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三病母婴传播,质量控制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一、孕产妇抗病毒治疗方案 (一)推荐方案。 1. 孕期或临产发现感染、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应即刻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案推荐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方案一: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或 方案二:替诺夫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表1. 常用抗病毒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 药物单次剂量使用方法 AZT300 mg1天2次 3TC300 mg1天1次 LPV/r200mg/50mg/片,2片1天2次 TDF300mg1天1次 EFV600mg1天1次 2. 孕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根据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进行病毒抑制效果评估。如果病毒抑制效果理想(即病毒载量小于最低检测限),可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否则,调整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 (二)注意事项。 1. 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是否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也无论其检测结果如何,都要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在分娩结束后,无论采用何种婴儿喂养方式,均无需停药,尽快将其转介到抗病毒治疗机构,继续后续抗病毒治疗服务。特别强调,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停药,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少要持续至母乳喂养结束后一周。

2. 当孕产妇血红蛋白低于90g/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0.75×109/L,建议不选或停用AZT。应用TDF前,须进行肾脏功能评估。 具体参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及《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二、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详见表2和表3)。婴儿若接受母乳喂养,应首选NVP方案。 表2.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奈韦拉平(NVP) 出生体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 ≥2500g NVP 15mg(即混悬液 1.5ml),每天1次 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 者,婴儿应服药至出 生后4~6周; 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 开始用药者,婴儿应 服用6~12周。 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 病毒药物,则婴儿持 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 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 <2500g 且≥2000g NVP 10 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 <2000g NVP 2 mg /kg(即混 悬液0.2ml/kg),每天 1次 表3.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齐多夫定(AZT) 出生体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 ≥2500g AZT 15mg(即混悬液 1.5ml),每天2次 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 者,婴儿应服药至出 生后4~6周; <2500g AZT 10mg(即混悬液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艾滋病的预防主题班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懂得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艾滋病的危害。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不可能传播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2. 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没有洲界,没有国界,更不认种族和肤色。1998年底,全世界累计已有473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5岁以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已超过400万。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至少已使近1000万的儿童成为孤儿。预计到 2020年,全球将有4100多万15岁以下的儿童因失去母亲而变成艾滋病孤儿,并在为生存而挣扎!现在因艾滋病而死亡的总人数已超过1300多万,占据了世界死因排位的第四位。仅在1998年一年中,就约有58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25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中国有84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八成是青壮年。这是多么触目我惊心的数字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这个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 二、授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

预防艾滋病教案

《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教案 玉溪第二中学 2019届2班郑棋方 【教学内容】 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 【教学目标】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4、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形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艾滋病的知识,教师准备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述:请同学们想一下你身边有过艾滋病人会出现吗?他们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谈谈你所了解的艾滋病。 二、讲授 (一)什么是艾滋病? 教师展示关于艾滋病产生的实例图片,流程图等。 1.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2.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3、母婴传播 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 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 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 根据《转发卫生部关于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惠市卫[2006]163号)文件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孕期(艾滋病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生产过程中(胎儿通过母亲产道时感染)和产后(艾滋病病毒经哺乳等密切接触而传播)等环节。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相当严峻。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几年每年增长幅度已达20%-30%,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部分地区资料显示,不同传播途径比较,母婴传播所占比例已由%上升到%,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逐渐增加,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并由此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根据国务院《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确定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卫生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27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在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中已明确提出“阻断母婴传播”是一项重要干预措施。 二、实施目的与目标 (一)目的: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支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对自己的生殖健康做出知情选择;为儿童及其父母提供关怀、支持和治疗等预防措施。达到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及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专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5%; 2、提高健康教育水平,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85%; 3、为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覆盖率达到85%; 4、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采取预防措施。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90%,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90%;

预防传染病教案)

