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Taxonomy)是对植物进行鉴定(Identification)、命名(Nomenclature)、分类或归类(Classification)的一门学科,亦称系统植物学(Systemstic Bottany)。作为一门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植物分类学的定义历来争议颇多,这种方式只是这一学科范畴的含义。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植物分类学是建立在形态学为基础上的、综合各相关学科的一门科学。植物分类学是发展较早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不仅要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还要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系统,进而研究物种的起源、分布中心、演化过程和演化趋势。因此,它是一门既有实用价值又富有理论意义的学科。

植物分类学的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三个方面。

分类:把各种植物用比较、分析和归类的方法,分门别类,依据植物界自然发生和发展的法则,予以有次序地排列,叫做分类。

按照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的分类和编排便可反映出植物的演化系统。掌握了对植物系统研究中所阐明的植物类群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即可进一步了解植物界的进化过程,在利用和改造植物时,也就能够从中找到方向性的指导准则。

命名:把各种植物都按照国际命名法规给以正确的名称,叫做命名。

命名是进行植物分类的必要手段。

鉴定:正确地运用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查考文献资料以及和已知的植物种类进行分析对比,从而确定植物名称的过程叫做鉴定。

鉴定是进行植物分类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

植物分类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思想的三次飞跃: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三种不同的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自然系统,系统发育系统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是在人类识别植物和利用植物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使这门学科得以持续发展并不断地发生变化。

纵观植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

(1)史前与“本草学”时期;

(2)人为分类系统时期;

(3)自然分类系统时期;

(4)系统发育的分类系统时期。

下面就这4个时期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

一、史前与“本草学”时期

明代李时珍(1518—1593)是十六世纪我国杰出的植物学家与伟大的医药学家。他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博览前代诸家本草与古书近800多种,并长期上山采药,不但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药物学和植物学的知识与经验,而且又以自己所收集的或是通过自己实践的丰富资料,加以补充和发挥,终于著成?本草纲目?(1590年)。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有药用植物1195种。他是以生态、生长习性、用途、含有物等作为分类基础,以纲、目、部、类、种作为分类等级,将植物分为五部(木部、果部、草部、谷菽部及蔬菜部)30类。

就以草部分类为例,他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水草、蔓草、毒草等。这种分类方法,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一种人为的分类法,比较实用。李时珍的分类工作比1735年林耐的?自然系统?早一百多年,而且内容也比较丰富。?本草纲目?为我国本草学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对世界的医药学和植物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人为分类系统时期

从十八世纪开始,林耐从事科学的、人为的植物分类系统的建立,并注意运用生殖器官进行分类。瑞典植物学家林耐(Carolus Linnaeus ,1707—1778)于1732—1737年创立了一个人为的分类系统,他根据雄蕊的数目、排列的方式及其他特征将高等植物分为24纲。林耐重视花部的分类特征,这对当时及以后的植物学家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后来林耐对自己的系统感到不满意,主张“植物分类部分的最初与最终目的都在于寻求自然法则”。

他曾致力于自然系统的建立,但终未能完成。林耐于1735年发表了《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7年著成《植物属志》(Genera plantarum),描述了935个属,又于1753年著成《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描写了当时已知的植物116目,1000多属,10000多种。这三部著作与其所主张的双名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自然分类系统时期

刚才讲了,林耐晚年对自己的系统感到不满意,主张植物分类部分的最初与最终目的,都在于寻求自然法则。他曾致力于自然系统的建立,但最终未能完成。1751年,他在《植物学的哲理》(Philosophia Botanica)一书中介绍了一个“自然系统的片段”,采取了植物许多共同形状,将他建立的属排列到68个目(相当现代的科)中,已具有自然系统的雏形。

继林耐之后的100多年中,西欧的一些植物学家提出了不少著名的自然分类系统。

四、系统发育系统时期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Origin of species)一书,创立了进化论,成为近代生物学的基础。他的学说彻底摧毁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对科学的统治,推翻了上帝创造世界与物种不变的观念。在达尔文进化论确立之后,它对分类学以及现代植物分类学的进步有着深远和巨大的影响,给植物分类的研究提出寻找分类群间亲缘关系的任务,树立了植物界系统发育的观点,这就进入了系统发育系统时期。

在本时期内,世界形成两个学派,即所谓的“假花”学派和“真花”学派,前者以恩格勒、维特斯坦为代表,后者以柏施、哈利叶、哈钦松为代表。但是不管哪一学派,建立系统的原则都是根据植物形态演化的趋势,来决定植物类群的位置和亲缘关系的。现代的分类系统,大多是以这两派的系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真花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已灭绝了的裸子植物中的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成的,即孢子叶球主轴的顶端演化为花托,生于伸长主轴上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蕊,其下的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苞片演化为花被。因此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拟苏铁植物,而多心皮类是原始的被子植物。

假花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单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的,只含有小孢子叶或大孢子叶的孢子叶球演化成雄性或雌性的柔荑花序,进而演化成花。因此,被子植物的花不是一朵真正的花,而是一个演化了的花序。所以认为被子植物当中具有单性花的柔荑花序类是最原始的代表。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修订或提出的有花植物分类系统主要有7个:柯郎奎斯特

(A.Cronquist)系统(1968、1978、1979、1981),佐恩(R.Thorne)系统(1968、1976),塔赫他间(A.Takhtajan)系统(1969、1980),哈钦松(J.Hatchinson)系统(1959、1973),索奥(C.R.Soo)系统(1967、1975),达格瑞(R.Dahlgren)系统(1975、1980)以及麦希尔(H.Melchior)系统(1964)。在这些系统中,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仍然是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但是受到推崇和影响较大的却是柯郎奎斯特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

各国分类学家接受了达尔文进化学说,都认为分类系统应表示各分类群的亲缘关系。但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及分类学家的观点不同,直到目前为止,所有分类系统还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植物界的演化过程,有许多论点需要讨论和研究。关于各家演化论点的分歧,有些植物分类学家如恩格勒(A.Engler)、柏施(E.Bessey)和哈钦松(J.Hutchinson)等人,认为一个自

然系统要表示各类群间的起源关系,并且强调被子植物是单源起源的,其演化过程是多枝的,就是所谓的种系发生系统(Phyletic或Phylogenetic System)。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被子植物的分类,并建立分类系统,用以说明被子植物间的演化关系,是分类学家长期以来所寻求的目标。但由于有关植物演化的知识和证据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现介绍几个常用的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

这一系统是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于1892年公布的。在两人合著的巨著《植物自然分科志》中采用本系统,后经多次修改,在第12版《植物分科志要》(1964年)中,将被子植物分为62目,343科。

恩格勒系统的主要观点

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单性孢子球演化而来的,只含有小孢子叶或大孢子叶(如买麻藤目)的孢子叶球演化成雄或雌的的柔荑花序(如杨柳科、桦木科、胡桃科) ,进而演化成花。因而被子植物的花不是一个真正的花,而是一个演化了的花序,这种学说称为假花说。

认为无瓣花、单性、木本、风媒传粉等与裸子植物相似的特征作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性状,而有瓣花、两性、草本、虫媒传粉等是进化的性状。为此,他们把柔荑花序植物(如杨柳科、桦木科)看作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而把木兰科、毛茛科等看作是较为进化的类型,同时把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前(1964年第12版《植物分科志要》中已放在后面)。德国植物分类学家如恩格勒(Adolph Engler,1844—1930)于1892年发表了他的分类系统。把植物界分成4大门,即叶状体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与种子植物门(有胚有管植物门)。又将种子植物门作如下分类:

有胚有管植物门Emoryophyta Siphonogama

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离瓣花亚纲)Cympetalae

后生(或叫变形)花被亚纲Metachlamyd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第一章总论(二)

对恩格勒系统的评价

恩格勒系统是被子植物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的自然分类系统。迄今为止,世界上除英法以外,大部分国家都采用本系统,我国的《中国植物志》、多数地方植物志及大多数的植物标本馆(室)都采用本系统.主要是采用《植物分科志要》策11版(1936)和第12版(1964)这两个版本中的系统。

哈钦松系统

本系统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Hutchinson)于1926年和1934年先后出版的两卷《有花植物科志》中提出的,1959年和1973年作了两次修订,从原来的105目332科增加到111目411科。

哈钦松系统的主要观点

认为已灭绝了的裸子植物中的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出了被子植物的花,即孢子叶球主轴的顶端演化为花托,生于伸长主轴上的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蕊,其下的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苞片演化为花被。这种学说称为真花说。

哈钦松认为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各部分分离、多数的比连合、定数的较为原始;花各部螺旋状排列的比轮状排列的较为原始等。他还认为,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且这两支是平行发展的;无被花和有被花是后来演化过程中蜕化而成的;柔荑花序类各科来源于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

对哈钦松系统的评价

本系统把多心皮类作为演化的起点,在不少方面阐明了被子植物的演化关系,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他坚持将木本和草本作为第一级区分,导致许多亲缘关系很近的科被远远分开,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五加科、山茱萸科分开等。

这个系统发表,在世界上很少使用,但在我国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如北京大学生物系、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植物标本馆(室)都采用了这个系统进行排列标本,由这三个研究所分别编写的《广东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都采用了这个系统。后来的塔赫他间系统、克郎奎斯持系统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塔赫他间系统

本系统是由原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Takhtajan) 1954年公布的,自1959年起进行了多次修订,在1980年发表的分类系统中,把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总计92目,410科;1997年修订的系统包括17亚纲,71超目,232目,591科。塔赫他间系统的主要观点

塔赫他间(Takhtajan)主张单元起源,他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草本植物是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的;木兰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代表,由木兰目发展出毛茛目及睡莲目;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的水生双子叶植物的具单沟舟形花粉的睡莲目莼菜科,木本单子叶植物则由木兰目演化而来;柔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金缕梅目。

对塔赫他间系统的评价

本系统打破了传统的把双子叶植物纲分戊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的概念,增加了亚纲的数目.使各自的安排更为合理:在分类等级方面、于“亚纲”和“目”之间增设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对某些分类单元,特别是目和科的范围和安排都作了重要的变动。

本系统是当代著名的分类系统。由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生物系编写的《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的被子植物分类部分就是按该系统编写的。

克郎奎斯特系统

此系统是美国学者克郎奎斯特(Cronquist)于1957年发表的。在1981年修订的分类系统中,他把被子植物(称木兰植物门)分为木兰纲和百合纲(即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共有83目,383科。

克郎奎斯特系统的主要观点

克郎奎斯特的分类系统采用真花学说及单元起源的观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于一类已经灭绝的种子蕨;现代所有生活的被子植物各亚纲都不可能是从现存的其他亚纲的植物进化而来的;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柔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来源于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

对克郎奎斯特系统的评价

此系统接近于塔赫他间系统,但个别分类单元的安排上仍有较大差异,未设“超目”一级分类单元,科的数目有所压缩,范围较适中。

目前美国高等院校的植物分类教学中多采用本系统。我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也采用本系统。

除了以上介绍的四个分类系统之外,还有:

1、林奈系统: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一书记载了7300种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以雄蕊的数目为特征分成24纲。(人为)

2、边泌-虎克系统:在1862-1883年发表巨著《植物属志》,描述种子植物200科,7569属.所有特征都来源于植物标本,将被子植物分成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但误将裸子植物放在这两大类群之间。

3、柏施系统:美国学者C.E.Bessey在1910年发表几篇论文,论文中总结出一个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孢子叶球学说。

低等植物特征:

1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

2 、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3 、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4 、常生活于水中或阴湿的地方。

有藻类、菌类、地衣三大类共11 个门。

藻类植物特征:

1、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2、生活方式:自养。

3、多生活水中。

4、植物体的营养细胞能吸收水分、无机盐。

5、生殖方式:营养、无性(孢子)、有性生殖。

共设7门:蓝藻门:颤藻、念珠藻、鱼腥藻、发菜、

螺旋藻(蛋白干重64-74%)等

眼虫藻门(裸藻门):眼虫等

绿藻门:衣藻、小球藻、水绵(接合生殖)

金藻门:硅藻(硅藻土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

甲藻门:海岸线附近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

红藻门:紫菜、石花菜(琼胶)、海萝、江篱。

褐藻门: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等

约有40,000种。

菌类植物特征:

1、不含绿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菌类有丝状结构。

3、生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吞噬)。

共设: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等3个门。

细菌门:病原细菌、硝化细菌、根瘤细菌、放线菌

—抗菌素:链霉素、四环素等。(球菌、杆

菌、螺旋菌)(有的可形成荚膜)

粘菌门:发网菌(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

真菌门:藻菌纲(黑根霉)、子囊菌纲(酵母菌)、

担子菌纲(蘑菇等)、半知菌纲(稻瘟病菌)。

约有69,000种。

地衣植物门特征:

真菌(子囊菌)与藻类(蓝藻、绿藻)的共生复合体植物。可分泌地衣酸,为先锋植物。

形态:

1、壳状:多色彩的壳状或龟裂小片的沉积

物,如猫耳衣、文字衣、茶渍衣.

