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才资源的流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科研人才资源的流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科研人才资源的流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科研人才资源的流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张红波

【摘要】中国科研人才资源很丰富,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留住人才,直接关系到科研机构,并最终影响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和崛起战略的实施。本文从中国科研人才资源流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中国科研人才资源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才科研人才科研人流失原因对策

人是万物之源,人才是无价之宝。所谓人才是指在人力资源中,那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业务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对人类进步作出一定贡献的人。人才的总和构成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高级形式,是增加社会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核心资源。

目前,我国培养的科研人才很丰富,很充足。科研人才是指在特定的岗位上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关键性、推动性作用,具有专长、真才实学、有所作为、挑战性且能够能发挥潜力的人才。由于国内和国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的科研人才流失于国外,从而也阻碍了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谓科研人才流失是指科研人才离开自己原来所依附的群体、组织、地域到另外的群体、组织、地域当中去的现象。本文主要指我国的科研人才资源自己的国家,终生依附于其他国家。

一、中国科研人才资源流失现状

人才跨国流动也就是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换,这种交换同商品或服务贸易一样都是双向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人才输出量远远高于人才输入量时,变出现了人才流失;相反,编出现人才收益。“人才流失”概念20世纪60年代是被提出,就是用来强调欧洲特别是英国的人才向北美的流失。后来则主要是用来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向西方国家的流失。目前,和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额人才资源流失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科研人才资源的流失,更是困扰和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现在还没有中国科研人才的确切

数据,其实实际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一)学术科研人员的流失

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科研人才之间的国际交流一直是科学活动的一部分,并且对科学知识的传播起着推动作用。因此。这种交流时科学本身发展所必须的,并且受到科学发展过程的影响。当然,并非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只从事单纯的科学活动,也有一些人是为他国和企事业单位服务。

一般而言,科研人员在选择国外学术机构时特别看重其在学术界的声誉(具体体现在学术机构的研究团体、出版物、工作条件以及该科研机构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等方面)。下例子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你。1994-1997年间,共有大约11000名外国学者被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聘用。其中,吸引国外学者最多的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英国皇家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学校。其中也不乏中国的知名学者和科研人员。

(二)学生的流失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58万人出国留学(不包括公私出国经商和旅游的中国人),其中公派留学生为6万多人,目前共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另外16万多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约27万人正在海外就读。那么,就这个数字来说,我国留学人员流失比例达到了近50%。到今天我估计出国留学生已超过150万。截至2008年,我国送出留学人员约140万,世界最多,但归国者只有39万。自1985年以来,清华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大这一比例为76%。2006年,清华和北大成为美国博士生来源最多的院校,由于这些中国的大部分科学与工程博士都会孜孜不倦地走着“在美找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美国人”的道路,因此,美国科学杂志把清华、北大称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国际经合组织有份统计,1990年至1999年间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留学生博士,中国大陆滞留比例高达87%,而中国台湾地区是57%,韩国只有39%。当然,通过合法移民方式流失出去的人才也一样庞大。

二、中国科研人才资源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因素。主要从学术科研人才的流失方面进行分析,原因主要有:

1对薪资待遇不能满意

对更高水平的薪资待遇追求,是优秀人才跳槽很常见的原因。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科研院所的薪资水平整体偏低,在同一区域中失去了

竞争力。如我国某地一家陶瓷研究所一个博士毕业生的月收入只1000多元,而到了当地一家私营陶瓷企业后其月的收入达到了1万元。另一方面是科研院所存在内部绩效考评机制问,不能有效地根据职工的个体能力、所承担工作性质及贡献作出适当的薪资安排。在比较长的一时期内,科研院所一直以“大锅饭”形式进行分,在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一直拖后。这大打击了一批有真才实学、有所作为的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他们离开科研院所并不完全是为了谋求高的收入,更主要的是追求一种新的环境,以求到公平对待

2、对所承担的工作缺乏兴趣

在科研院所没有武之地,对所承担的工作缺乏兴趣是人才流失的一个原因。兴趣是最好的工作动力,具有挑战性且能够充分发挥潜力,是众多优秀人才择业时重考虑的因素之一。相反,一份枯燥乏味,与兴趣左的工作只能压制人的创造能力和消磨人的斗,这无论对一个单位还是对个人都是一种重大的失。我国许多科研院所还存在科技人员只能根据单下达的科研任务进行工作的情况。科技工作者在作选择上长期处在被动位置,自身创造力的发挥到严重影响,更不用说工作兴趣。

3、对管理方式不满

单位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方是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管理文,不应该压制员工的创造性,而应该鼓励员工去新的工作尝试;不应该限制员工自主决策,而应强调效率;不应该对员工的成绩视而不见,而应因此适时给予鼓励。由于有些科研机构沿袭的一言堂”、论资排辈的弊端,使得优秀人才难有展才华的机会,因而选择离开。

4、对单位的目标感到迷茫或缺乏认同

一个能良好发展的单位,应该具有非常清晰的短期与中期发展目标,并且能经常安排有高层和普通员工加的各种聚会,以便通过各种交流,使员工上下成一致的目标,并逐渐达成共识,“拧成一股绳”头并进。我国科研院所存在不求思进的现象,没有明确单位发展计划或思路,即使有的制定了,其领导也不能与员工充分交流,以达成共识。在这种环下,员工对单位的目标感到渺茫,对单位及其领失去信心,看不到单位的发展前途,只要一有机,自然离开。

5、缺乏个人成就感

缺乏个人成就感是很多优秀人才从科研单位流失的又一个原因,他们不能容忍总是默默耕耘却没有任何荣誉回报。荣誉对于每一个优秀员工来说,既是必要的酬劳,更是有效的激励,可以使他们努力比他们的同事做得更好更出色。我国科

