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温、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2.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刚性路面设计中,在设计车道上,50cm宽度范围内所受到的轮迹作用次数与通过该车道横断面的轮迹总作用次数之比。3.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4.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

5.疲劳破坏:结构在低于极限强度的荷载应力作用下,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出现的破坏的现象。

6.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30~80cm)。

7. 最佳含水量:路基碾压是或室内击实实验中,对应于某一压实功,土体获得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8. 唧泥:水泥混凝土板接缝,裂缝处,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和水的作用下,抗冲刷能力差的细集料被挤出来的现象。

9.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0. CBR加州承载比: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用对应于某一贯入度的土基单位压力P与相应贯入度的标准压力的比值表示CBR值。

11.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12. 平均稠度:不利季节实测路床80cm深度以内的平均含水量及路床的液塑限,将土的液限含水量减去平均含水量后除以液塑限含水量之差(塑性指数)。

13. 二灰稳定土:由石灰粉煤灰结合料稳定的粗粒土或细粒土,且强度随龄期的延长而增长的无机稳定材料。

14.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比值。

15. 错台:水泥混凝土板接缝处,两块板端部出现的竖向相对位移,并影响其行车舒适性。

16. 半刚性材料:由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结合而成的水硬性或碎石(砾石)的材料。

17. 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2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在1/10~1/5时,该深度2a范围内的路基范围为路基工作区。

18. 临界荷位:刚性路面进行应力计算时,选取使面板内产生最大应力或最大疲劳破坏的一个荷载位置。现行设计规范采用混凝土板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19. 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

20 .车辙:路面结构及土基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中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计的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永久变形。

21. 翘曲应力:由于板的自重和地基反力和相邻板的钳制作用,使部分翘曲变形受阻,从而使板内产生翘曲应力。

22. 压实度:现场干密度与室内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3. 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和铺筑在它上面的沥青面层统称为半刚性路面。

24. 二灰稳定砂砾以石灰粉煤灰作为结合料以砾石和砂砾作为骨料的无机混合材料称为二灰稳定砂砾。

25、计算弯沉:它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的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实际值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26. 深路堑:通常将大于20m的路堑视为深路堑。

27. 反射裂缝:由于半刚性基层产生的裂缝或者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罩面的水泥板裂缝向上发展,致使沥青面层开裂,形成的裂缝称为反射裂缝。

28、累计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的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再根据确定的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r和设计年限算得累计当量轴次。

29、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30、平均稠度:不利季节实测路床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含水量及路床土的液、塑限,将土的液限含水量减去平均含水量后除以液、塑限含水量之差(塑性指数)

31、疲劳破坏:结构在低于极限强度的荷载应力作用下,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出现的破坏现象。

32. 半刚性基: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基层结构。

33. 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测或低路堤的坡脚外测,多与路线中心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34.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

35、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36、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基层结构。

37、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

38、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39、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比值,。

40、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刚性路面设计中,在设计车道上,50cm宽度范围内所受到的轮迹作用次数与通过该车道横断面的轮迹总作用次数之比。

41、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因理论假设与实际路面工作状态的差异,而形成沥青路面实测弯流值与理论计算值不等,而采用弯沉综合修正系数予以修正,它是实测弯沉值与理论弯沉值之比。

43. 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它为路面横断面上某一宽度范围内实际受到轴载作用数占通过该车道断面的总轴数的比例。

简答:

1. 画出路基的基本典型断面形式,并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图略。①路堤;②路堑;③半填半挖。

(2)①路堤:设计线高于原地面线,排水通风条件好,受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小,施工质量易控制,施工时应注意填料的选用与压实。

②路堑:设计线低于原地面,排水通风条件差,破坏了原地面天然平衡,受水文地质影响大,要注意边坡稳定性与排水设计。

③半填半挖:工程上经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纵向开裂,此处要注意填方与山坡接合处的处治技术。

2. 试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论述如何保证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1)设计:满足规范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各层要求的修筑材料。

(2)施工:合理的施工工艺,达到压实度相应的技术标准。

3. 重力式挡土墙通常可能出现哪些破坏?稳定性验算主要有哪些项目?可采取哪些稳定措施?

常见的破坏形式:1)沿基底滑动; 2)绕墙趾倾覆; 3)墙身被剪断;4)基底应力过大,引起不均匀沉降而使墙身倾斜;验算项目:抗滑稳定性验算;抗滑倾覆稳定性验算

(1)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方法:设置倾斜基底;采用凸榫基础。

(2)增加抗倾覆稳定性的方法:拓宽墙趾;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改变墙身断面类型。

4. 什么叫特殊路基?试列举一种你熟悉的特殊路基,分析如何保证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填挖超过规范的要求,水文地质条件很差的路基。例如:高填深挖路基,土质为膨胀土,地下水位很高。

5. 路面设计需要哪些基本参数?

沥青路面设计:累计标准轴载的计算N e,设计弯沉l s,层底拉应力计算,材料回弹模量,配合比设计等。温度梯度,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和计算回弹模量。

水泥路面设计:累计标准轴载的计算N e模量,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温度应力和疲劳应力的计算,传荷系数等。

6. 试述公路自然区划与气候分区的原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即在同一区划内,在同样的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②地表其后区划差异性原则:即地表其后是地带性差异与地带性差异的综合结果。③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即自然气候的变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但其中又有某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7. 简述路面设计的内容,并分别阐述每一部分的基本原则或设计要点。

路面设计应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设计参数的测试与确定,路面结构层组合与厚度的计算。

8.纯碎石材料强度构成及其原则,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

纯碎石材料是按嵌挤原则产生强度,它的抗剪强度主要决定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和材料内摩擦角。

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1)粒料表面的相互摩擦;(2)因剪切时体积膨胀而需克服的阻力;(3)因粒料重新排列而受到的阻力。

9.工业废渣的基本特性:(1)水硬性(2)缓凝性(3)抗裂性好,抗磨性差(4)温度影响大(5)板体性

通常使用的石灰稳定工业废渣材料有:粉煤灰,高炉渣,钢渣,电石渣,煤纤石等

半刚性材料的特点:稳定性好,抗冻性能强,结构本省自成板体,强度和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具有温缩和干缩性。

10.在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交通荷载的影响?

不同重力的轴载给路面结构带来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对于路面结构设计,除了设计期限的累计交通量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交通因素便是各级轴载所占的比例,即轴载组成或轴载谱。把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等效换算的原则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

11.影响路堤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地面横坡较陡;基低土层较弱或强度不均匀;土体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即抗剪强度;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即流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溜方②边坡坡变过陡或边坡坡脚被冲刷掏空引起的滑坡③流水冲刷,边坡过陡或地基承载力过低。

12.路面按其使用性能分为哪几级?路面按其力学特点又分为哪几类?

