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润滑剂简介

各类润滑剂简介
各类润滑剂简介

一、润滑油、润滑脂的定义

所谓润滑剂,简单地说是介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因接触而产生的摩擦与磨损的物质。例如,润滑油与润滑脂都是润滑剂的一种。

润滑剂最重要的功能是减少摩擦与磨损,但在不同的应用上除具备这两项最重要的润滑功能外,还具备其它不同的功能。润滑剂也因具动力媒介,热传导与绝缘等性能而用于非相对运动体的一种纯功能性油。综合其所具备的功能如下:

● 减少摩擦。● 液压传动。

● 减少磨损。● 防震。

● 降低温度。● 密封。

● 防止生锈与腐蚀。● 热传导。

●清净。●绝缘。

二、润滑剂的种类

润滑剂若依其物理状态可分为下列四大类:

1.固体润滑剂(Solid Lubricants)

2. 气体润滑剂(Gaseous Lubricants)

3. 液体润滑剂(Liquid Lubricants)

4. 半固体润滑剂(Semi-Solid Lubricants)

图表1.依物理状态之润滑剂分类

润滑剂固体润滑剂石墨粉、二硫化钼粉等

气体润滑剂空气、油雾等

液体润滑剂

1.矿物性液体润滑剂-各种润滑油

2. 合成液体润滑剂-合成润滑油

3. 非石油基润滑剂-煞车油等

4.动植物油脂-牛油、猪油等

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

液体润滑剂与固体润滑剂,在某些情况下会因温度的变化而有物理或化学上性状改变。例如:

目前常用的活性极压润滑剂(Active Extreme Pressure Lubricants)是液体润滑剂,但在润滑过程中,油中所含的活性化合物会因金属相互接触产生高温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层固体的润滑保护膜,结附(Plate)其上,有效减低机件的摩擦。

另有一种「块状润滑脂」(Block Grease),常温下为固体,须用刀切后加入轴承中,但加入轴承之后,即因热而熔化,成为液体润滑机件。

(一)固体润滑剂

固体润滑剂为两个相对运动的接触面间,可以减少磨擦与磨损的任何固体物质。它可以分成四大类:结构性、机械性、皂类、与化学活性的固体润滑剂。这些固体润滑剂的主要目的是要在磨擦面间建立连续与黏附的坚硬或柔软的薄膜,而铺施薄膜可以用机械方式、化学、电子化学、或以物理过程的方式,如滴漏、涂抹、喷漆、浸润、电解、电泳、烧结、烘烤、与喷雾等方式。石墨、二硫化钼与PTFE是使用最广泛也最常使用的固体润滑剂,其它的固体润滑剂在工业界仍未广泛使用。

1. 结构性固体润滑剂:

石墨粉(Graphite)

石墨是一种黑色光泽性的固体,性滑腻,供润滑剂使用时都研磨成极细的粉末。

石墨粉对金属表面的吸着力强,能有效填补轴承或齿轮表面的微细凹痕,使机件运转时平稳而少杂音,且减低磨耗。

供润滑用的石墨粉有二种,一是天然石墨(Natural Graphite),呈片状或无定形状,来自于地下的石墨矿;二是人造石墨(Artificial Graphite),采用电炉法于高温下处理精制的焦碳而成。

石墨粉的特点是它可耐很高的温度。例如,军用汽轮机减阻轴承在1000℉的温度下操作,曾使用石墨粉润滑,有良好效果的记录。

石墨粉在空气中使用时,温度虽高至400℃(752℉),也没有氧化现象。温度再高时,稍有氧化的可能,但其生成物为无害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在600℃左右的温度下仍能有效润滑机件,在惰性气体中可耐到1000℃的高温。

石墨的低磨擦并不是单以其结晶的结构为基础,它也依赖水汽下提供了表面低的胶黏,所以在大气中以及水汽存在下,发展出最好的润滑效能。但在真空中,润滑作用不良,故石墨粉不宜用于真空及太空机件的润滑。

石墨粉的品质高低不一,价格也高低不等。供润滑用者,必须采用灰份低与杂质少的片状石墨。供填函(Packing)用的填函级石墨粉(Packing Grade Graphite)也是良好的润滑用品级。石墨粉多调配于润滑脂或轻质油后加入机件中,供润滑之用。例如,高温下的锅炉自动给煤炉栅链销,用二号或三号之杯脂,调入5~10﹪的石墨粉润滑,杯脂虽遇热熔化或碳化,但仍留下固体的石墨润滑剂,发挥其润滑效能。

二硫化钼粉(MoS2)

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简称Molysulfide),为一种无机性的矿物,呈蓝黑色,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也是片状的结晶,为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固体润滑剂。

在350℃温度下,二硫化钼无明显的氧化作用,在真空及惰性气体中,至少可耐600℃的高温。

无论在大气中,水汽下,或真空中,二硫化钼均能有效润滑机件,此点较石墨粉为优,故可用于太空等真空中作业的机件。

由于二硫化钼中所含的硫份对于钢铁等金属表面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且能有效填盖机件的微小凹陷部份,故有利于磨损或变形机件的润滑。

又因二硫化钼粉对金属表面具有良好的附着特性,故可调入润滑油中供轴承、齿轮、及滑动面(Slideway)之润滑;以及混入高级润滑油脂中,供高温及大型而低速之滑动面,如车辆的球形接头(Ball Joint),货柜车的转向架(又称转向盘)等的润滑。

二硫化钼粉的纯度对于润滑效果影响亦大,故应选用结晶粒子小,纯度高的二硫化钼粉,且不含磨擦性杂质者为主要要求。

二硫化钨(WoS2)

二硫化钨(Tungsten Disulfide)也是耐高温的固体润滑剂,因含硫份,效果与二硫化钼相同,但耐温可达900~1000℃(1,652~1,832℉)。

结构性固体润滑剂有各种不同的产品,如图表二:

图表二结构性固体润滑剂

2. 机械性固体润滑剂:

该分类中有不同种类的物质其润滑效果是以不同的物理,机械性能或特殊情况而定。

有机化合物(PTFE)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PTFE」及聚氟氯乙烯

(Poly-chloro-fluoroethylene)为耐高温润滑剂,性能优异。图表三列出一些使用的自身润滑有机化合物

图表三自身润滑有机化合物

聚合物的滑动特性视其化学本性与其聚合的配对伙伴而定,负荷能力大小与热消散有关,聚合物的磨擦特性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加入二硫化钼、石墨与金属粉末能改善聚合物的磨擦特性与增加其硬度,石墨也可增加PTFE体的弹性度。

金属薄膜

硬质机件表面附着的软性金属膜,可防止硬质金属的直接接触而能够减低摩擦。例如在工具钢上涂以4×10-4cm之金属铱薄膜,即具有良好的减磨特性。金属面涂一层软性金属薄膜可减低磨擦,磨擦的大小视软性金属薄膜的剪切力而定;耐久性则视其薄膜的硬度、同构型、与黏附性而定;软性金属薄层的润滑效果因其熔点而有所限制。除铱外其它软性金属薄膜的使用金属如图表四:

图表四自身润滑金属薄膜

化学面层(转换薄膜)

除了一些暴露于空气下所自然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外,还有因化学或电子化学作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固体的润滑薄膜。化学表面薄层如锌、铁、或磷酸镁的作用类似柔软的金属保护膜,但它已不是金属物质而是金属盐。以磷酸处理在金属表面会产生一层薄膜,微晶、具极黏附性的磷酸盐层,它可以降低磨擦系数与磨合期间咬死的危险,它的厚度通常只有2-5μm。

玻璃

玻璃的润滑性视其组成而定,在特定温度下的磨擦系数与黏度、热传导性、剪切率、剪切面积、溶解润滑面上的氧化物能力、与金属接触面的角度有关,因为这些因子会决定玻璃对金属的润湿能力,使用玻璃为润滑剂的重要性特别在操作温度约于1500°C时的金属成形操作下可以看出。

