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解析汇编-专题5 空气

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解析汇编-专题5 空气
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解析汇编-专题5 空气

专题5 空气

一、选择题

1.【2017甘肃庆阳】今“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色WE来”,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

...这一环保主题的是

A.自带布袋购物B.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

C.使用一次性木筷D.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

2.【2017重庆A】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 B.21% C.11% D.58%

3.【2017重庆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4.【2017重庆B】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A.氢能源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5.【2017重庆A】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自带布袋购物B.垃圾野外焚烧C.共享单车出行D.多使用太阳能

6.【2017浙江金华】“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有利于治理水污染B.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D.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7.【2017浙江绍兴】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硫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物质d、e和f中一定那含有氢元素

8.【2017浙江嘉兴】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9.【2017天津】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

10.【2017天津】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非金属单质B.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11.【2017四川自贡】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小苏打B.加碘盐C.酱油D.白酒

12.【2017四川广安】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实验水B.不锈钢C.蒸馏水D.洁净的空气

13.【2017四川南充】打造“成渝第二城”,共创美好生态南充。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14.【2017四川成都】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2B.NO2C.SO2D.PM2.5

15.【2017四川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化学反应

B.为防止海鲜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

C.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杂质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

D.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6.【2017山东聊城】2016度,聊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同比增加29天。为使我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17.【2017山东德州】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

18.【2017江苏苏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9.【2017山东菏泽】“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荷泽多地已经开始实行电动公交出行,推广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燃煤锅炉。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20.【2017山东枣庄】小明通这下图实验自制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蔗糖B.小苏打C.柠檬酸D.果汁

21.【2017山东菏泽】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22.【2017江苏扬州】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 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 g,煅烧使锡粉与O2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g。则c等于

A.d+b+a B.d-b-a C.d-b+a D.d+b-a

23.【2017江苏苏州】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B.石油C.生铁D.氢气

24.【2017江苏苏州】2017“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B.增加绿化面积C.节约用水用电D.直接排放废气

25.【2017江苏南京】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杆

26.【2017湖南长沙】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

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7.【2017湖南长沙】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28.【2017安徽】建立模型是学习化的重要方法,下列有些正确()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

29.【2017安徽】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置换反应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D.化学方程式为:HCO+O2= CO2+H2O

30.【2017湖南邵阳】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31.【2017湖南邵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2.【2017甘肃庆阳】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B.生铁C.干冰D.液氮

二、非选择题

33.【2017浙江丽水】(6分)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1892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克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98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

34.【2017四川泸州】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组成如下表。

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的分子式是,Y气体名称是。

(2)煤的气化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Ⅰ.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X Y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Ⅱ.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X O2(选填“大于”、“等于”、“小

于”)。

(4)结合流程和所学知识可以预测: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还伴随有变化。(选填“状态”、“能量”、“原子”、“压强”)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6)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

35.【2017江苏南京】(5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

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中,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

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5 空气标准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甘肃庆阳】今“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色WE来”,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

念。下列做法不符合

...这一环保主题的是

A.自带布袋购物 B.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

【答案】C

2.【2017重庆A】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 B.21% C.11% D.58%

【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

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也为78%.故选A.学科*网

3.【2017重庆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A。

4.【2017重庆B】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A.氢能源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答案】D

【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的水,生成物无污染;B、共享单车采用人力,节约能源,无污染;C、电能是二次能源,使用时不会产生污染;D、柴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会污染环境。故选D。学科*网

5.【2017重庆A】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自带布袋购物 B.垃圾野外焚烧 C.共享单车出行 D.多使用太阳能

【答案】B

6.【2017浙江金华】“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B.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D.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的使用,特别是煤的燃烧有关,故酸雨不可能杜绝。因此本题选B。7.【2017浙江绍兴】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硫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物质d、e和f中一定那含有氢元素

【答案】B

8.【2017浙江嘉兴】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答案】D

【解析】A、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正确;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正确;C、汽车尾气排放物产生的化学反应会导致进地的臭氧造成污染,正确;D、口罩只能阻挡可吸入颗粒物,不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错误。故选D。

9.【2017天津】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解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都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不是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是污染物,选D 10.【2017天津】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B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选A学科*网

11.【2017四川自贡】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小苏打 B.加碘盐 C.酱油 D.白酒

