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三版 考研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三版 考研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三版 考研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 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原因:是思政教育存在的基本依据、发展的主要动因,并规定着其他矛盾。对这一特殊矛盾的研究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①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

②这一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推动着其不断发展。

③这一矛盾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教育者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之间的

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之间的矛盾等。都可以看作是特殊矛盾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研究客体,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1)个人与社会(2)思想和行为(3)内化与外化(4)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5)教育与管理等

1) 个人与社会:(揭示本质、规定任务的范畴)

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总是生适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体所组成,离开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人在受到社会制约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作用于社会。个人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启示:①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其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的作用,还要注意到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内的多种因素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③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也不能忽视人和人的活动。④重视个人的社会化,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 思想与行为:(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

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包括人的理性认识和部分感性认识。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人的思想和行为紧密相连,相互作用。①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除条件反射行为外,人的行为都受到思想不同程度的制约。②行为表现思想,并通过其后果对思想产生反馈作用。

如何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3) 内化与外化:(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范畴)

内化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品德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两者实际上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联系密切的两种活动,共同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4)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

二者是思政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教育者是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教育作用的对象,是客体。然而二者界限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①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才能发挥主导作用。②现代社会信息双向交流,教育者施教同时要向教育对象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受教育者既是客体又是主体。①在接受教育影响时,是客体。②在主动接受、消化教育

影响时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必须贯彻疏导原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等,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

5) 教育与管理:(反映思政教育与其平行子系统——管理之间关系的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达到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二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①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管理。有效的管理是思政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基础。②管理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同时对人们加强思政教育,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发挥管理的作用。

启示:①思政学者将管理纳入研究视野,认真研究管理的功用及特征,为实践中发挥管理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②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渗透到管理中,以更好地作用于教育对象。

4.思想政治教育学特点

1)阶级性: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党性。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基理论,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阶级性与真理性完全一致、高度统一:①以马理论为指导②与先进生产力联系,代表历史发展方向③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④没有自己的私利和特权

2)实践性:①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在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②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政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之思政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完善。

3)综合性:①在探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及规律时,总是对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乃至自然环境因素做多变的综合考察。②思政学是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本领域问题所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5.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

由本学科特有的概念、范畴、术语及由它们组织起来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①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②思想政治教育史③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方法论、管理学、心理学等)

6. 学科的建设进程

1)初步探索时期(1978-1984)

2)系统建设时期(1984年1999)①学科专业体系逐渐形成,教学研究队伍逐步扩大②研究成果丰硕③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论题不断深化

3)全面建设时期(1999至今)

7.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经验?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①坚持以马理论和中特理论为指导②积极借鉴融合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

2) 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①不唯书不惟上②贯彻双百方针。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 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8.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是从各种文献(包括报刊、图书、文件、档案、报表、报告以及各种音像材料等)中收集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①搜集历史文献资料②反映当前社会状况的材料

2)观察法: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区系统地、直接地了解研究对象,搜集感性材料的方法。①参与观察②非参与观察

3)实验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设计程序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加以观察、记录、分析而直接获取资料,以作出研究结论的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主要是用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制度措施、方法的实际效果,探索教育对象某方面思想、行为的变化原因和制约条件。

①标准实验②自然实验

4)社会调查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有许多是实证研究或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除了查阅已有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有关统计资料外,还必须进行一些实际调查,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对问题的实际感受,以便为得出正确的结论打下基础。①社会调查的方式: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

②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访谈法、问卷法要注意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5)总结经验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教育实践丰富的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将其概括上升为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9.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

1)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 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一、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

1.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特征)

②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崇高的社会理想)

③坚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政治立场)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理论品质)

2)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哲学、政经、科社

3)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①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②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创新性

2.如何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必须完整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肢解、歪曲、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庸俗化以及实用主义的态度。

2)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勇敢地回应种种挑战和攻击、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

3)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和大众化。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解决中国重大的实际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必须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备条件。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②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1)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3)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 4)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5)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 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 8)执政党建设理论

1.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

马克思学说从本质上看的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是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属。围绕这个命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胜利。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埋葬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无产阶级最终要消灭一切私有制,因为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最后才能得到解放。

从总体上规定了思政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及效果的衡量标准。思政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旋律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大小,也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原理指明: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必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③自觉按照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3.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全面理解政治含义: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是武装夺取政权。政权建立后,政治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4.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人的存在论(前提和基础)、人的本质论(核心)、人的发展论(归宿)

·1)人的存在论:

马克思所说的人是指处在现实关系和一定历史条件中具有鲜活生命、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否认了黑格尔“抽象的人”及费尔巴哈仅仅将人看作具有肉体的孤立的个体)

①“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社会物质条件下从事活动的人,这种活动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三个方面,其中物质生产是最重要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个前提。②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现实活动的人才是真实存在的人。

总之,马克思人的存在论从分析事关人的生存的两种基本关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矛盾入手,揭示出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三位一体的现实存在。

启示:现实的个人及活动形成的生活世界是思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思政教育是现实的人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方式。

·2)人的本质论:

①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人的劳动实践同动物的生命活动最本质的区

别就在于,动物只是为种的求生而建造,而人则是为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生产。

人的这一本质特性是产生和决定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

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人通过社会实践塑造和表现自己,在人的历史实践过程和基础上生成了人的一切社

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③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是人的全部生命活

动的动因和根据,也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根本动因,因为人不能孤立存在,而是

处在相互联系的社会之中,相互联系的原因就是追求自身的满足。

总之,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因。三者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注重社会关系的优化。

·3)人的发展论:

①马克思从异化入手,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

由发展的条件”。

②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

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

③提出了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一致的理想目标和现实道路。

④提出人类解放三个阶段,即三大社会形态。

启示:为思政教育确立正确的目的、任务、内容指明了方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5.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的学说。