2、叶状:扁平的叶状体,有被腹之分,如石

耳、梅衣等

3、枝状: 枝状或分枝丝状,松萝、石蕊等。

共约500属,26000种

高等植物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例外)。

2、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3、有性生殖的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新的植物体。

4、陆生。

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四个门。

苔藓植物门特征:

1、植物体?a叶状体有茎叶的分化,或无真

正的根。

2、无维管束的分化。

3、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4、生于阴湿的地方。

约有40,000种,可分为苔纲(地钱、光萼苔、角苔)、藓纲(泥炭藓、黑藓、葫芦藓)。苔藓植物门特征:

1、植物体?a叶状体有茎叶的分化,或无真

正的根。

2、无维管束的分化。

3、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4、生于阴湿的地方。

蕨类植物门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2、有维管束系统。

3、配子体和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生

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

4、陆生。

裸子植物门特征:

1、产生了种子,不过胚珠和种子是裸露。

2、植物体大多数为常绿的乔木。

3、木质部中只有管胞,而无导管;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

4、雌配子体中具颈卵器。

5、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不能离开孢子体独立生活。

被子植物门特征:

1、种子或胚珠包被在果实或心皮中。

2、孢子体高度分化,配子体高度简化;木质部中有了导管;韧皮部中有了筛管。

3、具有真正的花,雌蕊形成果实。

4、双受精作用和三倍体胚乳。

植物形态学把植物体及其各个器官的结构、特征、性状、质地区分为许多形态学类型,而将每个形态学类型给予一定的名称,并科学地确定其特定的概念,这就是植物形态学术语。为了正确地鉴定和描述植物,必须熟练地、准确地掌握植物的形态学术语,它是学习和研究植物分类学必备的基本知识。常用植物形态学术语分别介绍如下。

一、一般名称

(一)根据植物性状(即茎的质地),可分为:

1.木本植物(Planta lignose)指植物体木质部发达,一般比较坚硬,多年生。

2.乔木(Arbor)指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高达5米以上。杨树、柳树、榆树、桦等等。

3.灌木(Frutex)指主干不明显,而于基部分枝,呈丛生的,高不及5米的木本植物。月季、黄刺玫、锦鸡儿等。

4.小灌木(Fruticulus)指高在1米以下的低矮灌木。兴安胡枝子、欧里等。

5.半灌木(亚灌木)(Suffrutex)指高在1米以下的低矮的植物,仅茎基部木质化,多年生,而上部枝草质并于花后或冬季枯萎。(上部柔嫩)黑沙蒿等。

6.草本植物(Herba)指植物体木质部不发达,茎柔软,通常于开花结果后即枯死的植物。大豆、高粱、玉米、紫花苜蓿等。

7.藤本植物(Scandens)指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其他物体,缠绕或攀缘向上生长的植物。根据其质地又可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葡萄、紫藤、葎草、牵牛花等。(二)根据植物生长环境,可分为

1.陆生的(Terrestris):指植物生长于陆地,通常茎生长于地上,而根生于地下。陆生环境富于多样性,有些能适应特殊的严酷环境,生于沙漠的,根常具沙套,又称沙生植物;生于盐碱地的,体内含有大量盐分,叫盐生植物;生于高寒山地的,个体低矮,垫状,叫高山植物等。

2.水生的(Aquaticus):指植物生长于水中,植物体部分或全部沉浸在水中。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发达,叫沼生植物;生于盐沼地的,叫盐沼植物。

3.附生的(Epiphyticus):指植物附着生长于他种植物体上,但能自养,无需吸取被附生者的养料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4.寄生的(Parasiticus):指植物寄生于他种植物体上,(如菟丝子以其特殊的吸根)吸取寄主的养料,而营寄生生活的植物。

(三)根据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

1.一年生(annuus):指植物的生活周期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的。种子当年萌发、生长、并于开花结实后枯死,生活期比较短。短者可数星期,如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的一些短命和类短命植物。长者仅数月。

2.二年生(binnis):指植物生活期仅二年,种子当年萌发、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生活期需要两个生长季节。

3.多年生perennis):指植物生活期三年以上者,乔木、灌木、小灌木、亚灌木年复一年的生长,长者可达千年之久。多年生草本则地上部分于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而地下部分多年生,年年萌发新的地上枝,此为多次结实。也有少数多年生植物,仅结实一次而全株枯死的,如竹就是一次结实植物。

二、根(radix)

根是由种子幼胚发育而成的器官。通常向下生长。使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料。根一般不分节,不生芽。一株植物根的总体叫根系。

(一)根的种类一株植物的根,按其发生可分为:

1.主根(corpus radix)指由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胚根发育而成的根。通常明显粗大,形成地下根的主轴。

2.侧根(radix lateralis)指由主根上发生的各级大小支根。

3.不定根(radix adventitia) 指由茎、叶和老根上发生的根。

(二)根系类型可分为:

1.直根系(radix primaria)指植物的主根明显粗长,垂直向下生长,各级侧根小于主根,斜伸向四周的根系。如胡萝卜、大豆、紫花苜蓿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2.须根系(radix fibrosa) 指植物主根不发达,早期即停止生长或萎缩,由茎基部发生许多较长,粗细相似的不定根,呈须毛状的根系。如小麦、玉米、水稻、早熟禾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三)根的变态

1.肉质根(radix carnosa) 是一些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越冬器官,贮有大量营养物质,通常肉质肥大。形态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两类:

(1)肥大直根(radix incrassate) :由主根发育而成,粗大单一。外形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球形等。成长的肥大直根可区分为头部、根颈部和本根三部分。头部为肥大直根的上部,其上生根出叶,由上胚轴形成,是一短缩的茎;根颈部由胚轴形成,此部无叶,但有不定根,较短而组成肥大直根的上部;本根是由主根形成的,粗长,具侧根,是肥大直根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肥大直根主要是由胚轴和主根组成,以薄壁细胞居多,贮藏大量养料。如胡萝卜、大萝卜、芜菁等。

(2)块根(radix tuberose) :是由侧根和不定根发育而形成特殊肥厚呈块状的根,如甘薯、大丽菊等。

2.寄生根(吸器)(haustorium) 菟丝子(叶退化,不光合)、列当、桑寄生、锁阳等寄生植物,产生不定根深入寄主体内,吸收养料和水分,这种不定根叫做寄生根。

3.支持根(radix fulcrans) 玉米、高粱等禾本科植物,在接近地面的节上,常产生不定根,增强支持作用和吸收作用,这种不定根叫做支持根。

三、茎(caulis)

茎是种子幼胚的胚芽向地上伸长的部分,为植物体的中轴,通常在叶腋生有芽(gemma),芽萌发后形成分枝。茎和枝上着生叶的部位叫节(nodus),两节之间的茎叫节间(internodium),叶柄与茎相交的内角叫叶腋(axilla),茎和分枝支持和调整叶子的分布,又是物质输导的通道。茎有地上茎和地下茎之分。特征:具节和节间、茎上有芽、茎上有叶(有时退化)。(一)根据地上茎生长习性,可分为,

1.直立的(erectus)指垂直于地面的茎,为最常见的茎。如小麦、玉米等。

2.斜生的(ascendens)指最初偏斜,后变直立的茎,如斜茎黄芪、扁蓿豆。

3.斜倚的(decumbens)指基部斜倚地上的茎,如扁蓄、马齿苋。

4.平卧的(prostratus)指平卧地上的茎,节上不生根,如地锦、蒺藜、草莓等。

5.匍匐的(repens)指指平卧地上,但节上生不定根的茎,如鹅绒萎陵菜、白车轴草。

6.攀缘的(scandens)指用小根、叶柄或卷须等其他特有的变态器官攀缘于他物上升的茎,如胡瓜、豌豆、黄瓜、葡萄等。

7.缠绕的(volubilis)指缠绕于他物上升的茎,如打碗花、牵牛、豇豆等。

(二)根据地下茎变态

1.根状茎(rhizoma)指延长直伸或匍匐生长于土壤中的地下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叶退化为膜质鳞片状,顶芽和腋芽明显并可发育成地上枝,节上产生不定根。根状茎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生活一至多年,如芦苇、羊草等一些禾本科草类。根状茎也有变得肥厚肉质的,如莲藕。

2.块茎(tuber)指短缩肥大的地下茎。顶端有顶芽,侧部有螺旋状排列的芽眼(侧芽),幼时可见退化的膜质叶。每个芽眼有数个芽,相当于腋芽的主芽和副芽,如马铃薯。

3.球茎(cormus)指肥大而扁圆的地下茎。顶端有粗壮的顶芽,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干膜质的鳞片和腋芽,下部有多数不定根,如荸荠。

4.鳞茎(bulbus)是一种扁平或圆盘状的地下茎,特称“鳞茎盘”,其上着生许多鳞叶及芽。可从顶芽或腋芽形成子鳞茎。根据外围有无干燥膜质的鳞叶,又可分为有皮鳞茎如洋葱,和无皮鳞茎如百合。地下茎变态举例。

(三)地上茎变态

1.卷须(cirrhus)许多攀援植物的卷须是由枝变态而成,常出现于叶腋或叶对生处,如葡萄、葫芦等。

2.刺(spina)一些植物的一部分枝条变成硬的尖刺。如沙枣、皂荚、梨等。

3.肉质茎(caulis carnious)茎肉质、多汁、肥大,如马齿苋、仙人掌、海篷子等。

四、叶(folium)

叶是由芽的叶原基发育而成的部分,通常绿色,有规律地着生在枝(茎)的节上,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蒸腾水分的器官。

(一)叶的组成部分

叶通常着生在茎(枝)上,叫茎生叶(folium caulinum),大多数植物属此类;叶着生在极缩短的茎上,状如从根上生出的,叫基生叶(folium basilare),如早开堇菜、白菜等;基生叶集中生成莲花状,叫莲花状或莲座状叶丛(rosula),紫花地丁等。

(二)单叶与复叶

在一个叶柄上只生1个叶片的,叫单叶(folium simplex);

在一个叶柄上生有2个以上小叶的,叫复叶(folium compositum)。

复叶的总柄叫总叶柄(petiolus communis)或总叶轴;组成复叶的每一个叶叫小叶(foliolum);小叶的叶柄叫小叶柄(petiolulus);小叶的托叶叫小托叶(stipella)。但复叶仅在总叶柄基部有腋芽。

(三)复叶类型

根据复叶总叶柄的分枝、小叶的数目和着生的位置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

1.羽状复叶(folium pinnatum)指多个小叶排列于总叶柄的两侧呈羽毛状。

如果总叶柄顶端着生1片小叶,小叶的数目为单数者叫单(奇)数羽状复叶(foilum imparipinnatum),如苦豆子、甘草等;

如果总叶柄顶端有2片小叶,小叶数目为双数时叫双(偶)数羽状复叶(folium paripinnatum ),如花生、蚕豆等。

如果总叶柄两侧有成羽毛状排列的分枝,分枝上着生羽状排列的小叶,这种类型的复叶叫二回羽状复叶(folium bipinnatum)其上的分枝叫羽片(pinna)。

如果羽片像总柄一样再一次分枝时,叫三回羽状复叶(folium tripinnatum);如果再次一级的羽片再进行同样的分枝以及依此类推,就叫多回羽状复叶(folium multipinnatum),这时,其最末一次的羽片叫小羽片(pinnula)。