答:路面按其使用性能分为:①高级路面②次高级路面③中级路面④低级路面

按力学特点分为:①柔性路面②刚性路面③半刚性路面

13.影响路基强度的因素有:土基回弹模量,路基路面结构整体性影响。稳定性有大气温度,降水与温度变化以及地表上的开挖或填筑等因素。

14.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方法:增加粗矿料,提高稠度,控制沥青用量,掺外加剂

15.挡土墙排水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挡土墙排水设计?

排除墙背的水及减少水引起的静水压力,冻胀压力,膨胀压力。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泄水孔,并且最下面离设计水位至少30cm,泄水孔周围有粗集料或反滤层。

16.表征土基承载能力的参数指标有哪些?如何确定?

表征土基承载能力的参数指标有: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等确定方法:土基回弹模量――柔性承载板和刚性承载板确定;地基反应模量――K=P/L; CBR=100*P/Ps

17.挡土墙的埋置深度如何确定?

无冲刷时,应在天然路面以下至少1m;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1m;受冻胀影响时,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碎石,砾石和砂类地基,不考虑冻胀影响,但基础埋深不宜小于1m。

18.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或减轻唧泥,错台和断裂病害的出现;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及耐久性,提高抗冲刷能力;缓解土基不均匀冻胀或不均匀体积变形对面层的不利影响;为面层施工提供稳定的基础和工作面。

19.简述半刚性材料的特点、种类及适用情况。

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石(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性能,后期的强度和刚度均有大幅度的增长,材料的刚性介于柔性和刚性路面之间。

水泥稳定土或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土,一般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

问答题

1.试从气候分区来探讨不同的地区对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要求?

答:①在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南方地区,要求沥青混合料具有抗车辙,高温稳定性的能力。

②在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北方地区,要求沥青混合料具有低温抗裂性能。

③在潮湿区、湿润区,雨水、冰雪融化对路面有严重危害的地区,在要求具有抗车辙能力的同时,还要满足泌水性的要求。

气候分区的主要指标是:高温指标、低温指标和雨量指标,所以不同的地区要根据其所在的气候分区确定其对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要求,如在夏炎热冬寒潮湿区(1-2-2)就要综合考虑抗车辙高温稳定性的能力、低温抗裂性能和泌水性的要求。

2.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什么要设置接缝?接缝分为哪几类?试分别简述它们的作用、布设位置及画出基本构造。

答:混凝土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板所组成,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昼夜温度的变化。这些变形会受到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和粘结力,以及板的自重、车轮荷载等的约束,致使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板的断裂或拱胀等破坏。为避免这些缺陷,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许多接缝,把路面分割成许多板块。接缝主要分为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缩缝的作用是保证板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沿该薄弱断面缩裂,从而避免产生不规则裂缝。缩缝的间距一般为4~6米(即板长),昼夜气温变化较大的地区或地基水文情况不良路段应取低限值,反之取高限值。

胀缝的作用是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时能部分伸长,从而避免路面板在热天的拱胀和折断破坏,同时其能起到缩缝的作用。在邻近桥梁或固定建筑物处,或与其他类型路面相连接处、板厚变化处、隧道口、小半径曲线和纵坡变化处应设置胀缝。

施工缝是每天完工及因雨天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施工时的筑接缝。施工缝应尽量设置在胀缝处,如不可能也应设置在缩缝处。

图略。

3.路面材料分为哪几类?不同类型中分别列举一种常用的材料来说明其力学性质。

答:路面材料主要分为:①碎、砾石路面材料;②块料路面材料;③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材料;④沥青路面材料;⑤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碎、

砾石路面是按嵌挤原理产生强度,它的抗剪强度主要决定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和材料的内摩擦角。材料的粘结强度一般都要比矿料颗粒本身的强度小的多,在外力作用下,材料首先将在颗粒之间产生滑动和位移,使其失去承载能力而遭致破坏。其常用的材料有纯碎石材料、土-碎石混合料等。

块料路面材料的强度主要由基础的承载力和块石与块石之间的摩擦力所构成。其常用的材料有拳石、粗琢块石、条石等。

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的强度和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长,逐渐具有一定的刚性,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材料具有干缩和温缩性。其常用的材料有石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等。

沥青路面材料的强度由内摩阻力、嵌挤力、沥青胶结料的粘结性以及集料之间的粘附性等组成,其密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强度(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密实程度好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其常用的材料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较高的抗弯拉强度及抗磨耗能力,强度能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水稳性、热稳性较好。

4.简述我国现行柔性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画出设计计算图,指明计算点位?

我国现行柔性路面设计理论采用双圆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包括路面弯沉,拉应力和面层剪应力的计算。具体示意图见书本。A点使路表弯沉的计算点,位于双圆均布荷载的轮隙中间,验算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力时,应力最大点在B和C两点之间。

5.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点如何?

(1)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较强的板体性;(2)环境温度对半刚性材料强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3)强度和刚度随龄期增长;(4)半刚性材料的刚性大于柔性材料、小于刚性材料(水泥混凝土):(5)半刚性材料的承载能力和分布荷载的能力大于柔性材料;(6)半刚性材料到达一定厚度后,增加厚度对结构承载能力提高不明显。(7)半刚性材料的垂直变形(弯沉)明显小于柔性材料;(8)半刚性材料易产生收缩裂缝(干缩与温缩裂缝)。

6.简述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区别,并说明边坡防护有哪些类型及适应条件?

防护主要是保护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层表面碎裂剥蚀,从而提高整体稳定性作用,不承受外力作用,而加固主要承受外力作用,保持结构物的稳定性。常用的防护措施:种草,铺草皮,植树,砂浆抹面,勾缝,护面墙等

边坡防护:1)植物防护,以土质边坡为主;2)工程防护,以石质路堑边坡为主。

7. 试述土质路基的压实机理、影响压实的因素和压实指标。

路基工程的压实机理: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孔隙为水和气体所占据,通过压实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质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使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影响因素:1)内因:土质和湿度 2)外因:压实功能及压实时的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的因素。指标:最大干容重及相应的最佳含水量

8.试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类及其作用。

缝主要分为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缩缝的作用是保证板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是沿该薄弱断面缩裂,从而避免产生不规则裂缝。胀缝的作用是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是能部分伸长,从而避免路面板在热天的拱胀和折断破坏,同时其能起到缩缝的作用。施工缝每天完工及因雨天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施工时的筑接缝。

9.试述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1)保证路面表面使用品质长期稳定;2)路面各结构层的强度,抗变形能力与各层次的力学响应相匹配;3)直接经受温度等自然因素变化而造成强度,稳定性下降的结构层次应提高其抵御能力;4)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节约外运材料,作好优化选择,降低建设与养护费用。

