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热工设计.doc

回转窑热工设计.doc
回转窑热工设计.doc

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仍以直筒型窑为主,而且尺寸向大型方面发展。

一、窑型和长径比

1.窑型

所谓窑型是指筒体各段直径的变化。按筒体形状有以下几种窑型:

(1) 直筒型:制造安装方便,物料在窑内移动速度较均匀一致,操作控制较易掌握,同时窑体砌造及维护

较方便;

(2) 热端扩大型:加大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量及传热量,在原窑直径偏小的情况下,扩大热端将相应提

高产量, 适用于烧成温度高的物料;

(3) 冷端扩大型:便于安装热交换器,增大干燥受热面,加速料浆水分蒸发,降低热耗及细尘飞损,适用

于处理 蒸发量大、烘干困难的物料;

(4) 两端扩大型(哑铃型):中间的填充系数提高,使物料流动的机会减少,还可以节约部分钢材;

还有单独扩大烧成带或分解带的 大肚窑”,这种窑型易挂窑皮,在干燥带及烧成带能力足够时,可 以显著 提高产量。但这种窑型操作不便。

总之,不论扩大哪一带,必须保持预烧能力和烧结能力趋于平衡。只有在生产窑上,经过生产实践和 充分 调查研究(包括必要的热工测定和计算),发现某一带确为热工上的薄弱环节,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将该带扩 大, 才会得出较明显的效果。

回转窑热工设计

A 0.

其他有色金属工业用回转窑(还原、挥发、硫化精矿焙烧、氯化焙烧、离析、烧结转化等

)多采用较短

1.按窑内物料流通能力: G=0.785D 2 X 书X3X 吨/小时 (1)

的直 筒窑。

2.长径比

窑的长径比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筒体长度L 与筒体公称直径D 之比;另一是筒体长度L 与窑的平均

有效直径D 均之比。L/D 便于计算,L/D 均反映要的热工特点更加确切,为了区别起见,称 L/D 均为有效长

径比。

窑的长径比是根据窑的用途、喂料方式及加热方法来确定的。

类窑的长径比示于表1中。长径比太大,窑尾废气温度低,蒸发预热能力降低,对干燥不利;长径比太小, 则窑尾温度高,热效率低。

同类窑的长径比与窑的规格有关,小窑取下限,大窑取上限。

表1各类窑的长径比

回转窑生产是一个综合热工过程,其生产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分析其内在规律性,可以建立以下几 个方面的数量关系。

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不

完全统计,各

式中:

单位生产率,吨/小时; D均——窑的平均有效内径,米;

tP――物料在窑内的平均填充系数,一般为0.04?0.12 。各类窑的填充系数见表2。

Y料一一物料堆比重,吨/米;某些物料的堆比重见表3;

3料一一物料轴向移动速度,米/小时;其值取决于窑运转情况,可按式(12)、式(13)及式(14)计

算或测定。

表2各类窑的平均填充系数

表3某些物料的堆比重

G

G

3t ――窑尾排气速度, m/s ,—般3~8m/s 书干一一干燥带物料填充系数;

D 均干一一干燥带平均有效内径,

米。

4.按供热能力

式中:

B ――燃料消耗量,公斤/小时或标米3/小时; /标米3;

n —―?的热效率,一般为 55~65%

q 吸一一每公斤产品吸热反应吸热量 (除去放热反应放热量),千卡 /公斤;

C Xt 高一一将物料加热到最高温度(烧成带)所需物理热,千卡/公斤; W ――湿生料中所含水分,% 。

2.按物料反应时间

有些工艺过程要求物料有一定的高温持续时间,以完成物理化学反应。若通过实验或生产实践得知

物料必须在窑内停留的时间,则 :G=0.785XL/ T XD 均2 X 书 XY* 吨 /小时 ⑵

式中:L ――窑长(或某带长度

),米;T ――物料在窑内(或某带)停留时间,小时;其他符号同前。

3.按正常排烟能力

往往选择一个适宜的窑尾排气速度范围。

为了控制窑灰带出的循环量,

2

G=2826

DX 干 X3t X (1-书干)/V 0X (1+ 3t )

吨/小时(3)

式中:

V o ――每吨产品的窑气量,标米 3/吨; t 尾一一烟气离窑温度,

3——体体积膨胀系数 3 =1/273;