预防传染病教案 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

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 (四)教学策略

国旗下讲话《《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国旗下讲话——《《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高一七班的张仙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据统计,近20多年来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病,一旦感染,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药可救的,但是只要我们洁身自好,科学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艾滋病的,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远离可导致性骚扰和性暴力的环境和场所,比如不要出入夜总会、歌厅;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休息时间在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不能玩得太晚等。 2、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毒品,不纹身,不纹眉,不纹唇线和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到消毒不规范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等均不会感染爱滋病。 老师、同学们:学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传播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殿堂,加强对大家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证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防止滋生新吸毒人员和毒品向社会扩散的一项重要措施。让我们一起

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构建一道坚强防线,远离毒品、艾滋病,珍惜生命。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艾滋病从我做起》

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总结

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总结 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总结范文 20xx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主题仍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84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在院团委的领导下,我们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以今年艾滋病日主题为口号在校园进行一次艾滋病宣传活动。为了搞好艾滋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内容及方法 1、开展全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举办预防艾滋病板报展览活动;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19个教学班,由政教处配合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板报、展览、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青春期性教育,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教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教材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 (1)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2)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丧失。 (3)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艾滋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能治愈这种疾病的特效药物。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通过三个途径传播: (1)性传播:如果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发生性关系,就有受感染的危险。 (2)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有注射器具及其它能刺伤皮肤的用具,都有被传播的危险。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76.5%是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 (3)母婴传播:也叫垂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在怀孕期、分娩过程或喂哺母乳时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三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而传染,也就是感染者的体液进入了未感染者的血液循环中。 3、哪些人应考虑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1)曾经有高危行为的人,如多性伴者、同性恋者、卖淫嫖娼者、共用注射器吸毒者及他(她)们的性伴侣; (2)在感染者较多的地区或在血液安全没有保障的条件下接受过输血的人; (3)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妇女所生产的婴儿;(4)配偶是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 4、什么是自愿咨询检测? 自愿咨询检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CT。顾名思义,自愿咨询检测强调的不仅仅是检测,更注重其检测的自愿性与同时提供的咨询服务。自愿检测包括三部分:检测前咨询、检测与检测后咨询。检测前咨询是在检测前就病人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征求病人对检测的意见。在病人同意的基础在进行HIV的抗体检测,无论检测结果如何,均要进行检测后的咨询。对于HIV阳性病例,要就日后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获得的各种服务进行咨询,并使其能够接受检测结果;对于那些阴性病例,检测后咨询同样重要,要告知其避免高危行为,防止感染,保持阴性症状。

传染病工作实施实施方案

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城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你想知道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怎么写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吧! 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一一、高度重视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防控是一项长期任务,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乙肝、手足口病、出血热等6种重点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已成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一)艾滋病防控认真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五扩大六加强”等政策,重点推行艾滋病防控“三个全覆盖”措施,即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覆盖我辖区学校。医务人员开展“一对一”关怀覆盖全体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免费安全套覆盖宾馆可留宿场所。设立县医院为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 (二)结核病防控县医院为结核病定点医院,负责结核病诊断、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方案的确定。我院负责患者发现、转诊、督导、随访、服药管理、追踪;并将肺结核筛查纳入学校和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建立高中阶段新生入学学

