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宽带交换技术期末总结

南邮宽带交换技术期末总结
南邮宽带交换技术期末总结

ATM

1. ATM信令是随路信令还是共路信令?共路

2. 画图说明ATM参考模型控制面的结构,并说明与用户面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1)在信令

适配层,用

户面可以用

AAL1,AAL2,

AAL3/4,AAL

5协议;

控制面只能

使用AAL5

协议。

(2)在高层:

用户面高层

协议为TCP

等;

控制面采用Q.2931或B-ISUP等协议。

3. 元信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建立,维护和释放用户网络接口处的信令链路svc

4. 元信令位于ATM参考模型哪个面中的哪一层?管理面的ATM层

5. ATM参考模型中控制平面的适配层采用哪个AAL?(ATM 信令适配层SAAL(Signaling ATM Adaptation Layer)采用哪个AAL?)AAL5

7. SAAL中SSCF在UNI接口和NNI接口的功能相同吗?不同对,UNI接口使用Q.2130 协议完成Q.2931 与SSCOP 格式的映射;对NNI 接口使用Q.2140 协议完成B-ISUP的消息传递部分MTP 3与SSCOP 格式的映射。8. CAC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执行CAC时依次有哪些步骤?

在呼叫建立阶段,用户需要把自己的业务流特性和参数以及它所要求的服务质量(QOS)告知网络,网络根据其资源被占用的情况和用户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是否接纳这个呼叫。用户首先发起一个呼叫,并向网络申报有关的业务量参数;

(1)用户首先发起一个呼叫,并向网络申报其有关的业务量参数。

(2)网络根据网络特性和运行状态与用户协商,形成一个连接业务描述器,该描述器交由UPC负责监控。(3)当网络资源不足时,则拒绝接受这个新的连接;(4)对已经接受的连接,网络应分配给它合适的网络资源。

9. 采用令牌桶算法后,对一致/不一致信元的处理有哪些方法?

(1)直接丢弃不一致的信元

(2)对不一致的信元打上标记,进入网络。(3)缓冲不一致的信元

(4)缓冲器溢出后,对不一致的信元打上标记,进入网络。

10. 你学了哪些ATM网络的业务量控制方法?

CAC、UPC/NPC、优先级控制、网络拥塞控制、选择性信元丢弃、流量整形

11. 选择性信元丢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说明其原理。push out (缓冲器完全共享)和门限法(缓冲器部分共享)。

push out:高、低优先级信元在全利用度上共享同一缓冲器。如果节点缓冲器不满,则高、低优先级信元都能得到服务。当缓冲器满时,新到达的低优先级信元被丢弃;对新到达的高优先级信元,要查看一下此时缓冲器中有无低优先级的信元在排队;如果有,则把某一低优先级信元拉出缓冲器,腾出的空间让给高优先级信元。如果队列中没有低优先级信元,则新到达的高优先级信元同样被丢弃。

门限法:缓冲器部分共享法是让高、低优先级信元部分地共享同一缓冲器的逻辑区,在这段被共享的存储器区内,允许高、低优先级信元平等进入、平等服务。但是一旦排队的信元数超过了某一门限,只允许高优先级的信元进入缓冲器排队,而丢弃到达来的低优先级信元

MPLS

1. MPLS技术结合了ATM第2层的交换技术和IP第3层的什么技术?

路由技术

2. MPLS中如何防止标记绑定报文(label mapping)循环?

(1)TTL法(跳数计数法)

(2)路径向量法

3. 说明MPLS的标记域的结构。

Label:

20比特,

标记值字段,用于转发的指针

Exp:3比特,保留,通常用做CoS

S:1比特,栈底标识

TTL:8比特,该字段指定IP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

4 .FEC是什么?LDP是什么协议。

FEC——转发等价类LDP——标记分发协议

5. LSR和LER的设备包括了哪两个平面?数据面和控制面

标记转发信息表位于哪个平面?数据面

对比LSR和LER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数据面不同,控制面相同。

LSR是MPLS

的核心交换机,它负责标记交换和标记分

发功能,主要转发标记分组和信元。 LER 位于MPLS 的网络边缘,进入到MPLS 网络的流量由入口LER 分为不同的FEC 并请求相应的标记。入口LER 提供流量分类和标记映射,出口LER 负责去除标记。 6. LSP 的建立有哪两种方式?什么是显式路由?(对比逐跳的hop-by-hop 路由) (1)逐跳建立(2)显示路由

逐跳路由是每一节点独立地为每一个FEC 选择下一跳路由器。而显示路由是入口LSR 指定好分组在网络中的路由,即规定好部分或全部的路由。

7. LSP 的建立方向是?标记请求消息(lable request)的方向?

LSP 建立方向:从下游到上游。 请求消息:从上游到下游。

8. 什么是LDP 对等体?LDP 协议消息分为哪几类?LDP 协议工作分为哪几个阶段?说明这几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LDP 对等实体是指在其间存在着LDP 会话,使用LDP 来交换标记和FEC 映射信息的两个LSR/LER 。 发现消息,会话消息,通知消息,公告消息。 (1)发现阶段

