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水质及去除率计算范例参考

水量、水质及去除率计算范例参考
水量、水质及去除率计算范例参考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

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 一、施工用水量 q1:以高峰期为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q1=K1∑Q1N1K2/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Q1以砂浆搅拌机8小时内的生产量(每台以30m3计)、瓦工班8小时内的砌筑量(每班以20m3砖砌体计)、混凝土养护8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 以100m3计)。 N1每立方米砂浆搅拌耗水量取400L/m3计,每立方米砖砌体耗水量以 100L/m3计,每立方米混凝土养护耗水量以200 L/m3计。 q1=1.15×(5×30×400+4×20×100+100×200)×1.5/8×3600=5.27L/S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q2 =K1Q2∑N2K3/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Q2以一台对焊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一台锅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N2每台对焊机耗水量300L/台.h,每个木工房耗水量20L/台班,每台锅炉耗水量1050L/t.h。q2=1.15×(300×8+20×1+1050×8)×1.5/8×3600 =0.65L 三、生活用水 q3:现场高峰人数以1500人计算,每人每天用水20L计算: q3=Q3N3K4/8×3600 =1500×20×1.5/8×3600=1.54L/S 四、消防用水量 q4: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25公顷以内者同时发生火警2次,消防用水定额按10-15L/S 考虑。根据现场总占地面积,q4按10L/S考虑。 现场总用水量:根据规定,当q1+q2+ q3〈q4时,采用q4的原则,现场总用水 量为:q= q4=10L/S 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 d=√4q/πV×1000=√4×10/3.14×2.0×1000=0.079m 计算结果,现场供水管径需不小于80mm方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3.1评价方法分析 1.单因子评价法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但该方法评价过程简单,无需复杂计算。 以金沙江流域铁路桥断面为例,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Ⅳ类,定级项目为石油类,但其他7项污染因子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再如新濉河大屈断面,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劣Ⅴ类,定级项目为氨氮,CODMn也超标(Ⅳ类),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铅这5个项目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DO好于Ⅱ类水质标准。按4种分级评分法评价,铁路桥断面均评价为Ⅰ类,大屈断面则评价为Ⅲ类(灰色关联)、Ⅴ类(模糊综合)、Ⅰ类(物元可拓)、Ⅱ类(标识指数)。比较各种方法评价结果,如果按单因子评价法,将这两个断面评价为Ⅳ类和劣Ⅴ类结果偏严。因此,当仅有1项指标污染较重时,分级评分法较为合适;当有2项以上指标污染较重时,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偏松,标识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 2.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 111简单叠加指数 选定若干评价参数, 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 Coi) 相比,求出各参

用水量计算

一、用水量计算 1.现场施工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1——施工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1——年(季)度工程量或日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 1——施工用水定额; T 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K 2——用水不均衡系数(现场施工用水取1.5)。 2.施工机械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2——机械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2——同一种机械台数(台); N 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 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施工机械、运输机械取2.00,动力设备取1.05~1.10)。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 P 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 N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主要视当地气候而定); K 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取1.30~1.50);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 P 2——生活区居民人数(人); N 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为100~120L ; K 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生活区生活用水取2.00~2.50); 5.消防用水量(q 5)。最小10 L/s ;施工现场在25ha 以内时,不大于15 L/s 。 6.总用水量(Q )计算: (1)当(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5+2 1(q 1+q 2+q 3+q 4) (2)当(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1+q 2+q 3+q 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a 而且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5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

施工临时用水量管径计算方法

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1、假定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占地面积为4600㎡。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2、问题 ⑴ 当施工用水系数15.12=K ,年混凝土浇筑量 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 m 3 ,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5.12 =K 。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S L K t T N Q K q /626.53600 85.1215024001174315.136008211111=?????=???=

⑵ 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台/3002L N =。未预计用水系数15.11=K ,施工不均衡系数0.23=K ,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s L K N Q K q /0958.03600 80.2300415.136********=????=?=∑

⑶ 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人350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L N 班/40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514=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s L t K N P q /365.03600 825.140350360084313=????=????=