无机化合物

硫化物、氟化物、磷酸盐、与氢氧化物被视为是支持剂或是能产生减低磨擦与磨损层的一种催化剂。例如氢氧化钙协助钢铁磨擦面间氧化铁薄层的生成。这个氧化物有较佳的磨润性能,也许是因为它的较有利的立体密叠的薄层结构,薄层的生成视钢铁表面的化学组成成分而定。硫磺粉(Sulfur Flour)为淡黄色的粉末,具特殊臭味,一般润滑并不多用,但多加入切削油中供难于切削的钢铁合金之用。此外,亦多用于发烧的轴承。当轴承因缺油而发烧时,残留的油料甚或发出白烟,但轴承合金尚未熔化或损坏时,可立即将硫磺粉调入高黏度的润滑油后加入轴承中,可有效降低温度。此时乃利用硫磺与钢

铁,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合金膜的效果。其它的无机化合物如下图表五:

图表五无机化合物需一种支持介质

金属粉末

相对于结构性润滑剂与自身润滑的机械性润滑剂,其它的机械润滑剂的润滑特性主要是以媒介物质与胶合剂的支持效果为基础的,这些媒介物质如铅、锡、锌、铜、银与铟的主要目的是要改善非自身润滑的机械性润滑剂的黏附与凝结的性能。粉状固体润滑剂的缺点是难于附着金属表面。为补救此一缺点,除使用媒介物外,亦可用有机胶合剂(Organic Binders)或无机胶合剂(Inorganic Binders)混入粉状的固体润滑剂中,喷射胶结于轴承内壁,硬化之后,形成一层附着力甚强的固体润滑层,特称「胶结润滑剂涂膜」(Boned-solid Lubricant Coatings)或「干膜润滑剂」(Dry Film Lubricant)。常用的有机胶合剂为压克型树脂(Alksd Resin),酚型树脂(Phenolics)及环氧聚酯树脂(Epoxy Resin)。无机胶合剂为硅酸盐与磷酸盐。

胶结润滑膜系由固体润滑粉末均匀分散于树脂及溶剂中,然后涂于轴承上。其涂法与涂刷油漆相同,俟溶剂挥发后,将轴承烘热,树脂即固化而形成润滑膜。

此种润滑膜的成本大、费用高,而且不能换新或补充,故使用难于推广普遍,但却特别适用于下列情况:

● 摩擦表面容易熔化、咬死、或漏电腐蚀者。

● 长期无法加油者。

● 使用任何润滑油脂均失效者。

●使用任何润滑油脂均有污染困扰者。

以硬度为基础的闲接润滑性物质

氧化物、硼化物、氮化物或硅酸盐的蒸气积垢(Vapor - deposited, VD)涂膜通常都有较高的磨擦系数值,但在高温时可防止磨擦面咬死并提供极优的抗磨损能力。另一较新的薄膜层,且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磨润性能的是钻石般无固定形式的碳,被指为是DLC (Diamond-Like Carbon),它的硬度在500到13000 HV之间,视其氢化的多寡而不同,由零至50%不等。

3. 皂类

皂类是较高的饱和的与非饱和的脂肪酸与树脂酸的金属盐类,他们有时也包括环烷基酸与合成脂肪酸盐,最有效的是那些具有长键分子的活性组群的极性化合物。可能是因为那些反应的组群黏附在润滑面并阻止被移除有关,他们通常提供固体润滑剂可获取的最低的磨擦系数值,但在高于其熔点温度或高负荷下则无法使用。皂类在润滑技术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制造润滑油脂上。白蜡(Paraffin wax)又称石蜡、微晶蜡(Micro crystalline wax)、蜂蜡(Bees wax)、合成蜡、猪油、牛油、硬脂酸以及硬脂的金属皂,如铝皂、钙皂、锌皂、钠皂、锂皂等均为固体的软质润滑剂,油腻性甚强,多用于负荷较低的机件。

4. 化学活性润滑剂

这个分类包括极压与抗磨损添加剂与一些能与金属接触面形成一个保护膜。动物性脂肪为一种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知名润滑剂。其特点为可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作用而生成固体润滑油金属皂(Metallic soaps),而防止金属与金属的咬损。但因其熔点低,不适于高温的作业。

温度高而负荷大时,摩擦温度亦高,必须采用熔点远较金属皂为高的固体润滑膜。多种活性氯、硫及磷的化合物均具有此种特性,于较高摩擦温度时,易与金属发生化学作用,于金属表面形成润滑效能优异的固体保护膜,亦称为金属硫化物、金属氯化物、或金属磷化物的合金保护膜。各种极压添加剂的作用,即为此例。

所谓摩擦温度(Frictional temperature)者,指由于金属表面相互摩擦而生成之温度。一般极压添加剂在常温时对金属都无化学作用,但当机械运转而机件金属表面互相接触摩擦,产生局部热量,引起局部温度升高时,极压添加剂才与金属发生化学作用,形成合金保护膜。

图表六.石墨、二硫化钼及PTFE性能之比较

(二)气体润滑剂

空气、水蒸气、氮气都是气体,亦为一种流体,因此比重极低、黏度极小,而且几乎无污染性,故适用于特殊情况的润滑而代替液体润滑剂;但因其负荷能力极低,而且稳定性较差,故使用不广。使用气体作润滑剂时,必须采用特殊设计而以气体来润滑的「气体轴承」(Gas bearings)。

至于油雾式或喷雾式润滑,严格说仍属液体润滑剂,仅其粒子极细而已。

(三)液体润滑剂

液体润滑剂(Liquid Lubricants)具有挤入轴承间隙,形成油压动力润滑,有效分开轴颈与轴承,避免金属与金属直接摩擦的特性;而且传热与散热容易,故常用于机械的润滑。各种矿物油、合成油、植物油、动物油、水、甘油、液体氧气,甚至于熔融的玻璃等,均为液体润滑剂。

1.动植物油脂

动物性或植物性油类,通称为「天然油脂」,简称为「脂肪油」(Fatty oils),加热至高温时分解而挥发,故不能以蒸馏的方法精制,因而又称为「固定油」(Fixed oil),故有别于可以蒸馏的矿物油。

动植物油脂最常见者有下列数种:

A.牛油

牛油(Tallow)虽具润滑性,但高温下黏度甚低,必须与高黏度润滑油调合使用。牛油加入机油中后,油膜可耐水,对金属表面附着力强,且加强机油的油腻性。但机油中最多只能溶化12﹪的牛油。加有动植物油的机油常称为「复合油」(Compounded oil)。供润滑及加入机油中用之牛油,必须新鲜之精制品,色白而有甜味,通称为无酸牛油(Acidless tallow)。

B.猪油

猪油为极佳之油腻剂(Oiliness agent),加入机油中后可提高油料之油腻性,增加对金属表面之附着力,减低摩擦系数。加用15-25﹪猪油之机油虽污染布匹,亦易洗除,故多用于纺织机械之润滑。猪油加热时可吸收14﹪之硫磺而化合成硫化猪油(Sulfurized lard oil),供切削难加工金属之用。

C.羊毛脂

羊毛脂(Wool grease or Degras)加入蒸汽汽缸油后,可增加油膜韧度,更能耐水,特别供温度极高之蒸汽机汽缸润滑之用。

D.蓖麻油

蓖麻油不溶于矿物油中,但可溶于酒精等醇类化合物中,对金属表面之附着力极强,有效减低金属面之摩擦,且润滑能力亦强,其黏度约为SAE 50号,过去曾用于航空引擎之润滑,但因不能与一般矿物性润滑油混合使用,又极易氧化成坚韧之胶状物,故现多不采用。

各种动植物油脂均有下列各共通之优点及缺点:

?各动植物油脂均为脂肪酸之甘油脂,且经常有游离脂肪酸共存。就分子结构上言,为极性之化合物,对金属表面附着力强,油腻性(Oiliness)佳,有利于界面润滑。

?在高温下游离脂肪酸腐蚀金属甚强。

?化学安定性不佳,久用后不但黏度增加,而且部份变成坚韧之橡皮性胶质,有碍润滑系统。

2.石油基及合成液体润滑剂

液体润滑剂为最常见,使用最普遍的润滑剂,其中石油基及合成基润滑剂,几乎占有目前交通与工业方面使用各类产品之98%以上市场,一般所称之润滑油,几乎都是此类产品,由于种类繁多,

各种石油基润滑产品简介

以原油炼成之「石油基润滑油」(Petroleum Base Lubricating Oils),品质优良、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故使用最广。原来车辆与工业方面使用的润滑剂中,石油基润滑油约可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但近年来随着合成油科技的进步,合成产品价格较易为人接受,使用日益普及,尤其在车用油市场上,占有率节节升高。

石油基润滑油系来自地下油矿,故又称为「矿物性之液体润滑剂」(Liquid Mineral Lubricants),简称「润滑油」或「机油」(英文简称为Lube oils或Lubes),以下对各类产品作一简介,至于各类产品个别之性状及国际规范细分将于下一章介绍。

(一)按商业上用途而分者

(A)车辆用润滑油

(1) 柴油引擎用润滑油

此油必须具备极优异的清净分散(Detergent-Dispersant)特性,可将积留于引擎汽缸及活塞环等处的结胶积碳分散成极细的微粒悬浮于油中,不断使引擎汽

缸及活塞环等处保持清洁,运转灵活。

台湾地区属亚热带,柴油卡车或客车引擎曲轴箱于冬季多用超重级车用机油30,其它三季则使用超重级车用机油40。SAE 10W 多供工程车辆等机动车辆油压

系统之用。

(2) 四行程汽油引擎用润滑油

此油必须具备优异的清净分散性能,亦可将引擎汽缸活塞等处的结胶积碳分散

成极其微细的微粒悬浮于油中,不断使引擎汽缸与活塞等机件保持清洁及良好

的润滑状态。但因汽油燃烧不完全时结胶积碳不如柴油引擎的严重,所以清洁

作用要求不如后者之苛刻。

(3) 二行程汽油引擎用润滑油

二行程汽油引擎的润滑原理和四行程者不尽相同。前者的主要特色就是必须把

机油按照一定比例(2﹪,4﹪,6﹪,8﹪等)混入汽油中,或者把机油装在特

装的机油箱中(如CCI ,润宝等设计)。这些机油于通入引擎内部,达成润滑任务之后,都和汽油一齐燃烧后排出。为了避免在排气系统如排气孔,排气管

和消音器等处结碳,此种二行程机油不但必须具备良好的清净效能,抗磨损效

能等之外,而且于润滑任务完成之后,必须百分之一百地全部烧掉,不留灰份。

二行程汽油引擎机车的离合器和齿轮箱,可以使用抗磨损性能良好的机油来润

滑。

(4)多效齿轮油

出租车、小卡车、大客车、大卡车等的变速齿轮箱和差速齿轮箱,因为扭力忽

大忽小,而且负荷极大,必须采用抗磨损而且耐高压的齿轮油。小型车辆如出

租车、小轿车,其变速齿轮箱和差速齿轮箱都适用黏度为SAE 90号的「多效齿轮油90」,而大客车、大卡车必须用黏度较厚的SAE 140 号「多效齿轮油140」。

因为多效齿轮油具有抗腐蚀,耐高负荷及严重振动负荷或冲击负荷的特性,所

以也适用于需用此油品质的各种工业用齿轮。

(5)煞车油

车辆煞车系统用的煞车油,主要供传送液压之用,非润滑之用。煞车油不可与

任何机油相混,或污染任何机油,否则容易损坏煞车总泵和分泵皮碗,导致煞

车失灵。煞车油的国际规范有美国的SAE 70R1,SAE 70R3,美军的MIL-H-910

a 等。

(6)自动传动油

ATF汽车自动传动液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油液,主要用于轿车和轻型卡车

的自动变速系统,也用于大型车的变速传动箱、动力转向系统、农用机械的分

动箱。在工业上也普遍的用于各种扭矩转换器、液力偶合器、功率调节泵、手

动齿轮箱及动力转向器上。

由于自动变速装置能使汽车自动适应行驶阻力的变化,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

使起步无冲击,变速时震动小,乘坐舒适,驾驶方便,还能在过载时发生保护

作用,充分发挥引擎的功率,并有利于消除排气污染,因此汽车自动变速系统

的采用越来越普及。

ATF由于在自动传动系统中作为流体动力能的传动介质,在伺服机构和压力环

路系统中作为静压能的传递介质,在离合器中作为滑动摩擦能的传递介质,同

时它也作为热传递介质和摩擦的润滑介质,因此必须具备许多特性。它应具有

良好的低温流动性、抗烧结和抗磨损性能、适于离合器材质的摩擦特性、抗氧

化性能、清净分散性、抗泡沬、防锈性以及与各种密封材料的适应性能。总之,ATF是一种品质要求极高的油品,一般认为它是全部润滑油品中最复杂的。

(B)工业用润滑油

(1)循环机油

循环机油(Circulation oil)又称「透平油」或「汽轮机油」(Turbine oil),主要供火力发电之高速透平机或蒸汽轮机轴承、齿轮和调速器润滑之用。此种油

料的特性为经久耐用,温度虽高,也极安定。因其在润滑系统内作长期的循环

作用,所以称为「循环机油」。

(2)液压油

供液压系统(Hydraulic system)传送压力用的润滑油,称为液压油(Hydraulic oil 或Hydraulic Fluid)。液压油也应该是精炼的油品,具抗氧化、防锈、抗磨

损,以及经久耐用等特性要求,所以循环机油适用于液压系统作液压油之用。

(3)压缩机油

空气及其它气体压缩机的主要特点为安定性能良好,在压缩机汽缸中不容易发

生结碳作用。循环机油也符合这些要求。为简化油料种类,需要压缩机油者,

都可采用循环机油。

(4)电机油

供发电机及电动机平轴承润滑用的油料,通称为电机油(Dynamo Oil 或Electric Motor Oil)。其特性也是经久耐用。凡使用电机油之处也都可以采用循环机油。

(5)普通齿轮油

一般齿轮箱润滑油的油料,也须经久耐用。故循环机油也可作一般齿轮箱所需普通齿轮油(Regular Gear Oil或Gear Oil)之用。

(6)极压齿轮油

极压齿轮油(Extreme Pressure Gear Lubricant 或简称(E.P.Gear oil)简称「极压润滑油」(E.P.Lubricant),油中含有硫、磷、氯、铅等具有负担极高压力特性的极压添加剂,抗氧化剂、抗腐蚀剂、消泡剂等。在较高温度下,这些添加剂容易和齿轮表面的钢铁材料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硫化铁、磷化铁、氯化铁等合金保护膜,保护齿面,使齿面啮合时润滑能力更佳,更能保护齿面,防止磨损。

(7)锭子油

锭子油(Spindle oil)俗称「车心油」是润滑油中黏度最薄的油料,呈极浅的黄色,主要供纺织厂纺纱机锭子以及轻负荷高转速机件润滑之用,高品质的锭子油也具有耐久用的特性。

(8)变压器油

变压器油(Transformer Oil)又称为「绝缘油」(Insulating oil),黏度低呈浅黄色,主要供油浸式变压器绝缘和散热之用。此外,也适用于「油开关」(Oil Circuit Breaker,简称「OCB」)的绝缘和减少跳火,以及其它需要极低黏度润滑之用,本油为一种极其干燥的油料,其中绝无丝毫水份,所以必须盖妥封盖密封储存于室内。

