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探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探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发表时间:2018-12-13T10:28:08.050Z 来源:《红地产》2017年2月作者:袁莉

[导读] 本文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视角,首先分析了现状监测工作的重要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然后以具体案例出发分析现阶段该项工作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为进一步提高现状监测时效性与客观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前言: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卓著贡献,但是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应该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力度,所以如何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平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

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化贯彻落实,大气环境保护受到了集中的关注,而在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实践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而在这一工作中离不开现状监测环节的支持。所谓现状监测,主要是在项目周边设置一些监测的点位,然后对点位的大气质量实施动态性的监控与测量,最终获得精确的、客观的监测结果,这一监测结果可以为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与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而使得相关部门可以快速的、精确的分析出大气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最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符合标准的大气环境;与此同时,通过现状监测,可以有效的分析项目实施之后大气环境的改变情况,进而为激怒一部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得环境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现状监测能够为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数据,其监测结果能够客观而真实的反应出大气环境的质量情况,直接决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具有准确性。总而言之,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是非常必要的[1]。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的问题剖析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普及、科学发展观深化落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在诸多区域当中经常出现雾霾、沙尘等天气,对于社会生活与生产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都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如何做好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现阶段所开展的现状监测工作,一般都是在不同的区域中拟建项目,在同一个季节当中对相同的点位中的情况实施动态性的监测,而问题就出现在了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一部分项目的监测数据显示出某一种或者某几种污染物的监测结果是符合标准的,而另外一部分项目在实施监测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去显示这些污染物是超标的。以北京市昌平区昌平镇的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为例,其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实施了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发现,在监测期间大气环境质量优秀监测的天数为60天,在60天当中,空气质量定位优的有15天,良的16天,轻度污染14天,中度污染2天,重度以及严重污染为13天。结合大气监测工作的相关要求,在每一个监测期间,至少应该截取具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当中的有效数据,由于相关规定当中对于季节代表性没有做出明确的阐释,所以在实施监测的时候该单位只截取了同一个季节中7天的相关数据。所以,在2015年12月1日到2015年12月7日中所生成的监测数据为现状监测结果的情况下,在这一区间当中,环境质量最差的就是12月1日,为重度污染;如果将2015年12月10日到2015年12月16日的监测数据作为现状监测结果的时候,那么大气环境质量最差的则是2015年12月13日,为中度污染;如果将2016年1月4日到2016年1月10日的相关数据作为现状监测结果,那么环境质量最差的则是2016年1月9日。由此可见,上述几种情况均满足导则的相关要求,但是实施监测的时间点不同,最终所得出的现状监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现状监测结果没有办法客观而全面的反应区域内部的大气质量,也就无法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的对策思考

在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结果生成的过程中,是与区域内部的空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所以在现行环境评价导则的现状监测制度中,增加了对现状监测时间之内所包括的气象条件的相关要求,在同样的监测时间范围当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所生成的监测结果的客观性,进而使得监测到的相关数据对于区域内部的环境质量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终达到客观而真实的反应区域内部的大气环境质量这一目标[2]。在现状监测的过程中应该涵盖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产生不利影响的气象条件,所以在实施现状监测的过程中,应该增加相关数据一天作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四级以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条件下的数据基础。在完成这一工作要求的基础之上,对于昌平镇这一监测点位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的监测数据为例,对其现状监测所生成的结果所具有的代表性进行重新分析。在该区域内部空气污染气象预报为四级或者以上的情况下,那么该区域内部的大气环境质量可以定为轻度污染及以上,这样一来就有效规避了在传统现状监测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将2016年1月4日到2016年1月10日的相关数据作为现状监测结果的情况下,将该区域内部在监测时间之内将大气环境质量情况最差的日期定为2016年1月9日这一可能,从而使得在实施现状监测的过程中,能够将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所生成的空气质量监测情况更加真实有效的反应出来,从而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实施大气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工作,会存在所获得的相关数据不能客观而全面的反应出区域内部的大气环境质量等相关问题;第二,在区域内部的大气质量情况实际上与空气污染的气象条件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的预报结果与大气质量监测最终结果之间会存在极大的关联性,这一关联性表现为线性函数当中的正相关关系。第三,在实施现状监测的过程中,将这一工作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得现状监测的数据能够更加全面的代表区域内部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而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区域内部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第四,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在导则指导之下的现状监测工作中,应该增加对于气象条件这一项要求,从而使得现状监测与气象条件二者结合起来,最终生成更加客观而精确的监测数据,为相关部门的分析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结语