生查验筛查(结核菌试验)证明制度。 (三)狂犬病防控县医院、蔡家坡医院为定点狂犬病医院,提高犬伤人员72小时内及时处置能力,积极宣传倡导养犬户主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做好个人防护,从源头上减少狂犬病发生。 (四)手足口病防控我辖区托幼机构和小学为重点场所,加强 宣传教育,同时,落实5岁以下儿童家庭逐户宣传制度,下发“全民齐动员积极预防手足口病”宣传单,推行“84化”规范消毒流程,改善环境卫生,倡导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院为手足口病治疗定点医院,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五)乙肝防控加强助产机构管理,强化乙肝母婴阻断,重点做好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24小时内和后续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通过各种体检筛查出的成人乙肝病毒易感者、职业暴露人群和高危人群按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原则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六)出血热防控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和灭鼠为主的结合防控策略。我院做好病媒消杀投入,健全长效病媒生物消杀机制,为群众提供干净卫生的就医环境,同时做好病例上报及流行病调查。 三、落实工作责任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举办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那么,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 【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会背景】: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并让他们有一份爱心来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高一(8)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班会目的】:开展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与关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 【班会难点】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认识良好行为规范是什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 【班会准备】: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 * 和危害。 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 【班会过程:】: 一. 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二. 同学讲解 (一) 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图片1表格形式有关亚洲及非洲艾滋病的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和经济,当地卫生状况,人口等原因有关;亚洲是感染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以中国为例 图片2在1985年中国仅是沿海及河北少数出现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除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余都有感染者,之后仅三年的时间1998年全国各地都出现感染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麽?回答... 讲解: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二)介绍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1、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 2、分别介绍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

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目的 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优惠政策 全面开展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检测及确证检测;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免费的相关干预服务。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程序 (1)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检测。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及时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确证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各采血点在采集孕产妇血液标本后,要做好孕产妇个人信息的专项登记。各定点检测机构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常规和制度,建立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登记、标本收集管理、结果反馈等工作制度,并严格按照省级统一要求填写和上报检测相关信息。 ①孕期检测。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检测强调早期检测。孕妇首次产前检查时,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主动提供一次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检测,并由相关医务人员为其提供检测前后的咨询。 各采血点负责对辖区孕妇进行集中采血和定期送检。采血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对标本进行处理

和保存,定期送检。各定点检测机构应在接收标本后48小时内进行检测。我区妇幼保健所根据辖区内检测数量等确定检测的时间间隔,建议一般每周检测1-2次。 对孕前或孕早期已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孕妇,如果分娩前检测间隔时间已超过6个月,产前应再次检测。 ②产时、产后检测。对于已经临产而尚未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孕妇和孕产期未进行检测的产妇,应由助产机构产科医师开具化验单急诊送检,检验科同时应用两种不同的快速检测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至产科。无检测条件的机构,应填写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申请单,经1名检验人员和1名医师签名,血清标本于采集4小时内送检。 所有艾滋病初筛及确证实验室均需通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验收、定期公示并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2)梅毒和乙肝自费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若本机构未开展两类试验,则需负责采血送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另一类试验的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为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预防三病母婴传播--答案

中山市东升医院《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考试答案 姓名:科室:分数: 一、填空题: 1、孕期或临产发现感染、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应即刻给予抗病毒治疗,其所生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 2、对于临产时才接受初次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助产机构要确保其在( 6 )小时内接受艾滋病抗体筛查。 3、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 1 )年内最具有传染性。 4、在妊娠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通过胎盘传染梅毒,也可通过(产道)传染胎儿。 二、单选题: 1、对艾滋病病毒易感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骼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4、至2020年底,全中山市实现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多少以上目标() A、80% B、85% C、90% D、95% 5、至2020年底,全中山市实现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多少以上目标() A、80% B、85% C、90% D、95% 6、至2020年底,全中山市实现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多少以下目标() A、1% B、3% C、5% D、10% 7、至2020年底,全中山市实现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多少活产以下目标() A、15/10万 B、10/10万 C、25/10万 D、12/10万 8、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答案:DADD DCAB 1

预防HIV、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试卷(含答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母乳喂养传播。 2、HIV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在生后 12-18个月内,体内含有从母体带来的抗体,此时婴儿检测艾滋病可能是假阳性,但这并不表示婴儿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3、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数据的收集、上报实行月报制,每月数据统计数段为上月21日至当月20日。 三、简答题 1、简述预防HIV母婴传播孕产期保健的目的与要求。 答:①孕早期及早发现HIV的孕产妇;②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③孕晚期指导HIV感染孕产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④产时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提供安全助产服务;评估、建议人工喂养。⑤安全处理HIV感染产妇的恶露和排泄物;建议正确和坚持使用安全套预防性传播和避孕;指导人工喂养的母亲回奶注意问题及乳房护理。 2、简述妊娠期梅毒的治疗原则及其治疗目标的特殊性。 答:治疗原则:①诊断明确,未确诊不能随便治疗;②早期诊断,及时治疗;③剂量足够,疗程规则;④严格定期随访;⑤传染源或性伴侣同时接

