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圣才出品】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圣才出品】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圣才出品】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 模型1.下述方程是对某一经济的描述(可以假定C 、I 、G 等均以十亿美元度量,而R 以百分比度量,利率5%意味着5R =)。

()0.81C t Y

=-0.25T Y

=100050I R

=-0700

G =0.2562.5L Y R =-500

M P =(1)IS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收入和利率的均衡水平是什么?

(4)用文字描述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所满足的条件,并且解释为什么该点是均衡位置。

答:(1)IS 曲线代表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厂商的实际产出增加,收入也会增加。

由00.6170050Y C I G Y R =++=+-,整理得4250125Y R =-,此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同向变动关系。

由M L P

=,得5000.2562.5Y R =-,整理得2000250Y R =+,此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将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联立,有42501252000250R R -=+,解得:6R *=,3500Y *=。

(4)在LM 曲线和IS 曲线的交点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在产品市场,自主支出等于实际产出等于总收入;在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利率和收入都没有进一步改变的倾向。

2.继续讨论上题所描述的经济。

(1)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自发支出乘数a 的值是多少?

(2)在包括货币市场的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收入水平上升多少?

(3)政府支出增加将对均衡利率产生多大的影响?

(4)解释问题(1)与(2)中的乘数为什么有差异。

答:(1)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自发支出乘数为()

1 2.511a c t ==--。(2)加入货币市场后,乘数有所变化,在同时考虑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时均衡收入()

011A bR Y c t -=--和M

kY P R h -=,可得0bM Y A hP γγ=+?,=1g g a ka b

h γ+

,故财政政策乘数为: 1.67g k γ==。政府支出增加G ?,会导致收入增加1.67G ?。

(3)由()

011A bR Y c t -=--和M

kY P R h -=,可得01g k M R A kba h h P γ??=??-+ ???。政府支出增加G ?会导致均衡利率上升0.0067G ?。

(4)题(1)中的简单乘数实际上是描述了在利率水平不变的时候,每单位自发支出

所引起的IS曲线水平移动的数量。然而题(2)在加入货币市场后,自发支出会带来收入增加,而收入增加又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减少自发支出,减少收入,也就是“挤出效应”。由于有挤出效应的存在,题(2)中政府支出的增加对收入的总影响即乘数不如题(1)中大。

3.(1)用文字解释自发支出乘数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的定义,并且指出二者影响IS 曲线的斜率的原因。

(2)解释为什么IS曲线的斜率是决定货币政策效力的一个因素。

答:(1)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C对Y都有影响,其传导机制是一样的,对总需求进而对总产量的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这三个一样大的乘数用α来代表。α称为自发支出乘数。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表示投资需求变动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自发支出乘数的增加意味着当利率变化一定程度引起自发支出变化后,每单位自发支出增加引起的收入增加变得更大。总需求对利率敏感度变大意味着每单位利率较低所引起收入增加变得更大。两种情况都使IS曲线斜率变下,变得更加平坦,反之变得更加陡峭。

(2)IS曲线的斜率表示利率变化所引起收入变化的大小。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引起货币需求变化引发利率变化。如果IS曲线斜率比较大(比较陡峭),意味着乘数比较小或总需求对利率敏感度比较低,这样货币政策使利率变化一定量以后,收入的变化量很小,此时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4.用文字解释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弹性的定义,并且指出二者为什么影响LM曲线的斜率。

答: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导致的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变动量。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是指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导致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变动量。

在货币供给一定时,收入增加会引起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的上升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减少,最终达到新的均衡。假设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k比较大,则收入变化一定量后,会引起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大幅度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要求利率上升的幅度也要比较大,也就是LM曲线的斜率比较大,变得更加陡峭。如果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h比较大,则收入变化一定量一起交易性货币需求变化以后,利率变化较小就会引起投机性货币需求的较大变化来抵消交易性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这时LM曲线的斜率较小,变得更加平坦。

5.(1)为什么水平的LM曲线意味着财政政策具有与第三章中相同的效应?

