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导则

安全导则
安全导则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2015年06月29日字体:【大中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以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4.3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4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5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4.6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见附录A。

4.7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5应急预案体系

5.1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5.2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5.3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5.4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6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1总则

6.1.1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6.1.2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6.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6.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6.1.5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6.2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6.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6.4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预警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6.4.2信息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a)信息接收与通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6.5应急响应

6.5.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

6.5.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6.5.3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6.5.4应急结束

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6.6信息公开

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

6.7后期处置

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

6.8保障措施

6.8.1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可为本单位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同时,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6.8.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

6.8.3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6.8.4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6.9应急预案管理

6.9.1应急预案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6.9.2应急预案演练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

6.9.3应急预案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并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6.9.4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

6.9.5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7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7.1事故风险分析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7.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7.3处置程序

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

7.4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8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8.1事故风险分析

主要包括:

a)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8.2应急工作职责

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

8.3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8.4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9附件

9.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当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更新。

9.2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主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

9.3规范化格式文本

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9.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警戒范围、重要地点等的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9.5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或备忘录。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A.1封面

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A.2批准页

应急预案应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

A.3目次

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

——批准页;

——章的编号、标题;

——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A.4印刷与装订

应急预案推荐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DLT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F23 备案号:7783—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2000-11-03 发布 2001-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1997年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中所列项目任务《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而编制。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这类措施虽然已在电力系统中有较普遍的应用,但尚缺乏较全面、系统的技术规定来指导有关的科研、设计、制造和运行工作。本标准即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制定。 原电力工业部曾制定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981年),并且正在进行修订。该导则提出了对电力系统在扰动时的安全稳定原则要求。本标准是根据这些原则提出对安全稳定控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编写格式和规则遵照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起草与表达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及DL/T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分专委会和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季修、孙光辉、李发棣。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目次 前言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2008-12-11发布 2009-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标志类型 (2) 4.1 禁止标志 (2) 4.2 警告标志 (14) 4.3 指令标志 (24) 4.4 提示标志 (29) 4.5 文字辅助标志 (32) 4.6 激光辐射窗口标志和说明标志 (33) 5 颜色 (34) 6 安全标志牌的要求 (34) 6.1 标志牌的衬边 (34) 6.2 标志牌的材质 (34) 6.3 标志牌表面质量 (34) 7 标志牌的型号选用(型号见附录A) (34) 8 标志牌的设置高度 (34) 9 安全标志牌的使用要求 (34) 10 检查与维修 (3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标志牌的尺寸 (3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激光辐射警告标志的尺寸 (37) 附录C38(规范性附录) 激光辐射窗口标志、说明标志及其使用 (38) 中文索引 (43) 英文索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010 Graphical symbols-Safety colours and safety signs-Safety signs used in workplaces and public areas(图形符号-安全颜色和安全标志-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安全标志),结合GB/T 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GB 13495《消防安全标志》进行了修订、补充。 本标准对现行国家标准GB 2894-1998《安全标志》、GB 16179-1998《安全标志使用导则》和GB 18217-2000《激光安全标志》进行合并、修订。 本标准与GB 2894-1996、GB 16179-1996和GB18217-2000相比,内容的变化主要有: ——按照GB/T 1.1的要求,将GB 2894-1996、GB 16179-1996和GB18217-2000进行了合并、补充及修改,重新起草了标准文本; ——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新增加了38个图形符号:禁止叉车和厂内机动车辆通行、禁止推动、禁止伸出窗外、禁止倚靠、禁止坐卧、禁止磴踏、禁止伸入、禁止开启无线移动通讯设备、禁止携带金属物或手表、禁止佩戴心脏起搏器者靠近标志、禁止植入金属材料者靠近、禁止游泳、禁止滑冰、禁止携带武器及仿真武器、禁止携带托运易燃及易爆物品、禁止携带托运毒物品及有害液体、禁止携带托运放射性及磁性物品、当心自动启动、当心碰头、当心挤压、当心夹手、当心有犬、当心高温表面、当心低温、当心磁场、当心叉车、当心跌落、当心落水、当心缝隙、必须配戴遮光护目镜、必须洗手、必须接地、必须拔出插头、应急避难场所、击碎板面、急救点、应急电话、紧急医疗站; ——对5个图形符号进行了修改:禁止触摸、禁止饮用、当心吊物、当心障碍物、当心滑倒; ——减少1个图形符号:当心瓦斯; ——规定了新增、修改后安全标志图形应设置的范围和地点、型号的选用、设置高度以及使用的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2894-1996、GB 16179-1996和GB 18217-200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SL721-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3.1 目标制定 3.1.1 项目法人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项目法人应根据本工程安全生产实际,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3.1.2 参见各单位应根据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制定所承担项目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3.1.3 安全生产目标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 2 安全生产投入目标; 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 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目标; 5 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 6 应急管理目标; 7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8 人员、机械、设备、交通、消防、环境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控制指标等。 3.1.4 安全生产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便于考核。目标制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1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的规定及合同约定; 2 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里部门的要求; 3 实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项目特点; 4、采用的工艺和设施设备状况等。 3.15 安全生产目标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并以文件的形式 发布 3.2 目标实施

