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逻辑用语练习题

高中数学逻辑用语练习题
高中数学逻辑用语练习题

选修2-1第1章命题及其关系

【随堂练习】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有________。

①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②0是自然数吗

③22013是一个很大的数;

④4是集合{2,3,4}的元素;

⑤作△ABC≌△A′B′C′。

例题1 (命题真假的判断)给出下列几个命题:

①若x,y互为相反数,则x+y=0;

②若a>b,则a2>b2;

③若x>-3,则x2+x-6≤0;

④若a,b是无理数,则a+b是无理数。

其中的真命题有________个。

设有两个命题:p:函数y=lg(x2-2x+m)的值域为R;q:

函数f(x)=-(7-3m)x是减函数。若这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例题2(四种命题的概念)写出以下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1)如果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2)如果x>10,那么x>0;

(3)当x=2时,x2+x-6=0。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三角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0,则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

【易错警示】

改写命题时,写错大前提致误

【例析】已知c>0,当a>b时,ac>bc. 把该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不能正确否定命题的条件或结论致误

【例析】写出命题“若x2+y2=0,则x、y全为0”的否命题。

同步练习

1.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②2>3;

③偶数是自然数;

④x>2;

⑤这座山真险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直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直角”和“相等”

B. 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不是命题

C. 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

D. 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是假命题

3. “若x,y全为零,则xy=0”的否命题为。

4.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并说明理由。

①函数y=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π;

②若x=4,则2x+1<0 ;

③一个等比数列的公比大于1时,该数列为递增数列;

④求证:当x∈R时,方程x2-x+2=0无实根。

5. 命题“ax2-2ax-3≤0恒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选修2-1第1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规律总结】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借助“?”号,可记为:箭头所指为必要,箭尾跟着充分。

用定义法判断直观、简捷,且一般情况下,错误率低,在解题中应用极为广泛。

(2)集合法

从集合角度看,设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

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B 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随堂练习】已知下列各组命题,其中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

A. p:m≤-2或m≥6;q:y=x2+mx+m+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B. p:f x

f x

(-)

()

=1;q:y=f(x)是偶函数

C. p:cos α=cos β;q:tan α=tan β

D. p:A∩B=A;q:A?U,B?U,?U B??U A

例题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1)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Δ=b2-4ac≥0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②Δ=b2-4ac=0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条件;

③Δ=b2-4ac>0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必要条件;

④Δ=b2-4ac<0是这个方程没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若p:(x-1)(x+2)≤0,q:x<2,则p是q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题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应用)

(大连高二期末)设集合A={x|-x2+x+6≤0},关于x的不等式x2-ax-2a2>0的解集为B(其中a<0)。

(1)求集合B;

(2)设p:x∈A,q:x∈B,且?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题3 (充要条件的证明)求证:方程mx2-2x+3=0有两个同号且不等

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0<m<1

3

【练习】一次函数y=-m

n

x+

1

n

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必要不充分

条件是()

A. m>0,n>0

B. mn<0

C. m<0,n<0

D. mn>0

1. (成都高二检测)“x=3”是“x2=9”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p:x2+3x-4>0,q:x=2,则p是q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武汉高二检测)“b2=ac”是“a、b、c成等比数列”的________条件。

4. 若A={x|a<x<a+2},B={x|x<-1或x>3},且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常用逻辑用语题型归纳

