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

1设计题目

北京(上海、郑州、广州)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2空调冷、湿负荷计算

2.1室内设计参数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用表格列出室内设计参数。

2.2室外设计参数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用表格列出当地室外设计参数。

2.3计算方法

用谐波反应法或冷负荷系数法的简化手算法,具体参考教材例题2-5、2-6.本设计只计算夏季负荷。

2.4说明

2.4.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7.2.6第1条:舒适型空调可不计算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2.4.2计算人体、照明和设备等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应考虑人员群集系数、同时使用系数等。

2.4.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7.2.5第2条:空调区与临时

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入的传热量,可按稳态方法计算其形成的夏季冷负荷。

2.4.4二、三层办公室先给房间编号。

3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

3.1空调系统方案的比选原则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和能源状况,以及设备价格、能源预期价格等,经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3.2空调系统形式分类

本设计推荐两种空调系统形式:集中式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

3.2.1集中式空调系统。一般工程中采用一次回风方式。这种全空气系统送风均匀,送风动力大,风道尺寸大,必须有专用空调机房。一般适用于大空间场合,如本设计题目的一层办事大厅。

3.2.2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这种空调方式使用灵活、控制方便,但不能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的波动。一般适用于各房间或区域有独立控制要求的普通民用建筑中。本设计题目中的二、三层各办公室和会议室,适用于这种方式。

目前国内所使用的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的处理方式是把新风处理到等于室内空气的焓值,也就是新风不负担室内冷负荷。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5.3.12:新风宜直接送入个空调区,不宜经过风盘后送出。

风机盘管机组本身的形式有多种,如明装、安装、嵌入式等,可根据设计需要选择。

4系统风量的计算

4.1一次回风系统

若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按一次回风系统设计计算,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房间卫生要求和正压要求确定房间最小新风量;

2.根据已知参数确定空气处理过程的h-d图;

3.因为是舒适性空调,一般按最大送风温差送风,确定出送风状态O点;

4.按消除余热计算出风量G;

5.计算冷量Q。

具体可参考教材例题4-1.

4.2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若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不负担室内冷负荷,新风不经过风机

盘管,计算步骤如下:

1. 根据房间卫生要求和正压要求确定房间最小新风量;

2.已知N,W点L点。L点是过N点的等焓线与90%的等相对湿度线的交点;

3.送风状态点O的确定。因为是舒适性空调,可用最大送风温差送风;

4.确定N′点。根据O点是L点和N′点的混合点,即新回风的混合点,按照新回风的比例,确定N′点。

5.计算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及冷量。

6.计算新风机组处理的风量及冷量。

5风管设计计算

风管是空调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管系统设计的目的是要合理组织空气流动,在保证使用效果(即按要求分配风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风管结构、尺寸和布置方式,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最优。

5.1风管的材料与形式

中低压普通风管一般采用镀锌薄钢板制作。

工程中为了便于与建筑配合一般使用矩形风管。

5.2风管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

风管系统最常见的计算方法为假定流速法。计算结果用表格表示。

1.系统管段编号。一般从距风机最远的一段开始,由远而近顺序编号;通常以风量和风速不变的风管为同管段;局部管件(如弯头、三通、送、回风口等)含在管段内。

2.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风管内的风速对空调通风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影响。风速过高,虽然风管断面小,材料消耗小,但使系统的压力损失增大,动力消耗增大,同时还可能加速管道的磨损,另外还可产生噪声;风速过小,虽压力

损失小,动力消耗少,但风管断面增大,占用安装空间大。因此,必须确定适当的经济流速,风管设计风速的确定可查阅规范。

3.管道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损失计算应从最不利的环路(距风机最远处)开始。

4.管路压力损失平衡计算,一般的空调通风系统要求两支管的压力损失差不应过大(具体值查阅规范),以保证实际运行中各支管的风量达到设计要求。

当并联支管的压力损失差超过规定时,可通过调整支管管径;增大压力损失小的那段支管的流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压力损失小的那段支管的压力损失等方法进行压力平衡。

5.风机选择。要选用低噪声风机,考虑风机消声的同时,不仅要达到室内噪声标准,而且室外进、排风处的噪声也要满足环保的要求;选择风机时,风量、风压裕量不应过大;根据运行工况的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台数;有条件时可采用变频风机,以减少运行费用。