研院所一直存在着论资排辈、分配不公的现象。某个人即使能力再强、贡献再大,甚至是在某项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因参加工作时间短、技术职务低或是行政职务低等原因,难以得到公平的待遇和相应的荣誉。在这样的机制下,许多优秀人才长期得不到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还会形成精神上的痛苦,最终选择了离开。

(二)国外因素

1、经济效益的考量

“吸引中国留学生,实在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广州留学服务中心出国部项目主管张国华感慨地说。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007年一份报告显示,每个非欧盟国家留学生平均每年带来的效益是2.44万英镑。加拿大估算的数据是2.5万加元。“一旦留学生不回国,此前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投入就无法收回,以每人为外国每年贡献2万美元计算,中国仅留学一项就为国外贡献100亿美元外汇。”王辉耀不无担心。

然而,各国还在争抢,并且手段变幻多样。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曾总结了人才大战的10种武器,比如在华设立研究机构、合作办学设奖等隐形手段。据了解,2003年左右,清华大学近百种奖学金里,外企公司占了一半,北京大学总额400多万元的奖学金中,外企占了300万元。而商务部公布的2006年统计表明,外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研究中心将超过800个,而6年前这些研究中心仅为100个。本报此前报道的不断涌入国内的“洋高考”也恰恰是很好的注脚。

2、积极有效的移民政策

目前,各个国家、地区、城市、公司、大学等越来越重视吸引各种跨国流动人才,并针对影响跨国人才流动的因素不断推出新的措施进行人才竞争。美国1990年移民法案将就业移民配额由54000人提高到140000人,并增列投资移民方案。在就业移民方案中,突出重视吸引第一职业类别人才(包括杰出人才、跨国公司主管、优秀研究人员和教授等)。而低技术性劳工移民的签证配额将从每年18000名降到10000名。2003年英国开始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绿卡”制度推行“高技术移民计划”。这是30年来英国首次对外开放其移民政策。澳大利亚自2003年3月1日起,对投资移民的签证进行结构性调整,原有的打分制度(points system)将基本取消,降低了对申请者财产和投资规模的要求。中国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移居西方发达国家不是少数,尤其是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对持有

“绿卡”更是趋之若鹜。

3、良好的科研环境

所谓良好的科研环境,包括科学文化和能够交流与合作的同行队伍,这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科学文化是指激发创造性思维、崇尚竞争、能够进行宽松的、自由的学术争论但又有一定规范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科研人员的想像力和竞争精神受到充分的激励。无论年龄大小、资力如何,均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行之间能够相互尊重,本着讲道理的态度进行科学的批评。良好的科研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才共振效应。一支能够交流与合作的同行队伍,也是创新人才加盟时经常考虑的关键问题。优秀人才在应聘时往往考虑,所选择单位的同行科研水平如何,能否在技术上与自己互补,能否与自己进行学术交流,产生思想火花,同事之间是否愿意合作。这些也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之所以吸引不少全球优秀科研人才,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缘故。

在营造“原始性科技创新”氛围方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是经过多年才摸索出一套机制。主要体现在项目评估制度、科研评估制度、有关“科学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的奖励和处罚措施等方面

(三)加入WTO,对中国科研人才资源流失的推波助澜作用

随着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竞争面临更激烈的局面。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一项有关中国人才工作十大问题的研究显示,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以朗讯麾下的贝尔实验室规模最大,拥有科研人员500多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达96%;微软中国研究院的60多名研究人员中,20名有国外留学背景,40名是中国著名学府的博士;IBM公司中国研究中心的60多名研究人员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研发机构实际上形成了外资企业争夺中国高层次人才的桥头堡。

三、解决中国科研人才资源流失的对策

“人们常说:‘好的环境能造就人!’确实,好的科研环境―――宽松、自由而又规范,即便对那些并非一流,但也是优秀的科研人才来说,同样能出原始性科研创新成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突触发育研究室主任鲁白博士日前在接受记者电话专访时,发表他对营造“原始性科技创新”氛围的看法。中国政府要营造科研有条件、创业有保障、人才流动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建立的有效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构筑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一)支付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

生理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都追求更体面、更舒适、更宽裕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是经济收入,人们需要从工作中得到应得到的工作回报,是理所当然的。全球咨询公司沃森。怀亚特的调查报告指出,36%的高级职员认为,薪金的多少对于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来说至关重要。顶尖人才如此,各类其他人才概莫能外。《财富》评价百家善待人才的公司,选出让员工心仪的10家公司,研究其留住员工的绝招,主要是善待员工,满足他们的福利要求。当然,对人才的工资、奖金、福利,不一定要付出最高的,要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人才得到的收入报酬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与其经历、能力、业绩挂钩,做到恰如其分,公平合理,并且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这有待于企业设计和实施能有效激励人才的薪资报酬制度。

(二)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责任的清楚划分、合理的系统培养和对科研人员潜力的挖掘,对科研人员的发展都相当重要。突出表现是科研机构知道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与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促进其职业生涯计划的实现。今天的科研人员希望开发以商业技巧或行为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所以科研机构必须跳出传统培养和职业阶梯的范围,为科研人员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诸如部门轮换、灵活的工作任务和拜师学习等方式。根据全球咨询公司沃森。怀亚特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尽管薪金上的竞争非常重要,但是高级科研人员认为这家科研机构的经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他们会加入这一科研机构并留下来。”

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甚至比产品的生产更重要。培养人才一方面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科研的工作能力,建立科研机构特有的文化,弘扬科研精神。科研机构应当有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不断的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同时也使科研机构不断的完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培养机制,一些有上进心的、要求进步的科研人员肯定会选择离开,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最后科研机构内也只剩下一些庸才。