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关注得到全面关注的背景下凸显出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而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现状监测是基础所在,但是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现状监测工作中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提高现状监测工作水平的措施。希望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现状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探索更具科学性的现状监测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白广彬.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6,28(03):10-16+19.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 1. 引言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 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2015年2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该片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尽管其中的部分数据和观点受到质疑,但这部记录片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雾霾大面积的出现和扩散,不仅在国内为民众所诟病,也日益为国际所关注和讨论。例如韩国和日本,就常把本国出现的雾霾天气归咎于中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认为中国的雾霾“飘洋过海”,荼毒美国。可以看到,雾霾在加速累及中国形象。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吐槽:“还有什么比索契这个满是棕榈树、没有雪的亚热带地区搞冬奥会更糟糕的事吗?或许是在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进行滑雪比赛、在雾霾笼罩的华北平原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吧。”报道直指目前的北京没有资格申办冬奥会。另一方面,雾霾也成为经济、环境失衡的形象代言,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就犀利地指出,雾霾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尽管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出现雾霾外交问题,但如果中国的雾霾天气继续恶化的话,不排除它会成为一个周边的公共外交问题。 第二,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投标文件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投标文件 一、项目环评收费 本项环评工作为总包,费用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费用、环境监测费用、环境影响报告验收费用。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费用 依据《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收费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文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咨询收费计算如下: 本项目投资为亿元,在投资额~2亿元区间内,收费标准为6~15万元,经内插法计算,收费标准为万元,如下图所示。 内插法计算收费标准 本项目为市政项目,调整系数为1,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调整系数为,最终收费为:×1××=万元。 2.环境监测费用 本项目环境监测涉及5个监测因子,监测点位为3个,费用为10万元。 3.环境影响报告验收费用 环境影响报告验收费用包括专家评审费、会议室的租用费和用餐费等,费用合计为2万元。

4.费用合计 费用合计为+10+2=万元。 二、项目环评流程和所需时间 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将尽快开始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制定监测方案并委托有资质监测单位开始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同时开始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体技术工作,并编写环评报告,待公众参与结果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收回后,完成环评报告并报等待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报告进行修改直至拿到该项目环评的批文。 本项目所需时间主要有公众参与、环境现状监测、环评报告编写和环评验收几部分组成,其中公众参与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和冀环办发[2010]238号文《关于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项目工众参与分两次进行,每次不少于10个工作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度如下表所示。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相山开发区20年统计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北(NNE )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结合规划区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拟在评价区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1-2个现状监测点(根据规划范围确定)。各监测点名称、方位见表, 具体位置见图。 图1规划区大气监测布点图 2、监测因子 根据开发区现有企业和拟进入的企业类型,选择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包括:HCI (小时值、日均值)、硫酸雾(小时值、日均值)、氟化物(小时值、日均值)、苯(小时值、日均值)、HCN(30min平均、24小时平均)、甲醛(小时值)、TVOC(8小时平均)、Pb (日均值)、锡(日均值)、臭气浓度(小时值)进行监测。 同步记录监测点位坐标、总云量、低云量、气压、气温、风向及风速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监测应在最不利季节监测,鉴于北方地区供暖期内空气质量相对更差一些,因此,应在开始供暖后尽快安排监测。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要求,监测时次满足所用标 准的取值时间要求,小时监测取2:00,8:00,14:00,20:00 4 个时段,日均值监测20 小时以上。所有点位和所有因子连续监测7 天。 监测方法选择监测因子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 采样按HJ664 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本次规划环评布设11点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2。