风机的风量附加和压力附加,具体附加值参照规范。

6水系统设计及水力计算

一般舒适型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2℃。

6.1水系统形式

1.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2.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

3.二管制系统和四管制系统

4.一级泵系统和二级泵系统

5.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

本设计题目适合选用闭式、二管制、一级泵变流量系统。

6.2水管路水力计算

本设计只计算从分水器—用户—集水器之间的水路。

闭式空调水系统主要压力损失由以下项构成:

(1)冷水机组压力损失,由机组制造厂家提供,一般为60~100kPa(6~10mH2O)。

(2)管路压力损失,包括摩擦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

(3)空调末端装置的压力损失。末端装置的类型有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等,它们的压力损失是根据设计提出的空气进、出空调盘管的参数、冷量、水温差等由制造厂经过盘管配置计算后提供的,许多额定工况值在产品样本上能查到,此项压力损失一般在20~50KPa(2~5mH2O)范围内。

(4)调节阀等管件的压力损失

闭式空调水系统中最不利环路的上述各项之和即为空调水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也即水泵扬程。

冷水管路最不利环路的比摩阻应控制在100-300Pa/m范围内,大系统取大值,小系统取小值。水流速不宜超过2.5m/s;当各环路的水力不平衡率超过15%时,各支路上应设置静态手动平衡阀。

6.3冷凝水管道的布置

风机盘管机组冷凝水管道应保持一定坡度,且一般就近排放。

7主要设备选型

7.1风机盘管机组的性能

名义供冷量。设计时一般按中档取值。

风量。设计时一般按中档取值。

机组余压。如果需要接风管,应选择有余压的机组。

7.2新风空调箱的性能

内部结构类同风机盘管机组,小型新风空调箱可为吊顶式,可不占用建筑面积,也可为其他型式。

1.由于新风空调箱处理的全是新风,盘管的进出口空气的焓差大,因此新风空调箱盘管排数一般为4-8排,多于风机盘管的2-3排。所以不能把风机盘管当新风机组用。

2.新风空调箱一般要接较长的风管,所以机组余压较大。

3.一般输入电源为380v三相电源。

7.3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是以冷热水或蒸汽为媒介,完成对空气的各种处理。机组一般有以下各功能段:新回风混合段、粗效过滤段、表冷段或加热段、加湿段、喷水段、风机段、消声段、中效过滤段等。

8施工图的内容和要求

8.1总要求

图纸绘制应符合《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绘制的基本要求为:

1. 图纸尽量使用标准图纸,必要时才用非标准图纸。

2. 绘图比例一般为1:50,1:100,1:150,1:200。

3. 字体统一使用“THVAC_DIM(天正暖通字体)或仿宋-GB2312”,设计说明正文字高为

4.5mm,图名字高7.0mm,其它字高均为3.5mm(按此比例设置,使文字高度与图纸整体协调,如比例1:100,字体高度是450mm)。

4. 制图时,所有设备、管线及阀件等,均应按照标准图例绘制。用到的图例均应列在图例表中,未用到的图例不应出现在图例表中。

5. 风管双线绘制时,应按标注规格尺寸制图。

6. 各主要管线应定位;暖通各种风口应定位,并应标注规格。

7. 图纸中删除与本专业无关内容,保持图纸简洁。

8.2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包括一层和二层或三层的平面图,共两张。平面图应能清楚说明如下问题:空调设备的具体位置、管道与建筑物的关系及相关高度、间距尺寸、管径、坡度、坡向等情况。

8.3系统图的内容和要求

本设计系统图包括冷冻水系统图。系统图上应标明空调设备的型号或编号及相对位置;管道的走向应与平面图一致。系统图上还应标明管径、标高、坡度、坡向等;还应标出空调设备、附件的图例、对应编号等。

系统图应用正轴测图画出。

09数据库课程设计安排

格式: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2.5cm 、下2.0cm 、左2.8cm 、 右 1.2cm 。无特殊要求的汉字采用 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为1.25倍行距。页眉从 正文开始,一律设为“天津理工大学XXXX 级数据库课程设计说明书” 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 居中书写。 封面示例: (宋体三号) 成绩: 评语: 第一页:目录 页首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目录”,“目”与“录”之间空四格。隔两行打印 章、节、小节号、章、节、小节名称及相应页码。章、节、小节号分别用第一章、 1.1、1.1.1方式表示,章名用黑体四号字,节、小节名用小四号宋体字,章、节、 小节名与页码间用多个“……”符连接。 第二页:正文(宋体,小四号) 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或表构成。由于研究工作涉及选题、研究方法、 ,米用 (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黑体二号) (宋体二号,)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宋体三号) 年级: 2009级计1班(宋体三号) 姓名: xx (小组成员) (宋体三号) 学号:

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难以规定统一的内容形式。但是,必须 合乎逻辑,层次分明。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 章、 综合设 计题 (1) (2) (3) 第二章、xx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 系统需求、功能分析 介绍选题的内容、 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 凡合作承担的课题, 必须说明本人在总课题中 独立承担的任务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总课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自行增加内容、 调整顺序) 1、 功能模块的划分,给出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写成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功能模块 2、 逻辑结构设计 在数据库中创建表,为表设计合理的表结构,输入表中的数据,每个表不少于 20 个事例数据 3、 概念结构设计 将第三步设计的逻辑结构转化成概念结构,即把表结构转化成 4、 界面、代码设计 要求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明通顺。 小标题用黑体字单列一行,小标题内序号用⑴、 用 A 、B 、C .... , a 、b 、c .....。 正文的编写格式如下。 ① 标题 每章的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例 另起一页打印。 “节”下为“小 节 用 1.5 倍行 距。 ② 图 图题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 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居中打印。 图中的标注一律 采用中文。图题后空一行,继续正文内容。 图号按章顺序编号, 例如,图 3.2 即为第三章第二图。 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 同部分,应将分图号(如“图 3.2.1 ”表示图 3.2 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创建数据库及三个表, 为表设计合理的表结构, 给出合理的事例数据, 不 少于 10 个。 使用 SQL 语句实现需求,给出结果图。 简单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想法和体会。 E-R 图。 小节内的小标题序号用1、2、3……, ⑵、⑶……,其余层次序号依次 “ 第一章XXX ”,下一章 “章”下为“节”,采用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例“ 1.1 XXX ”; ”,采用四号黑体、左起打印,例“ 1.1.1 XXX ”。题目采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新)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是《空调工程》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达到了解通风与空调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巩固《空调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依据 1、工程概况: 依据每人选择的图纸确定,其具体建筑结构详见个人图纸尺寸。 2、土建资料: (1)墙体:外墙为240砖墙,内外粉刷,内墙采用120砖墙; (2)楼板:面层20+钢筋混凝土楼板80+粉刷25; (3)屋面:保温屋面,二毡三油绿豆砂+水泥砂浆+水泥膨胀珍珠岩70+石油沥青隔气层+钢筋混凝土板+白灰 (4)外窗:单层玻璃钢窗,玻璃采用5mm普通玻璃,窗高1.8m,内遮阳材料为灰白色活动铝百叶帘,无外遮阳。 3、气象资料: (1)地点:南京市 (2)冬夏季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见设计手册。 三设计内容 1. 熟悉有关建筑图纸,收集相关设计资料(建筑、气象、工艺等),查阅相关规范,并熟悉规范条文。

2.根据所提供的图纸资料,要求对该建筑进行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的设计。 3. 分别计算各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湿负荷,并确定系统总风量及各房间所需的送风量,确定新风量和回风量。 4. 进行风系统水力计算:确定送回风道系统,并画出系统的轴测草图;确定风管尺寸,进行最不利管路的阻力计算。 5.进行室内空气分布计算:确定送回风口的型式和空气管路的布置,各房间送回风口的选择计算。 6. 风机选型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7. 编写“空调工程计算说明书”,计算说明书由标题、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构成,用A4纸手写。其中正文应包括工程概况、空调负荷计算、风系统水力计算、送回风方式的选择及送回风口的选择方案、风机选型、管道保温及系统的消声减震。 8.绘出图纸。图纸包括:空调送、回风风管平面图、空调风系统图、局部剖面图。 四要求 1. 计算说明书力求反映出设计者的整体设计思想和具体方法; 2. 计算说明书A4手写; 3. 设计图用计算机绘图,按图号要求打印,另交电子版; 五参考书目 1、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设计说明书空调用制冷技术设计计算书 专业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_ 空调用制冷技术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6月12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3) 二方案设计 (3) 三负荷计算 (3) 四冷水机组选择 (4) 五水力计算 (6)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7)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7) 六设备选择 (8) 1 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8) 2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 (9) 3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11) 4 过滤器的选择 (12) 5 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 (12) 6 定压罐的选择 (13) 七制冷机房的工艺布置 (14)

