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A(结合开头一段和本文的出处可知A项是正确的。B项,“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的是中央集权日益巩固;C项,北宋推行均田制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

2.B(“周康王封赐名盂的贵族的事例”只能证明“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的代表)

3.B(因果颠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C(3分)

5.①“远航”是小说的主要情节,老“西昌”舰最后一次远航贯穿全文,与“西昌”号有关的人和事都围绕远航展开。(2分)②“远航”具有象征意义,老舰长的退役和老“西昌”号的最后一次悲壮远航,新旧替代,预示着新一代军人、新一代战舰和新一代海军的诞生,他们也将以崭新的姿态扬帆远航。(3分)(意思对即可)

6.①父亲与战舰心有灵犀,时刻关注老“西昌”舰,说明父亲对军舰和海军的热爱。

②作为一名军人也应该像老“西昌”舰一样,随时接受祖国的召唤,轰轰烈烈地远航。(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C(“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理解错误)

8.C E(每项2分。A“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依据不足。B“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D水平超过任何莎剧译本,无依据)

9.①满怀激情。翻译莎剧之初就激情豪迈,尤其针对日本的藐视,他“大起劲”。②有创新精神。用散文体翻译莎剧,在处理具体细节时仍采取诗体。③坚定执着。翻译莎剧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译作两次毁于战乱,坚持重译。④精益求精。翻译前反复揣摩,翻译中反复吟诵。⑤不惧困难。在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完成译作。(每点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D (惟日救天下才,智者决策,廉者理财,勇者御敌,则国富兵强,大敌可服。若以骄悍之将驭无制之兵,空言恢复,是却行而求前也)

11.C(“超擢”是越级提拔)

12.C(“自己招募的士卒二千人”,理解错误。这是何刚的朋友陈子龙、夏允彝招募的士兵。)

13.(1)陛下如果选拔强壮英勇敏捷的人才,命人训练他们,学成之后给予优厚的俸禄,把兵权交给他们,必定能够建立奇功。(每小句1分,错1处该小句不得分,共5分)

(2)我忍辱偷生,被囚禁在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每小句1分,错1处该小句不得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CD(C项,“表现作者对此地深切的喜爱”错,应为“表现了作者漂泊羁旅的生活”;2分。D项“只要能为朝廷奔波就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怀”错,本诗卒章显志,表达身如孤舟、漂泊无定的感慨。3分)

15.①颈联紧承上联“十年四泊百花洲”一句,写自己对此处风物的熟悉,并无哲理可言;(2分)然而作者运用“识”“留”二字将景物拟人化,不写自己喜欢杨柳,依恋云山,却说杨柳认得自己,云山挽留自己,(2分)表现了诗人与此间风物的深情,使诗句饶有情趣,新颖脱俗。(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首尾的虚字可略去,完整答出也可以)(每空1分,共3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D (①正确。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使用正确。②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不合语境。③伐功矜能,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使用正确。④路人皆知,出自《三国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不合语意。⑤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此处望文生义,对象误用。⑥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用正确。)

18.A(B项,不合逻辑。时间不能缩短一倍;C项,搭配不当。“担任”与“改革”不搭配;D项,结构混乱。可改为“自从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完工以后”)

19.D(A错误,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B用语情境不妥,此处口语中不宜用过于庄重、正式的“专程”“探望”等词。C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

20.①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②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③穿插一些荒诞、幻化的故事(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1.②有了舒适的环境未必就能超越自我。(2分)

③超越了自我未必就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主宰自己的命运。(3分)

四、作文(60分)

评分标准参照201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基准分43分。

【参考译文】

何刚,字悫人,上海人。崇祯三年参加乡试中举。见天下大乱,慷慨有救世之志。结交天下豪杰俊士,与东阳许都交好,对他说:“您居处在天下出精兵的地方,何不训练一支军队以等待使用。”许都答应而离去。

十七年正月,何刚入京城上书说:“现在拯救人民,匡正国家,没有什么比治兵更重要的了。陛下如果选拔强壮英勇敏捷的人才,命人训练他们,学成之后给予优厚的俸禄,把兵权交给他们,必定能够建立奇功。我读戚继光的兵书,戚继光多次说义乌、东阳的士兵可以任用,如果能够招募几千人,加以训练,按照戚继光留下的方法,分别部署在河南各郡县,敌寇可以平定。”皇帝认为他的话豪迈,便提拔何刚任职方主事,在金华招募兵员。