北京-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今日发布 2011-06-02 今天,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2010年首都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公报》内容更加翔实,语言简练,图表丰富,便于市民查阅和理解。 《公报》显示,2010年,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80万辆的情况下,北京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环境状况仍呈现出总体改善的趋势,大气环境质量连续12年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2010年我市环境状况仍趋向总体改善 大气环境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8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8.4%。各区县的空气质量也同步改善,优良天数比例在68.8%至83.3%之间。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每立方米0.032毫克,同比下降5.9%,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创近12年新低,一氧化碳的年均浓度同比下降了6.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为每立方米0.057毫克,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略有上升。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每立方米0.121毫克,与2009年持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1%。局部地区部分时段臭氧存在超标现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11.51万吨和9.2万吨,比2009年各下降了3.07%和6.88%。“十一五”期间(与2005年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39.73%,名列全国第一;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了20.67%,名列全国第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略有改善。2010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河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湖泊、水库水质略有改善。国家考核本市境内的拒马河、北运河和泃河3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2010年全市功能区环境噪声较上年略有升高,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基本保持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2010年环境大气中γ辐射剂量率、环境水体中总α、总β浓度和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与往年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属正常水平。电磁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1、某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s,烟气出口温度200℃,求在有风不稳定条 件下,环境温度10℃,大气压力1000hPa,10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 2、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不稳定 类,10m高度处风速2.0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 3、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 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1.5m/s。烟囱抬升高度为50m情况下,SO2最大落地浓度(P1=1.0)? 4、某工厂烟囱高45m,内径1.0m,烟温100℃,烟速5.0m/s,耗煤量180kg/h,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 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轴线上SO2小时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Pa=1010hPa) 5、某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风速4.0m/s,求SO2最大落地浓度(P1=40)。若使 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 6、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SO2产生量180kg/h,烟气脱硫效率70%,在其正南1000m处 有一医院,试求当吹北风时,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烟囱出口处风速6.0m/s,距源1000m处0.5h 取样时间,σy=100m,σz=75m)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 7、某拟建项目设在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SO2排放量为40kg/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该项目的大 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几级?(SO2标准值0.50mg/m3) 8、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15000m3/h,全年用 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12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9、设农村某电厂烟囱高280m,烟囱出口处温度烟温200℃,平均风速u10为3.8m/s,环境温度平均10℃, Pa为1013hPa,D稳定度。已知烟囱出口的直径为6m,每小时燃煤250t/h,试求Q h、△H和H e。当出口烟温为30℃时(采用水膜除尘),计算Q h、H和H e。

环评实施方案优选稿

环评实施方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前言 1.1目的意义 通过调查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明确评价区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分析论证本项目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指出现实存在与潜在的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目的,同时也为做好新孟河建设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目标任务 (1)针对本项目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结论。 (2)提出符合当地环境特征的环境对策、环境管理模式及环境监测方案。 2.编制依据 3.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4月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2月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水土保持法》,于2010年12月修正;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19-2011);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新孟河的通知》(国办发[2004]1号);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于2008年8月修正;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2001年11月国务院令第326号修正 2.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4);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hj/t19-1997); (4)《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4.主要工作内容 5.1工作内容(1)新孟河拓浚工程建设项目基础资料收集 a.项目情况系统了解,包括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包括工程量和工程布置,工艺设计 等。 b.新孟河拓浚工程项目区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水系水文、气象条件、植被状况 等。 c.新孟河拓浚工程建设对当地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拆迁情况、 对当地植被水系的影响和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d.新孟河拓浚工程目前建成的绿地系统、排水系统,及其效果分析。 (2)通过现场踏勘进行评价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a.主要施工内容(施工期间地表面大部分裸露,对此是否会导致水土流失)

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1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 研究背景概述 (1) 项目研究意义 (2)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国外研究现状 (3) 国内研究现状 (4) 1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概述 农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制约农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在农业也是积累的相当多的经验和知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山多土地少,土质不好,土壤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等劣势,这些劣势对农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日趋减少,而社会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日益增高,原有农作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因此,在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势在必行。而现代温室农业技术就能满足以上的要求。 温室控制技术主要针对湿度、温度、光照度等温室作物生长必须的外在物理要素进行调节,以达到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现代温室控制技术主要是能通过系统实时采集温室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照度,以达到温室植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控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在温室控制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在温室栽培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时间不算长,在配套技术与设备上都比较匮乏,使得环境的监控能力不高,生产力有限。能够实现全年生产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很少。而且需要进口温室设备,但投资又太大,需要的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所以我国温室环境控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与提高。 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 (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北京市PM2.5现状

