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

2020年(金融保险)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
2020年(金融保险)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

(金融保险)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

1978年12月党的十壹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变,而后又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这俩次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我国在金融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金融会计改革,特别是金融会计制度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进行评述,以为《金融会计》100期之纪念。

壹、第壹阶段:全国银行统壹会计基本制度时期(1978-1992)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大壹统的格局。1978年12月,党的十壹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建立。1980年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X公司独立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85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全部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不久,又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X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中央和地方设置了近600家信托投资X公司,在试办的基础上,发展了1000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恢复了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到1987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X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且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和此同时,为迅速恢复会计工作秩序,国务院于1978年9月12日颁布了《会

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规定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制度。1984年4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进行了详细规定。1985年1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且于1985年5月1日正式施行。

为统壹全国银行会计准则,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在各项业务、财务活动中的核算、监督和管理作用,依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11日发布了《全国银行统壹会计基本制度》。其主要特点是:1.会计制度实行“统壹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全国银行统壹会计基本制度的管理权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分行俩级。属于全国银行的会计基本制度、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壹制定;各级人民银行分行对总行统壹制定的制度办法,可作必要的补充规定,但不得和总行的规定相抵触,且需报总行核备。中国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系统内的制度、办法,可由各自总行根据《全国银行统壹会计基本制度》自行制定,但要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核备;各专业银行分行对各自总行的制度、办法,可作必要的补充规定,但在报送总行核备时,要抄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下级行对上级行制定的各项制度、办法,必须严肃认真贯彻执行,不得任意修改或废除,如有意见应及时反映,由上级行研究解决,在未修改前,仍应按原规定执行。

2.会计恒等式,采用“资金平衡理论”;记账方法,允许各总行从资金收付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任选壹种;会计报表,包括日计表、月计表、决算表(主要包括业务状况报告表、损益明细表、决算说明书等)和全国银行统壹会计报表。

3.全国银行统壹会计科目名称和代号、基本凭证和跨系统凭证的规格,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系统内会计科目名称和代号、系统内特定凭证的规格,由各自总行制定,且要求系统内会计科目明确对全国银行统壹会计科目的归属。

4.明确规定“会计部门是银行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要求“会计部门必须严格遵守《金融保险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细则》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审查,准确核算,增收节支,防止浪费,及时清理悬账。发现资金财产短缺,应立即查明原因,对确实无法追回的,按资金财产多缺审批权限处理”。

5.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X公司、财务X公司、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等)比照全国银行统壹基本制度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系统(或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且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核备。

二、第二阶段: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2-2001.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财政部于1992年11月30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基本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1993年3月17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次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考虑了金融会计信息服

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又肯定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且确立了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体系。和全国银行统壹基本会计制度相比,有以下主要特点:

1.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在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之前,金融企业的记账方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金融企业使用资金收付记账法;中国银行等涉外性金融机构使用借贷记账法。为了统壹记账方法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于1993年1月1日起统壹使用借贷记账法;其他金融机构,也从1994年1月1日起全部采用借贷记账法。

2.建立了资本金核算体系。制度抛弃了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金来源总额=资金运用总额”的平衡公式,采用了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壹套资本金核算方法体系。

3.扩大了金融企业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自主权。制度规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壹的会计报表格式的前提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合且某些会计科目。对规定的会计科目,金融企业没有相应的会计事项的,能够不设”;“金融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金融企业自行规定。”

4.规范了金融企业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标准和损益的计算。制度对金融企业存放款业务、投资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租赁业务、投资基金、手续费收支、外汇分账制和统账制、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等业务的会计核算作出了明确的规

定;且对金融企业的损益计算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5.分别对银行业、金融性X公司的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作出了明确规定。制度规范了银行业、金融性X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类科目的设计,且从金融企业“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角度出发,细化了资产流动程度、风险程度和财务损益的科目。

6.体现了壹定程度的会计稳健原则。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贷款呆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坏账准备,允许金融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成本和市价孰低法等会计核算方法。

7.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规定金融企业对外报表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分配表,且对这些报表的作用、报表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作了具体说明。

8.本次金融会计制度主要侧重于会计记录(体当下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使用说明)和报告(体当下会计报表的格式及编制说明)。对于会计确认和计量,包括资本金和负债、固定资产、现金资产、放款、证券及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成本、营业收入、利润及分配、外币业务、企业清算的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则集中体当下《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之中。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又陆续颁布了《城市合作银行会计制度》、《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证券X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