2.掌状复叶(folium palmatum)指数个小叶集生于总叶柄的顶端,展开如掌状,如大麻的叶片;也有总叶柄分枝呈二回掌状复叶和三回掌状复叶。

3.三出复叶(folium trifoliatum)指仅有3个小叶集生于总叶柄顶端的复叶类型。如果顶端小叶具叶柄的侧生小叶横出的,叫羽状三出复叶(pinnatim trifoliolatus),像大豆、草木樨、紫花苜蓿、等属于此类;如果顶生小叶无柄,3小叶集生于总叶柄顶端的,叫掌状三出复叶(digitatim trifoliolatus ),比如红车轴草、酢酱草属此类。

(七)叶尖:

1、锐尖(金樱子)

2、渐尖(杏、榆叶梅)

3、钝形(冬青卫茅、黄刺玫)

4、圆形(莲)

5、尾尖(郁李、东北杏)

6、凹缺(凹头苋)

7、倒心形(酢酱草)

五、花序

花序: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就叫花序。

顶生花序:花序生于花枝顶端;

腋生花序:花序生于叶腋内。

单生花:花序中只有1朵花,生于枝顶,如牡丹、麦李等。

花梗(花柄):花序上支持每朵花的柄;

总花梗(花柄):支持数朵花的柄;

花序轴(总花轴):整个花序的轴;

花葶:花序轴或总花梗自地表附近及地下茎伸出,不分枝,不具叶。如车前、蒲公英等。苞片:生于花序下或花序每一分枝或花梗基部变态叶;

小苞片:生于花梗上的或花萼下的变态叶;

总苞:数枚或多枚苞片聚生成轮,紧托花序或一花,这些苞片组成的整体叫做总苞,如菊科植物的头状总苞。组成总苞的苞片又叫做总苞片。

小总苞:在复伞形花序中,承托小伞形花序的总苞叫做小总苞。

花序的分类

根据花序的分枝方式和花朵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一)无限花序

无限花序(indeterminata)或向心花序(inflorescentia centripeta)在形态上是总状分枝式,花序轴的顶端分化新花的能力可以保持一个相当时期,花序轴上的花下部的先开,依次向上部开放,花序轴不断增长;如果是平顶式的花序轴(如向日葵),花由外围依次向中心开放。开花顺序是:花序下部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

1、总状花序(racemus)通常花序轴不分枝而较长,花多数有近等长的梗,花序轴随开花不断伸长,如荠菜、刺槐、油菜、白菜等的花序。

识别要点:许多柄近等长的花着生在一不分枝且较长的花轴上。

2、穗状花序(spica)与总状花序相似,但无花梗或花梗极短,如车前的花序。在禾本科和莎草科中,常由无梗的小穗(spicula)再组成复穗状花序,如小麦、赖草等的花序。

识别要点:许多无柄的花着生在一不分枝且较长的花轴上。

3、柔荑花序(amentum)与穗状花序相似,但一个花序全是单性花(全雌花或全雄花),常无花被,开花结果后整个花序脱落。花序轴常柔软而下垂,如杨树、柳树、桑树等的花序。识别要点:许多无柄的花排列在柔软下垂的花序轴上且每朵花都为单性花。

4、肉穗花序(spadix)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序轴肥厚而肉质被一佛焰苞所包围,如天南星;玉米的雌花序由多数叶状苞包被。

识别要点:许多无柄的花着生在粗大肉质的花序轴上,如玉米的雌花序、马蹄莲、红掌等的花序。

5、圆锥花序(panicula)就是复合的总状花序。总花梗伸长而分枝,各枝为一总状花序;下部的分枝长,顶部的分枝短整个花序略呈圆锥形,如燕麦、早熟禾、紫丁香、玉米的雄花序等。

识别要点:在一个花序轴上着生了多个分枝花轴,且每一分枝花轴均为总状花序。

6、伞房花序(corymbus )与总状花序相似,但花梗不等长,下部的花梗长,上部的花梗短,使整个花序顶部的花几乎排列成一头状,如苹果、山楂、梨等的花序。如花序轴上每个花梗再形成一个伞房花序,叫复伞房花序(corymbus compositus),如花楸、华北绣线菊等的花序。

识别要点:花梗不等长的总状花序。

7、伞形花序(umbella)花梗近等长,花梗集生于花序轴的顶端,形状如张开的伞,如大葱、韭菜的花序。如果在花序轴上每个总花梗再形成一个伞形花序,叫复伞形花序(umbella composita),如胡萝卜的花序。第二回生出的花序叫小伞形花序(umbellula);小伞形花序的总花梗叫伞梗或伞辐(radius)。

8、头状花序(capitulum)花无梗或近无梗,多数花集生于一短而宽、平坦或隆起的花序轴顶端上(花序托或总花托),形成一个头状体,外被形状、大小、质地各异的总苞,如向日葵、旋复花、千里光等菊科植物的花序。

识别要点:花轴很短,簇生很多无梗的花, 整个花序如圆球状。

(二)有限花序

有限花序(inflorescentia determinata)或离心花序(inflorescentia centrifuga)形态上属合轴分枝方式,花序轴和总花梗顶端很快分化成一花,形成聚伞花序(cyma)。花从花序轴的上部向下依次开放或从中心向四周依次开放。开花顺序是:花序上部先开,渐及下部,或由中心开向边缘。

1、单歧聚伞花序(monochasium)是典型的合轴分枝方式,花序轴外形单一。这种花序顶端的芽首先发育成花之后,其下仅有一个侧芽发育成侧枝,枝顶又形成一朵花,如此侧枝又以同样方式分枝,最后形成单歧聚伞花序。这类花序中,如果侧枝连续地左右交互出现,叫蝎尾状聚伞花序(cincinnus),如委陵菜、唐菖蒲等的花序。如果所有的侧枝都出现在同一侧,形成卷曲状,叫螺状聚伞花序(bostryx)如勿忘我、附地菜等的花序。

2、二歧聚伞花序(dichasium)顶芽形成花后,在花下面的一对侧芽同时萌发成2个侧枝每个侧枝顶端也只形成1朵花,如此连续的分枝形成假二歧分枝式的花序,如石竹、卷耳等的花序。

3、多歧聚伞花序(pleiochasium)花序轴顶端形成1朵花后,其下数个侧芽发育成数个侧枝,顶端各生1朵花,花梗长短不一,外形上类似伞形花序,但中心花先开,渐向四周开放,如榆树、泽漆等的花序。

4、轮伞花序(verticillaster)是聚伞花序着生在对生叶的芽腋,花序轴及花梗极短,呈轮状排列,如益母草、地瓜苗等的花序。

以上花序类型的划分,主要是花开放的先后来分类的,而自然界中花序的类型比较复杂,有些不守纪律,有少数植物的花序为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混生的,如洋葱花序形态上为伞形花序而开花顺序为聚伞式,故称伞状聚伞花序;水稻花序形态上属圆锥花序,而开花顺序也为聚伞式,故可称为聚伞圆锥花序。

六、花

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梗是一朵花着生的小枝;花托是花梗顶端膨大的部分;花被和花蕊都是变态的叶;所以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枝。

(一)花的组成部分一朵完全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部分组成。其中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数目、形态特征、结构组成等性状常常被认为是植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初学者的难点

花的基本组成

(二)花的形态

1、依据花的组成状况:

(1)完全花指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4部分俱全的花。如苹果、桃等的花。(2)不完全花指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4部分,任缺1~3部分的花,如南瓜雄花(缺失雄蕊)、杨树雌花(缺失雄蕊、花被)。缺少花的任何一部分或几部分,如柳、桑的花。

2、依据雌蕊与雄蕊的状况划分

(1)两性花:一朵花中雄蕊与雌蕊都齐全。如大豆、小麦等。

(2)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存在而充分发育的花。

A. 雄花:仅有雄蕊而没有雌蕊或仅有退化雌蕊的花。

B.雌花:仅有雌蕊而没有雄蕊或仅有退化雄蕊的花。

C .雌雄同株:雄花与雌花生于同一株植物上,如玉米。

D.雌雄异株:雄花与雌花分别生于不同的植物体上, 如柳、杨、大麻。

(3)中性花(无性花):缺少雄蕊与雌蕊或雄蕊与雌蕊都不完备的花,如向日葵头状花序边缘的舌状花。

(4)杂性花:一株植物中有单性花和两性花或同一种植物中有的单性花,有的两性花。(5)孕性花:指能够结出种子的花,即雌蕊发育正常的花。

(6)不孕性花:指不能结出种子的花,即雌蕊发育不正常的花。

3、依据花被的状况划分

(1)两被花:花萼与花冠都具备的花,如茶、白菜、桃等的花。

(2)单被花:仅有花萼而无花冠的花叫单被花,这样的花萼应叫做花被,每一片叫做花被片。如藜、菠菜的花。

(3)裸花:不具备花萼与花冠的花,如杨、柳的花,又叫无被花。

(4)重瓣花:指在一些栽培植物中花瓣层数增多的花,如月季花。

4、依据花的各部分排列状况划分(或根据花的对称面划分)

(1)辐射对称花(整齐花):通过花的中心,可作出任何对称面,如桃、李、油菜等的花。

(2)两侧对称花(不整齐花):通过花的中心,只可以切成一个相等的对称面,如蚕豆、益母草等唇形科、豆科植物的花。

(3)不对称花(不整齐花):通过花的中心不能做出任何对称面的花,如美人蕉的花。(三)合生与贴生

这两个术语也适用于其他器官。

1、合生:同一器官各部分相结合叫做合生。如花瓣与花瓣合生、萼片与萼片合生。

2、贴生:不同器官之间相互结合叫做贴生。

七、花萼

花萼是由萼片组成的,通常绿色,是花被最外一轮或最下一轮。当花尚未开放时起到保护作用。有些植物的花萼有鲜艳的颜色,状如花瓣,把它叫作瓣状萼,如白头翁的花萼。

有关花萼的4个术语:

A. 离片萼(离生花萼) : 萼片彼此分离。如白头翁。

B. 合片萼(合生花萼) : 萼片部分或全部合生。如蔷薇、益母草等。

C. 萼筒:合片萼中连合的部分。

D. 萼齿(萼裂片) :合片萼中分离的部分。

有些植物具有两层花萼,其外轮的萼片叫做副萼,如委陵菜、草莓。菊科植物花的萼片常变态成冠毛,呈羽毛状、鳞片状、刺芒状等,如蒲公英的萼片就特化成许多白色的冠毛。

萼片通常在开花后脱落,但像野罂粟等在开花时萼片就脱落,叫做萼片早落;而像茄子、酸浆等在果实成熟时萼片仍然存在,叫做萼片宿存。

八、花冠

花冠由花瓣组成,位于花萼的内侧,是花的第二轮。花冠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是花中最明显的部分,大而质地较薄,有保护花蕊和引诱昆虫传粉的作用。

有关花冠的4个术语

A. 离瓣花冠(离瓣花) : 花瓣彼此完全分离。

B. 合瓣花冠(合瓣花): 花瓣彼此合生。

C. 花冠筒: 合瓣花冠连合的部分。

D. 花冠裂片: 合瓣花冠不连合的部分。

有些植物的花具有副花冠,是花冠与雄蕊的附属物,介于花冠与雄蕊之间,如水仙花中的黄色杯状物。

植物在不同的种类中,花冠的变化情况很大,它的组成、数目、花瓣的排列方式及类型等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容。