八设计总结 (15) 九参考文献16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某空调系统制冷站工艺设计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合肥市某建筑体集中空调工程,建筑单体共15层,建筑面积约30000吊,主要功能及使用面积为:商场10000卅,办公7500卅,会议中心1000卅,客房为2500卅,多功能厅500 m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C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房间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C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C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电子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负荷计算; 1. 面积热指标(查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商场:q=230(w/m2); 办公:q=120(w/m2);会议中心:q=180 (w/m2);客房:q=80(w/m2); 多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商场:Q=10000*200=2300(Kw); 办公:Q=100*7500=900(Kw); 会议中心:Q=180*1000=180(Kw);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任务 (2) 3 设计原始资料 (2) 4 冷水机组的选择 (3) 4.1 负荷计算 (3) 4.2 机组的选择 (3) 5方案设计 (4) 6水力计算 (4) 7设备选择 (6) 7.1冷却塔的选择 (6) 7.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6) 7.3水泵的选择 (7) 7.3.1冷冻水泵选型 (8) 7.3.2冷却水泵选型 (9) 8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3)

前言 制冷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制冷与空调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的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1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空调冷冻站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 设计任务 (一)负荷计算 (二)机组选择 (三)方案设计 (四)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五)设备选择 1、冷却塔的选择 2、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3、水泵的选择 (六)机房布置 1、设备与管道布置平面图 2、机房系统图 3 设计原始资料 (一)建筑物概况:层高4.6米, 层数6层, 总空调建筑面积:为15990m2。 (二)参数条件:空调冷冻水参数:供水7℃,回水12℃; 冷却水参数:进水32℃,出水37℃。 (三)空调负荷指标:q=120~180 W/m2。 (四)土建资料: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选择其中部分作为制冷机房(以满足用途为原则,不要占用过大面积)。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

空调工程、制冷工程及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暖通空调及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前期课程为暖通空调和空调用制冷技术。通过设计将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知识;进一步体会各门课程的特点、相互间的联系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衔接关系;初步掌握工业或民用建筑制冷、空调和通风设计的一般设计程序、方法;熟悉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手册,了解现行暖通设备的性能及特点。进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天津市梅江南11号地办公楼空调制冷通风设计 三.设计原始资料 1.建筑地点:天津市。 2.室外计算气象资料(冬、夏)按暖通空调设计规范选用。 3.建筑概况:该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面积约4406.51㎡,其中地上3279.94㎡,地下1126.57㎡。建筑总高度14.25米(至檐口起坡点)。其中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和食堂,层高3.98m;一层为办公接待及展厅等,层高4.5米;二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三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各房间吊顶后净空高度见建筑剖面图,各层楼板厚150mm。不详之处详见建筑、结构图纸。 4.设计计算依据: 1.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9℃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 冬季冻土深度69cm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2.6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3.1m/s 2.室内计算温度 3.换气次数 4.建筑热工数据 依照建筑设计说明及图纸查阅相关资料确定。 四.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一).计算工作 1.根据给出的围护结构,计算各楼层通过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2.计算室内人员、照明及设备的发热量及散湿量。 3.确定各房间(楼层)新风量。 4.空气平衡、热、湿平衡计算。 5.风系统和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地下室排烟计算。 7.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 (二).方案确定 1.各楼层空调系统形式方案确定。 2.各楼层排风方案确定。 3.冷冻机房方案确定。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设计说明书 (3)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 二、热力计算 (6) 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 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 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 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 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 八、管径的确定 (14) 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 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 十一、设备清单 (18) 十二、参考文献 (1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1、初参数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 冷凝温度()的确定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大连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C o s 25t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数据库课设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正文 1 1引言 ---------------------------------------------------------- 1 2数据库设计----------------------------------------------------- 1 2.1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 2.2业务流图----------------------------------------------------- 2 2.3数据字典(DD: DATA DICTIONARY) --------------------------------- 3 2.4E-R 图------------------------------------------------------ 5 2.5概念数据模型和物理概念模型----------------------------------- 5 2.6创建数据库以及数据表----------------------------------------- 7 2.7数据测试---------------------------------------------------- 11 3存在问题和建议------------------------------------------------ 22 4收获和体会---------------------------------------------------- 22 致------------------------------------------------------------- 23 参考文献------------------------------------------------------- 23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 2 设计基本资料 (2) 2.1建筑概况 (2) 2.2设计参数 (2)

