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数据结构综合练习

软件技术数据结构综合练习
软件技术数据结构综合练习

软件技术基础(二)

数据结构(二)

一、选择题

1.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删除的线性表称为_________.

A.栈顶

B.队列

C.堆栈

D.队尾

2.向顺序栈中压入元素时,______

A.先移动栈顶指针,后存入元素

B. 先存入元素,后移动栈顶指针

C.谁先谁后无关紧要

D.同时进行

3.对链式存储的线性表_________。

A.可采用顺序查找,但不可采用二分查找

B.可采用二分查找,但不可采用顺序查找

C.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均可采用

D.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均不可采用

4.线性表L在下列________情况下,适合使用链接结构实现。

A.L中含有大量结点

B.需经常对L表进行删除与插入

C.需经常修改L的结点值

D.L表结点结构复杂

5.设f和r分别是一个链表的队头和队尾,那么从该队列中删除一个结点的运算是______。

A.r=f->next

B.r=r->next

C.f=f->next

D.f=r->next

6.设f和r分别是一个链表的队头和队尾,那么从该队列中插入一个结点的运算是______。

A.r=f->next

B.r=r->next

C.f=f->next

D.f=r->next

7.在有n单元的顺序存储的堆栈中,假定以地址低端(即下标为1的单元)作为栈底,以top作为栈顶指针,

则当做入栈处理时,top的变化为:_____.

A.top不变

B. top=top+1

C. top=n

D.top=top-1

8.若进栈序列为1,2,3,4,假定进栈和出栈可以穿插进行,则不可能出栈的序列是_____.

A. 1,4,3,2

B. 2,3,4,1

C. 3,1,4,2

D. 3,4,2,1

9.设栈初始为空,输入序列为:a,b,c,d。经过入栈、入栈、出栈、入栈、出栈、入栈操作之后,栈

中的元素(从栈底到栈顶)依次为__________。

A.a,d B.a,c C.b,c D.d,a

10.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若叶子结点个数为n0,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n2,则n0=________.

A.n2-1

B.n2

C.n2+1

D.2*n2

11.一棵二叉树中共有70个叶子结点与80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__________

A.219

B.221

C.229

D.231

12.深度为6的二叉树上共有___________个叶子结点。

A. 31

B.32

C.63

D.64

13.将有三棵树的森林转换成一棵二叉树,则第二棵树的根结点是该二叉树根结点的_______的根结点。

A.左子树

B. 左子女的右子树

C.右子树

D.右子女的右子树

14.将有三棵树的森林转换成一棵二叉树,则第三树的根结点是该二叉树根结点的____的根结点。

A.左子树 B.左子树的右子树 C.右子树 D.右子树的右子树

15.假定一棵二叉树的结点数为18,则它的最小深度为__________.

A.18

B.9

C.5

D.3

16.在具有size单元的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假定front和rear分别指示队列中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

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则判断队空的条件是:_______.

A.front+1== rear

B.front==0

C. front== rear

D.front==rear+1

17.在由m个单元组成的循环队列中,队首指针F指示队列中首元素的前一个位置,队尾指针R指示队列

中最后一个元素,则判断队满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F=(R+1)%m

B.F=R

C.(F+1)%m=R

D.R%m+1=F

18.链栈与顺序栈相比,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

A.插入操作更加方便 B.通常不会出现栈满的情况

C.不会出现栈空的情况 D.删除操作更加方便

19.如果n1和n2是二叉树T中两个不同结点,n2是n1的后代,那么按________遍历二叉树T时,结点

n2一定比结点n1先被访问。

A.先序

B.中序

C.后序

D.逆中序

20.一棵二叉树具有9个叶子结点。且非叶子结点都是度为2的结点,则这棵二叉树共有_________结点。

A.17

B.18

C.19

D.20

21.具有三个结点的二叉树的基本形态有________种。

A.5

B.4

C.3

D.2

22.以下_______不是队列的基本操作。

A.从队尾插入一个新元素 B.从队列中删除第i个元素

C.判断一个队列是否为空 D。读取队头元素的值。

23.在树结构中,如果结点A有3个兄弟,而且B是A的双亲,则B的度是________。

A.3 B.1 C.4 D5.

