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基本单位设置及部分基础知识

ansys基本单位设置及部分基础知识
ansys基本单位设置及部分基础知识

ANSYS基本单位设置及部分基础知识

可使用命令(/UNITS,LABEL)来表示分析时所采用的单位,LABEL表示系统单位,LABEL=SI(国际单位:米、公斤、秒);/UNITS, SI

LABEL=CSG(公制:厘米、克、秒);LABEL=BFT(英制:长度=ft);LABEL=BIN(英制:长度=in)。

ex是材料的弹性模量,也叫杨氏模量。30e6的意思是30乘以10的6次方。单位是psi,英镑每平方英寸。1psi=6890N/M2.这种情况是你在选择硬直单位时的数值。如果你选择的是国际单位制这一项应填2e11。建议填写2e11,因为打开ansys默认就是国际单位制。

这个命令只是测X轴的距离的吧

楼主可以试试这样操作绝对可以的

preprocessor----modeling-----check Geom----KP distances

会出来个对话框选择你需要测量的两个点

会自动显示出TXT的文本包括绝对距离X Y Z的距离

x_disp=distkp(10,11)命令流,节点10和11距离

我无聊。我是看到百度知道里关于这两个模量的回答是错误的,所以重新写一条。

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 ),又称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us ),只是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or modulus of elasticity )中最常见的一种。杨氏模量衡量的是一个各项同性弹性体的刚度(stiffness ), 定义为在胡克定律适用的范围内,单轴应力和单轴形变之间的比。除了杨氏模量以外,弹性模量还包括体弹性模量(bulk modulus )和剪切模量(shear modulus )等。 Young's modulus E, shear modulus G, bulk modulus K, 和 Poisson's ratio ν 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公式为:

E=2G(1+v)=3K(1-2v)

proe

长度为m时用SI国际单位制(m·Kg·s),长度为mm时一般用MPA单位制(mm·T·s)

基本物理量及其量纲:

质量:m

长度:L

时间:t

温度:T

(首先记住的是基本物理量:质量、长度、时间、温度)国际单位制中长度m,质量kg,时间s

MPA单位制中长度mm,质量T(吨),时间s

我一般采用mm-N-s的单位

长度:mm

弹性模量:2.06e^5 N/mm^2(也就是MPa)

密度:7.85x10^-9

重力加速度:9815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自己实验了下:

!(国际单位)

L=1

R=0.1

MP,EX,1,2.06E+11(%99就是Pa)

MP,PRXY,1,0.3

MP,DENS,1,7800

重力加速度:9.80665

!(mm单位)

L=1000

R=100

MP,EX,1,2.06E+5

MP,PRXY,1,0.3

MP,DENS,1,7.8-9

常用单位mm,N,MPa,T

弹性模量2.06e5MPa

密度7.8e-9T/mm^3

泊松比0.3

ramped loading(渐变):载荷步内载荷的变化形式,在当前载荷步的各子步中,载荷依次变大,这样做有利于收敛,一般应用于静态分析类型中。

steped loading(阶跃):载荷步内各子步载荷值一样,一般应用于瞬态分析类型中。例如瞬态热分析。

关键点是针对几何元素,而节点是针对有限元的元素,在有限元进入求解状态时,跟几何元素没有关系,几何元素是帮助你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在有限元中,关键点在网格划分转化为有限元模型时,会在对应位置建立节点。在求解时有限元只读入节点的数据。

基础工程计算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8某桥墩为混凝土实体墩刚性扩大基础,荷载组合Ⅱ控制设计,支座反力840kN 及930kN ;桥墩及基础自重5480kN ,设计水位以下墩身及基础浮力1200kN ,制动力84kN ,墩帽与墩身风力分别为2.1kN 和16.8kN 。结构尺寸及地质、水文资料见图8-37,地基第一层为中密细砂,重度为20.5kN/m 3,下层为粘土,重度为γ=19.5kN/m 3,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 L =1.0,基底宽3.1m ,长9.9m 。要求验算地基承载力、基底合力偏心距和基础稳定性。 图8-37 习题8-1图 解: (1)地基强度验算 1)基底应力计算 简化到基底的荷载分别为: ΣP=840+930+5480-1200=6050KN ΣM=930×0.25+84×10.1+2.1×9.8+16.8×6.3-840×0.25=997.32KNm 基地应力分别为:KPa . .W ΣM A ΣP p p 24.13403.2601.39932.9979 91.36050 261 min max =??±?=±= 2)持力层强度验算 根据土工试验资料,持力层为中密细砂,查表7-10得[01 ]=200kPa , 因基础宽度大于2m ,埋深在一般冲刷线以下4.1m (>3.0m ),需考虑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查表7-17宽度修正系数k 1=1.5,深度修正系数为k 2=3.0。 [σ]= [σ01] +k 1γ1(b-2) +k 2γ2(d-3)+10h w =200+1.5×(20.5-10)×(3.1-2) +3.0×(20.5-10)×(4.1-3)+10×0 16. 中密粉