(2)LDP 会话建立与维护阶段。

(3)LSP 建立维护阶段。 (4)LDP 会话撤销阶段。

9. LDP 标签分发处理过程规定,标签分配模式有哪些?标签控制模式有哪些?标签保留方式有哪些? 分配:下游按需分配和下游自主分配。 控制:有序方式控制和独立方式控制 保留:保守方式和自由方式

10. 说明一个IP 报文从入口LER 到出口LER ,MPLS 网络中各路由器对该报文的处理过程。

入口LSR 进行标记映射并在IP 报文上添加标记,之后的LSR 进行标记交换,出口LER 去除标记。

11. VPN 结构中,CE 、PE 、P 的中英文含义分别是什么?BGP MPLS VPN 中,RD 的作用是什么?RT 的作用是什么?

CE(custom edge router):客户边缘路由器PE(provider edge router):运营商边缘路由器

P(provider router):运营商核心路由器。

路由区别,区别来自不同的VRF 路由消息。

路由目标:实现vrf 之间的路由发布和交互,表达每个vrf 发出和接受路由的喜好。

12. 简述MPLS/BGP VPN 报文的转发过程。

CE 路由器将一个VPN 分组发给入口PE 路由器后; 入口PE 路由器查找对应的VRF 表,从VRF 表中得到VPN 标签、初始外层标签以及到出口PE 路由器的输出接口。 VPN 分组被入口PE 路由器打上两层标签之后,发送到

相应LSP 上的第一个P 路由器。

骨干网中P 路由器根据外层标签逐跳转发VPN 分组,直至最后一个P 路由器弹出外层标签,将只含有VPN 标签的分组转发给出口PE 路由器。

出口PE 路由器根据VPN 标签,查找MPLS 路由表得到对应的输出接口,在弹出VPN 标签后通过该接口将VPN 分组发送给正确的CE 路由器,从而实现了整个数据转发过程。

13. 什么是倒数第二跳弹出?

在倒数第二个路由器就将标签弹出,直接将IP 报文转发给最后一跳路由器。

14. 填标记转发信息表,完成标签交换路径LSP 形成。 15. LSR 、LER 是什么设备?能够处理不带标签IP 报文的是哪个?

标记交换路由器LSR 标记边缘路由器LER 是LER

SS:

1. 绘图:直联情况下一次消息流程。 INVITE 100TRYING 180RINGING 200 OK ACK BYE 200OK

2. 概念:终端、关联域。H.248几个消息、各消息方向。 终端:能够发送或接收一条或多条媒体流的逻辑实体。 关联域:表示一组终端之间的联系。

ADD :MGC →MG 增加一个终端到一个关联域中

Modify :MGC →MG 修改一个终端的属性、事件和信号参数

Subtract :MGC →MG 从一个关联域中删除一个终端 Move:MGC →MG 将一个终端从一个关联域中移到另一个关联域中

Auditvalue: MGC →MG 获取有关终端的当前特性,事件、信号和统计信息

Auditcapability:MGC →MG 获取一个媒体网关的容量性能指标

Notify:MG →MGC MG 将检测到的事件通知给MGC ,如摘机事件 Servicechange:【双向】MG 向MGC 报告一个或者一组终端将要退出或者进入服务,或者MGC 报告MG 即将开始或者已经完成重启

3. MGC/MG/SG 功能;H.248/SIGTRAN/SIP 使用的接口、涉及到的功能实体。

MGC :软交换机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具有实

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和控制的核心。

MG:媒体网关,分为中继网关,接入网关和综合接入设备。实现媒体流的互通。

SG(信令网关):完成SCN和IP网络的信令互通。提供SS7信令点和IP网络内呼叫控制实体的双向信令接口,实现SCN信令信息的中继,转换或终结处理。

MGC-MGC SIP

MGC-MGW H.248

MGC-SG SIGTRAN

4. SIP网络中的几个服务器的功能。

UA:UAS用于接收请求/UAC用于发起请求

PS:代理服务器为其他客户端提供请求的转发服务。Registrar:登记服务器接受登记请求的服务器

LS:定位服务器用来给SIP转发或者代理服务器确定被叫方位置使用的。

Redirect Server:重定向服务器产生3XX应答,指示客户端连接别的URI。

5. 简述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和各层的主要功能。

接入层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

传送层完成数据流(信令流和媒体流)的传送。

控制层完成呼叫控制功能,提供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业务层提供业务能力上的支持。

6. 简述软交换与传统程控电话交换的不同之处。

传统的电路交换机的各个功能模块通过交换机内部交换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

而软交换网络将各个功能模块独立开来,用不同的物理实体实现不同的功能,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功能扩展。并通过统一的IP网络将各物理实体连接起来,构成了软交换网络。

7. 说明软交换网络的业务提供方式。

(1)由软交换设备直接提供

(2)通过连接智能网SCP提供

(3)通过SIP应用服务器提供

(4)通过PARLAY应用服务器提供

8. SIGTRAN协议包括哪几层? 绘图:画出SIGTRAN协议栈结构。说明SCTP协议的主要功能.

分为IP协议层、信令传输层、信令传输适配层和信令应用层

功能:偶联的启动

与关闭、流内顺序

传递、用户数据分

段、证实和避免拥

塞、数据块捆绑、

分组的有效性验证、通路管理

9. 简要说明我国运营商在建设软交换网络时的步骤。(1)实现长途网的优化改造。分流长途语音业务,并逐步

将长途业务转向软交换网

(2)替换和新建本地网功能。

(3)提供新型增值业务。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

1. 3GPP R5版本定位于提供IP实时多媒体业务,核心网在PS基础上增加了IMS。对

2. IMS中,S-CSCF到AS的业务触发是基于iFC进行的。()对

3. IMS网络架构中,属于会话控制层的网元有哪些?I/S/P-CSCF MGCF MRFC

4. IMS网络体系结构的应用层中有几类应用服务器?说明IMS网络的业务提供功能。

SIP AS、OSA AS、IM-SSF

业务提供方式:

在IMS系统中,实现了业务与控制的完全分离,所有的业务都是通过应用服务器来提供的,业务逻辑驻留于应用服务器中,用户数据统一存储在HSS,如图2所示。图中的应用服务器包括三类:SIP应用服务器,OSA应用服务器及 IM-SSF。SIP应用服务器(SIP AS)用于实现基于SIP的增值应用;SIP/OSA应用服务器(SIP/OSA AS)通过OSA业务能力服务器(OSA SCS)与IMS核心网进行交互;而 IM-SSF用于支持IMS用户使用现有智能网的能力。目前IM-SSF支持使用CAMEL的业务能力,为考虑固定网络的智能网业务,IM-SSF的功能可以扩展到对INAP的支持。

