高血压患者376例,中青年患者180例 为观察组,老年患者196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查找其中的特异性。 结果: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性别、疾病遗传史、致病因素、危险因素、临床症状、高血压表现,相关合并症以及治疗用药方面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具有自身特点,针对此类患者,应指导其定 期进行检查,科学合理的进行用药治疗,并从患者自身入手,改善其不良的生活习惯,使患 者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才能配合药物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防止其他合并症的发生。【关键词】中青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19-01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循环障碍疾病,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液升高的临床综合征,现临床上95%的高血压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 等器官的功能,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某些疾病的血压升高[1]。我国对于高血压的临床现 状表现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低、治 疗率低、控制率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已成年轻化趋势发展,越来越多 的中青年人患有高血压疾病[2],本文就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做分析,旨在有效的治疗和 控制高血压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2014年2月——2016年2月确诊的高血压患者376例,其中中青年患者180例为 观察组,老年患者19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12例,女性68例,年龄在21~58岁, 平均年龄为44.36±2.72岁,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3.26±0.86年。 对照组中男性124例,女性72例,年龄在60~82岁,平均年龄为63.86±2.68岁,有心血管 疾病病史的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3.37±0.93年。两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且均进行治疗。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疾病遗传史、致病因素、危险因素、临床症状、高血压表现,相关合并症以及治疗用药等方面的异常,并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输入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软件的 Excel 表中,经SPSS.19(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实施相应分析,计量资料经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经n(%)表示、X2检验,当数据对比结果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性别、疾病遗传史、致病因素、危险因素、临床症状、高血压表现,相关合并症以及治疗用药方面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详见表1。

老年人高血压综述

老年人高血压综述 院系: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11级小教文综班 姓名:王鑫 学号:11105020140

老年人高血压综述 【摘要】老年人高血压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并且患者多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其特点。本文综述了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特点及其治疗进展,提出对于老年人高血压降压治疗应该多方面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血压的降低,而且要考虑老年人生理特点和靶器官保护,合理选用降压药物。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特点;治疗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kPa)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超过45%,其发病率、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对老年健康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成年时期高血压的延续,另一部分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顺应性变差,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一、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1、老年人在高血压发病方面有以下特点: (1)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血管弹性差,随着年龄增长,其主动脉可硬化至近乎无弹性,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充分扩张,致使收缩期血压骤增,而在心脏舒张期动脉无明显回缩,致使舒张压骤降,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但当伴有心肾功能不全,容量负荷增大时也会出现舒张期血压升高。 (2)血压波动大。收缩压尤其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

性降低,反应迟钝,对血压波动的调节功能减弱。另外,季节气候变化、疲劳、情绪等因素也会造成血压不稳定。这种血压较大幅度的异常波动其结果对心脏危害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心脏意外和脑卒中,并影响对患者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估价。 (3)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出现伴随体位改变的头晕、昏厥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 (4)并发症多且严重。老年患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互为因果,易出现心、脑、肾等终末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等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 (5)易出现假阳性高血压。因老年人硬化的动脉血管难以被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所阻断,易得出比实际值为高的血压读数,按此读数降压则易因过度治疗而造成低血压,甚或危及生命。另外白大衣高血压在临床也不少见,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可更客观地反映血压波动情况。(6)对治疗反应的个体差异大。老年患者胃肠吸收功能、肝肾功能、受体敏感度的差别很大,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所以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给药间隔也宜延长,以找出合适的个体给药方案。 二、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三、对老年患者的治疗需要避免以下认识误区: 1、“老年人血压升高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环境因素,其实高血压发病的话和环境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往往的话就是环境因素约占60%,尤其是饮食之中钠盐摄入过多的话,还有就是长期的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的话,其实都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的原因的,还有就是青少年总是过量吸烟与饮酒的话,青少年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的话,都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的话就是体重指数大于24的话就是为肥胖。还有就是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尤其是对于向心性肥胖者的话,其实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因为肥胖病人的话就是会出现的就是胰岛素功能障碍,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因素,年龄的话往往也是高血压的发生因素,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话,就是血管弹性变差,然后的话就是血管阻力增加,因而会导致出现的问题就是血压升高的,但是有的人青少年的话,也会患上生高血压。 遗传因素,这种因素的话,其实也是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原因,青少年的话就是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也就是说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的疾病。 总之,一般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话,不外乎都是

上述给大家介绍的原因造成的,这就希望青少年的话,一定要积极的认识这些原因具体都有些什么的,然后可以强迫自己养成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的,尤其是低盐高钙饮食。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日常服用的降压药可搭配鱼油一块服用,对降压能够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 三、迅速降压措施 治疗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时需迅速降压,可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措施。

(完整版)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

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针对高血压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控制高血压以及减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 (1)高血压患者合理膳食健康教育 ①减少钠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通俗地讲就是一斤盐一个人可食用3个月左右。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 ②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20%。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克,每日食油20~25克,少吃糖类和甜食。