3 负荷计 算....................................................... ..2 3.1冷负荷计算方 法 (2) 3.2空调冷负荷计 算 (2) 4空调系统方案的确 定 (5) 4.1空调末端系统方案比 较 (5) 4.2 空调水系统方案比较确 定.... (6) 4.3 风机盘管的布 置 (7) 5 设计方案计算及设备选型....................................... . (7) 5.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处理过程及送风参数确定................ . (7) 5.2风机盘管的选型计 算........................................ . (9) 5.3新风机组选择计

算........................................ .. (11) 6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 (11) 6.1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 (11) 6.2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13) 7 气流组织............................................ .......... .14 7.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 .. (14) 7.2散流器选择计算.......................... (14) 8消声、减振及保温设计......................... .. (15) 8.2 减振设计......................... . (1) 6 8.3保温设计......................... .. (16)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 程设计任务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题目: 学院:建筑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级工程造价班 学生姓名:雷杨学号 指导教师:王浩 总评成绩: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4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时间及地点 1、设计时间:本次设计时间为两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5-16周( ----) 2、设计地点:A主510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动手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施工图预算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编制方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程度,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这种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编制一份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实务性操作,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课程特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以及其他相关的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课程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施工图预算编制,主要是掌握其方法,建立其对建筑工程预算的感性认识。各位同学在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刻苦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任务。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 1、课程设计题目:自行拟定 2、课程设计内容 (1)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 注意图纸是否齐全,尺寸是否有误。 工程量计算时要注意: ①计算口径一致; ②计量单位一致; ③计量规则一致;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制冷”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军陈雁 课程设计地点: 32518 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5至2016.1.7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4) 方案设计 (4) 冷负荷的计算 (4) 制冷机组的选择 (4) 水力计算 (5) 设备选择 (6) 设计总结 (9) 参考文献 (9)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公寓楼共五层,建筑面积5026.41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公寓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冷指标 q=150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A×q=150×5026.41=753961.5w (1--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宜取制冷机组2台,而且2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Q/2=754/2=377Kw (1--2) 根据制冷量选取HX系列螺杆式制冷机,型号为HX110,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制冷机组性能参数表1--1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doc 34页)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doc 34页)

目录 - 22 -

- 22 -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经济的发展使从事空调设计人员越来越多,对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其他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的关心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尤其是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出现、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空调设计提出了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成了当前各国空调制冷行业的研究方向。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各种空调应运而生。如变频空调,它是目前空调消费的流行趋势,节能环保,能耗低;无氟空调,由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所催生,无氟空调是众所期待的产品;舒适性空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健康是空调发展的主题之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拖多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也为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对于办公楼的空调系统比较推崇的空调方式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这种系统灵活性大,能独立的调节室温,不但节能,而且健康,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本次设计中采用风冷螺杆式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这样一台机组夏季可进行供冷,冬季又可进行供热。风冷螺杆式冷热水机组利用室内外空气作为冷热源,它不用冷却水泵、冷却水管路及冷却塔,省去了庞大的冷却水系统,投资省,安装方便。 总之,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 - 22 -

2016c++课设任务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期:2016-2017 第一学期 时间2016年12月12日开始班级:15计科本1、本2、15计应专1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陈小常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C++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掌握C++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 (3)利用C++进行简单软件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提高运用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 课设报告要求: 1、封面上写明:题目、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起止日期以及其他内容。 2、在实习报告的扉页上写明设计题目和实习报告要求。 3、系统需求与功能分析,画出功能结构图。 4、各个类的设计思路及其源代码,并适当加以注释。 5、主要功能代码的实现思路及测试过程描述。 6、程序调试正确后的运行结果显示。 7、程序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8、整个应用程序还需作哪些改进。 9、课程设计的感想和体会。 【设计内容与任务】 每组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题目中任意选择一题,题目有难有易,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题后独立完成,每组成员限定1——4人。题目选定后不可更换。 题目1 组合类与排序 目的与要求: 通过类的组合,可以将现有的若干个类合成一个新类,它反映的是对象的组合概念,由小类装成更大的类。类组合的难点在于其构造函数(包括析构函数)设计。本实验要求学会创建组合类对象、删除组合类对象时,如何创建(删除)其内嵌对象,这里包括参数的传递、构造的顺序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空调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也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做设计的过程,通过查阅各种规范和资料,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将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理解掌握,同时还将培养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我们要应用一些办公软件,像word、excel,熟练应用这些软件将对于我们更快、更好编辑说明书和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处理有很大帮助,并且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将用到这些东西;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应用CAD,鸿业,天正暖通等专业设计软件,这些软件为我们提高画图的效率和进行一些修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制图基础。 通过设计,我们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们对此类问题会有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的宝贵的经验。 1.2 设计任务 福州市某酒店的一二层中央空调设计,包括:建筑物冷、湿负荷计算,送分量的确定,排风量和空调系统设计计算,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以及管道的水力计算,施工图的绘制,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等工作。 1.3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一层为设备机房,地上一层为大堂、西餐厅、保龄球馆等,二层为餐饮、康乐等,三层为多功能厅、KTV等,四层至十二层为客房,地上部分建筑面积约12000m2,建筑高度为44.7米。本次设计内容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的通风、空调系统。