IMS触发机制

IMS 的业务触发机制是基于iFC(Initial Filter Criteria)实现的。业务的触发在 S-CSCF 中完成,业务数据在注册阶段从HSS中下载到 S-CSCF 中,包括 Initial Filter Criteria。在收到用户会话请求后,S-CSCF 首先检查Initial Filter Criteria 中的触发标准是否满足,然后再进行到用户的路由和呼叫控制。如果满足则通过ISC 接口的SIP 消息,将业务触发到对应的业务平台。业务平台然后根据业务的既定逻辑流程,通过SIP 消息对S-CSCF 中的业务进行后续控制。

5. 说明P-CSCF、S-CSCF和I-CSCF的功能;说明HSS、SLF 的功能。

P-CSCF提供代理(Proxy)功能

S-CSCF处于核心的控制地位,负责注册鉴权和会话控制,执行基本会话路由功能,并根据IMS触发规则,进行到AS的增值业务路由触发及业务控制交互

I-CSCF提供本域用户服务节点分配、路由查询以及IMS 域间拓朴隐藏功能

HSS归属用户服务器集中存放用户信息的数据库

SLF签约位置功能为用户定位相应的HSS

6. 简述用户注册流程

7. 中英文解释:P-CSCF/I-CSCF/S-CSCF、MRFP/MRFC、BGCF。

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代理I:查询s:服务

MRFC(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

MRFP(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

BGCF(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出口网关控制功能

8. IMS网络中,SIP使用在哪些接口?

NNI接口: P/I/S-CSCF之间,CSCF与BGCF/MGCF/MRFC等实体间,BGCF与BGCF/MGCF之间

UNI接口:UE和P-CSCF之间

ISC接口:S-CSCF与IMS AS之间

9. IMS的入口点IP地址对应的网元是(P-CSCF )

10. 从HSS下载用户信息和与业务相关数据的功能实体是(S-CSCF )

11. IMS网络中,不同的CSCF之间的接口采用(SIP )协议。MGCF与IMS-MGW之间的接口采用(H.248 )协议。

12. IMS系统中,(私有)标识主要用于鉴权和认证;(公有)标识主要用于在业务呼叫时作为对外可寻址的标识;(公有标识、私有标识)

13. DNS、ENUM的功能?

DNS(Domain Name System)服务器负责URL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ENUM(E.164 Number URI Mapping)服务器负责电话号码到URL的转换

14. 请根据你的理解,IMS网络比传统PSTN、智能网具有哪些优势,对运营商和最终用户带来的好处有哪些?(1)快捷提供多媒体业务

(2)提高用户体验

(3)提高用户忠诚度

(4)增加运营商收益15. 你认为未来网络会有什么特点?(1)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2)业务和底层技术相分离

(3)自由接入

(4)通用移动性

(5)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

南邮 通达 交换技术 复习

交换期末复习 water 第五章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 IDN :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 (综合数字网)(用户至交换机为模拟信号) 1、 ISDN 的四个基本特征:【P137-138】 以数字电话网为基础;从主叫用户至被叫用户全程 为数字连接;标准的入网接口;多种业务综合。 2、 ISDN 用户 – 网络接口配置【P141 图5.1.2】 NT1,NT2,TE1,TE2,TA 的作用 TE 为终端设备,NT 为网络终端, SL 为从交换机至用户设备的用户线; NT 分为两个功能群:1型网络终端NT1和2型网络终端NT2。 NT1负责和用户线的物理连接; NT2具有交换和集线功能。 终端设备可划分为两类:TE1(ISDN 标准终端), TE2(非ISDN 标准设备) 用户和网络的分界点为T 参考点。 为了使TE2能接入ISDN ,配备了终端适配器TA ,将相应的终端接口转换为标准ISDN 接口。 3、 数字用户线的三种技术 【P143】 频分法(FDM )、时间压缩法(TCM )、回波抵消法(EC ) 4、 电信交换和ISDN 的电路释放方式的不同 电信交换中的3种电路释放方式分别为主叫控制、被叫控制和双方互不控制。 ISDN 中呼叫释放采用双方互不控制复原方式。 5、 ISDN 的终端业务和补充业务的定义和分类 【P139-140】 承载业务 用户终端业务:由网络和终端设备共同向用户提供的通信业务,是在相应的承载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层功能而形成的,它包含了ISO 的1-7层的全部功能(电话、智能用户电报、G4传真、混合方式、可视图文、用户电报,其中电话和用户电报只能用电路方式) 补充业务:业务的附加功能,他总是和承载业务或者用户终端业务一起提供的,不能单独存在,目的是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承载或用户终端业务。(号码识别类附加业务、呼叫提供类附加业务、呼叫完成类附加业务、多方通信类附加业务、社团性附加业务、计费附加业务、外加信息传送类附加业务) 6、 ISDN 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信令和网络-网络接口(NNI )信令【P150-151】 UNI 信令指的是S/T 接口上的信令协议,由D 信道传送。和一般的接入段信令一样,它由三层协议组成: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呼叫处理层,统称为1号数字用户信令(DSS1)。 NNI 指的ISDN 交换机之间的信令,用于在ISDN 交换机之间传送呼叫控制信息。从功能上讲,仍然属于7号信令的范畴,其应用层协议为ISUP 。 书P151 图5.3.1 DSS1的分层协议 分布图 TE1的1对应物理层、2 对应数据链路层、3对应呼叫处理 层 TE1 用户终端、 LT 线路终端、 ET 交换机终端 8、ISDN 的用户接口的两种标准类型(信道类型;接口类型;信道速率;某接口用户可用速率) 【P142】 3种信道类型:B 信道,容量64Kb/s ,用以传送业务信息流;D 信道,容量为16Kb/s 或64Kb/s ,用以传送信令,需要时也可传送少量的分组数据;H 信道,由几个B 信道捆绑组成,用于传送高速业务信息流。 ISDN 的用户网络接口的有两种标准类型: 基本速率接口(Basic Rate Interface, BRI )该接口包括2个B 信道和1个16Kb/s 的D 信道,常称为2B+D 接口 用户可用速率: 144Kb/s (2*64+16) S/T 接口速率192Kb/s U 接口速率160 Kb/s 基群速率接口(Primary Rate Interface ,PRI )该接口包括30个B 信道和1个64Kb/s 的D 信道,常称为30B+D 接口,用于连接ISDN 用户交换机等大容量用户。 用户可用速率:1984Kb/s (30*64+64) S/T 和U 接口速率2048 Kb/ 第六章 移动交换 1、图6.1.1 PLMN 功能结构,图中各网元名称和功能特点,各个接口的位置。【P167-168】 TE NT 交换机 TE1TE 2TA NT 2NT 1交换机R 用户设备S U U S (a)简要示图SL SL (b)详细示图 SL :用户线T