G=K

BX Q 低为/q 料吨/小时⑷

Q 低一一燃料低发热量,千卡/公斤或千卡

K ――系数,对铝厂用窑预热二次空气时, K=1.1?1.15

;不预热时,

K = 1.0

每吨产品必须消耗的有效热,千卡

吨。

q 料=(G 干料 +A)(q 吸 +CX t 高 +600w/100-w) X

103千卡/吨

式中:G 干料 ――每公斤产品理论消耗干生料量 (不包括水分),公斤/公斤; A ――每公斤产品不可返回的飞尘损失,公斤

/公斤

式中:刀一—窑内各带对物料的总给热量,千卡

/小时;

[q 料】i ―― 物料在某一工作带内必须吸收的有效热量,千卡

/吨。

所谓有效热量指的是不考虑非生产性消耗和热损失的热量。

回转窑内传热过程比较复杂,各工作带内传热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干燥带,气体温度较低, 对流为主。另外,窑壁及热交换装置对物料也有传导作用,因传导的计算较繁杂,而辐射的份量又不大, 为简化计算,往往将两种热交换综合在对流给热系数之中,用一个经验公式表示: 式中:

a 干一一干燥带给热系数,千卡/米2

.小时.C,根据热交换装置类型不同,有各种经验公式,

如在挂链条情况下:(式中30为窑全断面的平均流速,

Nm/S );

F 干一一干燥带中总传热面积(窑的内衬表面

+热交换装置总表面),

m 2

△ t 干一一干燥带两端炉气与物料温度差的对数平均值,C 。

壁示意图

其他带内,对物料裸露表面的传热可近似按火焰炉内传热公式计算;对与窑 衬接砝的物料表面,

窑衬表面将通过辐射与传导向物料传热,但随着窑衬温度升高及物料颗粒变粗 (由粉料变成小球进

Q i ――窑内某一工作带中对物料的传热量,千卡 /小时; q 料一一物料必须在窑内吸收的总有效热量,千卡

/吨;

传热以

Q 干=a 干 XF 干 XAt 干

图1回转窑内传示意图

图2回转窑内

[附]F 弦、F 弧、F 壁的计算:

而烧结成块),其间传导作用将越来越小,传热量按下式计算:

Qi = aX^ t :弦?

] F 弧

4

4

a 辐=C 气料壁 [(T 1/100) -(T 2/100) ]/t 气-t 料

式中:£料,£气一一物料及炉气的黑度;

F

/F 弦=n XD-L 弧/L 弦

△ t= △ - △ t " /ln(

其中:△t ' △t ――始端及末端的气与料的温度差,c ;

当△ t 与△▼之值相差不大(不超过一倍)时,可用算术平均值,即:

△ t=1/2( △ t ' +△

式(7)中第二项系考虑窑衬遮蔽表面与接触物料弧形表面间的辐射

式中有关参数确定如下:

C 壁料=4.88 - (1/ £壁+1/ £料-1 )千卡/米2.小时.K 4

式中:£壁一一窑壁黑度;

另外T 壁为窑衬遮蔽表面在该带内的平均温度, K ;考虑到与物料接触过程中的温度降低,此值可近似取

以下平均值: T 壁=1/2

( T 料+T' 壁)

其中未遮蔽的窑壁表面温度 T 壁可近似按火焰炉内炉墙表面温度公式确定:

式中符号意义及单位同前。

式中:a ------- 综合给热系政,等于 a 对

+

a

,千卡/米2

.小时.c ; a 对

――炉气对物料的对流给热系数,千卡

/米2

a 辐一一炉气及窑壁对物料的辐射给热系数,千卡

.小时.c ; /米2

.小时.c 。

式中: C 气料壁=4.88 £料(F 壁/F 弦+1-

£气)/[ £ 料 +£气(1- £ 料 )]1- £气/ £气+ F 壁/F 弦千米/小时

△ t ――该带内炉气与物料的平均温度差,c.

取始末两端温差的对数平均值:

(视为两平行表面组成的封闭体

C 气壁料

<100; <100;

回转窑热工设计(有色金属).