基础工程计算题

1、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24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 k =185kN/m 。地基地表为耕植土,厚0.8m,γ=16.8kN/m3;第二层为粘性土,厚2.0m ,fak=150kPa ,饱和重度γsat=16.8kN/m3,孔隙比e=0.85;第三层为淤泥质土,fak=80kPa ,饱和重度γsat=16.2kN/m3,厚1.5m 。粘性土至淤泥质土的应力扩散角θ=300,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8m 出。要求确定基础埋深(4分);确定基底宽度(4分);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4分)。(注: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取1.0)(B) 2、某预制桩截面尺寸为450×450mm ,桩长16m (从地面算起),依次穿越:①厚度h 1=4m 的粘土层,q s1k =55kPa ;②厚度h 2=5m 的粉土层,q s2k =56kPa ;③厚度h 3=4m 的粉细砂层,q s3k =57kPa ;④中砂层,很厚,q s4k =85kPa ,q pk =6300kPa 。K=2.0,试确定该预制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 3、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37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k=115kN/m 。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kPa,基础埋深为1.2m ,采用毛石基础,M5砂浆砌筑。试设计该基础。(注:毛石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为1:1.25,每台阶宽不大于200mm )。 4、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3 119/kN m γ=,厚 度1m ;淤泥质土:3 218/kN m γ=,%65=w ,kPa f ak 60=,厚度为10m 。上部结 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0 .1,035===d b ηηθ,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A )

ANSYS_使用经验

ANSYS 查询函数(Inquiry Function) 在ANSYS操作过程或条件语句中,常常需要知道有关模型的许多参数值,如选择集中的单元数、节点数,最大节点号等。此时,一般可通过*GET命令来获得这些参数。现在,对于此类问题,我们有了一个更为方便的选择,那就是查询函数— Inquiry Function。 Inquiry Function类似于ANSYS的 *GET 命令,它访问ANSYS数据库并返回要查询的数值,方便后续使用。ANSYS每执行一次查询函数,便查询一次数据库,并用查询值替代该查询函数。 假如你想获得当前所选择的单元数,并把它作为*DO循环的上界。传统的方法是使用*GET命令来获得所选择的单元数并把它赋给一个变量,则此变量可以作为*DO循环的上界来确定循环的次数 *get, ELMAX,elem,,count *do, I, 1, ELMAX … … *enddo 现在你可以使用查询函数来完成这件事,把查询函数直接放在*DO循环内,它就可以提供所选择的单元数*do, I, ELMIQR(0,13) … … *enddo 这里的ELMIQR并不是一个数组,而是一个查询函数,它返回的是现在所选择的单元数。括弧内的数是用来确定查询函数的返回值的。第一个数是用来标识你所想查询的特定实体(如单元、节点、线、面号等等),括弧内的第二个数是用来确定查询函数返回值的类型的(如选择状态、实体数量等)。 同本例一样,通常查询函数有两个变量,但也有一些查询函数只有一个变量,而有的却有三个变量。 查询函数的种类和数量很多,下面是一些常用、方便而快速快捷的查询函数 1 AREA—arinqr(areaid,key) areaid—查询的面,对于key=12,13,14可取为0; key—标识关于areaidr的返回信息 =1,选择状态 =12,定义的数目 =13,选择的数目 =14,定义的最大数 =-1,材料号 =-2,单元类型 =-3,实常数 =-4,节点数 =-6,单元数 … arinqr(areaid,key)的返回值 对于key=1 =0, areaid未定义 =-1,areaid未被选择 =1, areaid被选择 … 2 KEYPOINTS—kpinqr(kpid,key)

双柱基础计算例题

一、设计资料 1.1.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1.2. 计算条件 内力组合标准值:M k =406.99kN.m N k =850.15kN V k =43.6kN 内力组合设计值:M=562.11kN.m N=1086.4kN V=59.07kN 基础类型:双柱基础—可以考虑采用基础梁抗剪抗弯,构造形式如图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 , 设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 =1.1,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 3, 基础顶面标高 -0.5m ,室内外高差0.15m 。 1 1 2 2 2-2 1550 230.2 174.6 145.8 φ8@200 排架方向 ) 2⊥12 12 φ8@300 1.3. 基础尺寸与标高 (1) 根据构造要求(课本p162)可得尺寸: 柱插入深度h 1 = 800mm ,杯口深度 800+50=850mm ; 杯口底部尺寸 宽 400+2×50=500mm 长 800+2×50=900mm ; 杯口顶部尺寸 宽 400+2×75=550mm 长 800+2×75=950mm ; 取 杯壁厚度 t=300mm ,杯底厚度a 1=200mm ,杯壁高度h 2=400mm ,a 2=250mm ; 因此 基础高度为 h=h 1+a 1+50=1050mm 基础埋深 d=1050+500-150=1400mm (2) 基底面积计算 忽略宽度修正,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基础工程计算题含答案