10.试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类及其作用。

缩缝:保证板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时沿该薄弱面缩裂,从而避免产生不规律的裂缝。胀缝: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时能部分伸张,也起到缩缝的作用。施工缝:当路面不能施工时,在胀缝或缩缝处收工,并按施工缝的构造形式制筑的接缝。

分析论述题

1. 今在南方多雨地区修筑一条高速公路,条件如图1所示,试布置排水结构物(画在图上并说明)。

①在路堑边坡坡角处和路堤边坡坡角处要设置边沟以排除路面水。

②在路堑边坡上方要设置截水沟,拦截流入路面的雨水。

③在超高地段的中央分隔带处要设置暗沟。

④在挖方路基处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盲沟以降低地下水。

⑤每隔200~300米,并且是填方路段设置涵洞将路面汇水从一侧流向另一侧。

2拟在Ⅳ5的如下图2路基地段修筑一条高速公路,由路线设计知此段的平均开挖深度为6.8m,最大冻深为70cm,且为粘性土,试分析下面的路

面结构的合理性,并论述其理由。

在路堑边坡上方要设置截水沟,拦截流入路面的雨水。

面层整体结构偏薄,上面层偏薄,中面层AC-10偏细。

水泥稳定土不适宜作为高速公路基层,建议水泥稳定土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调换。

路面结构整体厚度偏薄,由于最大冻深为70cm,且为粘性土,因此不利于保持路基的干燥。建议设置砂垫层等排水措施。

3.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哪些类型?各类型具有什么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有:普通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等。

普通混凝土路面特点:板间要设置接缝,只在接缝处和板边设置钢筋。

钢筋混凝土路面特点:路面结构中配置钢筋,配筋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路面板在产生裂缝之后保持裂缝紧密接触,裂缝宽度不会扩张。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特点:在路面纵向配有足够数量的不间断连续钢筋,路面不设横向胀缝和缩缝。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特点:改善结构的使用性能,延缓裂缝的出现,减小裂缝宽度;截面刚度显著提高,挠度减小,可建造大跨度结构。受剪承载力提高:施加纵向预应力可延缓斜裂缝的形成,使受剪承载力得到提高。卸载后的结构变形或裂缝可得到恢复:由于预应力的作用,使用活荷载移去后,裂缝会闭合,结构变形也会得到复位。提高构件的疲劳承载力:预应力可降低钢筋的疲劳应力比,增加钢筋的疲劳强度。

4.挡土墙排水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挡土墙排水设计?

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以疏干墙后土体和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静水压力,减少寒冷地区回填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浸水后的膨胀压力。

排水措施主要包括:设置地面排水沟,引出地面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面松土,防止雨水及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可加设铺砌;对路堑挡土墙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及防边沟水渗入基础;设置墙身泄水孔,排除墙后水。

5.试述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力学特点、种类与二者的区别。

(1)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路面,强度高,稳定性好等。普通,连续配筋,预应力,钢纤维等。

(2)沥青混凝土路面:柔性路面,噪音小,行车舒适,易养护维修等。沥青砼,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处治等。6.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进行路面结构计算时各结构层采用何种模量和层间接触条件?

各层材料均采用抗压回弹模量,沥青砼及半刚性材料抗拉强度采用劈裂强度。两种指标计算均采用层间完全连续的条件。

7.如何初步判定危险滑动面的位置以及如何确定土工参数?

对于砂类土,采用直线法,土以抗力以内摩擦为主,粘聚力甚小。

圆弧法主要用于粘性土,通过4.5H定圆心后进行滑动面验算,确定最小稳定系数,即为最危险滑动面。

考虑到滑动面的近似假设,土工试验所得到的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局限性及环境条件的变异性的影响,为保证边坡稳定性有足够的完全储备,稳定系数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8.试从设计、施工、养护方面论述如何保证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1)设计:满足设计级配要求,优良的材料。(2)施工:合理的施工工艺,达到压实度相应的技术标准。(3)养护:路基路面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路基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长期的养护、维修、恢复路用性能。

9. 试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1)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将路基划分为若干段,确定各路段土基回弹模量值;(3)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规范推荐的路面结构,拟定几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4)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试卷1

1、路基构成要素:(1)高度、宽度、边坡坡度。

(2)宽度由公路技术等级与实际需要确定;高度由纵断面设计拉破确定,填方路段考虑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边坡坡度取决于地质、水文条件、坡高、坡体土的性质,在确定坡率时既要考虑坡体的稳定性,又要考虑断面的经济性。

4、设计理论: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结构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所需的厚度。设计指标:设计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采用层间完全连续的条件

试卷2

4、有“K”地基和“E”地基,“K”地基是以地基反应模量“K”表征弹性地基,它假设地基任一点的反力仅同该点的挠度成正比,而与其它点无关,;半无限地基以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表征的弹性地基,它把地基当成一各向同性的无限体,。

5、损坏类型及产生原因:沉陷,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压缩;车辙,主要与荷载应力大小,重复作用次数,结构层材料侧向位移和土基的补充压实有关;疲劳开裂,和复应力的大小及路面环境有关;推移,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使结构层内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材料抗剪强度;低温缩裂,由于材料的收缩限制而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它超过材料相应条件下的抗拉强度时产生开裂。

试卷4

1、砌石路基不承受其他荷载,亦不可承受墙背土压力,砌石路基适用于边坡防护;挡土墙支挡边坡,属于支挡结构。

2、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方法有:直线法和圆弧法直线法适用于砂土和砂性土圆弧法适用于粘性土。

3、排水设计是为了保持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维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刚度,使之处于稳定稳定状态。

5、(1)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的过程;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均采用BZZ-100作为标准轴载。(2)沥青路面轴载换算:a、计算设计弯沉与沥青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根据弯沉等效原则;b、验算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拉应力时,根据拉应力等效的原则。

水泥砼路面轴载换算:根据等效疲劳断裂原则。

试卷5

5、有“K”地基和“E”地基,“K”地基是以地基反应模量“K”表征弹性地基,它假设地基任一点的反力仅同该点的挠度成正比,而与其它点无关,;半无限地基以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表征的弹性地基,它把地基当成一各向同性的无限体,。

我国刚性路面设计采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弹性薄板理论,根据位移法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同时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损害确定板厚。

试卷6

1、半刚性基层具有一定的板体性、刚度、扩散应力强,且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抗疲劳性强度,具有良好的水稳性特点。它的缺点:1)不耐磨,不能作面层;2)抗变形能力低,因干、温缩全开裂;3)强度增长需要一定龄期。