③注意补充钾和钙:膳食中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④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新鲜蔬菜每日400~500克,水果100克。 ⑤限制饮酒: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因为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建议男性如果饮酒,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克(约合40度白酒1两),女性则应少于10~15克(约合40度白酒半两),孕妇不宜饮酒。 (2)高血压患者体力活动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运动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游泳、气功及跳舞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按科学锻炼的要求,运动强度可以心率作为指标,运动适宜心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为180或170减去平时心率,或采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也可根据运动者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而定。如运动后自我感

高血压论文

老年性高血压病治疗 摘要: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达10%-20%,其发展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损伤,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日益受到我国医务人员的重视。由于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与一般中、青年高血压不同,其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为突出。对各种疗法对高血压的认识及治疗情况进行论述。 一、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1],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一)老年高血压的现状 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资料显示[2],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和血压升高幅度增加,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控制率下降。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27%的人患有高血压,其中20%为2级高血压。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75%患有高血压,其中60%为2级高血压。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在年龄<60岁、60~79岁和≥80岁的人群中,血压控制正常率分别为38%、28%和23%[2]。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即约每2位老年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而我国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仅为7.6%。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参数。尽管许多试

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19T14:47:20.92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鲁志刚刘千萍张娜 [导读] 分析并探究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武警杭州士官学校门诊部浙江杭州 310023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某总队医院就诊的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加以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各37例。同时积极调查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多具有吸烟、饮酒史、肥胖且多合并脂代谢、糖代谢异常。采取联合用药治疗的形式更利于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 【关键词】青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 abstract 】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treatment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December 2015 in a Police Hospital of 84 case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observation group added Bisoprolol Fumarate,37 cases each.At the same time a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have a history of smoking,drinking,obesity and merge abnormal lipid metabolism,glucose metabolism.Taking the form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as in favor of control blood pressure for the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 key words 】 the Youth;High blood pressur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高血压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导致该病症有明显年轻化趋势。而目前临床对于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干预尚存在不足[1-2],故此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某总队医院就诊的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究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便提高青年高血压人群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某总队医院就诊的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高血压。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加以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各3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为(35.2±2.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2.3±1.1)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为(35.1±2.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为(2.4±1.3)年。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的相关标准对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42例为1级,34例为2级,8例为3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理想。 1.2方法 ①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调查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如年龄、性别、病程、职业、婚姻状况等等。对患者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如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以及心理情绪、运动情况等等。对患者进行基本生理参数检测,如体重、身高、腰围等。对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如血糖、尿酸、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等。 ②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生产厂家: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227)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口服给药,空腹或进餐时使用。常用起始和维持剂量均为1日1次,每次150m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Merck KGaA 德国默克公司;批准文号:H20100678),用法用量:1日1次,初始剂量为2.5mg,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则可依据每次增加2.5mg的速度逐渐将用药量增加到10mg,采取口服的用药方式。 1.3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到正常水平,或舒张压降低>10mmHg,收缩压降低>20mmHg。有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降低>5mmHg,收缩压降低>10mmHg。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水平并无明显变化。此次研究将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间比较行成组卡方检验。将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数据间的对比行t检验。P<0.05时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中61例具有吸烟、饮酒史(72.6%),45例患者肥胖(53.6%),48例患者合并脂代谢、糖代谢异常(57.1%)。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但服药率却只有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仅为5.8%,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从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我科对120例在本科诊疗的高血压患者,从合理饮食、正确用药、适量运动等方面,积极采取指导,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要广泛宣传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 1.1休息劳逸结合,有劳有逸,动静结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合理休息(包括精神上的休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内各脏器都处于不同程度的衰老状态,更应注意休息,尽量争取午休,晚上早点睡觉。工作过度紧张,对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伴有脏器损害者应充分休息,通过治疗,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者,除保证足够的睡眠外,可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不宜长期静坐或卧床。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冬季老年人宜在室内运动,也可做爬楼梯运动。 1.2正确测量血压应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测量部位固定于一侧肢体,通常选用右上臂测量,以减少误差,剧烈运动后应将测量时间推至休息30 min后。吸烟、饮酒后暂不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按理论上所讲的三点在一平面,肢体和身体不能乱动,连接袖带的橡皮管不能弯曲,因为这几个因素可明显影响血压的数值。经常测一下血压是非常必要的,可根据血压的水平调整降压药物的品种与剂量,若有条件,家庭最好自备一套血压计,一般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 mmHg~140 mmHg,舒张压80 mmHg~90 mmHg,且无不适症状为宜。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高血压需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保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不少高血压病人,治疗时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记起来就服一粒降压药,记不起来就算了,或者是有症状时就服药,一旦头痛、头晕症状减轻或消失,就立即停药,这种不规范的治疗方法,即服药—停药—服药,结果导致血压出现升高—降低—升高,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症状大幅度波动,它会造成高血压的病情进展,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脑梗死等。高血压病迄今为止,尚无彻底治愈的良方妙药,众多降压药只能控制血压,一旦停药,血压就会再次升高,故高血压患者要坚持长期服药,持之以恒,要有服数年药乃至一生的思想准备。 3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有人讲,得了病一半靠医生,一半靠自己,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慢性病,自我调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血压属于慢性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训练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