(卷2,2)1、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 ,厚度1m ;淤泥质土:,,,厚度为10m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A ) 解:先假设垫层厚z=1.0m ,按下式验算: (1分)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 (2分) 垫层底面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2分) 验算: 故:垫层厚度 z=1.0m 垫层宽度(底宽) (1分) 3 119/kN m γ=3218/kN m γ=%65=w kPa f ak 60=0 .1,035===d b ηηθ,οa z cz f p p ≤+kPa p cz 37181191=?+?=kPa z b p b p cd z 6.4635tan 122.1) 1912.12012.1120(2.1tan 2)(=??+?-??+=??+-= οθ σkPa z d f f m d ak 75.87)5.011(1137 0.160)5.0(0=-+?+? +=-+++=γηkPa f kPa p p a z cz 75.8762.83=≤=+m z b 6.235tan 22.1=??+=ο

(卷3,1)2、某单层厂房独立柱基底面尺寸b×l=2600mm×5200mm,柱底荷载设计值: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如图1)。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见图1。试验算持力层和下卧层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10分)(B) fk =85kPa ηb=0 ηd=1.1 解: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F= F1+F2+G=2000+200+486.7=2686.7 kN M0=M+V h+F2a=1000+200×1.30+200×0.62=1383kN·m e= M0/F=1384/2686.7=0.515mp=198.72 kN/m2(满足) 1.2f=1.2×269.6=323.5 kN/m2> p max = 316.8 kN/m2(满足) ( 2分)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γ0=(19×1.80+10×2.5)/(1.80+2.5)=13.77 kN/m3 f= fk+ηbγ(b-3)+ηdγ(d-0.5)=85+1.1×13.77×(1.80+2.5-0.5)=142.6 kN/m2( 2分) 自重压力:p cz=19×1.8+10×2.5=52.9 kN/m2 附加压力:p z=bl(p-pc)/[(b+2z·tgθ)( l+2z·tgθ)] =2.60×5.20×(198.72-19×1.8)/ [(2.60+2×2.5×tg23o)(5.20+2×2.5×tg23o )] =64.33 kN/m2 ( 2分) p cz+p z =52.9+64.33=123.53 kN/m2

ANSYS中的单位协调

ANSYS中的单位协调1、厘米克秒制(CGS)的单位信息 基本单位: 长度cm 质量g 力dyne 时间sec 温度 C 重力980.665 cm / sec^2 衍生单位: 面积cm^2 体积cm^3 速度cm / sec 加速度cm / sec^2 角速度rad / sec 角加速度rad / sec^2 频率 1 / sec 密度g / cm^3 扭矩/力矩cm dyne 分力dyne / cm 分力矩dyne 表面分力dyne / cm^2 压力dyne / cm^2 应力dyne / cm^2 杨氏模量dyne / cm^2 曲面分力矩dyne / cm 平移刚度dyne / cm 旋转刚度cm dyne / rad 热扩散 1 / C 面积力矩惯量cm^4 质量力矩惯量cm^2 g 能量erg 功erg 热erg 能erg / sec 热传递率erg / sec

温度梯度 C / cm 热流erg / (cm^2 sec) 单位长度热流erg / (cm sec) 热导率erg / (cm C sec) 对流系数erg / (cm^2 C sec) 比热erg / (g C) 热合力dyne / (cm C) 热合力矩dyne / C 梁翘曲系数cm^6 单位长度质量g / cm 单位长度质量力矩惯量cm g 阻尼系数dyne sec / cm 单位长度发热率erg / (cm sec) 每单位面积质量g / cm^2 旋转阻尼系数cm dyne sec / rad 体积块热生成erg / (cm^3 sec) 每单位面积平移刚度dyne / cm^3 曲率 1 / cm 高斯曲率 1 / cm^2 线性动量cm g / sec 角动量cm^2 g rad / sec 倒置的杨氏模量cm^2 / dyne 每单位长度平移刚度dyne / cm^2 每单位长度旋转刚度dyne / rad 每单位长度阻尼系数dyne sec / cm^2 反向速度sec / cm 每单位体积的对流系数erg / (cm^3 C sec) 每单位长度的对流系数erg / (cm C sec) 每点的对流系数erg / (C sec)