(9)汽缸油

汽缸油(Cylinder Oil)又称为蒸汽汽缸油(Steam Cylinder Oil),为黏度极高的棕黄色的油料,耐高温。油中含有牛油等动物性油脂者,更能在高温下减少水份对蒸汽机汽缸的冲刷作用,提高润滑及抗磨损效能。

(10)冷冻机油

冷冻机油(Refrigerating Oil)又称「冰车油」(Ice Machine Oil),为一种凝固点或流动点甚低的润滑油,且能经久耐用,主要供各种往复式冷冻机润滑之用。但是如果用于电气冰箱、冷气机等,更应不含丝毫水份,以免在冷冻系统中结冰而阻塞通路。惟于冷冻机为离心式而且轴承润滑油不致混有冷媒者,通常可用循环机油润滑而无须采用冷冻机油。

(11)通用机油

供一般润滑及冲洗引擎用的机油,称为通用机油。通用机油也按SAE 黏度的不同而分有SAE10,20,30,40,50等数种。

(12)机械油

机械油(Machine Oil),俗称「红车油」或「马新油」,为一种廉价的润滑油,供一般机械润滑用。此种油料加于机件润滑之后,不再回收或循环使用。

(13)齿索油

齿索油(Open Gear Lubricant)为一种极其黏稠的黑色润滑油。低黏度者在常温下可以流动,高黏度者必须加热后才能流动。此种油料主要用于暴露齿轮和钢索,故有齿索油之称。齿索油又按黏度的不同,分有No.0,1,2,3及5五种。号数愈大,黏度愈高,愈适用于高温情况。

(14)黑油

黑油(Black Oil)又称台车车轴油(Axle Oil),呈黑色黏度多在SAE 50左右,主要供间隙较粗的平轴承如台车车轴等润滑之用。

(15)溶水油

溶水油(Soluble oil)又称「调水油」或「矿油性太古油」或「乳化油」。油中含有乳化剂,所以溶水油加于水中后即乳化成牛乳状,供液压系统、切削、金属加工等润滑之用。不加水的溶水油,具有良好的防锈特性,可供钢铁或非铁金属的防锈防蚀用。

调配溶水油乳液时必须把油倒入水中,同时剧烈搅拌。

(16)切削油

切削油(Cutting Oil)主供金属削切等加工时保护车刀,增进加工用品光滑性用。一般切削加工者,可用锭子油或通用机油润滑及冷却;切削不易的金属,韧性金属等,必须采用含有氯、硫等极压添加剂的特制切削油润滑。

(17)淬火油

淬火油(Quenching Oil)主供金属加工品淬火或热处理用。热处理或淬火后的金属加工品,表面极为坚硬。

(18)传热油

传热油(Heat Transfer Oil 或Heat Transfer Medium)主供加热器或加热炉间接加热及保持恒温用。

(19)纺毛油及梳毛油

纺毛油(Woolen Oil)及梳毛油(Worsted Oil)为毛纺工厂于梳毛时喷于羊毛

上,供润滑及处理羊毛之用。

(20)无斑油

容易洗除的润滑油,称为无斑油(Stainless Oil),主要供针织机润滑用,此油污染织物后,容易用水洗去。溶水油可代替本油用。

(21)橡胶软化油

橡胶软化油(Rubber Process Oil)主供橡胶品工厂于生产橡胶制品时,调配于橡胶中使用的油料。

(二)按不同黏度所作的分类

石油基润滑油种类多而应用广,但选用润滑油时多注重黏度,故使用上往往又按黏度之不同而区分,下列为各种区分之标准。

1. SAE黏度级数

2. ISO国际标准黏度级数分类

3. AGMA美国齿轮协会黏度级数

详见图表19-22各种常用黏度级数。

(三)美国军方对润滑油的分类

美国军方及美国政府采购及使用润滑油脂,都依据美国国防部所订之美军规范(U.S. Military Specifications)为准。我国国军也参照美国之制式及美军油料规格与号码用油。

供应美军用油除应全部符合各个美军油料规范中所列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引擎试验、其它效能或机械试验结果外,尚须送往美国国防部,经与标准油比较或混合试验合格后,始能获得美军之认可(Qualified)。

美军军用润滑油都以简单之符号、字母或数字来表示,以利部队识别及应用。例如:以OE-30代表Oil Engine-SAE 30,即车用机油SAE 30等等。美军润滑油脂规格见图表12。

图表12?军用润滑油脂规格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根据粘度分类,按粘度等级分类法,中东油王IST润滑油可分为单级粘度和复级粘度两种。单级粘度润滑油是用于发动机在某个温度范围内运转适用的润滑油。 但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超过其指定的温度范围,润滑油将不能提供充分的润滑作用。单级粘度润滑油又分为夏季油(即20、30、40、50)和冬季油(既OW、5W、10W、15W、20W、25W)两种。 复级粘度润滑油适用更大温度范围,不仅在低温时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且在高温时不会象单级油变的太薄,因此复式粘度的油被大量采用,例如10W/40,作为复式粘度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则表面油品的低温性能越好,而W后面的数字越大则表面油品的高温性能越好。 润滑油分类 润滑油的具体分类为冬季用油6种,夏季用油4种,冬夏通用油16种。 其中: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 /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5、液压油产品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如何? 答:L-HL液压油抗氧防锈型液压油。L-HM液压油抗磨液压油,在HL基础上改善了抗磨性。L-HG 液压油液压导轨油,在HM基础上添加减摩剂改善粘滑性。L-HV液压油低温液压油,在HM基础上改善了低温特性。L-HS液压油低温液压油,比HV有更低的倾点。高压抗磨液压油在HM液压油优等品基础上增强了抗磨性,通过了高压泵台架试验。 6、HM液压油一等品和优等品有何区别? 答:GB11118.1-94将HM油分为一等品和优等品,一等品具有较好的抗磨性、抗氧防锈性和抗乳化性,而优等品是参照美国丹尼森公司HF-0标准制定的,增加了水解安定性、热稳定性、过滤性、剪切安定性等试验,在锈蚀和抗磨性上也提高了苛刻度。 13、液压油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1) 一般对于室内固定设备,液压系统压力<7.0MPa、温度50℃以下选用HL油;系统压力7.0-14.0Mpa、温度50℃以下选HL或HM油,温度50-80℃选HM;系统压力>14.0MPa选HM或高压抗磨液压油。 (2) 对于露天寒区或严寒区选HV或HS油。

润滑油安全使用说明书

润滑油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润滑油;机油 第二部分:理化性质 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急性毒性:本身无毒,空气中浓度高时有窒息危险。窒息症状表现为: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肉运动失调,继而恶心、困倦、失去知觉直至窒息死亡。第四部分:应急处理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五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食品级润滑油介绍

食品级润滑油脂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食品卫生正在逐步的被食品安全所替代。近年,食品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加入润滑剂,能有效的减少摩擦、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但是,润滑剂也是潜在的一个安全隐患,如发生滴油、漏油、溅油等都可能导致润滑剂与食品的直接接触,出现润滑剂污染产品的现象。食品、制药、啤酒、乳制品、化妆品、容器及茶叶、家禽屠宰、肉类加工等……食品安全已经连续几年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包括原料渠道、添加物质、机械润滑剂、储运销售等方方面面的细微环节。 食品加工行业是量大而面广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健康的行业,食品机械加工是食品工业的重要支柱,配套使用润滑材料也相应得到发展。在国内,根据商务部2007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城市消费者已经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开始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据调查,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消费者会更加重视食品的安全。在国外,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同时,纷纷借机设置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不断制修订新的技术法规等手段,提高食品进口的门槛,给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出口造成很大的障碍。如发达国家已要求在食品生产中必须使用食品级润滑剂,而在发展中国家,则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所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级润滑剂将成为未来食品工业的专用润滑剂,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食品级润滑剂的特点 首先要有出色的润滑性能,其次必须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要求才能称之为食品级润滑剂。食品级润滑剂和普通润滑剂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组分,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都是无毒无害的,偶尔和食品接触到也不会污染食品,仍然可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由于食品级润滑剂是专门针对食品机械的工作环境,如高/低温、高湿度等设计配方的,一般要求非常好的抗氧化、耐高低温和抗乳化性能。不少国内的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华北地区的。其中有不少人提到必要时会用猪油、花生油和色拉油来润滑食品机械,以满足他们认为的无污染要求。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也许和国内目前没有明确的法规和宣传有关系。且不说其润滑性能远远比不上专业润滑剂,这些东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很快就会长细菌、发霉变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污染食品。在食品企业冷库工作的链