(2)说明财政和货币政策效力在这种情形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3)解释为何当货币需求不取决于收入,或者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为敏感时,LM曲线是水平的。

答:(1)水平的LM曲线意味着收入的变化不会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一旦利率是固定的,就相当于回到第三章最初的模型,利率是个常数。

(2)当LM曲线是水平的时候,利率一定,自发投资支出一定,此时,货币政策无法通过影响利率而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则十分的有效,财政政策不会产生任何挤出效应。

(3)当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下,公众持有货币的意愿无限时,LM曲线就会成为水平的,

这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变得无限大。通常当利率水平比较低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非常小,普遍预期利率会上升,投机动机无限大,也就是“流动性陷阱”。如果货币当局实行固定利率的政策,不断地调整LM曲线水平移动,从长期来看也会造成LM曲线变成水平。

6.利率有可能影响消费支出。在收入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利率上升原则上可能导致储蓄增加,从而减少消费。假设消费确实因利率上升而减少,即消费同样取决于利率,和原来相比,此时IS曲线将受到什么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会受到什么影响?

答:(1)当利率上升时,一方面投资会减少,进而总需求会减少,从而总产出减少;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会减少消费,消费减少就会引起总需求的减少,从而也减少了总产出。从而可知。利率上升的同时,在利率影响消费的情况下使得总产出下降的更多,从而IS曲线变的平坦,如图4-1所示。利率影响消费但并不影响个人的自发性消费。

图4-1利率影响消费时的IS曲线

(2)当利率影响消费时,此时的IS曲线相对较平坦,在这种条件下,财政政策较原来效果减弱,而货币政策较之原来,效果加强,如图4-2和4-3所示。

图4-2利率对消费不同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效果

图4-3利率对消费不同影响下的货币政策效果

7.央行的货币供给同样可能会受到利率的影响,假设货币供给会随着利率上升(轻微地)增加,而不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此变化将如何影响LM曲线的表达式?如何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

(2)中央银行会随利率上升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吗?给出你的解释。

答:(1)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当收入增加一定量时,会引起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增加,这要求利率上升减少投机性货币需求以抵消收入增加带来的影响,以保证货币市场均

第十四章_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参考答案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判断题 1、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T ) 2、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T ) 3、凯恩斯的持币投机性动机只是在债券价格预期上涨时才适用。( F ) 4、在IS曲线上方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没有达到产品市场均衡,而且投资需求大于储蓄。( F ) 5、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F ) 6、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投资和储蓄分别是由货币市场的利率和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T ) 7、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T ) 8、在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T ) 9、若货币供给减少或利率上升,则LM曲线向右移动。F (向左) 10、如果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接近水平形状,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不受利率的影响。F 11、根据货币的预防需求,消费计划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较高的货币需求。T 12、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T 13、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T 14、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T 15、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下降时,将出售债券。F 二、选择题 1. 如果利息率上升,持有证券的人将( B )。 A.享受证券的资本所得 B.经受证券的资本损失 C.在决定出售时,找不到买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D )。 A.只有收入 B.只有利息率 C.流动偏好 D.利息率和收入 3.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C )。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 A )。 A.储备动机 B.交易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5. 如果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那引起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 D )。 A.物价水平上升 B.物价水平下降 C.利率上升 D.利率下降 6. 实际货币量等于( D )。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除名义货币量 B.名义货币量减物价水平 C.名义货币量减国民生产总值 D.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物价水平 7.货币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 C )。 A. 提高利率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诱使人们持有较多货币 B.货币需求是不受利率影响的 C. 降低利率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下降,诱使人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D.随着利率的下降,货币供给增加 8. 如果居民发现实际货币持有量小于合意的水平,他们就会( A )。 A. 出售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息率上升 B. 出售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息率下降

货币市场现状

货币市场现状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中国货币市场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研究0315141 031514128 雷晰楚 摘要货币市场就其结构而言,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证券回购市场等。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初始动力是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它借助于各种短期资金融通工具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联系起来,既满足了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又为资金有余者的暂时闲置资金提供了获取盈利的机会。但这只是货币市场的表面功用,将货币市场置于金融市场以至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可以发现,货币市场的功能远不止此。货币市场既从微观上为银行、企业提供灵活的管理手段,使他们在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统一的管理上更方便灵活,又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提供手段,为保证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货币市场货币问题发展趋势 货币市场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客观上采取了“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发展思路,这一方面是由于对货币市场功能认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发展金融市场的动因不是从完善金融市场以至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而是从救急出发。改革开放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资金问题,尤其是长期资金问题,而由于通过资本市场所筹集的正是长期资金和永久性资金,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资本市场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而货币市场的发展则明显滞后,具体来说,从时间顺序上看,我国从1981年发行国库券(5