⑷ 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L N 1204=,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2.5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s L K N p q /15.13600245 .21203303600245 424=???=???=

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X学院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 应用 学生姓名X 系别X 专业班级X 指导教师X 成绩评定 2011 年6月

目录 1 引言 (1) 2 水环境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2.1 水环境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2 水环境质量评价发展趋势 (4) 3 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 (5) 3.1 玄武湖水质概况 (5) 3.2 层次分析法简介及基本步骤 (5) 3.3 玄武湖质量评价计算 (5) 3.3.1 西北湖质量评价计算 (6) 3.3.2 东南湖质量评价计算 (9) 3.3.3 东北湖质量评价计算 (11) 3.3.4 西南湖质量评价计算 (13) 3.4 计算结果 (15) 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表 (19)

摘要 玄武湖是南京城区内最大的湖泊,分为西北,东南,西南和东北四个湖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大量的生活污水被排入湖中,使得湖水逐年水质污染严重,近年来大有加重趋势。水质将变浑发臭,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市民身体健康。因此,对玄武湖整治是势在必行的。本次研究是根据玄武湖实测水质指标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体系,经计算最终得出各指标权重,从而对玄武湖四个湖区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相关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保护水资源措施,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湖水中BOD5超标严重,应采取针对性治理。 关键词:玄武湖;层次分析法;权重;水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玄武湖水环境评价的应用 X 1 引言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东北,为全国五大城市湖泊之一。湖泊总面积4.42 km,其中湖水面积3.912 km。从80年代开始,玄武湖流域 km,湖中陆地面积0.492 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湖内,使湖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的负荷不断增加。2003年的水质监测报告表明:玄武湖水质的总氮超标率为8.3%。另一项针对玄武湖底层泥巴的调查实验表明,表面上一汪清水的玄武湖,底层的那些淤泥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1]。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玄武湖水环境问题,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其污染程度及主要污染物,并对玄武湖水质进行相关评价,以期为提高和改善玄武湖的水环境提供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水环境评价能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信息,对于水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成果将大大提高玄武湖水环境管理与决策的水平,对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国内外水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国内外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方法标准供环保工作者使用[2]。其中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较多如:布朗水质指数、普拉特水质指数、罗斯水质指数、内梅罗水质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模糊数学法和地图叠加法等,最后一种方法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简单且实用。以上种种评价方法都要首先确定断面单项指标代表值,大多用平均值作为代表值,而内梅罗水质指数法则既考虑到平均值,同时考虑端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但评价工作中有很多具体问题不易解决,很少采用。其他方法还牵涉到标准问题或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也很少采用[3]。 水质评价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水质的物理化学参数的实测值为依据的评价方法;另一类是以水生物种群与水质的关系为依据的生物学评价方法。较多采用的是物理化学参数评价方法,其中又分:①单项参数评价法即用某一参数的实测浓度代表值与水质标准对比,判断水质的优劣或适用程度。②多项参数综合评价法即把选用的若干参数综合成一个概括的指数来评价水质,又称指数评价法。