交换技术试题库华为数通题库

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试题库 华为大学数通培训部

目录 1.1单项选择(13题) (3) 1.2 多项选择(3题) (5) 1.3 判断题(3题) (6)

1.1单项选择(13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1865190.html,N Switch 工作在ISO/OSI参考模型的__________。( B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VLAN的划分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 D ) A、基于端口 B、基于MAC地址 C、基于协议 D、基于物理位置 3.一个VLAN可以看做是一个_________。(B) A、冲突域 B、广播域 C、管理域 D、自治域 4.带有802.1Q标记的以太网帧格式中VLAN ID占几位bit?( C ) A、8 B、10 C、12 D、14 5.IEEE 802.1Q的标记报头将随着使用介质不同而发生变化,按照IEEE802.1Q标准,标记 实际上嵌在________。( C ) A、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前 B、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中间 C、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后 D、不固定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LAN Switch主要是根据数据包的MAC地址查找相应的IP地址,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B、LAN Switch可以不识别MAC地址,但是必须识别IP地址 C、和共享式Hub比较起来,LAN Switch的一个端口可以说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 D、LAN Switch在收到包含不能识别的MAC地址数据包时,将该数据包从所收到的端 口直接送回去 7.启用STP的缺省情况下,以下哪个交换机将被选为根桥(A ) A、拥有最小MAC地址的交换机; B、拥有最大MAC地址的交换机; C、端口优先级数值最高的交换机; D、端口优先级数值最低的交换机; 8.STP协议中关于端口路径花费,下面描述正确的为(B ) A. 用户无法对其进行配置 B. 如果用户将其配置为缺省值,则实际费用值会根据实际链路速率进行计算 C. 路径费用只取决于用户的配置 D. 建议用户对所有端口的路径费用值进行配置,这样可以优化网络结构 9.生成树算法最优原则两条配置消息C1,C2,它们的优先级应该按()顺序比较确定: (A) A RootID,RootPathCost,TransmitID,PortID B RootPathCost,TransmitID,PortID,RootID C TransmitID,PortID,RootID,RootPathCost D PortID ,RootID,RootPathCost,TransmitID 10.下面关于多生成树MS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MSTP同RSTP一样,使用同样的配置消息进行生成树的计算; B、MSTP同时兼容STP、RSTP。STP、RSTP两种协议报文都可以被运行MSTP的交换 机识别并应用于生成树计算; C、MSTP同RSTP一样,使用配置消息进行生成树的计算,只是配置消息中携带的是交 换机上MSTP的配置信息; D、MSTP和RSTP能够互相识别对方的协议报文,可以互相兼容。而STP无法识别MSTP 的报文,MSTP为了实现和STP的兼容,设定了两种工作模式:STP兼容模式,MSTP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试题库完整

《现代交换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2.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系统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网(DSN)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 和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控制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比特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64kb/s。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容的交换。 12.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同一条复用线(母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 的交换。 13.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 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容是20。控制存储器的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或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容的交换)。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控制存贮器CM,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 2i≥j 。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8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256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CM1的46号单元的容置为2。 21.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 4 个 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512×512的T接线器。

南邮网络技术复习试题

《IP网络技术基础》试卷 一、LAN技术(12分) 1、说明LAN中冲突域和广播域的概念,并且分别写出以下三图的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 数。 Hub(集线器)Switch(2)(二层交换机)Router(路由器) 冲突域:144 广播域:114 ·冲突域是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 ·广播域是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 二、IP编址(15分) 1、什么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如果是受限广播呢 目的IP: 目的IP:.255/24 2、请问主机是否接收该IP数据报,为什么 ·源IP:目的IP:/24 ·因为网络号全0表示本网络,且主机号相同,所以可以接收。 3、在下列地址块组中,哪个组可以构成超网,其超网掩码是多少(a) 4、 a 5、 6、 7、 【解析】在构造超网时,有三点需要注意:

(1):地址块必须是连续的<排除d> (2):待合并的地址块的数量必须是2的n 次幂<排除c> (3):被合并的c 类网络的第一个地址块的第三个字节的值必须是待合并地址块的整数倍<排除b> 4、下图所示为6to4自动隧道。6to4地址表示方法:2002:ab :cd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ab :cd 是用十六进制表示的IPv4地址)。写出隧道源和宿的v4地址。 源: 宿:20 三、 分组的转发(10分) 下面是路由器R 的路由表。 a. 说明表中每一行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路由。 b. 试着画出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 四、 IPv4和IPv6互通(10分) ●ISATAP 隧道技术 ■部署ISATAP 的前提条件 PC 需是V4/V6双栈PC ;有一台支持ISATAP 的路由器;主机首先需要知道ISATAP 路由器的IPv4地址。 直接转发路由 特定网络路由 默认路由