年期)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行股票,并于1991、1992年成立了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到现在为止,已经历了20余年的时间,资本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而最早发展的货币市场子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只到1986年才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其他子市场的发展则更加滞后。从年交易规模看,拆借市场以万亿计、票据市场以千亿计,资本市场则以千万亿计。从发展状况来看,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发展虽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呈平稳发展并不断提高的态势,而拆借市场则三起三落,从1999年起,才规范地发展起来,票据市场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由于货币市场在发展上的严重滞后,客观上造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瘸腿”现象,破坏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完善并弱化了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分析货币市场的功能,重新审视它在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给货币市场一个应有的评价,充分重视货币市场的发展。 货币市场问题 货币市场主要由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等组成。拆借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交易行为相仿;拆借金用途缺乏有效监管;缺乏经纪人制度;同业拆借利率不稳定;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证券回购市场存在的问题:1.证券回购业务中普遍存在着买空卖空行为,即双方交易时并没有真实的、足额的国债和金融债券。金融机构间进行这种“假回购”业务,实际上是在变相拆借资金;2.一些机构通过发售国库券代保管单等形式变相吸收企业和居民存款,然后用于充实支付周转金和投资,或通过买入返售证券形式(转拆)变相发放贷款获取利差。其实质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办银

论中国货币市场

期末考查论文题目:论中国货币市场 学生姓名:黄鲜娣 学号:1104022321 专业班级: B11会计学3班 任课教师:庞耿业 学院:财经学院 2013年6月

论中国货币市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推动下,货币市场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断扩大。在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方式的有效性在不断提高。但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可供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还比较少,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交易规模偏低。由于存贷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对信贷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影响还相对有限。本文对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 论证了我国货币市场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不完善改革政策效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也发生了各方各面的变化。 货币市场是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易工具通常是期限为1年或者1年以内的票据和有价证券。货币市场由短期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证券市等子市场构成。 一、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断扩大。在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方式的有效性在不断提高。但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可供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还比较少,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交易规模偏低。由于存贷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对信贷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影响还相对有限。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发展水平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验显示,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发达的货币市场,依赖市场机制的货币政策就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货币市场,是中国进一步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的货币市场由多个子市场所构成,其中包括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 (一、)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拆借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无担保的信用方式进行的短期融资交易。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存款机构必须交纳法定准备金;由于临时性大额支付会出现准备金不足,从而形成了金融机构短期拆借资金的需求。由于这种交易不需要抵押,交易双方通常通过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划拨,因此,在短期融资方式中,拆借具有效率最高的特点。据资料表明,中国的拆借市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其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拆借主要不是准备金管理的工具,而是经常作为调剂金融机构间中长期资金余缺的手段。自此,拆借成为当时突破贷款规模管理的主要形式,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了大量资金,构成当时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金融整顿的重点。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4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LM -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下述方程是对某一经济的描述(可以假定C 、I 、G 等均以十亿美元度量,而R 以百分比度量,利率5%意味着5R =)。 ()0.81C t Y =- 0.25T Y = 100050I R =- 0700G = 0.2562.5L Y R =- 500M P = (1)IS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收入和利率的均衡水平是什么? (4)用文字描述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所满足的条件,并且解释为什么该点是均衡位置。 答:(1)IS 曲线代表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厂商的实际产出增加,收入也会增加。 由00.6170050Y C I G Y R =++=+-,整理得4250125Y R =-,此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同向变动关系。 由M L P =,得5000.2562.5Y R =-,整理得2000250Y R =+,此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将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联立,有42501252000250R R -=+,解得:6R *=,3500Y *=。 (4)在LM 曲线和IS 曲线的交点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在产品市场,自主支出等于实际产出等于总收入;在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利率和收入都没有进一步改变的倾向。 2.继续讨论上题所描述的经济。 (1)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自发支出乘数a 的值是多少? (2)在包括货币市场的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收入水平上升多少? (3)政府支出增加将对均衡利率产生多大的影响?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 (一)货币市场基金的定义及主要类型 货币市场基金(简称MMF)是指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开放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类型有场内“T+0”赎回型、交易型(货币ETF)、场外赎回型。其中,前两类都属于货币市场基金创新的产物,而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方式申赎基金则是货币市场基金在申赎方式上的创新。“T+0”赎回型是指当天赎回货币市场基金,当日即可购买其他证券产品,次日即可取款,这也意味着收益达到定期存款的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可与活期存款媲美。交易型货币市场基金实现了股票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即时无缝对接,在二级市场可以直接买卖货币市场基金,操作流程、资金使用效率完全等同于股票。互联网基金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直接申赎基金,操作简单易懂,申购金额低至1元。 (二)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情况 1.货币市场基金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2012年之前,除2008年外,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净值(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始终处于3000亿元规模以下,而2012年末净值大涨94%逼近6000亿元,并于2013年再度发力冲至近7500亿元规模。伴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不断走高、利率市场化的政策背景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货币市场基金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货币市场基金已成为规模最大的基金品种。截至2014年3月末,我国境内91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共发行货币市场基金110只,基金净值为14577.92亿元,是2012年末的两倍多,占公募基金净值比重的42.00%,比2012年末提高22.0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开放式基金主要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和QDII。2012年末,净值最高的是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位列第二,净值为5717.28亿元。 二、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来看,货币市场基金对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均有影响按照流动性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流动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 M1(M1=M0+单位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M2=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对于M0,货币市场基金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流动性的需求,同时还兼具安全性和盈利性,基金联名信用卡还具备支付功能,这使得人们尽量减少持有的现金数量,结果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IS -LM 模型 ?本章介绍如下内容: ?1、IS 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2、LM 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3、IS -LM 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IS 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IS 线表明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I =S )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一 投资、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I 与i 的关系: ?以I 代表投资, 代表自发投资,b 代表投资的利率弹性,i 代表利率,则可以把投资函数写为: ?当b 既定时,i 与I 反方向变动。 可用下图表示这种关系: ?图中,I 曲线的位置由b 和 的水平来决定。 AD 与I 的关系: ?在考虑到投资的变动时。总需求函数应该写为: I () 0b i b I I >?-=I G I C AD ++=()i b Y t 1c +?-+-++=()i b Y t 1c AD ?--+=