《常用逻辑用语》 一、判断命题真假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221,sin cos 222 x x x R ?∈+= B .(0,),sin cos x x x π?∈> C .2,1x R x x ?∈+=- D .(0,),1x x e x ?∈+∞>+ 2、如果命题“)q p ∨?(”为假命题,则( ) A. p,q 均为假命题 B. p,q 均为真命题 C. p,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 p,q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3、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 1p :?x ∈R, 2sin 2x +2cos 2x =12 2p : ?x 、y ∈R, sin(x-y)=sinx-siny 3p : ?x ∈[]0,π,1cos 22 x -=sinx 4p : sinx=cosy ? x+y=2π 其中假命题的是( ) (A )1p ,4p (B )2p ,4p (C )1p ,3p (D )2p ,4p 4、给出下列命题: ①在△ABC 中,若∠A >∠B ,则sin A >sin B ; ②函数y =x 3 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 ③函数y =f(x)的图象与直线x =a 至多有一个交点; ④若将函数y =sin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则得到函数y =sin ? ????2x +π4的图象.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若命题p :圆(x -1)2+(y -2)2 =1被直线x =1平分;q :在△ABC 中,若sin 2A =sin 2B ,则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p∨q”为假 B .“p∨q”为真 C .“p∧q”为真 D .以上都不对 6、已知命题p 1:函数y =2x -2-x 在R 上为增函数;p 2:函数y =2x +2-x 在R 上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q 1:p 1∨p 2,q 2:p 1∧p 2,q 3:(?p 1)∨p 2和q 4:p 1∧(?p 2)中,真命题是( ) 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 是 ( ) A. ,lg 0x R x ?∈= B. ,tan 1x R x ?∈= C. 3,0x R x ?∈> D. ,20x x R ?∈> 8、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 .?x R ∈,120x -> B. ?*x N ∈,2(1)0x -> C .? x R ∈,lg 1x < D. ?x R ∈,tan 2x = 9、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ABC ?中,“A B >”是“sin sin A B >”的充要条件; ②若命题:,sin 1,P x R x ?∈≤则:,sin 1p x R x ??∈>; ③不等式210x x >在()0,+∞上恒成立; ④设有四个函数111332,,,,y x y x y x y x -====其中在()0,+∞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有3个。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二、判断充分、必要条件

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3:常用逻辑用语

1 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3:常用逻辑用语 一、选择题 1 .(2013年高考重庆卷(文))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20x ≥”的否定为 ( ) A .对任意x R ∈,使得20x < B .不存在x R ∈,使得20x < C .存在0x R ∈,都有2 00x ≥ D .存在0x R ∈,都有2 00x < 【答案】A 2 .(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2p x A x B ?∈∈,则 ( ) A .:,2p x A x B ??∈∈ B .:,2p x A x B ???∈ C .:,2p x A x B ??∈? D .:,2p x A x B ???? 【答案】C 3 .(2013年高考湖南(文))“1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1. 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 了解命题“若p,则q”的形式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分析四种命题相互关系. 3.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4.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重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 难点:根据命题关系或充分(或必要)条件进行逻辑推理。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命题 1.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1)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命题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p,q,r,m,n等. (2)命题有真假之分,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真命题 (3)命题“”的真假判定方式: ①若要判断命题“”是一个真命题,需要严格的逻辑推理;有时在推导时加上语气词“一定”能帮助判断。如:一定推出. ②若要判断命题“”是一个假命题,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即可. 注意:“不一定等于3”不能判定真假,它不是命题. 2. 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1)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①p或q;②p且q;③非p(即命题p的否定). (3 ①当p、q同时为假时,“p或q”为假,其它情况时为真,可简称为“一真必真”; ②当p、q同时为真时,“p且q”为真,其它情况时为假,可简称为“一假必假”。 ③“非p”与p的真假相反. 注意: (1)逻辑连结词“或”的理解是难点,“或”有三层含义,以“p或q”为例:一是p成立且q不成立,二是p不成立但q成立,三是p成立且q也成立。可以类比于集合中“或”.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2、1.1.3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命题“若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 a2<0”的逆否命题是() A.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B.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C.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D.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解析】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为“若綈q,则綈p”.“f(x)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的否定是“f(x)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不能误认为是“f(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答案】 A 2.(2016·济宁高二检测)命题“已知a,b都是实数,若a+b>0,则a,b不全为0”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0B.1

C.2D.3 【解析】逆命题“已知a,b都是实数,若a,b不全为0,则a +b>0”为假命题,其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所以否命题为假命题.逆否命题“已知a,b都是实数,若a,b全为0,则a+b≤0”为真命题,故选C. 【答案】 C 3.(2016·南宁高二检测)已知命题“若ab≤0,则a≤0或b≤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或b>0” B.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 C.原命题为假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或b>0” D.原命题为假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 【解析】逆否命题“若a>0且b>0,则ab>0”,显然为真命题,又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故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为“若ab >0,则a>0且b>0”,故选B. 【答案】 B 4.(2016·潍坊高二期末)命题“若x=3,则x2-2x-3=0”的逆否命题是() A.若x≠3,则x2-2x-3≠0 B.若x=3,则x2-2x-3≠0 C.若x2-2x-3≠0,则x≠3 D.若x2-2x-3≠0,则x=3