ansys Workbench15.0从入门到精通

第1章初识ANSYS Workbench 1.1 ANSYS Workbench 15.0 概述 经过多年的潜心开发,ANSYS公司在2002年发布ANSYS 7.0的同时正式推出了前后处理和软件集成环境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AWE)。到ANSYS 11.0版本发布时,已提升了ANSYS软件的易用性、集成性、客户化定制开发的方便性,深获客户喜爱。 Workbench在2014年发布的ANSYS 15.0版本中,在继承第一代Workbench的各种优势特征的基础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连同ANSYS 15.0版本可视为第二代Workbench(Workbench 2.0),其最大的变化是提供了全新的项目视图(Project Schematic View)功能,将整个仿真流程更加紧密地组合在一起,通过简单的拖曳操作即可完成复杂的多物理场分析流程。 Workbench所提供的CAD双向参数链接互动、项目数据自动更新机制、全面的参数管理、无缝集成的优化设计工具等,使ANSYS在仿真驱动产品设计(Simulation Driven Product Development)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ANSYS Workbench 15.0的相关软件知识,如果对其有所了解,可以 跳过本节的学习。 1.1.1 关于ANSYS Workbench 在ANSYS 15.0版本中,ANSYS对Workbench架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全新的项目视图(Project Schematic View)功能改变了用户使用Workbench仿真环境(Simulation)的方式。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例题范本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 设计例题

1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1.1设计资料 1.1.1地形 拟建建筑地形平整 1.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 1.2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ak f 130KPa =。 ③号土层:黏土,层厚 1.5m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180ak f KPa =。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m ,中密,承载力特征值k 240Kpa a f =。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 300ak f KPa =。 1.1.3岩土设计参数 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学参数

② 粉质粘土 20 0.65 0.84 34 13 7.5 6 130 ③ 黏土 19.4 0.58 0.78 25 23 8.2 11 180 ④ 细砂 21 0.62 -- -- 30 11.6 16 240 ⑤ 强风化砂质泥岩 22 -- -- -- -- 18 22 300 1.1.4水文地质条件 1) 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 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 1.1.5上部结构材料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 ?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图如图1.1所示: 1.1.6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2530C C -,钢筋采用235HPB 、HPB335级。

1.1.7本人设计资料 本人分组情况为第二组第七个,根据分组要求及参考书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及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选用⑦题号B 轴柱底荷载. ①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k K K F 1970KN M 242KN.m,V 95KN ===, 。 ②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k K K F 2562KN M 315KN.m,V 124KN ===,. 持力层选用④号土层,承载力特征值k F 240KPa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 ?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1.2独立基础设计 1. 2.1选择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HPB235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 1.2.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根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选取。你、 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m 。 取基础底面高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0.5m ,本设计取④号土层为持力层,因此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0.5+1.2+1.5+0.5=3.7m 。由此得基础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

最新基础工程计算题整理

例子2-3.某基础底面尺寸为 5.4*2.7m ,埋深1.8米,基础顶面离地面 0.6米。基础顶面承受 柱传来的轴力Fk2=1800kN ,弯矩Mk=950kNm,水平力FkH=180kN ;还承受外墙传来的集 中荷载,作用在离轴线0.62m 处,大小为220kN 。试验算基础底面与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已知地基土情况如下: 第一层:粉质粘土, 4.3 米厚 丫 =18.0kN/m3 丫 sat=18.7kN/m3 e=0.85, fak=209kPa , Es 仁 7.5Mpa 第二层:淤泥质粘土: fak=75kPa , Es2=2.5Mpa 地下水面在基础底面处 解: 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平均压应力: 1800 20*1-8* 5-4*2-7 -^54^=174.6kPa 5.4* 2.7 最大压力: P kmax 二P k (1 6e/l) =273.9kPa 第一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验算: f a 二 f ak b (T d m9 -0.5) =209+1.0*18.0* (1.8-0.5) =232.4kPa 验算:pkpkmax 2.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 bl( P k —貯 cd ) :-z : (l 2ztan r)(b 2ztan 旳 =57.2kPa f a =f ak b (T d m (d75) =122.9> cr z+ cr cz =57.2+18*1.8+2.5*(18.7-10)=111.4kpa 某1砖砖墙,在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以及基本组合的轴心荷载是 144KN/m 和 190KN/m 。基础埋深0.5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 fak=106kPa 。试设计其基础。 【解】: 1.基础类型与材料选择: 条形基础 。混凝土 C20,钢筋 HPB235 ——ft=1.10N/mm2 , fy=210N/mm2 F k + G k 5.4* 2.7 M k F k G k 950 180*1.2 2545 =0.512pl/6 =0.9,