二 IS 曲线 ?1.IS 曲线的得出 ?在图(a)中, ?i 1>i 2, ?把图上的E 1E 2点连接 ?起来就得出了IS 曲线。 ? ?IS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 对应的点,所以,IS 曲线表示了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 民收入的对应关系。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反映了在产品 市场上达到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关 系。 还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 公式: ? ?所以, ? ?则有, 为IS 曲线方程。 ? 2.IS 曲线斜率的决定 ?如图 ()y t 1c i b AD AD 11-+?-=()y t 1c i b AD AD 22-+?- =AD Y =()i b y t 1 c AD AD ?--+=()i b Y t 1 c AD Y ?--+=()()()() t 1c 11 a i b AD a i b AD t 1 c 11 Y 0--=?-?=?---=()ab Y b AD i i b AD a Y 00-=?-=

第三章习题三货币市场的均衡习题答案

第三章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函数 2 、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 3 、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4、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 5 、流动偏好陷阱6、货币供给量 7、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8、基础货币 二、选择题 1.当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时,()。 A.欲望的双向一致是必需的 B.它允许不同的商品以相对价值计量 C.它可以转换为其他有价值的商品 D.它便利了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2.在大多数情况下,下列哪一项将对交易需求无影响?() A.信贷机构发展的状况 B.收入频率 C.利率 D.以上各项均有影响 3.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剑桥学派()。 A.强调货币供给 B.强调手中持有的货币需求 C.完全不同于费雪的流通速度理论 D.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唯一理论来源 4.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A.利率和收入 B.只有收入 C.只有利率 D.流动偏好 5.如果货币供给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可以期望()。 A.货币当局将无力控制货币供给 B.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供给上升 C.利率的下降导致循环中货币供给的上升 D.投资将与利率有函数关系 6.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7.凯恩斯关于社会对利率有某种标准水平的假定是() A.他的投机需求解释的关键部分 B.与他的交易需求是收入函数的论点有关系的 C.不现实的,而且也无必要,因为证券价格和利率是实际相关的