案例5-1:内容: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不记得页码: 施工机械用水量 3600 83221?? ?=∑K N Q K q (5-7) 麻烦核实一下施工机械用水量公式5-7 q 缺少下角标2,正确应为q 2: 3600 832212?? ?=∑K N Q K q (5-7) 页码:154 原文字: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7.工地临时供电系统的布置 建议修改文字: 插入案例5-1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案例5-1 案例5-1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m 2,占地面积为4600m 2。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m 2,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问题: (1)当施工用水系数K 1=1.15,年混凝土浇筑量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m 3,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K 2=1.5。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2)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N 2=300L/台。未预计用水系数K 1=1.15,施工不均衡系数K 3=2.0,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3)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1=350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 3=40L/班,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4=1.5,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4)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N 4=120L ,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2.5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5)请根据现场占地面积设定消防用水量? (6)计算总用水量? (7)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案例解析 (1)计算现场施工用水量: (2)计算施工机械用水量: (3)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4)计算生活居住区生活用水量 (5)设定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q 5的确定。按规程规定,施工现场在25ha(250000m 2)以内时,不大于15L/s ;(注:一公倾(ha )等于10000m 2)。 由于施工占地面积远远小于250000m 2,故按最小消防用水量选用,为q 5=10L/s 。 (6)计算总用水量 54321/237.715.1365.00958.0626.5q s L q q q q <=+++=+++,故总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考虑,即总用水量s L q Q /105==。若考虑10%的漏水损失,则总用水量:s L Q /1110%)101(=?+=。 (7)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供水管管径是在计算总用水量的基础上按公式计算的,如果已知用水量,按规定设定水流速度(假定为: 1.5m/s),就可以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按钢管管径规定系列选用,最接近96mm 的规格是100mm ,故本工程临时给水干管选用100φmm 管径。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方案,完整版,可够参考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第二节工程概况 (1) 第二章现场临时用水布置原则 (2) 第三章施工准备 (2) 第一节材料准备 (2) 第二节作业条件 (2) 第四章施工部署 (2) 第五章用水量计算 (3) 第六章现场临时管道布置设计 (3) 第七章临水系统维护 (4) 第八章排水 (4)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1施工组织设计》 2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联达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3工程图纸 图纸名称编号出图日期 工程1结构施工图 工程1建筑施工图 4施工规范及规程 类别名称编号 国家及行业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08 其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5号5其他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主编 第二节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序号项目内容

1 工程名称工程1 2 工程地点北京北京 3 施工单位 4 建设单位 5 监理单位 6 建筑概况建筑功能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建筑层高 7 结构概况基础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形式剪力墙屋盖结构形式 第二章现场临时用水布置原则 1.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施工现场临时给、排、雨水管网考虑沿基坑边布置,干线明敷,支路埋地暗敷设。冬季气温低再按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2.现场临时用水的水源均引自1#大门处市政管网的水源,在建筑物的西南角设消防水池和消防加压泵,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泵立即启动,提供消防所需压力。 3.现场污水系统临时排水,经过现场的沉淀池后,采用DN150的UPVC排水塑料管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现场雨水管网设雨水集水井,外加雨水篦子,沿现场护坡三面设置,道路均采用明排水沟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材料准备 1.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达到国家有关质量标准。 2.材料采用PVC管材,应使用新管材。 3.阀门必须逐个进行严密性试验,保证阀门能够灵活开启和关闭。 4.消火栓应采用消防局认可的产品。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精)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精)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临时用水计算 建筑工地用水包括: 1、施工生产用水ql; 2、施工机械用水q2;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3; 4、生活用水q4 5、消防用水q5; 一、现场用水量ql q1=kl∑×QlNl/T1t×K2 其中:ql ——施工用水量(L/s) ; k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Ql——最大年(季)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l——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季)有效工作日; t——每日工作班数; K2——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q2 q2=kl∑×Q2N2×K3/8×3600 其中:q2——机械用水量(L/s); k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1-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三、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 q3=Pl×N3×K4/t×8×3600 其中: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30L/s); Pl——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N3 K 4 ——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 t ——每日工作班数; 四、生活用水量q4 q4=P2×N4×K5/24×3600 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120L/s); P2——生活区居民人数; N4——生活区每人每日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五、消防用水量q5(一般取) q5根据建筑工地的大小及居住人数确定。最小10L/s,施工现场在25ha以内时,不大于15L/s。 六、总用水量(Q)的计算 1、当(q1+q2+q3+q4)≤q5时,Q=q5+1/2(q1+q2+q3+q4); 2、当(q1+q2+q3+q4)>q5时,Q=q1+q2+q3+q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a时,而且(q1+q2+q3+q4)<q5, Q= q5。 -2- 最后计算出总用水量(以上各项相加),还应增加10%的漏水损失。七、供水管径的确定 D=[4Q÷×V× 1000)]1/2 其中:D——管径(m); Q——用水量(L/s);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P=~(K1∑P1/Cosφ+K2∑P 2+ K3 ∑P3+ K4∑P4)其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一般为~);、K、K、K——需要系数,如下表: 按电流来进行选择(三相四线制线路) I线=KX*P / [3*(U线*cos)] 其中: I线——电流值 KX——同时系数(取~) P——总功率 U线——电压(380V或220V) cos——功率因素,临时网线取 查表可得,当I线=总线路采用以下截面为70mm2的裸铜线。实例 1/2 -3- 施工用水量计算 a、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Q1) b2 c、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Q3) Q3=(P1*N3*K4)/(t*8*3600) =(360*30* / (1*8*3600) = d、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Q4) Q4=(P2·N4·K5)/(24·3600) = (360×120×)/(24×3600) = L/S