转窑热工设计 转窑热工设计 杰:D6 \4 |4 P; '/ H0 s" N7 Q 、窑型和长径比 1.窑型A, V* g4 R& n9 x* C( H0 b 所谓窑型是指筒体各段直径的变化。按筒体形状有以下几种窑型:0 t# A: ?8 y9 \' D7 e1倂U4 h (1)直筒型:制造安装方便,物料在窑内移动速度较均匀一致,操作控制较易掌握,同时窑体砌造及维护较方便; ⑵热端扩大型:加大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量及传热量,在原窑直径偏小的情况下,扩大热端将相应提高产量,适用于烧成温度高的物料;/ c$ l. R" N2 ~# U, v2 D, y (3) 冷端扩大型:便于安装热交换器,增大干燥受热面,加速料浆水分蒸发,降低热耗及细 尘飞损,适用于处理蒸发量大、烘干困难的物料;& c& ~& R3 G: n5 B+ j, K. V (4) 两端扩大型(哑铃型):中间的填充系数提高,使物料流动的机会减少,还可以节约部分钢材; 还有单独扩大烧成带或分解带的大肚窑”,这种窑型易挂窑皮,在干燥带及烧成带 能力足够时,可以显著提高产量。但这种窑型操作不便。9 Z( s4 v) n9 t; H 总之,不论扩大哪一带,必须保持预烧能力和烧结能力趋于平衡。只有在生产窑上,经过生产实践和充分调查研究(包括必要的热工测定和计算),发现某一带确为热工上的薄弱环节,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将该带扩大,才会得出较明显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仍以直筒型窑为主,而且尺寸向大型方面发展。” 02 P# y0 s/ ]: g6 [2 其他有色金属工业用回转窑(还原、挥发、硫化精矿焙烧、氯化焙烧、离析、烧结转 化等)多采用较短的直筒窑。0 q: [! h- H' T# A+?'Y 2.长径比 窑的长径比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筒体长度L与筒体公称直径D之比;另一是筒体 长度L与窑的平均有效直径D均之比。L/D便于计算,L/D均反映要的热工特点更加确切,为了区别起见,称L/D均为有效长径比。1 c2 P" y, A" m- X0 P$ e 窑的长径比是根据窑的用途、喂料方式及加热方法来确定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 不完全统计,各类窑的长径比示于表1中。长径比太大,窑尾废气温度低,蒸发预热能力 降低,对干燥不利;长径比太小,则窑尾温度高,热效率低。 4 C V1 s) Y7 J 同类窑的长径比与窑的规格有关,小窑取下限,大窑取上限。 4 {* 0& 乙 T( o8 [+ X 表1各类窑的长径比:K8?% q6 @* R# e1 L9 z + Q& u0 U0 Z! v: {2 I: G' T2 N; t 窑的名称公称长径比有效长径比 氧化铝熟料窑(喷入法)20~25 22~27

回转窑设计方案手册

回转窑的设计 一、窑型和长径比 1.窑型 所谓窑型是指筒体各段直径的变化。按筒体形状有以下几种窑型: (1)直筒型:制造安装方便,物料在窑内移动速度较均匀一致,操作控制较易掌握,同时窑 体砌造及维护较方便; (2)热端扩大型:加大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量及传热量,在原窑直径偏小的情况下,扩大 热端将相应提高产量,适用于烧成温度高的物料; (3)冷端扩大型:便于安装热交换器,增大干燥受热面,加速料浆水分蒸发,降低热耗及细 尘飞损,适用于处理蒸发量大、烘干困难的物料; (4)两端扩大型(哑铃型):中间的填充系数提高,使物料流动的机会减少,还可以节约部分 钢材;还有单独扩大烧成带或分解带的“大肚窑”,这种窑型易挂窑皮,在干燥带及烧成带 能力足够时,可以显著提高产量。但这种窑型操作不便。 总之,不论扩大哪一带,必须保持预烧能力和烧结能力趋于平衡。只有在生产窑上,经过生产实践和充分调查研究(包括必要的热工测定和计算),发现某一带确为热工上的薄弱环节,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将该带扩大,才会得出较明显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仍以直筒型窑为主,而且尺寸向大型方面发展。其他有色金属工业用回转窑(还原、挥发、硫化精矿焙烧、氯化焙烧、离析、烧结转化等)多采用较短的直筒窑。 2.长径比 要得长径比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筒体长度L与筒体公称直径D之比;另一是筒体长 度L与窑的平均有效直径D均之比。L/D便于计算,L/D均反映要的热工特点更加确切, 为了区别起见,称L/D均为有效长径比。窑的长径比是根据窑的用途、喂料方式及加热方 法来确定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窑的长径比示于表1中。长径比太大,窑尾废气温度低,蒸发预热能力降低,对干燥不利;长径比太小,则窑尾温度高,热效率低。同类窑的长径比与窑的规格有关,小窑取下限,大窑取上限。 表1各类窑的长径比 窑的名称公称长径比有效长径比 氧化铝熟料窑(喷入法)20~2522~27 氧化铝焙烧窑20~2321.5~24 碳素煅烧窑13.5~1917~24 干法和半干法水泥窑11~15—— 湿法水泥窑30~42—— 单筒冷却机8~12—— 铅锌挥发窑14~1716.7~18.3 铜离析窑——15~16 氯化焙烧窑——12~17.7 二、回转窑的生产率 回转窑生产是一个综合热工过程,其生产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分析其内在规律性, 可以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数量 关系。