(一)花冠的类型

1、辐射对称花

A. 十字形:离瓣花冠, 由4片花瓣排列成十字形,为十字花科的特征之一。

B. 蔷薇形:花瓣5片,分离,无瓣片与瓣爪之分,如桃、苹果等蔷薇科植物的花冠。

C.辐状:花冠筒很短,花冠裂片由基部向四面扩展,如茄、番茄的花冠。

D. 坛状:花冠筒膨大成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一短颈,然后短小的冠裂片向四周呈辐状伸展。

E. 高脚碟状: 花冠筒下部成狭管状,上部突然成水平扩大成碟状,如水仙花的花冠。

F.钟状:花冠筒一般稍短而宽,上部扩大成钟形,如桔梗科植物的花冠。

G.漏斗状:花冠形如漏斗,下部管状,上部扩大,如蕹菜(空心菜)、牵牛、田旋花的花冠。

H. 筒状(管状):花冠筒成狭管状,花冠裂片向上伸展,如菊科头状花序中央的盘花。

2、两侧对称花冠

A.蝶形: 离瓣花冠, 花冠5片,整个花冠形如蝶状,由1片旗瓣、2片翼瓣与2片组成,龙骨瓣下缘常稍合生,如豌豆等豆科植物的花冠。

B.唇形:花瓣5片,基部合生成花冠管,冠裂片稍呈二唇形,上面2裂片合生为上唇,下面3裂片合生为下唇,如益母草、黄芩等唇形科植物的花冠。

C. 舌状:花冠筒部短,上部裂片扩大成舌状,如菊科植物头状花序边缘的花。(二)花瓣和萼片在花芽内的排列方式

1、镊合状指各片的边缘彼此接触,但不彼此覆盖,如茄、番茄。

2、旋转状指各片的边缘依次被上一片覆盖,即每一片的一个边缘被邻接的一片边缘覆盖,另一边缘又覆盖另一片边缘,如夹竹桃、棉花等。

3、覆瓦状和旋转状相似,但在各片中有1片或2片完全在外,另有1片或2片完全在内,其他的为旋转排列,如桃、玫瑰、油菜。

(三)距许多植物的花萼或花瓣向基部伸长而成管状或囊状,叫做距。如翠雀花、耧斗菜、紫堇、柳穿鱼等。

花瓣和萼片在花芽内的排列方式

九、雄蕊stamen

雄蕊是花的雄性器官,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通常呈丝状,着生在花托上。花丝顶端着生花药,花药中有花室(囊)可产生大量地花粉粒。在一朵花中常有多个雄蕊,根据它们在花中是分离还是联合以及花丝的长短分为多种类型。

1、离生雄蕊一朵花中的雄蕊彼此分离,如小麦、苹果、桃、杏等等。

2、单体雄蕊一朵花多数雄蕊的花丝合生在一起成一单束,形成一管状结构包在花柱外侧,而花药则彼此分离,如冬葵、棉花等。

3、二体雄蕊一朵花中有10枚雄蕊,其中9枚雄蕊的花丝联合成一束呈管状包在子房外侧,另1枚单独成束,共2束,如大豆、紫花苜蓿、沙打旺等豆科植物。

4、多体雄蕊一朵花中的多数雄蕊分成多束(3束或3束以上),如金丝桃。

5、聚药雄蕊一朵花的花药合生聚合在一起,而花丝仍分离,如向日葵、蒲公英。

6、雄蕊筒(管)一朵花中雄蕊的花丝完全合生成一球状或圆柱形的管,如苦楝等。

7、二体雄蕊一朵花中有4枚分离的雄蕊,其中2长2短,如糙苏、益母草等唇形科植物的雄蕊。

8、四强雄蕊一朵花中6枚雄蕊,其中4长2短,如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本科植物所特有。

9、冠生雄蕊一朵花的雄蕊着生在花冠上,如茄、紫草等。

10、退化雄蕊一朵花中的雄蕊没有花药,或稍具花药而无正常的花粉粒,或仅具雄蕊残迹。(二)花药在花丝上的着生方式

1、全着药花药全部着生在花丝上。

2、基着药花药的基部在着生在花丝的顶端,如唐菖蒲。

3、背着药花药的背部着生在花丝上,如油菜。

4、丁字药花药横卧,以背部中央着生在花丝顶部,如小麦。

5、个字药药室基部稍张开,花丝着生在上部汇合处,形如个字形。

6、广岐药药室近完全分离,叉开成一直线,花丝着生在汇合处。

(三)花药的开裂方式

1、纵裂花药沿室间纵向开裂,如小麦。

2、孔裂在药室的顶部或仅顶部开一小孔,花粉由此孔散出,如马铃薯。

3、瓣裂每一药室有1~4个活板状的盖,当雄蕊成熟时盖即掀起,花粉即可由此散出,如樟树。

十、雌蕊pistilium

雌蕊位于花的中心位置,是花的雌性器官,将来发育成果实。它是由1个或多个变态叶组成。这种变态叶我们把它叫做心皮(carpellum),心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心皮卷曲两缘合生的缝叫腹缝线(sutura ventralis),心皮的中脉叫背缝线(sutura dorsalis)。

(一)雌蕊发组成部分

一个典型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3部分组成。

1、柱头(stigma)是雌蕊的顶端,有的膨大而显而易见,有的则不膨大。有接受花粉的作用。常见的柱头形状有:钝裂片状、盘状、头状、羽毛状、帚刷状、放射状等。

2、花柱(stylus)是连接柱头和子房的狭长部分,通常圆柱状,长短变化很大,如罂粟则无花柱。通常着生于子房的顶端,也有着生在子房的背部、腹部或基部的。一般开花后花柱凋萎,但也有一些植物如铁线莲、白头翁、羽衣草的花柱宿存。

3、子房(ovarium)是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其壁叫子房壁,内腔叫子房室,有1室或多室的,每室有1至多数胚珠。开花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二)雌蕊的类型

根据心皮的数目和离合情况划分。

1、单雌蕊:一朵花中雌蕊由1个心皮组成,子房也是1室,胚珠1至多数。如桃、杏仅有1胚珠;豌豆、刺槐等则有多个胚珠。

2、离生心皮(单)雌蕊:一朵花中有2个以上的单雌蕊,这些单个的雌蕊心皮彼此分离。如铁线莲、委陵菜等。把每个分离的心皮叫雌蕊,把全部心皮或雌蕊叫雌蕊群。

3、复雌蕊:一朵花的雌蕊由2个或2个以上的心皮合生而成,其子房叫复子房,子房室可以是1室,也可以是多室每室可有1至多数胚珠。心皮的合生情况有所不同,有的由子房至柱头完全合生、有的由子房至花柱合生而柱头分离、有的仅子房合生而花柱和柱头都分离。在子房部分,仅心皮边缘合生则形成单子房,如柳具1室多数胚珠、小麦、玉米具1室1

胚珠;若边缘都向内卷曲而合生,则分隔成数室子房,如马蔺具3心皮3室胚珠多数、梨具2~5室每室1~2胚珠。

(三)胎座(placenta)在子房内着生胚珠的地方叫胎座。由于心皮合生状况、胚珠的数目不同,有点状、线状、隆起而肥厚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基生胎座胚珠着生在子房的基部,子房1室,如菊科植物。

2、顶生胎座胚珠着生在子房的顶部,子房1室,如瑞香科植物。

3、边缘胎座单心皮的1室子房里,胚珠着生在心皮的边缘即腹缝线上,1心皮1室,如豆科植物。

4、侧膜胎座合生心皮1室的子房里,胚珠着生在每一心皮的边缘上,胎座常肥厚或隆起或扩大到子房腔内(2个或2个以上心皮构成1室或假数室子房),如瓜类等瓠科植物。

5、中轴胎座合生心皮多室子房里,心皮边缘汇集合生成中轴,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番茄、马蔺等。

6、特立中央胎座复雌蕊1室或不完全数室的子房里,中轴由子房腔的底部隆起,但不达到子房顶部,胚珠着生在此轴上,如石竹、青椒等。

十一、花托receptaculum or torus

花托是花梗膨大的顶部,是花其他部分着生的地方。在较原始植物的花里花各部分呈螺旋状排列,所以花托也就多少伸长,如木兰、毛茛;在较进化植物的花里,花的各部呈轮状排列,花托就比较缩短。花托的形状有球状、盘状、杯状、壶状等。由于花托形状的变化花部着生的位置也就相应变化,将来所形成的果实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在研究植物分类和演化的关系上很重要。

(一)花各部在花托上的着生位置

实际是根据子房与花托的位置关系来划分。

1、下位花花托多少凸起或稍呈圆锥状,花部呈轮状排列其上,最外或最下是花萼,向上一次为花冠、雄蕊、雌蕊,而花萼、花冠和雄蕊的着生点都较子房低。子房位置处于一朵花中央的最高处。所以叫下位花或上位子房,如毛茛、油菜等。

2、周位花花托多少凹陷而膨大,呈浅盘状、杯状或壶状,子房着生于其中央的底部而与周围完全分离,花萼、花冠和雄蕊依次着生在花托上端内侧周围,并围着子房,所以叫下位花,子房依然上位,如桃、杏等。有些周位花子房下部和花托愈合,上部仍露出在外面,这一类叫半下位子房,如马齿苋等。

3、上位花花托凹陷而膨大成种种形状,子房着生其中切彼此完全愈合,仅有花柱和柱头外露,花萼、花冠和雄蕊依次着生在花托的顶部而位于子房之上所以叫上位花。由于子房陷入花托而位于其他各部分之下,所以又叫下位子房,如西瓜、向日葵等。

(二)花盘(discus)

是花托的一种环形扩大部分,位于子房基部的周围或介于雄蕊和花冠之间。通常呈杯状、环状、扁平状或片状,有全缘的、有分裂的、有牙齿状的,也有分裂成疏离的腺体的。(三)蜜腺(nectarium)指花盘、变小的小花瓣、花瓣或雄蕊基部能分泌蜜汁的附属体和附属小体。

十三、果实fructus

植物开花受精后,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逐渐膨大,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这种果实叫真果,大多植物的果实类型。另外,还有许多植物的果实除了子房外还有花托或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的形成,这种果实叫假果,如苹果、梨等。

果实是子房经过受精作用发育形成的一种繁殖器官。由于它的遗传性质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小,不容易发生环境饰变,它所表现出的性状稳定,因此,果实的形态特征常被作为鉴定植物种类所需观察的主要性状之一。

果实的分类

根据果实的结构组成、果皮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复果)三大类。(一)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由它的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叫单果。依据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可分为干果和肉果两类。

1、干果:果实成熟后,果皮失水而干燥。依据果皮开裂与否,又分为裂果和闭果。

(1)裂果

A 蓇葖果:由上位子房的单雌蕊或离心皮单雌蕊形成,成熟时沿腹缝线或背缝线仅一侧开裂,内含1至多数种子。如翠雀花、牡丹、芍药、梧桐等。

B 荚果:由上位子房的单雌蕊形成,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同时开裂,内含1至多数种子。如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的果实。其中有些豆科植物如岩黄芪属等植物的荚果在种子间收缩分节而呈念珠状,成熟时则断裂成具1种子的断片,把它叫做节荚。荚果也有不开裂的如苜蓿、草木樨、花生等。

C 角果:由2心皮的复雌蕊(子房1室,具假隔膜分成假2室)发育而成的果实。果实成熟后沿两条腹缝线(假隔膜两侧)裂成两片。是十字花科植物的果实类型。根据长宽比例又分为长、短角果。长角果:长为宽的4倍以上、种子多数,如白菜、油菜;短角果:长度是宽度的4倍以下,如荠菜、独行菜等。

D 蒴果:由复雌蕊发育而成,1室或多室,种子多数。开裂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室背开裂:果瓣沿心皮的背缝线裂开,如胡麻、棉花等。

室间开裂:沿室间隔膜即腹缝线开裂,如芝麻、牵牛、曼陀罗等。

孔裂:由多数小孔开裂,如野罂粟、虞美人等。

盖裂:果实上部横裂一周成一小盖,如马齿苋、车前等。

(2)闭果

A 瘦果:由离生心皮或合生心皮的上位子房或下位子房所形成,1室1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果皮紧包种子而不易分离,如向日葵、荞麦等。

B 颖果:也具1室1粒种子,但果皮与种皮完全愈合而不分离,如玉米、小麦、水稻等,是禾本科植物的果实类型。

C 胞果:由合生心皮的上位子房形成,1室1粒种子。成熟时,果皮薄而膨胀,疏松地包裹种子,如藜、苋菜等苋科植物的果实。

D 翅果:瘦果状,果皮向外延伸成翅,含单粒种子,如榆钱、槭树、白腊树、臭椿、香椿等。

E 坚果:果皮木质化、坚硬,1室1粒种子,如榛子、板栗等。

F 小坚果:是一小而硬的坚果。如紫草科、唇形科的子房4深裂,形成4个小坚果,又叫分果或离果。

G 双悬果:由2个合生心皮的下位子房形成,果实成熟时形成2个分离的小坚果,叫悬果瓣,并悬挂在中央心皮柄的上端,如胡萝卜、芹菜等伞形科植物的果实。

2、肉果:果实成熟时,果皮或其他组成果实的部分肉质多汁。又可细分为真果(整个果实仅由子房发育而来)和假果(果实除了由子房外还有花萼、花冠、花托等部分参与,共同发育成果实)两种类型。