【答案】A

12.【2017四川广安】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实验水 B.不锈钢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答案】C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实验水、不锈钢、洁净的空气,都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蒸馏水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选C学科*网13.【2017四川南充】打造“成渝第二城”,共创美好生态南充。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答案】B

【解析】 A.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

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C.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甚至会导致污染范围增大;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导致水和土壤被污染;选B 14.【2017四川成都】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2B.NO

2

C.SO

2

D.PM2.5

【答案】A

【解析】根据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

进行解答。NO

2、SO

2

、二氧化硫、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都是主要的空气污

染物,能造成空气污染。二氧化碳大量排放能够造成温室效应,但还不是被列入空气监测的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气体。故选:A。

15.【2017四川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化学反应

B.为防止海鲜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

C.除去CO 2气体中的少量CO杂质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

D.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答案】D

16.【2017山东聊城】2016度,聊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同比增加29天。为使我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答案】A

【解析】A.为增加节日气氛不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故A错误。 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故B正确。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故C正确。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故D正确。

17.【2017山东德州】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X表示单质,Y表示化合物,Z属于化合物。A.红磷属于单质,错误;B.干冰属于氧化物,正确;C.氯酸钾属于化合物,错误;D.食盐水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B。

18.【2017江苏苏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A、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正确;B、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正确;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正确。故选C。学科*网

19.【2017山东菏泽】“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荷泽多地已经开始实行电动公交出行,推广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燃煤锅炉。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答案】D

20.【2017山东枣庄】小明通这下图实验自制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蔗糖 B.小苏打 C.柠檬酸 D.果汁

【答案】D

【解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A.蔗糖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C.柠檬酸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D.果汁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D。21.【2017山东菏泽】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答案】C

22.【2017江苏扬州】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 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 g,煅烧使锡粉与O2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g。则c等于

A.d+b+a B.d-b-a C.d-b+a D.d+b-a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容器的质量为bg-ag;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c等于容器的质量加上取出的固体dg的质量;所以c=b-a+d;故答案选择D

23.【2017江苏苏州】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 B.石油 C.生铁 D.氢气

【答案】D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A、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的,属混合物;B、石油是由汽油、煤油等物质组成的,属混合物;C、生铁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混合物;D、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纯净物。故选D。

24.【2017江苏苏州】 2017“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答案】D

【解析】A、风能属清洁能源,正确;B、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正确;C、节约用水用电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正确;D、直接排放废气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故选D。

25.【2017江苏南京】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答案】B

26.【2017湖南长沙】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是混合物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C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C.氧气具有助燃性; D.稀有气体的构成原子都是稳定结构,不易发生电子得失,因而化学性质不活泼,选C

27.【2017湖南长沙】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答案】B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放出大量热;选B

28.【2017安徽】建立模型是学习化的重要方法,下列有些正确()

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答案】D

【解析】A、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错误;B、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错误;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正确。故选D。

29.【2017安徽】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 CO2+H2O

【答案】B

30.【2017湖南邵阳】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试验,可以将氧气完全反应,使测定结果更准确;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易导致气体受热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气体受热膨胀,使倒流的水偏少,测定结果偏小;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会因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体的量不减少,压强不变小,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A

31.【2017湖南邵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32.【2017甘肃庆阳】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 B.生铁 C.干冰 D.液氮

【答案】B

【解析】A.水银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错误。B.生铁中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C.干冰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错误。D.液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

33.【2017浙江丽水】(6分)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1892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密度为

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克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98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

【答案】(1)含氮化合物反应(2)使瓶内氮气反应完全(3)氨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未知气体”

中的其它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氨气相近

34.【2017四川泸州】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组成如下表。

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的分子式是, Y气体名称是。

(2)煤的气化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Ⅰ.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X Y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Ⅱ.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X O2(选填“大于”、“等于”、“小

于”)。

(4)结合流程和所学知识可以预测: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还伴随有变化。(选填“状态”、“能量”、“原子”、“压强”)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6)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

【答案】(1)N2;稀有气体;(2)化学;(3)低于;大于;(4)能量;(5)2NH3+CO2低温,加压CO(NH2)2+H2O (6)13:4

35.【2017江苏南京】(5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

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中,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

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