高考数学易错题集锦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A={x|x=2n —l ,n∈Z},B={x|x 2一4x<0},则A ∩B=( ) A .}1{ B .}41{<0,设命题甲为:两个实数a 、b 满足h b a 2<-,命题乙为:两个实数a 、b 满足h a <-|1且h b <-|1,那么 A .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7.已知命题甲:a+b ≠4, 命题乙:a 1≠且b 3≠,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 . 8.若}1log |{},822|{2>∈=≤≤∈=x R x B Z x A x ,则B A ?= 9.2{|3100}A x x x =-->,{|121}B x a x a =+≤≤-,U R =,且A C B U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1 (211.已知直线2121//,023)2(:6:l l a y x a l ay x l 则和=++-=++的充要条件是a = . 12.下列说法:①当2ln 1ln 10≥+≠>x x x x 时,有且;②?ABC 中,A B >是sin sin A B > 成立的充要条件;③函数x y a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x y a =(其中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讲义.docx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一、命题 1、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语句,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一般形式:“ 若p则q” . 二、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 p则 q p q 逆命题:若 q则 p q p 否命题:若p则 q p q 逆否命题:若q则 p q p 例:原: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真) 逆: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是负数.(假 ) 否: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假 ) 逆否: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不是负数.(真 ) 结论 :①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同假. ②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假无关.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 p q , 称 p是 q的充分条件, q是 p的必要条件 . 2、若 p q, 称 p不是 q的充分条件, q不是 p的必要条件 . 3、若 p q而且 q p, 记作“ p q” , 称 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 称 p是 q的充要条 件 .

注:可以借助集合关系来判定: p q p是 q的充分条件 . p q p是 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例: “ 福州人” “ 福建人” 集合 “ 福州人”“ 福建人” 命题 “福州人”是“福建人”的充分条件 . “福建人”是“福州人”的必要条件 . 四、复合命题真假的表格. 1、2、3、

五、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1、全称命题 p :x M , P x 2、特称命题 p : x0M , P x0 它的否定 p :x M , P x0它的否定 p : x M , P x 例:“ 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P :四边形ABCD ,都有A、B、C、D共圆.全称命题 P : 四边形 A1 B1C1D1其中A1 + C1 =200,其中 A、 B、 C、D不共圆 . 特称命题 “存在 x0R,使 x02 +2x020 " P : x0R,使 x02 +2x020 P : x R, x2 +2x 20

高中数学逻辑用语文档

1.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________的陈述句叫作命题.其中_______的语句叫真命题,________的语句叫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关系.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q,则p是q的_______,q是p的______; (2)如果p?q,q?p,则p是q的_________. 注意: 1.等价命题和等价转化 (1)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假; (3)当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时,可以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2.集合与充要条件 设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则有 (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B 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4)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课堂练习 1.下列命题: 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②“若ab=0,则a=0”的否命题; ③“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2.“x >2”是“1x <1 2 ”的________条件. 3.已知a ,b ∈R ,则“a =b ”是“a +b 2 =ab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4.设集合A ={x ∈R |x -2>0},B ={x ∈R |x <0},C ={x ∈R |x (x -2)>0},则“x ∈A ∪B ”是 “x ∈C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φ∈R ,则“φ=0”是“f (x )=cos(x +φ)(x ∈R )为偶函数”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题分析 题型一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 例1 已知命题“若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1”,则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 A .否命题“若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则m >1”是真命题 B .逆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C .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D .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e x -mx 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命题“若x ,y 都是偶数,则x +y 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 A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 B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 C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 D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 题型二 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2 已知下列各组命题,其中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 ( ) A .p :m ≤-2或m ≥6;q :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B .p :f (-x ) f (x )=1;q :y =f (x )是偶函数 C .p :cos α=cos β;q :tan α=tan β D .p :A ∩B =A ;q :A ?U ,B ?U ,?U B ??U A 给出下列命题: ①“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总复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及其关系 命题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 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四种类型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且”“或”“非” 命题p∨q,p∧q ,?p 的真假判定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 词 全称量词与全程命题 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一、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 命题定义: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即能够判断对错的陈述句. 真假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一般形式:“若p ,则q ”,p 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例如: 命题:“太阳比地球大”(真命题),“若1x =,则13x +=”.(假命题) 非命题:“打篮球的个子都很高吗?”,“我到河北省来”.(不能判断真假) 2.四种命题 原命题:题目直接给的命题. 逆命题:把原命题反过来说. 否命题:把原命题条件和结论否了(用? p 和? q 表示,读作“非p ”和“非q ”). 逆否命题:把原命题反过来说,再把条件和结论否了.