24.线性表是________

A.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 B.一个有限序列,不能为空

C.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 D.一个无限序列,不能为空

25.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其地址________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与否均可以

26.一维数组和线性表的区别是________。

A.前者长度固定,后者长度可变 B。后者长度固定,前者长度可变

C.两者长度均固定 D.两者长度均可变

27.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________结构.

A.存储

B.物理

C.物理和存储

D.逻辑

28.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

A.随机访问 B.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C.插入删除时不需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成正比

29.二叉树有多种形式,若深度为K,且有2K-1个结点的二叉树称为__________。

A.完全二叉树

B.满二叉树

C.顺序二叉树

D.排序树

30.已知某二叉树的前序序列是ABDC,中序序列是DBAC,问它的后序序列是_____。

A. ADBC

B. DBCA

C. CABD

D.DCBA

31.上溢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__.

A.顺序栈的入栈操作过程中

B.顺序栈的出栈操作过程中

C.链栈的入栈操作过程中

D.链栈的出栈操作过程中

32.引起循环队列队头位置发生变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A. 出队

B. 入队

C. 取队头元素

D. 取队尾元素

33.除第一层外,满二叉树中每一层结点个数是上一层结点个数的_________.

A.1/2 倍

B. 1 倍

C. 2 倍D.3 倍

34.在任意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中,各叶子之间的相对次序关系___________.

A.不一定相同

B.都相同

C.都不相同

D.互为逆序

35.一棵二叉树中共有10个叶子结点与20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__________

A.30

B.31

C.39

D.40

36.栈结构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_____________

A.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 B.链表存储结构和数组

C.线性存储结构和非线性存储结构 D.散列方式和索引方式

37.链式存储的存储结构所占存储空间________。

A.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

B.只有一部分,存放结点值

C.只有一部分,存储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

D.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结点所占单元数

38.只允许在二端进行插入删除的线性表称为_________.

A.栈顶

B.队列

C.堆栈

D.队尾

39.堆栈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

A.同时进出 B.先进先出C.后进后出 D.后进先出

40.网状数据模型___________.

A.允许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B.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无双亲

C.除了一个根结点,其他结点只有一个双亲 D.每一个结点的子女不能多于一个

41.学校中学生作为一个实体与他的学习课程(另一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__.

A.一对一 B.多对多 C.一对多D.多对一

42.链表中进行___________操作的效率比顺序表中高。

A.二分查找和删除

B.插入和删除

C.二分查找和插入

D.快速查找

43.当栈中的元素为n个,作进栈运算时发生上溢,则说明该栈的最大容量为______.

A.n-1

B.n

C.n+1

D.n/2

44.栈和队列____________.

A. 的共同点都是先进后出

B. 的共同点都是先进先出

C. 的共同点是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 没有共同点

二.填空题

45.有一棵顺序二叉树,有编号为22结点的双亲,其左孩子在____编号位置上。

46.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__________。

47.按“先进后出”原则组织数据的数据结构是_____________。

48.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最好采用_________存储结构。

49.若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n,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则第I个输出元素是________。

50.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称为_________.

51.对于任一棵二叉树,若叶子结点个数为n0,度为2 的结点数为n2,则n2=________.

52.一个具有22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其度数为2的结点数是_______。

53.在二叉树上的第3层上至多有__________个结点.

54.采用二叉链表存储二叉树时,具有10个结点的二叉树,则有_______个指针域为空。

55.一棵二叉树其终端结点为10,则度为2的结点数有_______个。

56.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有__________个结点.(K>=1)

57.顺序表是一种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而单链表是一种________的存储结构.

58.需要对线性表经常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最好采用_________存储结构。

59.为了最快的存取某元素,宜用顺序结构;为了方便地插入一个元素,宜用_____________.