通过培养,科研机构不仅提高了科研人员素质,还使他们感受到了科研机构对自己的重视和科研机构的发展,从而产生对科研机构的归属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青科研人员,在选择科研单位时,首要条件就是看科研单位能否提供在职攻读学位的机会。年青科研人员感到不经过培养不可能升迁,科研机构也明白

不加大培养投入不可能提高年青科研人员素质。只有留得住年青科研人员,培养对科研机构才有意义,也只有重视培养投入,才能留得住核心科研人员。(三)建立公平的业绩评估体系

激励强化理论告诉我们:行为的结果得到肯定,行为主体就会巩固和保持原有的行为;反之,行为的结果受到否定,行为主体就会修正,或者放弃原来的行为。所以对实现目标的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人才的稳定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机构的人才在不断面临挑战的同时,又能感觉到机遇时时伴在左右;才能营造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撤”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我们要关注、肯定优秀科研人员的业绩。科研机构在分配给科研人员工作任务后,一方面要信任他们,让他们放手去做;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他们的工作不闻不问。那样容易使科研人员感到受了冷落,在科研机构不受重视,特别是当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业绩得不到科研机构的评价和肯定时,很多人会一下子觉得工作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他们要么没有了热情和动力,要么会离开科研机构。因此科研要关心科研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并把业绩评价及时反馈到科研人员手中。对表现优秀的科研人员,一定要公开的肯定和嘉奖。

(四)建立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并形成较强的科构凝聚力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科研文化是科研机构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健康向上的科研文化是科研机构成功与否的基石,是科研机构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第二,科研机构还要与科研人员互相沟通,理解彼此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师郝尔曼在他的《留住员工心》一书中提到:“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成功的公司都必须基于坚实的道德准则,公司的价值观将被视为积聚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生命线。”这一观点表明,科研的核心价值观不但已成为科研机构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而且也已逐渐成为科研聚留优秀人才的向心力。IBM公司就是凭借其“尊重个人,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和追求优异工作表现”的原则和信念,构成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积聚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五)因人设岗

对稀缺型的核心科研人员,设立量身订做的岗位。这有利于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有希望获得成就感,通过干大事创大业,展示自己的才能,为科研机构做出贡献,从而赢得社会的尊重。“怀才不遇”是人才最大的痛苦,也是

人才离职,另谋高就的重要原因,岗位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人才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岗位,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就没有人会再舍近求远,另谋高就了。(六)“沉淀福利”制度留人

该制度将从科研机构人员的年薪中扣除一定比例,在科研合同期满时,再将这一部分扣除的薪金返还给科研人员。例如,英国皇家学院就实行年薪沉淀制度,学院的院士年薪从15英镑到50英镑不等。院士的年薪分成四块,当年只能拿走40%的现金,其余60%沉淀下来,五年之后兑付。如果有人提前离开,他的沉淀工资是不能全部拿走的。英国皇家学院的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其科研人员的离职率。

(七)“超弹性工作时间”制度留人

据报道,美国不少科研机构为了留住人才,想出了“超弹性工作时间”的新招。在美国硅谷的一家科研机构,有位年轻人乔治,5年前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前夕想得到一份既能赚钱,又不耽误自己白天打高尔夫的工作。该科研机构了解了他的这一个就业愿望之后,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乔治到该科研机构就职后,每天早晨10点左右起床,11点跑步,午饭后稍事休息,即去打球,直到深夜他才开始工作,但工作效率和质量极高。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科研机构的这一做法,对我国科研机构留住人才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八)增强国内科研机构的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科研机构规模、提高科研机构地位和绩效

科研机构的规模越大,科研人员的安全感就越强,科研人员以能够进入大规模的科研机构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一般不愿轻易离开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内的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有充当科研机构内某一符合其身份的角色的愿望,规模越大,内部的机会就越多,能够充当的角色就越多,较好的内部流动性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减少离职行为。

科研机构在行业所处的地位越高,即科研机构在本行业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越大,科研人员的安全感就越强,离职就越不容易发生。另外,科研机构地位越高,个人也越有发展前途,越能赢得社会上其他人的尊重,从而自动减小了科研人员的离职率。

科研机构的绩效越好,即科研机构的经济效率越高,越能为科研机构内的个体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好处,增加他们的收入和福利,从而减少了离职行为的发生率。

四、减少科研人才资源流失对中国科研机构的冲击和影响

的方法

(一)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

科研机构不怕人才走,也不怕优秀的人才走,怕的是出现人才断层,怕的是没有一个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土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科研机构必须建立人才储备体系,这样一旦出现人才流失现象,科研机构可以找到合适的替代者,从而减少了人才流失对科研机构的影响。

(二)与科研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

在招聘结束后,签订科研合同时,加入科研保密保护条款。包括与科研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

1、保密协议

在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还明文规定:“拒不签定保密协议的,单位有权不调人或者不予聘用。”这些为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提供了依据。

2、竞业禁止协议

竞业禁止,是指从事竞争性行为,即规定掌握单位商业秘密的职工,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②].对此,在1997年国家科委的《若干意见》中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与离职科研人员“终生交往”

既然人才的流失是无法完全避免的,“终生科研人员”无论是对科研机构还是对个人来讲都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应坚持“终生交往”。因为对科研机构来说,离职科研人员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他们可以促进科研机构改进管理,发现科研机构存在却被忽视的问题;他们不仅可能成为科研机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购买者,而且还可能为科研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是未来科研机构再招聘的最合适人选;他们在树立科研机构的形象、宣传科研机构理念、以及对外界采取行动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并且科研机构可以共享依附于他们的某些资源。五、结论