回转窑系统热平衡计算资料

回转窑系统热平衡计算 1 热平衡计算基准、范围及原始数据 1.1 热平衡计算基准 物料基准:一般以1kg 熟料为基准; 温度基准:一般以0℃为基准; 1.2 热平衡范围 热平衡范围必须根据回转窑系统的设计或热工测定的目的、要求来确定。在回转窑系统设计时,其平衡范围,可以回转窑、回转窑加窑尾预热分解系统、或再加冷却机和煤磨作平衡范围。范围选得大,则进出口物料、气体温度较低,数据易测定或取得,但往往需要的数据较多,计算也烦琐。因此一般选回转窑加窑尾预热分解系统作为平衡范围。 1.3 原始数据 根据确定的计算基准和平衡范围,取得必要的原始数据,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主要取决于所选用的数据是否合理。对新设计窑或改造窑来说,主要是根据同类型窑的生产资料,结合工厂具体条件和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各种参数;对于生产窑来说,主要通过热工测定取得实际生产中各种参数。若以窑加窑尾预热系统为平衡范围,一般要取得如下原始数据:生料用量、化学组成、水分、入窑温度;燃料成分、工业分析和入窑温度;一、二次空气的比例和温度;空气过剩系数、漏风系数;废气温度;飞灰量、灰温度及烧失量;收尘器收尘效率;窑体散热损失;熟料形成热等等。熟料形成热可根据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各项物理化学热效应求得,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或直接选定。 2 物料平衡与热量平衡 计算方法与步骤说明于下: 窑型:预分解窑 基准:1kg 熟料;0℃ 平衡范围:窑+预热器系统 根据确定的平衡范围,绘制物料平衡图和热量平衡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物料平衡图 图2 热量平衡图

2.1 物料平衡计算 2.1.1 收入项目 (1)燃料消耗量 m r (kg/kg 熟料) 设计新窑或技术改造时,m r 是未知量,通过热平衡方程求得,已生产的窑,通过热工测定得到。 (2)入预热器物料量 ① 干生料理论消耗量 s ar r gsL 100100L a A m m --= 式中,m gsL —干生料理论消耗量,kg/kg 熟料;A ar —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a —燃料灰分掺入熟料中的量,%;L s —生料的烧失量,%。 ② 入窑回灰量和飞损量 ηfh yh m m = )1(fh Fh η-=m m 式中,m yh —入窑回灰量,kg/kg 熟料;m fh —出预热器飞灰量,kg/kg 熟料;m Fh —出收尘器飞灰损失量,kg/kg 熟料;η—收尘器、增湿塔综合收尘效率,%。 ③ 考虑飞损后干生料实际消耗量 s fh Fh gsL gs 100100L L m m m --?+= 式中,m gs —考虑飞损后干生料实际消耗量,kg/kg 熟料;L fh —飞灰烧失量,%。 ④ 考虑飞损后生料实际消耗量 s gs s 100100W m m -?= 式中,m s —考虑飞损后生料实际消耗量,kg/kg 熟料;W s —生料中水分含量,%。 ⑤ 入预热器物料量 yh s m m +=入预热器物料量(kg/kg 熟料) (3)入窑系统空气量 ① 燃料燃烧理论空气量 )O 0.033(S 0.267H 0.089C ar ar ar ar LK -++='V LK LK 293.1V m '='

回转窑热工计算

5.3.1 收入热量 (1) 燃料燃烧热: (29779)/y rR r D W r Q m Q m kJ kg =?=熟料 式中:rR Q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kJ/kg 熟料 y D W Q ——燃料的低位发热量,kJ/kg 熟料 (2) 燃料带入显热 1.25660(75.36)/r r r r r r Q m c t m m kJ kg =??=??=熟料 式中:r Q ——燃料带入的显热,kJ/kg 熟料 r c ——燃料的比热,kJ/kg 0 C ,取1.256 kJ/kg 0C r t ——燃料的温度, C (3) 生料带入热量 ()s ys s ws w s Q m c m c t =+?? [](1.5090.183)0.879(0.0050.0006) 4.18250r r m m =-?+-?? (65.2758.168)/r m kJ kg =-熟料 式中:s Q ——生料带入的显热,kJ/kg 熟料 s c ——生料的比热,kJ/kg 0 C ; w s c ——水的比热,kJ/kg 0C ; s t ——生料的温度,0 C (0-500C 水的平均比热4.182kJ/kg 0C ,干生料的平均比热1.879kJ/kg 熟料) (4) 入窑回灰带入显热 0.1340.83650 5.601/yh yh yh yh Q m c t kJ kg =??=??=熟料 式中:yh Q ——入窑回灰带入的显热,kJ/kg 熟料

