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XX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1、中国古代的人口总量的变化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这组人口数据说明,

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

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

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2、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3、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寻求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中国历史人口起源于两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人口密度高于西北人口密度,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

(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亩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口变迁完全归因于粮食的多少和农业生产的兴衰,但农业发展和粮食丰收肯定有利于人口增殖。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也与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的广泛种植有密切关系。

(3)社会环境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

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总量的减少。三国时期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口的摧残。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环境的破坏。翻开史书,屡有“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人相食啖”的记载。三是造成在籍人口下降。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迁徙。迁徙人口脱离原籍,使国家在籍人口减少。反之,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增殖人口。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环境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就政策而言,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只要政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轻徭薄赋,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就有利于人口增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对人口增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有饥俄而死,也有人口逃散和隐匿人口现象。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变化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记和调查制度。人口统计制度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也成为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的人口统计或残缺不全,或有可能失真,但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人口资料,成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口历史变迁概貌的重要依据。

人口变动的途径有两条:

一条自然增加,

另一条,则是迁移。

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轨迹)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人口迁移的原因:

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人口迁移的史实

第一、秦汉时期人口从东向西迁移,如秦始皇命令12万户富豪迁咸阳(60万人),汉高祖迁大量人民到长安。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

第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从北向南迁移,如少数民族内迁(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起陆续内迁。),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

第三、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

第四、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

第五、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如秦朝时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移居东南亚的就更多了。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6)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4、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所获得的是第一代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了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整个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基本上属于这种第一代的生产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1)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2)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3)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

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般说来是与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相同步的。如汉初汉高祖为恢复经济,一面号召流离的劳动力回到生产上,一面鼓励生育,人口和劳动力开始有了增殖,此时社会经济也开始得到初步恢复。惠帝、文帝、景帝时,人口增殖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并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清代前期我国人口为什么急剧增长?

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为什么清康熙以后,我国人口会这样迅速增长呢?首先,是因为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面;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的发展,粮食生产跨上了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两宋时的100公斤提高到125公斤;而且,清朝最后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农业地区扩展到了云南、内蒙、西北和东北,使全国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物质基础。同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人头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全部按土地多少纳税,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使长期隐瞒不报的户口陆续报了上来。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后,还使城镇居民全部免除了人头税,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再加上清政府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从而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6、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建国初期,我国省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二是东部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广大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在省区之间的迁移主流是人口自发的流动。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我国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西部、北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所以解放前河北、山东的贫苦农民就向东北迁移,山西向内蒙古迁移,甘肃向新疆迁移。建国后,全国人口主要移出地区是黄河、长河下游地区。这种人口的迁移,对于调整全国人口的分布,开发荒地和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边疆地区都有积极作用。

7、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

(1)成因: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④农村体制改革。

⑤城市的吸引力。

(2)特点:

①流动据经济定向:

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③流动不稳定。

④文化素质偏低。

(3)利弊:

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8、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

9、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

(3)我国资料的拥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

(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

(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

(6)国家用于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

(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

(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

(9)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0、我国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计划生育已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

11、认识:

1、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因在于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

2、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轨迹明晰而有力,历时长久,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力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中原,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2)五代十国(3)南宋。

3、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行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边防。

4、清代人口比明代人口成倍增长,近代中国大门被西方打开,这为国内过剩人口移居海外提供了条件(如东南亚美洲),但由于中国向海外大量移民的机会已经错过,故内地贫困人民只好向边远地区移动(西北、西北等)。