施工用水价格的计算

施工用水价格的计算 1.计算公式 +供水设施维修摊销费-损耗率)(能量利用系数)、水泵额定容量之和(水泵组(台)时总费用+供水设施维修摊销费-损耗率 基本水价施工用水水价=1h m 13??= 式中 K - 能量利用系数, 取 0.75~0.85 供水损耗率取 6%~10% 供水设施维修摊销费取 0.04 ~0.05 元/m 3 2.水价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水泵台时总出水量计算,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水泵型号、系统的实际扬程和水泵性能曲线确定。在计算台时总出水量和台时总费用时,如计入备用水泵的出水量,则台时总费用中亦应包括备用水泵的台时费。如备用水泵的出水量不计,则台时费也不计。 供水系统为一级供水,台时总出水量按全部工作水泵的总出水量计算。同一工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供水系统时,应根据供水比例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水价。 3.计算示例 某工程施工用水设一个取水点三级供水,各级泵站出水口处均设有调节池,水泵能量利用系数K 取0.8,供水损耗率8%,供水设施维修摊销费取0.04元/m 3。各级水泵的基本资料如下表,试计算工程施工用水预算价格。 表1 各级水泵资料表

计算步骤: (1)计算各级供水量 实际组时净供水量=水泵额定容量之和×K×(1-供水损耗率) =水泵额定容量之和×0.8×(1-8%) 一级实际组时净供水量=972m3/h×4台×0.8×(1-8%)=2861.57m3 二级实际组时净供水量=892m3/h×3台×0.8×(1-8%)=1969.54m3 三级实际组时净供水量=155m3/h×1台×0.8×(1-8%)=114.08m3 (2)计算各级水价 未包括供水设施维修摊销费的各级水价 一级水价=4台×125.44元/台时÷2861.57=0.175m3 二级水价=0.175+(3台×88.29元/台时÷1969.54)=0.309m3 三级水价=0.309+(1台×103.81元/台时÷114.08)=1.219m3 (3)综合水价 各级出水比例: 一级供水=600÷2400=25% 二级供水=1700÷2400=71% 三级供水=100÷2400=4% 施工用水综合单价=0.175×25%+0.309×71%+1.219×4%+0.04=0.35(元/m3)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公式(精)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 拟建小区15层6幢(68558平方),18层5幢(58614平方),同时施工1.施工用水 按高峰期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 Q1=k1∑q1N1k2/8*3600 其中: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量系数,取1.15 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1.5 q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的生产量 砂浆搅拌机每八小时生产量按30立方计/台班 瓦工班八小时砌筑量按20立方计/台班 混凝土养护八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按100立方计/台班) N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单位时间内生产一定产品的用水量

每立方砂浆用水量取400L/立方 每立方砖砌体用水量取100L/立方 每立方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取200L/立方 Q1=1.15*(22*30*400+11*20*100+100*200/8*3600 =18.3L/S (本工程按每幢楼两台砂浆搅拌机、一组瓦工班计算 2.机械用水量 Q2=k1∑q2N2k3/8*3600 其中K1、K3同上 Q2以一台对焊机8小时、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一台锅炉8小时计算 N2 每台对焊机用水量取300L/台班小时 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用水量取20L/台班