60.设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顺序存放在数组A[1..n]中,对任一个节点A[i],若 A[i]有左子女,

则左子女是数组A的________ .

61.设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顺序存放在数组A[1..n]中,对任一个节点A[i],若 A[i]有父母,则

父母是数组A的________ .

62.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是借助 _______ 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63.树形结构中节点a有4个兄弟,b是a的双亲,则b的度为________

64.二元组(D,R)来表示数据结构,那么D指数据元素,R指_____________。

65.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时,得到的结点序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

66.在树中,一个结点的直接子结点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_______.

67.数据库的层次模型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而网状模型一定会有 ___________ 结点无双亲,这是

与层次模型的重要区别。

三.改错题

68.如果一棵二叉树中的结点的度只有0或2,则称此树为满二叉树。()

69.栈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它的运算仅能在线性表的二端进行。()

70.在顺序表中插入和删除元素时,移动元素的个数仅与该元素的位置有关。()

71.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和删除运算效率高. ( )

72.用树的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可以导出树的中序遍历。 ( )

73.如果一棵二叉树中的结点的度只有0或2,则称此树为顺序二叉树。()

74.栈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它的运算仅能在线性表的二端进行。()

75.用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可以导出树的后序遍历。

76.二叉树是树的特殊情况。

77.在哈夫曼树中,权重的结点离树根愈远。

78.将一棵树转换成二叉树后,根结点没有左子树。

79.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有二个子结点,而一般的树则无此限制,因此二叉树是树的特殊情况。

80.链接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但是插入和删除运算效率差。

81.每个结点的度都小于等于2的树是二叉树。

82.不使用递归,也可以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83.完全二叉树中,若一个结点没有左孩子,则它必然是叶子。

84.图结构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

85.二叉树中结点只有一个孩子时无左右之分.

86.堆栈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数据结构

87.二叉树中必有度为 2 的结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88.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结构?什么是数据的物理结构?

89.数据结构有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点?

90.请分别写出栈和队的定义,并写出它们的简单应用例。

91.试画出具有三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92.栈与队列是两种特殊的线性表,栈的特点是什么?队的特点是什么?

93.二叉树和树有什么不同?

五.综合应用题(共3*7=21分)

94.若a,b,c,d,e,f}的权重分别为{11,2,16,3,22,18},试构造关于w的一棵哈夫曼树,并求出其

wpl和各字符的编码(结点的排列为左小右大)。

95.设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Data

(1)画出该二叉树的逻辑结构。

(2)写出该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序列。

96.有一棵二叉树如5图所示,试写出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序列。

97.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FAMBXCR,中序遍历序列为AFXBMCR,请画出该二叉树和求出二叉

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98.. 有结构体struct binode{ int data;struct binode * l,* r;}

data是结点的数据, l指向树的左孩子, r指向树的右孩子

请把以下是二叉排序树查找关键字为K的函数bansrch填完全:

struct *bansrch(int k,struct binode * t)

{ struct binode * p;

p=t;

while((p!=NULL)_______________)

{ if(p->data>k) _______________;else ______________; }

return(p);

}

99.将下面的森林转化为二叉树.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文献[1]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文献[2]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 2.1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横梁与柱子连接而成.梁柱连接处(称为节点)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和其他构造要求,也可以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者半铰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可以设计成铰支座.框架结构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现浇装配式. 文献[3]中提到:框架结构的布置灵活,容易满足建筑功能和生工艺的多种要求.同时,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框架结构承受水平力(如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较小.当层树较多或水平力较大时,水平位移较大,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破坏.因此,为了满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既耗费建筑材料,又减少使用面积.这就使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建筑和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的高层建筑(比如,层数为10层或高度为30米以下) 2.3框架结构的布置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文献[4]中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