受检查和治疗;⑥治疗期间不应有性生活。 治疗目标的特殊性:①妊娠早期治疗:使胎儿不受感染;②妊娠晚期治疗:是受感染的胎儿在分娩前治愈;③禁止使用四环素;④母体治疗梅毒可影响胎传梅毒的进展,而一旦发展至胎儿肝肿大和腹水阶段,则母体治疗对胎传梅毒进展影响不大。 3、简述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答:推荐方案:①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肉注射,连续15日; ②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臀肌注,每周一次,连续3次。 替代方案:①可用头孢曲松,1克/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天;②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 梅毒感染所生儿童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出生后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两臀肌肉注射。 4、简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干预措施。 答、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医务人员应当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个龄儿童的三次乙肝免疫接种。

作文: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作文: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作文: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艾滋病,一种让人敬而远之的可怕疾病,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下面是小编采集的材料: 【作文一】 近年来,我们对艾滋病这个词可谓是”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听到这个词的名字太多了,陌生是因为我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识极少。 艾滋病是什么,说实话我并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艾滋病并不像传闻中的那样可怕,这几天和同学们在一起研读了一些关于艾滋病方面的内容,使我收获良多。

艾滋病是英文Acquirdmmumo---Deficioney Synderome 的缩写,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病”,在很多国家艾滋病被称为”世界瘟疫”或现代的”黑死病”,尽管从发现到现在只有20余年的时间,但其已在全球大规模流行,其实已经证实一点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日常生活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艾滋病传播有三条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只要我们牢记就好,同时也要知道:共用游泳池、拥抱、同桌吃饭、共用餐具、共用办公办学用具等途径是不传播艾滋病的,因此艾滋病患者不应该被歧视。 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被我们呵护关心,我相信他们的心里也同样害怕,假使我们不给他们关怀还歧视他们,那么他们还怎么有和病魔做斗争的勇气呢?我们应给予他们的是更多的鼓励,对他们所遭受的痛苦给予同情和帮助。这种宽容可以赢得社会各种人群的.协作,使社会力量集中起来减少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严重的传染疾病,关于艾滋病的问题不仅

仅是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警惕,认真关注,关注艾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并把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得到的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只有认识艾滋病,才能更好地预防,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学习有关知识,使大家能尽快认识HIV这个人类的大敌,远离艾滋,同艾滋抗战到底。 【作文二】 国际规定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五百多万,死亡三百多万。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二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专家预测,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再过10年,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资料 一、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

