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

中国气候练习题

1. 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

A.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B.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C.低纬度、低海拔地区 D.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2.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3.关于我国温度带的正确叙述是

A.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河流都不结冰

B.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中温带

C.、两省全部属于热带

D.岭一淮河一线基本上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读“中围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4~5题:

4.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

份,雨带推移至。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5.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

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下表数据,回答6~7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海拔/m 纬度经度

31 39°55′N 116°24′E

1517 36°O3′N 103°49′E

84 26°O2′N 119°19′E

甲地 1lO 34°44′N 113°42′E

乙地 1891 25°O4′N 102°42′E

6. 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图中表示乙地年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8.② C.③ D.④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

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8~13题:

8.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9. 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到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到一带 D.到一带

10.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平原 D.河套平原

12.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唐·禹锡)描写的降水类型应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

14.有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两北风

B.季风的交替季节是我国的主要降水季节

C.冬季风势力强.在我国各地都比夏季风控制时间长

D.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15.下列有关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面积广大.为世界种植水稻最多的国家

B.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冬季风强弱的不同引起的

C.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季风区的最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D.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十分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l月、7月等温线图,回答16~18题:

--6-- 1月等温线(单位:℃) …26… 7月等温线(单位:℃)

16.甲、乙两地l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为因素 D.距海远近

17.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18.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19~22题。

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②为盆地

C.③为黄河谷地

D. ④为喜马拉雅山

21.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22.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23~24题。

23.对图中省份的说确的是(双选)

①甲、乙两省均位于第二级阶梯,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4.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②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③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④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5.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①地形崎岖②泥石流③台风④寒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6.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哈萨克斯

坦.蒙古国以及c.e

两省区②受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

因是干旱③该区域

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④f省是

我国著名的商品粮、

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7.关于a、b两省区的地理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均高产

B.农田、村镇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处地处亚欧板快的部,它的下游流入缅甸

D.平均海拔高,都拥有很多自然壮丽的湿地景观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 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19~20题。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29.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

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

锋生地带的是

A.盆地

B.西北地区

C.东北——带

D.青藏地区

下图是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1—2题。

30.对该剖面经过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北坡,因而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北坡

B.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甲地南部由于地势较高,冬、夏季风不易到达

D.丙山区盛产石油、黄金等矿区

31.该剖面经过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资源丰富,如北部地区的化石能源,南部河谷地区的水能资源

B.乙地区由于热量充足,灌溉条件好,是种植棉花、小麦、柑橘的理想地区

C.由于地形气候的影响,山地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该地北部的农业特色

D.共同面临土地的荒漠化和土壤的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影响。据此回答3—6题。

32.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

33.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到一带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到一带D.到一带

34.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35.图中,②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平原D.河套平原

36.读“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单位:℃)和盛行风向图”(图中小点部分为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主要原因是

(2)A地区暴雨成灾、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3)试述B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的主

要原因是

37.读“我国部分地区的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的等温线大致沿方向延伸,说明气温受影响大。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向东北延伸,这里的气温比西部同纬度地区的气温,说明东部受

影响较大。

(2)图B的等温线密集,南北两侧气温比中部,从地形上看,这里分布着走向的山脉。

38.读“甲、乙两幅雨带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甲图所示的是月份的雨带位置,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开始在登陆。

(2)乙图所示的是月份的雨带位置,此时雨带控制我国北方的地区和地区;图中东部地区空白处表示的是地区,此时的天气现象是。

(3)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的进退决定的。

(4)我国降雨形式以雨为主,夏秋两季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灾害。

39.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

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①为季风,来自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②为季风.来自洋·主要影响我国地

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地区也能受其影响。

(3)我们把受此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A ,

而我国受其影响不明显,称为

B ;A与B之间大致以 --- 贺

兰山---

一线为界。

40.读图及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①②③④⑤⑥⑦

海拔(m) 4 2 895 1 288 1 302 2 261 23 8

年降水量 (mm) 559 966 61 1 536 372 2 045 975

6.6 11.7 1

7.2 5.5 24.1 24.3

年均温 (℃)

12.2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41.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苹……”。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一。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作者北顾的是高原的深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42.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频度(次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灾害 B.台风灾害

C.地质灾害 D.寒潮灾害

(2)造成这种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

(3)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这种灾害?

(4)该种自然灾害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直

接损失有哪些?

43.读“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图”,填写有关容: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

(2)台风在我国的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

、、、

等省。

(3)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灾害主要

是和所引起的。

(4)台风有过也有功。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可以解

除或缓和盛夏期问 (填图中字母)地区因伏旱

而出现的旱情,有利于等农作物的生长。

44.图(一)、(--)、(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

图.图(四)是氧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我国于旱灾害分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