数据结构第二章试题

第2章线性表 一、选择题 1. 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 A.可随机访问任意结点 B.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 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 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2. 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NULL B. head->next==NULL >next==head !=NULL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NULL B. head->next==NULL >next==head !=NULL 4.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L为空表的条件是()。 A.L==NULL B.L->next->==NULL C.L->prior==NULL >next==L 5.非空的循环链表head的尾结点(由P所指向)满足()。 A.p->next==NULL B.p==NULL C.p->next==head ==head 6.在循环双链表的p所指结点之前插入s所指结点的操作是()。 A.p->prior=s;s->next=p;p->prior->next=s;s->prior=p->prior; B.p->prior=s;p->prior->next=s;s->next=p;s->prior=p->prior; C.s->next=p;s->prior=p->prior;p->prior=s;p->right->next=s; D. s->next=p;s->prior=p->prior;p->prior->next=s;p->prior=s; 7.若某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给出表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双链表 D. 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8.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节点或删除第一个结点,故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仅有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C.双链表 D. 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9.需要分配较大空间,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的线性表,其存储结构是()。 A.单链表 B.静态链表 C.线性链表 D. 顺序存储结构 10.如果最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结点及前驱,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顺序表 11.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保持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A.O(1) B.O(n) C.O(n*n) D. O(nlog2n) 12.在一个长度为n(n>1)的单链表上,设有头和尾两个指针,执行()操作与链表的长度有关。A.删除单链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B.删除单链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C. 在单链表第一个元素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D.在单链表最后一个元素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13.设线性表有n个元素,以下算法中,()在顺序表上实现比在链表上实现效率更高。A.输出第i(0<=i<=n-1)个元素值 B.交换第0个元素与第1个元素的值 C. 顺序输出这n个元素的值 D.输出与给定值x相等的元素在线性表中的序号 14.设线性表有2n个元素,算法(),在单链表上实现比在顺序表上实现效率更高。 A.删除所有值为x的元素 B.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插入一个新元素 C. 顺序输出前k个元素 D.交换第i个元素和第2n-i-1个元素的值(i=0,1,…,n-1)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词类和词性 第一节知识概述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 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 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 处所:、、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 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 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 (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 状态:愉快、慌、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 基数(确数) 一、二、千、万、亿 (2) 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 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 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5) 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1) 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 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3) 不定量:些、点 (4) 度量衡:丈、尺、里、亩 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如: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下午、踢一脚、送一车 说明: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

初中英语语法八大时态总结

初中英语语法八大时态 1.结构 肯定句式: 主语+动词原形/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其他 否定句式: 主语+(助动词)don't/doesn't +动词原形+其他 一般疑问句式: Do/Does+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简略回答: (肯)Yes,主语+do/does (否)No,主语+do/does not 缩写形式: don't = do not doesn't = does not 例句:He often goes swimming in summer. I usually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 2.用法 1)表示经常的、习惯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与表示频度的副词连用。 常用的频度副词有:always、often、usually、seldom、never、sometime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 on Sundays.频度副词在句中通常放在行为动词之前,系动词、助动词之后。 例如: He often goes swimming in summer. I usually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 2)表示主语具备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等。 例如:All my family love football . My sister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 Ann writes good English but does not speak well. 3)表示客观真理、客观存在、自然现象。 例如: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Shanghai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 4)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好的,或将要发生的动作,可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但只限于start,begin,leave,go,come,arrive,return,take place等。 例如:The train leaves at six tomorrow morning. He comes back tonight. 5)在复合句中,当主句是一般将来时,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只能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 例如:I'll tell him the news when he comes back. If you take the job , they will talk with you in greater details. 1.结构 肯定句式: 主语+动词过去式+其他 否定句式: 主语+(助动词)didn’t +动词原形+其他 一般疑问句式: Did+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框架结构构造柱设置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框架结构构造柱设置规范 篇一:填充墙构造柱设置的规定 填充墙设置构造柱的规定 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 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2)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无结构墙、柱时,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超过5m(墙厚不大于120为4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 3、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内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5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 4、规范要求,构造柱应上下两端可靠锚入梁中,正确