第2章设计依据 2.1 气象资料 由福州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在鸿业软件负荷菜单工程地点气象参数中查得福州市气象参数如下表: 表2-1 室外气象参数表 室外设计参数(夏季)如下表: 表2-2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表 2.2 房间参数说明 各房间人员密度和照明密度如表中所列,人员体力活动性质参见表3-15[1]选取不同室温和不同劳动性质的散热量和散失量。不同房间室内计算参数(夏季)如下表所示: 表2-3 各房间人数及面积统计表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12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6.5℃/35.1℃。 4.某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氟利昂(R22)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确定设计方案 (1) 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1) 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 (3) 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4) 五、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8) 六、辅助设备选型 (9) 七、管径的计算 (10) 八、水泵系统 (12) 九、保温层 (12) 十、噪声控制 (12) 十一、所选设备汇总表 (14) 十二、参考资料 (14)

一、确定设计方案 本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氟利昂(R22)。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空调冷负荷1200kW 。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6.5℃,出口温度为35.1℃。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即: ℃71=z t ℃122=z t ℃5.261=l t ℃ 1.352=l t kW Q 1200= 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2.1确定蒸发温度0t : 蒸发温度0t 比冷冻水供水温度℃71=z t 低3℃,即: ℃ 4 37 310=-=-=z t t 2.2 确定冷凝温度k t : 冷凝温度k t 比冷却水出口温度℃1.352=l t 高3.5℃,即: ℃ 6.38 5.31.35 5.32=+=+=l k t t 2.3 确定吸气温度吸t : 过热度一般为5~8℃,选取6℃,即: ℃ 吸10 64 60=+=+=t t 2.4 确定过冷温度过冷t : 再冷度一般为3~5℃,选取5℃,即: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类课程设计》 系统开发报告 学号:__________ 111007133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邢小迪 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企业员工薪资管理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王红梅 _________________ 提交时间:2013年6月01日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

目录 一绪论 二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概述?1 现状分析?I 系统目标?2 系统特点?3 三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3 需求分析3 数据库物理结构分析4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6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9 四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数据库功能模块的创建12五总结21 体会21 参考文献22

一绪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企业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无法很好地完成员工工资管理工作。提高公司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增强对管理活动的科学认识。基于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建立一个通用工资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提供了查询、增加记录、删除等功能,功能比较的齐全,并对工资进行了统计如津贴管理、报表统计等。基本上能满足管理员和公司的要求。 此次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设计如下:原理分析、程序设计过程、程序实现和程序调试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需求分析、概要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二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概述 1、现状分析 随着企业人员数量增加,企业的工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的工资统计和发放都是使用人工方式处理纸质材料,不仅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且不易保存,往往由于个人的因素抄写不慎或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早期工资管理多采取纸质材料和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2011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风与空调工程》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计算目的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是通风与空调课程教学之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的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计算,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根据所学通风空调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程序、步骤,完成三层商场夏季供冷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使学生学会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某市三层商场夏季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室外气象条件 1)、夏季室外空气调节干球温度 35℃ 2)、夏季室外空气调节湿球温度 28.2℃ 3)、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81% 4)、夏季室外风速 2.6m/s 5)、夏季大气压力 100.09kPa 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1)室内设计计算干球温度 26℃ 2)室内设计计算相对湿度 60% 3、土建条件 (1)屋顶属于I型,面积为600m2,传热系数K=0.64W/(m2·K) (2)外墙传热系数K=1.5W/(m2·K), 面积为55.2m2 (3)塑钢外窗传热系数K=3.1W/(m2·K), 面积为4.54m2 (4)一层橱窗传热系数K=3.85W/(m2·K) (5)层高地下室5.1m,一层5.4m,二层4.5m,三层4.5m。4、室内负荷条件 (1)人员 一层超市:0.8人/m2;二层服装:1人/m2;三层家电:1人/m2 (2)照明格栅灯、筒灯:30 W/m2 (3)动力扶梯:11 kW/层 5、新风量:10 m3/ h·人 6、其他条件:空调设备运行10h,开灯时数10h,人员在室内停留时间10h 7、动力资料水源:自来水;电源:220/380v, 热源:由集中锅炉房供给50—65℃热水 二、空调系统的划分及空调方案的确定 由于商场的人员多、湿负荷大,新风需求量大,过渡季宜采用全新风系统,因此本商场空调系统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根据现有条件,本系统采用电制冷螺杆机组作为冷源,机组及附属设备布置在地下室内,冷却塔放置在屋顶。根据建筑平面结构特点和风口布置模块化思想,拟采用散流器送风,风口、风