是确立思政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

①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进程中自发产生,这是由私有制条件下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和工人阶级的生活境况所决定的。

②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

启示: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我们要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灌输原则,改进灌输方法,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反之,则是人民的敌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是非对抗性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在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

毛泽东根据党的历史经验,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概括为“团结一批评一团结”,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

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必须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要求,必须有助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人民大众共建共享原则,正确认识并努力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形成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

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和谐文化】是指倡导和谐价值取向和以和谐理念贯穿其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状态,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谐文化具有和谐性、人本性、整体性、历史性和永续性等特征,具有导向、凝聚、支撑、审美和陶冶等功能。在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8.执政党建设理论 P43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

21世纪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P46

1.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就是通过教育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固有的特殊规律,进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特鱼的学科体系。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科学,它所提供的相关原理、知识和方法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借鉴和应用。

2.对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的借鉴。

#企业文化理论特别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工业社会中习惯于先分割后组合的思维方式虽然是很必要的,但是久而久之,分割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往往影响到深入观察各组成要素间的整体互动关系,使人们忽略了缓慢的渐变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动态性复杂”问题面前舍本逐末,避重就轻,是问题越积越多,直到爆发“重大事件”是采取对付它。

“对待小至一个家庭,大至全球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克服学习的智障。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一、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

二、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

二、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1.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

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

①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制度体系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其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往往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向社会成员传导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从形成开始就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②一定社会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总是存在差距和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对人们进行主导意识形

态的灌输和教化,使人们的思想品德向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要求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地肯定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是党的重要任务。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到工人中去的理论,工人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单凭自己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是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基本前提。列宁明确要求社会民主党人要坚持向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对人民群众进行理论灌输,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

【意识形态】则是社会意识中构成上层建筑的的那部分内容,它所反映的是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意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以意识形态内容主要内容,又包括一些非意识形态的思想道德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注重非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既有利于满足受教育者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和普遍性需求,由有助于推动不同意识形态性质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为推进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2.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灌输与教化的本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服务;而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是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共同目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是人类社会的动因,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需要是实践的驱动力,实践是满足需要的唯一途径。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主客体矛盾和其它矛盾,人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也难以避免。而思想政治教育对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为了生存发展还必须进行“人自身的生产”。人类繁衍出下一代所需要的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经验、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影响到每个社会个体,将社会文化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及其社会规范传递、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因此,思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传承活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功用。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通过多方面活动,为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有这些最终都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二者之间也会存在矛盾,思政教育就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促使受教育者将社会发展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其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来,使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

总之,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和本质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其价值的必经途径。

理论要掌握群众,除了理论本身具有科学性以外,毫无疑问还要靠宣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物质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里的“物质力量”在战争年代表现为战斗力,在和平发展时期则表现为生产力。

2.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将其视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将其看作完成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思想政治教首特殊的功能性地位表现为,它通过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功能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特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他方面所不可取代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思政教育不能脱离经济、技术等业务工作而孤立的进行,否则就会陷入空头政治。经济、技术等业务工作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负责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保证经济工作、技术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圆满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任务。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

首先,思想政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两方面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大力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创造条件,才能顺利完成培育“四有”新人的历史任务。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但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自身并不能决定自己的性质和方向,只有通过教育科学文化部门的党组织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从而实现党的思想政治领导,使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总之,我们应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个体产生的客观影响,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直接表现,可以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功能。

【社会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发挥的客观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发生的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

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长期存在并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就是因为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这种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影响这种功能发挥的水平和程度,而不能无视它或人为地消灭它。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还受到一定的物质设施和环境因素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客观性的表现。

2)多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既对社会成员发生作用,也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因而既表现为个体性功能,也表现为社会性功能。不同层次的功能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使其相互补益、相互加强,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发展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功能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功能会得到强化。另一方面,还可能出现新的功能。(比如思政教育的生态功能)发展性是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特点,也是思政教育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物质需要的满足,既是人的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思政教育应该尊重和理解这种追求,通过促进物质文明的的发展,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物质需要十分重要,精神需要也是不可缺的。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人的物质需求追求的尊重上,而应引导人们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生化,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种既教人以生存手段和技能,使人能很好地把握物质世界,又教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能自主建构自已的意义世界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应是这两方面活动的协调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意义世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正常进行。

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强调从人的内部精神生活角度来适应和认同客观外部世界。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①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来。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可以从目标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等几个方面进行。

②约束规范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导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就能较好地实现对受教育者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③激发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为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其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具体激励手段和方式方法:一是民主激励,即创造条件让受教育者切实行使主人翁

权利,广泛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对领导者进行监督,以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

二是榜样激励,即通过先进典型示范,激励受教育者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情感激励,即通过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来激发其积极性。四是奖惩激励,即通过奖励或惩罚来激励教育对象。

④塑造个体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塑造社会成员个体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指精神方面的),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完善是人的内在精神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基本途径。人的良好思想道德品德对世界的把握不仅表现在对善恶是非的认知上,而且更主要的表现为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至善上。人的至善活动也就是主体良好的思想品德外化活动,有助于建构一个更善的外部世界,从这个由他参与构建的外部世界中,人必然会活动某种满足和幸福。帮助有困难的人,自己会感到实现和彰显了自我价值,因而幸福快乐,正是思政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重要体现。

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发展不仅包括创造精神产品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已有的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的发展。只有不断完善个体德性,才能使他们享用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

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我们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此统一人们的思想,整合社会的精神生产活动,从而实现对精神生产的导向和调节。

②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受教育者的政治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有助于人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判断力、鉴别力和选择力,发展其政治参与的意识,形成较高的政治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③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认同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倾听受教育者的呼声,积极反馈来自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领导政策决策的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促使其

主动参与经济活动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人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就能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2.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工作,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手段。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以保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稳定的联系和关系,维护个人的心理平衡,为经济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主要方式有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利益关系调节。 P72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它对社会文化及其发展所发生的作用。