科研人员的离职与跳槽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实际上更多时候却是科研机构问题行为的折射。如同环境的恶化会造成水土流失一样,科研机构人才环境的恶化就会造成科研人员的流失。当科研机构发生人才流失时,管理者要做的不仅是对某个人的挽留,更要反省的是“是否科研机构的人才环境恶化”,反省之余,

还要对人才流失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以便采取富有成效的对策。

人才流失最终都会归结为一个关键问题,即雇用和保留你最宝贵的人才,该问题的解决涉及科研机构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我们只有从科研整体出发、综合运用科研人员管理的各项职能,才能处理好科研机构人才流失问题。

科研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希望我们的国家保护科研人才、呵护科研人才!我们的各级官员重视科研人才、让科研人才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我们的教育培养科研人才,让他们在中国的教育下健康成长!我们的父母引导孩子树立爱国的思想,长大成才后报效自己的祖国!希望中国不再是科研人才的最大流失国,而是科研人才的最大输入国!如果这样,何愁中国不富裕!何愁中国不强大!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王耀辉,《人才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2.黄旭东,《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李振强,《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

4.陈鹏,《管理科学与艺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5.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张佳泳,《科研院所人才流失的原因》;2003年

7.乔新生,《不必怕中国人才流失海外》,环球时报;2004年

后记(致谢)

本文从选题的确定,论文的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得到了我的指导教师王笳舟老师的悉心指导。特别是他多次询问写作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他严肃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指导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此,谨向王笳舟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此外,还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能够顺利完成论文,是因为一路上有你、有你们,再次衷心地感谢所有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谢谢!

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只是一些读书、写字和考试的周而复始。如果把这种单调的生活看作一场场循环的演出,那么我只是一个安静的演员。这篇毕业论文也称不上什么精彩的台词,只不过是这种循环演出即将告一段落时的谢幕词。但是无论多么蹩脚的演员,无论台下有多少观众,即使是只说给自己听,在他谢幕时也总要感激一些人,是这些人帮助他走上舞台,成功或者不那么成功地“演出”。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人才流动,从社会角度看,是必然趋势,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流动。但从企业角度看,人才的流失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实现企业目标,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这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深层分析的方法,依据逻辑顺序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找出不同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为企业能更好的留住人才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字:企业管理、人才流失、分析、对策研究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1、人才流失的本质 人才在《辞海》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德才兼备的人;二是指有才学、有能力的人;三是品貌俱佳的人。当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目前,我国人才状况不容乐观,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如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避免人才大童流失,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人才流失,是指在一单位内,对其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的流走,或失去其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存在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之分,前者是指单位的人才因某种原因离开该单位另谋他就,给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困难,从而影响其经营发展。隐性人才流失则是指单位内的人才因激励不够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其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单位的经营发展。当下的人才流失多表现为显性流失。本文根据人才流失的主要形式浅析的是显性人才流动方面的问题! 2、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正常现象,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人才在本单位内部进行流动,如岗位的轮换,提升或降级等。二是人才流入或流出本单位、本地区或本国人才流动。一般而言,15%以内的人员流动是正常、合理的,它可以促进人才、知识的交流等等。但是,现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并不能算是一种健康的流动。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表现为人才的一种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某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一)选题意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成为了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竞争。就留住人才不具任何优势公司而言,公司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吸引一批优秀人才,用好、培养好现有人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下,盘活现有人才,实施人才经营战略,减少人才管理风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失是企业资源的最严重损失,这种损失有时是难以估量的。一个关键人才的流失将影响和带动大批人员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该公司的研究,调查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内外因素,提出能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最终将结果运用在同类型的公司中,为他们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帮助其明确影响企业人才的流失,并针对原因,找到适合的留人办法。同时,对于企业人才来说,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选题背景 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起步晚,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再加上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人才的管理有许多不足之处。许多的中、小企业还没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流动也频繁,其中不乏一些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人才的流失,也逐渐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研究表明,

