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1-24章)【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1-24章)【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1-24章)【圣才出品】

第21章战后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45年~1960年代中期

21.1复习笔记

一、走向个人化的纪录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大部分纪录片的制作仍然出自大型机构之手。1950年代初期之后,影院放映节目表上的纪录片出现得越来越少。

(一)创新趋势

新一代纪录片工作者崛起于战后的第一个十年期间。和平时期更为自由的影片流通方式促使他们的作品获得了国际知名度。

1.自然与探险影片

(1)阿尔内·苏克斯多夫

在《伟大的历险》中,运用望远镜头和隐藏摄影机,将观众带入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之中。

(2)雅克·库斯托

在库斯托的一系列海洋生物探险影片中呈现出完美的海底摄影,如《寂静的世界》《没有太阳的世界》。

2.社会观察影片

(1)维吉

①《维吉的纽约》考察了城市生活的阴暗面。

②《街头》以不加润饰的手法展现了纽约贫民的世界。

(2)乔治·鲁基耶

作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观察片,《法尔比克》记录了一户法国农家从1944至1945年的抗争历程。鲁基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画外音解说,以保留方言的风味,并且富有技巧地呈现了法尔比克农场的日常事务和艰辛劳作。

3.报道式影片

虽然大多已被电视报道所取代,但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它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呈现一个事件之时。

(1)市川昆的《东京奥运会》,并未试图重复1964年的电视奥运报道,反而启用一百五十多名摄影师,运用熟练的技巧,捕捉运动会中人们的拼搏精神。

(2)“城市交响曲”在诸如弗兰克·施陶法赫的《索萨利托》、弗朗西斯·汤普森的《纽约,纽约》、贝尔特·汉斯特拉的《每个人》之类的影片中得以延续。

4.汇编式纪录片

这是战争期间的一种主要的电影类型,随后的数年里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1)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还乡》是其中最有力的一部影片,运用美国军用电影胶片素材展现解放纳粹战俘营以及囚犯返回家乡的情景。

(2)弗雷德里克·罗西夫的《牺牲在马德里》标志着将这种类型运用于政治批判在主流中获得了成功。

(3)埃米尔·德·安东尼奥以一部重现参议院在1954年调查指控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经过的《程序的问题》,成为对汇编类型技巧最为熟练的实践者之一。

5.民族志电影

民族志电影在人类学者开始赋予它更为专业的水准之时重新恢复活力。

(1)弗拉哈迪对于异域风情社会的取向被一种试图更为中立与精确地记录偏远文化的

做法所替代。

(2)1950年代,约翰·马歇尔拍摄了卡拉哈里沙漠地区布须曼人的风俗,人类学者罗伯特·加德纳协助他将拍摄的胶片汇编成了一部影片《狩猎者》。它标志着冷静记录社会习俗的一个重要阶段。

(3)加德纳拍摄了一部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电影《死鸟》,在该片中,他以一种最低限度的干预,记录了印度尼西亚丹尼人的作战情景。

(二)国家电影委员会和自由电影

1.国家电影委员会

(1)成立

加拿大国家电影委员会(NFB)于1939年由约翰·格里尔逊组建,主要关注动画短片和纪录影片。

(2)宗旨

该委员会虽然有政府的资助,但也力图使创新制度化,即为那些特殊的人才提供一个能够帮助他们表达个人观点的官僚体制。

(3)代表作

一部典型的NFB纪录片就是《黄金的城市》。表面上看,这部影片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道森市的淘金热潮,然而影片也被架构为对叙述者所成长的城市在1890年代与现代之间互相对照的沉思。