3、路基稳定分析的的方法有:力学分析法(数解法、图解法或表解法)和工程地质法。

(一)力学分析法

直线法适用砂类土,土的抗力以内摩擦为主,粘聚力甚小。边坡破坏时,破裂面近似平面。

圆弧法适用于粘性土,土的抗力以粘聚力为主,摩擦力甚小。边坡破坏时,破裂面近似圆弧形。

(二)工程地质法

根据不同土类及其所处的状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在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稳定边坡值。直线法中 K=F/T圆弧法中 K=Mr/Ms

4、路面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但是一般都按面层所用的材料区划,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等。但是工程设计中,主要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性出发,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类。柔性路面总体刚度较小,易产生较大的弯沉变形,路面结构本身的抗弯拉强度较低。刚性路面抗弯拉强度高,并且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半刚性路面处于柔性和刚性之间。

5、我国现行柔性路面设计理论采用双圆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包括路面弯沉,拉应力和面层剪应力的计算。具体示意图见书本。A点使路表弯沉的计算点,位于双圆均布荷载的轮隙中间,验算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力时,应力最大点在B和C两点之间。采用层间完全连续的条件。

试卷7

2.(1)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的过程;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均采用BZZ-100作为标准轴载

(2)沥青路面轴载换算:a、计算设计弯沉与沥青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根据弯沉等效原则

b、验算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拉应力时,根据拉应力等效的原则。表达式及意义(略)

试卷9

2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人力,简易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利机械化,爆破方法。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物质准备工作。

3 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7 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有:沉陷,车辙,疲劳开裂,推移,低温缩裂;采用的控制指标:垂直压应力或垂直压应变;各结构层包括土基的残余变形总和,路基表面的垂直应变;结构层底面的拉应变或拉应力不超过相应的容许值控制设计;面层抗剪强度标准控制设计;设计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我国沥青路面设计采用的控制指标:设计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题

1.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过渡结构,其承上启下作用。基础分为浅 基础和深基础。当地基由两层以上土层组成时,通常将直接与基础接触的土层称持力层,其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2工程上把受建筑物影响其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可感变化的那一部分土层称为地基。地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3.浅基础:埋深小于5M的基础。 4浅基础类型: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 5确定地基埋置深度要考虑的因素: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 6浅基础类型: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 7无筋扩展基础(或刚性基础)由素混凝土、砖、毛石、灰土和三合土等抗压性能好、而抗弯抗剪性能差的材料砌筑而成,通常由台阶的容许宽高比或刚性角控制设计。 8筏形基础:是指柱下或墙下连续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亦称片筏基础或满堂红基础 9箱型基础:由顶、底板与内外墙等组成、并有钢筋混凝土整浇而成空间整体结构; 10扩展基础一般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11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或松散地基中设置由散体材料或弱胶结材料构成的加 固桩柱体,与桩间土一起共同承受外荷载,这种由两种不同强度的介质组成的人工地基,称为复合地基。 12倾斜:倾斜是指独立基础在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以‰ 表示。 13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 比值。 14沉降差:两相邻独立基础中心点沉降量之差,Δs=s1-s2。框架结构和地基 不均匀、有相邻荷载影响的高耸结构基础,变形由沉降量控制。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2

习题集名词解释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 k表示。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3.洛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它是以压痕深度的大小来表示硬度值。 4.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冲击韧性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温度范围内a k值发生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5.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加工难易程度的性能。 6.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引力而相互结合,这种结合键称为金属键。 7.晶格:为了研究方便,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平衡中心位置的纯粹几何点,称为结点或阵点。用一些假想的空间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为晶格或点阵。 8.晶胞: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称为致密度。 10.晶体和非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11.空位:空位是指在正常晶格结点上出现了空位,空位的产生是由某些能量高的原子通过热振动离开平衡位置引起的。 12.间隙原子:间隙原子是指个别晶格间隙中存在的多余原子。间隙原子可以是基体金属原子,也可以是外来原子。 13.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为位错。 14.各向异性: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的密度不同,因而同一晶体的不同晶向和晶面上的各种性能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15.晶粒和晶界:多晶体中每个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就是晶界。 16.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7.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8.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相互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19.固溶强化: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这是金属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20.凝固和结晶: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凝固。材料的凝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成晶体,我们称之为结晶;另一种是形成非晶体。 21.过冷和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T0与实际结晶温度T1之差称为过冷度。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或容器壁形核,则称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第二章 1.定性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又有哪些? 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晶胞定量:晶胞参数,晶向指数 1.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范德华键、氢键。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一般大于离子键。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共价键,结合力是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库仑力。 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结合力很弱 氢键:是指氢原子与半径较小,电负性很大的原子相结合所形成的键。 2.等径球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 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紧密堆积,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3.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如何进行堆积的?2n个四面体空隙,n个八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堆积时,较大球体作等径球的紧密堆积,较小的球填充在大球紧密堆积形成的空隙中。其中稍小的球体填充在四面体空隙,稍大的则填充在八面体空隙,如果更大,则会使堆积方式稍加改变,以产生较大的空隙满足填充的要求。 4.解释下列概念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有周期性和对称性排列的固体。 晶系:晶体根据其在晶体理想外形或综合宏观物理性质中呈现的特征对称元素可划分为立方、六方、三方、四方、正交、单斜、三斜等7类,是为7个晶系。(六三四立方,单三斜正交) 晶包:是从晶体取出反映其周期性和对称性的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 晶胞参数: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用6个参数来表示,此即晶胞参数,它们是三条棱边的长度a,b,c和三条棱边的夹角a,B,r. 空间点阵:空间点阵是一种表示晶体内部质点排列规律的几何图形。 米勒指数:是晶体的常数之一,是晶面在3个结晶轴上的截距系数的倒数比,当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后,所得出的3个整数称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晶格能又叫点阵能。它是在OK时1mol离子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从相互分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 配位数:配位数是中心离子的重要特征。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离子极化:离子极化指的是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分布在对方离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现象。离子极化能对金属化合物性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离子间距离缩短,离子配位数降低,同时变形电子云相互重合,使键性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最终使晶体结构类型发生变化。 同质多晶和类质同晶:同质多晶是一种物质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结构的现象,由此所产生的每一种化学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晶体,称为变体。类质同晶:化学组成相似的物质,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类质同晶现象。 正尖晶石与反正尖晶石:在尖晶石结构中,如果A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B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则称为正尖晶石。反之,如果半数的B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A离子和另外半数的B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则称为反尖晶石。 铁电效应:有自发极化且在外电场作用下具有电滞回线的晶体。