从文化运行过程来看,文化功能主要包括: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一方面,社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形式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和主导意识形态,促使人们接受社会主导文化的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个体通过学习、模仿、社会实践等形式获得思想道德知识,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及其制约下的政治行为。这两种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地统一在一起。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功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传统文化和外域文化进行批判性吸取,使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文化选择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加强对西方文化的理性借鉴和批判改造;最后:要加强对人们进行文化选择的引导,主义提高其文化鉴别和选择能力,使其在文化交流和冲突中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从而推进文化创新。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创造性的传播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以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功能。

4)【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生态意识与生态价值观念,并以此指导自身行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受教育形成生态意识。

要解决生态危机,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受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认知,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爱护环境、保护环

境,与环境和谐相处,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引导受教育者遵守生态法规,调控生态行为。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相关生态法规和政策传导给受教育者,发挥生态法律法规的约束规范功能调控人们的生态行为,促使人们的行为与生态保护同步、与生态发展相协调,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做环境的保护者、资源的节约者及生态和谐的促进者,以实际行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3,引领生态思潮,创造生态文化。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反思发现,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文化和价值问题”。要帮助人们形成明确的生态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引领生态思潮,揭示各种生态思潮产生的根源,帮助人们认清其本质,从而增强人们的批判能力和选择吸收能力。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大力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态文化。

4.鼓励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必须反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特别是要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人们进行基本国情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有效地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而奋斗。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的体系。按作用范围可以将其分为总目的和类目的,按作用对象可以将其分为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按时限可以分为远期目的、中期目的和近期目的,按地位可以分为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共产主义为方向,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性质规定了我国象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内在目的。第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具体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是根本目的的具体化,其作用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或教育者个人身上,故又可称之为操作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具体目的是多元的。首先,具体目的的多元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所决定的。其次,具体目的的多元性也是由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目标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历历史性。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按层次与阶段可以分为一系列具体目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统一起来。

2.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下面因素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中起着主要作用,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要依据。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水平。

思政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受到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制的制约。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确定思政教育目的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人的体力治理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对人的各方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教育目的产生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水平决定思想政教育目的,在我国就具体表现为要依据党的奋斗目标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

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一目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教育对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在奋斗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身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当前要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确定思想教育目的。

②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想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教育对象内在精神世界发展需求及其思想品德现状,也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思想知识教育要达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自由发展的目的,必须尊重和

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否则就会失去吸引力和针对性。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实际,确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以史教育目的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思想政教育目的的意义

目的对人类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有着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从总体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共产主义方向,对思想政教育的具体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与这个方向一致,都必须有利于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助于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为其积极互动提供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激发教育者活力的同时,也对教育对象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不断向目的所指示的方向前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依据。

开展思想政教育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判断这一活动是否有效以及成效的大小,其重要依据就是思想政教育目的。有助于达到思想政教育目的的活动,就是有成效的活动,反之则是没成效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基本尺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特定责任。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本任务、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任务。这三个层次的任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根本任务贯穿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统领作用,它规定着主要任务和具体任务的方向。具体任务和主要任务的完成,又推动着根本任务的完成。

2.思想知识教育的根本任务及其内在规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培育四有新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①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连、有实现可能的向往、追求和信念,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需要一代有崇高理想的新人坚韧不拔的努力奋

斗。理想教育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②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四有新人内在的精神素质。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是市场经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任务。引导人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帮助人们形成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拓拼搏的精神,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正义感等。

一是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二是强烈的责任感。

③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道德是对四有新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应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首先,要引导受教育者用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要求自己,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促使人与人之间形成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其次,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认真宣传和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引导受教育者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倾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自觉践履共产主义道德。

④增强受教育者的法治观念。增强受教育者的法治纪律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⑤引导受教育者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的。

3.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 P90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活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都不能动摇。

第一,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第二,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第三,培育四有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

4.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及具体任务,都要有利于教育对象的精神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无论哪一层次任务的实施都必须遵循下列一般要求。

①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这个价值体系的第一要义培养四有新人,就是要引导人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人们的头脑。

②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突出主旋律教育,要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及时代特征,并引导人们将其内化为自己思想品德

燕山大学2018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燕山大学2018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的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有源网络和无源网络)、机械系统(机械平移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3.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要求能够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掌握如下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掌握利用主导极点对高阶系统模型的简化与性能分析。 4.根轨迹法 要求能够利用根轨迹(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变化在S平面所形成的轨迹)分析系统性能。需掌握的概念:根轨迹;常规根轨迹;相角条件、幅值条件;根轨迹增益。重点掌握常规根轨迹的绘制(零度根轨迹不作要求)。掌握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与具有一定的动态响应特性(如衰减振荡、无超调等特性)的方法。 5.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要求能够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掌握如下概念:频率特性;开环频率特性、闭环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幅值穿越频率(剪切频率)、相角穿越频率、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频率、谐振峰值;截止频率、频带宽度;三频段。重点掌握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图、Bode图的绘制;由