北京大学现代交换原理试题

1、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D) A.光纤技术 B.终端技术 C.传输技术 D.交换技术 2、人类用电来传递信息最早是(B) A.电话 B.电报 C.收音机 D.电视 3、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称为( A ) A.电信 B.竹信 C.通信 D.通讯 4、将含有信息的消息转换成传输介质能接受的信号形式的设备是( C ) A.终端 B.终端 C.编码器 D.译码器 5、N个终端采用全互连方式组成的通信网需要(A )条线路 A.N*(N-1)/2 B.N-1 C.N*2 D.N 6、面向连接网络建立的连接有( A )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实连接 C.虚连接 D.有线连接 7、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 B )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 D.业务网和支撑网 8、信道在每帧中固定出现的信道是(B ) A.标志化信道 B.位置化信道 C.物理信道 D.逻辑信道 9、信息网络按技术层次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 A ) A.支撑网 B.有线网和无线网 C.固定网和移动网 D.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0、交换节点泛指通信网中的各类交换机包括通信接口、控制单元信令单元和( B ) A.用户电路 B.交换网络 C.中继电路 D.控制系统 11、将一个交换单元分为集中型、分配性和扩散型是按照( C ) A.信息流向 B.交换的信号 C.出入线数 D.交换的速率 12、通过用物理分开的一套矩阵接触或交差点的动作来确定传输通道路径的交换称为B A.时分交换 B.空分交换 C.频分交换 D.码分交换 13、智能建筑的三大功能系统是大楼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 A ) A.通信自动化 B.监控自动化系统 C.门襟自动化系统 D.计算机网络系统 14、窄带交换指传输比特率低于(A)的交换 A. 2Mb/s B.8Mb/s C.12Mb/s D.56Kb/s 15、交换单元的入线数与出线数相等叫做 ( C ) A.扩散型 B.集中型 C.分配型 D.无阻塞型 16、分组交换中数据报属于()方式,而虚电路属于( B )方式 A.面向连接、无连接 B.无连接、面向连接 C.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D.数据交换、电话交换 17、交换虚电路是( A ) A.临时连接SVC B.永久链接PVC C.专线 D.物理链路 18、流量控制是(C )必须的 A.电路交换网 B.数据交换网 C.分组交换 D.电话网 19、分组交换中数据报工作模式类似 ( D ) A.PCM B.电路交换 C.ATM D.报文传输方式 22、分组型终端PT是指(C)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过的)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过的)

智能网的目标是将其功能用于所有通信网络。(√) 智能网对网络资源的固定分配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智能网新业务是通过由业务平面到GFP的映射,再映射到物理平面上完成。(×) 4、800号业务的号码是由800(业务接入码)+KN1N2(数据库标识码)+ABCD(用户号码)组成。(√) 1.下一代网络(NGN)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的网络。(√) 2.软交换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众家之长,形成分层、半开放的体系架构。(×) 3.软交换技术应支持各种电路和分组电话协议的第3层(呼叫控制信令)功能。(√) 4.软交换可以在复杂的系统中对几种类型的系统故障进行软硬件旁路,是不完全容错结构。(×) 1.光交换也是一种光纤通信技术,是全光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V ) 2.光交换的比特率和调制方式透明,不能提高

交换单元的吞吐量。(X ) 3.目前常用的光交换存储器双稳态激光晶体管和光纤延迟两种。(V ) 4.在光电路交换中,网络需要为每一个连接请求源端到目的端的光路。(V ) 1.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固定时分复用技术进行传送,只有当用户发送数据时才分配给实际的线路资源。(×) 3.分组交换采用了“存储—转发”方式,需要建立端到端的物理连接。(×) 4.SVC(交换虚电路)可同时与用户进行通信。(×) 1.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 ) 2.局数据对不同交换局均能适应,不随交换局的外部条件改变而改变。( × ) 3.基本级任务属于周期性任务,由时间表启动执行。( × ) 4.程序和系统数据一起称作系统程序。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案1上课讲义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 案1

习题答案 P15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话网提供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a、信息的传输时延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b、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 存储、分析和处理,也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c、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限制。 d、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的信息时,通信信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 通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 e、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f、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g、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络负载过重而呼叫不 通。 3、简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a、通信对象不同;语音通信是面向连接的,而数据通信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 通信需要定义严格的通信协议,而话音通信(非IP网络上的)则无须这么复杂。 b、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语音通信的差错率可高到10-3,而数据通信的差错率 要求低于10-8以下。 c、通信的平均持续数据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时间不同;数据通信的平均持 续时间一般在50秒以内、响应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而语音通信相应为5分钟和15秒。 数据通信速率一般受系统的数据流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影响。 d、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 4、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有哪些不足? 答: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的不足在于①使用电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低,原因不仅只是用户环路上只能进行模拟话音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和电话网络的交换方式以及其处理能力(面向连接 面向非连接)有关。②这种电话网利用电路交换分配固定电路资源的方式缺点是:一方面在数据量大时信道无法满足传输要求,另一方面在数据量很小时会很浪费网络传输资源。 5、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的方式? 答: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方式的原因是克服了电路交换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其利用率低的特点以及报文交换信息传输时