土木工程材料题库与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5.6.18 绪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产品标准 2、工程建设标准 参考答案: 1、产品标准:是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指定的标准。其 围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法、检验规则、包装、储藏、运输等。建筑材料产品,如各种水泥、瓷、钢材等均有各自的产品标准。 2、工程建设标准:是对基本建设中各类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 的事项所指定的标准。与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有关的标准,有各种结构设计规、施工及验收规等。 二、填空题 1、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及化学成分,将土木工程材料可以分为、和三类。 2、我国的技术标准分为、、和四级。 参考答案: 1、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2、标准、行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 三、简答题 1、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2、实行标准化的意义有哪些? 3、简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的基本法与要求以及实验课学习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土木工程材料有下列发展趋势: 1)高性能化。例如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优异装饰性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 2)多功能化。具有多种功能或智能的土木工程材料。 3)工业规模化。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而且为了降低成本、控制质量、便于机械化施工,生产要标准化、大型化、商品化等。 4)生态化。为了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生产节能型、利废型、环保型和保健型的生态建材,产品可再生循环和回收利用。 2、实行标准化对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这样就能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达到统一认识。以建筑材料性能的试验法为例,如果不实行标准化,不同部门或单位采用不同的试验法。则所得的试验结果就无可比性,其获得的数据将毫无意义。所以,没有标准化,则工程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及质量的检验就失去了共同依据和准则。由此可见,标准化为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建立了最佳秩序,并带来了社会效益。 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有容繁杂、涉及面广、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等特点,因此学习时应在首先掌握材料基本性质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再熟悉常用材料的主要性能、技术标准及应用法;同时还应了解典型材料的生产工艺原理和技术性能特点,较清楚地认识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及性能;必须熟悉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品种和规格、选择及应用、储运与管理等面的知识,掌握这些材料在工程使用中的基本规律。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 地基净反力:仅由基础顶面的荷载所产生的地基反力,称为地基净反力 上部结构刚度:整个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或挠曲的抵抗能力,称为上部结构刚度 架越作用: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这种现象称为基础的“架越作用” 静定分析法:静定分析法假定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假定基底反力呈线性分布,求得基底净反力,基础上所有的作用力都已确定并按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出任意截面上的剪力V及弯距M 倒梁法:倒梁法假定上部结构绝对刚性,是将柱下条形基础假设为以柱脚为固定铰支座的倒置连续梁,以直性分布的基底净反力作为荷载,用弯矩分配法或查表法求解倒置连续梁的内力 基床反力系数: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量s成正比,这个比例系数就是基床反力系数。k=p/s 端承型桩:端承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 摩擦型桩:摩擦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称为摩擦桩 群桩效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群桩基础中的一根桩单独受荷时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的同样独立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 负摩阻力:桩侧土体因某种原因而下沉且下沉量大于桩的沉降(即桩侧土体相对于桩向下位移),土对桩产生的向下作用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 中性点:土层竖向位移曲线和桩的截面位移曲线的交点为桩土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截面位置,称为中性点。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1.固相烧结:固态粉末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的传质,变为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 2.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3.离子键:金属原子自己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自己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得到价电子后使自己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靠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氢键: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比一般次价键大的键力。 弗兰克缺陷:间隙空位对缺陷 肖脱基缺陷:正负离子空位对的 奥氏体: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布拉菲点阵: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玻璃化转变温度:过冷液体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过冷液体的黏度迅速增大,原子间的相互运动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即固化成玻璃。这个临界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 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半共格相界: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时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这样的界面称为半共格界面或部分共格界面。 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柏氏矢量物理意义: ①从位错的存在使得晶体中局部区域产生点阵畸变来说:一个反映位错性质以及由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②从位错运动引起晶体宏观变形来说:表示该位错运动后能够在晶体中引起的相对位移。 部分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包析反应:由两个固相反应得到一个固相的过程为包析反应。 包析转变:两个一定成分的固相在恒温(T)下转变为一个新的固相的恒温反应。包析转变与包晶转变的相图特征类似,只是包析转变中没有液相,只有固相。 粗糙界面:界面的平衡结构约有一半的原子被固相原子占据而另一半位置空着,这时界面称为微观粗糙界面。 重合位置点阵:当两个相邻晶粒的位相差为某一值时,若设想两晶粒的点阵彼此通过晶界向对方延伸,则其中一些原子将出现有规律的相互重合。由这些原子重合位置所组成的比原来晶体点阵大的新点阵,称为重合位置点阵。 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机械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大全