Ansys 单位制

基本量: 长度mm 质量 tonne 力N 时间 sec 温度 C 重力: 9806.65 mm / sec^2 衍生量: 面积 mm^2 体积 mm^3 速度 mm / sec 加速度mm / sec^2 角速度rad / sec 角度加速度 rad / sec^2 频率 1 / sec 密度 tonne / mm^3 压力 N / mm^2 应力 N / mm^2 杨氏模量 N / mm^2(Mpa) 例如: 钢的实常数为:EX=2e11Pa PRXY=0.3 DENS=7.8e3Kg/m^3 那么上面的实常数在mm单位制(即模型尺寸单位为mm)下输入到Ansys时应为 EX=2e5MPa PRXY=0.3 DENS=7.8e-9tonne/mm^3=7.8e-6kg/mm^3 那么上面的实常数在m单位制(即模型尺寸单位为m)下输入到Ansys时应为 EX=2e11Pa PRXY=0.3 DENS=7.8e+3kg/m^3 这里为什么是Pa而不是Mpa,原因是在m单位制下,压力单位应为N/m^2=Pa,自然就是Pa 了 在mm单位制下,压力单位应为N/mm^2=MPa,自然就是MPa了 为了验证其正确性,本人在Ansys中进行了模型验证。 算例: 取一Φ5H50单位为mm的梁进行静力学分析,采用Beam4单元,约束条件为末端全约束,顶端施加轴向单位载荷和单位弯矩; 在mm单位制下,梁顶端在单位载荷下的变形量为0.127e-4, 在单位弯矩(1N.mm)载荷下顶点的转角为0.81657e-5 在m单位制下,梁顶端在单位载荷下的变形量为0.127e-7, 在单位弯矩(1N.m)载荷下顶点的转角为0.81657e-2

ANSYS结构分析教程篇

ANSYS结构分析基础篇 一、总体介绍 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 1.分析前的思考 1)采用哪种分析(静态,模态,动态...) 2)模型是零件还是装配件(零件可以form a part形成装配件,有时为了划分六 面体网格采用零件,但零件间需定义bond接触) 3)单元类型选择(线单元,面单元还是实体单元) 4)是否可以简化模型(如镜像对称,轴对称) 2.预处理 1)建立模型 2)定义材料 3)划分网格 4)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 3.求解 4.后处理 1)查看结果(位移,应力,应变,支反力) 2)根据标准规范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3)优化结构设计 高阶篇: 一、结构的离散化 将结构或弹性体人为地划分成由有限个单元,并通过有限个节点相互连接的离散系统。 这一步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一个适当的参考系,既要考虑到工程设计习惯,又要照顾到建立模型的方便。 2、根据结构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单元。对复合结构可能同时用到多种类型的单元,此时还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单元的连接处理等问题。 3、根据计算分析的精度、周期及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确定单元的尺寸和阶次。 4、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分析类型和计算工况。要考虑参数区间及确定最危险工况等问题。 5、根据结构的实际支撑情况及受载状态,确定各工况的边界约束和有效计算载荷。 二、选择位移插值函数 1、位移插值函数的要求 在有限元法中通常选择多项式函数作为单元位移插值函数,并利用节点处的位移连续性条件,将位移插值函数整理成以下形函数矩阵与单元节点位移向量的乘积形式。 位移插值函数需要满足相容(协调)条件,采用多项式形式的位移插值函数,这一条件始终可以满足。

基础工程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习题3-2 某过江隧道底面宽度为33m ,隧道A 、B 段下的土层分布依次为:A 段,粉 质粘土,软塑,厚度2m ,E s =,其下为基岩;B 段,粘土,硬塑,厚度12m ,E s = ,其下为基岩。试分别计算A 、B 段的地基基床系数,并比较计算结果。 〔解〕本题属薄压缩层地基,可按式(10-52)计算。 A 段: 3/21002 4200m kN h E k s A === B 段: 3/153312 18400m kN k B == 比较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并非土越硬,其基床系数就越大。基床系数不仅与土的软硬有关,更与 地基可压缩土层的厚度有关。 习题3-3 如图10-13中承受集中荷载的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抗弯刚度EI =2×106 kN ·m 2,梁长l =10m ,底面宽度b =2m ,基床 系数k =4199kN/m 3,试计算基础中点C 的挠 度、弯矩和基底净反力。 〔解〕 图10-13 查相关函数表,得A x =,B x =,C x =,D x =,A l =,C l =,D l =,E l =,F l =。

(1)计算外荷载在无限长梁相应于A、B两截面上所产生的弯矩和剪力M a、V a、M b、V b 由式(10-47)及式(10-50)得: (2)计算梁端边界条件力 F =(E l+F l D l)V a+λ(E l-F l A l)M a-(F l+E l D l)V b+λ(F l-E l A l)M b A =+×× +×+×× - × = F =(F l+E l D l) V a+λ(F l-E l A l) M a-(E l+F l D l)V b+λ(E l-F l A l)M b B = -+×× + ×+×× = =·m =·m (3) 计算基础中点C的挠度、弯矩和基底净反力 p =kw C=4199×= C 习题4-1 截面边长为400mm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打入10m深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后,支承在中风化的硬质岩石上。已知作用在桩顶的竖向压力为800kN,桩身的弹性模量为3