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探索

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探索 发表时间:2009-07-07T10:03:28.043Z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朱玲玲李国昊[导读] 中小企业发展对社会财富创造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却是企业遇到的普遍难题。 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探索 朱玲玲李国昊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江苏镇江 212013)摘要:中小企业发展对社会财富创造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却是企业遇到的普遍难题。本文通过对某市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对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一些建议,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原因;对策探讨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在同行业中,中小企业也较大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更多地使用劳动力资源。其次,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不可或缺。国家大量的税收和财政收入都来自中小企业,其对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目标的实现,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核心人才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有着巨大的创造力和不可替代性。人才的流失不仅意味着资产的损失,还意味着竞争对手的更加强大。因此本文对核心人才流失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进而方便企业相关方案的制定。 二、核心人才流失现状 核心人才,相关的定义有多种,本文是指在人口总体中具有特殊人力资本的群体,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其高超的专业素养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操守,为企业做出或正在做出卓越贡献的员工。他们掌握了企业核心机密和核心资源,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属下。因此,他们在企业员工中有着较高的威望和教深的影响力。 新世纪激烈竞争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如何吸引、培养和造就更多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成为中小企业面对的首要难题。鉴于此,中小企业也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如给员工加薪,举办各种联谊来加强员工的团队意识等,但收效甚微。通过资料整理,同时对该市一些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的核心员工和主管进行问卷调查,也进行一些个别访谈得到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一些资料。 此次所发问卷205,回收156,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一般而言,信度系数>0.70即为良好,0.60~0.70之间属于可接受范围。本文问卷数据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大部分也都在0.60以上。同时专家对问卷的项目进行推敲、评判,认定本问卷内容效度较好,由此证实问卷数据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问卷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于中小企业的核心员工设计的,主要从与企业有关的因素、与环境有关的因素、与个人有关的因素等发面进行调查的。另一类是针对于中小企业的主管设计的。对回收上来的问卷,进行一些处理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 (1)约80%的核心人才认为自身价值和所得薪资待遇不匹配。(2)核心人才很重视企业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3)64%员工因对领导不认可而选择离职。 (4)78.6%的员工感到工作环境恶劣,同事关系紧张。(5)员工感到学无所用,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三、影响核心人才流失因素分析 1.缺少合理的薪资待遇,企业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美国管理学家阿德福的4G理论认为,生存需要是人们需要结构的基础。工资待遇不仅能满足生存需要,而且反映了工作价值和经济地位,因而较低的工资待遇成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因素。而缺少合理的薪酬待遇主要又是由于没有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中小企业不能因部门、人员的差异制定不同的业绩考核体系。绩效评价时目的不清、原则不明、方法不当,考核和评估标准较单一。 2.中小企业员工缺乏必要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家族型的,家族成员对组织结构中权利的垄断阻碍了高素质、非家族成员的发展。同时企业自身发展前景不明确,为了减少成本,错误的忽略对员工的培训,使得员工的成长空间小。 3.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引起员工的流失 管理人员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领导风格及工作能力等方面都会无形的影响着员工。一个素质低、没有领导魅力的管理者会让员工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从而减弱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4.工作氛围不和谐,人际关系不融洽,缺乏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健康、舒适的硬件工作环境对员工高效的工作很重要,但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更重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从事工作不仅为了物质层次的需求,还为了满足其社会交往的需要。所以对员工来说,“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同事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员工之间、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沟通出现鸿沟,不能形成统一的范式或价值观,造成员工个人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错位,从而导致核心人才的流失。 综上所述,影响核心人才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是一些关键性的因素.从宏观因素上看,人才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国家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用工制度、体系、劳动力市场体系发育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会对人才的流动行为产生影响。从微观因素上看主要有:工资、福利待遇等;单位所属行业类型及职业类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人际氛围等。 四、留住核心人才的建议 1.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留住人才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毕业论文 ‘ 论文题目: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专业班级:行政管理本科 学生姓名:周宇 指导教师:汪老师 2016 年11 月29 日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2) 一、影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 (3) 1、薪酬水平低 (3) 2、福利缺乏吸引力 (3) 3、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3) 4、企业整体氛围差 (4) 5、企业发展前景 (4) 二、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4) 1、做好人才筛选第一关——严把招聘关 (5)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5) 3、设计员工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福利 (6) 4、引入职业生涯规划 (7)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7)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8) 7、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把握好主动权 (8) 参考文献 (10)

写作提纲 企业告别了“商品短缺”、“资本圈钱”的时期,已走向人才竞争的时代,谁占有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主动权。但综观我国国企人力资源使用现状,普遍面临着人才流失频繁的窘境。人才严重流失,必将成为制约国有企业顺利发展的瓶颈,认真研究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影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 1、薪酬水平低 2、福利缺乏吸引力 3、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4、企业整体氛围差 5、企业发展前景 二、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1、做好人才筛选第一关——严把招聘关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3、设计员工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福利 4、引入职业生涯规划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把握好主动权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问题严重。民营企业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的工作年限相对缩短。人才流失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普遍的主要障碍。本文试探讨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并对此提出在体制、管理、文化等方面相应的对策。 1、问题的现状 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有优势的经济成分。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和观念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现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关键人才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据调查,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一些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最长的也不过5年。许多民营企业叫喊着人才难求、人才难留。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的症结在哪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对于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以及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1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制度,组织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员工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符合企业的要求。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员工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获得认可。还有些民营企业由于事业高速发展,企业天天在变,经营的目标是如何做好和做大生意上,至于内部企业管理,能用就先用着,因此导致很多制度还来不及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许多事主要还是人治,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或者即使有了部分规范,但实际上大家都不重视,做

事情一味过于讲求简单直接,工作还是以前小规模时的老习惯,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距离有点远。尤其是企业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关键人才价值的体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实行原始的家族式管理,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家族成员总比外人要高,尽管这些人的管理、生产、销售等一系列业绩都不如外人。而现代企业的明显标志就是制度完善,但由于民营企业管理上存在上述原因,这些不仅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导致了企业关键人才由于得不到承认而跳槽,从而表现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2企业家精神不能随企业的发展而建立,民营企业家不能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依然保持在创业时的那种工作习惯和作风。企业家精神的首要标志就是有创新精神,但把自己企业的成功全部归功于自己个人或家族的贡献,认为企业之所以有今天,全部是自己一手拼出来的,把与其一起创业的员工置之度外,这决不是现代企业家精神的体现。那种认为他人只是为我打工,至于说对于企业发展的贡献的回报,一切免谈的民营企业迟早会被竞争所淘汰。这样一来,关键人才的个人才能和个人贡献被一笔抹杀,关键人才无法找到 "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并且在家长式的领导下工作,人才的技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能得到学习新技能和新经验的机会,人才流失势在必然。 2.3 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但越来越多的人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一个复合系统,它既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又是一种价值观和信念,它是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行为方式的辩证统一"(萧聚武,1996)。而且企业文化一定是在企业员工长期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交往范式、价值观体系,而且它一定是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有助于企业的成长才被认可的。但是在一些民营企业内部个人权威主义太重,永远是老板说了算,关键人才往往感觉到在民营企业里面自己的人格和专业意见得不到尊重,心情压抑;其次是管理方式上有问题,往往对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与对策分析