《机械工程材料》 基础篇 一:填空 1. 绝大多数金属具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立方三种类型,α-Fe是体心立方类型,其实际原子数为 2 。 2.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3.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4.铸造时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接近共晶成分、单相固溶体)的合金。5.金属的塑性变形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织构现象的产生。6.金属磨损的方式有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 7.金属铸件否(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8.疲劳断裂的特点有应力低于抗拉极限也会脆断、断口呈粗糙带和光滑带、塑性很好的材料也会脆断。 9.钢中含硫量过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热脆。 10.珠光体类型的组织有粗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1.正火和退火的主要区别是退火获得平衡组织;正火获得珠光体组织。 12. 淬火发生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淬火后造成很大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13. 甲、乙两厂生产同一批零件,材料均选用45钢,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都达到硬度要求。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各是铁素体+珠光体、回火索氏体。 14.40Cr,GCr15,20CrMo,60Si2Mn中适合制造轴类零件的钢为 40Cr 。15.常见的普通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6.用T12钢制造车刀,在切削加工前进行的预备热处理为正火、 球化退火。 17.量具钢加工工艺中,在切削加工之后淬火处理之前可能的热处理工序为调质(退火、调质、回火)。 18.耐磨钢的耐磨原理是加工硬化。 19.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采取的热处理措施为高温退火。 20、材料选择的三原则一般原则,工艺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21.纯铁的多晶型转变是α-Fe→γ-Fe→δ-Fe 。 22.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原子数为 4 。 23.在立方晶格中,如果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数值相同时,那么该晶面与晶向间存在着晶面与晶向相互垂直关系。 24.过冷度与冷却速度的关系为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25.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位置可分为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26.金属单晶体滑移的特点是滑移只能在切应力下发生、滑移总是沿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进行、滑移时必伴随着晶体向外力方向转动。 27.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有消除金属铸态组织的缺陷、改变内部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光学显微部分 1.图像分析法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结构特征分析。 2.衍射法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晶相及晶格常数。 3.成分谱分析主要用于研究测定材料的化学成分。 4.光学显微镜按照成像原理可分为几何光学显微镜,物理 光学显微镜,信息转换显微镜。 5.光的波粒二象性:按照量子理论,光能量是由一束具有 极小能量的微粒即“光子”不连续的输送着,表明光具有微粒与波动的双重性,即波粒二象性。 6.自然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波)振动方式:垂直于光的 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任意振动 7.偏振光振动方式:只在垂直于光的平面内的某一方向振 动(自然光经过某些物质的反射、折射、吸收或其他方 法,使它只保留某一固定方向的光振动) 8.光性均质体: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与 振动方向均不会改变,因而只有一个折射率值 9.光性非均质体:传播速度随振动方向不同而改变,因而 折射率值有多个,一般发生双折射现象,即自然光分解成两束偏振光。 10.等轴晶系矿物和非晶质物质属于光性均质体。 11.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矿物属于光性非均质体。 12.数值孔径为N.A. = n sin θ(n:镜头介质折射率θ:光 圈半角孔径),数值孔径表征了物镜的聚光能力,放大 倍数越高的物镜数值孔径越大;对于同一放大倍数的物镜,数值孔径越大则分辨率越高 13.正交偏光镜:下偏光镜和上偏光镜联合使用,并且两偏 光镜的振动面处于相互垂直位置。 14.如果在正交偏光镜的物台上不放置任何晶体光片时,视 域是黑暗的,为什么? 因为:光通过下偏光镜,其振动方向被限制在下偏光镜的振动面PP内,当PP方向振动的光到达上偏光镜AA时,由于两振动方向互相垂直,光无法通过上偏光镜,所以视场暗。 15.消光现象:晶体在正交偏光镜下呈现黑暗的现象,称为 消光现象。 16.全消光现象:均质体以及非均质体垂直光轴切片,不改 变偏振方向 17.四次消光:非均质光率体切面均为椭圆,则椭圆长、短 半径四次重合消光,其余则有部分光通过。 18.四次消光是非均质体的特征。 19.偏光显微镜属于透射显微镜,用于透明晶体的观察。 20.金相显微镜属于反射式显微镜,用于不透明物体的研 究。 21.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极限 22.显微分析分辨率:仪器分辨两个物点的本领。仪器能分 辨两个物点间的距离或角度越小,则分辨率越大。 23.分辨率极限:最临近两个物点间的距离以及角度 24.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相邻物体的距离为r 25.提高分辨率的途径:更短的波长、更大的折射率、增大 孔径角 衍射部分 5、X射线的产生原理:凡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或其他高能辐射流(如γ射线、X射线、中子流)被突然减速时均能产生X射线。 6、X射线管原理:钨丝发热释放电子,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高速轰击阳极靶,电子突然减速,产生X射线及热能,X射线通过窗口射出为实验所用。 7、X射线谱由两部分叠加而成,即连续谱和特征谱。 8、连续谱的产生:由于阴极产生的电子数量巨大,这些能量巨大的电子撞向阳极靶的撞击条件和碰撞时间不一致,因而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各不相同,所以产生了各种波长的连续谱。 9、连续谱的强度随波长连续变化。 10、特征谱的波长一定、强度很大。 11、特征谱的产生:当管电压超过一定值V k(激发电压)时才会产生,只取决于光管的阳极靶材料,不同的靶材具有其特有的特征谱线。特征谱线又称为标识谱,即可以来标识物质元素。 12、为什么特征X射线的波长为一定值?对于某一固定物质,各原子能级所具有的能量是固定的,跃迁时所转化成的光子能量为一定值,根据原子结构壳层理论,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也为一定值。 15、吸收限:μm与λ关系曲线中出现的跃增,是原子所俘获的光子量恰好等于该原子某壳层(K,L,M…)电子的结合能,光子被物质大量吸收,吸收系数就发生突增。在曲线的突变点处的波长称为吸收限。 7、外标法原则上只适用于两相物质系统的含量测试;内标法适用于多相体系。 电子显微部分 8、电磁透镜的分辨本领主要由衍射效应和球差决定。 9、电磁透镜的几何像差:由于透镜磁场几何形状上的缺陷而造成的像差。又可分为球差与像散。 色差:由于电子波的波长或能量发生一定幅度的改变而造成的像差。 10、球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磁场的近轴区与远轴区对电子束的会聚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一个物点散射的电子束经过具有球差的电磁透镜后并不聚在一点,所以像平面上得到一个弥散圆斑,在某一位置可获得最小的弥散圆斑,成为弥散圆。还原到物平面上,则半径为 rs=1/4 Cs α3 rs 为半径,Cs为透镜的球差系数,α为透镜的孔径半角。所以减小透镜的孔径半角可减少球差。 像散:是由于透镜磁场不是理想的旋对称磁场而引起的。可减小孔径半角来减少像散。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通电的短线圈就是一个简单的电磁透镜,它能造成一种轴对称不均匀分布的磁场。穿过线圈的电子在磁场作用下将作圆锥螺旋近轴运动。而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入射电子通过电磁透镜时将被聚焦在主轴的某一点。 1、透射电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电源系统、真空系统、 操作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2、透射电镜中电子枪的作用是产生电子束 3、透射电镜中聚光镜的作用是会聚电子束。 透射电镜的分辨本领取决于物镜的分辨本领。 4、电子衍射基本公式的推导 5、选区电子衍射:是指在物镜像平面上放置一个光阑(选 区光阑)限定产生衍射花样的样品区域,从而分析该微 区范围内样品的晶体结构特性。 6、扫描电镜的特点 7、扫描电镜成像的六种物理信号概念 8、背散射电子随样品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 9、二次电子形貌像中图像显示亮的部分对应试样的凸起 处。 10、二次电子形貌像中图像显示暗的部分对应试样的凹处。 11、吸收电子随样品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少。 12、样品的质量厚度越大,透射系数越小,吸收系数越大。 13、扫描电镜的构造:六个系统组成:电子光学系统(镜筒)、 扫描系统、信号收集系统、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真空 系统和电源系统。

材料科学基础考题1

材料科学基础考题 Ⅰ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单位位错;交滑移;滑移系;伪共晶;离异共晶;奥氏体;成分过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柏氏矢量为a[110]的位错( )分解为a/2[111]+a/2]111[. (A) 不能(B) 能(C) 可能 2.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 ) (A) 组元的浓度梯度(B) 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 温度梯度 3.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 (A)形核率(B)系统自由能增加 (C)能量守衡(D)过冷度 4.在TiO2中,当一部分Ti4+还原成Ti3+,为了平衡电荷就出现() (A) 氧离子空位(B) 钛离子空位(C)阳离子空位 5.在三元系浓度三角形中,凡成分位于()上的合金,它们含有另两个顶角所代表的两组元含量相等。 (A)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中垂线 (B)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任一直线 (C)通过三角形顶角与对边成45°的直线 6.有效分配系数k e 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 (A)1