(1)真果

A 核果:由单心皮或合生心皮的上位子房形成,外果皮薄、中果皮厚而肉质或纤维质、内果皮坚硬,包裹于种子之外而成果核,通常含1粒种子,如杏、李、梅、核桃、桃等。

B 浆果:由合生心皮的子房形成,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都肥厚、肉质、汁液丰富,含1至数粒种子,如番茄、葡萄、枸杞等。

C 柑果:由合生心皮上位子房形成。外果皮呈革质、有油囊;中果皮稍疏松,具有分枝的纤维束;内果皮内弯成果瓣,并向内形成许多长而肉质多浆的腺囊,如柑桔等就是最典型的柑果。

(2)假果

A 瓠果:由合生心皮下位子房形成的果实,硕大、具1室和多数种子。果皮外层由花托与外果皮结合而成,较坚硬;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化,胎座发达也肉质化。如西瓜、黄瓜等葫芦科植物的果实。

B 梨果:由合生心皮的下位子房并有花托参与所形成。果实外层厚而肉质,内层为果皮,外果皮与花托界限不明显,内果皮很明显,革质或木质化,如苹果、梨等。

(二)聚合果

一朵花中有多数单雌蕊即离心皮雌蕊,每一个单雌蕊形成一个单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这类果实叫聚合果。由一朵花中多数离生单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的总称,每个离生单雌蕊发育成一个果实,一般较小,聚生在花托上。根据单果的种类又可分为聚合瘦果,如草莓、委陵菜等;聚合蓇葖果,如绣线菊、八角、玉兰等;聚合核果,如悬钩子、覆盆子等;聚合坚果,如莲、芡实等;聚合浆果,如中华五味子等。

(三)聚花果

是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的总称。许多由花所形成的果实聚生在花序轴上,外形很像一个果实,成熟时整个果穗由母体上脱落,如桑椹、无花果等。菠萝(凤梨)是很多花长在肉穗花序轴上,花不孕,花序轴肉质化,成为可食的主要部分。

裂果:

1、荚果—大豆

2、蓇葖果—八角(聚合蓇葖果)

3、角果—油菜

4、蒴果:

背裂—棉花

腹裂—烟草

孔裂—罂粟

齿裂—石竹

周裂—车前草

闭果:

1、瘦果—向日葵

2、坚果—板栗

3、颖果—稻、麦、玉米

4、翅果—榆、槭

5、分果—胡萝卜

(二) 聚合果:

1、聚合瘦果—草莓

2、聚合蓇葖果—八角

3、聚合坚果—莲

十四、种子semen

种子是胚珠在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种子由3部分组成,即种皮、胚和胚乳。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胚由受精卵形成;胚乳由极核发育而成(中央细胞经受精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贮藏养分的器官)。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大小、形状、颜色、花纹、质地、内部结构,以及贮藏的营养成分的变化都很大,可作为分类的性状。

种子结构图解。

十五、质地

1、草质:薄而柔软,绿色。

2、透明质:薄而几乎是透明的。

3、膜质:薄而半透明。

4、干膜质:薄、脆、干而膜质,非绿色。

5、纸质:如厚纸状。

6、革质:厚而硬,常有光泽,如皮革状。

7、软骨质:坚硬而具有韧性。

8、角质:如牛角质状。

9、肉质:肥厚而多肉。

10、海绵质:松软如海绵状。

十六、植物体表附属物—毛被

毛被是表皮细胞的衍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分枝的或不分枝的,形状各异,除毛状外还有鳞片状、星毛状、棍棒状、圆柱状、念珠状等,并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第二节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一、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

植物分类学上设立种种分类等级和单位,将数量庞杂的植物类群按其类似的程度和亲缘关系作合理的安排,从而形成分类系统,也就是将植物界中亲缘相近的植物,分为若干大群,大群之内又分为若干中群,中群之内再分成若干小群,直到种为止。

植物界下分为门(division),门在植物命名法则中是植物界下的最高的等级。植物界分为多少个门在不同分类系统中划法不一。有的分为四个,而在Engler系统中则分为12个门。维管植物可分为数个门,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s)中的种子植物(seed plants)可划为一个门,这些门的划分是依据普通特征进行的。例如,种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出现胚珠,产生种子。划分所依据的特征主要是生殖器官,外部形态或内部解剖结构。可以说所选这些特征是较为基本的。这些特征的代代相传构成了现在的植物种类。另外,也必须认识到,这些生物材料具备生活的特性,所有很久以前组成一个门的植物可能与另一个门的植物具有共同的祖先。这些关系的存在表明,区分一个门的植物的标准不可能是非常明确的,门和门之间的划分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清楚。例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综合各项主要特征就很有必要了。其它的高级分类单位中也有类似情况。

植物命名法则表明,任何一个分类单位都可和下一级分类单位之间插上中间等级。植物分类学上用前缀“sub”表示在上级单位之下。据此,一个门可分不同的亚门。另一方面,蕨类植物门下就不分亚门而直接分纲。这是因为蕨类植物门中的种类比种子植物门中的少。

门下的完整的分类单位是纲。“纲”的拉丁名均以“eae”结尾。被子植物亚门的两个纲是双子植物纲(Dicotyledoneae)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裸子植物亚门在有的分类系统中则被直接分为许多个目,而不分为纲。双子叶植物纲由于种类过多而常分为几个亚纲。这些亚纲的划分无一定的规则。

每一个纲分为不同的目。目是纲下的分类单位。每个目的拉丁名均以“ales”结尾。例如Rosales(蔷薇目) Slicales(杨柳目),但也有一些长期使用或在现在的命名法则生效前使用

的目的名称不以“ales”结尾。这些名称遵循优先原则而不受法规限制依然使用,例如百合目为Liliiflorae,管花目为Tubiflorae。

较大的目分为数个亚目,亚目常以“ineae”结尾,如Malvales(锦葵目)中的Mavineae(锦葵亚目)。

“目”是由几个或一个科组成的。科是高级分类单位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普通分类学中最常用的分类等级。维管束植物中除了八个科以外均以-aceae结尾,如松科Pinaceae、蔷薇科Ros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科名不以-aceae结尾,属不规则命名。这些科名包括棕榈科Palmae、禾本科Gramineae 、十字花科Cruciferae 、豆科Leguminosae、唇形科Labiatae、伞形科Umbelliferae、菊科Compositae等。命名规则对这些科又给予新的符合规则的名称,如把禾本科Gramineae重新命名为Poaceae。

“科”比它更高级的分类单位更接近于自然。这是因为人们对科的了解比较深入。一个科中具有更多的相似特征。例如,禾本科、莎草科、十字花科等。科内的各个种的特征较为一致,各科的特征较稳定,符合自然分类特征。但并非所有的种都能如此,如Engler系统中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和柳叶菜科(Onagraceae)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等,这些科中的植物特征并不十分相近,可能起源相异或不具共同祖先。

高等植物中一个科与另一科得以区分的主要依据是生殖器官的结构,例如花序的类型、胚胎类型等。这些性状的起源、相互关系、原始类型等的研究导致了精确确定科范畴的决定性变化。一个科并无确定大小,一般由一个至一百个左右的属组成。

当一个科过大,种类过多时,经常分为亚科,亚科拉丁文后缀以“-oideae”。例如蔷薇科(Rosaceae)的蔷薇亚科(Rosoideae)。大的亚科下分族(tribes),拉丁文后缀“eae”。如紫菀族(Asteraea)即为菊科(Compositae)的一个族。有时科下直接分为族。

以上讲的是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下面介绍植物分类的低级分类单位。

植物的低级分类单位是指其名称构成一个种名的单位。如属、种或种下分类群。从系统的角度来分,一个属下可分亚属(subgenera)、组(sections)、亚组(subsection)、系(series)。这些在属之下的分类单位层次只是系统排列上的类群,它们的拉丁名并不参与构成种名,它们的分类地位亦不像属、种、变种那样重要。人们对于这些低级分类单位的兴趣较高级分类单位要浓。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些分类单位的研究数据也多,有关它们的分歧也更多。“属”是科下的一个分类单位。每个科由一至多个属组成。一个植物的属名是双名法中的第一个词,如Quercus alba中的Quercus。属名多由名词或形容词构成,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用其单数,其来源各异。

分类学上是以“种”(Species)作为基层等级或基本单位的,同一种植物,以它们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与相近似的种区别开来。把彼此近似的种组合成为“属”(Genus),又把相类似的“属”组合成“科”(Familia Family),依据同样的原则由小到大,依次组合成目(Ordo Order)、纲(Classis Class)、和门(Divisio Division),最后统归于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kingdom)。在每一等级内,如果种类繁多,也可根据主要分类依据上的差异,再分为亚门(Subdivisio)、亚纲(Subclassis)、亚目(Subordo)、亚科(Subfamilia)和亚属(Subgenus)。

有时在科以下除分亚科以外,还有族(Tribus)和亚族(Subtribus);在属以下除亚属外,还有组(Sectio)和系(Series)各等级。在种以下,也可细分为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和变型(Forma)等。这种由大到小分类群的等级排列,不仅便于识别植物,而且还可以清楚地表明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地位。

二、关于种、亚种、变种的概念

1、种(Species)

前面讲过,分类学上是以“种”(Species)作为基层等级或基本单位的,所以明确它的概念尤其重要。很早的时候,人们观察自然界的生物,就发现各个物种之间存在着相对的、但完全

明显的界限,从而给予其一定的名称,凡属同一类、同一名称下的生物称之为物种或种,这当中也包括动物,在植物界如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等都是种。关于种的界限的界定不同的植物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一直争论不一,比如分类学种、生物学种、地理种、“归并派”和“细分派”等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我们的教材上简要地介绍了一些,课后希望同学们细读一下,另外还可以参阅Stace的《植物分类学与生物系统学》和Stebins的《植物的进化与变异》。

一般认为种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如下:种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着的,也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同一个物种的各个个体之间能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完全能育的正常的后代,但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和其他物种进行生殖结合,即结合,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生殖隔离。物种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是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

概括起来我们可做如下理解:

现在普遍的观点是:种是指形态结构相似,有共同的祖先,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杂交可育的植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有以下特点:

①种内个体形态结构相似。

②一个物种由若干种群组成,一个种群又是由许多个体组成,而各种种群总是不连续的分布于一定的区域内。

③种内个体没有生殖隔离,即杂交可育,这是确定是否同一物种的根本标志。

④种的概念是历史的,它随着新种的产生和旧物种的灭亡而发生变化。

分类学家把腊叶标本(模式标本)当作自然群体的取样,把群体所显示的变异式样中存在的形态间断作为划分种的依据。群体的范围是根据式样的地理分布来判断的;形态间断的程度是根据式样所反映的具体情况作出的。这就是大多数分类学家所持有和遵循的物种概念。

2、亚种(Subspecies)

一般认为一个种内的类群,形态上有区别,分布上或生态上或季节上有隔离,这样的类群为亚种。

3、变种(Varietas)

是一个种内在形态上有变异,且比较稳定,分布范围比前述的亚种的小得多的一个种的地方宗。

4、变型(Forma)

有形态变异,但是看不出有一定的分布区,而是零星分布的个体,这样的个体称为变型。

5、品种(Cultivar)

只用于栽培植物的分类上,在野生植物中不应用品种这个名词,它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等级术语。因为品种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一般说来多侧重于经济价值和形态上的差异,如大小、色、味、产量、成熟期及抗逆性等,实际上是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如草地早熟禾的品种----优异、午夜、肯塔基等等,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部分苹果品种都是由于苹果的芽变而产生的,像寒富、红富士等等。

第三章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第一节概述

种子植物是能产生种子的一类植物。种子植物突出的特征是有种子,以区别于孢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心皮包被,又可分成两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比较低级的一类植物。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心皮包被,不形成果实;而被子植物种子有心皮包被,不裸露,形成果实。