yh c ——入窑回灰带入的比热,kJ/kg 0 C ;0.836 yh t ——入窑回灰带入的温度, C (5) 空气带入热量 a 、窑头一次空气带入的显热 1111(0.457) 1.29830(17.796)/y k y k y k y k r r Q V c t m m kJ kg =??=??=熟料 式中:1y k Q ——窑头一次空气带入的显热,kJ/kg 熟料 1y k c ——窑头一次空气带入的比热,kJ/kg 0C ; 1y k t ——窑头一次空气带入的温度,0C 0-300 C 空气比热1.298kJ/Nm 3 0 C b 、入窑二次空气带入热量 2222 2.434 1.4039503244.157/y k y k y k y k Q V c t kJ kg =??=??=熟料 式中:2y k Q ——入窑二次空气带入的显热,kJ/kg 熟料 2y k c ——入窑二次空气带入的比热,kJ/kg 0 C ; 2y k t ——入窑二次空气带入的温度, C c 、入分解炉二次空气带入热量 2222 6.361 1.3777406481.732/F K F K F K F K r r Q V c t m m kJ kg =??=??=熟料 式中:2F K Q ——入分解炉二次空气带入的显热,kJ/kg 熟料 2F K c ——入分解炉二次空气带入的比热,kJ/kg 0C ; 2F K t ——入分解炉二次空气带入的温度,0C 0-7400C 空气比热1.377kJ/Nm 3 0C D 、气力提升泵喂料带入空气的显热 3 (0.1140.013) 1.29950(7.4040.844)/kg sk sk sk sk r r Q V c t m m ==-??=-(Nm 熟料) 式中:sk Q ——气力提升泵喂料带入空气的显热,kJ/kg 熟料

回转窑煅烧铝矾土项目热工计算与热平衡

回转窑煅烧铝矾土项目热工计算与热平衡 基础数据:回转窑规格:Φ2.8x65m 耐火砖厚度200mm 系统最高设计产量:660t/d 铝矾土熟料 热耗:1250kcal/kg熟料 煤的工业分析基本数据: Qnet=6500kcal/kg A=12-13%,V=15-18% 铝矾土原料烧失量约:13-15% 目前窑尾废气温度约600度 计算窑尾烟气量、单位产品烟气量; 系统增设预热器后,窑尾废气温度计算值; (目前入窑原料为常温,加预热器后,入窑物料温度约比废气温度低100-150度计算: 理论燃烧计算: 单位燃料理论空气需求量:Va0=0.241*Qnet/1000 + 0.5 =0.241*6500*4.187/1000+0.5=7.06 Nm3/kg 单位燃料燃烧理论烟气量:V0=0.213* Qnet/1000 +1.65 =0.213*6500*4.187+1.65=7.45 Nm3/kg 实际燃烧计算: 设空气系数a=1.05时,实际空气需用量和实际烟气生成量: Va =a*Va0 =7.413 Nm3/kg V =V0+(1-a)Va0 =7.803 Nm3/kg 生产过程燃料消耗量:M =660*1000*1250/6500=126.9吨煤/天 =5.29吨煤/小时 生产过程燃料燃烧空气需用量:V A=5.29*1000*7.413 =39215Nm3/小时 生产过程燃料燃烧产生烟气量:V1 =5.29*1000*7.803 =41278Nm3/小时 吨矾土熟料空气需用量:=39215*24/660=1426 Nm3/吨矾土熟料 吨矾土熟料燃煤烟气量:=41278*24/660=1501Nm3/吨矾土熟料 生产过程铝矾土烧失成份主要为水,按15%计,则铝矾土煅烧产生废气量为: V2 =660*0.15*1000*22.4/18/24 =5133 Nm3/小时窑尾废气合计:Vt=V1+V2=46411 Nm3/小时 吨矾土熟料烧失烟气量:=5133*24/660=187Nm3/吨矾土熟料