欧阳学文创作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
考号 专业
助学点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欧阳学文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与对策分析
湖南商学院启航教学点 湖南商学院继教楼
3月
目录
引言 1 一、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1 (一)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以 A 企业为例 1 1.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流失情况 1 2.各学历段的人才流失情况 2 3.各年龄段人才流失情况 2
欧阳学文创作

欧阳学文创作
(二)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分析 2 1.影响企业竞争力 3 2.造成企业无形资产流失 3 3.影响其他员工心态 3 二、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 4 (一)招聘体制不能真正的施行 4 (二)缺乏科学的薪酬体系 4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4 1.保障制度不高 4 2.企业前景不明朗 5 (四)员工满意度不高 5 三、解决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5 (一)完善企业的招聘体系 5 (二)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 6 (三)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6 1.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6 2.为员工制定职业规划 7 (四)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7
欧阳学文创作

欧阳学文创作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 一个关键问题,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十分的激烈争。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 业发展的因素。怎么样的激励人才、防范人才、吸引人才 已经开始引起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注,是目前中小企业急 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具有 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受到很多因素的 限制,其中困扰最严重的一个因素就是员工的大量流失。 在本文的描述中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影 响,然后分析了中小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 解决策略,希望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
欧阳学文创作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 对策分析 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重庆黔江校外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112批次本经济与工商管理学号 学生王文 指导教师王蘅 起止日期20起至20止

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参考国内外人才流失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人才流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我国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人才流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并进一步从社会环境、企业、员工个人三大方面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总结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确定了使人才产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支持;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制定适合的人才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我国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人才流失的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不同性质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不同行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不同区域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不同规模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2企业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员工个人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策建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国家宏观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和保护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2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支持............................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中小企业应对人才流失应采取的对策....................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总结 ................................................. 错误!未指定书签。注解 ................................................... 错误!未指定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4700字

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4700字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虽然还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民营、私营、合资、独资等企业正在不断壮大,它们与国有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人才流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影响了国企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影响,同时提出国企要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应从建立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建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等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毕业 人才流失;薪酬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一、国企人才现状 人才流失指的是属于特定群体、组织、地域的专门人才或其他有才能的人离开自己原来所依附或服务的群体,而到了另外的群体、组织或者地域。人才离开原服务的对象而另谋他就,其实是人才流动的经常状态,关键是人才流动之后能否及时获得补充。从长远看,正常情况下,在地位、环境、条件基本接近的竞争主体之间,人才流失和获得一般能处于均衡状态,即人员进退相当,来去相抵。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流失实际上指的是由于竞争主体在地位、环境、条件、实力相差较大,导致一定的时期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的人才单向的向有优势的一方转移,双方的人才流动呈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性和不平等性。 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不正常的人才流失现象,具有数量锐减、结构劣化、且流失趋势愈演愈烈的特点。企业中的人才离职现象过于严重,常表现在企业可用的人才越来越少,用人感到捉襟见肘。国企人才流失,使得企业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科技对企业的贡献率逐渐下降,使得不少企业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严重影响了国企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足部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国有企业领导人也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就业环境日益宽松,越来越多的国企人才跳槽到民企和外企。据有关部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国企的人才流动率正迅速上升,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的流失率还有加速的趋势。国企源源不断地向民企和外企输送着高质量人才。虽然人才在企业间流动是正常现象,但一个企业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无异于釜底抽薪,会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重大威胁。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摆在国企老总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企人才流失的影响及原因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更多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一支有着强大凝聚力的优秀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人才流失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企业每引进一位人才都要花费大量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人才流失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创造价值的降低,而且企业要承担相当高的人员替换成本,优秀人才的替换成本更大。据分析,企业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至少需投入2个月的时间、4个月的薪金才可以找到新的合适的替代人选,还需要3~6个月的时间让其熟悉、适应工作,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此外,企业还要承担因人才流失带来的技术泄密,正在进行的项目因停滞造成重大损失,企业现有员工队伍人心不稳等各种不利影响。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人才能够专心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为什么国企人才越来越不钟情于“铁饭碗”,一有机会就“另择良主”呢?造成国企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

餐饮业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餐饮业人员流失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餐饮业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已成为我国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国外知名餐饮企业相比,我国餐饮业在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思维定势,管理理念以及在餐饮人员的招聘、管理、流失率控制等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餐饮企业的发展壮大,难以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导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巨大,但知名企业不多。 一、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餐饮企业人员结构在年龄、学历、性别方面都存在不科学的发展,部分企业停留在传统的偏见基础上,比如,认为餐饮从业人员是吃“青春饭”等,没有摆脱传统理念的禁锢,我国餐饮企业人员主要存在以下的结构特征: 1、年龄偏小,且日趋年轻化。受传统的观念影响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依然停留在“年轻态”、“形象化”的基础上。很多企业认为“门面形象”好,年轻漂亮的服务员服务更干净更周到,因此在招聘时要求年龄不超过28岁,一般在22岁左右,目前,餐饮业从业人员中85至90年代以后出生人员居多。随着近年外来就业人员趋于下降趋势,城市内出生人员收入压力较小,对工作岗位挑选性高,传统的偏见造成餐饮企业人才招聘渠道有限,“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少,导致企业招聘压力大。