工程材料基本术语

1 工程材料基本术语 一.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 晶胞:晶格中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空间几何单元。 2. 晶格常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用晶胞的三条棱边长a 、b 、c 和三条边之间的夹角α、 β、γ等6个参数来描述,其中棱边常数a 、b 、c 称为晶格常数。 3. 致密度:晶胞中所包含的原子所占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 4. 配位数:晶格中与任一原子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个数。 5. 多晶体:由多个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 6. 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 7. 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晶面和晶向上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8.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又称变质剂),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 晶核或抑制晶核长大来细化晶粒。 二. 合金的结构与相图 1. 相:体积中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2. 组织:在合金中由单相或多相组成的具有某种相貌或形态特征的聚合物。 3.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替换了溶剂晶格某些节点上的原子的固溶体。 4.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的间隙之中的固溶体。 5. 固溶强化:溶入溶质原子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从而提高合金的 强度和硬度。这种通过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6. 间隙化合物:当r X /r M >0.59时,一般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化合物。 7. 间隙相:当r X /r M <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结构的化合物。 8. 晶内偏析: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成为枝晶偏析(晶内偏析)。 9. 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所 形成的具体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称为合金。 三. 铁碳合金 1. 同素异构转变:单质元素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2. F :铁素体,碳在α-Fe 中形成的固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 3. A :奥氏体,碳在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大的溶碳能力 4. P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 5. Fe 3C :渗碳体是铁和碳的金属化合物。 6. L d :高温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7. L d ':低温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四. 钢的热处理 1. A 本质晶粒度:将钢试样加热到(930±10)℃、保温3h~8h ,冷却后得到的晶粒大小。 本质晶粒度代表着钢中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2. A 起始晶粒度:珠光体刚刚抓变为奥氏体的晶粒度。 3. M :马氏体,将奥氏体自A 1以上温度快速冷却到M s 以下,使其冷却曲线不与C 曲线相 交,将转变为马氏体。马氏体转变一般在M s ~M f 温度范围内连续冷却完成。 4. B :贝氏体,过冷奥氏体在550℃~M s 的中温区等温转变的产物称为贝氏体。贝氏体是碳 化物(如渗碳体)分布在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基体上的两相混合物。 5. Vk :上临界冷却速度,它是避免发生非马氏体转变的最低冷却速度。 6. M s :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线。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考试必备)

浅基础:埋置深度不大、施工简单的基础 深基础:对于浅层土质不良,需要利用深层良好底层,施工较复杂的基础 刚性基础: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当基础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低级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基础内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作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箱形基础:为增大基础刚度,可将基础做成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及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它的敢赌远大于筏板基础,而且基础顶板和底板间的空间常可利用坐地下室。 打入桩:是通过锤击将各种预先制好的桩(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实心桩或者管桩,也有木桩或者钢桩)打入地基内所需要的深度 摩擦桩:桩穿过并支承在各种压缩土层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擦阻力为主时,称为摩擦桩。1.当桩端无坚实持力层且不扩底2.当桩的长径比,即使桩端置于坚实持力层上,由于桩身直接压缩量过大,传递到桩端的负荷较小时3.当预制沉桩过程由于桩距小、桩数多、沉桩速度快、使已沉入桩上涌,桩端阻力明显降低时。 群桩效应:由于承台、桩及土的相互作用使得群桩中基桩的工作性状(承载能力与沉降)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计方法的单桩有显著差别的现象 组合沉井:当采用低桩承台而围水挖基浇注承台由困难时,当沉井刃脚遇到倾斜较大的岩层或在沉井范围内地基软硬不均而水深较大,采用的上面是沉井而下面是桩基的混合式基础,称为组合式沉井。真空预压法:实质上是以大气压作为预压荷重的一种预压固结法 复合地基:是指两种不同刚度或模量的材料所组成,两者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地基 地基:建筑物修建后,使土体中一定范围内应力状态发生变化的图层 基础:建筑物与地基接触的部分,它将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及荷载传递给基础 负摩阻力:当桩周体因某种原因下沉,其沉降变形大于桩身沉降变形时,在桩侧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面积上将出现向下作用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 中性点:正、负摩阻力变换处的位置,称为中性点 地基系数:单位面积的土体在弹性限度产生单位变形时所能承受的力换土垫层法:将土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换填工程性质良好的材料,并予以充分压实 单桩单排桩:与水平外力作用面垂直的平面上,由单根或多根组成的单根(排)桩基础 多排桩:在水平外力的作用平面内有一根以上的桩的桩基础 土的弹性抗力:桩身水平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体必然给桩一横向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基础的作用 刚性桩:桩长小于H/2a,周围土体较弱,桩土相对刚度较大,破坏发生于庄周土中,桩转动 弹性桩:桩长大于H/2a,桩土相对强度较大,桩身发生绕曲变形,桩嵌在土中不能转动 刚性角: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地边缘的联线的最大夹角 单桩承载力:单桩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性都可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之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的最大荷载 软弱下卧层:指容许承载能力小于持力层容许承载能力的图层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习题集名词解释 1.30. 奥氏体: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2.52. 奥氏体化: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组织完全转变为 奥氏体的过程。 3. B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 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4. B 3 5.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又称孕育处理,是一种有意向液 态金属中加入非自发形核物质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5. B 43.变形织构: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 向的组织叫做“变形织构”。 6. B 53.本质晶粒度:在规定条件下(930±10℃,保温3~8h) 奥氏体的晶粒度称为奥氏体本质晶粒度,用以评定刚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 7. C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 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k表示。 8. C 54.残余奥氏体:多数钢的Mf点在室温以下,因此冷却到 室温时仍会保留相当数量未转变的奥氏体,称之为残余(留)奥氏体,常用′或A′来表示。 9. C 57.淬火:所谓淬火就是将钢件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 或Ac1(对共析和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 10.冷或水冷)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操 作。 11.C 59.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也称淬透层)深 度的能力。 12.C 60.淬硬性: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即硬化能力。它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硬度和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的相对量及其组织形态。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13.D 58.等温淬火:将加热的工件放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硝盐 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贝氏体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14.E 70二次硬化:含W、Mo和V等元素的钢在回火加热时由 于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以及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 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 15.E 33.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 体。二次渗碳体通常沿着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 16.F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 或容器壁形核,则称为非自发形核,又称非均匀形核。17.G 26.杠杆定律:即合金在某温度下两平衡相的重量比等于 该温度下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成分线段之比。在杠杆定律中,杠杆的支点是合金的成分,杠杆的两个端点是所求的两平衡相(或两组织组成物)的成分。这种定量关系与力学中的杠杆定律完全相似,因此也称之为杠杆定律。 18.G 28.共晶转变:在恒温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 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19.G 82.固溶处理:经加热保温获得单一固溶体,再经快速冷