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学生姓名:杨海亮 学号:20151015121 专业班级:药学院2015级药学四班 指导老师:谢嵘 2016年6月13日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如何处理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他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也是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性格迥异,追求独立于个性,那么人际关系与沟通就更为重要,同时也是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与沟通的重要能力的体现,在大学中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良好与他人沟通是必要的,是步入社会的必修课。 关键词:沟通技巧沟通重要性交流原则

正文: 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一般也称为人缘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交、相处是一种缘分。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异常复杂、扑朔迷离,很难认识、对待、处理和解决好。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人际关系不好对个人的危害无穷,而人际关系良好能获得巨大益惠,是人生的一种巨大财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了解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来自他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与利益相关者建立的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在事业和生活上有所成就,就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难成大事。 从而我发现人际交往在人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让自己生活的更为豁达、畅通,而且又是你人生的润滑剂,甚至可以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有了那句行中话“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如果你想在社会站得住脚跟,靠你一个人的力量行吗?所以如果你的人际名单里有形形色色的人,即使有一天自己有了难处或者不便,也许当你还在焦虑中已经有人帮你解决了。这个人就是你的“关系”。所以现在做跟人打交道的生意很容易赚哦,这也是许多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在周围关系中有着无可替代位置,而不是像空气一样,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现在我是刚上大一,在开学的时候就有专门的老师为我们讲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如何与人交往。自我感觉这是必要的过程,我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和谐作为人与人之间生存与发展的协调状

润滑剂的作用机理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中国塑料网润滑剂的作用机理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来源:塑料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cf10527922.html,) 润滑剂的作用机理 润滑剂之所以能起润滑作用,是因为它的加入,降低丫塑料熔体的摩擦,这种摩擦又分内摩擦和外摩擦两类。由此相应有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 1) 外润滑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聚合物熔料与设备的热金属表面的摩擦状况,使塑件容易脱模,它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差,容易从熔料中往外迁移,在成型过程中能在熔料与模具间形成一层很薄的隔离膜,使塑料不粘住模具表面。 2) 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它在聚合物内部起着降低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从而改善塑料熔料的内摩擦生热和熔体的流动性。内润滑剂和聚合物长链分子间的结合是不强的,它们可能产生类似于滚动轴承的作用,因此其自身能在熔体流动方向上排列,从而互相滑动,使得内摩擦力降低,这就是内润滑的机理。 使用注意事项 润滑剂的品种相当多,常用的外润滑剂有石蜡、硬脂酸及其盐类;内润滑剂有相对低分子量的PE、PTFE、PP等。这些低分子量的聚合物不但是优良内润滑剂,而且也是很好的外润滑剂。有时候,一种润滑剂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需要几种润滑剂配合使用,由此而产生了复合润滑剂,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效果更好。润滑剂的用量一般为0.5%-1%。 在选用润滑剂时,要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 如果聚合物的流动性已可满足成型工艺的需要,则主要考虑外润滑剂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便于脱模,以保证内外平衡。 2) 外润滑是否理想,应看它能在成型时,在塑料表面能否形成完整的液体薄膜.因此,外润滑剂的熔点应与成型温度相接近,但要注意有10—30℃的差异,这样才能形成完整薄膜。 3) 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大小适中,内外润滑作用平衡,不喷霜,不易结垢。 4) 润滑剂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在加工中不分解,不挥发、不腐蚀设备,不污染制品、没有毒性。 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cf10527922.html,/thread-60824-1-3.html 中国塑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f10527922.html,/

制药及食物厂都需用食品级润滑油

制药及食物厂都需用食品级润滑油 不管男女老少,随着现在人们对养生,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食物、药品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对于食物、药品生产过程中运用的辅料的安全也备受重视,特别是食物,零食,制药,奶粉之类的食用品更是重视中的重视。 食品机械的润滑要求,除了要满足一般要求之外,还需遵从食物卫生安全规定,即无生理反应、无色、无臭和无味道,要求厂家对广大用户提供卫生许可证及食品经营许可证。所以国家勒令要求食物厂、制药业、保健品等厂家都要把现用油更换为附合食物级规定的食品级高温润滑油。 据公司数据显示,65%的销售额都是来自食品级高温润滑油的客户,其中大部份客户均来自制药,食品厂行业。压片机是制作药片及糖块片的机器。分旋转式和单冲式,旋转式为多冲头的压片机,单冲式是只要一个冲头的压片机。需求用油部位分上冲下冲、轨迹、冲模。而工厂则首要用于上下冲部位,压片机上下冲部位运作速度方便,用的食品级高温润滑油的粘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运作功率。

大部分制药,食品厂都选择国外品牌的食品级高温润滑油,国外食品级高温润滑油具优秀的抗氧化安定性、极长的运用寿命、杰出的防锈蚀和抗腐蚀性、杰出的高低温性、低温起动力矩小、耐高温、优良的破乳化性和抗泡性、极低的摩擦系数、极佳的光滑性、符合美国MIL-C-81309 TYPE111,NSN 6850-00-050-0659,NSN6830-01-265-63115D等要求标准,有NSF,H1,H2认证,更符合FDA规格CFR21-178.3570。

经过后期公司对客户的跟进反应以及市场调查后得出,美国品牌CRC食品级高温润滑油得到客户的广大喜爱,是国外销量及口碑最好的,也是目前国内备受欢迎的产品。美国CRC的产品帮制药及食品厂处理了国家对用油方面勒令整改的工作,由于润滑油附合食品级高温润滑油规范,也能顺畅经过各部门的审批,其实厂家都知道了为了大家的食用安全以及口碑跟销量的增长,今后都会坚持运用食品级高温润滑油,由于机械在运作过程中油液有时会碰到产品上,为了药品,食物的安全国家勒令要求一切的制药业与食物厂改用食品级高温润滑油且坚持运用下去,因为没人担保自个不会吃到这些药品或食物。 本文作者:瑞铭胶业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原则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原则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职场里,充满着阴谋与陷阱,如果有人对你好,就代表有人要害你,如果有人巴结你,就代表有人想利用你!正所谓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际交往的五大原则 (1) 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 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

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 宽容的原则: 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处理人际关系的七大原则 相互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塑料用润滑剂的分类

常用润滑剂 一、润滑剂是能够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一种添加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 外润滑剂:能在加工时增加塑料表面的润滑性,减少塑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使其受到机械的剪切力降至最少,从而达到在不损害塑料性能的情况下最容易加工成型的目的。 内润滑剂:则可以减少聚合物的内摩擦,增加塑料的熔融速率和熔体变形性,降低熔体黏度及改善塑化性能。 二、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按化学结构可划分为脂肪酸酰胺类、烃类、脂肪酸类、酯类、醇类、金属皂类、复合润滑剂类。 按用途类型可划分为内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醇、脂肪酸酯等)、外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酸、脂肪酰胺、石蜡等)和复合型润滑剂(如金属皂类硬脂酸钙、脂肪酸皂、脂肪酰胺等)。 1、脂肪酸酰胺类润滑剂 ①硬脂酸酰胺:白色或淡黄褐色粉末,相对密度0.96,分子量283,熔点98~103℃,如溶于水,溶于热乙醇、氯仿、乙醚。具有优良的外部润滑效果和脱膜性,透明性、分散性、光泽性和电绝缘性亦佳,无毒,是PVC,PS,UF等树脂加工润滑剂,还可作为聚烯烃的爽滑剂和抗粘连剂。一般用量0.1%~2.0%。