2、从业人员学历素质不高,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社会相关人力资源调查资料显示,餐饮业服务员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4%;高中学历者约占总人数的71%;大专学历(包括进修取得的学历)的占总人数的4. 66%;本科学历从业者仅占总人数的0. 34%。 传统文化观念认为,服务业是伺候人的行业,工作能低人一等。 此外,由于现实生活的不良现象使得许多从业者得不到人格的尊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时更趋向于高新科技企业,而耻于餐饮服务业。认为该行业在知识学历方面要求较窄,从而给高学历从业者产生不平衡感心理。最后,大部分餐饮企业还处于家族式管理,停留于“精打细算”如何降低成本层面,并没有意识低学历所带来的发展限制和困难,导致我国餐饮行业整体学历不高,尤其是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男女比例失衡。根据统计,目前我国餐饮从业人员中,行业从业者尤其是服务员男女比例为1∶3.7。造成男女比例相差大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在招聘服务员要求为女性,一是认为女性比较细心有亲和力,较适合做服务工作,二是长久以来,消费者具有服务偏好,比较习惯女性服务员为之服务。三是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的经济责任比较大,认为餐饮服务业收入比较低,所以都不愿意从事餐饮服务业,认为餐饮服务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或贴补家用的行业。 二、餐饮企业人员流失分析 我国许多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因未及时更新,企业管理体系存在着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单位代码10 学号082545247 分类号密级毕业论文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原因及对策分析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邹荣青指导教师夏林2012 年 5 月 6 日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第I 页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小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消费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要在未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就必须从人力资源上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更好发展创造条件。但是人才的严重流失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较高的人才流失率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留住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搜集资料,本文从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问题展开 分析,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理论为指导,深入全面的阐述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带来的负面影响,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外部因素、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及员工个人因素分析企业人才流失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从发展企业经济,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管理者水平等方面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第II 页Discussion o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brain drain 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uthor:Zou Rongqing Tutor:Xia Ling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rapiddevelopment become a new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most dynamic economicgrowth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n promoting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对策(doc 28页)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对策(doc 28页)

摘要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优势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目前人才流失问题在中小企业相当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了其健康稳步的发展。如何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目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课题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了解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严重影响,指出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以BS公司为案例,设计调查问卷,找出BS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改善BS公司人才流失的状状况。本文通过对BS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的分析,相信对整个中小企业发展与实践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才流失,中小企业,对策 1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 1.2人才流失相关文献综述 (1) 1.3研究方法及框架 (6) 1.3.1研究方法 (6) 1.3.2研究框架 (6) 第二章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8) 2.1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8) 2.2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9) 2.3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带来的影响 (13) 第三章防范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15) 3.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5) 3.2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控制体系 (15) 3.3塑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15) 3.4设计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加强职业培训 (15) 第四章 BS公司实证研究分析 (16) 4.1研究方法 (16) 4.2BS公司概况 (16) 4.3BS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16) 4.4BS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18) 4.5BS公司人才流失对策设计 (21) 第五章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1

浅谈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讲课稿

浅谈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 题目:浅谈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 班次/专业:2014级经济学(经济管理) 姓名:关勇 学号:14062131023 教师评语(成绩): 教师签名: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2016年12月13日

浅谈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独具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使其无论是在企业数量还是提供就业机会上,都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着大企业难以取代的作用,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滞后性,导致了企业内部人才的大量流失,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分析影响其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便能更好地解释企业员工的流失现象,并依此作为依据,提出改善员工离职率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引言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一般从注册资本、从业人数等指标来划分。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2014 年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4200 多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 99%,其产品和服务占比超过55%,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保持经济稳定、缓解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多,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加大。核心人才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屡屡碰到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控制人才的流失,特别是怎样留住核心人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严峻考验。