目和会计报表》和《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等壹系列金融会计制度。和此同时,财政部仍陆续颁布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中期财务报告》等14个具体会计准则。为修正《企业会计准则》的局限性,进壹步完善会计要素的科学内涵,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又以287号令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三、第三阶段: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年11月至今)

2001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且重新颁布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壹重大举措。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是以《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壹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新壹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新制度和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以下主要变化:

1.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了规定。计划经济条件下,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壹套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进行相关账务处理。虽然1993年进行了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可是,当时的金融会计制度且没有完全解决会计的确认、计量问题,仍然只规定会计记录和报告,这种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规范簿记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国家实行统收统支,成本开支范围由国家规定,产品由国家统壹定价,盈利全部上交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企业完成国家计划是主要的,很少具有财务决策自主权,也就谈不上会计的确认、计量,企业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和报告。市场经济发展至今,金融企业实行了自主运营,特别是金融企业X公司制改革之后,重大问题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会计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客观上要求恢复会计的本来面目,即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作出规定。此次出台的新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这壹问题。

2.明确了会计政策的审批权限。新制度规定,在遵循国家统壹会计制度规定的前提下,金融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财产损失处理的批准权限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行长(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其中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仍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同时备置于金融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也就是说,不再经政府有关部门规定或批准,改变了原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批准权限混淆不分的现象,将会计行为仍政于企业。当然,这且不意味着金融企业能够随心所欲地任意决定和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调

节利润,金融企业应该在国家统壹会计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合理的选择和估计。其中,最根本性的变化在于,将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仍政于企业。

3.增加了新的会计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越来越复杂,经济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从会计的反映职能见,会计必须反映经济真实,而不是简单地反映其经济形式,权益法、合且会计报表就是明显的例证。从现有的会计准则见,不论是资产减值的确认,仍是收入确认的方法,也都证明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在财务会计广为应用,可是,以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且未对此明确说明。新制度将实质重于形式明确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七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4.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加充分、彻底。主要表当下俩个方面:

壹是注重资产质量。新制度第四十四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金融企业开始运营当月壹次计入开始运营当月的损益”,且规定“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以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新制度借鉴了第36号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21号准则公告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新制度第四十五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

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第四十六条至五十六条明确提出金融企业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同时,为了防止金融企业计提秘密准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新制度第四十五条规定:“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性质、调整金额,以及对金融企业财务状况、运营成果的影响”。

二是收入确认更加稳健。新制度第八十五条规定“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之上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

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第十三条规定“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仍款时,首先应冲减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仍款则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

5.改变了利润的计算方法、利润表的结构和披露方式。根据新制度第九十七条的规定,金融企业用下列公式计算利润、编制利润表和进行信息披露: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投资净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扣除资产损失后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其他各项资产损

失准备+转回的资产损失

净利润=扣除资产损失后的利润总额-所得税

6.改变了利润分配顺序和壹般准备的计提方式。新制度第壹百零壹条规定,金融企业应从税后净利润计提壹般(总)准备,只有在提全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和壹般(总)准备后才能进行优先股股利分配、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和普通股的股利分配。

7.增加了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新制度在原来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要求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部报表、信托资产管理会计报表等报表。

8.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格式作出限定。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有助于提高会计报表的可理解性,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壹直未对此作出规定。

即使金融类上市X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也是由中国证监会予以规定。其结果,绝大多数金融企业(金融类上市X公司例外),壹般只提供会计报表和简单的财务情况说明书,报表的可读性大打折扣。为此,新制度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第壹百四十条规定,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1)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4)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5)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6)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7)金融企业

合且、分立的说明;(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9)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新制度在这些方面的规定,无疑将大大提高金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鉴于新制度之上的主要变化,笔者认为,新制度的出台将在我国金融会计改革进程中发挥革命性的作用。新制度全面实施后,我国金融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惯例将进壹步和国际惯例接轨,我国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将大大提高。所以,笔者主张,中国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扩大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尽早实现国内金融机构会计标准的统壹性。