例如: 3.四种命题的关系 关系图: 结论: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逆命题和否命题真假性相同,即:如果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例如: 原命题:如果1 x=,那么2230 x x +-=(真命题) 逆命题:如果2230 x x +-=,那么1 x=(假命题) 否命题:如果1 x≠,那么2230 x x +-≠(假命题) 逆否命题:如果2230 x x +-≠,那么1 x≠(真命题)

如果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例如: 原命题:如果1x =,那么12x +=(真命题) 逆命题:如果12x +=,那么1x =(真命题) 否命题:如果1x ≠,那么12x +≠(真命题) 练习题: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例题解析

§1.1 命题与量词 1.1.1 命 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2.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知识点 命题的概念 1.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命题定义中的两个要点:“可以判断真假”和“陈述句”.我们学习过的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3.分类 命题? ??? ?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1.一般陈述句都是命题.( × ) 2.命题也可以是这样的表达式:“x >5”.( × ) 3.我们学过的“定义”、“定理”都是命题.( √ ) 4.含有变量的语句也可能是命题.( √ ) 5.如果一个陈述句判断为假,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 ) 题型一 命题的判断 例1 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②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③220是一个很大的数; ④4是集合{2,3,4}中的元素; ⑤作△ABC ≌△A ′B ′C ′. 答案 ①④ 解析 ①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②不是陈述句;③不能断定真假;④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⑤不是陈述句. 反思感悟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三个关键点 (1)陈述句才可能是命题,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都不是命题. (2)语句表述的结构可以判断真假,含义模糊不清,无法判断真假的语句不是命题. (3)对于含有变量的语句,要注意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看能否判断真假,若能,就是命题;否则就不是命题. 跟踪训练1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π 3是有理数; (2)3x 2≤5; (3)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4)若x ∈R ,则x 2+4x +5≥0; (5)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负数; (6)若a 与b 是无理数,则ab 是无理数. 考点 命题的定义 题点 命题的定义 解 (1)“π 3是有理数”是陈述句,并且它是假的,所以它是命题. (2)因为无法判断“3x 2≤5”的真假,所以它不是命题. (3)“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是疑问句,所以它不是命题. (4)“若x ∈R ,则x 2+4x +5≥0”是陈述句,并且它是真的,所以它是命题. (5)“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负数”是陈述句,并且它是假的,所以它是命题. (6)“若a 与b 是无理数,则ab 是无理数”是陈述句,并且它是假的,所以它是命题. 题型二 命题真假的判断

2018高考数学专题12常用逻辑用语理!

专题1.2常用逻辑用语 【三年高考】 1. 【2017天津,理4】设,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解析】,但,不满足,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2.【2017山东,理3】已知命题p:;命题q:若a>b,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时有意义,知p是真命题,由 可知q是假命题,即均是真命题,故选B. 3.【2017北京,理13】能够说明“设a,b,c是任意实数.若a>b>c,则a+b>c”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a,b,c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答案不唯一) 【解析】相矛盾,所以验证是假命题. 4.【2016高考浙江理数】命题“,使得”的否定形式是() A.,使得 B.,使得 C.,使得 D.,使得 【答案】D 【解析】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故选D. 5.【2016高考山东理数】已知直线a,b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和直线b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6.【2016高考上海理数】设,则“”是“”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所以是充分非必要条件,选A. 7.【2015高考新课标1,理3】设命题:,则为( ) (A)(B)(C)(D) 【答案】C 【解析】:,故选C. 8.【2015高考湖北,理5】设,.若p:成等比数列; q:,则() A.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 B.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C.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答案】A 9.【2015高考重庆,理4】“”是“”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因此选B.

