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经济鱼类--华鳈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

土著经济鱼类--华鳈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
土著经济鱼类--华鳈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

土著经济鱼类--华鳈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

华鳈是我省的土著经济鱼类之一。因其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好、易饲养、经济价值高,以及体色鲜艳、观赏性好、可作为土著“水族清道夫”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长期以来,由于水体污染等原因,使华鳈种质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地方甚至已濒临灭绝;而目前观赏鱼市场上大多数为引进的热带鱼类,养殖与维护成本高,并具有潜在的生物入侵风险等。

本项目通过调查华鳈在浙江及周边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水质、光照、温度、营养等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旨在明确野生华鳈人工驯化饲养的主要条件,确定人工促熟和人工催产繁殖的技术要点;据此开展野生华鳈的人工驯化、饲养和人工繁殖,并培育出适宜生产和观赏需要的苗种,力求建立一套对该鱼类进行有效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举的技术模式。为促进我省水产养殖业和观赏渔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

镉污染土壤修复利用与白菜镉低积累品种筛选项目

项目从适合本地种植的80种小白菜品种和30种大白菜品种中,筛选出4种高积累小白菜品种和4种高积累大白菜品种。利用这些品种在污染土壤中种植可带走较多的镉,从而为土壤修复提供可能。同时使用合适的螯合剂和合适的氮肥可使土壤中镉活性增加,更多进入白菜体内,结合高积累性白菜,有利于更快修复污染土壤。

项目的研究结果可带来其他社会效益:①合理利用轻度镉污染土壤。②降低食用白菜的镉污染程度,提高白菜的食用安全性,降低人类镉中毒的风险。③利用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方法,降低土壤镉污染程度,修复土壤。并为其他重金属污染改善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的高效检测及防治研究

对虾桃拉病毒(TSV)基因组为单链RNA病毒,该病毒主要感染西半球的对虾品种,如凡纳对虾(P.vannamei,南美白对虾))、蓝脚细对虾(P.setiferus)、褐对虾(P.aztecus)和桃红对虾(P.duorarum),其中以南美白对虾最为敏感,对虾感染病毒后死亡率高达40%~95 %,曾引起美洲对虾养殖业的巨大损失。近几年由于我国成功引进南美白对虾,大规模养殖已开始,为了避免我国对虾养殖业悲剧的重现,必须尽快建立灵敏、准确、快速的早期诊断技术,加强检疫、监测,杜绝TSV的大规模流行爆发。本研究通过建立快速、特异的TSV的RT-PCR方法,对采自绍兴地区养殖场的疑似病样进行了TSV检测,希望了解这些地区TSV的流行情况,并建立该病的防治体系。

钱塘江黄尾密鲴种质资源保护及修复技术研究项目简介

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是一种中小型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闽江及闽东南各溪流,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易捕捞等特点,且该鱼易养殖,饲料来源广,养殖成本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增养殖前景,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优良品种之一。该项目运用鱼类分类学、形态学、繁殖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摸清钱塘江水域黄尾密鲴种质资源的本底情况;突破黄尾密鲴人工繁殖技术;弄清

黄尾密鲴放流鱼种在放流区域的食性、生长、繁殖等情况,及其对钱塘江水生生态结构影响情况;提出黄尾密鲴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方案。

三角帆蚌珍珠色泽改良技术中试示范项目

本中试项目是在《三角帆蚌珍珠色泽改良技术》项目鉴定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的基础上,针对三角帆蚌珍珠形成过程中色泽度改良还需完善提高、应用范围还需拓展等问题。力求通过中试研究,进一步检验成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深化三角帆蚌珍珠色泽改良技术的研究,推广优质珍珠高产技术。项目秉承《三角帆蚌珍珠色泽改良技术》的研究方向,利用该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三角帆蚌钙源及类胡萝卜素、稀土元素的使用浓度、时间、方式、成本等方面开展中试,探讨其对珍珠色泽度提高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进行示范推广。

本项目与绍兴县大畈水产专业合作社合作,兴建三角帆蚌珍珠色泽改良技术示范点,开展三角帆蚌珍珠色泽改良技术中试及成果示范推广工作。

“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在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示范项目

本项目根据虎纹蛙的捕食特点,利用其对稻田害虫的生物防控作用,建立“稻-蛙”共作的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项目主要研究“稻-蛙”共作有机养殖模式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探讨蛙的活动和粪便的堆积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水稻根系活力、水稻吸氮能力、水稻的生理生态特征、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等的影响,最终弄清“稻-蛙”共作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内在机理。在以上研究基础上,逐渐规范“稻-蛙”的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通过研究在标准耕作技术下的“稻-蛙”有机生态农业模式的农田面源污染特性,建立“稻-蛙”有机生态农业模式的试验示范点,最终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三角帆蚌α-淀粉酶基因生长相关SNPs标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项目介绍