关于北京市PM2.5的现状及相关措施的调查报告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1月10日,张力军表示,我国的PM2.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表示,PM2.5纳入评价后仅2成城市空气质量达标。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性状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固态和液态质点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化学混合物,它们的大小从只有几纳米的超细颗粒到几个微米直径以上的粗颗粒。在两者之间是被称为细颗粒的气溶胶,其直径在0.1μm到几个μm,所以大气气溶胶的典型尺度是0.001~10μm,其在大气中的居留期至少为几小时,平均可达几天、一周到数周,甚至到数年(如平流层气溶胶)。 来源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据了解,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

徐州坝山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目录 1.总则 (1) 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1) 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2) 1.3编制依据 (2) 1.3.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基本组成 (2) 1.3.2法律、法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评价标准 (4) 1.5评价工作等级 (4) 1.6评价范围 (5) 1.7评价因子 (5) 2.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 (6) 2.1徐州市基本情况 (6) 2.2拟建电厂所在地基本状况 (6) 2.3拟建电厂主要污染物、污染源的排放量 (11) 2.3.1主要污染源 (11) 2.3.3拟建的污染防治措施 (11) 3.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12) 3.1大气环境资料来源 (12) 3.2现状监测 (12) 3.3大气现状监测资料 (12) 3.4排烟状况 (13) 4.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环境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 4.1大气污染源的预估 (14) 4.2评价区域内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 5.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 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前提条件 (15) 5.2污染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观测 (15) 5.3预测模型及参数的选择 (16) 5.4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8) 6.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 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 7.清洁生产分析 (18) 7.1清洁生产措施 (19) 7.2烟气净化措施 (19) 8.环境影响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分析 (19) 8.1热电厂的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9) 8.2热电厂的假设项目文化效益分析 (19)

养殖场环评监测方案

xxxxxx有限公司 xxxxx种驴、肉驴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xx种驴、肉驴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xxxxxxxxxxxxxx 项目投资:总投资2.8亿元 项目联系人:xxxxx (xxxxxxxxxxxx ) 现因该建设项目环评需要,对当地声、大气、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方案如下: (1)声环境现状: 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 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昼间、夜间各1次。噪声监测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监测点位置:项目所在地东、西、南、北厂界各设一个测点。 具体位置见表1、图1。 表 声环境监测点位具体位置 监测因子:根据项目特点,本次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因子为NO2、SO2、

TSP、PM 10、H2S、NH 3。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规定执行,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 io日平均浓度连续监测,每日至少有20h的采样时间;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小时浓度采样时间为每日02:00、08:00、14:00、20:00,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TSP、连续监测,每日至少有24h的采样时间,取日均值。连续监测7天。 评价标准:SO2、NO2、TSP、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H2S 和NH3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 监测点位:共设两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厂区东南方100m 处和西北方 100m。具体点位见表2、图1 表大气环境监测点 (3 )地下水环境现状 监测因子:pH、高锰酸钾指数、总硬度、氨氮、溶解性总固体、大肠杆菌群 监测点位布置:共布设1个监测点:铁城村鱼掌组水源水井。 图1监测点位示意图 aa

环评报告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的布设 根据项目废气的特点和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情况,同时根据场址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状况,本次评价在场址周围设置2个大气监测点,其具体布点情况详见附图四及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因子及分析方法 根据本工程排污特点,确定监测因子为SO2、NO2小时值和日均值,TSP、PM10日均值。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2。 表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分析方法 3、监测时间和频率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由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22日至2015年5月28日进行监测,一次性连续监测7天。监测频率见表4-3。

表4-3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因子和监测频率 4.1.2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气象数据 本项目环境空气监测期间参数统计表见表4-4。 表4-4 环境空气监测期间参数统计表

4.1.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根据新乡市环境保护局红旗区分局关于本次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意见,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4-5。 表4-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6。 表4-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

