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历史考前回顾: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二)

2021届中考历史考前回顾: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二)
2021届中考历史考前回顾: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二)

【材料四】材料1: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2: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材料1说明唐太宗看到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2说明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唐太宗采取了哪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

答案:1、唐太宗及大臣从隋朝灭亡的事实中,看到人民反抗的力量,能够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2、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使唐朝长治久安。

3、唐太宗对选择官员、用人十分重视,唐太宗善于接受建议,注意减轻人民的负担,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材料五】材料1: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1、材料一是谁讲的话?

2、两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发生的什么事情?

3、“维护地主利益”说明改革中存在什么问题?

4、这次改革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该国有何影响?

答案:1、亚历山大二世。

2、俄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3、这次改革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材料六】材料1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士兵书》

材料2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根据材料1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件什么大事?

2、这个历史事件最终是怎样解决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一事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根据材料2,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哪些?(至少说出二个)

5、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西安事变

2、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启示: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前嫌,作出正确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3、七七事变。

4、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5、原因:中共的正确领导,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是胜利的主要原因,外部原因有苏联的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