3.2.1 各参见单位应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其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值、保证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等。安全生产目标应逐级分解到各个管理层、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保证措施应力求量化,便于实施与考核。 3.2.2 项目法人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应报项目主管部门备案。 3.2.3 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硬景监理单位审核,项目法人同意,并由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2.4 勘察、设计等其他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应报项目法人同意,并与项目法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3.2.5 各参见单位应加强内部目标管理,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分级管控。 3.2.6 个参见单位安全目标实行自主管理。工程建设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目标管理难以按计划实施的,应及时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管理计划,并重新备案或报批。 3.3 目标考核 3.3.1 项目法人应制订有关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各参见单位应制订本单位各部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由项目主管部门制订。 3.3.2 各参建单位每季度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施工单位的自查报告应报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备案,项目法人自查报告应报项目主管部门备案,监理、勘察、设计等参见单位的自查报告应报项目法人备案。 3.3.3 项目法人每半年应组织对有关参见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参见单位每季度应对内部各部门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项目法人的安全生产目标完 成情况由项目主管部门考核。 3.3.4 各参建单位应根据考核结果,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奖惩

并网安全评价标准

华东区域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暂行)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东监管局

目录 、电厂并网运行必备条件 (2) 、评分项目及标准分 (5) 1 发电机 (5) 2 变压器和并联高压电抗器 (8) 3 高压开关设备 (12) 4 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避雷器和穿墙套管 (15) 5 GIS 装置 (18) 6 外绝缘和防污闪 (21) 7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22) 8 发电机励磁系统 (25) 9 发电机组电调系统 (27) 10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9) 11 调度自动化系统 (38) 12 调度通信系统 (45) 13 直流系统 (52) 14 安全管理 (54) 15 运行管理 (59) 16 涉网技术监督 (64)

、电厂并网运行必备条件 (一)、新建机组(电厂)应具有完备齐全的审批文件,满足国家规定的各项建厂要求。完成了按基本建设要求应完成的各项交接试验并经有管辖权的质检机构验收合格。 (二)、并网电厂具有与电网经营企业签订的《并网调度协议》以及与购电企业或电网经营企业签订的《购售电合同》。 (三)、发电厂主接线和厂用电主接线满足发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可靠性标准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四)、调度管辖范围划分明确,所有设备已按规定命名编号并报有关调度机构批准实施。 (五)、电厂值长、有关运行值班人员配齐,通过培训熟悉掌握相关规程制度,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电厂值长、电气、通信、自动化等涉网运行值班负责人名单已报调度机构。 (六)、并网的发电厂一次、二次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通过正式验收,试验数据齐全,技术指标合格,符合运行要求,相关参数已报调度机构,形成《启动验收委员会会议纪要》。已完成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并 报有关调度机构备案。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进相运行能力满足《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 (七)、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及电调系统符合《并网调度协议》规定的技术标准。励磁系统及电调系统框图、传递函数及相关参数已通过试验并报调度部门。电力系统稳定装置(PSS)已通过试验,具备投入运行条件。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规范》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递安全信息的标志及其设置、使用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T 10001(所有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 10436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 10437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 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T 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标志safety sign 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 3.2 安全色safety colour 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3.3 禁止标志prohibition sign 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3.4 警告标志warning sign 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 3.5 指令标志direction sign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3.6 提示标志information sign 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 3.7 说明表示explanatory sign 向人们提供特定提示信息(标明安全分类或防护措施等)的标记,由几何图形边框和文字构成。 3.8

