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3次飞跃式发展。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

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发展是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而今天,餐饮市场异常繁荣,供求基本平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餐饮业如何实现新的增长?

中国餐饮业发展前景分析:

2008年7月至8月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德勤华勇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对中国连锁餐饮业发展战略趋势进行调研,采访了包括全聚德、西贝、俏江南、德庄、小天鹅、小肥羊、肯德基、吉野家、仙踪林等行业具代表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归纳出现阶段国内连锁餐饮业的发展状况:

一、连锁餐饮业发展依然保持高速。

被调查餐饮企业连锁经营发展模式以直营店+加盟店居多,占75%;被调查

企业中,连锁店总数超过500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只有肯德基。2007年连锁店达到2400家,销售额215亿元,远远超过其他餐饮企业。从调查情况分析,连锁店在100家以下(占66%),销售额10亿以下(占80%)的企业经营规模为多数。

从销售额增长比例情况分析,95%企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增长10%至20%区间的占42%,增长20%至30%区间的占31%,此两区间增长比例是被调查企业的主流,说明多数企业发展符合良性运营的规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二、原材料上涨快速,毛利率稳中有升。

32%被调查企业2007年原材料增长率在10%以下,52%企业原材料增长率达10%至20%,16%企业原材料增长率达到20%-30%。在原材料成本日益高涨的前提下,仅有26%被调查者企业的毛利率下降5%以内,47%企业毛利率基本没变,另有16%和11%的企业分别增长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能够保持稳中有升的毛利率,说明被调查企业连锁盈利模式比较健康,抗风险能力较强,在开源增效方面还有可挖掘的空间。

三、人力资源匮乏,经营成本高涨,标准化难度大构成三大挑战。

根据调研显示,目前连锁餐饮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力资源匮乏、经营成本高涨、标准化难度大、行业内部恶性竞争、资金短缺及政策支持等问题。其中,人力资源匮乏占选择比例最高,达80%,其次为经营成本高涨,为60%,标准化难度大,为45%,构成连锁餐饮业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四、公司战略调整立足长效发展

针对餐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调查还涉及了连锁餐饮企业将会针对未来发展战略作出何种调整?归纳包括六个方面,调整直营店与加盟店的比例,提升现

有品牌或建立新品牌,创新产品,实现差异化经营;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整合供应链;建立中央厨房;提升公司内部运营效率及单店盈利水平。

五、乐观判断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对连锁餐饮业发展的影响。

尽管CPI指数在短期内难以回答,给企业的经营压力也会持续增加,但绝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为,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餐饮行业发展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企业的经营压力将得到逐步缓解,90%以上被调查者表示持积极乐观态度。调查显示,全聚德、肯德基、小肥羊、德克士等多数连锁企业仍然保持既定的开店计划。

综合上述调查,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餐饮市场继续活跃的大背景下,连锁餐饮企业正不断根据外界环境及自身条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以逐步实现最优发展模式。

从“洋快餐”本土化看中国餐饮业发展未来

“洋快餐”本土化进程加速,是中国餐饮行业竞争格局日渐激烈,而由于中餐制作特点,到最后只落个“视觉盛宴”,其成长速度远不及洋快餐们。一位餐饮业老总曾这样感叹到:我们中国餐饮文化的历史那么悠久,可还是卖不过那些“汉堡包”。

洋快餐品牌在中国发展的快就在于它的模式简单,可复制性强,同时加上其产品本土化及主题餐厅策略的推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更有势不可挡的趋势。肯德基推出的“嫩牛五方”,不过是百胜集团产品本土化的策略之一,而早在2005年4月,以“中国人的快速餐饮”为主打口号的“东方既白”落户上海,就已经彰显了百胜集团品牌本土化的整体策略。

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洋快餐入侵”,中国餐饮品牌在这一轮的较量中仍未显出优势。而对于未来的发展,中国餐饮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那么要突破重围夸大战果就要深知自身的情况,就现阶段中国餐饮行业市场情况看(以北京为例),基本处于纷杂格局。

那么,如何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扩大战果,与洋品牌们缩小差距,我们认为,品牌话打造仍是首要任务,上述曾谈到中国餐饮业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中国人离不开“汤汤水水”,所以,可乐永远代替不了一杯浓羹,汉堡也永远代替不了传统饺子,而如何能让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高能产出化、连锁化,便是下一步品牌打造的重要任务之一。

餐饮品牌的打造还在于品牌架构的丰满,也就是在餐饮主品牌的上下游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其从业态上形成呼应,我们欣赏地看到眉州东坡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到位。

创新多变,自成体系是品牌化整合的工作重点。现在的餐饮消费也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整体消费意识阶段,消费者在离开消费场所后在头脑中形成的整体感知回应是什么,这便体现出餐饮店的品牌文化,所以商家的独特体系已不仅仅是菜品、味道、服务、环境、音乐等,而是综合因素的整体体现。

品牌化打造是中国餐饮业日后突围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实时的战略与战术运用更是餐饮业自成体系的重要方法,以便在“不同的区域里都能创造精彩”。时下世界经济动荡对中国餐饮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

在拉动内需的大前提下,我们仍建议中国餐饮业占领“金字塔的中段市场”,同时在这个市场中建立自己的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

笔者心语:目前,洋快餐的快速进入中国的餐饮市场,其本土化战略也在宣布其进军国内市场的决心,面对洋快餐的强有力的冲击,国内的餐饮企业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当筑起防墙,同时内部也应当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国内餐饮市场就是因为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化、规模化因此国内餐饮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局限,虽然有不少的餐饮企业如全聚德、俏江南、小肥羊等餐饮企业的上市,让餐饮市场见到了未来的曙光,但是真要想发展全国的餐饮市场那还需要时间。不过我们也期待,我国的餐饮市场前景越来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