干法回转窑窑体散热计算模型

干法回转窑窑体散热计算模型 干法回转窑窑体散热计算模型 https://www.360docs.net/doc/ce5508299.html, 2009.06.27 1 大型干法回转窑散热计算方法分析 由于回转窑内部气体温度沿轴线分布函数和物料温度沿轴线方向的分布函数非常复杂,相关的热传导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也是非常复杂的,而由此决定的窑体表面散热情况很难得到一个接近实际的模型。据笔者测算,某日产5000吨熟料的大型预分解窑窑体散热量,大于窑内供热量的10%,是生料配比过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同时,窑体散热随窑内热工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由于窑体散热计算偏差而导致配比失真或窑温波动,会直接造成出窑熟料游离钙偏高,强度受到影响,水泥质量稳定性也大受影响。对于回转窑窑体散热的计算,目前常见有以下三种方法: 1.1利用经验公式计算[1]。比如张浩楠等有关专家认为,回转窑筒体散热仅与窑体直径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kJ/kg熟料),或者(kJ/kg熟料)。 1.2固定一个数据[2]。比如胡道和教授在计算中取系统散热损失为固定值460(kJ/kg熟料)。 1.3现场实际测量和计算[3]。选择不同的测点测得窑体表面温度和散热面积,利用下式计算: 。 其中,为每小时总的窑体散热量(kcal/h);F为每一部件或表面的面积(m2);为综合传热系数(kcal/h.m2.℃); 窑体表面温度;周围大气温度。其中综合传热系数又与风力和风向,以及当存在两台以上回转窑时窑体之间距离有关。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经过大量数据统计或推导得到的,前两种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偏差。第三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窑体散热状况,但不易实际操作。随着窑体表面温度红外探测技术不断成熟,完全能够寻找到一种比较准确而且可操作的窑体表面散热量的计算方法。

危废焚烧热工计算简表(100%负荷)

热工计算结果简表(100%负荷) 序号内容符号单位数据备注一处理量 1焚烧处理量T/h T2500折算2废物低位热值3536.9875 二处理物料成份 2C%0.31 3H0.06 4O0.21 5N0.008 6S0.01 7CL0.02 8F 9A0.21 10W0.172 合计1 三理论燃烧产物 11CO20.578666667 12H2O0.88 14N2 2.920622222 15SO20.007 16HCL0.0126 17HF 18飞灰(灰分10%)0.021 19灰渣0.189 四实际燃烧产物 20过量空气系数 1.8 21理论烟气量NM3/Kg 4.3986 22理论空气量NM3/Kg 3.6739 23运行烟气量NM3/Kg7.3377 24运行空气量NM3/Kg 6.613 25二燃室出口氧量湿态%0.084 干态%0.096 26一次风风量NM3/h11022 27二次风风量NM3/h5511 二燃室出口烟气成份

28CO2NM3/h1446.7 29N2NM3/h13106.3 30O2NM3/h1543 31H2O NM3/h2199.3 32SO2NM3/h17.5 33HCL+HF NM3/h31.5 34飞灰52.5合计18344.3 设备计算结果 回转窑 35回转窑几何尺寸D×L mφ3.5X13 36耐火材料厚度mm300 37烟气流通面积Fy m2 6.60185 38有效容积V m385.8 39容积热负荷Q/V KJ/ m3h435249 40出口烟气温度T℃1000 41烟气体积Vy Nm3/h16507 42回转窑烟气流速W m/s 3.24 二燃室 43二燃室几何尺寸?×H mφ4.5X18m 44耐火材料厚度mm450 45烟气流通面积Fy m210.17 46有效容积V m3146.5 47容积热负荷Q/V KJ/ m3h239436 48出口烟气温度T℃1150 49烟气体积Vy Nm3/h18344 50烟气流速W m/s 2.61 51烟气停留时间t s 6.89 余热锅炉 52进水温度t1℃20 53出口蒸汽压力Pe MPa 1.3 54饱和蒸汽温度℃191.61 55烟气进口烟温T℃1150 56进口烟气体积18344 57出口烟温T℃550 58SNCR喷入水体积Nm3/h236.36 59出口烟气体积Vy2Nm3/h19040 60蒸发量D Kg/h6462

回转窑热工设计.doc

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仍以直筒型窑为主,而且尺寸向大型方面发展。 一、窑型和长径比 1.窑型 所谓窑型是指筒体各段直径的变化。按筒体形状有以下几种窑型: (1) 直筒型:制造安装方便,物料在窑内移动速度较均匀一致,操作控制较易掌握,同时窑体砌造及维护 较方便; (2) 热端扩大型:加大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量及传热量,在原窑直径偏小的情况下,扩大热端将相应提 高产量, 适用于烧成温度高的物料; (3) 冷端扩大型:便于安装热交换器,增大干燥受热面,加速料浆水分蒸发,降低热耗及细尘飞损,适用 于处理 蒸发量大、烘干困难的物料; (4) 两端扩大型(哑铃型):中间的填充系数提高,使物料流动的机会减少,还可以节约部分钢材; 还有单独扩大烧成带或分解带的 大肚窑”,这种窑型易挂窑皮,在干燥带及烧成带能力足够时,可 以显著 提高产量。但这种窑型操作不便。 总之,不论扩大哪一带,必须保持预烧能力和烧结能力趋于平衡。只有在生产窑上,经过生产实践和 充分 调查研究(包括必要的热工测定和计算),发现某一带确为热工上的薄弱环节,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将该带扩 大, 才会得出较明显的效果。 回转窑热工设计 A 0.