何刚出京都,都城沦陷,便急驰返回南京。在此之前,贼兵逼近京城,何刚的朋友陈子龙、夏允彝将联合海船抵达天津,以预备紧急情况,招募士卒二千人,到这时命令何刚统领。陈子龙入京任兵科,再请求广泛实行招募,交付何刚训练,朝廷听从其计。何刚便上疏说:“臣请求陛下三年之内,宫室不必修整,百官的礼乐不必齐备。只是天天访求天下人才,有智谋的人决定国策,清廉的人管理财政,勇猛的人抵御敌人,那么国家富裕,军队强盛,大敌就可以战胜。如果用骄横慓悍的将领统领没有约束的士兵,空谈恢复,这将是退着行走却追求前进啊。悠闲地虚度岁月,粉饰偏安一隅,把豪杰禁锢在民间,迫使枭雄做盗贼,这是拘泥守旧等待灭亡的做法。希望朝廷不要以浮华之文选取人才,而以实际才能考核人,那么真正的人才都被国家使用,而议论也就减少了。分别派遣使者收罗民间的英雄豪杰,得到人才多的人受上等赏赐,那么枭雄豪杰都效命封疆,而盗贼头领也就少了。”当时不能采用。不久进升本司员外郎,以他的部队隶属史可法。史可法得何刚大喜,何刚也自喜遇上史可法了解自己。马士英憎恶他,把何刚调出,任遵义知府。史可法垂泪说:“您离去,我依仗谁呢?”何刚也哭泣,愿生死不相背弃。过了一个月,扬州被围,(何刚)帮助史可法据守,城被攻破,投井而死。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一)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 理 试 卷 全卷满分11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动势,正确的说法是( ) A .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的输出电压 B .电源的电动势数值上等于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所做的功 C .电动势相等的大小不同的电池,它们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相同 / D .电动势相等的大小不同的电池,在单位时间内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数值相同 2 有一内电阻为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V60W ”的灯炮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V 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W 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W 3 如图所示的U —I 图像中,直线I 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 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 A .R 的阻值为Ω B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为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D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 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转向灯电路,如图所示,其中L 为指示灯,L 1、L 2分别为左、右转向灯,S 为单刀双掷开关,E 为电源。当S 置于位置1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 A .L 的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B .L 1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C .L 2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D .含L 支路的总功率较另一支路的大 I/A U /V ^ ? ? ? ? & ?0 Ⅱ Ⅰ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湖北省沙洋中学2012年秋季高二期中考试 英语试卷 命题:杨萍审题:罗家群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五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 A. At 9:30. B. At 11:45. C. At 12:40. 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 A. He is ill. B. 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 C. 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 3. What is Mike? A. A teacher. B. A student. C. A writer. 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 Personal computers. B.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 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5. Where is the woman? A. In a soap factory. B. In her house. C. At an information des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然后回答6—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On a bus. C. In the bank. 7.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 A. 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B. 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 C. The woman's office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 听第7段材料,然后回答8--10题。 8. 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 tomorrow? A. He can't spare the time. B. 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D. 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9. 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 From Monday to Friday. B. 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 During the whole week. 10. 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 5:30 p. m., Wednesday. B. 6:15 p. m., Wednesday. C. 6:15 p. m., Thursday. 听第8段材料,然后回答11--13题。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eighbors. B. Doctor and patient. C. Friends. 12. When did the woman cough most seriously?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 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复数z 满足()142i z i +=+,则z =( ) A .3i -+ B .32i - C .3i + D .1i + 2. 已知集合{{}2,20A x x B x x x =<=-->,则A B ?=( ) A .{x x << B .{1x x -<< C .{}1 x x <- D .{}12x x -<< 3.若函数()x x f x a a -=-(0a >且1a ≠)在R 上为减函数,则函数()lo g 1a y x =-的图象可以是( ) A . B . C . D . 4.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 330210x y x y x y +-≥??-+≥??--≤? ,则函数z = ) A .12 B C .1 D 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別为,,a b c ,已知()cos 2cos ,2,1b A c a B c a =-==,则ABC ?的面积是( )