史上最全的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史上最全的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 则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标志类型 (3) 4.1 禁止标志 (3) 4.2 警告标志 (19) 4.3 指令标志 (33) 4.4 提示标志 (40) 4.5 文字辅助标志 (45) 4.6 激光辐射窗口标志和说明标志 (46) 5 颜色 (46) 6 安全标志牌的要求 (46) 6.1 标志牌的衬边 (46) 6.2 标志牌的材质 (47) 6.3 标志牌表面质量 (47) 7 标志牌的型号选用(型号见附录A) (47) 8 标志牌的设置高度 (47)

9 安全标志牌的使用要求 (47) 10 检查与维修 (4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标志牌的尺寸 (4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激光辐射警告标志的尺寸 (51) 附录C52(规范性附录) 激光辐射窗口标志、说明标志及其使用 (52) 中文索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索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010 Graphical symbols-Safety colours and safety signs-Safety signs used in workplaces and public areas(图形符号-安全颜色和安全标志-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安全标志),结合GB/T 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GB 13495《消防安全标志》进行了修订、补充。 本标准对现行国家标准GB 2894-1998《安全标志》、GB 16179-1998《安全标志使用导则》和GB 18217-2000《激光安全标志》进行合并、修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全套表格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 2015】全套表格 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 E、0、1 关于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说明如下:1 填表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采用其中的部分或全部 表格,对表格内容进行调整;如果表格种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 要时,可按照表格的设计原则另行增加。 2 所列表格的表号是按本导则体例格式要求编列的,各有关 单位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用表时,可根据需要另行编号。 3 各表格脚注中所列单位和份数为基本单位和最少份数,工 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确定各类表格的报送单位和份数。 4 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所列表格为施工单位用表,其他参建单位可参照制订。E 、0、2 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的目录见表E、0、2 E、0、2 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目录序号 表格名称表格编号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审核表 E、0、3—12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变更审查表 E、0、3—2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 E、0、3—34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考核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和班组) E、0、3—45 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 E、0、3—56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汇总表 E、0、3—67 安全生产责任制审核表 E、0、3—78 安全生产责任制审核表 E、0、3—89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评估表 E、0、3—

910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学习记录表 E、0、3—1011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审核表 E、0、3—1112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表 E、0、3—1213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 E、0、3—1314 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E、0、3—1415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表 E、0、3—1516 安全技术交底单E、0、3—1617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表 E、0、3—1718 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表 E、0、3—1819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E、0、3—1920 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台账 E、0、3—2021 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E、0、3—2122 消防设施设施安全管理台账E、0、3—222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E、0、3—232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卡 E、0、3—2425 劳动保护用品采购登记台账 E、0、3—2526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台账 E、0、3—2627 起重机械维护保养记录表 E、0、3—2728 起重机械运行记录表 E、0、3—2829 施工机具及配件检查维护保养记录表 E、0、3—293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检查记录表 E、0、3—303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明细表 E、0、3—3132 高空作业吊篮验收表 E、0、3—323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表 E、0、3—3334 悬挑式脚手架验收表 E、0、3—3435 混凝土模板工程验收表 E、0、3—3536 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工程验收表 E、0、3—3637 临边洞口防护验收表 E、0、3—3738 人工挖孔桩防护验收表 E、0、3—383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表 E、0、3—3940 安全防护用具进场查验登记表 E、0、3—4041 机械(电气)设备进场查验登记表 E、0、3—4142

