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杨炳钧覃朝宪

(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广州,510275)(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系统功能语法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语言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该语法体系的一大核心内容,元功能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本文将回顾Halliday之前的现代语言学者对元功能思想所作的奠基性贡献,然后着重介绍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发展过程及最新修订情况,最后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内部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关键词:元功能,Halliday,发展历史,现状

Metafunctions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Yang Bingjun Qin Chaox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shan University, 510275)

Abstract: As one kernel idea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which has greatly influenced linguistics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etafunction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modern linguists’ contribution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function before Halliday,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al progr ess and the latest revisions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 and finally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some systemic linguists’ contribution to metafunction.

Key words: metafunction, Halliday, history of development, present state

1.引言

Dirvin and Fried(1987:x)称,二十世纪的语言学是以结构、系统和功能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全面发展为特点的。而以系统和功能为基点的系统功能语法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对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冲击,从目前的势头看,这种冲击还会延续下去。为能更好地理解系统功能语法,我们将对该理论的一大核心内容——元功能思想作一综述,以便对它作更深入的理解。首先我们将回顾Halliday之前的现代语言学者对元功能思想所作出的奠基性的贡献,然后着重介绍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发展过程及最新修订情况,最后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内部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2. Halliday之前的功能思想

从语言学史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可以追溯到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语言学观,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传统已经关心语义与修辞功能的关系;而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最初是Malinowski以及布拉格学派的Mathesius 等人明确提出的。

功能的思想在Malinowski与布拉格学派之前也散见于一些学者的论著中,比如Passy (1912),Jespersen(1922)(钱军1998)。1923年,Malinowski从人类学的角度明确区分了语言的三大功能:活动功能(Active)、叙述功能(Narrative)和巫术功能(Magical),他还提出了“意义即为语境中的功能”(meaning as function in context)的思想。同年,Mathesius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Communicative function),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如传达信息;表示呼吁,如要求、命令。Mathesius(1975)后来仍然坚持这一观点。

从1934年起,心理学家Büler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分了语言的四种功能:表达功能

(Representational)、表情功能(Expressive)、意欲功能(Conative)和所指功能(Referential)。布拉格学派的Mukarovsky在Büler功能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语言的另外一个功能:美学功能(Aesthetic),亦称诗歌功能(Poetic)。

受Büler思想的影响,布拉格学派在《论纲》(Thèses)中阐述了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社会功能及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社会功能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交际功能,即说什么;一是诗歌功能,即怎么说。布拉格学派对功能的理解与哥本哈根学派不同。前者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理解功能,功能就等于目的;后者从数学函数的角度来理解功能,功能就是严格的依赖关系(戚雨村1997: 70-4)。

1935年,Malinowski修订了他原来的提法,把语言的功能概括为两个,即实用功能(Pragmatic)与巫术功能(Magical),后来他又增补了另一功能——寒暄功能(Phatic)。

也是在1935年,语言学家Firth发展了Malinowski的思想,他指出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音功能(phonetic function),词汇、词法及句法功能(lexical,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al function),一定语境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功能(locution),以及语义范围(the province of semantics)(Firth 1935/1957:33)。Firth(1957:21)还特别说明,他要做的是找出能够应用于描述特定语言的普遍语言理论,而不是去找应用于描述普遍语言的普遍理论。

1960年,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Referential)、诗歌功能(Poetic)、表情功能(Emotive)、呼吁功能(Conative)、寒暄功能(Phatic)及元语功能(Metalingual)。他实际上是综合了Büler和Malinowski 的功能观,但他提出的元语功能是创造性的。

Martinet(1962)认为,我们要区别语言的两种功能,一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所完成的功能,二是语言单位在完成交际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第一种功能又包括交际功能、表达功能、思维推理功能、称谓功能及美学功能;第二种功能包括语言单位的作用及一定语境中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冯志伟1987:131-2)。