A .1 2 B C .1 D 6.对于实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y a b =? ,其运算原理如程序框图所示,则5324= ?+?( ) A .26 B .32 C .40 D .46 7.若函数()()3log 2,0,0 x x f x g x x ->??=? < ?? ? 的最小正周期为4π ,其图象关于直线23 x π=对称.给 出下面四个结论:

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了解某地区参加数学竞赛的1003名学生的成绩,计划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则每个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 ( ) A. 501003 B. 120 C. 150 D. 1 1003 2.在ABC ?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0AB AC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 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收集数据如右.经 检验,这组样本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那么对于 加工零件的个数x 与加工时间y 这两个变量,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 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B. 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C. 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D. 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1,2,,??? 960,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 ,落入区间[451,750]的做问卷B ,其余的人做问卷C ,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 的人数为 ( ) A. 7 B. 9 C. 10 D. 15 5.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 A .对于命题 p :x R ?∈,使得210x x ++<,则p ?为x R ?∈,均有2 10x x ++≥ B .“2>x ”是“2 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p q ∨是假命题,则q p ,均为假命题 D .命题“若2 320x x -+=则1x =”是正确的 6.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3,0)F ,离心率等于 3 2 ,则C 的方程为 ( ) A. 2214x -= B. 22145x y -= C. 22 125 x y -= D. 2212x =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典型体现。 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范式。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于英美诗歌创作。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本土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认识、建构过程。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构成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学的不同。