裸子植物特征描述:

1、多为常绿乔木,叶常为针形、条形或鳞形。

新颖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围 91题 1、报春花科的雌蕊具 B .A. 中轴胎座 B. 特立中央胎座 C. 基底胎座 D. 边缘胎座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C A. 瓣裂 B. 纵裂 C. 孔裂 D. 横裂 3、柳科植物的花为 D A. 两性花 B. 中性花 C. 雌雄同株 D. 雌雄异株 4、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B A. 木兰属 B. 含笑属 C. 木莲属 D. 鹅掌楸属 5、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C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6、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B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7、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A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8、只具有一个心皮的是 A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 特立中央胎座 9、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A A. 两性花 B. 两被花 C. 单性花 D. 单被花 10、双子叶植物通常为 D A. 射出脉 B. 平行脉 C. 三出脉 D. 网状脉 11、木犀科雄蕊为 B A. 5 B. 2 C. 3 D. 4 12、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B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亚科 13、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C A. 对生叶序 B. 二强雄蕊 C. 4裂子房 D. 唇形花冠 14、通过花的中心能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称 A

A. 两侧对称花 B. 辐射对称花 C. 不整齐花 D. 左右对称花 15、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A A. 互生 B. 对生 C. 轮生 D. 簇生 16、葡萄的卷须是 B 的变态 17、A. 根 B. 茎 C. 叶 D. 花 17、唇形科的花柱与子房的相对位置是 C 。 A. 花柱生子房顶部 B. 花柱生子房侧面 C. 花柱生子房裂隙基部 D. 都不对 18、心皮多数、离生、瘦果或核果是C 的特征。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亚科 19、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C 。 A. 木莲属 B. 木兰属 C. 含笑属 D. 鹅掌楸属 20、双受精现象为 D 特有。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21、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D 。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1.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唐岱(教授)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kmtd@https://www.360docs.net/doc/cf12508530.html, 绪论 ?植物识别方法: 1、植物学知识(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 2、实践经验(看、摸、嗅、尝、比)。 ?需掌握的植物学知识——植物外部形态学知识。 ?主要参考书: ?1、植物学(形态学部分); ?2、园林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分类学部分) 一、植物的种和品种 1.种的概念与特征 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一定自然分布区的植物群(种群)。 同种个体间有相同的遗传性状,都能彼此传粉交配产生后代。不同的种个体则一般不能传粉交配产生种子,即杂交产生后代(在植物中人工和自然杂交,特别人工杂交常有发生)。 2.品种 品种(Cultivar,缩写成cv.)是栽培植物的基本分类单位。 (1)品种概念 品种是人工为一专门目的而选择,具有一致而稳定的明显区别特征,而且采取适当的方式繁殖后,这些区别特征仍能保持下来的一个栽培植物分类单位。园艺栽培的往往是品种而不是种。 (2)品种的一般属性 品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是人们通过人工育种方法所获得的栽培植物的性状一致的经济植物类型。作为生产资料,凡栽培越久,分布越广,经济价值越高的植物,品种就越多。例如现代月季、菊花理论上有上万个品种。 二、园林植物分类方法 1.分类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 (1)必要性: ?从研究和认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都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园林、园艺植物进行归纳分类。研究、识别、繁育、应用植物的基础。 ?统一概念,避免植物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混乱。 ?便于国际交流和行业内交流 (2)植物分类基本方法:总体上,植物分类方法有两个基本体系。一是植物学分类法,二是实用分类法。 2、植物学分类法 (1)植物分类法与植物分类系统概念与特征 植物学分类法:又称自然分类法,是根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系统: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单位组成的植物分类系统。(2)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家以种作为分类基本单位和分类的起点,根据相似程度大小和亲缘关系远近。集合相近的“种”于一属。将特征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类似的 1

植物学基础形考册

植物学基础作业1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维管植物P6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体有维管组织的分化,统称为维管植物。 2.自然分类法P7 根据植物亲缘关系的亲疏程度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3.双名法P10 瑞典分类学大师林奈创立的植物命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4.孢子体 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具二倍染色体的植物,称为孢子体。 5.配子体 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具单倍染色体数的植物体。 6.世代交替 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的相互交替。 7.生活史 生物个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发育全过程。 8.种脐P35 种子从母体脱离时留下的痕迹

9.种子休眠P38 种子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却不能萌发的现象 10.缠绕茎 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在他物上而上升生长的茎类型 11.攀援茎 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结构攀援他物上升生长的茎类型,包括卷须攀援茎、气生根攀援茎、叶柄攀援茎、钩刺攀援茎、吸盘攀援茎等。 12.复叶P52 一个也冰上长有两个以上叶片的叶称为复叶。 13.叶鞘P49 叶基部扩大包围茎秆的部分。 14.分蘖P47 禾本科植物的一种分枝方式:禾本科植物生长初期,茎的节短且密集于基部,每节生一叶,每个叶腋有一芽;当长到4-5片叶时,有些腋芽开始活动形成分枝,同时在分蘖节处向下形成不定根,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15.二强雄蕊P57 雄蕊4枚,二长二短。 16.四强雄蕊 雄蕊6枚,四长二短。 17.单体雄蕊 雄蕊群所有雄蕊的花丝结合成一体,花药离生。

18.二体雄蕊 雄蕊群的花丝结合成两组 19.多体雄蕊 雄蕊群的花丝结合成四组以上的统称为多体雄蕊 20.聚药雄蕊 花丝分离,花药连合生长 21.单雌蕊P58 一朵花中的雌蕊只由一个心皮构成,成为单雌蕊。 22.合生心皮雌蕊(复雌蕊) 各个心皮互相连合,组成一个雌蕊边缘胎座 23.边缘胎座 1心皮1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腹缝线上 24.侧膜胎座P60 2心皮以上合生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着生 25.中轴胎座 多心皮多室子房,腹缝线在中央连合成中轴,胚珠着生于中轴上 26.下位子房 整个子房埋于杯状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花的其他部分着生于子房以上花托的边缘上。 27.无限花序P61 花序上的小花由基部向上或由边缘向中心开放的花序

最新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 【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91题 1、报春花科的雌蕊具 B .A. 中轴胎座 B. 特立中央胎座 C. 基底胎座 D. 边缘胎座 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C A. 瓣裂 B. 纵裂 C. 孔裂 D. 横裂 3、杨柳科植物的花为 D A. 两性花 B. 中性花 C. 雌雄同株 D. 雌雄异株 4、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B A. 木兰属 B. 含笑属 C. 木莲属 D. 鹅掌楸属 5、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C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6、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B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7、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A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8、只具有一个心皮的是 A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 特立中央胎座

9、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A A. 两性花 B. 两被花 C. 单性花 D. 单被花 10、双子叶植物通常为 D A. 射出脉 B. 平行脉 C. 三出脉 D. 网状脉 11、木犀科雄蕊为 B A. 5 B. 2 C. 3 D. 4 12、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B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李亚科 13、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C A. 对生叶序 B. 二强雄蕊 C. 4裂子房 D. 唇形花冠 14、通过花的中心能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称 A A. 两侧对称花 B. 辐射对称花 C. 不整齐花 D. 左右对称花 15、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A A. 互生 B. 对生 C. 轮生 D. 簇生 16、葡萄的卷须是 B 的变态 17、A. 根 B. 茎 C. 叶 D. 花 17、唇形科的花柱与子房的相对位置是 C 。 A. 花柱生子房顶部 B. 花柱生子房侧面 C. 花柱生子房裂隙基部 D. 都不对 18、心皮多数、离生、瘦果或核果是C 的特征。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李亚科 19、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C 。

植物分类学

2011年植物分类学复习提纲 植物分类学考试100分 题型:1.填空(25分)2. 选择(15分,保护区专业分)3. 区别相近植物属或种(20分)4. 简答(草坪专业20分,保护区专业30分)5. 拉丁(10分,草坪专业必答)6.编制检索表(20分) 复习重点:(本复习提纲涵盖考试85%左右内容,欲得高分请按照课堂和实习讲授内容全面复习) 总论、植物形态变异 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和和重要性 植物分类学就是探讨植物亲缘关系和进化,将具有相同或相似形态结构、遗传特性等植物类群进行分类集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 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性: 1植物分类是植物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开拓研究视野,实现研究交叉的基础; 2植物分类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植物分类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实现的主要基础。 真花学说和假花学说 假花学说认为首先演化出来的单性花,两性花是由单性花演变来的。 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是现代植物的原始类群。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花完全一致,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 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裸子植物麻黄类的弯柄麻黄真花学派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原始裸子植物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 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裸子植物中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目 木兰目植物被认为被子植物较原始类群 被子植物形态演化规律 根初生的、原始性状次生的、进化性状主根发达(直根系) 主根不发达(须根系) 茎乔木、灌木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直立藤本 无导管,有管胞有导管 叶单叶复叶 互生或螺旋排列对生或轮生 常绿落叶 有叶绿素,自养无叶绿素,腐生,寄生 花花单生,有限花序花形成花序,无限花序 花的各部螺旋排列花的各部轮生 两被花,雌雄同株单被花或无被花,雌雄异株花的各部离生花的各部合生 花的各部多数而不固定花的各部有定数(3、4或5)

西南大学2017年,《观赏植物分类学》,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最重要的共同特征为 . 两性花 . 二强雄蕊 . 子房下位 . 荚果 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 纵裂 . 孔裂 . 瓣裂 . 横裂 3、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 完全分离 4、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 完全分离 5、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 两性花 . 两被花 . 单性花 . 单被花

6、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 . 花萼排列方式 . 花冠排列方式 . 子房位置 . 果实类型 7、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 绣线菊亚科 . 苹果亚科 . 蔷薇亚科 . 李亚科 8、杜鹃花科植物的雄蕊通常为 . 花冠裂片的2倍 . 与花冠裂片同数

. 较花冠裂片数少 . 通常为多数 9、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 对生叶序 . 二强雄蕊 . 4裂子房 . 唇形花冠 10、下列为杉科植物的是 . 罗汉松 . 水松 . 金钱松 . 落叶松 11、下列特征不为银杏的是

. 叶扇形 . 具长短枝 . 雌雄异株 . 种子无胚乳 12、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 互生 . 对生 . 轮生 . 簇生 13、 百合科、石蒜科、鸢尾科均具有。 . 子房上位 . 3心皮复雌蕊

. 子房下位 . 侧膜胎座 14、 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 木莲属 . 木兰属 . 含笑属 . 鹅掌楸属 15、 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观赏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分类学》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掌握种的概念及主要分类单位学名的构成;掌握如何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2单元、观赏植物人为分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物种的概念;双名法;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物种概念的理解;如何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第二章植物分类的形态学知识(8时) 教学目标:掌握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术语的含义,为植物分类奠定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1单元、根与茎的外部形态 第2单元、叶的外部形态 第3单元、花的外部形态(一) 第4单元、花的外部形态(二) 第5单元、种子与果实的形态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叶的形态;2、花的形态及花序类型;3、果实类型 教学难点:1、复雌蕊心皮数目判断;2、胎座类型;3、单果的类型 第三章蕨类植物(3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认识常见的蕨类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蕨类植物概述 第2单元、石松亚门(Lycophytina)

第3单元、水韭亚门(Is?ephytina) 第4单元、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第5单元、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 第6单元、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及其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2、真蕨亚门教学难点:1、如何区分大型叶与小型叶;2、真蕨亚门的分类及其常见植物的识别。 第四章裸子植物(7) 教学目标: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掌握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裸子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裸子植物概述 第2单元、苏铁纲(Cycadopsida) 第3单元、银杏纲(Ginkgopsida) 第4单元、松柏纲(Coniferopsida) 第5单元、红豆杉纲(Taxopsida)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苏铁科、松科、杉科、柏科的分类。 教学难点:各科主要特征及其区别;常见裸子植物的识别。 第五章被子植物(34时) 教学目标:掌握木兰科、桑科、山茶科、锦葵科、杨柳科、十字花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槭树科、唇形科、木犀科、夹竹桃、忍冬科、菊科、棕榈科、禾本科、百合科、石蒜科、兰科等科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观赏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被子植物概述:被子植物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生活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分类概况