浅谈企业资源整合重要性

浅析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资源、资源整合 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向前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专业社会化分工的潮流正席卷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资源整合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企业发展需要资源,更需要整合资源的意识和智慧。本文将从分析资源整合内容及主要过程入手,阐述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所谓的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类型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激活和有机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对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重构,摒弃无价值的资源,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一方面,识别、选择、汲取有价值的、与企业内部资源相适应的诸如隐性技术知识等外部稀缺资源,并融入这些资源到企业自身资源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实现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之间的衔接融合,激活企业内外资源,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内外资源的效率和效能。 2.个体资源与组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零散的个体资源进行系统化、组织化,能够不断地融入到组织资源之中,转化为组织资源;另一方面,组织资源也能够被迅速地融入到个体资源的载体之中,能够激发个体资源载体的潜能,提高个体资源的价值。 3.新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整合。新资源可以提高传统资源的使用效

率和效能,反过来,传统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可激活新资源,促进隐性技术知识等新资源的不断涌现,如此循环反复、螺旋上升。 4.横向资源与纵向资源的整合。横向资源是指某一类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的关联程度,纵向资源是指某一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资源。它们的整合,对于建立横向资源与纵向资源的立体架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资源整合有其内在的逻辑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对提升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而言,企业资源的整合经历资源识别与选择、资源汲取与配置、资源激活与融合三大环节。 Ⅰ.资源识别与选择 资源识别与选择应从企业宏观战略及微观战术两个层面综合考虑。其中,资源识别与选择的战略层面涉及到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问题,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而选择资源的,主要是对资源选择进行基本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等三个方面。其中产业定位是指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应用于合适的产业领域,不同的产业需要的资源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合适的资源满足某一细分市场的需求;产品定位是指选择合适的资源以更好地满足某一产品的生产需要。资源识别与选择的微观战术层面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问题,是围绕企业战术目标而选择资源的,主要是根据资源的层级性与可接受性相匹配原则进行选择。一般而言,资源层级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时间就越长,但是,由于层级越高的资源,其获取的代价就越大,因而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也就越大。

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基本知识

一、 企业会计准则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由财政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3号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具体准则共计38项。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18号2006年10月30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应用指南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 应用指南共计32项,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6项具体准则,财政部未发布应用指南。上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构成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规上效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 五、企业会计制度

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2008年12月28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中外合资企业范围内实行,其他企业仍然执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共计十四章一百六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制度原则、会计记帐方法、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记帐程序、会计报表格式、报送程序和编制说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处理方法、会计制度的修订、补充权限及其他有关规定、成本核算方法等。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均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等作出规定,均由财政部制定并公布,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均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但会计制度是以特定行业的企业或所有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特定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引用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适用范围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而《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 第二、规范目标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方面作了原则性的规范。侧重于确认和计量,重点规范会计决策过程。而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可操作性规范,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有机地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即会计制度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与结果。 第三、结构体系不同。统一的会计制度自成体系,它由三个层次构成:《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为第一层次;在此基础上,分别一般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小企业建立各自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

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说明

财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本制度; 2、为规范公司日常财务行为,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便于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及员工相关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财务管理细则 一、总原则 1、公司财务实行“计划”为特征的总经理负责制:属总经理已审批的计划内的支付,由相关部门经理的书面授权,财务负责人监核即可办理;属计划外的,必须有公司总经理的书面授权。 2、严格执行《会计法》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及时、准确、完整。 二、财务工作岗位职责 (一)财务经理职责 1、对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核算组织程序等提出方案。同时负责选拔、培训和考核财会人员。 2、贯彻国家财税政策、法规,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建立规范的

财务模式,指导建立健全相关财务核算制度同时负责对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3、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监督各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4、其他相关工作。 (二)财务主管职责 1、负责管理公司的日常财务工作。 2、负责对本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选调聘用、晋升辞退等提出方案和意见。 3、负责对本部门财务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 4、负责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推行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等。 5、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各项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6、参与公司各项资本经营活动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决策和管理,做好对本部门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7、组织指导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财务预决算,并监督贯彻执行;协助财务经理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分析及考核。 10、负责监管财务历史资料、文件、凭证、报表的整理、收集和立卷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手续报请销毁。 11、参与价格及工资、奖金、福利政策的制定。 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会计职责

2019年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问题探析-实用word文档 (4页)