②N,N,_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粒状物。相对密度0.98,分子量593,熔点142℃,不溶于水,溶于热的氯代烃类和芳烃类溶剂。广泛用于爽滑剂、抗粘连剂、润滑剂和抗静电剂。无毒,适用于PE,PP,PS,ABS树脂及热固性塑料的内部和外部润滑剂。一般用量为0.2%~2.0%。 ③油酸酰胺:白色粉末状、碎片状或珠粒状物。相对密度0.90,分子量281,熔点68~79℃,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许多溶剂。无毒,可作为PE,PP,PA等塑料的爽滑剂、防黏剂,改善加工成型性能,还具有抗静电效果,可减少灰尘在制品表面的附着,在PVC 加工成型中本品是良好的内部润滑剂。 ④芥酸酰胺:形状、性能及用途与油酸酰胺相似,比油酸酰胺更佳。 ⑤硬脂酸正丁酯(BS):淡黄色液体,相对密度0.855~0.862,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与乙基纤维素相容,与硝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氯化橡胶等部分相容。本品无毒,作为树脂加工时的内部润滑剂,具有防水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于涂料。虽与PVC不相容,但可作为PVC透明片挤出、注塑、压延的润滑剂、脱膜剂。一般用量0.5%~1.0%。 ⑥甘油三羟硬脂酸酯:粉末状物,熔点85~87℃。本品无毒,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流动性。可作为PVC,ABS,MBS的润滑剂和爽滑剂和合成橡胶的脱膜剂。一般用量为0.25%~1.5%。 2、烃类润滑剂 ①微晶石蜡:白色或微黄色鳞片状或粒状物,固体相对密度0.89~0.94,液体相对密度0.78~0.81,熔点70~90℃,溶于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极性溶剂。热稳定性、润滑性优于石蜡,但会降低凝胶化速度,故用量不宜过大。无毒,常与硬脂酸丁酯或高级脂肪酸并用,用于塑料润滑剂。一般用量0.1%~0.2%。

润滑剂分类简介

润滑剂分类简介 1、润滑剂的功能与分类 纸张涂布润滑剂的应用可追溯到本世纪初。当时纸张颜料涂布的胶粘剂主要是动物胶或干酪素,涂料的固含量非常低。这些胶粘剂虽然具有很好的粘合力和出色的保水性能,但其形成的膜很脆,于是客观需要增加一种能改善涂布纸及纸板耐折和抗弯曲性能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还改进湿态涂料的流动性和均涂性。这类既对湿态涂料起作用,又在干涂层中起着作用的助剂,曾一度被人们视作“增塑剂”的添加剂,即为本文所要讨论的润滑剂。 润滑剂的功用随着纸种的不同和造纸厂生产习惯的差异而有别。有时用涂料的流动性以及涂布纸张的一些性能(如光泽度、平滑度、吸油度、表面强度等)来测评润滑剂的性能。润滑剂中一些类别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如常被列入诸如“粘度调节特性”、“改进干耐摩擦性”、“改进湿粘着性”、“改进湿耐摩擦性”、“油墨光泽及防渗性”、“增塑性”、“耐折性”和“改进光泽性”等特性。理想润滑剂应显示出的性能如下: (1)润滑涂料并改进其流动特性; (2)保证更为光滑的涂布; (3)改善涂布成品的光泽度; (4)改善成纸印刷适性; (5)减少纸张折叠时涂层的裂纹和脱皮; (6)在超级压光中减少或消除掉粉现象; 在不需要外加工序的情况下,用机械压光能对某些等级纸张进行精加工整饰。用于涂布润滑剂的化学物品归纳成以下八大类: (1)不溶性金属皂分散体; (2)水溶性皂类; (3)硫酸化或磺化油类; (4)脂肪酸酯类; (5)蜡、聚乙烯或其它碳氢化合物乳液类; (6)脂肪胺或酰胺(合成蜡)类; (7)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醚类; (8)大豆卵磷酯“油酸混合体。 上述各类润滑剂中,金属皂水性分散体、蜡乳液、含硬脂酸钙高固含量润滑剂混合体,是涂料涂布中最常用的润滑剂;硫酸化或磺化矿物油及一些天然或合成蜡分散体主要用于无颜料系统,如一些纸张或纸板表面需要单一增滑特性的场合;大豆卵磷酯“油酸混合体则是目前最新的一种涂布润滑剂。 2、主要润滑剂品种的组成与特性 2.1 不溶性金属皂分散体 不溶性或低溶解度金属皂由金属碱或氧化物与脂肪酸或溶解性皂反应而成。碱金属皂包括钙、锰、镁、铝、锌的硬脂酸盐、棕榈酸盐、蓖麻醇酸盐等。其中硬脂酸钙在润滑剂领域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典型硬脂酸钙制备是将CaO制成Ca(OH)2,与来自动物或海洋生物或其它植物脂肪或油中的硬脂酸反应制得。硬脂酸钙的制造同样可以用氢氧化钙从溶解性皂(如硬脂酸钠)中析出。用此方法制得的硬脂酸钙,其规格和形状(片晶体)能得到控制。硬脂酸钙分散液制造者经改进其产品,现在可以出售具有低粘度、高固含量(57%),通过325目筛,筛余物小于”.”1%的稳定产品。硬脂酸钙分散液通常用高剪切设备制造。在成品中用3%-5%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硬脂酸钙分散液多年来一直保持其主要涂料润滑剂地位。它经济、

润滑油产品介绍及经销商运作政策

英国COMMA(科曼)润滑油 产品简介及经销商运作方案 一、英国的、欧洲的、世界的COMMA(科曼)润滑油 COMMA(科曼)润滑油,作为美孚一号在欧洲的OEM厂商,为埃克森美孚提供最优质的润滑油生产灌装线和最尖端的科技及品质保证。 COMMA(科曼)润滑油,在德国与Daimler Chrysler(戴姆勒-克莱斯勒)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为其旗下的奔驰轿车提供新车初装用油服务。 COMMA(科曼)润滑油,凭其卓越的品质还获得了BMW(宝马),Volks Wagen(大众),Volvo(沃尔沃),福特(Ford),MAN(曼),Cummins(康明斯)等世界顶尖的汽车及发动机生产厂商的认证。 COMMA(科曼)润滑油,沐浴英国领先的环保科技,秉承最前沿的环保理念。科曼润滑油的所有产品都具备了外包装的商品标签与润滑油桶分离回收的独创设计,这一前瞻创新目前在国外绝无仅有。 COMMA(科曼)润滑油,畅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原装进口,皇家品质保障。 COMMA(科曼)润滑油率先引入中国市场的先锋产品为:汽机油:SM 5W-40;SL 5W-40;SJ 15W-40 10W-30;柴机油CJ-4 15W-40;CI-4 15W-40;CH-4 15W-40;齿轮油GL-5 75W-90;85W-90;85W-140。如需其他产品或工业油产品可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英国本部给您协商发货。 二.“无声润滑、无限关爱”的COMMA(科曼)润滑油 COMMA(科曼)润滑油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高端润滑油品牌,率先引入中国市场的是在