华南理工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集锦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3考试科目代码:机械设计及理论适用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特别提示:需带无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一、考试内容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理解对控制性能的基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重点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了解各种典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本要求,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和了解微分方程一般建立方法,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掌握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和化简规则。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知识点为:,性质,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动态结构图的化简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3.能够用该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各种了解和掌握经典控制理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一阶。典型控制过程及性能指标知识点为:,包括稳定性控制性能(,)快速性和稳态精度稳态误差分析。,高阶系统的低阶化,稳定性与代数判据,系统分析,二阶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4.并能通过频率特性分析控制,要求掌握各种系统和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的画法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及系统的控制性能。知识点为:对数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系统闭环频率特性。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综合5. 对控制性能的改进就涉及到系统的校正。要求在在对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前置校正有较为全面的理,反馈校正建立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对串联校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解。掌握频率法校正的一般方法。知识点为:置校正在校正中的应用。分计)150二、考试题型(分值,按分)251、填空(分)简答题(152、分)、计算及分析题(803 分)30综合应用题(、4.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复习笔记本科生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总结笔记 一、自动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 (1)时域分析法; (2)频率法; (3)根轨迹法; (4)状态空间方法; (5)离散系统分析方法; (6)非线性分析方法 二、系统的数学模型 (1)解析表达:微分方程;差分方程;传递函数;脉冲传递函数;频率特性;脉冲响应函数;阶跃响应函数 (2)图形表达:动态方框图(结构图);信号流图;零极点分布;频率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时域响应分析 一、对系统的三点要求: K (1)必须稳定,且有相位裕量γ和增益裕量 g

(2)动态品质指标好。p t 、s t 、r t 、σ% (3)稳态误差小,精度高 二、结构图简化——梅逊公式 例1、 解:方法一:利用结构图分析: ()()()()[]()()[]()s X s Y s R s Y s X s R s E 11--=+-= 方法二:利用梅逊公式 ? ? = ∑=n k K K P s G 1 )( 其中特征式 (11) ,,1 ,1 +- + -=?∑∑∑===Q f e d f e d M k j k j N i i L L L L L L 式中: ∑i L 为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j i L L 为所有两个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f e d L L L 为所有三个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其中,k P 为第K 条前向通路之总增益; k ? 为从Δ中剔除与第K 条前向通路有接触的项; n 为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前向通路数目 对应此例,则有:

通路:211G G P ?= ,11=? 特征式:312131211)(1G G G G G G G G ++=---=? 则: 3 121111)() (G G G G P s R s Y ++?= 例2:[2002年备考题] 解:方法一:结构图化简 继续化简: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科目名称:控制理论 适用专业: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邹伯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版,王孝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分:150分 考试范围: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不包含非线性部分)与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经典控制理论内容占70%,现代控制理论内容占30%。 经典控制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 2. 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理论的两大任务是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首先要建立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本章主要给出古典控制理论使用的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本章要求: 1.掌握的概念: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重点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 3.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根据研究系统采用的不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本章给出利用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求取时间响应的系统时域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稳定性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快速性和相对稳定程度(振荡幅度)是评价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指标;准确性是指系统稳态响应的稳态精度,用稳态误差来衡量,需注意:讨论的稳态误差是指由输入信号和系统结构引起的系统稳态时的误差。 本章要求: 1.掌握的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 2.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3.掌握利用主导极点对高阶系统模型的简化与性能分析。 第四章根轨迹法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系统闭环极点)在S平面的分布完全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因此利用根轨迹(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变化在S 平面所形成的轨迹)可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根轨迹法是经典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两大主要方法之一,是利用开环传递函数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根轨迹绘制依据根轨迹方程(由

2014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解析

《2014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精编》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浙江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编号:845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10分)图1为转动物体,J 表示转动惯量,f 表示摩擦系数。若输入为转矩,()M t , 输出为角位移()t θ,求传递函数 () ()()s G s M s θ= 。 图1 转动物体 2、(10分)求图2所示系统输出()y s 的表达式 图2 3、(20分)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1)K G s s Ts s = ++,其中0K >、 1 0T T >。试求: (1)闭环系统稳定,K 和T 应满足的条件;在K-T 直角坐标中画出该系统稳定的区域。 (2)若闭环系统处于临界稳定,且振动频率1/rad s ω=,求K 和T 的值。 (3)若系统的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分析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 4、(20分)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1)画出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2)若已知闭环系统的一个极点为 11s =-,试确定闭环传递函数。 图4 5、(10分)系统动态方框图及开环对数频率特性见图5,求 1K 、2K 、1T 、2T 的值。 图5 6、(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如图6所示,图示曲线的开环放大倍数K=500,右半s 平面内的开环极点P=0,试求: (1)图示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2)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图6 7、(10分)是非题(若你认为正确,则在题号后打√,否则打×,每题1分) (1)经过状态反馈后的系统,其能控能观性均不发生改变。 ( ) (2)若一个可观的n 维动态系统其输出矩阵的秩为m ,则可设计m 维的降维观测器。( ) (3)由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转化为状态方程,其形式唯一。 ( )

2018年浙江大学845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考试大纲这个大纲是2017年9月25日浙大控制官网才出的,虽然是新的,但是和以前基本 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参考书目: (1)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及习题集 (2)孙优贤、王慧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化工出版社,2011年6月 (3)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 分别于2001年2月、 2007年6月、2013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的(该书初版于1979年,前三版均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亦可作为参考书) 特别提醒:本考试大纲仅适合报考2018级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 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的考生。该门课程的 满分为150分。 一、总的要求 全面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深入理解与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 综合设计的方法,并能用这些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基本要求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组 成、分类,能熟练地将具体对象的控制系统物理结构图表示抽象成控制系统的方块图表示,能清楚地分析其中各种物理量、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2)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建立给定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模型;能熟练地通过方块图简化方法与信号流图等方法获得系统总的传递函数;能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3)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熟悉一阶、二阶及高阶系统的特征,掌握基 于微分方程模型的时域分析,包括微分方程的求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的计算等。 (4)根轨迹:掌握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及推广法则;能正 确绘制根轨迹并利用根轨迹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根据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圣才出品】