D.经典就业理论的一部分,而根本不是凯恩斯的假定 8.托宾关于投机需求曲线负斜率的解释所根据的观点是()。 A.当现行利率下降时,人们将购买证券以期获得资本所得 B.只有当充分得到补偿时,人们才会承受更多风险 C.持有证券有更多的无法补偿的损失的可能 D.利率有一标准水平 9.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投机需求和货币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供给决定,一个比较彻底的流动偏好理论主张利率决定于()。 A.货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B.货币投机需求和交易货币供给 C.货币交易需求和货币资产供给 D.可贷资金供给和货币总供给 10.凯恩斯否定利息是储蓄的报酬这一经典观点,主张利息是()。 A.有用的概念,但不可度量 B.放弃流动资产的报酬 C.约束消费的报酬 D.产生流动资产的报酬 11.如果证券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可得出()。 A.人们持有过多的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 B.人们持有过少的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 C.证券持有者将得到资本收益 D.证券持有者将蒙受资本损失 12.如果货币供给至少部分地与利率有关,我们可以认为()。 A.即使货币需求对利率无反应,IS—LM分析仍有效 B.当利率上升时,货币供给将缓慢下降 C.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将缓慢下降 D.这将削弱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分析能力 13.假定货币供给由联储自动决定这是可行的,因为()。 A.联储可以确定流通货币的精确数量 B.政府授权联储去规定商业银行向联储借款的利率 C.联储对银行储备水平有最终的控制能力 D.银行常常不考虑利率而创造尽可能多的货币 14.我们能相当肯定地说通货膨胀将导致()。 A.利率标准水平在一段时期内逐渐下降 B.利率下降 C.利率剧烈波动 D.利率上升 15.会员银行的过度储备等于()。 A.总储备减去法定准备金 B.法定准备金减去会员银行从联储的借款 C.总储备减去自由储备 D.总储备减去法定储备金减去会员银行从联储的借款 16.根据货币的交易需求,以下哪种情况将产生货币的需求?()A.购买股票、债券的风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改革 “利率”大家都很熟悉吧,我们在银行存款,会考虑存款利率的高低,买房贷款的时候会妒忌贷款利率,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国家会通过调整利率,降低膨胀率,总之,利率的重要性小到个人利益,大到国家安稳,合理的利率对我们十分的重要。 首先,先谈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那么,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控现状怎么样呢?

现阶段,人民银行对利率水平调控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走势,间接影响利率体系。随着中央银行调控方式逐步从直接型调控向间接型调控、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利率调控方式也面临重大改革。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存贷款利率调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4年以前,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需要,直接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金融机构基本没有或拥有很小的贷款利率浮动权;二是2004年以后,中央银行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直至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将更多的利率定价权赋予金融机构。在不触及管制利率下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定价发挥指导性作用,贷款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起步于1996年。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利率调控模式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4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4.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LM 曲线是怎样得到的?请画图说明。 答:(1) 所谓货币市场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时的状态。假定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 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 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12()()M m L L Y L r kY hr P = ==+=- 推导出LM 曲线的表达式:hr m k m Y r Y k k h h =+=-或。以Y 为横轴,r 为纵轴所画的LM 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 从这个等式中可知,当m 为一定量时,1L 增加时,2L 必须减少,否则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1L 是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2L 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因此,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下降,否则,货币市场就不能保持均衡。 (2) LM 曲线推导过程见图3-9。LM 曲线实 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 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 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这个推导过程, 西方学者也常用下面这样一个包含有四个象限 的图3-9来表现。 象限(1)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 机需求函数22()m L r =。 象限(2)则表示当货币供给为一定量时,应 如何来划分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和投机需求的 货币。由于12m m m =+,所以12m m m -=,或21m m m -=,那条和纵横轴都成45°角的直线就表示这种关系。 象限(3)的曲线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11m L =(y )。 象限(4)表示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息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包含了以上三个象限的内容。这样,将一系列使货币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点连结起来,就描绘出LM 曲线。 图3—9 LM 曲线推导过程

课程习题:第十一章第三讲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827655

第十一章第三讲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一、填空 1.不论如何划分,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 2.货币供给 = 现实流通的货币+ 。 3.市场需求 = 现实流通的货币×。 4.货币需求 = 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 。 5.我国的“三平”理论在以后的发展中又加上,扩展为“四平”理论。 二、判断 1.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2.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3.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难以转化的。() 4.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5.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三平”理论追求的目标就是市场总供需均衡。()三、单选 1.能够形成市场需求的是:() A.企业定期存款 B.居民定期存款 C.现实流通的货币 D.现实不流通的货币 2.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的变动只会影响:() A.价格的变动 B.储蓄的变动 C.投资的变动 D.经济增长的变动 四、多选 1.市场需求的构成,通常包括:()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支出 D. 进口需求 2.如果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相对则会形成:() A.总供给不足 B.总供给过多 C.总需求不足 D.总需求过多 3.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 A.财政收支平衡 B.信贷收支平衡 C.外汇收支平衡 D.物资供求平衡 五、问答