(完整版)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

期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空间点阵:表示晶体中原子规则排列的抽象质点。 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体的原子数目或基团数目。 对称:物体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空间性质复原;这种操作称为对称操作。 超结构:长程有序固溶体的通称 固溶体:一种元素进入到另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形成的结晶,其结构一般保持和母相一致。 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正吸附:材料表面原子处于结合键不饱和状态,以吸附介质中原子或晶体内部溶质原子达到平衡状态,当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表面浓度大于在其在晶体内部的浓度时称为正吸附; 晶界能:晶界上原子从晶格中正常结点位置脱离出来,引起晶界附近区域内晶格发生畸变,与晶内相比,界面的单位面积自由能升高,升高部分的能量为晶界能; 小角度晶界:多晶体材料中,每个晶粒之间的位向不同,晶粒与晶粒之间存在界面,若相邻晶粒之间的位向差在10°~2°之间,称为小角度晶界; 晶界偏聚: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晶界或相界上的富集,也称内吸附,有因为尺寸因素造成的平衡偏聚和空位造成的非平衡偏聚。 肖脱基空位:脱位原子进入其他空位或者迁移至晶界或表面而形成的空位。 弗兰克耳空位:晶体中原子进入空隙形而形成的一对由空位和间隙原子组成的缺陷。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的位错。 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位错。 柏氏矢量:用来表征晶体中位错区中原子的畸变程度和畸变方向的物理量。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 派—纳力:位错滑动时需要克服的周围原子的阻力。 过冷:凝固过程开始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均匀形核: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依靠金属本身的能量起伏获得成核驱动力的形核过程。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由外界提供的用于补偿表面自由能和体积自由能差值的能量。 马氏体转变:是一种无扩散型相变,通过切变方式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另一种结构,转变过程中,表面有浮凸,新旧相之间保持严格的位向关系。或者: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题库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复习提纲 一、工程材料部分 1.常见金属晶格类型 2. 三种晶体缺陷。 3. 相的概念。 4.固态合金有哪些相。 5.过冷度的概念。 6.过冷度与晶粒度的关系。 7.结晶过程的普遍规律。 8.控制晶粒度的方法。 9.同素异构转变的概念。10.绘制铁碳合金相图(各线、特殊点、成份、温度、组织、相)。11.分析钢从奥氏体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画出典型铁碳合金(钢)显微组织示意图。12.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1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14.加工硬化的概念。15再结晶温度的计算16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17.钢的热处理概念18.热处理工艺分类。19.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产物。20.决定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因素。21.马氏体的概念。22会分析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知道淬透性与C曲线的关系。23.退火和正火的目的。 24.淬火的概念。25.一般怎样确定碳钢的淬火温度?26.影响淬透性的因素。27.回火的目的28.何为回火脆性?29.回火的种类。30.一般表面淬火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和表面淬火后的组织。31渗碳的主要目的。32.钢按化学成分分类。33.钢按质量分类34 钢按用途分类。35机器结构钢的分类36 钢中S、P杂质的影响。37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38.结构钢牌号表示的含义。39.能区别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的牌号和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法。40按刃具钢的工作条件,提出哪些性能要求?41.根据碳钢在铸铁中存在形式及石墨形态,铸铁的分类。 二、材料成形技术部分 1铸造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3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孔、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松?。3铸造应力分为哪几类?4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主要方法。5绘制自由锻件图主要考虑哪些问题?。6何谓拉深系数?有何意义?8.焊接的实质。9. 碱性焊条的最主要优点。10.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11.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1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13.防止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14.如何根据碳当量的高低评估钢的焊接性?为什么?15.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 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2.结晶;3.加工硬化;4.屈服强度;5、过冷度;6.钢的热处理;7.再结晶;8、马氏体;9、钢的淬火……10、铸造……11疲劳现象.; 12.同素异构转变; 二、填空题: 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固溶体可分(间隙固溶体)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1.地基:承受建筑物各种作用的地层 2.天然地基:开挖基坑后可以直接修筑基础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3.人工地基:那些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事先进行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4.持力层: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5.软弱下卧层:位于持力层下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 6.基坑工程:在建造埋置深度较大的基础或地下工程,往往需要进行较深的土方开挖,这类工程称为基坑工程。 7.基础:建筑物的各种作用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物 3.浅基础:通常把埋置深度不大(小于或相当于基础底面宽度,一般认为小于5m)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4.深基础: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 5. 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6.基础工程设计包括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 7.基础的功能决定了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强度要求(2)变形要求(3)上部结构的其他要求 8.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 9. 浅基础根据结构型式可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等 10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底面至天然地面的距离 1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1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13.地基变形按其特征可分4种: 沉降量——独立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值或整栋建筑物基础的平均沉降值;沉降差——相邻两个柱基的沉降之差;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米内距离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14.砌体承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是很敏感的,其主要损坏是由于墙体绕曲引起局部出现斜裂缝,故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变形由局部倾斜控制 15.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主要因相邻柱基的沉降差使构件受剪扭曲二损坏,因此其地基变形由沉降差控制 16.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刚度很大,可近似视为刚性结构,其地基变形应由建筑物的整体倾斜控制,必要时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17.联合基础的设计通常做如下规定:(1)基础是刚性的,一般认为,当基础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时,基础可视为刚性;(2)基地压力为线性(平面)分布;(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匀;(4)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18.连续基础:柱下条形基础、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型基础统称为连续基础 19.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 20.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 21.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地下连续墙、沉井等几种类型 22.桩基: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柱形基础构件,其横截面尺寸比长度小得多,它与连接桩顶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深基础,简称桩基。 23.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 端承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摩擦型桩时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侧阻力分担荷24.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根据所用材料不同,预制桩可分为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木桩三类; 预制桩的沉桩方式主要有:锤击法,振动法和静压法。预制桩具有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好,且质量较易保证等优点。 26.群桩效应: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群桩基础中的一根桩单独受荷时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的同样独立单桩有显著差象称为群桩效应 27.负摩阻力:当桩周围的土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下沉,且变形量大于相应深度处桩的下沉量,即桩侧土相对于桩产生向下的位移,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摩阻力,这种摩阻力称力。正负摩阻力分界的地方称之为中性点 28 布置桩位时,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3-4倍桩径,间距太大会增加承台的体积和用料,太小则将使桩基础(摩擦型桩)的沉降增加,给施工增加困难 29.地基处理: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建筑物对地基强度与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时,常采用各种地基加固、补强等类技术措施,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以满足工程要求,称为地基处理 30.垫层法:当建筑物基础下持力土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设计荷载或变形的要求时,常在地基便面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或者把表面部分软弱土层挖去,置换成强度较大等,处理地基表层,这类方法称为垫层法 31.(P265) 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32基础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箱型基础和壳正圆锥壳、M 形组合壳和内球外锥组合壳)。4、根据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可分为无筋基础(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33、重力式挡土墙按墙背的倾斜情况分为仰斜、垂直和俯斜三种。从受力情况分析,仰斜式的主动土压力最小,俯斜式的主动土压力最大。 34.基坑:在建造埋置深度较大的基础或地下工程时,往往需要进行较深的土方开挖。这个由地面向下开挖的地下空间称为基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