一台锅炉8小时用水量取1000L/抬小时 Q2=1.15*(300*8*5+20*5+1000*8*1.5/8*3600 =0.56L/S (本工程按五台对焊机同时使用、五个木工房同时工作计算3.生活用水量 Q3= q3N3k4/8*3600 其中K4同上,取1.5 N3为每人一天用水量,取20L/人天 Q3为高峰期施工现场最多人数 Q3=1500*20*1.5/8*3600 =1.54L/S

(完整版)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一、施工用水设计 根据本工程量、所需劳动人数、施工机械及招标文件等情况,对施工用水作如下设计:1、施工用水量计算 (1)施工用水 按每小时浇筑30m3砼计 其中:q1——施工用水量 Q1——每小时浇筑砼量 N1——施工用水额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机械用水 q2=K1 =0.04L/S 其中:q2——机械用水量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N2=300 K1——用水修正系数K1=1.1 K3——施工机械不均衡系数K3=2.0 (3)现场生活用水 q3= =0.8L/S 其中:q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3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3=60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b——每天工作班数 (4)消防用水量 Q消=10L/S (5)总用水量 Q=q1+q2+q3=24.9+0.04+0.8=25.74L/S>Q消,故Q总取25.74L/S (6)水源管径计算 D= =0.11 其中:d——配水管直径 Q总——总用水量 V——管内水流速度 2、现场临时给水管布置

从业主提供的水源中,接出一根DN100的水管作为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主管,即可满足现场的施工及生活和消防用水。楼层给水从结构柱边往上设DN50水管,每层再接出DN25分水管。其余支管均为DN25。 现场临时消防栓设3个,具体位置详附后施工给、排水平面图布置图。 二、现场排污管布置设计 楼上的施工废水用Φ100PVC管从管道井内或从楼梯间有组织地排入地面水沟内,并每隔两层设一根与楼层上临时厕所等污水点相连的污水支管,所有施工废水都经两级沉淀后,才能经排水沟,排至场外的污水井内,地下水和雨水有组织的排入城市雨水井内。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方法(精)

6、总用水量计算书 6.1.施工用水按高峰期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Q1=k1∑q1N1k2/8*3600 其中: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量系数,取 1.15 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1.5 q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的生产量砂浆搅拌机每八小时生产量按30立方计/台班 瓦工班八小时砌筑量按20立方计/台班混凝土养护八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按100立方计/台班)N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单位时间内生产一定产品的用水量每立方砂浆用水量取400L/立方

每立方砖砌体用水量取100L/立方每立方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取200L/立方Q1=1.15*(22*30*400+11*20*100+100*200/8*3600 =18.3L/S (本工程按两台砂浆搅拌机、一组瓦工班计算6.2.机械用水量Q2=k1∑q2N2k3/8*3600 其中K1、K3同上Q2以一台对焊机8小时、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算N2 每台对焊机用水量取300L/台班小时 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用水量取20L/台班

Q2=1.15*(300*8*5+20*1.5/8*3600 =0.71L/S (本工程按五台对焊机同时使用、1个木工房同时工作计算6.3.生活用水量Q3= q3N3k4/8*3600 其中K4同上,取 1.5 N3为每人一天用水量,取20L/人天Q3为高峰期施工现场最多人数Q3=1500*20*1.5/8*3600 =1.54L/S