1.简述物价水平变动对货币均衡的影响。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 3.扼要说明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4.试析市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关系。 5.试就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作一归纳、描述。 6.试析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7.在如何处理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为什么有时候通过紧缩货币供给也达不到市场均衡的目的?

我国货币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货币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但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相比,中国货币市场仍存在问题,发展缓慢。 关键词:货币市场;现状;问题 伴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货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除了短期信贷市场以外,还有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等。但从总体上来说,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相比,特别是比起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操作所要求的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运行机制和纪律来看,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仍缓慢。 一、货币市场现状分析 (一)同业拆借市场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拆借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短期信用融资方式进行流动性管理。由于我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机构必须对中央银行交纳准备金,由于临时性大额支付会使存款机构出现暂时的准备金不足,从而形成拆借资金的需求。中国的同业拆借市场现实行的是“统一计划、划分资金、时贷时存、相互融通”的信贷管理办法。 目前,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数额较小,而商业银行仍然保持了较高的超额准备金水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支付系统的原因,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均由其总行在所在地人民银行集中交纳,而商业银行分支行又需要保留部分超额准备金以保证在当地的大额支付,这是超额储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超额准备水平较高,为了减少商业银行的财务负担,人民银行对超额准备金付息,目前超额准备金的利率为2.07%,这构成了拆借利率的下限。因为超额准备金利率较高,因此商业银行缺乏减少超额准备金的动机,从而使同业拆借,特别是隔夜拆借的需求下降。因此拆借市场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准备金制度并提高中央行支付系统的效率。 (二)回购市场 近年来,随着风险管理的加强,金融机构普遍需要更为安全的短期融资方式和工具。依托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回购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规范管理,1995年8月9日,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重申进一步规范证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回购交易中的买空卖空行为和非金融机构参与回购市场,证券交易所开办回购交易必须经人民银行批准,回购证券限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并且还确立了参与者登证和交易情况申报制度。 目前,参加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业务的市场成员已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及授权

第七章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第七章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上一章IS曲线描述的是商品市场的均衡。由于一般商品的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所以无须介绍。但是微观经济学其实并未专门讨论货币现象。由于货币问题的特殊性,比如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于人们对商品需求的需求,所以宏观经济学才要研究货币的需求、供给与均衡问题。 第一节货币数量论与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数量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 古典的货币数量论 1911年,费雪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MV=PT。此方程即费雪交易方程式。 费雪认为,在P、T、M、V这四个因素中,T、V比较稳定,可当作常量。其中T相当于本书第二章所介绍的实际GDP,其数值取决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情况,不决定于货币的数量。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V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人们的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因此在T、V相对稳定的情况下,P必然受M的影响。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而不是物价水平决定着货币数量。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认为,货币的单位价值决定于货币数量与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的比例。他强调人们持有货币的时间和数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而对币值的影响,这样便把货币量与物价、币值关系的研究引导到货币需求上来。1917年他的学生庇古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 式中M为人们持有的货币量,k为货币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P为价格指数,Y为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庇古指出,若全社会在一个年度中的平均现金余额为M,则ky/M是每一个货币单位的实际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其中k的变动取决于人们拥有资产的选择:投资、消费,还是保持在货币形态上。若选择在货币形态上保存,必将增加现金余额,从而使k增大。在y和M不变的条件下,k的增大会使P减小,因为P=M/ky。即货币的价值与k成反比。由于强调的是人们保有的现金余额对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不变的,所以庇古假定k是个常量。这样,P的高低便取决于M的多少,也就回到了货币数量论的本质。所以现金余额方程式与现金交易方程式的结论基本相同,物价水平决定于货币量,与货币量的多少同比例变动。两者都体现了“货币中性假说”,即经济中的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相互独立的“二分法”思想。 但是,这两个方程式有不同的经济意义:现金交易方程式中P表明商品价格,M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期的货币流通量,强调V不变时M对P的影响,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货币的交易,没有纳入货币的需求;现金余额方程式中P表明货币价值,M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强调ky不变时M对P的影响,体现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纳入了对货币的需求。