三角帆蚌(Hypriosis cumingii)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育珠蚌,也是我市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其生产的珍珠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在目前的养殖生产中,由于大量施用有机肥随之产生的水体养殖污染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提高三角帆蚌对食物的有效利用率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途径。本项目从育种学角度出发,选择α-淀粉酶基因作为三角帆蚌幼蚌生长性状相关候选基因,通过α-淀粉酶基因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和幼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出与幼蚌高生长率性状关联的SNPs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同胞家系,选育出一个具有高生长率的三角帆蚌养殖新品系。项目的实施有助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技术加快三角帆蚌的育种进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高生长率的养殖新品系;项目也为解决目前产业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水体污染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防治对虾白斑综合征的枯草工程菌的制备及其抗病性应用项目介绍

目前对虾养殖是绍兴市渔业的优势产业,养殖面积已接近10万亩,随着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的发展,

对虾的病害日益增多,尤其是白斑综合征发病率在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安全型口服生物制剂应用于对虾养殖的WSSV病毒病防治,有利于推动对虾病害防治的发展,促进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经过对虾WSSV囊膜蛋白VP28基因克隆和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获得VP28口服生物制剂工程菌B.subtilis-VP28(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对虾白斑病的口服生物制剂),工程菌B.subtilis-VP28以1‰的比例均匀拌入对虾饵料投喂对虾,能增强对虾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感染力,提高对虾存活率53.4%,免疫保护率达到80.06%。本项目研究获得的安全型口服生物制剂,已具备小规模生产能力,应用于对虾养殖的WSSV病毒病防治,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016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708公顷,实验区面积1460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4月1日—6月30日。保护区地处河南省淅川县南20公里的丹江口水库上游马蹬开阔带,范围在东经111°22′44″―111°33′04″,北纬32°53′35″―33°00′56″之间。核心区是由21个拐点连接172米水位线所组成的封闭区域,拐点坐标分别为:盛湾镇红庙码头(111°30′26″E,32°53′35″N)—陈庄(111°30′09″E,32°53′44″N)—鱼关(111°28′22″E,32°54′28″N)—陈营(111°28′46″E,32°55′12″N)—马岭(111°28′09″E,32°55′45″N)—贾湾(111°26′36″E,32°56′15″N)—宋湾(111°26′01″E,32°56′14″N)—盛湾(111°24′23″E,32°55′40″N)—马湾(111°23′49″E,32°55′54″N)—姚营(111°23′06″E,32°56′32″N)—单岗(111°22′44″E,32°57′11″N)—老城镇王家岭(111°25′58″E,32°59′19″N)—杨家山(111°26′53″E,32°58′18″N)—岵山(111°28′07″E,32°57′37″N)—官夫山(111°28′23″E,32°59′38″N)—姚湾(111°28′17″E,33°00′56″N)—武家洲(111°28′55″E,33°00′12″N)—马蹬镇向阳(111°29′55″E,32°58′39″N)—肖山头(111°29′59″E,32°56′44″N)—吴营(111°30′27″E,32°56′11″N)—白渡(111°30′43 ″E,32°54′20″N)。实验区是由9个拐点连接的封闭区域,其拐点坐标分别为:向阳(111°29′55″E,32°58′39″N)—高庄(111°31′43″E,32°58′08″N)—崔湾(111°31′27″E,32°57′20″N)—任沟(111°32′18″E,32°56′58″N)—寇楼(111°32′55″E,32°57′21″N)—桐柏

甘肃省矿产资源情况简介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跨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境内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下同),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数有98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规模79个、中型203个、小型710个。 据《2006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资源矿产中我省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五名的有30种,居前十名的有58种。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全国排位表

截至2006年底,我省固体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1种,与上年相比,新增一个钛矿种;有39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资源储量增加的有16种,减少的有23种,无变化的52种。变化幅度在-16.79%~+98.46%之间。 2006年度甘肃省保有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表

二、地质矿产勘查 2007年,在全省境内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有35家,投入地勘资金33656万元。其中,国家6625万元,省补2850万元,大调查2134万元,地勘单位自筹7029万元,社会资金14190万元,外资828万元。全省开展重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71个,完成钻探223111米,坑探33400米,槽探171636米。2007年,全省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1、宁县中部煤炭资源普查完成钻探53孔,总进尺61365.09米,见煤层厚度0.70~28.34米,平均10.98米,新增煤炭资源量30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2、环县沙井子中部煤矿2006年完成普查, 2007年开展详查工作完成钻探31个孔,工程量21397.53米,获得煤炭资源量17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3、正宁县罗川煤矿普查找矿获得重要进展。2007年开展普查工作,完成钻探7个孔,工程量5849.09米,获得煤炭资源量9880万吨。