2019年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问题探析-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会计工作日益增多,而作为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 我国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本文就此做一探究。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建设;问题;措施 一、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其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真正有助于企业的决策,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获取高质量 会计信息的有利保证。(2)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能够完整地保护企业的财产物资。按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财产物资的出入都要有专人进 行详细的记载,有效地反映,这就避免了财产物资的浪费情况,也避免了企业 偷税、漏税和贪污等不良行为的发生。(3)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能够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关系协调,彼此都处在一个非常良好的经营环境中。使企业的 经营活动有序、协调地进行,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4)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能够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归集、核算及汇总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与 监督,其结果就是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最终真实、有效、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企业类型繁多,行业划分详细,所有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多数 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的约束,导致组织结构划分不明确,经营者与投 资者的职权不明确,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 1.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意识薄弱、认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一些企业没有对内部会计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企业的管 理层对内部会计制度意识薄弱,认识不足,有些存在误解,甚至存在许多错误 的认识,本着企业的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过度重视企业的发展,而轻视企业 的内部管理。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思想和观念,必然对企业

金融保险集团资源整合的困境与出路

金融保险集团资源整合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金融保险业的资源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建立合理的资源整合制度、利益分配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是实现资源整合的重要条件。本文针对金融保险集团的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正在面临的困境以及资源整合的出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研究。 关键词:金融保险集团;资源整合;困境;出路 金融保险集团的资源整合就是为了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能力,实现集团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对集团信息进行整理融合,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将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目的,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然而,随着资源整合的逐渐进行,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应增多,增加对资源整合的调控力度,实现企业的全面性发展。 一、金融保险集团资源整合的现状 本部分从两方面加以论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金融保险集团资源整合的研究就整合动机、整合效率、整合市场势力、整合的消费者效益、整合风险以及整合监管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保险集团的资源整合是通过增加利润、降低成本或是降低风险已达到增加企业效率的目的。以股票市场为例,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股票市场效率的研究中以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进行分析,资源的整合不能使收益马上实现资本化,但是却可以证明投资带来的利益[1]。金融保险集团的信息整合需要政府的相应的监管力度,使企业加大风险规避能力,同时企业自身应该设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减少资源整合引起的外部市场风险对金融保险集团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金融保险集团的资源整合研究时间过短,但是我国的金融保险信息资源整合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险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竞争格局,我国金融保险的信息资源整合已经步入了初级研究探索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整合是一种发展的必然模式,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适应市场发展,“套餐式”金融服务模式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流,金融保险集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重大,协调好集团的各单位间的信息资源是完成集团经营目标,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措施。 二、金融保险集团资源整合面临的困境 本部分从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执行问题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 第一讲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总体说明(上) 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发是继《企业会计制度》颁发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又一件大事。它对规范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金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制定背景 (一)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统一开放的全球化市场规则正在形成。为全球化的金融运行提供公共准则和监管框架的国际清算银行,支持产生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该机构的一系列银行监管国际性标准的出台都对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正在制定有关文件,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采用同样的会计准则和披露标准,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 (二)会计判断的职业化。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会计处理对象日益复杂,加之人们对会计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因而在客观上就要求会计师必须运用职业判断,对金融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 (三)我国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造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根据业务需要,调整不发达地区的机构网点,按经济区域和业务需要重新整合分支机构,初步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自我约束机制,逐步成为市场经营中的独立主体,客观上需要加快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步伐。 (四)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和会计法规建设日趋完善。1999年10月,新修订的《会计法》出台;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同年1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上述制度的出台使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更加科学和明确,主要体现在:在考虑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的同时,充分肯定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明确了包括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谨慎性在内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科学确立并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体系。 (五)我国金融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差。1993年,我国对金融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但由于当时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所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可否认地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的痕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很少具有财务决策自主权,会计只是按照国家财务规定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因此,当时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没有完全解决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不能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不能真正体现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净残值率、报废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不符合金融企业实际,导致固定资产净值不实。又如,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提取,发生的资产损失要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冲销,致使大量呆、坏账长期挂账。凡此种种,造成金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失真。 同时,不同性质的金融企业实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同一银行业务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会计政策差异巨大,造成同类金融企业会计信息不可比。以2000年商业银行的会计规范为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93]财会字第11号)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财政部[93]财商字第11号);非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除存贷业务执行1993年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外,其他业务均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起为《企业会计制度》);上市银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中山大学许家瑞副校长在全校财务人员暑期培训 班的讲话 2005年7月11日 暑期培训班期间,财务处的同志已经就有关问题做了专题发言,我也看了此次培训的材料,非常实用。为了搞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许多心血,借此机会,我要谢谢大家多年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所做的努力。 财务工作是一项“挨骂”的工作,这点我也很有体会。对这种状况我能够理解。因为学校的发展,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经费的支持。从我们学校整体财务状况来看,虽然不能说很差,但资金并不充裕。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首先都表现为对资金的需求,在资金不充裕,而投入需求相对旺盛的情况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挨挨骂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大家能理解。这里我再次感谢在座各位为学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责任重大 财务管理工作责任很大。现在学校财务的盘子大,责任也大了。什么是盘子大了呢?目前有的大学一年的预算总收入已相当于西部有些不发达省份的省级财政收入。广东省虽然整体发展比较好,但是年财政收入在20个亿左右的市也还是不少的。而我们学校这几年每年的预算收入也差不多相当于有些市的财政收入了,所以我们的盘子也是很大的。作为协助校长分管财务的领导,我深感责任非常重大。财务处的同志以及在座的同志们实际上都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如何把钱用好,如何保证不出问题,如何落实资金的安全,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而不造成浪费,这些问题都要做好确实非常的困难。 另一方面,现在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附属医院的年营业总收入在不断增加,各类学生达五万多,教工有一万多,有四个校区,校区总面积接近一万亩,校舍建筑面积(不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和控制--2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4) 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5) 1、管理当局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 (6) 2、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6) 3、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执行与监督、检查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 7 4、会计监督不力,财务制度存在漏洞 (7) 5、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的审计制度建设滞后 (7) 三、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8)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9)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9)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方法 (9)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及实施 (10) 1、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系 (10) 2、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11) 3、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11)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 (12) 1、内部审计监督 (12) 2、外部监督机制 (13)