中国货币市场的现状与发展.docx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逐渐由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货币市场也在快速、稳健发展,货币市场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中国的货币市场是由多个子市场构成的,主要包括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 一、拆借市场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拆借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短期信用融资方式进行流动性管理。由于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机构必须交纳准备金,但由于临时性大额支付会出现准备金不足,从而形成了拆借资金的需求。 中国的拆借市场产生于80年代初期。但在1993年前后,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着混乱的拆借行为,主要表现为一部分金融机构将拆借市场作为长期融资的渠道,将拆入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拆借成为逃避贷款规模管理的主要形式,也成为当时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6年1月,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商业银行总行及其授权分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成员,直接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拆借交易;其他金融机构的拆借交易在当地进行,并须报人民银行分支行备案。1998年后,人民银行陆续批准了部分证券公司和财务公司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成员,拆借市场覆盖的金融机构更加广泛。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拆借资金的期限和额度进行了限制。各商业银行拆借资金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四个月,拆借额度根据存款余额按比例确定。电子交易系统可以及时向中央银行提供金融机构交易的情况,这对于中央银行准确了解市场流动性波动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6月起,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可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行确定拆借利率,并开始定期公布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这是利率改革的重要一步。 随着有关政策的实施,拆借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00年,银行间拆借市场交易额为67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4倍。但相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的规模而言,这一交易规模仍然偏低。从货币市场交易的期限结构看,1997年7天以内(包括隔夜)的同业拆借的比重为32.5%;而2000年同业拆借的期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7天以内(包括隔夜)的同业拆借比重已上升为71.4%。这一指标的变化表明,同业拆借市场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之间调节短期头寸的重要场所。 表1: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期限结构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的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本章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引进货币市场,构建IS-LM 模型,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两市场中,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本章仍然假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需求的增加只增加收入,不会提高价格。 第一节 投资函数 一、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1.投资的含义 这里的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内的总投资,包括企业在国内购买厂房、生产设备、软件(固定投资)与增加存货(存货投资)等方面,即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中的I ,是社会总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投资不仅包括I ,而且还包括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例如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加生产者的知识积累,提高生产技能等。 2.投资的种类 投资可分为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两种。重置投资是指企业为补偿厂房设备等的损耗而进行的投资。净投资是指企业为增加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 3.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就是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投资流量来源于资本存量,又会增加资本存量。若重置投资等于零,则资本存量的变动量就等于投资量,即:I K =?。 二、影响投资的因素:投资成本、投资收益与预期 企业只有在预期现在的投资能在将来带来利润,即预期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因此,要理解企业的投资决策或投资函数,首先必须理解投资成本、投资收益与预期。 1.投资收益 厂房与设备等投资品往往能使用许多时期,在每一时期都能带来一定的收益,直至最后损耗完毕。显然,投资收益在未来经过若干时期后才能全部得到。投资不仅是联系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桥梁,而且也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十分重要。 2.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由三方面组成:

论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一)

论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论文摘要]金融市场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发展的,本文通过对金融市场现状的分析,阐述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并探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 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是以市场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本资源,提高资本,资金使用效益的制度前提,同时也是发挥资本存量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国家和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可依据金融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一、金融市场的现状 金融市场按使用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作为短期资金融通场所,满足了参与者的流动性需求;资本市场作为长期资金的融通场所,为参与者提供了安全性和盈利性保障;各个市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金融市场体系。发育完善、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迅速、有效、顺畅传导,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要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朝市场化方向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已有创新产品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涵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功能日趋深化;金融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向以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和运行安全的目标迈进。 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市场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金融结构失衡。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呈现不断优化趋势,但现存结构状态仍然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甚至严重制约了金融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二)金融创新乏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的状况。这些都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三)金融监管存在突出问题。从内部看,金融机构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决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中国现行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经过多年修改,已经较为系统,较为完善。但由于我国的整体法律基础不牢固,金融监管经验不足,法律的涵盖面并不广泛,法律的局限性严重,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条件、实施办法,缺乏一致性、连续性、权威性,对金融市场发展极为不利。(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塞不通,人为割裂,迫使资金变相暗通,阻碍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阻滞货币政策的传导,减弱了货币政策效力,使货币市场的发展能有效地带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且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一些监管真空。 三、加快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完善货币市场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均衡现状,笔者认为,应抓紧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发达的、高流动性、低风险性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为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制度的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4章 货币市场