高二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_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 题称为互逆命题 .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 若原命题为“若p , 则 q ”,它的逆命题为“若 q ,则 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 . 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 若原命题为“若p ,则 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 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 p ,则 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 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真真真真 真假假真 假真真真 假假假假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若p q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若 p q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 p 、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 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 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 若 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 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9、短语“对所有的” 、“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中任意一个 x ,有 p x 成立”,记作“x,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中的一个 x ,使 p x 成立”,记作“x, p x ”. 10、全称命题p:x,p x,它的否定p : x,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教案

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小结与复习(教案) 【知识归类】 1.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2. 四种命题的构成: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 ?则?则p ?. ?;逆否命题: 若q q 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关系: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真假不一定. 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真假不一定.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真命题. 逆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真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是同真同假. 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同真同假.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p是q充分条件; q是p必要条件; p q ?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 p q p q 4. 逻辑联接词: “且”、“或”、“非”分别用符号“∧”“∨”“?”表示,意义为: 或:两个简单命题至少一个成立;且:两个简单命题都成立;非:对一个命题的否定. 按要求写出下面命题构成的各复合命题,并注明复合命题的“真”与“假”. p:矩形有外接圆; :q矩形有内切圆. 或矩形有外接圆或内切圆(真) p q : 且矩形有外接圆且有内切圆(假) p q : 非p:矩形没有外接圆(假) 5. 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常用的全称量词有:“所有的”、“任意的”、“每一个”、“一切”、“任给”等,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

6. 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常用的存在量词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 “有些”、“有的”、“某个”等,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 称命题. 7. 对常用的正面叙述的词语填上它们的否定词语: 正面词语 等于= 大于(>) 小于(<) 是 都是 任意的 否定词语 不等于≠ 不大于≤ 不小于≥ 不是 不都是 某个 正面词语 所有的 任意两个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n 个 否定词语 某些 某两个 至少有两个 一个也没有 至少有n+1个 8. 反证法的逻辑基础: (1) p 与p ?的真假相异,因此,欲证p 为真,可证p ?为假,即将p ?作为条 件进行推理,如果导致矛盾,那么p ?必为假,从而p 为真. (2) “,p q 若则”与“q p ??若则”等价.欲证“,p q 若则”为真,可由假设 “q ?”来证明“p ?”,即将“q ?”作为条件进行推理,导致与已知条件p 矛盾. (3)由“,p q 若则”的真假表可知,“,p q 若则”为假,当且仅当p 真q 假, 所以我们假设“p 真q 假”,即从条件p 和q ?出发进行推理,如果导致与公理、 定理、定义矛盾,就说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从而就证明了“,p q 若则”是真命 题. 后两条的逻辑基础,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否定结论,推出矛盾”. 【题型归类】 题型一: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例1 命题“20(b a b +=∈2若a 、R ),则a=b=0”的逆否命题是( D ). (A) ≠≠若 a b 0∈(a,b R),则20b +≠2a (B) ≠若 a=b 0∈(a,b R),则20b +≠2a (C) 0≠≠若 a 且b 0∈(a,b R),则20b +≠2a (D) 0≠≠若 a 或b 0∈(a,b R),则20b +≠2a 【审题要津】命题结论中的a=b=0如何否定是关键. 解: a=b=0是a=0且b=0,否定时“且”应变为“或”,所以逆否命题为:

高考题汇总—常用逻辑用语.

2016年高考数学文试题分类汇编—常用逻辑用语 1、(2016年山东高考)已知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b 内,则“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b 相交”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6年上海高考)设R a ∈,则“1>a ”是“12>a ”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4、(2016年四川高考)设p:实数x ,y 满足x>1且y>1,q: 实数x ,y 满足x+y>2,则p 是q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16年天津高考)设0>x ,R y ∈,则“y x >”是“||y x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2016年浙江高考)已知函数f (x )=x 2 +bx ,则“b <0”是“f (f (x ))的最小值与f (x )的最小值相等”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16年高考数学理试题分类汇编—常用逻辑用语 1、(北京理数4).设a ,b 是向量,则“||||a b =”是“||||a b a 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山东文理数6)已知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上海文理数15)设R a ∈,则“1>a ”是“12>a ”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4、(四川理数7)设p :实数x ,y 满足(x –1)2–(y –1)2≤2,q :实数x ,y 满足1,1,1,y x y x y ≥-??≥-??≤? 则p 是q 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四川文数5) 设p:实数x ,y 满足x>1且y>1,q: 实数x ,y 满足x+y>2,则p 是q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天津理数)设{a n }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q ,则“q <0”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a 2n ?1+a 2n <0”的( )