四、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发展展望 (14) 1、会计控制将从企业实体转向虚拟企业 (14) 2、会计控制从自动化转为智能化 (14) 3、会计控制从微观走向宏观 (15) 【参考文献】 (15)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和控制 【摘要】: 本文以《会计法》和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先后出台的其他具体规范为基础,简要介绍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浅析,并给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的建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包括设计原则、控制建设和监督运行的方法。 【关键词】:内部会计制度、现状、设计、控制 【正文】: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部门和人员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近年来,我国会计乃至整个管理领域对内部控制的需求日益强烈,国家通过修订和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政府推动作用。《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颁布实施后,会计的监督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目录 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概述 (一)内部会计制度的含义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二、当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没有内控会计制度 (二)制定了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执行(三)精心设计的假控制 (四)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五)预算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企业必须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 (二)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三)改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四)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结合进行 (五)优化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环境 (六)会计工作模式要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在国家统一会计法规制度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逐渐成为现实之必须。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规范中最基层的制度规范,是具有垄断性的综合性规范,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能够有力地防范企业经营和管理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经营 会计制度 管理体系 发展

浅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概述 (一)内部会计制度的含义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国以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以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为指导,由企业自行设计内部会计制度的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立行之有效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同时,这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因为统一的会计制度所产生的刚性约束力,使得所有企业只能按照统一的要求来组织和开展企业的会计工作。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具有“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能够真正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那么,要想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保证企业产权的清晰,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和管理;要保证权责分明,就必须通过会计来处理好经济责任受托及利益分配关系;要做到政企分开,就必须明确会计人员的单一身份,强调会计应当将企业作为其服务的主体;而要实现科学的管理,也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会计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有序、健康、灵活运行。由此可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2.会计规范就是会计工作应遵守的规矩。它是处理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的准绳。从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看,在会计理论、会计规范、会计教育等方面,根据自身的国情结合国际惯