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

职 业教育研究 !""#?$近年来,国有企业自改制重组后,人才的“跳槽”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才的跳槽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前国企的一个重要话题。仅以 石油企业为例,一方面是平均每年有!"左右的高级管理人 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跳槽流失;另一方面在大专院校毕业生“双选”会的应聘台前却门可罗雀。这种状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国企人才跳槽的 原因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国有企业人才跳槽的主要原因,除人才自身的因素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等方面 的原因。 (一)从人才自身因素看,价值观、个人追求和个性特点、能力与专长等都是影响人才跳槽的因素。就目前情况而言,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是导致人才跳槽的主要诱因。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总是要进行理性的合理权衡和取舍,有条件的时候就一定会选择“最优解”。人才通过劳动实现其自身价值,人才价值在得到承认的同时,必须得到相应的待遇,并渴望得到较高的报酬;当个人的劳动付出与回报不相符或者自认为自身价值未被体现时,人才便会产生失落感,出现跳槽的冲动。 国有企业在工资待遇分配上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不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人才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相当程度上偏离了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与按劳分配的政策明显不符,与经营的资产规模和效益也不挂钩,人才跳槽就在情理之中了。一位曾在某国有企业担任市场开发部部长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业务能力很强,敬业精神也不错,为企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一位难得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他的年薪不足#万,月奖和年终奖也是象征性的。如此的回报使他觉得没有实现其自身价值,便寻求跳槽的机会,果然这位开发部部长只干了两年时间,就另攀高枝,到一家愿出$%万年薪的企业。从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看,国企中技能人才跳槽的相对较少,队伍较稳定,因为技能人才的薪酬和其他企业的工资收入相接近,有的还高于其他企业。因此,工资待遇低是国企人才跳槽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国企地理 位置偏僻,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困难,这在大部分石油企业和部分军工国防企业中尤为突出。这是造成国企人才跳槽的又一动因。 (二)从企业因素看,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内部分配形式、管理方式等都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人才的管理、使用和培养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特别是在人才使用上,还不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对员工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往往把人才长期放置在一个岗位上从事几乎一成不变的工作,对人才的评估、培训计划、轮岗计划、考核计划、职业目标等均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才看不到发展希望;部分领导素质不高,人才观念淡薄,把引进的人才当作简单的劳动者,生活上不关心,工作上不支持,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人才便千方百计地寻找另谋高就的 机会。这其中虽然有其自身利益驱动的原因,但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不无关系。(三)从社会原因分析,一是国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性政策力度不够,规范性的个人收入制度也不健全,导致个人收入差异过大,形成不均衡或不公平。二是对人才的流动或跳槽,国家没有一套成熟、配套的政策,特别是缺乏对流出单位利益保障的合理政策和制度,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导致人才竞争的不公平。国企由于体制原因,很难与外企公平竞争。三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以及培养模式与企业不相适应,企业急需的人才学校不能提供,造成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适时补充,形成一些专业人才相对过剩,一些专业人才紧缺,这种人才供给畸形和企业需求畸形也助长了紧缺专业人才的跳槽。 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措施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不仅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加大了同其他企业的差距,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制订并采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更新观念,明确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劳动力素质不高,高素质的人才相对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谈企业竞争力或参与国际竞争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把人才战略提到强国强企的战略高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 资源配置机制,以政策激励为主导的人才资本吸引机制,以惟才是举、惟才是用为政策取向 的人才开发机制,以大教育、大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爱才、惜才、护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一支由专家、学术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由高级技师、技师为主体的技能人 才队伍。(二)重视人才价值的体现 人才在经济社会和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重视体现人才价值将成为一种必然。人才的薪酬虽不能完全体现出人才的价值,但能体现企业对人才所付出劳动的认可和回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中国的人才市场也同样存在与世界人才市场接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人才市场化的观念,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按市场价格确定本企业的人才价格。国有企业多年来形成的旨在维持企业内部相对平衡的分配制度,靠工龄长工资的无激 励效果的分配政策, 已严重不适应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所以, 我们应该在兼顾效益的原则下尽可能地给人才以较好的回报,承认人才的劳动和贡献,按市场标准确定人才薪酬,这是防止人才流失的重要 措施。 (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要实施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和突出业绩的人才。一是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二是加大月度、年度奖金的分配力度,打破大锅饭,拉开奖金档次,使奖金向有贡献的人才倾斜。三是设置专家特殊津贴,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设置特殊津贴以提高其工资待遇。通过以上措施,使人才感到有奔头,安心企业工作。 (四)搭建人才宽松的成长平台 在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还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广阔的道路。物质待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因此,要强化和规范人才管理,给人才一个成长、成才的良好工作环境,规范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人才使用上,要让人才感到有奔头,有盼头,要给人才提供内部流动的空间,满足人才的创新感、挑战感,切实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安心工作。 (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在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少,但结构不尽合理,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需要的战略型、经营型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高级 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 余大权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重庆!"""#$) 摘要!国有企业 人才的跳槽问题,是当前困扰企业的一个重要话题。造成国企人才跳槽的原因,除人才自身因素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的原因。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要重视人才价值。 理论与应用研究 !

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

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 人才流失是企业中人才流动超过其合理限度的部分。对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不仅要衡量人才流失的总体水平,而且要从结构上对人才流失进行衡量,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定企业内的人才流失状况。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员工自身情况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人才流动。在这种流动中,有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内的,它们对组织和员工是有益的;有些超过人才流动合理限度的流动,则构成了人才流失,它们对企业和员工都可能是有害的。对一个企业中的人才流动,区分哪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内的,哪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外的,即对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是做好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基本前提。 一、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 人才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古代,许多官僚和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谋士,这些人是可以自择其主的,这种自择其主就属于人才流动。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才流动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局面。在美国,各种组织中人才流动的频率都是非常高的,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平均每人一生要流动12次。在日本,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终生雇佣”的就业体制,人才在组织之间的流动频率是很低的,只有3%左右,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频率也是很高的,达到10%。在我国,改革开发以前,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人才流动的频率是非常低的,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流动也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局面。 人才之所以要流动,无论从组织还是从个人角度看,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美国学者卡兹(Katz)在其组织寿命学说理论中,从保持组织活力角度论证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他通过对大量的科研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统计发现,一个科研组织的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在1.5到5年之间,成员相互之间信息交流水平较高,相应地出成果的情况也较好;低于1.5年或高于5年,成员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水平就不高了,相应地出成果的情况也就不好。因为组织中的成员共事不到1.5年,相互之间还处在熟悉适应的过程,很难畅所欲言,进行充分的信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修订稿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员的管理也渐渐的从人事劳资管理转化成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以及以人为本的资源管理阶段,从而表现出战略性的人才管理阶段的发展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大量出现,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加大了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因为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使得人力资源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 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等方式对阿里巴巴公司的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激励措施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认为阿里巴巴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处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清,各种管理手段效果不佳,尤其是绩效和薪酬管理上的不完善,使得人才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提高认识,而且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员工激励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相应改善。 本文首先给出了论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论文本身的意义,以及相关的理论概述。并讨论了关于阿里巴巴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司文化,从而了解阿里巴巴公司人力管理的运行模式,从中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性方案。论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结合,探索了二者结合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流失;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Alibaba Brain Drai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a labor management personnel become importance of talent and training, as well as people-oriented resource management phase, which show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rategic talent management phas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s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appeared in large numbe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usiness allows companies to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talent. But because the Internet behi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ke the situation appear huge loss. Through quantitative surveys,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of Alibaba's staff recruitment, train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oth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for research analysis, that Alibaba is in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stag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go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unclear,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tools to poor effect, making the brain drain phenomenon is grow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not only to raise awareness, but also to continue to impro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employee motiv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mprovements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This paper gives the topic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itself, as well as an overview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discussed about Alibaba's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rporate culture, to understand Alibaba workforce management mode of operation, which identify problems and propose solutions programs. Research papers to some extent,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xplore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both mod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