5.影响我国人口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天灾人祸。

专题训练: 板块综合(一) 中国古代史

板块综合训练(一)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南京调研测试)魏晋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宗庶杂居,以定维城之业。”该观点主张()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解析:选B。“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指的是分封诸侯,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2.(2019·汕头二模)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突出体现了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皇权至上的观念逐渐形成 C.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D.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解析:选C。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吴国的淹城由外城、内城和子城等组成,在外城之外有护城河和外城城墙,在内城外有内城护城河和内城城墙,在子城外有子城城墙。结合春秋时期战争频仍可知,这是为了战争的需要设计的,体现了防御的价值,故选C项;从图中看不出其与经济有关的设计布局,排除A项;皇权至上的观念是在秦朝以后形成的,排除B项;从图中看不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体现不出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 3.(2019·济南二模)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A.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解析:选D。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 4.(2019·滨州二模)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丞相任用由以功臣、功臣子为主转变为以掾史文吏、经学之士为主,经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这主要反映了儒学政治影响力的增强,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西汉丞相出身变化,无法从整体上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也并未体现丞相权力的变化,排除A、B两项;根据材料可知,外戚宗室任丞相数量较少,排除C项。 5.(2019·重庆二模)唐玄宗时简选翰林学士入值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目为内相”;穆宗时宰相李逢吉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由此可知,唐代翰林学士之设()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监察机制 C.保证了决策质量D.牵制了外朝相权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参与机要的陆贽被看作“内相”、李绅敢于“排抑”大权在握的宰相,这都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故选D项;材料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但材料并未涉及减少手续,提高效率,排除A项;监察机制是指对机关或工作人员的监督(督促)考察及检举,与材料主旨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与保证决策效果及提高决策质量无关,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人口迁移为例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戴艳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36万人。但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上海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的呢? 上海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近现代的人口迁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上海市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分析上海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探究人口迁移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一、解放前上海人口迁移(1843~1949年) 1、人口迁移的表现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开埠以后,人口迅猛增长,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为520万。 1928年始,上海华界(租界以外的地区)开始有居民籍贯登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停止居民的籍贯登记。下图为1929~1936年上海市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海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2、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迁入人口中,以工商业者及小型个体业主为主,即多为经济活动人口。②流入上海市的以离上海近的江浙两省的人为最多,约占迁入总数的3/4(1949年上海市综合统计)。③出现大量来自海外的移民,主要有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本阶段,由于上海开埠,使上海成为我国中外贸易中心,此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的吸引。上海开埠,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如政治、交通、资金、技术等有利的条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

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

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 1、以下表明夏朝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史实有:①私有制的产生②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分化③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④监狱、军队、管理的产生和设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历史的进步,主要依据是 A、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更有利于社会大多数成员实现自身的价值 B、奴隶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更加平等、和谐 C、原始社会末期大规模屠杀战俘的现象基本消失,奴隶主阶级富有人性 D、运用国家权力保护私有财产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史学界把“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的斗争称之为“汤武革命”,予以充分肯定。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其领导的斗争代表了广大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B、汤、武本身就是奴隶或平民 C、斗争解放了奴隶和平民 D、斗争推翻了暴政、解放了生产力 4、东周和西周时期的最大不同点是: A、都城位置 B、疆域版图 C、周王地位 D、生态环境 5、关于春秋列国之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尊王攘夷” B、主要在大国之间进行,小国没有卷入 C、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 D、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没有丝毫的积极意义 6、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学术文化却异常活跃,科技成就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原因主要在于: A、各诸侯国统治者重视学术文化的发展 B、广大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C、与境外各国的文化交流的频繁 D、社会大变革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 7、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此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灭六国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确立的必要前提: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促进了秦朝国力的发展,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C、长城和灵渠的修建表明中央集权制有利于集中国力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D、六国的灭亡表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经形成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必修一至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专题一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 农业 (1) 耕作方式的变迁: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②商周时期:石器锄耕。③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 (2) 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③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手工业 (1) 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 商周青铜铸造十分繁荣, 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最著名。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 商朝时己能烧制出原始瓷器。 3. 商业 (1)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 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4. 经济政策:战国时期, 商鞍在秦国实行变法,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 都继承并发展这一政策。 考点 2、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1)含义: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义务及权利: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内,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 扩大了统治区域, 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宗法制 (1)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 (2)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3. 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政治制度强调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考点 3、精神文明 1. 汉字 (1) 6000多年前, 原始文字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脱离图画, 形成汉字。 (2) 商朝时,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 汉字按照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 其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2. 中国画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三) 一、选择题 1.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 B.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C.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 D.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 2.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 铲形币 B. 刀形币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蚁鼻钱 3. 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位诗人是() A. 屈原 B. 贾 谊 C. 王船 山 D. 曾国藩 4. 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A. 新罗 B. 日 本 C. 意大 利 D. 印度 5.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是() A.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 秦始皇 B. 齐桓