做法应该是在倒梁混凝土之前预留构造柱纵筋。这一点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严,且偷懒怕麻烦,普遍很难做到。在柱下端梁中预留情况尚好,而在上端梁中,95%都是不会预留的。做法是:柱纵筋先伸至梁底,事后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然后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5、(1)构造柱在框架砌体填充墙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作用与多层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一样,即将较长的填充墙沿长度方向用构造柱分开,由框架柱、上一F水平横梁和构 造柱构成填充墙的封闭边框,使填充墙形成几片带有封闭边框的墙体,这就犹如对墙体加了一个竖向和横向的“套箍”一样,对墙体起约束作用。即使填充墙开裂,也不致散落解体,仍然可保证其足够的稳定性。但它与多层砌体房屋中构造柱不同的是,构造柱本身不连续。故这一作用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墙与柱应可靠连结,墙与上部梁用斜砌砖牢固挤紧;另一方面要求构造柱与上下梁也应可靠拉结,同时要求构造柱不能对主体框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如阻止上下梁的竖向相对变形,造成上下梁的开裂等。 (2)目前施工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常砌体填充墙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见施工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施工顺序错误,即将构造柱与框架梁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 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数据结构第二章线性表测试题

第二章线性表 1、描述一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并给予图示。 2、对于有头结点的单链表,分别写出定位成功时,实现下列定位语句序列。(1)定位到第i 个结点a i ; (2)定位到第i 个结点的前驱a i-1; (3)定位到尾结点; (4)定位到尾结点的前驱。 3、已知L 是有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 结点既不是首元结点,也不是尾结点,试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语句序列。 (1)在P 结点后插入S 结点;(2)在P 结点前插入S 结点;(3)在表首插入S 结点;(4)在表尾插入S 结点 . p=head; p=head; j=0; while ( p && jnext; j++;} p=head; j=0; while ( p && jnext; j++;} p=head; while ( p ->next ) p=p->next; while ( p->next->next ) p=p->next; (1)s->next=p->next; p->next=s; (2)q =L ; whil e ( q ->next !=p ) q =q ->next;s->next=p 或 q ->next ; q ->next=s; (3 ) s->next=L ->next; L ->next=s; (4)q =L ; whil e ( q ->next !=NULL) q =q ->next;s->next= q ->next ; q ->next=s;

4、设计算法:在顺序表中删除值为e 的元素,删除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 5、设计一个算法,将一个带头节点的数据域依次为a 1,a 2,…,a n (n ≥3)的单链表的所有节点逆置,即第一个节点的数据域变为a n ,…,最后一个节点的数据域为a 1。(注意:先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基本思想,然后用类C++语言描述) int Sqlist::DeleteElem( T e ) { for (i=1; i<=len g t h ; i ++) // 按值顺序查找 * i 可从0开始 if (elem[i-1]= =e) // 找到,进行删除操作 { for ( j=i; jnext; 4 LinkList* pri = NULL; //之前的节点 5 while(p){ 6 LinkList* q = new LinkList; 7 q->data = p->data; //把当前节点记录下来 8 q->next = pri; 9 pri = q; 10 head->next = q; 11 LinkList* t = p; //当前节点没用了删除掉 12 p=p->next; 13 delete(t); 14 } 15 }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一、语法知识概述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初中英语语法知识—动词的分类汇编附解析(3)