ANSYS静力学分析APDL建模实例-应力集中

计算分析模型如图所示, 习题文件名: scf 材料参数:E=205GPa, v = 0.3 力载:4500N 注意单位的一致性:使用N, mm, MPa单位制 建模教程 在ANSYS工作文件夹新建“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目录,以存放模型文件。 注意定期保存文件,注意不可误操作,一旦误操作,不可撤销。 1.1 进入ANSYS 开始→程序→ANSYS 14.5→Mechanical APDL Product Launcher14.5→然后在弹出的启动界面输入相应的working directory及文件名scf 如通过Mechanical APDL 14.5进入,则进入预设的working directory working directory必须设置在电脑最后一个分区(因为教学用电脑只有最后一个分区不受系统保护) 至此ANSYS静力学分析模块启动,ANSYS在“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目录下自动创建了.log、.err等必要的文件。 2.2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 ural → OK 2.3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4 node 182 →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

Options… →select K3: Plane Strs w/thk →OK→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 2.4定义实常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s →Add/Edit/Delete →Add →OK

机械设计基础公式计算例题

一、计算图所示振动式输送机的自由度。 解:原动构件1绕A 轴转动、通过相互铰接的运动构件2、3、4带动滑块5作往复直线移动。构件2、3和4在C 处构成复合铰链。此机构共有5个运动构件、6个转动副、1个移动副,即n =5,l p =7,h p =0。则该机构的自由度为 F =h l p p n --23=07253-?-?=1 二、在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设分别以a 、b 、c 、d 表示机构中各构件的长度,且设a <d 。如 果构件AB 为曲柄,则AB 能绕轴A 相对机架作整周转动。为此构件AB 能占据与构件AD 拉直共线 和重叠共线的两个位置B A '及B A ''。由图可见,为了使构件AB 能够转至位置B A ',显然各构件的长 度关系应满足 c b d a +≤+ (3-1) 为了使构件 AB 能够转至位置B A '',各构件的长度关系应满足 c a d b +-≤)(或b a d c +-≤)( 即c d b a +≤+ (3-2) 或b d c a +≤+ (3-3) 将式(3-1)、(3-2)、(3-3)分别两两相加,则得 c a ≤ b a ≤ d a ≤ 同理,当设a >d 时,亦可得出 c b a d +≤+ b a b d +≤+ b a c d +≤+ 得c d ≤b d ≤a d ≤ 分析以上诸式,即可得出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 (1)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不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机构中便不可能存在曲柄,因而只能是双摇杆机构。 通常可用以下方法来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1)若机构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则: ① 以最短杆为机架时,可得双曲柄机构。

基础计算样板例题

工程名:23600.SJ ****** 基础计算柱底力与基础设计****** 日期: 4/ 9/2016 时间: 9:52:10 基础反力单位:轴力N、剪力V: kN; 弯矩M: kN.m 作用力方向(对基础): 轴力N 压为正(↓); 弯矩M 顺时针为正(-↓); 剪力V 顺时针为正(→)。 基础总结点数: 4 -------------------------------------------------------------------------------- ----- 基础计算数据----- 基础附加墙与柱杯口基础基础地基基础天然地面混凝土宽度修深度修允许零应基础边底板钢 节点号墙重中心距宽度埋深高度承载力类型到基底距强度等级正系数正系数力区比例缘高度筋级别 12 30.00 -0.33 0.20 1.30 1.30 160.00 1 1.00 30 0.00 1.00 0.00 0 HPB300 13 0.00 0.00 0.20 1.30 1.30 160.00 1 1.00 30 0.00 1.00 0.00 0 HPB300 14 0.00 0.00 0.20 1.30 1.30 160.00 1 1.00 30 0.00 1.00 0.00 0 HPB300 15 30.00 0.33 0.20 1.30 1.30 160.00 1 1.00 30 0.00 1.00 0.00 0 HPB300 -------------------------------------------------------------------------------- 1、基础节点号* 12 * 基础反力 基础相连柱号: 1 ☆标准组合 组合号M N V 组合号M N V 1 1.23 200.26 -2.53 2 -43.95 229.66 -22.62 3 -17.99 321.87 -9.98 4 -38.10 361.39 -21.94 5 -35.0 6 429.76 -20.04 6 -21.03 253.50 -11.88 7 -4.33 286.17 -4.16 8 -31.44 303.81 -16.21

有限元分析基础教程(ANSYS算例)(曾攀)

有限元分析基础教程Fundamental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SYS算例) 曾攀 清华大学 2008-12