鱼类系统分类

第二篇鱼类系统分类 第一章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万种鱼类,包括62目、515科、4494科、约28000种,其中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约各占一半,海水鱼类略多,大约12500种。其中无颌类85种,850种软骨鱼类鲨(sharks)、鳐(skates)、魟(rays)、银鲛(chinaeras) ,有23000或更多的硬骨鱼类,淡水鱼类占41%,海水鱼类占58%,而生活在海淡水之间的鱼类超过1%。 中国鱼类有3000多种,其中海水鱼类有2000多种,其中300多种是重要经济鱼类,60~70种是最为常见而产量又较高的主要经济鱼类 2004年我国渔业产量达4901.77万吨,海水鱼类为1017.16万吨,占渔业产量的20.75% ,捕捞量和养殖量分别为959.01、58.15万吨,占海水鱼类产量的94.3%、5.7%。海水鱼类捕捞中分别是带鱼140.29万吨(占海水鱼类捕捞量的14.65%,下同)、鳀鱼110.17(11.49%)、蓝圆鲹61.77(6.44%)、海鳗31.96(3.33%)、小黄鱼31.45(3.28%)、金线鱼31.25(3.26%)、马面鲀19.88(2.07%)、拟沙丁鱼18.04(1.88%)、鲷类15.23(1.59%)、金枪鱼13.60、白姑鱼10.94、鳓鱼9.50、大黄鱼8.92、黄姑鱼7.52、石斑鱼6.79、鳕鱼2.46。 第一节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 一.种的定义 鉴别一种鱼要从“形态”和“生理特征”两方面结合进行,从形态学角度,不同种间往往有不同的形态特征,通常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但由于个别变异、年龄差异、地理位置等情况,造成同种之间形态上的差异,因此有必要从生理方面进行研究。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亚种是种以下分类阶元,又是种类繁殖单位,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分布上的不同,形成了一些地方性种群,它们在形态结构上有一些差异,但它们相邻的亚种可以相互交配,产生有繁殖力的后代。 品种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品种是经人类选择培育而将能适应一定的自然、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品和品质上符合人们的需求,如鲤鱼有镜鲤、荷包鲤等品种。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总和,不同地点的种群在形态、生理、生态特征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差异,特别在产卵习性上有所差异。 二、种以上的分类阶元模式标本 属、科、目、纲、门、界 在书写时,门、纲、目、科、属之第一个字母用大,种名第一个字母用小写。定种人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如果两个人合定一种,则在两个人的名字之间写一个et或&表示“和”的意思。 属:是一个聚合的分类学单元,包括一群相似或相关的种,它包括一个或一群推测起来在系统发育方面具有共同起源的种,有着共同的形态特征。 目---Formes ---- 鲤形目Cypriniformes 亚目----oidei or oidea 鲤亚目----Cyprinoidei 总科---- oidae 科---idae 鲤科Cyprinidae