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复习笔记 本章内容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中一些基本的概念,一般不会单独考查。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反馈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1)闭环负反馈控制,即按偏差进行调节; (2)抗干扰性好,控制精度高; (3)系统参数应适当选择,否则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2.开环控制方式 开环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按给定量控制和按扰动控制两种方式,其特点是:(1)无法通过偏差对输出进行调节; (2)抗干扰能力差,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扰动较小的情况。 3.复合控制方式 复合控制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性能可将自动控制系统按线性与非线性、连续和离散、定常和时变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本书主要介绍了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三、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的提法 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典型外作用 (1)阶跃函数 阶跃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0,0(),0 t f t R t

f t A tω? =- ()sin() 式中,A为正弦函数的振幅;ω=2πf为正弦函数的角频率;φ为初始相角。 1.2课后习题详解 1-1图1-2-1是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在任意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维持不变,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图1-2-1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当Q1≠Q2时,液面高度的变化。例如,c增加时,浮子升高,使电位器电刷下移,产生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小阀门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流量减少。反之,当c 减小时,则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加大流入水量,使液位升到给定高度c。方块图如图1-2-2所示。

5.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复习笔记--本科生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总结笔记 一、 自动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 (1)时域分析法; (2)频率法; (3)根轨迹法; (4)状态空间方法; (5)离散系统分析方法; (6)非线性分析方法 二、系统的数学模型 (1)解析表达:微分方程;差分方程;传递函数;脉冲传递函数;频率特性;脉冲响应函数;阶跃响应函数 (2)图形表达:动态方框图(结构图);信号流图;零极点分布;频率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时域响应分析 一、对系统的三点要求: (1)必须稳定,且有相位裕量γ和增益裕量g K (2)动态品质指标好。p t 、s t 、r t 、σ% (3)稳态误差小,精度高 二、结构图简化——梅逊公式 例1、 解:方法一:利用结构图分析: ()()()()[]()()[]()s X s Y s R s Y s X s R s E 11--=+-=

方法二:利用梅逊公式 ? ? = ∑=n k K K P s G 1 )( 其中特征式 (11) ,,1 ,1 +- + -=?∑∑∑===Q f e d f e d M k j k j N i i L L L L L L 式中: ∑i L 为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j i L L 为所有两个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f e d L L L 为所有三个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其中,k P 为第K 条前向通路之总增益; k ? 为从Δ中剔除与第K 条前向通路有接触的项; n 为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前向通路数目 对应此例,则有: 通路:211G G P ?= ,11=? 特征式:312131211)(1G G G G G G G G ++=---=? 则: 3 121111)() (G G G G P s R s Y ++?= 例2:[2002年备考题]

《自动化概论》习题讲解

《自动化概论》习题讲解 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课题组1 向新同学介绍: 1-1自动化、自动控制及控制论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并具体说明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 1-2科学家和工程师有哪些本质区别,科学家/工程师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并简述你在大学期间准备如何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的体会。 1-3自动化的概念,自动化的研究内容以及自动化与新技术革命的关系。 课题组2 科普文章: 2-1 我国自动化的发展。简述控制和自动化的发展,我国古代发明的重要自动装置,介绍指南车用途和原理、候风地动仪原理、宋代水运仪象台观察天文现象的原理等。 2-2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列举5种你认为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最有影响的自动化技术或系统,以此说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或自动化技术的密切关系。2-3 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介绍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讨论系统工程和自动化的关系。 课题组3 讨论发言稿: 3-1 发言题目: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分析、设计方法 向同学们介绍经典控制理论时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 3-2 发言题目:综合自动化 向同学们介绍综合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在自动化技术中所起的作用,计算机控制的特点。 课题组4 你到一个高职学校去求职,就以下内容准备试讲稿: 4-1 试比较自适应控制和自校正控制的异同,智能控制与普通控制的主要区别。4-2 自动控制系统有哪几个基本环节(元件),何谓自动控制系统的“负反馈”。 介绍恒值自动调节系统、程序自动控制系统、随动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2003年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考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东北大学2003 年攻读硕士研究生研题 一.( 10 分) 增大控制器的比例控制系数对闭环系统输出有何影响? 为什么加入滞后校正环节可以提高稳态精度, 而又基本上不影响系统暂态性能? 二. (20 分)写出下图所示环节输出3c 与输入3r 之间的微分方程。 三. (20 分) 绘出下图所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表明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假定发电机转速恒定,励磁电流与磁通量为线性关系),并求系统输出3c 与输入信号3r 的传递函数3c(s)/3r(s) 。 四.(20 分)系统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 要求闭环系统的一对极点为:s = _1 士j, 试确定参数K 和K h, 利用求出的K h值画出以K 为参量的根轨迹图, 最后说明加入微分反馈对 系统性能的影响(与单位负反馈系统比较)。 五.( 10 分) 设单位反馈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的作用下其误差为: e(l) =1.2e_10l_ 0.2e_60l, 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并确定系统的阻尼比飞和自然振荡频率0 n 。 六. (20 分) 一复合系统如图, 图中Wc(s) = as2+ bs , Wg(s) = 10 。若s(1+ 0.1s)(1+ 0. 2s) 3

使经过前馈补偿后的等效系统变为二型 (两个积分环节), 试确定参数a 和b 的值。 七. ( 10 分) 画出惯性环节W (s) = 1 1+ Ts 的幅相频率特性, 并证明其轨迹为圆。 八. ( 10 分) 最小相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试求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 九. ( 20 分) 离散控制系统反馈图如图所示, 试分析 K=10 时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并求系统的临界放大系数( e _1 = 0.368 )。 十. (10 分) 设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充分大, 最大输出电压为士 15V , 试给出下列两个非线性环节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