安全生产GB《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16179—1996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3—14批准1996—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为了有效、正确地实施GB 2894《安全标志》而制定,使安全标志的使用规范化、标准化,以提高人们的防范能力,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标准主要通过调研、科学分析而制定,力求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国外没有同类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标志图形应设置的范围和地点、型号的选用、设置高度以及使用的要求等内容。 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树贤、闪淳昌、白殿一、梁小珍、刘诚朴、马春华、夏川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容易发生事故或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中安全标志牌的设置原则,目的是使安全标志的使用规范化,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厂内运输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10436—89 微波辐射作业安全标准 GB 10437—89 甚高频辐射作业安全标准 GB 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T 15565—1995 图形符号术语 GB/T 15566—1995 图形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 3 定义 3.1 环境信息标志(H)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ign 所提供的信息涉及较大区域的图形标志〔GB/T 15565中3.3〕 3.2 局部信息标志(J) partial information sign 所提供的信息只涉及某地点,甚至某个设备或部件的图形标志。〔GB/T 15565中3.4〕

建设工程高大新编范本支撑体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文件编号:TP-AR-L8051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建设工程高大新编范本支撑体系统施工安全管理 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新编范本支撑体系统 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总则 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 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 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 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 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 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

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 2.1 方案编制 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

DL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755-2001 Guideonsecurityandstability forpowersystem 2001-04-28发布200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对1981年颁发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进行了修订。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电力系统规划、计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科学试验中有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工作。同时,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要鼓励采用新技术,例如,紧凑型线路、常规及可控串联补偿、静止补偿以及电力电子等方面的装备和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输电能力和稳定水平。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1981年颁发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修订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员:赵遵廉、舒印彪、雷晓蒙、刘肇旭、朱天游、印永华、郭佳田、曲祖义。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目次 1.范围 2.保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3.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

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 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 附录A(标准的附录)有关术语及定义 l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规划和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220kV以下的电力系统可参照执行。 2 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2.1总体要求 2.1.1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频率、电压的正常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备用容量。备用容量应分配合理,并有必要的调节手段。在正常负荷波动和调整有功、无功潮流时,均不应发生自发振荡。 2.1.2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电网的规划设计阶段,应当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也要注重电网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电网结构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能够满足各种运行方式下潮流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能适应系统发展的要求; b)任一元件无故障断开,应能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不致使其他元件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和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 c)应有较大的抗扰动能力,并满足本导则中规定的有关各项安全稳定标准; d)满足分层和分区原则; e)合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 2.1.3在正常运行方式(含计划检修方式,下同)下,系统中任一元件(发电机、线路、变压器、母线)发生单一故障时,不应导致主系统非同步运行,不应发生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 2.1.4在事故后经调整的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仍应有规定的静态稳定储备,并满足再次发生单一元件故障后的暂态稳定和其它元件不超过规定事故过负荷

SL721-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3、1目标制定 3、1、1 项目法人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得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项目法人应根据本工程安全生产实际,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与年度目标。 3、1、2 参见各单位应根据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与年度目标,制定所承担项目得安全生产总体目标与年度目标。 3、1、3 安全生产目标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 2 安全生产投入目标; 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 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目标; 5 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 6 应急管理目标; 7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8 人员、机械、设备、交通、消防、环境与职业健康等方面得安全管理控制指标等。 3、1、4 安全生产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便于考核。目标制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1 国家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标准得规定及合同约定; 2 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里部门得要求; 3 实力行业得技术水平与项目特点; 4、采用得工艺与设施设备状况等。 3、15 安全生产目标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并以文件得形式发布 3、2 目标实施

3、2、1 各参见单位应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其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目标值、保证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等。安全生产目标应逐级分解到各个管理层、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保证措施应力求量化,便于实施与考核。 3、2、2 项目法人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应报项目主管部门备案。 3、2、3 施工单位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硬景监理单位审核,项目法人同意,并由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3、2、4 勘察、设计等其她参与工程建设得单位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应报项目法人同意,并与项目法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3、2、5 各参见单位应加强内部目标管理,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分级管控。 3、2、6 个参见单位安全目标实行自主管理。工程建设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目标管理难以按计划实施得,应及时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管理计划,并重新备案或报批。 3、3 目标考核 3、3、1 项目法人应制订有关参建单位得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各参见单位应制订本单位各部得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由项目主管部门制订。 3、3、2 各参建单位每季度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得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施工单位得自查报告应报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备案,项目法人自查报告应报项目主管部门备案,监理、勘察、设计等参见单位得自查报告应报项目法人备案。 3、3、3 项目法人每半年应组织对有关参见单位得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参见单位每季度应对内部各部门与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项目法人得安全生产目标