云南省玉溪市三大高原湖泊鱼类资源调查

云南省玉溪市三大高原湖泊鱼类资源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玉溪市三大高原湖泊鱼类多样性。方法于2010年11月 --2011年4月到抚仙湖采集、调查。采取环湖线路、点面结合的方式采集;从养殖场、饭店采集、购买;访问、查阅文献统计等方式辅助调查,之后进行鉴定、分类、最后进行分析。结果玉溪三大高原湖泊(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中,抚仙湖的鱼类多样性丰富度最高,星云湖次之,杞麓湖在三者中最低。同时调查发现三个湖泊的鱼类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土著鱼类减少,特有种减少,外来鱼类增多。并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一些保护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鱼类资源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 1.概述 鱼类[1]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借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除极少数地区外,无论是从两极到赤道,还是从6000 m的高原山溪或湖泊到水深超过万米的深海均有其广泛的分布和存在。许多鱼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种类,如常见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是主要的食用鱼类,鲤科鱼类也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食用鱼类。另一些鱼类还有观赏价值,如金鱼,热带鱼等。鱼类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我们生活中就经常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鱼类。 现在的鱼类在经历了长久的进化过程中的辐射适应阶段后,演变为种类繁多的一个类群,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云南野生淡水鱼类种类异常的丰富多样,根据杨宇明、王娟等人资料[2]记载,迄今为止云南已经记录淡水鱼类432种,分属9目27科143属占中国淡水鱼类(约800种)的54%。并且云南所分布的淡水鱼类中有290种为云南特有或者说在国内只有云南才能见到的种类,占云南鱼类的67.1%。这么高的鱼类种数和特有种数很显然和云南淡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丰富度和特殊性紧密相关,这其中湖泊水域面积共计1080Km2,各个湖泊有土著鱼类150种,占全省土著鱼类的35.5%。查阅陈银瑞等主编的《云南鱼类志》和其它相关文献[3]可知,截止1994年该调查结束抚仙湖共计有土著鱼类25种,特有鱼类12种;星云湖有土著鱼类15种,特有鱼类3种;杞麓湖有土著鱼类11种,特有鱼类3种。是我国鱼类资源的宝库,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如果开发保护得当还能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听过大头鱼(学名大头鲤C.pellegrini)、金线鱼(学名抚仙金线鲃S.granami tingi)、抗浪鱼(学名鱇浪白鱼A. graham t)这些昂贵却不常见的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经济鱼类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经济鱼类 种名分类地位原产地引进年份引进单位 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鲟形目鲟科前苏联1933—1934 新疆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 鲟形目匙吻鲟科美国1990 湖北省仙桃市水产研究所雀鳝Lepisosteus oculatus雀鳝目雀鳝科美国1990 广东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鲑形目鲑科北美1959 金日成赠送我国政府 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鲑形目鲑科美国1987 广东省水产厅 高白鲑Coregonus peled鲑形目鲑科前苏联、北美1985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楚德白鲑C.lavaretus maraenoides鲑形目鲑科前苏联、北美1985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奇尔白鲑C.nasus 鲑形目鲑科前苏联1987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鳗鲡目鳗鲡科欧洲1995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achypomus 脂鲤日脂鲤科南美1985 广东省水产养殖开发公司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 鲤形目胭脂鱼科北美1993 湖北省水产研究所 白鲫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鲤形目鲤科日本琵琶湖1976 中山大学等 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鲤形目鲤科前苏联1949 新疆 银刺鲃Puntius gonionetus 鲤形目鲤科马来西亚、印尼、泰国1986 华南师范大学卡特拉鲃Catla catla 鲤形日鲤科恒河流域1983 中国渔业考察团 麦瑞加拉鲮Cirrhinus mrigala鲤形目鲤科南亚1982 珠江水产研究所 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鲤形目鲤科恒河流域1978 珠江水产研究所 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 specularis鲤形目鲤科德国1982 北京市水产研究所等 革胡子鲇Clarias lazera 鲇形目胡子鲇科非洲1981 广东省淡水养殖良种场 苏氏鱼芒鲇Pangasius sutchi 鲇形目胡子鱼芒科泰国1978 珠江水产研究所等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鲇形目鮰科北美1984 湖北省水产研究所 云斑鮰I. nebulosus 鲇形目鮰科北美1984 湖北省水产研究所 长鳍叉尾鮰I. furcatus 鲇形目鮰科北美80年代末湖北 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鲇形目美鲶科南美1990 广东 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 鳉形目胎将科中南美洲1927 上海 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 鲈形目鲈科欧洲60年代上溯到伊犁河和额尔斯河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鲈形目棘臀鱼科北美1983 广东省水产良种场 长耳太阳鲈Lepomis megalotis 鲈形目棘臀鱼科北美1987 湖北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红胸太阳鲈L.. auritus 鲈形目棘臀鱼科北美1987 湖北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长臂太阳鲈L.macrochirus 鲈形目棘臀鱼科北美1987 湖北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斑纹太阳鲈L.. nigromaculatus 鲈形目棘臀鱼科北美1989 湖北 银鲈Bidyanus bidyanus 鲈形目刺科澳大利亚1991 广东、湖北 金鲈Macquaria ambigua 鲈形目暖鲈科澳大利亚1991 广东、湖北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鲈形目塘鳢科东南亚1988 华南帅范大字 尖吻鲈Lates calcarrifer 鲈形目尖吻鲈科东南亚1984 深圳市水产发展公司 齐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 鲈形目丽鱼科非洲1978 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广东食品公司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鲈形目丽鱼科非洲1978 长江水产研究所 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 鲈形目丽鱼科非洲、印尼1978 珠江水产研究所 加利亚罗非鱼Sarotherodon galilaeus 鲈形目丽鱼科非洲1978 湖北省水产研究所 黄边罗非鱼O.andersonii 鲈形目丽鱼科非洲1987 广东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鲈形目丽鱼科非洲1981 广州币水产研究所 美丽罗非鱼Cichlasoma sp.鲈形目丽鱼科非洲1989 广东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 鲈形目石首鱼科美国199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鱼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嘉陵江古称阆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水系跨越陕西、四川、重庆三省市,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属于长江北岸重要的一级支流,它的水系主要由嘉陵江干流、涪江、渠江三大河流组成,流域内鱼类资源丰富。江中鱼类多达151种,属于7目19科83属,其中51种是长江流域特有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 近20年来,随着嘉陵江“全面渠化,梯级开发”综合水电工程的实施,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鱼类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由于鱼类的外形特征易于呈现出随地理分布的变异, 是鱼类不同地理种群划分的重要依据 , 进而在鱼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 嘉陵江流域渔业资源丰富,经实地考察整理分析发现:由于大量水利枢纽的建设,河段的人为阻隔,大部分水域环境发生了改变。其水域环境的变化对该区域鱼类组成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统计各方所得数据,并对比1980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发现,经济鱼类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在渔获物中消失或比例急剧减少。因此,为研究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加强对鱼类形态特征的认识十分重要。 不同形态的鱼类栖息在不同的生境下,江河鱼类形态特征与环境之间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形态特征是生物与环境