周嵘:资源整合是成功企业家的必备能力

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由此可知,一个企业的成败,70%取决于经营决策人的作用,而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兴衰成败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企业家不仅仅需要良好的个人素质、抗压能力、堪比天地的心胸,更需要的是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如果中国民营企业家能够像刘备那样,整合到关羽、张飞、赵龙等强大的人才资源,那么,企业越做越大自然不是梦。” “中国资源整合第一人”、盛世纵横国际资讯集团董事长周嵘说,“可见,资源整合是成功企业家的必备能力。” 企业家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兴衰 (图1:“中国资源整合第一人”、盛世纵横国际资讯集团董事长周嵘接受媒体 采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市场经济的“原动者”,那么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者”就应该是民营企业家。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在《经济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固然是许多经济要素都不足,但是最缺乏的是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家,最缺乏的是企业家才能。 据统计,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与企业家决策失误有关。美国研究企业倒闭问题的学者阿乐德·曼曾指出,从3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民营企业倒闭的原因在管理者方面的占90%。 可见,企业家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兴衰。 然而,企业家的能力包括哪些呢?常人会想到是个人素质、抗压能力、壮大的胸怀、战略目光、精准判断力等,而周嵘老师作为“中国资源整合第一人”,给到我们的答案是:资源整合能力。

“在刘备整合到人才之前,他只是一个连个体户都算不上的地摊小贩;但在整合了关羽和张飞这两个将兵良才之后,他就摇身变成了第19路军元帅;当整合到用兵如神的诸葛亮以后,他才得以成就三分天下得其一的霸业。如果中国民营企业家能够像刘备那样,整合到关羽、张飞、赵龙等强大的人才资源,那么,企业越做越大自然不是梦。”周嵘老师说,“可见,资源整合是成功企业家的必备能力,企业家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兴衰。” 资源整合能力:成功企业家制胜武器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什么?”、“资源整合能力为什么是企业家的必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如何培养?”、“民营企业家未来出路是什么?”……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提出了心中的种种疑问,周嵘老师都很耐心地一一解答: 笔者:您觉得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什么? 周嵘:很多人认为聪明、精明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但是我想说,一个企业家,特别是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企业家有了诚信,才会有人跟随他、进入他的团队,才会有人跟他合作,才会有人在他遭遇困难时出手相助。 当然,品质不等于能力。资源整合才是成功企业家必备能力。 笔者:那么,资源整合能力为什么是企业家的必备能力? 周嵘:道理其实很简单,就算你手上有一座金山,如果你不懂资源整合,那么这座金山就只能是金山了;如果你深谙资源整合思维模式,你会想到N种方式去最大化利用手中的资源来换取你想要的东西。人都不是万能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可以将自己周围的一切化为神奇。这就是成功的企业家。 笔者:资源整合能力如何培养? 周嵘:培养一项能力,有五个方法。第一是看书,第二是听CD,第三是看VCD,第四个是听演讲,第五个是跟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共事。这五种方法当中,最有效的提升能力的办法就是第五种,与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共事。例如,一个人想要成为顶尖的高尔夫选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高尔夫球场工作。哪怕是当球童之类的工作人员,整天在高尔夫球场与最好的教练在一起工作,那就有很多的快速成长的机会。如果他在这里面找到最好的教练,再经过刻苦训练,那么成为一个高尔夫高手就不是幻想了。培养任何能力,包括资源整合的能力也是一样的。 笔者:民营企业家未来出路是什么? 周嵘:对企业家,特别是我们国内的民营企业家来讲,有三条路:

(金融保险)保险公司的财务指标体系

第五节保险公司的财务指标体系 一、经冒状况指标 由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公司资产的有效性和偿付能力的稳定性成为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设立了流动比率、负债经营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本比率四项指标来考核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它是衡量保险公司的流动资产在某一时点可以变现用于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表明保险公司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即将支付的保障。其计算公式是: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对债权人来说,越高越好,因为比率越高,债权越有保障。根据经验判断,一般要求流动比率在200%左右比较合理。但从理财的观点来看,过高的流动比率不能说是好的现象。因为一个经营活动正常的保险公司,资金应当有效率地在经营过程中周转,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如果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产的形态上,就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获利能力。 (二)负债经营率 负债经营率是指保险公司负债总额与其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它主要衡量保险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是: 负债经营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负债经营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本金的相对关系,反映保险公司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对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保险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负债经营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负债经营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同时,负债经营率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保险公司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三)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保险公司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集的,也用来衡量保险公司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其汁箅公式是:资产负债率=全部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从债权人的立场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东提供的资金与保险公司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保险公司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承担;而且在保险公司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其账面价值,而所有者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负债比率过高,债权人可能蒙受损失。 对所有者来说,由于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因此,股东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即借入资金的成本。在保险公司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借款成本时,股东所得的利润就会加大。相反,如果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低于借款成本,则股东必须用自己所得的利润份额甚至以前年度的利润来抵偿借款成本。因此,从股东的立场来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反之。 同时,从经营者的立场来看,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保险公司就借不到钱。如果保险公司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保险公司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活动的能力很差。如果不是盲目、无计划地借款,借款比率越大,越是