与控制艾滋 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艾滋病虽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有: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爱自身、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乱性。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安全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预防“三病”母婴传播培训课前课后问卷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课前/课后问卷姓名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按照《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方案》的相关技术和时间要求,对所生儿童于出生后______ 和_个 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感染早期诊断。 2、未进行婴儿早期诊断检测或婴儿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儿童,应于______ 月、______ 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及必要的补充试验,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母 婴传播自然发生率% (大约15-20%是在孕期感染的,50%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的,还有33%是通过母乳喂养而感染的)。 4、乙肝免疫球蛋白应在出生后 _______ 内注射,其正常的冷藏储存方式__________ ,在常温下(25摄氏度)不宜保存超过_________ ,超过_____ 天无效。 二、是非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X” (每题3分,共24分) 1、 HIV感染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2、STD (生殖道感染)可以促进 HIV感染与传播。() 3、 HIV感染与淋病密切相关。() 4、梅毒是HIV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 5、孕妇自妊娠28周(或妊娠28周后发现感染尽早)开始服用AZT300mg,每日2至临产。() 6、 TPPA是梅毒血清学检测确证方法,所以TPPA (+ )即可诊断为梅毒。() 7、新生儿血清 TPPA (+) / RPR ( +),不能确诊为先天梅毒。()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在同一部位肌注。() 多选题(每题5分共10分) 1、艾滋项目报告对象() A所有婚前保健人群及孕产妇人群 B所有经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婚检妇女、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 C所有诊断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 3、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应在儿童出生后()时随访后填写。 A 每月 1、3、6、9、12、18 月 B 每月 3、6、9、12、18、24 月 C 每月 1、2、6、9、12、18 月 三、简述梅毒血清学实验的临床意义(以TPPA及 RPR( TRUST为例)。30分 TPPA^ , RPR (TRUST +, TPPA^ , RPR (TRUST -, TPPA- ,RPR (TRUST -,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最新版】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及传播途径。 2.使学生明确知道艾滋病对人体健康及人类生存的危害性。 3.增强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哪些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教学重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内容分析: 艾滋病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

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泪水、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此种病毒很少,没有传染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性交的方式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成人每10人中有9人的感染是通过性交传播的,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也就越大。患有性病的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性交时很容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2.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或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而传播。也可以通过使用受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器纹身、穿耳、针灸、与患者和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传播。 3.母婴传播:母亲是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怀孕、分娩过程通过血液或产后通过母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育的孩子有1/3可能会从母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大部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孩子会在3岁以前死亡。 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迅猛地传播,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突破3600万。至今年9月,我国共报告艾滋病感染者20711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3%。专家估计,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者已超过50万。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HIV急性感染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

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学习资料

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 划 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各县防艾办,市防艾委各成员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明确各级艾滋病防治领导协调机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宣传任务,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优势与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力度,有力有序地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遏制艾滋病在我市流行和蔓延,市防艾办制定了-全市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请各、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工作目标

各县、市防艾委成员单位把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 具体目标:到底知晓率达60%以上;底知晓率达65%以上;底知晓率达70%以上;底知晓率达75%以上;底达80%以上,争取达到85%。 二、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大力开展全民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与重要时段集中性的宣传教育相结合; 对一般人群以普及知识为主,对高危人群以结合干预措施的宣传教育为主; 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 三、计划时间 时间:7月至12月。

四、阶段安排 宣传工作分动员安排、深入宣传、总结考核3个阶段。 动员安排。 每年第一季度为动员安排阶段。市防艾办以文件或会议形式对全市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安排。市、县防艾委成员单位进行动员,作年度宣传工作安排。 深入宣传。 每年第二、三季度为深入宣传阶段。各级防艾委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根据年初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安排,积极行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工作任务,加强配合协作,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在节假日和农忙期间,播放农民工预防艾滋病节目2次以上,全年累计不少于10小时;报纸、期刊刊登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信息10条以上,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农业部门把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纳入“农村劳动力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 根据《转发卫生部关于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惠市卫[2006]163号)文件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孕期(艾滋病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生产过程中(胎儿通过母亲产道时感染)和产后(艾滋病病毒经哺乳等密切接触而传播)等环节。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相当严峻。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几年每年增长幅度已达20%-30%,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部分地区资料显示,不同传播途径比较,母婴传播所占比例已由%上升到%,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逐渐增加,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并由此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根据国务院《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确定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卫生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27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在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中已明确提出“阻断母婴传播”是一项重要干预措施。 二、实施目的与目标 (一)目的: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支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对自己的生殖健康做出知情选择;为儿童及其父母提供关怀、支持和治疗等预防措施。达到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及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专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5%; 2、提高健康教育水平,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85%; 3、为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覆盖率达到85%; 4、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采取预防措施。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90%,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90%; 5、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90%;12个月及18个月婴儿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90%。 三、具体实施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