欧美最为畅销、并专门针对亚洲及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进行改良了的评级(API)为SM,SL,SJ,CJ-4,CI-4,CH-4,GL-5等几款产品。根据科曼中国的品牌战略,今后几年,我们将陆续引进英国科曼的其他润滑油产品及汽车养护产品,将中国高端润滑油市场全部覆盖。 “无声润滑、无限关爱”是科曼品牌的精神内涵。和目前中国市场上只顾卖油的芸芸众生相比,科曼作为一个国际品牌,赋予了其产品更深的人文精神和深刻的品牌内涵。“无声润滑、无限关爱”,科曼用这样一句口号,将自身的卓越品质与关怀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无声的润滑,是对科曼润滑油产品品质的最佳诠释。 无限的关爱,是覆盖于所有科曼产品的关爱,我们将这份关爱注入到科曼产品中。润滑油作为联系消费者和车辆的纽带,消费者选择科曼的润滑油产品,就是选择了对爱车至上的关爱。 无限的关爱,也是我们对消费者的关爱,美孚一号OEM的背景,顶级汽车品牌厂商的认证,尖端科技的拓展,环保技术的应用,让科曼润滑油拥有更佳的发动机冷启动保护性能,日常清洁性能,噪音控制性能,而所有性能只为发动机的最佳性能,科曼润滑油使爱车长期保持最佳状态,卓越性能保障了消费者使用的顺畅性,也保障了消费者环保节能的经济性。 无限的关爱,也是我们对信任科曼产品的各级经销商的关爱。我们深知作为一个润滑品牌经销商的辛酸与不易,作为一个刚刚打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新品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惠及经销商的运作政策和推广方案。所有这些,经销商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无论是统一标准的品牌门面,涵盖各种途径的广告宣传,还是实实在在的返利政策,都体现了科曼对经销商的理解与关爱。出众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经销商信任科曼的基础,而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美誉度,则是科曼中国与经销商共同打造的,携手迈向市场之巅的星光大道。 三.科曼中国为经销商提供的支持 1.形象搭建支持 形象店是科曼品牌形象的延伸,科曼形象店均由公司统一设计,典雅大方、布局合理,

润滑油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润滑油的领用和使用,防止误用和使用过程对产品造成的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 3职责 3.1各车间负责将本车间的润滑油按照分类放置在指定位置存放及废弃处理。 3.2保管员负责库存及出库的控制工作。 4、控制内容 4.1润滑油的级别:我司使用的与产品接触部位的润滑,要采用食品级润滑油。 4.2润滑油的管理:设备润滑要严格执行“五定;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4.2.1 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保持其清洁与完好无损,实施定点给油。车间加油防护点如下: 4.2.1.1制盖车间 扬锻冲床:伺服电机、丝杆、自动注油箱 龙文冲床:伺服电机、丝杆、自动注油箱 覆膜机:凸轮、齿轮、滑道 半自动冲床:轨道、曲轴 注胶机:自动加油箱 4.2.1.2制罐车间 电阻焊机:成圆部位、齿轮箱、过渡机无级变速器 烘干机:无级变速器 多工位组合机:进罐螺杆、机架、翻边套筒、内齿轮、封口凸轮槽、封口上转动盘、封口下转动盘 4.2.1.3涂印车间 印刷机:自动润滑系统、传动齿轮箱 烘房:过桥轴承润滑、链条润滑泵、齿轮箱减速箱 4.2.2 定质:按照润滑图表规定的油脂牌号用油,润滑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

车间用油(脂)明细: 使用润滑油(脂) 品牌型号备注 制盖车间 昆仑通用锂基000号普通级 西班牙老鹰BESLUX GEAR ATOXH-2/3 食品级 西班牙老鹰BESLUX ATOX 46 食品级 西班牙老鹰BESLUX GEAR ATOX680 食品级 统一工业油合成高位润滑油脂普通级 TOTAL CERANFG 8ATCHV 普通级 普通液压油32﹟普通级 普通机油100﹟普通级 普通透平1﹟油雾器专用普通级 制罐车间 壳牌(可耐压)润滑油320普通级 兰州链油厂中负荷工业齿轮油普通级 兰州链油厂N10机械油普通级 西班牙老鹰G.BESLUX CAPLEX M2-ATOX 食品级 统一工业油合成高温润滑油脂普通级 西班牙老鹰BLANCO CADENAS 食品级 普通机油32﹟普通级 涂印车间 美孚DTE26抗磨液压油普通级 美孚6800齿轮油普通级 美孚HB220锂基脂普通级 美孚MOBIL PYROLUBE 830 普通级 4.2.3 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润滑油使用适量,发现堆积现象要擦拭;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和定量换油,食品级润滑脂添加量在0.01ml~0.03ml(或标准油枪压二下

润滑剂作用及应用范围

润滑剂的作用 润滑剂是能够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一种添加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外润滑剂能在加工时增加塑料表面的润滑性,减少塑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使其受到机械的剪切力降至最少,从而达到在不损害塑料性能的情况下最容易加工成型的目的。内润滑剂则可以减少聚合物的内摩擦,增加塑料的熔融速率和熔体变形性,降低熔体黏度及改善塑化性能。实际上每一种润滑剂都有可以实现某一要求的作用,总是内外润滑的共同作用,只是在某一方面更突出一些。同一种润滑剂在不同的聚合物中或不同的加工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润滑作用,如高温、高压下,内润滑剂会被挤压出来而成为外润滑剂。 一般润滑剂的分子结构中,都会有长链的非极性基和极性基两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聚合物中的相容性是不一样的,从而显示不同的内、外润滑的作用。 通常润滑剂均兼具有内、外润滑剂的功能,不过,不同的润滑剂其内、外润滑性能不同,有的润滑剂内润滑性较差,而外润滑性能较好;有的润滑剂外润滑性较差,而作为内润滑剂性能较好。通常认为,与聚合物相容性好、极性基团极性大的润滑剂多用作内润滑剂;反之,则用作外润滑剂,但也有内润滑及外润滑剂性能均佳的品种。 理想的润滑剂应具备如下性能: ①必须具有优异的、效能持久的润滑性能。 ②与聚合物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内部、外部润滑作用要平衡,不影响树脂的透明性,不起霜、不易结垢,不与其他助剂反应。 ③黏度小,表面引力小,在界面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 ④热稳定性能优良,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不分解、不挥发、不降低聚合物的各种优良性能,不影响制品第二次加工性能。 ⑤无毒,无污染,不腐蚀设备,价格便宜。 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按化学结构可划分为脂肪酸酰胺类、烃类、脂肪酸类、酯类、醇类、金属皂类、复合润滑剂类。按用途类型可划分为内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醇、脂肪酸酯等)、外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酸、脂肪酰胺、石蜡等)和复合型润滑剂(如金属皂类硬脂酸钙、脂肪酸皂、脂肪酰胺等)。

润滑剂最新标准

中原油田企业标准 Q/SH1025 0512—2011 代替 Q/SH1025 0512—2007 钻井液用润滑剂技术条件 2011-10-01发布2011-12-01实施中原油田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1025 0512—2007《钻井液用润滑剂通用技术条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新增了钻井液用油酸脂类润滑剂的技术要求; ——液体润滑剂外观指标更改为:均匀状液体; ——更改了原标准中细度测试的叙述方式,不再描述为“引用SY/T 5559—1992中第6章”,而是直接明确了测试步骤。 本标准由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油田化学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卫、孙明卫、朱玉萍、湛玉玲、魏玲艳。 本标准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钻井液用润滑剂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液用润滑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质量检验单及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中原油田钻井液用液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油酸脂类润滑剂的准入、验收和质量监督检验,不适用于小球类润滑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16783.1—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现场测试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 SY/T 5490 钻井液试验用钠膨润土 3 要求 钻井液用润滑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指标 项目 液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油酸脂类润滑剂外观均匀状液体松散状流动粉末或颗粒均匀状液体 细度(筛孔0.25 mm筛余),% ≤—10.0 — 水分,% ≤—7.0 — 酸值,mg/g ≤——35 荧光级别*≤ 4.0 4.0 4.0 表观粘度升高值,mPa?s ≤ 3.0 3.0 2.0 润滑系数降低率,% ≥75 60 84 注:荧光级别指标仅限于钻井液用低荧光润滑剂。 4 试验方法 4.1 仪器设备和试剂 仪器设备和试剂包括: a)天平:精度0.01 g、0.0001 g;