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考试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英语试卷 (满分120分,100分钟完卷) Ⅱ.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The mayor recommend that the prizes ______at once. A.presented B.be presented C.should present D.would present 22.---The plane is due to take off at 9;50 from the airport. ---_______we fail to arrive there in time? A.Only if B.As if C.Even if D.What if 23.The street was named after a great man _____ hi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ity. .A.in honour of B.instead of C.in case of D.in need of 24.______ you would drop in,I would have stayed home, waiting for you. A. Had I known B.I had known C. Were I to know D.Did I know 25.Was it at the school was named after a heroine he spent his childhood ? A.which, that B.where ,which C.where ,that D.there ,that 26.______by the bullets _____ at them from all directions, the enemy went into the forest. A.Be confused ; flying B.Confusing;flew C.Confused;flying D.Having confused;flown 27.---Did you criticize him for his mistakes? ----Yes, but_____it. A.I’d rather not do B.I’d rather not doing C. I’d rather not have done D. I’drather not did 28.Allen is said a new computer program recently,but I don’t know when she will finish it . A.to have designed B.to design C.to be designing D.to have been designing 29.This computer doesn’t work properly ,because a certain virus has ___ the operating system. A.broken up B.broken down C broken out D.broken away 30. ----How are you recently ? -----I have been_____ a high fever for sever days. A.suffering B.suffering from C.suffered Dcatching 31.After Yang Liwei succeeded in circling the earth, ____our astronauts desire to do is ____ they will walk in space some day. A. what; what B.what; that C. that; that D. that; what 32.We ______him to stop surfing the Internet, but he wouldn’t. A.persuaded B.try to persuade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Order a computer. B. Have his computer fixed. C. Do homework with the girl. 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film? A. Quite amusing. B. Very interesting. C. A bit disappointing. 3. How many offices are there at present? A. 2. B. 4. C. 6.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lecture room. B. At a computer lab. C. At a print shop. 5. What wa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in Australia then? A. Rainy. B. Fine. C. Wind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 The gym. B. The restaurant. C. The square. 7. Why did the woman get lost? A. She didn’t have a map.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 (12)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 注意事项: 1. 全卷分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和第三部分(读写能力测试)。满 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时,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机读卡使用范围:第1题至第75题。 3. 其余个体均按答题要求,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番号后的横线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A. In a shop. B. In a museum. C. In a restaurant. 2. What time will Daisy come here? A. At 1:50 p.m. B. At 2:20 p.m. C. At 2:30 p.m. 3. What has the man just finished doing? A. Making a phone call. B. Answering a phone call. C. Looking for Tom. 4. What was Henry’s weight last month? A. About 60 kilograms. B. About 70 kilograms. C. About 80 kilograms. 5. What kind of furniture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Glass furniture. B. Wooden furniture. C. Metal furnitur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8题。 6.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Prepare lunch. B. Have a party. C. Go to a friend’s house for dinner. 7. What does the woman still need? A. A tie. B. Some flowers. C. Some candy. 8. What should one do when he goes to a friend’s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 according to the woman’s mother? A. Take something. B. Get dressed up. C. Have dinn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第11题。 9.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Salesman and customer. C. Manager and secretary.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狼吞虎咽( 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 B 力能扛鼎( káng)数见不鲜( 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 C 东船西舫( f áng)歆享(yīn)宵柝(tuò)贿赂(lù) D 瞠目结舌( ch 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 chǎn)度长絜大( xi 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自怨自艾( yì)锲而不舍( qi è潸然泪下( sh ān)如火如荼(t ú) B前仆后继( pú)翘首远望( qi áo)拾级而上( shí断瓦残垣( yuán) C屡见不鲜( xi ǎn)揠苗助长( yā)因噎废食( yē)日臻完善( zhēn) D为虎作伥( ch āng)奄奄一息( yān)鳞次栉比 (ji é)弄巧成拙( zhu ō)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神涣散火中取粟良辰美景明察秋豪 B 功亏一匱墨守成规不可明状情投意合 C 再接再厉黄梁美梦棉里藏针鸦雀无声 D 天伦之乐飞扬跋扈轻歌曼舞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貌和神离各行其事广袤踌蹰 B 瞋目杯盘狼藉甘拜下风百无聊赖 C 反馈殓声屏气慢不经心别出新裁 D 寒喧五采斑斓头晕目眩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 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 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 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 称为“君子之国” 。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 为万人。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选择 Wonderful holiday cottages across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are available. When you choose your next holiday cottage, the following may strike your eyes. Large holiday cottages for special occasions We have over 30 cottages for eight or more people. These are great for celebrations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You could head to Devon and stay in one of the county’s most important houses, Shute Barton, where we can even provide details of the local cook that can come to the cottage and cook a delicious meal to make your stay even more special. One of our newest cottages is Thorington Hall in Suffolk, and it’s the largest in our collection. If you fancy some thing a little bit different, you can visit the Lighthouse Keeper’s Cottage. Dog friendly cottages In Cornwall Cornwall is a great place for dog walking with miles of coastline and beaches waiting to be explored and our dog friendly holiday cottages are on the doorstep on some of these places. We share just a selection of our dog friendly cottages across Cornwall. Click here to see the full range of dog friendly cottages in Cornwall. Easter bank holiday cottage We have cottages perfect for a gathering with family or friends if you’re looking for some peaceful time away. You could spend the Easter bank holiday weekend in a holiday cottage on the beautiful coast around Cornwall or Pembrokeshire. Songbird Hideaway This cosy heart-warming cottage is the perfect romantic retreat, situated near the hamlet of Penrhos and close to the town of Pwllheli, featuring appealing views towards Cardigan Bay. Couples can escape the busyness of their everyday lifestyle and enjoy the delights of this compact yet beautifully presented accommodation. 1.Where can you enjoy the door-to-door service by a local cook? A.Shute Barton. B.Thorington Hall in Suffolk. C.Lighthouse Keeper’s Cottage.D.Easter bank holiday cottage. 2.How can you learn more information for the holidays with your pet dogs? A.By fax. B.By phone.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含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2018—2018学年(上)高二级中段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6分;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6 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 .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 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A 接地.下列 操作中可以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的是 ( ) A .极板A 上移 B .极板A 右移 C .极板间插入一定厚度的金属片 D .极板间插入一云母片 3.如图所示,原本不带电的金属球A 的半径为R ,球外放一个带电荷量为Q 、到球心O 的距离为r 的点电荷。则当金属球达到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在球心O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 ( ) A .2 2R Q k r Q k - B .22R Q k r Q k + C .0 D .2r Q k 4.如图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 内各有4C 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08m 2的横截面