监测数据表明,除联盟新城小区PM10日均值出现轻微超标现象外,其余各监测点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根据调查可知,PM10超标的原因主要和新乡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且集中,颗粒物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素有关。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的布设 本项目废水经医院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小店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本次评价利用河南省联谊制药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其布设情况详见表4-7。 表4-7 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一览表 (2)监测因子及分析方法 本次评价利用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为:pH、COD、氨氮、SS、硫化物、锌,共计6项,同步测定水温、流量,监测频率为连续3天,每天一次混合样送检。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选配的方法进行监测。具体监测方法见表4-8。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样板

1?临测依据 (1)国家环保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桂环管字[1996]58号《关于广西城市环境综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办法环境监测技术要求的通知》。 2.国家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3.质量保证 本站持有省级《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参加监测分析的技术人员均通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质合格证。样品采集、呆存、贮运、分析全部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进行,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所使用的仪器经过省级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室内分析采用带标准样测定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 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结果 4.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4.1.1监测点位 根据大气监测布点原则及洛西镇城区地形、地貌、面积、气象等各种因素特征,监测点位布设采用《XX 市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优化研究》网格优化布点法。整个 城区共设置二个大气监测点位,监测点编号及具体位置详见附表4-1。

4.1.2 监测项目 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xx市城区污染情况,确定本次xx市xx 镇城区大气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微粒物等三项。 4.1.3监测频率 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四个代表时段,即8时、12 时、16时、20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每次采样0.5小 时,其中总悬浮颗粒物每天采样四次共用一张滤膜。采样同步观测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地面常规气象参数。 4.1.4监测分析方法及监测仪器 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进行。 大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频次及仪器见表 4- 2。 表4-2 大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频次及仪器

北京空气污染情况分析

北京空气污染情况分析 摘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大气污染的原因,和北京大气污染的影响,指出了北京 空气污染治理的急迫,并提出了关于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些 建议。 前言:近年来北京大气的污染状况相当严重,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是世界衡量中国的重要指标,因此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做好北京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北京市的PM2.5 的数值一直居高不下,在空气污染中,PM2.5对人群,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健康的危害性,目前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一旦颗粒物浓度过高,能见度低、肉眼看去灰蒙蒙一片的灰霾现象就可能出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如今都呈出一个不好的趋势,灰霾天气出现的比例越来 越高。 一、北京空气质量现状概述 北京市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抱着大城市机会多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离开家乡,奔向首都,年轻人们更是把能留在北京工作和生活视为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体现,因此北京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加大,运动车保有量更是与日俱增,为了容纳如此大量的人口,北京各处不断施工建楼,这一切在

促进北京发展的同时,也给北京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以国家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分析发现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在总体变化上呈现出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趋势,反映出大气环境质量逐步得以改善的良好趋势,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在环境改善这条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 二、北京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大气环境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污染源的排放、环境保护经费的投入、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环境管理措施及力度、公众参与等,笔者总结了各方言论并结合个人理解,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污染物排放量大: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和扬尘,北京日益繁华,常住人口不断增加,这势必会增大北京的资源需求量,也会为北京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机动车数量与日剧增,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也成倍增加,人口增加了,这些人当然要有居住的地方,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绿地变成房屋,植被量减少了,土地被破坏了,环境污染问题就加重了。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中化泉州石化青兰山库区运营配套及海底管线登陆防护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公 参 简 本 建设单位: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该研究所 2014年7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组成 (1)项目名称:中化泉州石化青兰山库区运营配套及海底管线登陆防护工 程 (2)建设单位: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属于填海工程 (4)地理位置:惠安县净峰镇杜厝村东北侧、福建联合石化青兰山库区与中化青兰山库区之间海域与陆域,位置见图1.1-1。 (5)建设工期:12个月。 (6)项目总投资:4703.96万元 (7)建设规模:三角地围堤工程(295.8m)机回填整平工程。 具体工程技术指标见表1.1-1。 表1.1-1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图1.1-1 工程地理位置图1