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鱼类对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必然会在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其中,形态学特征的变化较之于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的变化更为具体,易于比较观察,是探讨生物与环境间相适应的重要依据。 2.1环境分布的特点(嘉陵江):银飘鱼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不论静水、流水都能生活。喜欢漂泊于浅水地区,行动迅速,经常成群地在水面上来往漂游,故有飘鱼之称。冬季到深水层中越冬。以小鱼、浮游动物及植物碎屑为食。个体不大,但繁殖力强。 2.2相关形态学测量: 用游标卡尺测定鱼的全长、体长、体宽、眼后头长、头长、头高、体高、尾柄长、尾柄高、背鳍基长、臀鳍基长、吻长、尾叉长、眼径等14个形态指标 2.3数据分析 根据所测量的各项可量性状,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处理分析,对 各项数据进行统计, 计算平均值、标准差、主要变化范围、形态特征的偏相关系数等。观察其变动范围,并与之前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近年来环境变化对银飘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 3.1 材料来源: 3.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期刊等) 3.3 测量方法: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利用传统形态度量法对所选种类进行可量性状的测量,精确到0.01cm.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沙漠与戈壁,还有绿洲为主。从地理上讲,甘肃省是一个从南向北,从亚热带向温带荒漠逐

彭泽鲫水产种质资源可研报告

彭泽鲫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一、项目情况 以保护彭泽鲫种质资源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实现保护、科研、生产开发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成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加强太泊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二、项目内容 设立彭泽鲫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知识强的职工队伍,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通过建设和保护,使彭泽鲫原种种群数量逐步增加,鱼类产卵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具体实施如下: 完成保护区的总体实施方案; 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编制经费,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完成保护区的勘界以及界标、界桩、界牌的设置;

完成保护区管理局选址征地和建设,购置办公、管理设备等; 建设彭泽鲫水产良种场,开展基础性科研工作; 配备科研仪器设备,建立完善标本室、资料室、化验室、病害研究防治室、技术培训室等; 完善整个保护区管理体系,行使保护、救护、执法、宣教等职能。 中、长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科研监测站,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加强对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的保护,强化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水产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处理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进与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建立比较完善、科学、规范的彭泽鲫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和管理体制,以及保护区资源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科教、综合利用等相互促进的科学体系。通过加强保护和管理,使太泊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争取使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为我国淡水优质水产种质资源的宝库 三、项目背景 XX是彭泽鲫的原产地,保存比较完整的适合彭泽鲫

甘肃各州市简介

古凉州(今甘肃武威)南城门 南城门,又名昭武门。始建于隋代,后历经战乱,几经毁坏。明王朝为了巩固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采取外筑边墙、内修城池的措施,从明洪武十年(1377)至万历十五年(1617),历时240年,对凉州城进行增修加固,新修了西城门,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创修吊桥四座,挖了深6米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了箭楼、逻铺三十六座;后来又用城砖包砌了全部城墙。经过这些增修加固,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及至近代,原城墙、城门均已损毁,唯有南城门楼还遗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原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据说,每当天气明朗无风时,夜上城楼,可清晰听到如细雨在瓦上淋沥的声音,故有“夜雨打瓦”之称,为凉州一景。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倡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筹资1000多万元重修了南城门楼。复原的城门楼通高39.6米,在门洞顶部平台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目前,4万多平方米的南城门楼广场已建成,成为武威又一新景点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东接张掖,南毗青海,西邻新疆,北界内蒙古和蒙古国,辖肃州、敦煌、玉门、金塔、安西、肃北、阿克塞7个县市区。其中肃北为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为哈萨克族自治县。酒泉市古称肃州,从古到今

一直是河西的军事、交通重镇和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图为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这里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 . 位于酒泉嘉峪关市域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长城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雄关”、连睡锁阴”。 位于酒泉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现存491个洞窟,有2,400多尊雕塑,45,00平方米壁画。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黄河上游,甘肃中部,有一片历史上“苦甲天下”的地方,这就是定西地区,通称陇中。在这古老、广袤、神奇的黄土地上,有过