(本工程施工现场高峰期按200人考虑)6.4.消防用水量Q4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按同一时间火灾发生次数为两次计算,用水定额为25L/S 即Q4=25L/S Q1+Q2+Q3=18.3+0.56+1.54=20.43L/S 故本工程施工用水量应取Q4=25L/S 所以, 所需管径D= √4*Q4./ 3.14*V*1000= √4*25./ 3.14*2*1000=0.126 取 D=100mm 施工临水总量计算1 计算公式: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 常用水在我们生活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使用常用水前,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质量合格,安全使用。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包括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以及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法,对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使用的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标签: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是确保我们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因此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十分重要。而要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就得依靠科学的评价方法。国内外在水质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总体来说,国外研究侧重介质、多参数水质数据分析;我国水质评价方法也比较多,但在理论层次上并没有取得重点突破,只是集中于对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处理。 常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的可靠性主要依托监测数据和评价方法来实现。近年来,国内外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也比较多,但国内暂时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般可划分为单项评价法和多项综合评价法,其主要根据相关标准或者规范要求采用指标法进行评价,由于采用单指标法进行评价相对比较局限,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也相对简单;综合评价要综合考虑水体中所含污染物的多少,通过分析,从而确定常用水水质的综合等级。目前常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指数评价法 (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计算基本原理是将物体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和我们现有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规范进行对比,最终通过比较结果得出水质的类型。现行国家水质标准将每个水质监测参数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比较,最后以水质最差的单项指标所属类别确定为该水体综合水质类别。单因子污染指数只能反映一种污染物对常用水水质污染的程度,但水质的整体污染程度不能准确反映出来。 (2)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是指在分析常用水环境质量单一因子污染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法则得到常用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污染指数,据此对水质进行详细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一般推荐方法包括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等。 2.模糊评价法 由于常用水环境质量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常用水各级别划分、标准的确定也具有模糊性,因此,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模糊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已知的常用水水环境监测数据建立模型,建立一个隶属度矩

水质分析的化验方法

水质分析化验方法 一、硬度和钙离子、镁离子的测定 (一)总硬度的测定 1、原理 钙离子和镁离子都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络合稳定常数分别为1010.7和108.7.考虑到EDTA受酸效应的影响,将溶液PH值控制为10时,钙、镁离子都与EDTA完全络合,因此在此条件下测定的应是两者的总量,即总硬度。 2、主要试剂 (1)氨一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67。5g氯化铵溶于200ml水中,加入570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00Ml; (2)三乙醇胺1+1水溶液; (3)酸性铬蓝K-萘酚绿B(简称K-B)混合指示剂称取1g酸性铬蓝K 和2.5g萘酸绿B置于研钵中,加50g干燥的分析纯硝酸钾磨细混匀。 (4)EDTA标准溶液C(EDTA)=0.01mol/L或C(1/2EDTA)=0.02mol/L. 3、测定步骤 取50.00ml水样(必要时先用中速滤纸过滤后再取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mlPH=10的缓冲溶液,加入少许K-B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水样的总硬度X 为 式中C(1/2EDTA)——取1/2EDTA为基本单元时的浓度,mlo/L; V1——滴定时消耗的EDTA溶液体积,ml; V——所取水样体积,ml。 总硬度以CaCO计时 式中M(CaCO3)——COCO3的摩尔质量,g/mol;

C(EDTA)——EDTA溶液的浓度,mol/L. (二)钙离子的测定 1、EDTA滴定法 (1)原理溶液PH≥12时,水样中的镁离子沉淀为Mg(OH)2,这时用EDTA滴定,钙则被EDTA完全络合而镁离子则无干扰。滴定所消耗EDTA 的物质的量即为钙离子的物质的量。 (2)主要试剂 ①氢氧化钾溶液 20%; ②EDTA标准溶液 C(EDTA)=0.01mol/L; ③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 (3)测定步骤用移液管移取水样50ml(必要时过滤后再取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1+1盐酸数滴,混匀,加热至沸30s,冷却后加20%氢氧化钾溶液5ml,加少许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黄绿色荧光突然消失并出现紫红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钙离子的含量X为 式中C(EDTA)——EDTA溶液的浓度,mol/L; V2——滴定时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ml; V——所取水样的体积,ml; 40.08——钙离子的摩尔质量,g/mol.. (三)镁离子的测定 1、EDTA滴定法 (1)原理由硬度测定时得到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总量,减去由本节中测得的钙离子的含量即得镁离子的含量。 水样中镁离子的含量为

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 - - 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1、假定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占地面积为4600㎡。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 - 总结资料

- - - - - 总结资料 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2、问题 ⑴ 当施工用水系数15.12 K ,年混凝土浇筑量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 m 3 ,年持续

- - - - - 总结资料 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5.12=K 。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S L K t T N Q K q /626.53600 85.1215024001174315.136008211111=?????=???= ⑵ 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

