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太阳评课稿

四个太阳评课稿
四个太阳评课稿

《四个太阳》评课稿

刘霞老师上的《四个太阳》是一堂充满了生命气息的语文课,本节课在刘老师那具有亲和力、带有童真和童趣的语言引导下,孩子的学习兴趣极高。既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既体现了335教学模式,又对模式有所创新。本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紧扣单元重点,激发学生创造力。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爱思考、会动脑,遇到问题多想办法的意识。刘老师一开始先让孩子置身于火热的夏天,然后让孩子们想办法来解决,进而引出课文的“画绿太阳”的学习。暗示孩子想办法还要优选方案,还要顾全大局,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育德思想。

二、创设情境,注重体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理解“邀请”一词时,老师尽力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落叶邀请小伙伴,既理解了字句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练习,可谓是一举多得。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其音画等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体验“清凉、冻僵、温暖、多彩”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学生被形象生动画面及音效吸引了,随即我又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他们入情入境。

三、阅读不忘识字写字。在复习生字词时,刘老师让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开火车认读时提醒小朋友要仔细看,认真听,如果小朋友读得对,就跟着他读一读,如果读错了,就举手帮助小朋友。通过这样的读,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写字教学更是

巧妙地融入课中操之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就把“为”“光”两字的笔顺掌握了。

四、注重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生活即语文,语文还原生活的理念。如:在理解“清凉”“到处”这两个词语时,能巧妙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教学。首先,借助两张截然不同的夏天图,给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悟“绿太阳”给大地带来的清凉;接着,通过老师的引读,把看图与文本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使孩子们从文字中再一次感受到清凉。最后,在学生说出除了校园、街道,还有高山、田野都变清凉了后,老师提问:“课文哪个词告诉我们很多地方都变清凉了?”学生马上找到“到处”这个词,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到处”。又如在学习春天那一段时,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说说春天有哪些颜色,让学生感悟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五、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因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读为经,以练为纬,致力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刘老师比较重视朗读的训练,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设计让知识点有机地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在教学“金黄的太阳时”,利用多媒体启发思维想象,让学生深刻形象的去感受秋天果园的丰收景象和各种不同的香甜的水果,体会采到了“金黄的落叶”,闻到了“水果的香甜”,体会到了“金黄的太阳”给人的喜悦、欢乐。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落叶,作为情境创设,再让学

生感情朗读,让学生读进文本,读出心中的快乐。读的方式也多样化,达到了朗读训练的目的。

六、注重学法的渗透。课文的四个段落,结构相似,刘老师重点指导了第一、二自然段,渗透学法,然后大胆放手让学生按前两个自然段的学法:读——画——想——背小组合作学习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

七、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教师贴出“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四张图片,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的主线条和大致轮廓,获得整体上的印象,在视觉上获得美的享受。

八、小组合作效果明显。在检查小组读文中,小组长大胆领读。在教师范读时,学生对照问题边听边思考,小组内讨论,小组长组织有序,学生活而不乱,大胆发言,为之后的全班展示交流打好了基础。

总之,刘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十分突出,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教师教态自然,能及时评价学生,多用鼓励性语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动。

最后,说点不成熟的看法:学生汇报学习春天那一段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春天欣赏的感性层次上,还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古诗来赞美春天,如莺歌燕舞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其实一个个的四字成语和诗句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打开生活的记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积累了词句,又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