南邮交换技术试题

一、填空 1、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 的方式合适。 2、我国的7号信令网主要以方式为主,的比例较少。 3、交换机的用户级完成的功能;集中比一般为。 4、帧中继采用方式,向用户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固定长度的短分组决定了A TM系统特别适合和。 6、IEEE802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分为子层和子层。 7、TCP用于一次传送量报文的情况,UDP用于一次传送量报文的情况。 8、MGC不负责具体的传送,只是向发出指令,由后者完成话音信号的传送和格式转换。 9、目前IP电话的体系结构有基于的IP电话体系结构和基于 的IP电话体系结构。 10、第二层交换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的问题,它从技术 发展而来 11、OSI模型中,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或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 12、信令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等级可分为和两类。 13、在交换机的数字用户接口中,收发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的 传输。 14、帧中继网中,一般都由作为用户,负责构成帧中继的格式。 15、A TM是按进行统计复用的,在时间上的复用位置。 16、IEEE802参考模型只定义了层和层的功能。 17、TCP/IP 的核心是IP协议,IP协议提供主机间的传送能力。 18、可以将IP电话网关分解为和。 19、为了支持实时电话业务,IETF定义了RTP支持,定义了RSVP为呼叫保留。 20、A TM交换机是采用了第层交换技术的设备,传统电话交换机是基于第

层的交换设备。 二、判对错 1、在7号信令系统中,每个电路相关的SU中必须包含一个F,以识别该SU传送的信令属于哪一个话路。 2、虚电路分为两种: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 3、路由器分组的转发能力强,交换能力弱。 4、在OSI 参考模型中,链路层传送的基本单位是帧。() 5、7号信令数据链路的速率是64Kb/s。() 6、交换机中的半固定数据用来描述动态信息。() 7、对于SVC来说,只有数据传输阶段的操作,无呼叫建立和清除过程。() 8、虚通道VP表示属于一组VC子层ATM信元的路径。() 9、在局域网中最常见的是第二层交换机。() 10、IP是面向连结的技术。() 11、软交换的主要思路与综合交换机相同。() 12、电路交换对时延抖动不敏感,对时延敏感。() 13、VPI标识可以静态分配的连接。() 14、7号信令系统的本质是一个高速分组交换系统。() 15、程控交换机的成本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件系统。() 16、对于PVC,分组层的操作包括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呼叫清除。() 17、虚信道VC表示单向传送ATM信元的逻辑通路。() 18、不同局域网标准之间的差别主要在物理层和MAC子层。() 19、ATM是无连接的技术。() 20、NGN中发展最快的特性将是话音特性。() 21、在面向连接的网络中,连接建立阶段传递的控制数据中包含目的地地址。() 22、VCI标识可以静态分配的连接。() 23、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计算机或终端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 24、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分组。() 25、运输层传送的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包。() 26、在支持IP协议时,A TM处于第二层,IP协议处于第三层。()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信令的控制方式分为非互控、半互控和全互控三种。 2、信令按照传递区域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按照传递通道与话路之间的关系分为随路信令和公路信令。 3、信令点编码规则方面,国际上采用14 位的信令点编码,我国采用24 位的信令点编码。 4、信令网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 5、信令路由分为正常路由和迂回路由。 6、信令按功能分可分为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 7、网线上超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e 。 8、通过颜色来区分光纤单模光纤为黄色、多模光纤为橙色。 9、程控数字交换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交换网络、接口电路、和处理机控制系统。 10、程控交换机主要包括三个通信阶段:电路的建立阶段、通信阶段和电路的拆除阶段。 11、多用户全互联方式中线路用量太多,N个用户需要N(N-1)/2 条线对。

12、信令从结构形式可分为未编码的信令和编码的信令。 13、解决多个终端中任何两个都可以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最佳解决方案是:在通信系统中引入交换节点设备。 14、交换实际要完成的功能是业务的汇聚、转接、分配、。。 15、基础的电信网由终端、传输、交换等三类设备组成。 16、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17、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分为交换机业务功能和用户分机功能。 18、电信网从宏观上分为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三类。 20、交换技术的演变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的发展过程。 21、信令网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直联、准直联、非直联。 22、按照信令传递通道与话路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随路信令、公路信令 . 23、PCM信号中每个信道的速率为64kbps 。 24、用于网线制作的水晶头的型号是RJ45。 25、PCM信号共有32路传输信道。 26、PCM信号中那两个信道是用来传送信令的第1信道和第16信道。 二、名词解释 1、SP 信令点 2、STP 信令转接点 3、SL 信令链路 4、PBX 用户交换机 5、OPC 起源点码 6、SLS 信令链路选择 7、LSTP 低级信令转接点 8、SPC 信令点编码

南邮宽带交换技术实验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宽带交换技术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Mango C 班级学号 任课教师 单位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实验一MPLS网络基本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MPLS协议的基本配置,学习核心网设备的配置方法,掌握标签分发交换过程。 二、实验内容 利用路由设备实现MPLS基本配置的功能。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1.实验用软件:GNS3、SecureCRT、c3640-jk9s-mz.124-16.bin。 2.高性能电脑一台。 四、实验要求 1.学习实验所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完成局域网内路由互通并观察各种表项; 3.完成MPLS的基本配置并观察标签分发交换过程。 五、实验步骤 1.实验网络设计 (1)MPLS配置实验所使用的路由器型号:C3600 路由器 (2)端口及IP地址设计:

(3)拓扑连接: 2.实验步骤 (1)建立新工程步骤 打开GNS3 软件,新建工程,命名为:B11010706 (2)选取路由器、配置端口、连接路由器 选择C3600,拖出7 个C3600 路由器,分别为R1~R7。R1~R3 组成运营商MPLS 骨干网,R1、R3 为运营商边缘路由器PE,R2 为运营商核心路由器P。R4~R6 为客户端边缘路由器CE,R4、R5 模拟公司A 的私网,R6、R7 模拟公司 B 的私网。各路由器插槽slot0选择“NM-4T”选项。如上图设计拓扑选择各端口连接路由器。 (3)路由器端口IP地址配置 使用config t命令进入全局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配置各路由器环回口及各接口ip地址并激活各端口 配置结果:以R1为例