十八项项反措重点措施实施细则

贵州省惠水涟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海里水力发电厂 反事故十八条重点措施实施细则 二零一六年二月

(一)认真贯彻《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落实上级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1、领导层要做到:熟悉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和制度要求,结合实际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和落实;亲自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重大、全局性问题,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证;组织制定本单位的重特大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深入基层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随时掌握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 2、管理层要做到:掌握安全生产规程规定,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制订、完善有关规程制度,并组织落实;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与预控、设备运行分析等工作,对事故隐患清楚,并采取应对措施;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工作,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 3、执行层要做到:熟知自己的安全职责,清楚工作任务和分工;清楚本职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工作标准,具备工作所要求的安全生产技能;熟知工作中的危险点并采取防范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和工作质量。 4、公司系统各单位对国家和南方电网公司、上级公司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等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5、上级颁发新的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设备系统变动时,各单位应及时对现场规程进行补充或对有关条文进行修订,书面通知有关人员。在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时,不得与上级规定相抵触,不得低于上级规定的标准。 (二)强化生产现场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上级公司《关于安全生产中违章记分,试岗、离岗、内部待岗的规定》,各生产单位每年组织一次安全规程的考试,要求参考率百分之百、考试合格率百分之百,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一次,补

2018年ISO7010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2018年ISO7010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标志类型 (3) 4.1 禁止标志 (3) 4.2 警告标志 (18) 4.3 指令标志 (32) 4.4 提示标志 (39) 4.5 文字辅助标志 (43) 4.6 激光辐射窗口标志和说明标志 (44) 5 颜色 (45) 6 安全标志牌的要求 (45) 6.1 标志牌的衬边 (45) 6.2 标志牌的材质 (45) 6.3 标志牌表面质量 (45) 7 标志牌的型号选用(型号见附录A) (45) 8 标志牌的设置高度 (46) 9 安全标志牌的使用要求 (46) 10 检查与维修 (4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标志牌的尺寸 (4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激光辐射警告标志的尺寸 (49) 附录C50(规范性附录) 激光辐射窗口标志、说明标志及其使用 (50) 中文索引 (57) 英文索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010 Graphical symbols-Safety colours and safety signs-Safety signs used in workplaces and public areas(图形符号-安全颜色和安全标志-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安全标志),结合GB/T 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GB 13495《消防安全标志》进行了修订、补充。 本标准对现行国家标准GB 2894-1998《安全标志》、GB 16179-1998《安全标志使用导则》和GB 18217-2000《激光安全标志》进行合并、修订。 本标准与GB 2894-1996、GB 16179-1996和GB18217-2000相比,内容的变化主要有: ——按照GB/T 1.1的要求,将GB 2894-1996、GB 16179-1996和GB18217-2000进行了合并、补充及修改,重新起草了标准文本;

(完整版)安全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规范 1目的 为认真执行安全标志标准,加强安全标志采购、使用、维护、现场管理,使安全标志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安全标志的警示作用,以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标志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内安全警示标志。 3 管理职责 3.1综合管理部是中心安全标志的归口管理部门,EHS课负责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并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2各单位负责每月检视维护管辖区域内安全标志,对破损、缺失的安全标志更换、补充。负责提报本区域内安全标志采购计划,并对购入的安全标志进行安装。 3.5采购部根据各单位提报的采购计划,及时购买安全标志。 4标志管理 4.1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规定 4.1.1定义: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4.1.2 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等意思;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的注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应以黄色表示;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对比色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 4.1.3 安全标志的分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指令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 提示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