- - - - - 总结资料 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台/3002L N =。未预计用水系数15.11=K ,施工不均衡系数0.23=K ,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s L K N Q K q /0958.03600 80.2300415.136********=????=?=∑ ⑶ 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人3501 =施工

- - - - - 总结资料 现场生活用水定额,L N 班/40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514=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s L t K N P q /365.03600 825.140350360084313=????=????= ⑷ 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

施工用水量计算

四十四中施工现场用水 一、工程用水量计算: 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 q1 ──施工工程用水量 (L/s); K1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 Q1 ──年(季)度工程量 (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如下; N1 ──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T1 ──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365天; b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 K2 ──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0。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序号用水名称用水定额N1 工程量Q1 单位 1 模板浇水湿润10 30000 ㎡ 2 砌筑工程全部用水150 4500 m3 3 抹灰工程全部用水30 39000 ㎡ 4 浇砖200 200000 块 5 楼地面190 30000 ㎡ 6 原土地坪、路基0.2 10000 ㎡ 7 混凝土养护200 21000 m3

经过计算得到 q1 =1.05*52047000(N1*Q1)*1.500/(365*1*8*3600)=7.8L/S。 二、生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用水量计算公式: 其中 q2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L/s); P1 ──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150人; N2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3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0; b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 施工工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序号用水名称单位耗水量N1(L) 1 盥洗、饮用水L/人25 2 食堂L/人10 3 淋浴L/人50 4 洗衣L/人40 5 施工现场用水L/人20 6 生活区全部用水L/人80 经过计算得到 q2 = 150.00×225.00×1.30/(1×8×3600)=1.52L/S。 三、生活区用水量计算: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其中 q3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L/s);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目录 前言 (2) 第一节范围 (3) 第二节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第三节水质分析质量控制的要求 (3) 第四节分析误差 (3) 第五节校准曲线和回归 (3) 第六节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检验 (4) 第七节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与要求 (7) 第八节数据处理 (9) 第九节测定结果的报告 (10) 第十节水质分析数据的正确性与判断 (11)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13)

前言 GB/T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总则;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无机非金属指标; 一一金属指标; ——有机物综合指标; ——有机物指标; ——农药指标; ——消毒副产物指标; ——消毒剂指标; ——微生物指标; ——放射性指标。 本标准代替GB 5750-1985第一篇总则中的水质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和数据处理以及精密度和回收率的控制。 本标准与GB 5750-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依据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与GB/T 20001. 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调整了结构; ——依据国家标准的要求修改了量和计量单位; ——当量浓度改成摩尔浓度(氧化还原部分仍保留当量浓度); ——质量浓度表示符号由C改成J0,含量表示符号由M改成m; ——水质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和数据处理与精密度和回收率的控制并人本部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鄂学礼、陈亚妍、张岚、应波、陈昌杰、陈守建、邢大荣、陈西平、王正虹、魏建荣、杨业、张宏陶、艾有年、庄丽、姜树秋、卢玉棋、周明乐、周淑玉。 本标准予1985年8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计算书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书 建筑工地临时供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种。 生产用水包括工程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和生活区生活用水。 一、工程用水量计算: 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q1=K1·ΣQ1·N1·K2/(T1·b·8·3600) 其中q1── 施工工程用水量(L/s); K1──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 Q1── 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如下表; N1── 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T1── 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228天; b ──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2; K2── 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4。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1 =1.1×10485650×1.4/(228×2×8×3600)=1.23L/S。二、机械用水量计算: 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公式: q2=K1·ΣQ2·N2·K3/(8·3600) 其中q2── 施工机械用水量(L/s); K1──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 Q2── 同一种机械台数(台),取值如下表;

N2── 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3── 施工机械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 施工机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2 三、工地生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用水量计算公式: q3=P1·N3·K4/(b·8·3600) 其中q3──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L/s); P1── 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845人; N3──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4──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 b ──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2。 施工工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3=845×40×1.3/(2×8×3600)=0.7628L/S。四、生活区用水量计算: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q4=P2·K4·N5/(24·3600) 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 生活区居住人数,取845人; N4── 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5── 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 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