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今夏人们对于《延禧攻略》的持续关注,再次将国人对清宫剧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可否认,在纷繁庞杂的电视剧剧本当中,以大清宫廷为背景、帝王及其后宫女性为人物设定的清宫争斗剧,一直在电视荧屏、视频网站大放异彩。从80 后、90 后荧屏集体记忆的《还珠格格》,到越发注重描绘大清后宫女人真实情感的《甄嬛传》,大清后宫男男女女们的卿卿我我、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可谓“玩转”当下影视圈,很多追剧的观众无时无刻不在为某位妃子或是小宫女的多舛命运而操碎了心,或许这也是“泛娱乐化”给予国人的某种心理慰藉。 为什么大清帝王及其后宫如此备受电视剧制片人、观众的青睐?尽管清宫剧尤其是大清后宫争斗剧发展至今,每每都会有新的“人设”出现,进而激发观众们的猎奇心理,虽不可避免地有些固有的情节套路,“一男多女”“一女多男”等情感模式,但始终无法动摇观众对于清宫剧的喜爱之情,这当然还有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 清朝是离当代中国最近的一个封建帝王时代,自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其统治后,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大清王朝较完整地延续了中华文明的源流、文化传统与生存方式,与观众在心灵上的距离感并不算太大,容易产生亲近感。诚如学者林风云所言,“清朝与当代中国这种可感的几乎可以碰触的承继性的内在理路和连贯逻辑,从时间性上保证了民族性延续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更进一步说,对清朝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以及文化上的认同,同样彰显了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历史的一种回望与求知欲。 然而相较于《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清宫剧,不论是“戏说”还是“历史正剧”,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借古鉴今的目的比较明显。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别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后,不仅失去了此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反而以架空历史的方式来讲一些小情小爱、钩心斗角,借此影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而这里所说的中国故事,既包括当下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了中国历史故事。需要指出的是,优秀古装剧即便不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需要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来昭彰历史,抵达一种虚拟外壳下的真实内核,从而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肯定。这中间,见章法、见功力,也见人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张帆《清宫剧热,历史感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大清宫廷为背景、帝王及其后宫女性为人物设定的清宫争斗剧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B.不管是《还珠格格》、《甄嬛传》,还是《延禧攻略》都能给予国人某种心理慰藉。

上学期高二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济南外国语学校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2008. 11) 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1.在△ABC 中,若<,则△ABC 一定为( ) A.等边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2.下列不等式的解集是R 的为( ) A.0122>++x x B.02>x C.01)21 (>+x D.x x 1311<- 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若58215a a a -=+,则S 9等于( ) .45 C 4.在R 上定义运算?:x ?y=x(1-y),若不等式(x-a )?(x+a)<1对任意实数x 都成立,则( ) A.11<<-a ++c bx ax 的解集为(-∞,-2)∪(4,+∞),则对f(x)= c bx ax ++2,有( ) A. f(5)0,y>0有(x+2y )(y x 12+)≥m 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2018届山东省潍坊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018届山东省潍坊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潍坊市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4.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儒 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孔 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25.汉初镇压诸吕作乱后,大臣议立新主,一致认为“(代王)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 固顺,况以仁孝闻于天下”。最后代王被立为皇 帝,即汉文帝。这反映了当时 A.上古政治传统影响深远B.改 变了治国的基本思想 C.儒学对时政有较大影响D.严 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26.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 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 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B.推 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地位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D.体 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27.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 第2页(共15页)

不感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他们开始愤怒不 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缘于 A.中国农耕经济优势地位明显B.贸 易人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 C.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D.禁 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矛盾 28.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 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 的重要因素是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B.西 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D.晚 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29.1903年,严复在翻译英国思想家密尔阐述“公民自由”的著作时,对于中文书名,并未采用最 直接的译文《论自由》,几经斟酌,定名为《群 己权界论》。这反映了当时他 A.反对西方自由思想B.关 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引领民众回归传统D.强 调国家利益的至上性 30.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 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 第3页(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张国强 题号 第Ⅰ卷第Ⅱ卷 总分来源:]一二三四五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①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性地拆分;只要点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 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其主要原因还是一些文艺创作者责任意识的缺失。 ②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 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作态度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渐 成势头,迎合与趋从的态势正在蔓延。不少人囿于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的 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成惊世之作。其实电脑网络抓去了你的眼球,也抓走了你的认识和判断力,使你的眼界不宽,胸怀狭窄;没有创意,毫无生机。 这种剪接、拼凑成的“创作”,是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 ③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的自然是把迎合与趋从当成 立身的准则,结果是投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某些 第1页共1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