黑龙江省地方名贵鱼类及常见经济鱼类

黑龙江省地方名贵鱼类及常见经济鱼类 “三花、五罗、十八子”称谓考 我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气候寒冷,水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鱼类品种有很大的区域性特点,目前已知鱼类品种有105种,地方名贵鱼类及常见经济鱼类有40余种,民间流传的“三花、五罗、十八子”就是我省的地方名贵鱼类和常见的经济鱼类。 关于“三花、五罗、十八子”称谓的出处,目前无法得到具体的考证,只能说出自过去民间“鱼梁子”的渔民,他们在长期的捕鱼生产中,观察和描述常见和喜爱鱼类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再配上地方俚语,顺口的称谓就以此流传开来,形成了“地方名”,而后不仅仅在渔民之间流传,很多文章和专业学者都曾经引用过这些称谓。关于这些“土著性称谓”(地方名)和“学名”之间的关系,除了“三花”外,目前“五罗”和“十八子”都有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因为不涉及学术上的争议,所以至今也没有一个规范性的说法。以往工作之便,走访过一些老渔民、老“把头”,也请教过一些专家和学者,这次在牡丹江地区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又参考了一些有关资料,同时也为了方便“土著性称谓”和“学名”之间的引用,特撰此文,也请斧正。 一、三花:(鳌花、吉花、扁花) 1、鳌花—鳜鱼Siniperca chua_tsi (Basilewsky). 鲈形目Perciformes 鲈亚目Percoidei 鱼旨科Serranidae 鳜鱼属Siniperca .

2、吉花—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 .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鮈亚科Gobioninae 鱼骨属Hemibarbus . 3、扁花—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ilewsky).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鳊属Parabramis. 二、五罗:(哲罗、法罗、胡罗、铜罗、雅罗) 1、哲罗—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 . 鲑形目Salmoniformes 鲑亚目Salmonoidei 鲑科Salmonidae 鲑亚科Salmoninae哲罗鱼属Hucho. 2、法罗—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Ridhardson).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鲂属Megalobrama . 3、胡罗—黑龙江鰟鮍鱼Rhodeus sericus (Pallas) .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鳑鮍亚科Acheilognathinae 鳑鮍属Rhodeus. 4、铜罗—梭鲈鱼Lucioperca lucioperca (Linnaeus). 鲈形目Perciformes 鲈亚目Percoidei 鲈科Percidae梭鲈属Lucioperca . 5、雅罗—东北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Dybowski) .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 雅罗鱼属Leuciscus . “五罗”中有争议的是铜罗,少数人认为是“板黄”(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Bleeker);多数人认为是与“板黄”相类似的鱼

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基层农技推广 2013,1(7):47-49 经验交流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1835886.html, ·47· 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李 军 (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 111000;联系人E-mail: lj_nwafu@https://www.360docs.net/doc/cf11835886.html,) 摘 要:我国土著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经济价值。由于土著鱼类的栖息地不断减小, 其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所以有必要进行科学养护。保护栖息地以及建立保护区;在科学养护的基础上,进行土著鱼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土著品种的弊端。 关键词:科学养护 土著鱼类 渔业经济 引言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此诗道出了渔民劳作的艰辛,但同时也反映了土著河鱼—松江鲈鱼的鲜美。赞誉土著鱼类美味的诗文颇多,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清人徐鹄庭在《汉口竹枝词》也写道:“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自古以来,土著鱼类就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久负盛名,这些赞美之词,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随同这些名家名篇而千古流传。 土著鱼类属于土著品种范畴,土著品种也称本地物种或当地物种,顾名思义,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区及其自然传播范围内(即在其自然占领的或无需人类直接或间接引种也能占领的分布区内)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的分类单元。 我国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按水系分主要有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七大水系,另外有内陆河流塔里木河和主要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灵渠。辽阔的水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鱼类因其特殊的生活史和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不同,演化成品种众多的土著鱼类,如我国长江、黑龙江水系和钱塘流域 的蒙古红鲌,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白斑狗鱼,黄河水系的黄河鲶、黄河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澜沧江下游叉尾鲇、云南抚仙湖的抗浪鱼、澜沧江水系的丝尾鳠、云南滇池的滇池金线鲃、斑鳜、拉氏鱥、松江鲈鱼、兴凯湖翘嘴鲌、云南陆良鲇鱼、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秦岭细鳞鲑、长江鲥鱼、盛产于嘉陵江的中华倒刺鲃、我国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附属湖泊中的似刺鳊鮈、瓯江刺鲃等等。 1 土著鱼类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 1.1 生态效益 土著鱼类是庞大生物网络中重要的一员,是在特定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青海湖是以水生生物—鸟类—草原为主的湖泊生态,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土著鱼类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优势种类,青海湖裸鲤每年5~8月洄游到河流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了丰富食物条件,形成了青海湖独特的鱼—鸟共栖生态系统,其种群对鸟类群体繁衍、青海湖生态环境和青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不仅仅作为一种生物资源,更重要的是会对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整体影响。