公 C. 启 D. 禹 7.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A. 山东 B. 浙 江 C. 福 建 D. 广东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①设置丞相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④制造文字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9.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 A. 辽 B. 北宋 C. 西 夏 D. 吐蕃10.下图材料中的“吾”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 宗 C. 武则 天 D. 唐玄宗 11.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在()

实验一-人口迁移问题

实验报告一 人口迁移问题 一、 实验内容 假设一个城市的总人口数是固定不变的,但人口的分布情况变化如下:每年都有5%的市区居民搬到郊区;而有15%的郊区居民搬到市区。若开始有700000人口居住在市区,300000人口居住在郊区。请分析: (1)10年后市区和郊区的人口各是多少? (2) 30年后、50年后市区和郊区的人口各是多少? (3)分析(2)中数据相似的原因。 二 、实验目的 1.巩固线性代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用矩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n 年后的人口预测模型,如题目中所要求建立的矩阵为A=??????85.005.015.095.0和B=?? ????300000700000 则第n 年后的人口模型为C=(A ^ n )*B,其中C 的a11元素为n 年后市区居民人口,a21元素为n 年后郊区居民人口 三、 实验结果 (1)(2)题实验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拓宽 对于(3)问中提出的“实验结果趋近于相似数据”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证明: 如果选择R^2的基u1和u2,令u1为??? ???13,u2为?? ????-11,则B 可以由该两基表示为 B=?? ????300000700000=250000??????13+50000??????-11=250000* u1+50000* u2 且A*u1=??????85.005.015.095.0??????13=?? ????13=u1 A*u2=??????85.005.015.095.0??????-11=0.8?? ????-11=0.8u2 由此得到(A^ n) B=250000 u1 + 50000 (0.8)^ n u2 所以,当n 增大的时候,右式第二部分趋近于0 则数据会趋近于250000 u1=?? ????250000750000. 四、实验总结 本题通过建立有关矩阵乘法及其幂运算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数学软件,将原本复杂的人口迁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从而成功将问题进行简化。 通过多次幂运算的结果,得出了数据趋近某一极限值的结果,并通过对相应线性空间合理选取其基础解系的方法,成功解释并证明了“人口将逐步趋近于稳定这一结论”。 这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类似的人口迁移计算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 实验人:金铭 学号:2110101162 班级:机自17 2011.12.15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部编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反映了() A.《史记》题材多样B.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 C.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D.艺术价值相当高 2.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公元916年建立起庞大帝国,它的建立者是 A.颉利可汗B.耶律阿保机C.皮罗阁D.铁木真 3.“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社会混乱的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封制的推行B.焚书坑儒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D.黄巾起义4.唐朝国势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黄巢起义B.五代十国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封建王朝中结束了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有 ①秦朝②西晋③隋朝④元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学而优则仕”(注: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能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 7.为进一步强化军权,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的皇帝是 A.明太祖B.建文帝C.明成祖D.明熹宗 8.历史课上,小华问小东:“‘暴君’是什么意思?”小东得意地说:“‘暴君’是指统治极度暴虐腐朽的统治者。”下列君王中不属于暴君的是 A.夏桀B.商王汤C.商纣王D.周厉王 9.历史上,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政权分立局面,于589年重新完成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 10.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A.581--618年B.589--618年C.581--600年D.588--618年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案)

人口的迁移教案 学校:嘉应学院 年级及班级:071班 授课老师:蔡小丽 授课时间:第12 周星期三第9 节 上课题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2 必修,2006年第1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P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培养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事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手段开展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国内、外人口迁移的情况,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因素,体会人口迁移的艰辛。 通过探讨“德国移民”,激发学生要尊重民工,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同时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三、课型: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 五、教具:小黑板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课与新课导入 【讲述】在上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因为上一节课的内容跟这节课的有很大的联系。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人口迁移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照时间划分,可分为哪些形式? 【学生回答】永久迁移和季节迁移。 【提问】按照迁移方式划分,又可分为什么形式? 【学生回答】自发迁移和有组织迁移,个人迁移和集体迁移,自愿迁移和被迫迁移。 【提问】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 【学生回答】可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讲述】很好,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移情况。那么,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二)讲授新课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含解析)新人教版