高中数学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讲义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一、命题 1、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语句,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p q 、一般形式:“若则”. 二、四种命题 () () () () p q p q q p q p p q p q q p q p ????????????原命题:若则逆命题:若则否命题:若则逆否命题:若则 例:原: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真) 逆: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是负数.(假) 否: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假) 逆否: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不是负数.(真) 结论:①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同假. ②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假无关.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p q p q q p p q p q q p p q q p p q p q p q ?≠>???、若称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若称不是的充分条件,不是的必要条件. 3、若而且记作“”,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是的充要条件. p q p q p q p q ≠????注:可以借助集合关系来判定: 是的充分条件.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 四、复合命题真假的表格. 1、 2、 3、 五、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 () 01:,:,p x M P x p x M P x ?∈??∈、全称命题它的否定 ()()00:,:,p x M P x p x M P x ?∈??∈2、特称命题它的否定 例:“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P ABCD A B C D ?四边形都有、、、共圆全称命题 ()() 0111111:+=20.P A B C D A C A B C D ??∠∠四边形其中,其中、、、不共圆特称命题 200020x R x x ∈+≤“存在,使+2" 2000:20P x R x x ?∈+≤,使+2 2:20P x R x x ??∈+>,+2 ()()??“福州人”“福建人”集合“福州人”“福建人”命题“福州人”是“福建人”的充分条件.“福建人”是“福州人”的必要条件 .

高二数学教案: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人教A版选修2-1)

课题:四种命题及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课时:00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会用等价命题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并写出四种命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断命题的真假;(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2)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引入 初中已学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请同学回顾:什么叫做命题的逆命题? 2.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 (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3.四种命题定义: 定义1: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

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逆命题的例子。 定义2: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否命题的例子。 定义3: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为逆否命题的例子。 小结: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否命题. 强调: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是相对的。 4.四种命题的形式 让学生结合所举例子,思考: 若原命题为“若P,则q”的形式,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应分别写成什么形式?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比较,总结如下: 原命题:若P,则q.则: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说明符号“¬”的含义:符号“¬”叫做否定符号.“¬p”表示p 的否定;即不是p;非p) 逆否命题:若¬q,则¬P. 5.例题讲解: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 (2)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则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 (3)若x2=1,则x=1;

高考数学专题: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考数学专题: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真题探秘】 1.1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分析解读 1.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复习时掌握集合的表示法,能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能判断集合是否相等.熟练掌握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会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研究集合的运算题。 2.浙江五年高考中对本节内容都有直接考查,集中考查了集合的运算. 3.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分值约为4分,属于容易题,高考试题中,考查集合的运算的可能性很大,主要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课标全国Ⅱ理,2,5分)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A.9 B.8 C.5 D.4 答案A 2.设集合A={y|y=x2+2x+5,x∈R},有下列说法:①1?A;②4∈A;③(0,5)∈A.其中正确的说法个数是() 1 / 16

A.0 B.1 C.2 D.3 答案C 3.(浙江镇海中学期中,1)已知集合A={x∈Z|x2-4x-5≤0},B={x|0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常用逻辑用语的考察是考试中的重点,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整理的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请大家掌握。 1、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则q;⑵逆命题:若q则p;⑶否命题:若p则⑷逆否命题:若q则p 注: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判断命题真假时注意转化。2、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q否定形式是pq否命题是 pq.命题p或q的否定是p且q p且q的否定是p或q. 3、逻辑联结词: ⑴且(and) :命题形式p p q pq pq p ⑵或(or):命题形式p 真真真真假⑶非(not):命题形式p . 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 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 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一假4、充要条件 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5、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短语所有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体,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体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短语有一个或有些或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个体或部分,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全称命题p:)(,xpMx 全称命题p的否定p:)(,xpMx。特称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