2.自由电影

走向个人创新的趋势最明显地体现于一些电影制作者的作品中,许多“个人纪录片”导演转而拍摄主流故事片。在英国,个人化纪录片在一个“自由电影”的运动中逐渐变得突出。

(1)代表人物

卡雷尔·赖兹、林赛·安德森及自由电影群体的其他成员,都与电影杂志《场次》和《画面与音响》关系密切。

(2)理论主张

①表达对商业电影的制作和英国纪录片的现状的不满。

②呼吁创作一种能够充分表达导演深刻个人观点的“自由”电影。

(3)创作主题

①核心主题

大多数电影都表达了导演对于当代都市化英国的态度,流行文化成为一个核心主题。

a.安德森的《梦幻世界》反思了大众对廉价夜生活的需求。

b.托尼·理查森的《妈妈不让》和赖兹的《我们是兰贝思区的小伙子》以相当的关爱呈现出青少年的生活形态。

②传统主题

较为传统的主题也以新的严谨态度处理。

a.安德森关于考文特花园市场的影片《圣诞节以外的每一天》,强调了工作的常规和生活化的语言。

b.安德森的《星期四的孩子》通过捕捉学生们自然而然的欢乐喜悦,展现出对于这所聋哑儿童学校的乐观态度。

(三)法国:作者纪录片

在法国,个人的表达也同样出现在纪录片中。

1.背景

(1)政府资助有关艺术和文化的电影,传统上这两类题材都准许电影制作者注入他们自己的观点。

(2)1953年,政府积极地鼓励拍摄准实验短片。

(3)《电影手册》跟《场次》一样,认为艺术电影依赖于导演的表达。皮埃尔·布朗贝热、阿纳托尔·多曼、保罗·勒格罗及其他的制片人在导演们制作诗意或小品文式纪录片之时给予他们充分自由。

2.阿兰·雷乃

阿兰·雷乃以一系列关于艺术的影片获得了纪录片工作者的声誉。

(1)《凡·高》

①艺术特征

a.影片并未将每一幅画视为一个整体并按年代顺序排列呈现,而是描绘出了贯穿凡·高整个创作生涯的私人世界。

b.雷乃以横摇镜头拍摄一幅画布,以展现其中的线条韵律,并且在没有远景镜头确定方位感的情况下,交叉剪接不同画作之间的细节部分。

②艺术成就

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还获得了奥斯卡奖,开创了一种表现画家作品的新方式。

(2)《格尔尼卡》

雷乃在《格尔尼卡》中调整了自己的拍摄策略,对毕加索的草图和笔记以及西班牙内战时期的照片和新闻标题进行交叉剪辑。

(3)《雕像也会死亡》

《雕像也会死亡》更具争议性,该片是雷乃与克里斯·马克合作导演的,探讨了西方博物馆中的非洲艺术,暗示着殖民者摧毁了他们所侵占的土地上的文化。这部影片遭到禁映。

(4)《夜与雾》

作为雷乃最受推崇的两部纪录片之一,影片探索了历史记忆的本质。

①《夜与雾》呈现了片断的、不动声色的纳粹集中营影像。雷乃将现在所见到的废弃监狱(在阳光明媚的乡间以全彩色拍摄)与反映集中营活动的新闻片剪接在一起。

②《夜与雾》并未大肆渲染恐怖的气氛,而是详尽地说明真正掌握过去事实的不可能性。影片的结尾,解说者暗示了造成这场大屠杀的动力直到今天都还远未消除。

(5)《全世界的记忆》

影片较为乐观,探讨了法国国家图书馆。雷乃的摄影机穿过阴暗的书库和书架,营造出一系列的隐喻:图书馆像迷宫,像监狱,也像巨型的头脑。这部电影忧郁的抒情颂扬了人们对掌握真相与记住过去的渴望。

3.乔治·弗朗

雷乃的作品与乔治·弗朗叙的作品构成了某种平行的效果。在弗朗叙的纪录片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动物之血》和《荣军院》。

(1)《动物之血》

①故事内容

影片记录了一家屠宰场一天的情形,强调屠夫冷漠的专业性,以及把肉放上案板所必需的暴力。

②艺术特色

弗朗叙将动物承受痛苦的场面,与屠宰场邻近的家庭和教堂并置在一起。这个平静街坊偶然的细节呈现出了怪异的层面。

(2)《荣军院》

影片记录了一座国家战争纪念馆,展现了一些痛苦的影像。乔治·弗朗叙详尽地描述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