有限元分析基础教程曾攀 有限元分析基础教程 Fundamental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曾攀 (清华大学) 内容简介 全教程包括两大部分,共分9章;第一部分为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包括第1章至第5章,内容有:绪论、有限元分析过程的概要、杆梁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方法、连续体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方法、有限元分析中的若干问题讨论;第二部分为有限元分析的典型应用领域,包括第6章至第9章,内容有:静力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结构振动的有限元分析、传热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弹塑性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本书以基本变量、基本方程、求解原理、单元构建、典型例题、MATLAB程序及算例、ANSYS算例等一系列规范性方式来描述有限元分析的力学原理、程序编制以及实例应用;给出的典型实例都详细提供有完整的数学推演过程以及ANSYS实现过程。本教程的基本理论阐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例丰富,教程中的二部分内容相互衔接,也可独立使用,适合于具有大学高年级学生程度的人员作为培训教材,也适合于不同程度的读者进行自学;对于希望在MATLAB程序以及ANSYS平台进行建模分析的读者,本教程更值得参考。 本基础教程的读者对象:机械、力学、土木、水利、航空航天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

目录 [[[[[[\\\\\\ 【ANSYS算例】3.3.7(3) 三梁平面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1 【ANSYS算例】4.3.2(4) 三角形单元与矩形单元的精细网格的计算比较 3 【ANSYS算例】5.3(8) 平面问题斜支座的处理 6 【ANSYS算例】6.2(2) 受均匀载荷方形板的有限元分析9 【ANSYS算例】6.4.2(1) 8万吨模锻液压机主牌坊的分析(GUI) 15 【ANSYS算例】6.4.2(2) 8万吨模锻液压机主牌坊的参数化建模与分析(命令流) 17 【ANSYS算例】7.2(1) 汽车悬挂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GUI) 20 【ANSYS算例】7.2(2) 汽车悬挂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命令流) 23 【ANSYS算例】7.3(1) 带有张拉的绳索的振动模态分析(GUI) 24 【ANSYS算例】7.3(2) 带有张拉的绳索的振动模态分析(命令流) 27 【ANSYS算例】7.4(1) 机翼模型的振动模态分析(GUI) 28 【ANSYS算例】7.4(2) 机翼模型的振动模态分析(命令流) 30 【ANSYS算例】8.2(1) 2D矩形板的稳态热对流的自适应分析(GUI) 31 【ANSYS算例】8.2(2) 2D矩形板的稳态热对流的自适应分析(命令流) 33 【ANSYS算例】8.3(1) 金属材料凝固过程的瞬态传热分析(GUI) 34 【ANSYS算例】8.3(2) 金属材料凝固过程的瞬态传热分析(命令流) 38 【ANSYS算例】8.4(1) 升温条件下杆件支撑结构的热应力分析(GUI) 39 【ANSYS算例】8.4(2) 升温条件下杆件支撑结构的热应力分析(命令流) 42 【ANSYS算例】9.2(2) 三杆结构塑性卸载后的残余应力计算(命令流) 45 【ANSYS算例】9.3(1) 悬臂梁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弹塑性计算(GUI) 46 【ANSYS算例】9.3(2) 悬臂梁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弹塑性计算(命令流) 49 附录 B 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52 B.1 基于图形界面(GUI)的交互式操作(step by step) 53 B.2 log命令流文件的调入操作(可由GUI环境下生成log文件) 56 B.3 完全的直接命令输入方式操作56 B.4 APDL参数化编程的初步操作57

基础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基础工程的工作内容:、、。 2.浅基础按结构型式分为:、、、、、。 3.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设计等级为;次要的轻型建筑物设计等级为。 4.地基主要受力层: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独立基础下为,且厚度均不小于5m 的范围。 5.把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称作基础的 。 6.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有、、、。 7.地基变形可分为、、、。 8.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桩可分为、、。 9.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等。 10.常用的基坑围护结构有、、、等。 11.建筑安全等级可分为:、、。 12.浅基础按材料分为:、、、、、。 13.地基压力扩散角取决于、、、。 14.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包括、、、。 15.按承载性状桩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 1.常规设计法;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4.联合基础; 5.群桩效应; 6.涂抹作用; 7.架越作用; 8.摩擦桩; 9.挤土桩; 10.桩基础 三、判断题 1.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2.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 3.桩穿越膨胀土层,浸水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4.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 5.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别。() 6.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一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 7.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