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为适应公司管理要求,规范财务操作,指导各部门办理涉及财务方面的日常工作原则,根据公司有关财务制度与规定,以及财务工作现状,并结合公司今后发展需要和财务管理需要。特制定如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一、公司各项财务收支管理原则 公司全体员工应本着高效、节约的原则经办各种事项,有计划、有控制地安排各项开支。鉴于公司统一管理需要,各项财务支出,一律实行总经理审批制度。在此基础上,公司的各项开支,采取有计划性管理和日常性管理相结合的具体管理方式。 二、用款制度 1、日常性采购及其他正常开支项目按正常审批程序办理审核签字手续后交财务办理付款。各项预付款项,在未取得发票等合法报销凭证之前,按照规定一律先挂记经办人的个人往来,经办人员应及时向对方索取合法的报销凭证并及时报销冲帐。 2、非日常性用款,需办理用款申请,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按审批意见执行。 3、大额现金需求,按照银行现金管理要求,需提前一天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以便财务部门准备。 三、借款制度 1、借款要求按照用款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由借款人按规定在《借款单》上填列借款人姓名、所属部门、借款用途、借款日期及预计报账日期。 2、借款数额要求严格预算,不准宽打窄用或挪作他用。 3、借款在办理完有关业务后一周内到财务报帐。特殊情况需由借款人出具书面说明,报总经理审批。 4、前款不清,后帐不借。 5、确因工作需要,由本人申请,财务审核,总经理批准,可借给一定额度的备用金。 四、差旅费制度 1、差旅费的报销标准依据《差旅费报销开支规定》有关规定执行。出差人员需填写《差旅费报销单》,经部门负责人确认,财务部门审核,报公司总经理签字报销。差旅费实行按章办理、超支不补的原则。 2、有关差旅费开支的具体标准参见《差旅费报销开支规定》。 五、材料及设备采购的规定 1、良好的采购计划是反映工作计划性的重要方面,各部门应根据需要作好采购申请,按计划提出采购申请,尽量避免紧急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长期、大宗原辅材料的购买申请,需依照正常的生产进度情况及供货周期提出并签订供货合同;其它物资、材料的采购申请,应根据生产、销售情况,在核实仓库现有存量的基础上,一般每周或每月可提出一次。 3、非长期性的采购,由有关部门人员提出并填写采购申请单(《工作请示单》),经所属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或分管副总审批签字同意后方可采购。采购时应对多家供应商进行比较,尽量获得供应商的书面报价,使决策者有据可依。 4、审批权限。所有采购均须经总经理批准,如遇总经理不在岗,采购任务又急迫的情况下,副总经理或分管经理可以决定500元以下的采购,但事后须报请总经理

对企业资源整合的思考

对企业资源整合的思考 摘要:集团型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什么是企业资源整合入手,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以物业资源整合为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资源整合、长板原理、物业资源 一、什么是企业资源整合 1.在战略思维的层面上,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2.在战术选择的层面上,资源整合是优化配置的决策。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二、企业为什么要进资源整合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巴顿将军视察阵地的时候,注意到每门大炮旁边都笔直地站立着一名士兵。这些士兵也不清楚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长久以来延续的军令就是如此要求。调查后巴顿发现:最初野战炮投入战场时是由马和骡子牵引的,为了防止它们被炮声吓跑,每门大炮边都安排一名士兵负责牵好马或骡子。世易时移,野战炮全部改由机械动力牵引了,骡子和马早就退出了历史