、选择题 1. 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 ) A. 祖先和国土 C. 上帝和祖 D. 国土和皇帝 2. (2017·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施是( ) D. 造船技术高超 4. “说凤阳, 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 荒。 皇帝”指的是( A. 唐太宗 5. 想了解中国 17 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 书》 D. 《唐本草》 6. 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政 策 B. 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 C. 西方国家发展迅 速 D. 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 明清时期 C. 明成 D. 明太祖 B. 国土和祖 明政府采取的措 A. 派鉴真东渡日本 B. 派郑成功驱逐荷 C. 派张骞通西域 D. 派郑和出使西洋 3. 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明初国力强盛 B. 海上交通发 C. 指南针的应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 B. 元世 B. 《本草纲 目》

) 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 关 至临洮 C.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 洮 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1.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 外夷货物以通 有无。”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 C.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1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 C.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 D. 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13. 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 A. 台州战役 B. 雅克萨战 役 C. 尼布楚战 役 D. 乌兰布通战役 8. 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 ) A. 贾思勰 B. 李时 珍 C. 宋应 星 D. 徐光启 9.600 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 A. 卫温 B. 郑 和 C. 戚继 光 D. 郑成功 ) 7. 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的战 役是( 10.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 起止点为 B. 东起辽东, 西 D. 东起 A.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交 D. 对外自由开放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①秦始皇;②郡县制;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唐太宗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促进了什么历史局面的形成? 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贞观之治;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 (3)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行省制度 材料四: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 (4)材料四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利用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做君主,但是却不能只用武力来治理国家,含义是指要用文、用德、用科学的管理... (5)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者是谁?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②秦始皇(1分)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久而久之,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 (2)隋朝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选官依据发生了怎样变化?除选官之外,还给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革? ①科举制。(1分)②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转变;凭才学做官;③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答对其中的一点即可得1分) 材料三:1368年至1848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 编选张书林 12分开放题每题10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题20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析题——从哪些角度入题] 本题是自拟论题型论述题。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严谨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题意和学生熟悉的四大发明外传的相关知识得出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禅让制(民主推选首领) 2、奴隶社会: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 3、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朝),科举制(隋朝)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㈠发展历程: 1、萌芽:战国、法家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初步建立: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3、正式建立:秦朝表现:政治上“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 设郡县制”,思想上“焚书坑儒”。 4、巩固: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儒思的正统地位。 5、完善:隋唐⑴实行“三省六部制”。⑵实行“科举制”(创立:隋炀 帝,进士科。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考诗赋。衰落:明朝八股取士。废除:清朝。影响: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6、新发展:宋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7、强化:明清⑴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中央废中 书省、丞相,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削藩、迁都北京。⑵清朝: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㈡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三:清明统治(封建治世)1、文景之治(西汉):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以德化民。2、贞观之治:勤政爱民;轻徭薄赋; 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人才和重视纳谏。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4、开元盛世: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5、康乾盛世。 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1、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 统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含解析新人教版

明清时期 一、选择题 1.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 A. 祖先和国土 B. 国土和祖 先 C. 上帝和祖 先 D. 国土和皇帝 2.(2017·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派鉴真东渡日本 B. 派郑成功驱逐荷 夷 C. 派张骞通西域 D. 派郑和出使西洋 3.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明初国力强盛 B. 海上交通发 达 C. 指南针的应 用 D. 造船技术高超 4.“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 A. 唐太宗 B. 元世 祖 C. 明成 祖 D. 明太祖 5.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 《天工开物》 B. 《本草纲 目》 C. 《农政全 书》 D. 《唐本草》 6.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 A. 清朝实行闭关政 策 B. 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 C. 西方国家发展迅 速 D. 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

7.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的战役是() A. 台州战役 B. 雅克萨战 役 C. 尼布楚战 役 D. 乌兰布通战役 8.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A. 贾思勰 B. 李时 珍 C. 宋应 星 D. 徐光启 9.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A. 卫温 B. 郑 和 C. 戚继 光 D. 郑成功 10.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 关 B.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 洮 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1.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交 往 C.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D. 对外自由开放 1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 C.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 D. 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13.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