1.控制器的三种基本职能——测量、比较和执行; 参与控制的信号来自三条通道——给定值、干扰和被控量 系统对性能的三个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2.拉式变换F(s)=对f(t)*e(-st次方),从0到无穷积分 常见拉式变换表可以见P21,需要背下前7种 拉式变换的基本法则: 1)线性法则 2)微分法则(通常在f(0)=0的条件下) 3)积分法则(通常在f(0)=0的条件下) 3)终止定理:f(t)在t趋近于无穷时的值与F(s)在s趋近于0时的值一样(方便求系统的稳态) 4)位移定理:L[f(t-t0)]=e(-t0*s次方)*F(s); L[e(at次方)f(t)]=F(s-a) 3.拉式反变换一般采用分解法,和变换的过程正好相反。 拉式变换其实是一种解微分方程的手段,其顺序是:1.对微分方程进行拉式变换;2.求出所求值的拉式函数;3.对其进行拉式反变换,最终得到我们想要的解。主要是利用分解法,而那些法则则是我们方便分解的手段! 4.传递函数与输入形式无关,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分母阶数大于分子阶数,系统阶数由分母阶数所决定 只反映输入输出之间的联系,不反映系统内部结构 同一系统不同观测点的传递函数具有相同的分母 传递函数的拉式反变换是脉冲响应 5.方框图的等效变换,串联、并联(相加)、比较点前后移动、引出点前后移动这些都要熟悉。变换的时候依照比较点向左,引出点向右,由内及外的原则进行变换。 梅森公式:闭环传递函数=每条前向通道(无迂回)经过的函数*余项式/主特征式(1-一个回路+两个不接触回路-三个不接触回路…………)反馈极性体现在反馈的正负上,所以要加上符号。 来自印象笔记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知识点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 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 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考点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 主要知识点 传递函数 会求各类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针对典型系统结构图来记: 图 结构图 化简。把握住等效原则即可。 等效原则,即化简前后回路上传递函数的乘积不变、且前向通道上传递函数的乘积不变。 信号流图 熟练运用Mason 公式:(关键是每一个量代表的含义) 二 需要记忆的:常见的拉氏变换、拉式反变换(掌握留数法) 三 备考策略 本章内容较简单且单独出题的可能性不大,注意与其他章节的结合,尤其是非线性那章中结构图的化简。 第三章 一 主要知识点 1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数学模型 单位阶跃响应 取不同值时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不同情况下系统的根。 欠尼阻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动态性能指标公式,要记住并理解各公式的由来。 2 稳定性分析 )s s 1i ()(∑??=i i P P 2n n 22n s 2s )()(s ωζωω++==ΦS R S C )(ζ

理解稳定的充要条件 劳斯判断:列劳斯表(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稳定性判断及稳定范围的确定。 3 稳态误差(首先想到以稳定性为前提) 稳态误差的计算:终值定理、由稳态误差系数确定。 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扰动作用点前的传递函数。 降低稳态误差的方法: 增大系统开环总增益,以降低给定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增大扰动作用点前系统前向通路的增益,以降低扰动作用所引起的稳态误差 第四章根轨迹法 一 主要知识点 理解根轨迹的含义、根轨迹增益与开环增益的区别、两个基本条件 根轨迹的绘制 根轨迹图的分析 二 需要记忆的:根轨迹绘制规则 三 备考策略 本章内容是每年单独出题的章节,是比较重要的章节。由近几年试题可以看出这章的题型主要分为三种: ① 根据给定传递函数(不带未知参数)画根轨迹,然后与第三章结合,进行稳定性分析或是一些定量计算(如根据动态性能指标计算参数K 或对应的闭环极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题型,此处也是考查时域分析法中知识点比较多的地方。 ② 给出带来未知参数的根轨迹,再进行绘图及分析。这种题第一步是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参数,这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剩下的绘图分析与①类似。近2年这种题型成为一种趋势,07,08年都是此种题型,应加以重视。 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 一 主要知识点 开环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 ???图反求传递函数根据图 由传递函数绘制的图典型环节的图ode ode ode ode B B B B Nquist 曲线:三要素:起点、终点、与负实轴的交点 ?????换)参数根轨迹(作等效变根轨迹 根轨迹o o 1800?????稳态性能的分析统参数的确定瞬态响应分析和开环系 稳定性分析

考研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及其解答(1)2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其解答 第一章(略) 第二章 例2-1 弹簧,阻尼器串并联系统如图2-1示,系统为无质量模型,试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 解:(1) 设输入为y r ,输出为y 0。弹簧与阻尼器并联平行移动。 (2) 列写原始方程式,由于无质量按受力平衡方程,各处任何时刻,均满足∑=0F , 则对于A 点有 021=-+K K f F F F 其中,F f 为阻尼摩擦力,F K 1,F K 2为弹性恢复力。 (3) 写中间变量关系式 022011 0)() (y K F Y Y K F dt y y d f F K r K r f =-=-? = (4) 消中间变量得 020110y K y K y K dt dy f dt dy f r r =-+- (5) 化标准形 r r Ky dt dy T y dt dy T +=+00 其中:2 15 K K T += 为时间常数,单位[秒]。 2 11 K K K K += 为传递函数,无量纲。 例2-2 已知单摆系统的运动如图2-2示。 (1) 写出运动方程式 (2) 求取线性化方程 解:(1)设输入外作用力为零,输出为摆角θ ,摆球质量为m 。 (2)由牛顿定律写原始方程。

h mg dt d l m --=θθ sin )(22 其中,l 为摆长,l θ 为运动弧长,h 为空气阻力。 (3)写中间变量关系式 )(dt d l h θα= 式中,α为空气阻力系数dt d l θ 为运动线速度。 (4)消中间变量得运动方程式 0s i n 22=++θθθmg dt d al dt d ml (2-1) 此方程为二阶非线性齐次方程。 (5)线性化 由前可知,在θ =0的附近,非线性函数sin θ ≈θ ,故代入式(2-1)可得线性化方程为 022=++θθ θmg dt d al dt d ml 例2-3 已知机械旋转系统如图2-3所示,试列出系统运动方程。 解:(1)设输入量作用力矩M f ,输出为旋转角速度ω 。 (2)列写运动方程式 f M f dt d J +-=ωω 式中, f ω为阻尼力矩,其大小与转速成正比。 (3)整理成标准形为 f M f dt d J =+ωω 此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若输出变量改为θ,则由于 dt d θω= 代入方程得二阶线性微分方程式 f M dt d f dt d J =+θ θ22 例2-4 设有一个倒立摆安装在马达传动车上。如图2-4所示。 图2-2 单摆运动 图2-3 机械旋转系统