食品级润滑油简介

食品级润滑油简介 食品级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添加剂调配而成。由于食品级润滑油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中,所以对润滑油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不仅要满足机械的润滑,而且不能污染产品,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其组成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以下是2种成分的介绍。 (1)基础油 基础油一般采用加氢裂解的精制矿物油,其特点是组分比较纯净,含硫和芳香族成分少,含水量少,不易被氧化和乳化。另外常用的基础油还有聚α烯烃(PAO),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基础油,组分纯净单一,不含硫和芳香族成分,具有天然的疏水性能,耐温抗氧化性。近年来欧美等国家生物基础油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合成油的性能,加上天然的无毒、高粘度指数和环保的优点,在食品业也开始大规模应用。总的来说,林源商贸食品级润滑油的基础油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耐高低温和抗乳化性能,使用寿命长,能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频率;同时,还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损。 (2)添加剂 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润滑油的某些特殊性能,或者赋予起某些不具备的性能。在高性能的润滑油中,添加剂的品种和数量反而比普通润滑油少,甚至不加添加剂,特别是很多人工合成的超高性能润滑油。对于很多普通润滑油而言,其基础油一般为溶剂抽提矿物油,成分比较复杂,含有芳香烃、硫化物和其他不具润滑性能的杂质。为了提高其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极压添加剂、油性剂等等。这些添加剂性能很好,但是往往有一定的毒性,不适用于食品级润滑油。有时候配方中添加剂品种多了,会导致不利的影响。比如有些添加剂含金属盐成分,容易吸收水分,导致油品含水量增加。所以为提高食品级润滑油的性能,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性能出众的基础油;二是开发适用于食品级润滑剂的无毒添加剂。林源食品级润滑油也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的。首先采用优质精制基础油,如加氢裂解的矿物油,它的链状饱和碳氢化合物占99%以上,不含芳香烃类,含硫量小于10ppm。而普通溶剂抽提矿物油链状碳氢化合物只占65%~75%,芳香烃占25%~35%,含硫量为13~15,000ppm。另一种是人工合成的基础油,油分子被人工设计成一定的大小和结构,成分单一,在微观结构上不给氧化剂和水以结合的空间。还有就是近年由植物油发展的高油酸基础油HOBS,也具有高度的饱和性和稳定性。其次是还开发了针对这些精制基础油的新一代无毒添加剂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级润滑油性能和安全性。 两者的结合保证了食品级润滑油在食品、饮料、制药工业温湿的工作环境下能保持优异的抗氧化性、耐高低温和抗乳化性能。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T101 101 清净剂低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2 102 清净剂中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3 103 清净剂高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4 104 清净剂低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5 105 清净剂中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 106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A 106A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钙 T107 107 清净剂超碱值合成磺酸镁 T108 108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8A 108A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9 109 清净剂烷基水杨酸钙 T111 111 清净剂环烷酸镁 T114 114 清净剂高三值环烷酸钙 T121 121 清净剂中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T122 122 清净剂高三值硫化烷基酚钙 T151 151 分散剂单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2 152 分散剂双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3 153 分散剂多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4 154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高氮)T155 155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低氮)T201 201 抗氧抗腐剂硫磷烷基酚锌盐 T202 202 抗氧抗腐剂硫磷丁辛基锌盐 T203 203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3A 203A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4 204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205 205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301 301 极压抗磨剂氯化石蜡 T304 304 极压抗磨剂酸性亚磷酸二丁酯 T305 305 极压抗磨剂硫磷酸含氮衍生物 T306 306 极压抗磨剂磷酸三甲酚酯 T307 307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胺盐 T308 308 极压抗磨剂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胺盐T309 309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三茜酸 T321 321 极压抗磨剂硫化异丁烯 T322 322 极压抗磨剂二苄基二硫化物 T323 323 极压抗磨剂氨基硫代酯 T341 341 极压抗磨剂环烷酸铅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 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 经过减压蒸馏后: 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 3、基础油的分类 (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 通用基础油: 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 MV(VI:40-80)、 LVI(VI〈40〉

润滑油添加剂基础知识

润滑油添加剂Ⅰ 静态混合器加工方法 有关“润滑油添加剂”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抗泡剂? 内燃机油及工业用油在发动机等设备中使用时,往往要喷散成雾状,这样就使润滑油中混进一部分空气,而形成比较稳定的泡沫流入曲轴箱内和润滑油箱内,结果就会使发动机不能正常操作。加入抗泡剂便可破坏润滑油与空气所形成的泡沫,降低泡沫吸附膜的稳定性,缩短泡沫存在的时间,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常用抗泡剂有:甲基砖坯油、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等。 抗泡剂的统一符号 为:“T9XX”。 2、什么是降凝剂? 润滑油中一般均含有少量的石蜡,当油品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 石蜡结晶析出,油就要失去流动性面凝固。降凝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油品的凝点。 降凝剂是一种化学合成的聚合物或缩合产品,其分子中一般含有极性基团和与石蜡烃结构相似的烷基链,通过在蜡结晶表面的吸附或与其共晶的作用,改变蜡结晶的形状和尺寸,防止蜡晶粒间粘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保持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但是,如果润滑油中石蜡含量过多,大大超过了降凝剂所能起到的作用,那么即使加了降凝剂也起不到降凝作用。 我国降凝剂有:烷基萘、聚α-烯烃、聚丙烯酸酯等。 降凝剂的统一符号为:“T8XX”。 3、什么是防锈剂? 防锈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以抑制氧及水、特别是水对金属表面的接触、使金属不致锈蚀。防锈剂的分子结构应对金属有充分的吸附性,并对油的溶解性也好。 常用的防锈剂有:烯基丁二酸、十七烯基咪唑烯基丁二酸盐、环烷酸锌、二壬基萘磺酸钡、苯骈三氮唑、石油磺酸钡等。 防锈剂的统一符号为:“T7XX”。 4、什么是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氧的存在下,受热、光、金属的催化作用,油品分子中结构最不牢的碳氢键受到破坏,发生自由基连锁反应,生成氧化物、过氧化物、水等。而后进一步聚合、缩合,形成胶质、油泥、漆膜等,使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变坏,使用寿命缩短。 抗氧剂的作用在于抑制油品的氧化、钝化金属的催化作用,减少油品的败坏,

润滑剂使用指引

润滑剂使用指引

润滑剂使用指引 1.总则 1.1为规范厂区内所有设备的润滑,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人 员设备润滑知识,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适用于对全厂内所有设备润滑油品选择的指导,是制定全厂“五定润滑”制 度的指导材料,可作为培训教材用于对维修人员的培训。 1.3每台设备应根据使用工况选择合理的润滑油品及润滑周期。 1.4设备润滑剂的选择应以设备随机说明书上指定的润滑油品为依据。 2.润滑剂的分类及特性 2.1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可以分为液体、半固体、固体和气体四种,指引主要介绍厂区常用的 两种润滑剂——液体润滑剂和半固体润滑剂。 2.2液体润滑剂——润滑油 2.2.1液体润滑剂的分类 液体润滑剂可以分为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水或经处理的液体。 2.2.1.1矿物润滑油 矿物润滑油是从石油原油中提炼出来经过精制而成的。它基本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但有数千种不同种类的结构变化、分子重量及挥发性,同时还有几种少量但十分重要的氮、氧和硫等元素的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根据生产工艺,又可以将矿物润滑油分成馏分润滑油、残渣润滑油、调合润滑油。 馏分润滑油——一般含沥青质和胶质较少,极性分子亦少,故粘度较低、油性较差。冷冻机油、航空仪表油、变压器油、低粘度的机械油、汽轮机油、汽缸油均属馏分润滑油。 残渣润滑油——是减压渣经丙烷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等过程而获得的高粘度润滑油,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高粘度汽缸油、航空机油、轧钢机油等都属于残渣润滑油。 调合润滑油——是将馏分润滑油和残渣润滑油按各种比例调合而成的润滑油,调合比例不同,得到的粘度、凝点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