一、选择题 1.— What kind of home do you ? — A flat three bedrooms. A.live in; with B.live; with C.live in; has D.live; has 2.—Do you like watching cooking programs on TV? —No, I don’t , but my twin brother . He's very fond of cooking. A.does B.do C.is D.are 3.Kay looked _________ at the guests who said that the food she cooked tasted _________. A.happily; wonderfully B.happily; wonderful C.happy; wonderful D.happy; wonderfully 4.Ted likes Art, his brother . A.but; isn't B.and; don't C.but; doesn't D.but ;don't 5.What kind of music ________ he ________? A.does; listen B.does; listen to C.is; listen D.is; listen to 6.Lucy and I ________ good friends. A.am B.is C.are 7.The library ______ from 8 a.m. to 3 p.m. on weekdays. But it______ at 5 p.m.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A.is open; closes B.opens; closed C.is opened; closes D.is opening; is closed 8.I tried to make the baby ________by singing, and that worked well at last. A.stop crying B.to stop crying C.stop to cry D.to stop to cry 9.—What will the weather _______tomorrow? — It is going to_______ . A.be like; rainy B.be like; rain C.like; rain D.like; rainy 10.—William, your hat _______ nice. —Thanks. A.buys B.looks C.finds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right? A.My books on the desk B.Nice meet you, too C.These are my dictionaries D.Thanks you for your help. 12.Many students are so crazy about mobile games that they lose interest in their schoolwork, which _________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a lot. A.worries about B.is worried about C.worries D.is worried 13.—The books on the table_________ Mike’s, right? —Yes, they are. A.am B.is C.are 14.Peter has never seen such a big fish in his life, ________? A.has he B.hasn’t he C.does he D.doesn't he 15.—Do you know whom they will have ________the parts of car together?—Sorry,I have no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钢筋多少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 .资料. . .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及应用 第一单元 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的分类: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动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词的分类: 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判断:是、就是、正是 7、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二】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形容词的分类: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叫做代词。 代词的分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大家、人家、你、我、他们、我们、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怎样、哪、哪里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三】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例:一、二、千、万、亿、第一、初五、三分之一、九成、三倍、十倍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个、位、尺、只、条、批、群、套、双、副、丈、尺、亩 (2)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然否等的词。 副词的分类: 1.时间(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已经、正在、将要、马上、顿时、忽然、一时、终于、常常、 再三、向来、始终、永远、一旦、暂时、渐渐、赶紧、恰巧、仍旧、曾、才、将、就、再 2.范围:都、全、总、只、仅、全部、总共、统统、只好、仅仅 3.程度:很、最、太、更、还、非常、十分、格外、稍 4.然否:必、必定、一定、不、没有、未必、也许、或许、大概、大约 5.语气:可、偏偏、索性、简直、原来、反正、居然、难道、究竟 6.关联:又、也、再、还、才 【四】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组成“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 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 表排除:除除了 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与替将把关于被 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 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 【五】连词:能够把两个词或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 连词的分类: 1.并列:和、跟、同、及、与、并、并且、而、不是……而是……、既……又…… 2.递进:并、并且、而且、况且、不但……而且……、尚且……何况……、与其……不如…… 3.选择:或、或者、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不是……