第四章货币市场 为了全面揭示国民收入决定的过程,必须引入货币因素,考察货币市场的变动对产品市场的影响,讨论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切记这里的解释是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的解释。 ★★重点:货币的定义、职能 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货币极其衡量 一、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以法律形式保证它在市场中流通,可以直接用来购买商品的金融资产。货币的这种性质是由它的职能决定的。 货币主要有交换媒介、财富储藏手段、核算标准三个职能。 二、货币量的衡量 货币依据它的可流动性的强弱,即支付的便利性,从小到大,货币衡量指标分别用C u、M1、M2、M3来表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货币衡量的口径略有差异

三、货币的类型-法定货币和商品货币 政府用法律形式确定流通的,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称之为法定货币。目前在世界范围流通的美元、欧元都是法定货币。 具有某种内在价值的货币就是商品货币。世界最普遍的商品货币是黄金等贵金属。 第二节货币数量论 一、费雪方程式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交易方程式: MV=PT MV=PY 费雪交易方程式是最常见的货币数量方程式。解释说明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的关系 二、剑桥方程式 M=kPY 这就是剑桥方程式。式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数量,k表示对

于每1元收入人们想持有多少货币的一个参数,P表示价格水平,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剑桥方程式说明反映了人们想要持有货币的数量与收入成同比例变化。 剑桥方程式很容易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互相转换。 MV=PT 得到:M(1/k)=PY,即M=kPY 这两个方程式的显著区别在于:费雪交易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中介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根据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M/P等于需求(M/P)d,可以把数量方程式重新写为: M/P=(M/P)d=kY 三、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假设 如果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用货币数量方程式说明货币效应的理论就是货币数量理论。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数量方程式可以写作: M PY V为假定不变的货币流通速度,这样货币数量(M)与名义GDP 保持同比例的变动关系,货币数量决定了名义GDP的数量,货币量增加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也增加。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货币市场是由多个子市场所构成的,主要包括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 一、拆借市场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1996年1月,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商业银行总行及其授权分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成员,直接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拆借交易;其它金融机构的拆借交易在当地进行,并须报人民银行分支行备案。1998年后,人民银行陆续批准了部分证券公司和财务公司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成员,拆借市场覆盖的金融机构更加广泛。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拆借资金的期限和额度进行了限制。各商业银行拆借资金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四个月,拆借额度根据存款余额按比例确定。电子交易系统可以及时向中央银行提供金融机构交易的情况,这对于中央银行准确了解市场流动性波动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1996年6月起,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可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行确定拆借利率,并开始定期公布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这是中国利率改革的重要一步。 随着有关政策的实施,拆借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00年,银行间拆借市场交易额为67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4倍。但总体而言,相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的规模而言,这一交易规模仍然偏低。从货币市场交易的期限结构看,1997年7天以内(包括隔夜)的同业拆借的比重为32.5%;而2000年同业拆借的期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7天以内(包括隔夜)的同业拆借比重已上升为71.4%。这一指标的变化表明,同业拆借市场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之间调节短期头寸的重要场所。 存在的问题: 1.同业拆借市场交易主体偏少。目前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仅仅是商业银行的总行和极少数省级分行,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省以下的分支机构未能获准进入拆借市场,另外,目前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主要局限于全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被排除在外,因而同业拆借市场难以真正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 2.同业拆借市场交易规模小,交易品种少。1996年以来。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其一方面是受风险成本增大和交易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品种少,交易主要集中于少数和几个品种上 3.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还不能完全反映货币市场真实的资金供求水平。我国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的发育程度都还很低,特别是票据市场虽说这几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常有严重的滞后性,影响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有效结合,难以将资金的供求信息准确传递给商业银行,从而导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失真;另外.同业拆借市场交易主体少,交易规模小、交易品种少也是影响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机制不健全的重要原因。 二、回购市场 97年以前,我国货币市场以同业拆借为主,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单一。近年来,随着风险管理的加强,金融机构普遍需要更为安全的短期融资方式和工具。依托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回购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