关于ansys中的单位问题

关于ansys中的单位问题 ansys中没有单位的概念,只要统一就行了。所以,很多人在使用时,不知道该统一用什么单位,用错单位造成分析结果严重失真! 今综合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在ansys经典中,的确没有单位区别,关键要看你的模型以什么样的单位去建,当然,对应的材料属性(杨氏模量,密度等)也要以你所建模型的单位去对应,着重需要注意的是在把模型由cad软件导入ansys中时,注意单位的对应就可以,当然一般在cad模型中的单位是mm制,那么导入ansys后也应该采用mm制,也就是mpa类型! 二、打开ansys,运行/units,si,就把单位设置成国际制单位了!!即长度:m ;力:n ;时间:s ;温度:k ;压强/压力:Pa ;面积:m2 ;质量:kg ,确保了分析结果不失真,且易于读懂结果数据。 三、ANSYS中不存在单位制,所有的单位是自己统一的。一般先确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做过振动台试验的朋友一定会知道),然后导出其它的物理量的单位。 静力问题的基本物理量是: 长度,力,质量 比如你长度用m,力用KN,而质量用g 那么应力的单位就是KN/m*m,而不是N/m*m。 动力问题有些复杂,基本物理量是: 长度,力,质量,时间 比如长度用mm,力用N,质量用Kg,而时间用s 以上单位就错了,因为由牛顿定律: F=ma 所以均按标准单位时: N=kg*m/(s*s) 所以若长度为mm,质量为Kg,时间用s则有 N*e-3=kg*mm/(s*s) 所以,正确的基本单位组合应该是: mN(毫牛,即N*e-3), mm, Kg, s 所以,如果你要让ANSYS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你在输入物理量之前,先 将所有的物理量转换为国际单位制,如: 原先你的图纸上均为毫米,比如一个矩形截面尺寸是400mm*500mm, 那么,你在建模之前先转化为0.4m*0.5m 然后输入的长度为0.4和0.5,ANSYS只知道你输入的是0.4和0.5,它不知道 你的单位是什么。 附上一句:ANSYS中有一个只能从命令行输入的命令:/UNITS, 它的作用仅 仅是标记作用,让用户有个地方做标记,它没有任何单位转换的功能。 不要被他迷惑。英文原文如下: The units label and conversion factors on this command are for user convenienc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例题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教学楼首层平面图 (4) 工程地质条件表 (5) 课程设计指导书 (6) 教学楼首层平面大图 (19)

《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荷载的传力途径,掌握荷载计算方法; 2、掌握基础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明确基础有关构造; 3、初步掌握基础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及制图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 工程名称:中学教学楼,其首层平面见附图。 建筑地点: 标准冻深:Z0 = 地质条件:见附表序号 工程概况: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建筑物层数为四~六层,层高3.6m,窗高2.4m,室内外高差为0.6m。教室内设进深梁,梁截面尺寸 b×h=250×500mm,其上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墙体采用机制普通砖MU10, 砂浆采用M5砌筑,建筑物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屋面作法:改性沥青防水层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20mm厚(平均厚度包括找坡层)水泥珍珠岩保温层 一毡二油(改性沥青)隔气层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或180mm厚) 20mm厚天棚抹灰(混合砂浆), 刷两遍大白 楼面作法:地面抹灰1:3水泥砂浆20mm厚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或180mm厚) 天棚抹灰:混合砂浆20mm厚 刷两遍大白 材料重度: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改性沥青) m2 一毡二油(改性沥青) m2 塑钢窗 m2 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 m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80mm厚 m2 水泥砂浆 20KN/m3 混合砂浆 17KN/m3 浆砌机砖 19KN/m3 水泥珍珠岩制品 4KN/m3 钢筋混凝土 25 KN/m3

基础工程上课例题

1、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桩径1.0m,桩长35m,土层分布及桩侧摩阻力、桩端 土阻力如左图所示,桩端以上各土平均重度γ2=20kN/m3,桩端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修正系数k2=5.0,求桩轴向承载力(取λ=0.8,清底系数m0=0.8) 2、某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径0.4m,桩端入粉土层0.5m,桩长8.25m,土层分:0~4.5m粉土,q s1=26kPa;4.5~5.45m粉质粘土,q s2=18kPa;5.45~6.65m粉土,q s3=28kPa; 6.65~ 7.75m粉质粘土,q s4=32kPa;7.75~12.75m粉土,q s5=38kPa,q p5=1300kPa;试计算单储承载力特征值。 3、某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1200mm,桩端进入中等风化岩1.0m,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41.5MPa,桩顶以下土层参数依次如表,求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综合系数ψr=0.76)

4、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30m,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N,桩身Es=3.15×104N/mm2,不考虑承台分担作用,求桩基沉降量。(取沉降系数ψ=1.0,桩身压缩系数ξp=0.6) 解: 5: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2m,桩径d=0.8m,桩顶荷载Q0=500kN,由于地表进 q=20kPa。中性点位于桩顶下6m,试求桩身行大面积堆载产生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s n 最大轴力。 解:由于桩顶荷载Q0产生的桩身轴力为中性点位置最大,其值Q,Q0加负摩阻力的下拉荷载为最大桩轴力: 1、某基坑位于均匀软粘土场地。土层主要参数:γ=18.5kN/m3,固体不排水强度指标 c k=14kPa,φk=10?。基坑开挖深度为5.0m。拟采用水泥土墙支护,水泥土管理方式为20kN/m3,挡墙宽度为3.0m。计算水泥土嵌固深度设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