初中英语语法结构图示

初中英语常用语法结构图示 一、词法: 单数 普通名词可数名词复数,复数变化规则 名词不规则名词复数形式 不可数名词及量的表示 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国家名。大写,不加冠词 名词的格’s 多用于有生命的事物 of 多用于无生命的事物 人称代词:主格与宾格:人称代词的排序; 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 反身代词:构成;Own 的用法 that, this, these, those的用法; 指示代词such, so 的用法,the same as.的用法; so+(助)动词+主语与so+主语+(助)动词的区别。 代词one, another, the other, others, other等词的用法; one与it的区别; both,与all的区别; some, any的用法区别. 不定代词every与each的用法 either,neither,none的用法 -body,-one-thing-where与some, any, every,no的组合; any,many ,a few,few,much,a little,little等词的用法。 疑问代词:who, what, which, whose, whom It的用法表示天气、气候、季节、时间、阴暗、距离、状况等做主语; 作形式主语与形式宾语; 定冠词的用法:特指 冠词:(a, an, the)不定冠词的用法:不特指 不用冠词的情况 作用:定语和表语及其位置. The+形容词=复数名词 用法 单音节词 形容词构成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 比较级与最高级不规则词 as+原级+as ;not as(so)+原级+ as 比较级+比较级 The+比较级+范围 The+比较级,the +比较级 序数词+最高级 副词与形容词的用法区别及相互转换 级别方面用法与形容词相同 already, yet; ago, before, since; now, just now; sometime. Some time, sometimes;频度副词; 副词几个副词的用法so that, so…that; too…to; too, either, everyday, every day, every other day; enough;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20分) 1. 1.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B )方面的内容。 A.健壮性和可读性B.并行性C.正确性D.时空复杂度 2. 2.在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HL中,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 点,则执行( A )。 A. p->next=HL->next; HL->next=p; B. p->next=HL; HL=p; C. p->next=HL; p=HL; D. HL=p; p->next=HL; 3. 3.对线性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当采用链表表示?(B ) A.经常需要随机地存取元素 B.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表中元素需要占据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D.表中元素的个数不变 4. 4.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 2 3,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 C ) A. 2 3 1 B. 3 2 1 C. 3 1 2 D. 1 2 3 5. 5.AOV网是一种( D )。 A.有向图B.无向图C.无向无环图D.有向无环图 6. 6.采用开放定址法处理散列表的冲突时,其平均查找长度(B)。 A.低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B. 高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C.与链接法处理冲突相同D.高于二分查找 7.7.若需要利用形参直接访问实参时,应将形参变量说明为(D )参数。 A.值B.函数C.指针D.引用 8.8.在稀疏矩阵的带行指针向量的链接存储中,每个单链表中的结点都具 有相同的(A)。 A.行号B.列号C.元素值D.非零元素个数 9.9.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D )。 A.O(log2n) B.O(nlog2n) C.0(n) D.0(n2) 10.10.从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C )。 A. O(n) B. O(1) C. O(log2n) D. O(n2) 二、二、运算题(每题 6 分,共24分) 1. 1.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______________。当结点之间存在M 对N(M:N)的联系时,称这种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队列的插入操作是在队列的___尾______进行,删除操作是在队列的 ____首______进行。 3. 3.当用长度为N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N表示栈空,则 表示栈满的条件是___top==0___(要超出才为满)_______________。 4. 4.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单链存储的线性表,在表头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 为____O(1)_____,在表尾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O n________。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 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 防潮抗渗做法, 活 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 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 板厚一般取 1 20、 1 40、 1 60、 1 80四种尺寸或 1 20、 1 50、 1 80三种尺 寸。尽 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 10 (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 径》12的受力钢筋, 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 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量用 200. (一般跨度小于 6.6 米的板的 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 筋间距宜相等, 直径可不同, 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上筋可不断,或 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 筋相同时, 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 为一个板号, 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 为一个板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 法。电的 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 180(考虑四 层 32 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 明分布筋为 ? 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 ? 8@200板. 顶标高不同时, 板的上筋 应分 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 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 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 以利防水, 构的整体性及 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 米设一 10mm 勺 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预制板加整浇层方案。 卫生间做法可为 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 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 板。 L 、T 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 并附加 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 PMCA 软件自动生成, 一可加快速度, 二来尽量减小笔误。 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 因 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 配筋计算时, 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将板上筋乘以 0.8-0.9 的折减系数, 将板 下筋乘以 1.1-1.2 的放大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 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 几处的值, 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 不必再人为放大。 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 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200,间距尽 。跨度小于 2 米的板 ? 8@200板上下钢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 。现浇 并加强结 10 ?15

数据结构第二章练习题 - 副本

《数据结构》第二章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2.1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 A 可随机访问任一结点 B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 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 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2.2 不带头节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 2.3带头节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 2.4 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L为空的条件是() A L==NULL B l->next->==NULL C L->prior==NULL D L->next==L 2.5 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尾结点(由P所指向)满足() A P->next==NULL B P==NULL C P->next==head D P==head 2.6在双循环链表中的P所指结点之前插入s所指结点的操作是() A p->prior=s;s->next=p;p->prior>next=s;s->prior=p->prior; B p->prior=s;p->prior>next=s;s->next=p;s->prior=p->prior; C s->next=p;s->prior=p->prior; p->prior=s;p->right->next=s; D s->next=p;s->prior=p->prior;p->prior->next=s;p->prior=s; 2.7若某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 B 给出表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 双链表 D 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2.8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时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第一个结点,故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B仅有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