植物分类学概述

植物系统分类学部分 一、生物的分类及分类系统 不同的分类系统对生物划分是不同的 二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真菌界)六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非胞生物界 二界系统 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提出和应用。 建立最早,沿用最广、最久。 对初学者更适用。 二、植物界各类群的已知种数(引自长治学院电子教案) ?藻类植物——3万种; ?菌物植物——10万种; ?地衣植物——0.25万种; ?苔藓植物——2.3万种; ?蕨类植物——1.2万种; ?种子植物——23.5万种 三、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包括的类群:

四、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主要区别: 五、植物的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每个等级下面还可设亚级单位、族、组等。种下还可设品种、变种、变型等。(例:亚门、亚纲、亚科、亚属、亚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成员有共同的祖先,基本一致的共同遗传基因库,有极相似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没有生殖隔离。 藻类 菌类 地衣 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细菌 粘菌 真菌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颈卵器植物 维管植物

六、植物命名法规和双名法 为了避免一名多物和一物多名造成交流的不便,对植物命名特别作出的国际通用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的学名须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其它非正规的名字作为地方名、俗名等。 中名是在中国的某权威植物志等书刊上统一使用了的中国地方名,一种植物的中名也只有一个。 拉丁学名包括2个词,属名和种加词,属名为所属的上级单位—属的拉丁名词,种加词是表示此种的某个特征的形容词,或拉丁化了的形容词。正规的种的学名后面还须附上命名人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例如: 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或Linn.) 稻的学名为Oryza sativa L. 鹅掌楸的学名为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大白菜的学名为Brassica pekinensis (Lour.) Rupr. 芥菜的学名为Brassica juncea (L.)Czern. et Coss.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加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命名人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植物分类学试题

植物分类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有菌类的特征是() A、孢子生殖 B、异养 C、菌丝 D、产生担子果 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均为二倍体,它们的胚乳分别是() A、1N和2N B、2N和3N C、3N和1N D、都是3N 3.藓类体型小的主要原因是() A、它们生长在非常潮湿处,不能得到足够的氧以长成大的植物 B、它们不能给自身制造食物,而必须从其生长的环境中获得食物 C、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不能供应足够的矿物质以使它们长成大的植物 D、它们没有在体内转运水分、矿物质和食物的特化的组织 4.植物的配子体是由什么产生的() A、卵细胞与精细胞的受精作用 B、孢子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C、单倍体孢子经有丝分裂而产生 D、雄性和雌性的孢子体细胞的融合5.高等植物大概是由下列哪一类植物演化而来的() A、绿藻门 B、红藻门 C、褐藻门 D、蓝藻门6.下列哪类植物属于维管植物,又属于隐花植物,生殖器官又有颈卵器,胚胎发育过程有胚() A、地衣植物 B、苔鲜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7.下列藻类生活史中,具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优势的是() A、水云 B、多管藻 C、海带 D、石莼 8.苔藓植物的孢蒴又称() A、配子囊 B、孢子囊 C、卵囊 D、精子囊 9.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减数分裂发生在() A、合子分裂产生胚时 B、产生精子、卵细胞时 C、原丝体发育成配子体时 D、产生孢子时 10.下列中柱类型中,最原始的是() A、具节中柱 B、原生中柱 C、管状中柱 D、网状中柱 11.从栽木耳的木头上采摘下来的新鲜木耳,其菌丝是() A、单核菌丝体 B、双核菌丝体 C、多核菌丝体 D、无隔菌丝体 12.异形世代是指在植物的生活史中,下列哪项在形态构造上显著不同() A、孢子囊和配子囊 B、孢子体和配子体 C、孢子和配子 D、精子和卵细胞 13.松柏纲植物的可育大孢子叶又可称为() A、种鳞 B、珠鳞 C、珠托 D、苞鳞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课程复习题 1 名词解释 植物分类学,双名法、同功器官、同源器官、无限花序、花、完全花、两性花、单性花、两被花、单被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开花、传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受精、双受精、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真果、假果、世代交替; 2林奈的两界系统指的是哪两界? 3生物多样性主要有哪4个层次? 4植物分类学的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并分别解释一下 5按照植物分类系统的性质和时期,将植物分类学的学科史划分三个时期? 6自然分类的概念? 7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包括? 8简述哈钦松系统建立的原理? 9双名法的优点? 10植物检索表的类型?请写出鹅掌楸、白玉兰、紫玉兰、木莲、含笑和观光木几种植物的检索表 11植物各级分类单位有哪些?什么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12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 13低等植物的一般特征怎样?包括哪几个类群? 14高等植物的一般特征怎样?包括哪几个类群? 15根、茎、叶各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16按发生部位不同,植物的根可分为哪几种? 17根系的概念? 棉花、水稻的根系分别属于何种类型? 18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划分为哪几种? 19什么叫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完全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0叶序的概念?常见的几种类型? 21复叶的类型? 22叶裂的概念?常见的几种类型? 23变态器官的概念?根、茎、叶变态各有哪些主要类型? 24属于根状茎的植物请举例? 25花序的概念?花序着生的位置通常有哪几种? 26无限花序的概念?按照结构形式又可划分哪几种花序类型? 27花的概念及被子植物典型的花由哪些部分组成?为什么说雌、雄蕊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 28雄蕊类型? 29花程式概念? 30从生物学意义上说,为什么说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较进化? 31简述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32果实有哪些主要类型? 33种子的基本结构分为哪几部分? 34何为无孔材? 35以茶为例说出山茶科的主要特征 36蔷薇科有哪些主要特征? 并简述桃、李、梅的区别。 37锦葵科有哪些主要特征?主要有哪些代表植物? 38芸香科有哪些主要特征?举出几种常见植物

植物分类学考题

一 大题、名词解释 物种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 特性的生物类群。(同种中的个体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彼此杂交可产生性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物群体称为种或物种)。 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方法称之为自然分类法。 双名法:是指对每一种植物(或动物、微生物)的名称,都由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所组成,前面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一个完整的学名,双名的后面还应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主模式标本: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着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等模式标本: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主模式标本: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合模式标本: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其数目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后选模式标本: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和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副模式标本:对于某一分类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为副模式标本。 新模式标本: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中重新选定出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原产地模式标本: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与原始资料核对,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标本,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学名:林奈于1752年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个植物的名称,第一个单词是属名,是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名形容词,后边再写出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这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名称。 有效发表 根据"法规",植物学名之有效发表条件是发表作品一定要是印刷品,并可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到达公共图书馆或者至少一般植物学家能去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仅在公共集会上、手稿或标本上以及仅在商业目录中或非科学性的新闻报刊上宣布的新名称,即使有拉丁文特征集要,均属无效。 合格发表:1个新分类群名称的发表,必须伴随有拉丁文描述或特征集要,否则不作为合格发表。自1958年1月1日以后,科或科级以下新分类群之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模式,才算合格发表。 浆果:由一至数心皮组成,外果皮膜质,中果皮、内果皮肉质化,含一至数粒种子的果实 唇形花冠:花冠联合,略成上下二唇形的花冠类型,如一串红等。 二 大题、选择题 1、经典的植物分类学资料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方面的特征。 A.细胞遗传学 B.花粉学及胚胎学 C.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D.形态解剖学及地理学 2、哪一组裸子植物都是落叶乔木? A.红松、水杉、金钱松; B.水杉、柳杉、杉木; C.水杉、银杏、金钱松; D.金钱松、落叶松、杉木。 答:( ) 3、下列具伞形花序的植物可能是( )。 A .菊花 B .蔷薇 C .胡萝卜 D .锦葵 4、具有侧膜胎座类型的植物是( )。 A .大豆 B .小麦 C .油菜 D .石竹 5、下列具伞形花序的植物可能是( )。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 折叠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折叠植物分类学的意义1.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1.人类生存的需要2.经济发展的需要3.健康长寿的需要2.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1.植物分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① 资源清查——植物志的编写② 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③ 探讨植物的起源 和演化:A、物种的实质及形成机制B、各分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2.其他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植物资源学 环境植物学园林植物学药用植物学资源植物学折叠植物分类学思想和方法一植物分类学思想植物分类学思想的三次飞跃: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分类三种不同的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自然系统,系统发育系统分类学史三个时期: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830) (李时珍、林奈)进化论发表前的自然系统时期(1763——1920) (亚当森、裕苏、拉马克、德堪多、本瑟姆、虎克)系统发育系统时期(1883——)(艾希勒、恩格勒、哈钦松、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佐恩、诺·达格瑞、斯特宾斯、田村道夫)四个最引人注目的系统:1.Cronquist系统(1968,1979,1981) 2.Takhtajan系统(1953,1966,1969,1980) 3.Hutchison系统(1926,1934,1948,1959,1973) 4.田

村道夫系统(1974) 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双子叶植物分为草本支和木本支,分别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比较进化,,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进化,起源于毛茛目。代表着被子植物起源学说中的真花学派。二植物分类学方法1.经典的方法:标本室核对,文献资料,形态解剖学——形态学分类2.现代实验分类学方法1.栽培观察试验2.细胞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Cytotaxonomy 3.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1.直接可见物质2.植物本身的产物① 初生代谢物② 次生代谢物③ 带信息分子(DNA、RNA、Protein)1)protein taxonomy ① Serology (血清学)(1897) ② Electrophoresis (电泳) ③ Amino-acid sequencing(氨基酸顺序)2)细胞色素C3)DNA、RNA分子杂交4.数量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应用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生物分类学问题的边沿学科。1957年诞生(?),索卡尔和斯尼斯《数量分类学原理》(1963)为标志。5.分支分类学:以谱系学(geneology),即系统发育的分支式样为基础,旨在建立生物种系发生的谱系关系。① 内类群比较法② 外类群比较法③ 分支图法④ 数量分支分类法植物分类的等级1.基本等级界、门(-phyta)、纲 (-opsida,-phyceae)、目(-ales)、科(-aceae)、属、种亚界(-bionta)、亚门(-phytina)、亚纲(-idea,-phycidae)、亚目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古来的学科,我国的植物在17-19世纪全为外人研究,标本也散布在世界的各大主要标本馆。中国学者到20世纪初才开始本国植物的调查和分类学研究,经过三、四代植物分类学家的艰苦奋斗完成了《中国植物志》,记载中国维管植物3万余种,植物志也于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位于香山脚下的中科院植物所标本馆收藏标本260余万份,是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通过《台纸上的世界》一书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一斑中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历程和目前面临的困难,已经未来学科的发展前程。书中精选的代表性标本,都是有故事的标本,从标本的采集到研究发表,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甚至是生命的付出。书中也收集了标本的72条用途,可见国际上对标本价值的重视程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分类学的研究。分类学需要有一批热爱这个学课的专业的与业余的人士,古老的学科在新时期仍然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植物分类学是对植物类群进行分门别类、鉴定和命名、亲缘关系探讨的一门科学。随着学科的发展,植物分类学有三个层次的定义,即植物分类(plant classification)、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和植物系统分类学(plant systematics)。植物分类是对植物类群进行分门别类的技术,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植物分类学

是对植物类群进行鉴定和命名的科学,如林奈的Species Plantarum (《植物种志》)。植物系统分类学是在分类、鉴定和命名的基础上,探讨植物类群进化与系统发育的科学。植物系统分类学的科属排列已反映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如《中国植物志》。 1古代植物分类学知识的萌芽(史前—前100年) 人类认识植物和利用植物的历史久远,但在有文字记录之前的历史已无法考证。自有文字记录之后,才开始把植物分类知识记录下来,如《诗经》《山海经》《楚辞》。该时期尚无植物的专著出版。 2本草学时期(前100—1753年) 《神农本草经》大概成书于的西汉时期,是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标志着本草学时期的开始。该时期的专著还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这些专著中收载的植物均尚无拉丁学名。该时期在学科发展史上属于植物分类的阶段。植物分类学尚未形成学科。 3人为分类时期(1753—1859年) 植物分类学开端于16世纪,如1623年鲍汉的Pinax Theatri Botanici (《植物界纵览》)已使用双名法概念。但植物分类学的成熟是以林奈1737年发表的Genera Plantarum(《植物属志》)和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为标志。1753年林奈《植物种志》的出版标