其他有色金属工业用回转窑(还原、挥发、硫化精矿焙烧、氯化焙烧、离析、烧结转化等 )多采用较短 1.按窑内物料流通能力: G=0.785D 2 X 书X3X 吨/小时 (1) 的直 筒窑。 2.长径比 窑的长径比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筒体长度L 与筒体公称直径D 之比;另一是筒体长度L 与窑的平均 有效直径D 均之比。L/D 便于计算,L/D 均反映要的热工特点更加确切,为了区别起见,称 L/D 均为有效长 径比。 窑的长径比是根据窑的用途、喂料方式及加热方法来确定的。 类窑的长径比示于表1中。长径比太大,窑尾废气温度低,蒸发预热能力降低,对干燥不利;长径比太小, 则窑尾温度高,热效率低。 同类窑的长径比与窑的规格有关,小窑取下限,大窑取上限。 表1各类窑的长径比 回转窑生产是一个综合热工过程,其生产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分析其内在规律性,可以建立以下几 个方面的数量关系。 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不 完全统计,各

回转窑热工设计(有色金属)

回转窑热工设计 回转窑热工设计 刘杰: D6 \4 |4 p; `/ H0 s" N7 Q 一、窑型和长径比 1. 窑型^, V* g4 R& n9 x* C( H0 b 所谓窑型是指筒体各段直径的变化。按筒体形状有以下几种窑型:0 t# A: ?8 y9 \' D7 e1 j# U4 h (1) 直筒型:制造安装方便,物料在窑内移动速度较均匀一致,操作控制较易掌握,同时窑体砌造及维护较方便; (2) 热端扩大型:加大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量及传热量,在原窑直径偏小的情况下,扩大热端将相应提高产量,适用于烧成温度高的物料;/ c$ l. R" N2 ~# U, v2 D, y (3) 冷端扩大型:便于安装热交换器,增大干燥受热面,加速料浆水分蒸发,降低热耗及细尘飞损,适用于处理蒸发量大、烘干困难的物料;& c& ~& R3 G: n5 B+ j, K. V (4) 两端扩大型(哑铃型):中间的填充系数提高,使物料流动的机会减少,还可以节约部分钢材; 还有单独扩大烧成带或分解带的“大肚窑”,这种窑型易挂窑皮,在干燥带及烧成带能力足够时,可以显著提高产量。但这种窑型操作不便。9 Z( s4 v) n9 t; H 总之,不论扩大哪一带,必须保持预烧能力和烧结能力趋于平衡。只有在生产窑上,经过生产实践和充分调查研究(包括必要的热工测定和计算),发现某一带确为热工上的薄弱环节,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将该带扩大,才会得出较明显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仍以直筒型窑为主,而且尺寸向大型方面发展。" o2 p# y0 s/ ]: g6 [2 M 其他有色金属工业用回转窑(还原、挥发、硫化精矿焙烧、氯化焙烧、离析、烧结转化等)多采用较短的直筒窑。0 q: [! h- H' T# A+ ~' Y 2. 长径比 窑的长径比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筒体长度L与筒体公称直径D之比;另一是筒体长度L与窑的平均有效直径D均之比。L/D便于计算,L/D均反映要的热工特点更加确切,为了区别起见,称L/D均为有效长径比。1 c2 p" y, A" m- X0 P$ e 窑的长径比是根据窑的用途、喂料方式及加热方法来确定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窑的长径比示于表1中。长径比太大,窑尾废气温度低,蒸发预热能力降低,对干燥不利;长径比太小,则窑尾温度高,热效率低。4 C V1 s) Y7 J 同类窑的长径比与窑的规格有关,小窑取下限,大窑取上限。 4 {* O& z. T( o8 [+ X 表1 各类窑的长径比: K8 ~% q6 @* R# e1 L9 z + Q& u0 U0 Z! v: {2 I: G' T2 N; t 窑的名称公称长径比有效长径比 氧化铝熟料窑(喷入法) 20~25 22~27

五千T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回转窑工艺设计说明书

五千T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回转窑工艺设计说明书 1

2

X X 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 设计题目: 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回转窑工艺设计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设计时间: .12.19—— .01.06 原始资料