1.2工程建设方案 1.2.1 场地现状 拟建三角地块围堤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净峰镇杜厝村北,福建联合石化青兰山库区与中化泉州石化青兰山库区之间,陆域面积为1.5084 公顷,海域面积为3.5061 公顷。场地现状为土石堆填区,多处有开挖施工的痕迹,地面高程10~24m不等,临海一侧坡度较陡。目前场地内已建的项目包括排水管涵工程、海底管线工程及其登陆管线等。 本项目新建三角地块新建围堤工程北端与福建联合石化30万吨级码头及护岸衔接,南端与中化青兰山库区围堤相接。场地内已建有库区排海管涵、登陆管线及海底管线防护结构,详见图1.2-1。已建的登陆管线防护结构依托现有地形以海底管线为中心,南北长度各50 米,总长约100 米。 图1.2-1 三角地现状图 1.2.2 征海情况 本项目申请用海总面积约为5.2537hm2,其中填海工程占用海域面积为4.6957 hm2,管道用海变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常规因子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环评引用宁波滕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通检测)第ZTE20170535号)中常规数据检测。距离本项目南侧1.5km。 1)监测布点 具体点位见表4.2-1和图4.2-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 表 本项目 HQ3 地表水监测点位 噪声监测点位 地下水监测点位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2)监测项目 TSP、PM10、SO2、二氧化氮 3)监测时间、频次 监测时间为2017年3月27日至2017年4月2日,共计监测7天。4)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2-2环境空气小时值检测结果

表4.2-3环境空气小时值检测结果

表4.2-4 环境空气日均值检测结果

从监测结果可知,奉化区空气环境质量基本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4.2.2特征因子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环评参考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奉化市巨新铸造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数据,委托浙江中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实施了现状监测。距离本项目南侧1km。 1)监测布点 具体点位见表4.2-1和图4.2-1。 2)监测项目 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3)监测时间、频次 监测时间为2015年5月28日至2015年6月3日,共计监测7天。 监测频次:连续7天,每天4次,具体时段为02:00、08:00、14:00、20:00,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 监测期间同步进行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天气要素的观测。 4)监测分析方法 见表4.2-6。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6 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讲解学习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

第一、二章作业 教材P22: 2、3、4题 2、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功能的体现。 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预知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 导向功能:是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以上三种都隶属于这一功能 3、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4、论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1)具有法律强制性:现行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要求,具有不可违抗的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各种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开工建设之前,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分级审批: 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来承担。 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甲、乙两级证书。 教材P35: 2、4、5题 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5、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补充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几个工作等级?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将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评价次之;三级评价较简略。 等级划分的依据: ①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环评监测方案编制要求

*****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1.1 监测因子 (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36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1.2 监测布点 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表1 现状监测布点 补充监测布点要求: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 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6 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 个监测点。 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 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评价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监测点设置数目参考表1执行。 城市道路项目,可不受上述监测点设置数目限制,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状况,并结合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1.4、监测时间及频次 (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监测数据,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3)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5,08,11,14,17,20,23 时8 个小时浓度值,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8,14,20 时 4 个小时浓度值。日平均浓度监测值应符合GB3095 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4)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监测时间须满足所用评价标准值的取值时间要求。 1.4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规定执行。 2、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

论北京大气环境质量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曾一度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我通过查找近几年来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来分析今年的大气环境,分析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大气质量是城市或区域环境质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气污染是复杂的现象, 是自然和人为环境条件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特定时间、空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此, 分析与总结北京近年来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关的大气环境变化情况, 探索大气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对北京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北京的地形地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西北地形高、东南地形低。而综合气象条件的分析表明:北京从气流上讲实际上是一个大盆地,形成了特殊的大气环流效应,很难依靠自然环境来净化,这就使得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在网上查阅到了以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统计的北京自2006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数据,以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调查得到2012年不完整数据,北京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22至0.04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30至0.06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82至0.126毫克/立方米。 北京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凝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大。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也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前不久刚刚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卫星图像显示北京汽车尾气污染居世界之最。 二是北京的地形影响。 北京东、西、北三面环山,仅南面是平原,所以只有在冷空气带来的北风吹拂下,污染物向南面扩散,空气质量才能转好。而如果是其它的风向,遇到了大山的阻拦,污染物依然留在城区里。 大气颗粒物与居民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采暖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都与健康指标指数总和有关。同时由于人13'密集,大量消耗能源,引起城市气候的变化,北京已经成为强热岛地区。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研究,在高温闷热天气居民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传染病、中暑超额死亡0.5倍。冬季逆温条件下易促发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系疾病的死亡。 北京大气环境的治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