观赏植物学复习资料

观赏植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一雌蕊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 单果: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组成的单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鳞茎:地下茎短缩为圆盘状的鳞茎盘,其上着生多数肉质膨大的鳞片,整体呈球形。 花: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从形态发生和解剖结构来看,花是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花被和花蕊都是变态的叶。 二强雄蕊:雄蕊4枚,其中一对较另一对长。 干果、肉果:按果实成熟时果皮的质地,结构等特征 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芽)的植物,如丁香、茉莉、接骨木、石竹等,在顶芽停止生长或顶芽分化为花芽,由顶芽下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二叉状分枝如苔藓植物中的石松、卷柏等。 合轴分枝:主茎的顶芽在生长季节,生长迟缓或死亡,或顶芽分化为花芽,有紧接顶芽下面的腋芽生长,代替原顶芽,每年重复,延伸主干,这种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 单轴分枝:总状分枝也称单轴分枝,顶端优势明显,主干上虽然也能产生各级分枝,但主干的伸长和加粗比侧枝强的多,主干极显著。 园景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地中能独自构成景致的树木,又称为孤植树或标本树。 葇荑花序:许多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着生在柔软下垂花轴上,常无花被而苞片明显,开花或结果后,整个花序脱落。 9.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地被植物:自然高度贴近地面。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枚叶片。复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 重瓣花:由雄蕊、雌蕊等花叶变化所成花瓣的现象,即由于瓣化(petalody)而原来的花瓣数增加的花。 单被花:仅具花萼或花冠两被花:一朵花同时具有花萼和花冠裸花:二者均无 翅果:果皮伸展成翅,瘦果状。 蒴果:由两个以上合生心皮的子房形成,一室或多室,种子多数。成熟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 1.植物分类双名法是(A)首创并倡用的 A. 林奈 B. 黑尔斯 C. 海克尔 D. 达尔文 2.下列四个纲中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C) A. 铁树纲 B. 银杏纲 C. 木兰纲 D. 红豆杉纲 3.我国是(C)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A. 藻类 B. 苔藓 C. 蕨类 D. 裸子 4.银杏的拉丁属名为(B) A. Beberis B. Ginkgo C. Morus D. Pinus

5.下列哪种植物不是榕属植物(C) A. 无花果 B. 黄葛树 C. 柘树 D. 印度胶榕 6.”洛阳花”指的是(B) A. 芍药 B. 石竹 C. 月季 D. 含笑 7.下列哪种植物是万寿菊属植物(D) A. 白晶菊 B. 雏菊 C. 百日草 D. 孔雀草 8.“攀枝花”指的是(A) A.木棉 B. 黄栌 C. 凤凰木 D. 青冈栎 9.生石花是(C)的植物 A. 景天科

B. 天南星科 C. 番杏科 D. 仙人掌科 10.“萼片紫红色,开花后期向后反转”是(B)的特点 A. 桃花 B. 杏花 C. 梅花 D. 海棠花 11.彼岸花是(C)的植物 A. 百合科 B. 天南星科 C. 石蒜科 D. 罂粟科 12.下列哪种植物是木本植物(C) A. 菊花 B. 芍药 C. 月季 D. 桔梗 13.下列哪种不是藤本植物(B) A. 茑萝 B. 金银木 C. 叶子花

D. 凌霄花 14.希腊神话中,美神阿芙洛狄忒将阿多尼斯变成了(A) A. 银莲花 B. 风铃草 C. 鸢尾 D. 唐松草 15.雪莲是哪个科的植物(B) A. 睡莲科 B. 菊科 C. 景天科 D. 毛茛科 16.金花茶是我国(C)特有的植物 A. 云南 B. 西川 C. 广西 D. 台湾 17.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加词不是chinensis(C) A. 月季 B. 七叶树 C. 国槐 D. 荔枝 18.下列哪种中文俗名不是植物的品种(D)

植物分类学考题

大题、名词解释 种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 性的生物类群。(同种中的个体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彼此杂交可产生性状相同的 新个体的生物群体 称为种或物种) 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方法称之为自然分类法。 双名法:是指对每一种植物(或动物、微生物) 的名称,都由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 所组成, 前面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一个完整的学名,双名的后面还应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 的缩写。 主模式标本: 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着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等模式标本: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主模式标本: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合模式标本: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证了 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 其数目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 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后选模式标本: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 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和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 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 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副模式标本:对于某一分类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 为副模式标本。 新模式标本: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 中重新选定岀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原产地模式标本: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 与原始资料核对,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标本,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学名:林奈于1752年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个植物的名称,第一个单词是属名,是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 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名形容词,后边再写岀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这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名称。 有效发表 根据"法规",植物学名之有效发表条件是发表作品一定要是印刷品,并可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 到达公共图书馆或者至少一般植物学家能去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仅在公共集会上、手稿或标本上以及仅在 商业目录中或非科学性的新闻报刊上宣布的新名称,即使有拉丁文特征集要,均属无效。 合格发表:1个新分类群名称的发表,必须伴随有拉丁文描述或特征集要,否则不作为合格发表。自 1958年 1月1日以后,科或科级以下新分类群之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模式,才算合格发表。 浆果:由一至数心皮组成,外果皮膜质,中果皮、内果皮肉质化,含一至数粒种子的果实 唇形花冠:花冠联合,略成上下二唇形的花冠类型,如一串红等。 大 题、选择题 经典的 植物分类学资料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A.细胞遗传学 B.花粉学及胚胎学 C.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哪一组裸子植物都是落叶乔木? A.红松、水杉、金钱松; B.水杉、柳杉、杉木; C.水杉、银杏、金钱松; D.金钱松、落叶松、杉木。 答:( ) 3、下列具伞形花序的植物可能是( )。 A ?菊花 B ?蔷薇 C ?胡萝卜 D ?锦葵 4、具有侧膜胎座类型的植物是( )。 A .大豆 B .小麦 C ? 油菜 D ?石竹 5、下列具伞形花序的植物可能是( )。 得分 评阅人 )方面的特征。 D.形态解剖学及地理学

植物分类学各主要科属特征

4.木兰科: 4?单吃互生,有环状托叶痕。 2. 花单生、雌、雄蕊均为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伸长的花脱上, 3. 聚合骨突果。 2. 毛食科: 4. 草本,吃?裂或复叶, 2?两性杜辐射对称,五基数,花萼、花冠均离生,雄蕊、雌蕊多数,离生 3?螺旋排列。聚合瘦果。 3?桑科: 1?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 2. 花小,单性,集成各种花序,单被花,軋4基数。 3. 坚果、核果集合为各种具花果。 4?壳斗科:| 4. 单吐互生。 2. 单性花.雌雄同株.单施遴花成柔萸花序。雌花2—3朵生于总苞中,子房下位。 3. 坚卷外具壳斗。 5?桦木科: 化落叶木本。单叶互生,羽状脉。 2. 雌雄同株,具柔萸花絮。单被花或无花被。 6?石竹科: 4. 草本,单叶对生, 2. 基或4基数,特立中央胎座,萌果。 7.藜科: 4. 草本,具泡狀毛。 2?花小、单被,雄蕊对萼,雌蕊2—3心皮合生,子房4室,基生胎座。 3. 胞是,胚弯曲。 &蓼科: 1. 草本,茎荃膨大。 2. 单也互生,全缘,托叶鞘包茎。 3?花两性,单被,萼片花瓣状。 9.山茶科: 化常绿木本。单叶互生。 2?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雄蕊多数。多轮排列,常集为数束,着生于花瓣上, 3. 子房上位,中轴胎座。 4?常为萌果。 2锦葵科: 纤维发达,两性花,辐射对称,5基数。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

萌果或分果。 仇葫芦科- 化草质藤本,具卷须,2. 单性花,雄蕊常结合,

3. 子房下位,侧膜胎座, 4. 瓠果° 12?杨柳科: 4. 木本。 2. 单叶互生。 3. 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皆成柔萸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蜜腺,侧膜胎座。 4?萌果,种子微小,基部有多数丝状长毛。 草本,常有辛辣汁液。花两性,辐射对称,萼片4,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子房4室,有2 个侧膜胎座, 具假隔膜,角果。 44. 啬微科: 叶互生。具托叶。花5数,通常具杯状、盘状、或坛状花筒,形成子房上位周位花;雄蕊 多数,轮生。种子无胚如乳。 15.蝶形花科: 4?复叶,具托叶。 2?蝶形花冠,二体雄蕊。 3. 荚果。 46.大戟科: 化具乳汁。 2?单性花^子房上位,3室,中轴胎座。 3?萌果。 2. 花盘发达,位于雄蕊内侧。雄 蕊常具两轮,外轮对瓣;子房常4-5室;花柱单一。 19. 伞形科: 4. 芳香草本。 2. 吐具叶鞘。 3?复伞形花犀,子房下位,具上位花盘。 4双悬皋 20. 五加科: 4. 多木本。 2?单伞形花序,5基数, 3. 下位子房,每室具1胚珠。 4. 浆果 24?茄科: 4. 叶互生。 2?花辐射对称,雄蕊5,

《观赏植物学》试卷

《观赏植物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 1观赏植物:广义的花卉,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态效应,可应用于花艺、园林、以 及室内外环境布置和装饰,改善或美化环境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 2 分生繁殖::指利用观赏植物自然产生的特殊的变态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通常称作 分株。分生繁殖方法简便,容易成活且成苗很快,可能是最简单最可靠的繁殖方式,在观赏植物的繁殖上被广泛采用。分生繁殖所得苗木称为分生苗。分生繁殖常用的器官有根蘖、茎蘖、吸芽、珠芽)、走茎、匍匐茎、鳞茎、球茎)、根茎、块茎、块根等,鳞茎、球茎、根茎、块茎、块根在生产上又常为球根或种球。园艺生产上依用于繁殖的器官不同,将分生繁殖分为分株、分吸芽、分走茎等几种类型。 3球根花卉:一些观赏植物其地下茎或根变态膨大,形成球状物或块状物,并贮藏大量 营养,以休眠状态渡过寒冷的冬季或炎热的夏季。据变态部分的来源和形态分为5类。鳞茎类(Bulbs):茎短缩为圆盘状的鳞茎盘,其上着生多数肉质膨大的鳞叶,主要有百合(Lilium spp.)、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水仙(Narcissus spp.)、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葱莲属(Zephyranthes)、雪钟花(Galanthus)、石蒜属(Lycoris)、贝母属(Fritillaria)等;球茎类(Corms):地下茎短缩膨大呈实心球或扁球形,主要有唐菖蒲(Gladilus hybridus)、小苍兰(Freesia hybrida)、秋水仙(Colchicum spp.)、番红花(Crocus sativus)等。块茎类(Tubers):地下茎或地上茎膨大呈不规则实心块状或球状,主要有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球根秋海棠(Begonia tuberhybrida)、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等。根茎类(Rhizomes):地下茎呈根状膨大,主要有美人蕉属(Canna)、鸢尾类(Iris spp.)、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六出花(Alstromeria spp.)等。块根类(Tuberous Root):由不定根经异常的次生生长,增生大量薄壁组织而形成,主要有大丽花(Dhlia hybrida)、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银莲花属(Anemone)等。 4水生花卉:水生花卉是园林、水景园观赏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花卉种类繁多,但 其共性是根的全部或部分必须生活在水中,遇干旱则枯死。水生植物进化过程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陆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生活方式与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和沉水型。挺水型的根或根状茎生于泥中,植株茎、叶和花高挺出水面,如荷花(Nelumbo nucifera)、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等;浮叶型的根或根状茎生于泥中,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如王莲(Victoria amazornic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芡实(Euryale ferox)等;漂浮型的根悬浮在水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上,随着水流、波浪四处漂泊,如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等;沉水型整株沉于水中,无根或根系不发达,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如金鱼藻(Ceralophyllum demersum)、苦草(Vallismeria apiralis)等。 5观赏园艺学是以观赏植物为主要对象,研究其种质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与生育规律、 生态习性与环境生理、品种改良与种苗繁育、栽培管理与商品生产、植物应用与环境美化、产后处理及流通贸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改良植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