交换技术试题试卷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________年___学期_____考试 《交换技术》 试题 (NO.8 ) 命题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适用班级: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______年__月__日(星期____)____午考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通信质量指 标 )和( 服务质量指标 )。 2. 程控交换机的分析处理包括( 去话分析 )( 来话分析 ) ( 状态分析 )和( 字冠分析 )等。 3. NO.7信令系统中,信令单元有三种,若LI=2,则该信令单元为 ( LSU ),它表示( 信令链路的状态 )。 4. 在ISDN 中,用于传送用户信息的是( ),用于传送信令信息 的是( ISVP )。 5. TCAP 由两个子层组成,即( 成分子层 )和( 事务处理子 层 )。 6. X.25支持两类虚电路连接,分别是(交换虚电路 )和( 永久虚电 路 )。 7. 交换虚电路包括3个阶段,分别是:( 链路建立 )( 数据传输 )和 ( 链路释放 )。 8. 实现IP over ATM 有两种模型:( 重叠模型 )和( 集成模 型 )。 9. IP VPN 有两种类型,分别是:( PINT 业务 )和 ( SPIRIIS )。 10. ( 光波长转换器 )是一种用于光交换的器件,把带有信号 的光从一个波长(λi )转换到另一波长(λj )。 11. 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呼叫类型有( 本局呼叫 )、( 出局呼 叫 )、(入局呼叫 )和( 转接呼叫 )。 12. ISDN 采用了( )和( )来描述用户网络接口的配置。 13. 根据用户线上传送信号的型式可分为(随路信令方式 )和 (公路信令方式 )。 二 、判断题(下列各题中,你认为答案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通信网中最可靠的结构为网状网。 ___________ ( 对 ) 2.TST 交换网络完成时分交换和空分交换,时分交换由T 接线器完成,空分交换由S 接线器完成。 ___________ ( 对 ) 3.七号信令信号单元格式中,LI 字段能表示的消息长度为64字节。 《交换技术》共8页第1页

2017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上午真题(交换技术)

2017年通信交换技术考试上午真题(综合) 1、(D)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B.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C.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D.造福人类,振兴祖国 2、通信是一个高度(A),与国与民息息相关的及其复杂的庞大系统,因为要求通信人员具有高度的组织规律性。 A.集中统一 B.分散自由 C.灵活多样 D.个性化创新 3、通信科技人员行业到的之一是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应该从(C)做起。 A.不保守技术 B.发扬协作精神 C.质量第一,确保设备完好率 D.树立整体观念 4、电信的"八字"服务方针是(B)。 A.优质、廉价、高效、高速

B.迅速、准确、安全、方便 C.礼貌、热情、耐心、周到 D.广泛、多样、廉价、普及 5、通信行业职业守则基本要求不包括(D)。 A.遵纪守法,讲求信誉,文明生产 B.爱岗敬业、忠于本职工作 C.遵守通信纪律,严守通信秘密 D.勤奋求知,严谨治学 6、关于我国当前电信管理体制,(A)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我国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是在197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成立的。 B.我国的电信管理体制实性中央和地区两级管理 C.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己发对本性正确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D.我国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是对(D)进行调整和管理的依据。A.电信运营商 B.电信用户 C.电信设备商 D.从事电信活动和从事与电信有关的活动 8、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A.政企分开 B.鼓励竞争 C.技术封锁 D.公开、公平、公正

9、下列设备中,(D)不需要进网许可证。 A.电话机 B.移动通信基站 C.路由器 D.台式电脑 10、我国将电信业务分为(A)两大类,分别对其颁发不同的经营许可证。A.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B.固定电信业务和移动电信业务 C.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D.电话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11、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电信服务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价格合理 B.迅速 C.安全 D.稳定 12、根据电信条例,下列行为中,属于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是()。 A.限制用户选择其他企业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 B.以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入网于续并使用移动电话 C.故意制造、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 D.制定多个档次的优惠资费套餐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案1

习题答案 P15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话网提供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a、信息的传输时延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b、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 不存储、分析和处理,也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c、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限制。 d、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的信息时,通信信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 通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 e、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f、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g、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络负载过重而呼叫不 通。 3、简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a、通信对象不同;语音通信是面向连接的,而数据通信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 通信需要定义严格的通信协议,而话音通信(非IP网络上的)则无须这么复杂。 b、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语音通信的差错率可高到10-3,而数据通信的差错率 要求低于10-8以下。 c、通信的平均持续数据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时间不同;数据通信的平均持 续时间一般在50秒以内、响应时间一般在秒左右,而语音通信相应为5分钟和15秒。 数据通信速率一般受系统的数据流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影响。 d、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 4、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有哪些不足 答: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的不足在于①使用电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低,原因不仅只是用户环路上只能进行模拟话音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和电话网络的交换方式以及其处理能力(面向连接面向非连接)有关。②这种电话网利用电路交换分配固定电路资源的方式缺点是:一方面在数据量大时信道无法满足传输要求,另一方面在数据量很小时会很浪费网络传输资源。 5、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的方式 答: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方式的原因是克服了电路交换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其利用率低的特点以及报文交换信息传输时延太长与不满足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的缺点,具体的说分组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有如下优点: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4套)

-------理工大学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 免的。( )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