浙江大学845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

紧急通知 本资料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16届专业课129分学长,也就是我本人亲自整理编排而成。大家可以叫我学长,年龄比我大的辞职考的可以叫我小弟。资料不同于市面上那些看起来非常诱人实则是粗制烂造的资料,而是以一个考过845自控的过来人的经验,完全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做到资料最全,资料最好,资料最精致。全套资料包括葵花宝典一到葵花宝典九共九本资料,每本资料都是我精心编辑整理的,并做了精美的封面,一共650页完美打印发给大家,大家把这650从头到尾肯透了,再做下我推荐的几本资料书(16年有一道15分的大题就是上面的类似题,第三问很多高手都没做出来,注意不是周春晖那本哈),可以说完全没问题了。这是其它卖家不可能做到的。同时赠送845自控全套电子资料。葵花宝典一完全由我本人原创,里面包含了考浙大845自动控制原理的全部问题,比如考多少分比较保险,怎么复习,有哪些好的资料书,最近几年考题变化及应对策略,浙大常考题型,招生名额,复试资料,导师联系,公共课复习用书及方法以及845近年命题风格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全是我的心得和经验,方法,技巧等,说句心里话,我自己都觉得这些资料非常宝贵,能帮助学弟学妹们少走很多弯路。 注意:前面是一些关于我的故事,有些地方可能对你有用,如果不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后面去看,资料清单和图片都在后面。 学长自我介绍 学长姓邓,名某某,男,本科于1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考浙大控制考了3次,14年大三时第一次考浙大控制总分没过线。当时我们学校有三个同学征战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结果全军覆没,只有我一人过了300分,由此可见考浙大控制还是很有难度的,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专业课的信息和专业课的命题走向的获取,当时我们都不是很清楚,蒙着头自己学,去图书馆借了很多自动控制原理的资料书来看,我自我感觉学得还不错,当时我一个同学考电子科大的自动化,经常跑来问我自控的问题,我基本都能给他解答出来,他说我好牛逼,觉对没有问题,然而最后的结果是他考电子科大自动控制原理137,而我只考了96分。后面我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对浙大的出题风格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它的命题方向和爱考的地方,方向都错了,怎么可能得高分虽然我把11年以前的真题都做了,但是浙大12年以后的命题风格和以前有所不同,所以还是无济于事。因此即使你的自控基础知识扎实,也未必能够得到高分,这里面有很多方法和技巧,都是我从后面的考试中慢慢总结出来的。 由于不甘心就这么与浙大失之交臂,所以决定二战,但是又不想向家里要钱了,因为学长家在贵州农村,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于是我选择平时晚上去给别人做家教,周末去给培训机构上课。这样的好处是我有大把的白天用来复习,只是晚上出去干干活。这个事就说到这里,不是主题。15年专业课考了113,一个中等的分数,本来可以考130,但是为什么没有考到,这些原因我都在葵花宝典一中给大家分析了,希望大家能我的身上汲取经验,别步我的后尘。但是15年死在英语不过线上,差3分,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学长英语虽然不能说特别好,但是最起码四六级大一就过了,高考英语还是我们小县城的单科第一名(山中无老虎),第一年也考了65分。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所以有的时候感觉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较系统地理解与掌握自动控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悉线性定常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转换方法,掌握线性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以及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此外还要求掌握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描述函数法。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控制原理考试为笔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胡寿松主编(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7年 或《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第六版),科学出版社,2013年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五. 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掌握:根据系统工作原理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 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系统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梅森公式的应用。 熟悉: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氏变换,拉普拉氏变换基本性质和定理;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及求解方法;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系统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信号流图的组成和绘制;系统结构图和信号流图的互相转换;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第三部分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掌握: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计算;二阶系统性能改善方法;劳斯稳定判据及其各种应用;线性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的计算;减小稳态误差的措施。 熟悉:常用典型输入信号及其拉氏变换;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动态性能和

自动控制原理 2016年考研题

河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30分,1-7题每空1分,8-11题每空2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1、经典控制理论中,描述系统运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 和 ;现代控制理论中,描述系统运动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包括 方程和 方程。 2、系统的 响应代表由系统的初始状态所引起的系统的自由运动;系统的 响应代表由系统的输入所激励的强制运动。 3、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10)(+=s s s G 当系统的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l(t)时,系统的静态误差为 ;单位斜坡输入时,系统的静态误差为 ;单位加速输入时,系统的静态误差为 。 4、某系统特征多项式为 )44)(1(2+++s s s ,则系统的固有运动模态为 、 和 。 5、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有 和 。 6、根据系统分频段设计思想,低频段主要考虑系统的 特性,中频段主要考虑系统的 性,高频段主要考虑系统的 能力。 7、系统状态反馈不能够改变 的特征多项式和特征值,输出反馈不能够改变 的特征多项式和特征值。 8、某传递函数为) 1(2)(+= s s s G 的系统,若输入信号为)60sin()( +=t t r ,其稳态输出为 。 9、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21+s ,则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 10、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513)(23++++=s s s s s G ,写出系统的能控标准型实现 ,能观标准型实现 。 11、用C(z)表示以下采样系统的输出为 。 二、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说明稳定裕量的定义,以开环传递函数) 1)(11.0(1)(++=s s s s G 为例子BODE 图和NYQUIST 图中标出相角稳定裕量和增益稳定裕量。 2、以下是通过改变载热介质流量进行出口温度控制的系统流程,请画出温度控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每个方框的作用。如果冷物料流量发生变化,对系统产生什么影响?请绘制在结构图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笔记