2016化工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6年《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年产XXX吨对硝基乙苯的工艺流程设计 二.设计规模:年产量:(1000 + 学号后两位×20) 吨/年 年生产时间:330天,每天工作8小时 三.设计条件和要求: 1.工艺路线:本设计项目生产对硝基乙苯的具体生产路线经查阅文献自行确定; 2.原料规格:生产对硝基乙苯的原料类型及规格由所选择的生产路线自行确定; 3.产品规格:所生产的对硝基乙苯的浓度至少达到95%以上; 4.操作条件:生产过程的操作条件由所选工艺路线自行确定; 5.设计要求: (1)选定最优的合成工艺,确定对硝基乙苯的生产路线; (2)明确整个工艺流程分为哪几个工段,每个工段的具体流程如何,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设计,绘制工艺流程图; (3)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明确进出每个设备的物流的流量及组成,以及换热设备的换热量和所需的冷热流体的量; (4)对整个工艺过程所需设备进行设计计算或选型(对标准设备进行计算后选型,非标设备给出设计尺寸),列出所需设备一览表; (5)对化工厂进行车间和设备布置,绘制设备布置图; (6)明确生产过程的三废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设计; 6.设计提交的成果: (1)编制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打印; (2)图纸绘制:绘制整个工艺流程的物料流程图1张; 绘制整个工艺流程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1张; 绘制车间布置平面图(根据需要确定图纸张数) 绘制车间布置立面图1张 图纸绘制要求标准规范,用A2纸绘制,至少一张为手绘。 四.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1.概述:所设计的产品性能、用途、在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产品 的市场需求;产品的生产方法,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2.生产方案和生产流程确定:简述本设计所选择的生产方法的依据和特点,绘 制整个工艺流程简图,叙述生产过程,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原料、合成条件、产品的贮存、安全、运输等注意事项; 3.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给出衡算结果一览表; 4.主要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对合成设备进行设计计算,确定设备类型、结

制冷课程设计54978

目录 第一部分、目录 (1) 第二部分、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2) 二、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3) 三、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4) 四、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4) 五、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5) 六、管径的确定 (5) 七、水泵的选型计算 (6) 八、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7) 九、设备明细表 (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已知空调系统要求冷负荷800kw ,拟采用R22制冷系统,循环水冷却,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冻水球的压头为25m ,机房面积14400mm ?9000mm ,机房高4000mm ,冷却塔放在机房顶上,其它设备及辅助用房都在机房空间内。 设计说明书 根据设计要求,此系统的设备设计计算、选用与校核如下: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 1t =32℃ 2t =37℃ 1s t =12℃ 2s t =7℃ 1.1 蒸发温度0t : 025s t t =- (比要求供给的冷冻水的温度低5℃) =2℃ 1.2 冷凝温度k t : 121 ()52k t t t =++(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取下限。其范围是 5~7℃) =39.5℃ 1.3 吸气温度吸t : 吸t =0t +8 (过热度3~8℃,并选8℃) =10℃ 1.4 过冷温度过冷t : 过冷t =k t -4.5 =35℃ (过冷度:4.5℃) 查R22 lgp-h 图可知 根据0t =2℃,k t =39.5℃,吸t =10℃,过冷t =35℃,可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