第一章绪论 1. 实现通信必须要有三个要素,即终端、传输和交换。 2. 通信网的类型: (1)按大的网络业务划分: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等; (2)按网络构成方式划分:星型网、网状网、环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等; (3)按网络分布划分:长途网、本地网、中继网、接入网等; (4)按网络传输介质划分:有线网(固定网)、无线网(移动网); (5)按网络运营角度划分:公网、专网; (6)按网络层次划分:核心网、骨干网、本地网、局域网、内部网、企业网、校园网等;(7)按网络功能划分:传输网、交换网、接入网、支撑网、智能网、虚拟专用网、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网、微博通信网等; (8)按网络传送的业务划分:电话网PSTN、电报网、数据网、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宽带综合数字业务网B-ISDN、全光网络等; (9)按网络交换技术划分: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异步转移模式ATM交换网、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软交换网络、光交换网络等; (10)按网络的发展划分:现代网络、下一代网络NGN、全光网络等; (11)计算机网又可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LAN有以太网、令牌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等; (12)数据网又有X.25、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FR、ATM、MPLS网等; (13)移动网又有:全球通GSM、码分多址CDMA、小灵通PHS、大灵通CDMA450、集群系统等; 3. 交换功能 3.1 交换节点应实现的基本功能 (1)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 (2)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 (3)按照固定地址进行选路,并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4)根据释放信号拆除连接。 3.2 交换节点可控制的连续类型 (1)本局连续:本局用户之间的连接。 (2)出局连续:本局用户呼叫其他局用户,将本局用户连接到出中继线上。 (3)入局连续:其他局用户呼叫本局用户,将入中继线连接到本局用户。 (4)转接连续:由汇接交换机完成中继线与中继线之间的连接。 第二章电路交换 1、电路交换的基本概念: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CS)也称线路交换。电路交换是在通信之前先建立连接,通信过程中固定分配带宽、独占信道的实时交换,适用于语音、图像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是目前电话网的基本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包括呼叫建立阶段、通话阶段和释放拆除三个阶段。(同步时分复用技术) 2、电路交换的特点: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免费)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设S接线器有4条输入复用线和4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512。则该S接线器 的控制存贮器有 4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512 个。 2.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25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45,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5 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45号单元的内容是25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 3.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信令终端电路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4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宿主处理机。 4.电话机发出的DTMF 可以通过程控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从而实现某些业务所要求的二次拨号。 5.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DC1 和DC2 两级组成。6.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指存放在交换机处理机系统中,对交换机的各种业务进行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7.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8.在程控交换机中主要的中断类型有故障中断、时钟中断、I/0中断三种。 9.按照程控软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后者又包括___局数据_____和_用户数据________两大类。 10.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16 个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1024×1024的T接线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10分,每小题1分) 1.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的线路信令每秒传送( D )次。 A 8000 B 4000 C 125 D 500 2. 我国的国内7号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D )位二进制数。 A.12 B.14 C.36 D.24 3 TUP和ISUP应配置于(D )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STP C.网管中心D汇接局 4. 在程控交换机中,NO.7信令的第三级功能由(D )完成。 A.固件B.硬件C.硬件和软件D.软件 5 (D )不能通过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正确传送。 A.话音B.信号音C.DTMF信令D.振铃信号 6. 与数据驱动程序的规范相对应的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当ABC=111时执行程序( D ) A. R1 B. R2 C. R3 D. R4 7. 采用比特型时间表调度时,用来确定时钟级程序入口地址的表格是(D ) A.时间计数器B.时间表 C.屏蔽表D.转移表 8. 在( D )时要分析的数据来源是主叫用户的用户数据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程控交换系统中按照紧急性和实时性要求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是(A) A、故障级任务 B、周期级任务 C、基本级任务 2、ATM信元结构是(A) A、固定53个字节长度 B、可变长度的 C、可变长度最大为53个字节 3、程控交换机中双音频号码失效、区别位间隔和摘|挂机的方法是检查(A)? A、变化识别 B、前次扫描结果 C、这次扫描结果 4、区分ATM系统中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是靠(A) A、信头标签不同 B、在不同时隙中传送 C、传输时间不同 5、MPLS交换技术在进行交换寻址时,采用的匹配原则(B) A、固定长度精确匹配 B、最大长度匹配 C、时间匹配 6、BANYAN网络具有以下特性(B、C) A、无内部阻塞 B、有唯一路径 C、可以自动选路 7、当电路交换局采用30/32路PCM系统时,其帧结构中每一帧包含了(C)个时隙 A、24 B、64 C、32 D、16 8、8X8矩阵的S接线器由(C)个控制存储器控制 A、1 B、3 C、8 D、10 9、T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中,SM的写入由(C)控制 A、CP B、CPU C、CM 10、某S接线器,交换矩阵为1024x1024,则CM每个单元存储的数据为(C)bit A、8 B、9 C、10 D、32 11、MPLS网络中负责对进入分组进行转发等价类划分的是(A) A、边缘交换路由器 B、标记交换路由器 C、ATM交换机 12、MPLS的标记分配和分发主要有以下哪些方式(A、B) A、下游自主方式 B、下游按需方式 C、自由保存方式 D、保守保存方式 13、局域网交换机根据工作的协议可以分为(A、B、C、D) A、二层交换 B、三层交换 C、四层交换 D、七层交换 14、ATM的交换特点有(B、C、D) A、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交换 B、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综合 C、保证服务质量 D、按需分配带宽 15、软交换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层(A、B、D) A、接入层 B、传送层 C、网络层 D、控制层 16、软交换所使用的相关协议包括(A、B、C、D) A、H.323 B、SIP C、MGCP D、H.248/Megaco 17、软交换和媒体网关之间使用如下协议(A、B) A、SIP B、H.323 C、SIGTRAN D、SCTP 18、H.323协议的主要控制功能包括(A、B、C)? A、RAS信令 B、呼叫控制信令 C、媒体控制和传输 19、建立一个H.323的点对点呼叫,需要在两个IP终端之间使用两个TCP建立连接(A) A、RTP通道 B、呼叫控制信道 C、呼叫信令信道 D、SCTP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