一、物料化学成分(%) 二、煤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三、热工参数 1、温度。入预热器生料温度:50℃;入窑回灰温度:50℃;入窑一次风温度:25℃;入窑二次风温度:1100℃;环境温度:25℃;入窑、分解炉燃料温度:60℃;入分解炉三次风温度:900℃;出窑熟料温度:1360℃;废气出预热器温度:330℃;出预热器飞灰温度:300℃。窑尾气体温度:1100℃。 2、入窑风量比(%)。一次风(K1):二次风(K2):窑头漏风(K3)=10:85:5。 3、燃料比(%)。回转窑(Ky):分解炉(Kf) =40:60。 4、出预热器飞灰量。0.1kg/kg熟料。 5、出预热器飞灰烧失量。35.20%。 6、各处空气过剩系数。窑尾,αy=1.05分解炉出口αL=1.15预热器出口αf=1.40。 7、入窑生料采用提升机输送。 4

8、漏风。预热器漏风量占理论空气的比例K4=0.16;提升机带入空气量忽略;分解炉及窑尾漏风(包括分解炉一次空气量),占分解炉用燃料理论空气量的比例K6=0.05。 9、袋收尘器和增湿塔综合收尘效率为99.9%。 10、熟料形成热。根据简易公式(6-20)计算。 11、系统表面散热损失。460kJ/kg熟料。 12、生料水分。0.2%。 13、窑的设计产量。5000t/d。 目录 前 言 (4) 一、物料平衡、热平衡计算 (5) 1.1物料平衡计算 (5) 1.1.1 收入项目 (5) 1.1.2 支出项目 (7) 5

(完整版)回转窑系统热平衡计算

回转窑系统热平衡计算 1 热平衡计算基准、范围及原始数据 1.1 热平衡计算基准 物料基准:一般以1kg熟料为基准; 温度基准:一般以0℃为基准; 1.2 热平衡范围 热平衡范围必须根据回转窑系统的设计或热工测定的目的、要求来确定。在回转窑系统设计时,其平衡范围,可以回转窑、回转窑加窑尾预热分解系统、或再加冷却机和煤磨作平衡范围。范围选得大,则进出口物料、气体温度较低,数据易测定或取得,但往往需要的数据较多,计算也烦琐。因此一般选回转窑加窑尾预热分解系统作为平衡范围。 1.3 原始数据 根据确定的计算基准和平衡范围,取得必要的原始数据,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主要取决于所选用的数据是否合理。对新设计窑或改造窑来说,主要是根据同类型窑的生产资料,结合工厂具体条件和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各种参数;对于生产窑来说,主要通过热工测定取得实际生产中各种参数。若以窑加窑尾预热系统为平衡范围,一般要取得如下原始数据:生料用量、化学组成、水分、入窑温度;燃料成分、工业分析和入窑温度;一、二次空气的比例和温度;空气过剩系数、漏风系数;废气温度;飞灰量、灰温度及烧失量;收尘器收尘效率;窑体散热损失;熟料形成热等等。熟料形成热可根据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各项物理化学热效应求得,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或直接选定。 2 物料平衡与热量平衡 计算方法与步骤说明于下: 窑型:悬浮预热器窑 基准:1kg熟料;0℃ 平衡范围:窑+预热器系统 根据确定的平衡范围,绘制物料平衡图和热量平衡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物料平衡图 图2 热量平衡图 2.1 物料平衡计算 2.1.1 收入项目 (1)燃料消耗量 m r (kg/kg 熟料) 设计新窑或技术改造时,m r 是未知量,通过热平衡方程求得,已生产的窑,通过热工测定得到。 (2)入预热器物料量 ① 干生料理论消耗量 s ar r gsL 100100L a A m m --= 式中,m gsL —干生料理论消耗量,kg/kg 熟料;A ar —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a —燃料灰分掺入熟料中的量,%;L s —生料的烧失量,%。 ② 入窑回灰量和飞损量 ηfh y h m m = )1(fh Fh η-=m m 式中,m yh —入窑回灰量,kg/kg 熟料;m fh —出预热器飞灰量,kg/kg 熟料;m Fh —出收尘器飞灰损失量,kg/kg 熟料;η—收尘器、增湿塔综合收尘效率,%。 ③ 考虑飞损后干生料实际消耗量 s fh Fh gsL gs 100100L L m m m --? += 式中,m gs —考虑飞损后干生料实际消耗量,kg/kg 熟料;L fh —飞灰烧失量,%。 ④ 考虑飞损后生料实际消耗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