根轨迹法 重点掌握: (1)绘制根轨迹; (2)通过根轨迹分析闭环系统的性能; 考试点: (一)根轨迹的概念和根轨迹方程 绘制根轨迹的作用: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 稳定性:根轨迹位于s平面左半平面,系统稳定。 动态性能:由根轨迹的主导极点来判断。 稳态性能:有一个开环极点在坐标原点处,系统是I型系统,则K为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二)绘制根轨迹的过程和步骤 画根轨迹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分析系统的开环增益K(或其他可变参数)对闭环极点分布的影响,从而得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牢记P141页画根轨迹图的表。 (三)估算主导极点 (1)主导极点的概念 主导极点:距虚轴最近且在左半面,并且附近没有零点。

(2)开环增益K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根据主要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确定系统在某种输入作用下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阻尼比;或者倒过来:有阻尼比求调节时间和超调量。 (四)开环零点、极点变化时的根轨迹(广义根轨迹) (1)零点变化: ; (2)极点变化: ; 注意:先求出系统的特征方程,然后求出系统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五)模值方程和相角方程 会求模值方程和相角方程。注:点s满足模值方程,不一定是根轨迹上的点,但是满足相角方程的点一定是根轨迹上的点。 (六)知识点应用讲解 1、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作系统的相轨迹图。 (注明:此题考察第四章的知识点:画根轨迹,在做这道题之前一起回忆画根轨迹的几个步骤。)

解: (1)计算系统的开环极点; (2)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 (3)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和交角; (4)求实轴上的分离点; (5)根轨迹自复数极点的出射角; (6)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7)画根轨迹。 2、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画 时,闭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并使闭环系统稳定时确定 的取值范围。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A卷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A卷 一、选择填空题(30个空,每空1.5分,共45分) 1、控制系统的反馈是指系统的()返回到输入端,与参考输入量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系统利用()进行调节。 A.变量 B.输出量 C.反馈 D.偏差信号 2、如果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本身没有控制作用,这种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 制形式分为按给定值控制和()两种。 A.按输出控制 B.按偏差控制 C.按扰动补偿 D.按反馈控制 3、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一般可由六个基本环节组成,分别是:()、测量装置、给定装置、比较装置、()、执行机构。 A.反馈装置 B.受控对象 C.输入装置 D.控制器 4、传递函数定义为在()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A.非零初始 B.零初始 C.线性定常系统 D.非线性定常系统 5、动态结构图相加点与分支点的移动原则是移动前后系统的()保持不变。 A.前后关系 B.函数关系 C.位置关系 D.大小关系 6、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式系数都是正的,且特征方程式系数作出的劳斯表第一列元素全部都是(),否则第一列元素符号改变的次数,()特征方程正实部根的个数。 A.正的 B.不等于 C.负的 D.等于 7、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其单位阶跃响应中包含有()和瞬态分量,瞬态分量随着 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近于()。 A.动态分量 B.稳态分量 C. 零 D.负值 8、二阶系统增加一个极点会使系统的超调量(),而增加一个零点则会使系统的超调量()。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为零 9、利用主导极点法分析高阶系统时,其它极点到虚轴的距离应该是主导极点到虚轴距离的()以上。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备考答案资料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目录 隐藏 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隐藏

本书是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自动化考研学习必备之自动控制原理学习心得合集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心得合集 第一部分 考研学生经验点滴: 在复习时,首先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然后要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和理解,能够融会贯通。 认真研究历年试题,是应考的法宝。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出题方向和出题范围,对近几年的出题思路和重点有一定的把握,这对你看各种考研书籍和资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专业课备考的关键。 不仅要思考,还要动笔,要认认真真把每一道考研题切切实实写在纸上,你会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定时间后反复训练,慢慢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同时,这种训练可以避免真正考试时因时间仓促和心理压力带来的表达上的不成熟。 及时配备所考科目的最新专业书籍和过去几年专业试题,对于考试中的典型题型进行专题整理,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 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针对近几年的典型题型进行练习,对某些不附标准答案的专业考题,全靠自己琢磨可能会有偏颇。比较好的方法是直接请教学长或老师,力求答案尽量完整、标准。整理完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温习一下,看是否又产生了新的答题思路。还应广泛地咨询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助于了解最新情况,并对出题老师保持关注,争取旁听其授课,了解其考查的重点。 第二部分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体会 《自动控制原理》包括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两个部分,其主要研究的内容识时域分析、频域 分析以及状态空间表达,虽然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把重难点分解并详尽 讲解, 并以例子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我能够理论联系实践,易懂易记。使我能在研究生入 学考试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也为我在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和非线性系统理论等方面的学习 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学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反馈”。几乎一切稳定的系统中间 都会存在反馈机制。有了自动控制原理这一坚实的基础,我们再学习其他课程,例如模拟电 路中的反馈法、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电机控制与调速等都感到很容易理解。 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的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让我对控制系统的各个元部件之间 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调节运行规律有了基本了解,特别是本课程附有实验课,让我 们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的理论易于理解,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可以对系统进行分析、设 计和仿真,对我们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设计出满足要求的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帮助, 也培养了我对自动控制原理学习的兴趣。在开始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候,由于自己没有引 起足够重视,对知识掌握的也不够透彻,在课后做习题的时候我习惯于翻看答案,参照答案 来完成作业,有的时候甚至是全盘照抄,但是后来发现这种方式使我往往照着别人的思路解 题,阻碍了我自己的独立思考。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认识到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后 来我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并且积极主动的找老师补课,请教以前没有消化好的知识,在老师 的耐心辅导下,我很快地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也克服了翻看答案的坏习惯,在题目变通的情 况下我也能很快地独立思考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