4.2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4.2.1设置位置应醒目,便于观察辨识,位于其所指示的目标物附近。 4.2.2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 4.2.3安全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4.2.4安全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防物体位置移动后,遮挡安全标志牌。 4.2.5安全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4.2.6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 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排列。 4.2.7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按照GBZ158 设置职 业危害警示标志,同时设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4.2.8在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场所,设施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安全周知卡(MSDS)。 4.2.9安全标志的尺寸为40*30(厘米),职业危害告知卡和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尺寸为40*60(厘米)。 4.2.10标志牌下沿距地面不低于1.5米,不高于2米。 4.2.11附着式:可采用钉挂、粘贴、镶嵌等方式直接附着在建筑物等设施上。 4.2.12悬挂式:用吊杆、拉链等将标志牌悬挂在相应的位置上。 4.2.13柱式:把标志牌固定在标志杆上,树立于其指示物附近。 4.3维护管理 4.3.1设置在生产装置、道路及生产现场的各种安全标志牌,必须稳固,不 得随意移动、变换、涂抹、乱画和撤销。 4.3.2因施工、检修、清理等作业的需要而拆除和涂抹的安全标志牌,在作 业结束后,必须由施工、检修单位恢复。 4.3.3因特殊作业,占用道路、危化品泄漏等设置的临时安全标志牌,施工等作业结束必须撤走。 4.3.4安全标志未经所属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或拆除。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 管理导则》的通知 建质[20O9]254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 则 1总则 1.1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l.2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

l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方案管理 2.1方案编制 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旌等。

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和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和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691-57 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和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电网稳定分析 1、N-1静态安全分析。分析中要注意元件过载情况、各枢纽点电压情况、电网的薄弱环节等。 2、静态功角稳定分析(静态功角稳定实用算法的分析)。分析中要注意加减线路或断面功率的过程和处理方式是否与实际一致,电压水平是否符合实际。 3、时域稳定分析。采用时域稳定分析方法进行功角、电压、频率稳定分析时要注意: (1)计算条件应反映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 (2)故障类型应满足稳定导则的要求,故障地点应涵盖可能出现的最严重故障地点; (3)要注意被观察物理量(机组、母线及线路的角度、电压等)选取的代表性; (4)应分析直流输电系统、各种自动装置、机组

保护的动作情况及合理性; (5)要注意区分稳定问题的性质和失稳模式,如区分电压稳定(负荷中心电压的持续降低)与功角稳定(联络线电压的周期性变化或持续降低); (6)应关注发电机同调性和系统振荡中心; (7)应注意系统阻尼情况,评估进行详细动态稳定分析的必要性; (8)应关注事故后电压、频率的恢复情况; (9)影响系统功角、电压、频率稳定的主要因素和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等。 4、动态稳定频域分析。在采用频域分析进行动态稳定分析时要注意: (1)计算条件应反映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 (2)重点分析区域间振荡模式、边远电源送出系统相关的振荡模式和其他弱阻尼振荡模式的振荡频率、阻尼比和强相关机组; (3)要注意所关注的振荡模式的主要相关机组工况、机组及其励磁系统(含PSS)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和

规范标准附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附表1.doc

规范标准附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附表1 附录E 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 E.0.1 关于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说明如下: 1 填表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采用其中的部分或全部表格,对表格内容进行调整;如果表格种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时,可按照表格的设计原则另行增加。 2 所列表格的表号是按本导则体例格式要求编列的,各有关单位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用表时,可根据需要另行编号。 3 各表格脚注中所列单位和份数为基本单位和最少份数,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确定各类表格的报送单位和份数。 4 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所列表格为施工单位用表,其他参建单位可参照制订。 E.0.2 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的目录见表E.0.2 E.0.2 施工安全管理常用表格目录 序号表格名称表格编号 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审核表 E.0.3—1 2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变更审查表 E.0.3—2 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 E.0.3—3

4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考核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和班组) E.0.3—4 5 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 E.0.3—5 6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汇总表 E.0.3—6 7 安全生产责任制审核表 E.0.3—7 8 安全生产责任制审核表 E.0.3—8 9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评估表 E.0.3—9 10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学习记录表 E.0.3—10 11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审核表 E.0.3—11 12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表 E.0.3—12 13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 E.0.3—13 14 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E.0.3—14 15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专家论证审查表 E.0.3—15 16 安全技术交底单 E.0.3—16 17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表 E.0.3—17 18 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表 E.0.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