的战场,但负责牵引的士兵一直保留下来了,并成为信息的孤岛。这里我们谈的实际是指企业内部资源梳理的问题。公司发展了这么久,我们走得太快,以至于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梳理和整合资源。 随着竞争的发展,企业运营的环境和内外部条件都变化了,那些大炮下的兵——曾经发挥效用的资源却沉积下来,变得效用很低甚至效用为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梳理。关于内部资源整理,我们还可以用“长板原理”来说明。“短板原理”是大家熟知的了。但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首先关注企业的短板?“短板原理”关注的是均衡发展,“长板原理”则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关注非均衡发展——拉长你的长板,然后倾斜你的木桶,让它满盛更多清冽的甘泉。 在企业发展中,不是所有的经营环节对企业的利润贡献率都一样,利润往往集中产生于企业组织系统内部某些有竞争力的环节。找到和强化这些环节,配置最优秀的资源,集中和优化关键环节以形成相对竞争优势,从而产生更强大的赢利能力,这就是“长板原理”。 我们就以我们的中国海油为例:据我的了解总公司好像是从1999年开始实行资本战略进行较大规模的重组的,彻底瓦解原地区公司“大而全”的体制,最终中海油成功实现了海外上市,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想中国海油就一直没有停下来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的步伐,直到今天。所以现在他才能形成中国海油具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 每一种行业,每一个企业都会在财务方面制定自己较需求的财务制度。以下为的详细资料,可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金融保险企业的财务行为,促进各类金融保险企业公平竞争,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经依法登记注册,持有经营业务许可证,具有法人地位的银行、保险企业和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一)银行。包括国家专业银行、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及其他综合性银行。 (二)保险企业。包括全国性保险企业、区域性保险企业、股份制保险企业、外资保险企业、中外合资保险企业及其他专业性保险企业。 (三)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各类财务公司以及其他从事信托投资、租赁、证券交易等业务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 上述企业附属的独立核算的非金融保险企业,分别按有关行业财务制度执行。 第三条企业应在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企业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件的复

制件。 企业发生迁移、合并、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其他变更登记等主要事项,在依法办理手续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有关的变更文件复制件。 第四条企业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第五条企业要认真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到原始记录的准确、完整,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加强内部各级单位的经济核算,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 第六条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政、金融政策,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考核、分析工作,有效地筹集和运用资金,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章资本金和负债 第七条企业应当按规定筹集资本金。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等。 国家资本金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是指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建筑企业财务制度

建筑企业财务制度 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二、公司设财务部,财务部主任协助总经理管理好财务会计工作。 三、出纳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和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四、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近期报帐。 五、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六、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经管的会计凭证、报表、帐目、款项、公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移交、交接必须由相关领导监交。

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 七、公司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凭证和帐簿、内部审计和财产清查、成本清查等事项的规定。 八、记帐方法采用借贷记帐法。记帐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九、一切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中各种文字记录用中文记载,数目字用阿拉伯数字记载。记载、书写必须使用钢笔,不得用铅笔及圆珠笔书写。 十、购入的固定资产,以进价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则。需安装的固定资产,还应包括安装费用。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应以投资协议约定的价格为原价。 十一、固定资产必须由财务部合同办公室每年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报废及固定资产的计价,必须严格审查,按规定经批准后,于年度决算时处理完毕。 资金、现金、费用管理 十二、财务部要加强对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的管理,防止损失,杜绝浪费,良好运用,提高效益。

新版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一、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1、经理的职责 (1) 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其他有关财经法规。 (2) 领导企业财务工作和会计机构设置及财务人员 的配置、考核。 (3) 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负责对企业一切财务收支进行审批。一切对外经济业务进行审查,对内 一切经济指标进行考核。 (4) 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会计职能 会计财务办公室制定经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负 责监督管理各项财产物资,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合 理使用资金,加强财务核算,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 行控制和监督,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3、会计岗位责任制 (1) 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财会会计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当好领导参谋。

(2) 及时准确编报财务计划、用款计划,按时报送各种会计报表,做到账表一致,账务一致,日清月结。 (3) 坚持贯彻执行财会制度,记账、算账、报账必须做到手续清楚、完善、内容充实,数字准确、账目 清楚。 (4) 严格执行财务计划,认真执行各项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保证 完成各项财会工作任务。 (5) 认真严格审查费用开支标准,不准公款私借,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不得开空头支票,杜绝不合理的开 支,各项开支需领导批准后才能办理。妥善保管好 会计凭证、账薄,各期会计报表等原始凭证、资料。 (6) 遵守国家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坚决按会计法办理,不搞不正之风,并敢于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做 斗争,完成好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4、出纳员岗位责任制 (1) 努力学习财务制度。熟悉出纳业务范围。 (2) 严格执行财会制度,现金管理和核定库存现金金额制度,认真记账,妥善保管支票、账薄,做到账 目清楚。 (3) 现金收支手续齐全。银行存款余额与账面余额一致。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相符。每月五日前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