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组暑期三下乡服务队 蓝昭军2007年8月 引言 北江是珠江水系中第二大水系,鱼类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广东省的内河渔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酷渔滥捕,拦河水利工程没有配套过鱼设施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北江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北江捕捞产量一直持续下降,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如唇鱼等已由盛而衰,由衰而竭,面临灭绝的危险;中华鲟、鲥鱼等自六十年代以来在北江已经绝迹;昔日重要的经济鱼类如桂华鲮、倒刺鲃等自九十年代以来在北江也面临濒危的处境。八十年代初期,北江渔业捕捞产量只有五十年代中期的约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对北江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但这些都必须以北江鱼类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为前提。 一、调查目的 了解如今北江鱼类资源具体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造成鱼类资源锐减的原因,为科学地恢复北江鱼类资源提供基础材料。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1)、北江流域韶关与清远段渔民。大部分在40岁—70岁之间,文化水平较低,靠打鱼为生。 (2)、韶关市区及清远市区市民。选择买河鱼的市民进行调查,一般对河鱼有相对较多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1、对渔民和普通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以由我们向对方提问并作记录的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100%。 2、跟渔民出河捕鱼,或者到河里寻找正在捕鱼的渔民,直观了解北江鱼类资源的现状。 四、调查时间:2007年7月11日―2007年7月18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对渔民主要的捕鱼方法、捕获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造成鱼类资源现状的原因进行了调查。针对渔民和市民的问卷各一份,分别向渔民和市民提出了二十七个及十七个问题(见附录1、2)。 六、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以及结合我们跟渔民出去捕鱼的亲身感受,发现北江的渔业资源现状令人堪忧。 (一)鱼类资源现状 1、鱼类资源急剧下降 调查发现,37.93%的渔民平时一天的渔获量少于2.5kg,37.93%的渔民平时一天的渔获量在2.5kg—5kg之间,只有6.89%的渔民平时每天经常捕到10kg 的鱼,而这少数渔民用的是较大的渔船。另外,93.10%的受访渔民及53.57%的受访市民表示由于北江鱼类资源的剧减,北江上渔船和渔民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在我们跟随清远市渔政支队清城大队的飞艇出河寻找正在捕鱼的渔民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渔民捕到的是一些个体很小的鲮鱼和赤眼鳟等,而且总量均不多。 渔民告诉我们,80年代的时候,一天一般都可以捕到25kg以上的鱼,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00kg,而且以大鱼为多。 由上可知,北江鱼类资源已经急剧下降,鱼类的种群数量大不如前。 2、名贵、特色鱼类越来越少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概论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概论 期中作业 1、请分析莫高窟艺术在不同的三个时期他所表现得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哪些差别? 参考资料: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 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 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 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 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2、请分析兰州黄河风情线开发中的文化旅游资源的不足与对策。 参考资料: 兰州市政府规划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不到8年时间,黄河两岸相继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西游记雕塑、平沙落雁雕塑、近水广场、亲水平台、东湖音乐喷泉、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绿色公园和其他沿河景观。 兰州的黄河风情线与其他城市的一些景点相比,还存在着总体规划亟待完善、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明等问题,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黄河风情线还有亟待提升改造的地方。

太湖野生鱼类知识普及

太湖野生鱼类知识普及 银鱼 银鱼是太湖重要经济鱼类,位太湖特产太湖三白之首。太湖银鱼分为四种,分别为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 (Wu)、乔氏短吻银鱼S. jordani (Wakiya et Takahasi)、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 brachyrostris (Fang),其中前两者产量最大。 【生物学特性】 中文名:陈氏短吻银鱼,曾用太湖短吻银鱼、太湖新银鱼等名 英语名:White Bait, Ice Fish, Glass Fish 学名: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 (Wu) 俗名:面丈鱼、面条鱼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营养价值】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宣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新鲜银鱼可食部分每百克含:水分89.0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晒干后的银鱼干每百克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0克,热量1709.4千焦,钙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食用方法】 银鱼干不可直接食用,请参照连家船菜谱烹饪熟制后方可食用。 【连家船菜谱】 银鱼干炒青椒 配料:银鱼干、青椒丝 辅料:白糖、精盐、啤酒、油、味精、胡椒粉、姜、大蒜、葱。 烹饪方法: 1、先将银鱼干放入啤酒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沥水。 2、先往锅内倒入油烧热,然后倒入青椒丝翻炒几下再放入银鱼干继续翻炒几下,倒入少许啤酒、盐、糖、姜、大蒜稍微翻炒几下,盖上锅盖烧2-3分钟。 3、起锅前放入味精,胡椒粉,葱,装盘。 红烧银鱼 主料:太湖银鱼或连家船冻银鱼 辅料:青椒、食用油、酱油、料酒、精盐、白糖、胡椒粉、姜、大蒜、葱。 烹饪方法:

太湖水质与太湖水产养殖(调研报告)

太湖水质与太湖水产养殖(调研报告) 摘要:由于太湖水质的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出台了关于拆除西太 湖围网养殖,东太湖围网养殖压缩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将影响太湖周边大部分水产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只要通过调节水产养殖的比例和改善各种养殖的饲料配方,最大限度的减少水产养殖对太湖水质的污染以扩大养殖面积,缓解水产养殖户的经济压力和长三角地区如蟹等水产的供应。 关键词:太湖水污染、蓝藻、水产养殖、太湖蟹 一、太湖的重要地位 水是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现象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维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纽带。我国水资源短缺,需求量较大,生态系统也需要水来维护。城市是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区域,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水资源质量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水资源不仅具有生活利用功能,还有灌溉、工业利用、生态环境利用等功能,水资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打开地图会发现,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话,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血管”。 二、太湖附近的现状 1.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湖水域受纳了大量污(废)水,水体污染严重,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区。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十五”期间,太湖湖体水质比2000年有所好转,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指标均达到“十五”计划目标,湖体西部沿岸区和湖心区的总氮、综合营养指数指标有所改善。太湖的总体水质基本达到水域功能类别III类水要求但反映富营养化程度的总氮和总磷指标存在超过III类水质标准现象[1]。(详细分析见表一) 但是,2007年5月份,无锡太湖蓝藻提前暴发,水体变色发臭。5月28日前后,居民用水开始感觉到明显异味,其后,情况愈加严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腥臭难闻,不仅无法正常饮用,甚至洗衣、洗澡等都成问题[2],这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给城区100多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太湖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2010年4月17日,我们驱车去了苏州市东山镇,东山镇三面被太湖环绕,经我们实地考察,采集水样(如图二所示)并拍摄了相关照片并且对采取的水样进行研究(如图三),发现东山附近的太湖的水质并没有受到太多蓝藻的影响,在太湖的中央位置,水是很清澈的。太湖和与太湖相连的内河的水质的差别较大,连接其的桥便成了明显的分界线。在桥的内侧是渔船的聚集地(如图一),有部分的是纯粹的渔民,生活都在船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所以在太湖的边缘有渔民的地方蓝藻的数量较多。桥的外侧是太湖,相较于河内,蓝藻的数量明显下降。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合同书 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起止时间: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电话: 电子邮件:

共同条款 开放基金课题的设置是重点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完善开放课题管理,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经开放课题资助方(实验室,甲方)和课题承担方(乙方)共同协商,就如下共同条款取得一致意见: 1.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并加盖公章后,合同即开始生效。 2.乙方必须遵守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之规定。 3.乙方应按年度计划开展研究,并按规定向甲方提交年度课题执行情况的书面材料。若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则甲方可视为乙方自动放弃课题,将终止拔款,并告其所在单位追究责任。 4.乙方凡无正当理由或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如灾害等)终止课题或未完成课题,甲方除告乙方所在单位追究责任与追回所拔经费外,并取消乙方及所在单位申请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资格。 5.若乙方承担一般开放课题,必须发表一篇学报级论文,承担重点课题必须发表一篇SCI论文,发表论文格式如下: 论文题目:XXXXXXXXXXXXXXXXX * 作者标注:申请人1,2,……,实验室固定人员 1 ? 单位标注:1)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00 2)申请人单位 内容:…… 脚注:* XXXX项目资助

?通讯作者 乙方发表的其它文章只需脚注为甲方资助即可。 6.资助经费分两次拔付,合同签订后二个月内,甲方应及时拔付第一次资助经费。乙方提交第一年度执行情况材料后,甲方即拔付第二次资助经费。 7.课题结束后,乙方应及时向甲方提交工作总结、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并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查、验收。 8.开放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按有关成果监定管理办法,组织鉴定和申报,其成果属实验室和完成者单位共有。 9.在课题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均不得单方面修改合同内容,若需修改某项内容,需向对方提出理由,经对方同意后由双方商定作相应修改。 10.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签约双方 开放课题设置方(甲方)开放课题承担方(乙方)(公章)(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财务负责人(签字): 开户银行及户名: 银行帐号: 年月日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