受Mathesius与Büler的影响,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的内在问题,布拉格学派的Dane?(1964)、Firbas(1964)以及Vachek(1966)提出了“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话语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utterance)和“句子的语义结构”(Semantic structure of sentence)等(Gregory 1987:95)。此外,Garvin and Mathiot(1975:148-156)概括了标准语的四个功能:联合功能(Unifying)、区分功能(Separatist)、威信功能(Prestige)及参照功能(Frame-of-reference)。

笔者认为,Malinowski,Mathesius,Büler等学者都讨论语言的功能,但他们所说的功能是指人作为语言的外部观察者所能观察到的语言功能,实质上是对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用途的抽象概括。Firth接受了Malinowski的“意义即为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但他没有停留在语言的社会功用这个层面,他试图寻找能描述特定语言的普遍语言理论。Jakobson的“六功能说”不仅概括了语言的外部功能,他还提出了“元语功能”的概念。这些思想无疑为Halliday的元功能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Halliday在其早期的论文中,把及物性(Transitivity)、情态(Mood)与主位(Theme)看作“英语分句中的三种主要句法选择”(1967:199),并与认知、言语角色和信息呈现相关。Halliday(1968:207)认为,把英语系统网络分为较独立的三个组成成分为语言功能提供了句法基础。其间,他把功能组成成分称作“宏功能”(Macrofunction)。

Halliday(1969)认为,及物性包括了Vachek所归纳的“对事实的了解,语言外部现实的目标与内容”以及Dane?所说的“句子的语义结构”;情态、参与者间的关系

(Participant relation)以及言语角色(Speech role)包括了Büler提出的“说话者态度”及“说话者影响听话者的意图”;主位则相当于Mathesius“功能句子分析”(functional sentence analysis)中的分句部分,也相当于Dane?的“话语的组织”(Halliday 1969:81)。

在1969年的文章中,Halliday把功能当作“语法的组成成分”(components of the grammar),并认为语法共有四种组成成分,逻辑成分属于其中之一,逻辑选择就是说话者通过它表达“纯”(抽象)形式关系的选择,这些选择从经验角度看是过程,从语篇角度看是连接词(Halliday 1969: 80-82)。大约该文发表后一年,“组成成分”被改称为“语言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及语篇功能(Textual)(Halliday 1970a)。该文中,Halliday认为逻辑成分的具体体现与其它成分不同,未化归“语言功能”(Halliday 1970a)。也就是在1970年,Halliday讨论了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Halliday 1970b)。

Halliday(1973: 9-13; 1975a: 19-21)进一步讨论了语言个体发生,通过对幼儿语言的研究,指出语言有七个微功能(Microfunction):工具功能(Instrumental)、控制功能(Regulatory)、交互功能(Interactional)、个体功能(Personal)、启发功能(Heuristic)、想象功能(Imaginative)及描述功能(Representational)(参见胡壮麟等1989)。随着幼儿的成长,工具功能和控制功能组成实用功能(Pragmatic),个体功能和启发功能组成理性功能(Mathetic)。随着幼儿的进一步成长,实用功能逐渐转化为成人语言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理性功能发展成为成人语言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所有功能共同组成语篇功能(Textual)。

1970年至1977年间,Halliday的研究还涉及到了“潜势”(Potential)。他认为,个人能“做什么”是意义学(semiotics)*所关心的问题,能“意味着什么”是语义学(semantics)所关心的问题,能“说什么”是词汇语法所关心的问题,而个人的音“听起来是什么”则是音位学所关心的问题。Gregory指出,就象布拉格学派的学者那样,Halliday越来越肯定了“说话者为中心”,说话者既是生活经历的观察者、他人行为的介入者,也是语境中语篇的制造者(Gregory 1987: 96)。这些思想分别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联系了起来。在此期间,Halliday(1975b: 26)还指出,语场(field)、语旨(mode)和语式(tenor)分别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相关联。

Halliday(1978,1979)把语言当作一个意义系统(semiotic system),是一个有两个或更多体现层的代码系统。他(1978:112-3)把功能组成成分改称“元功能”(Metafunction)。他还指出,语言有三层体现关系:由词汇语法体现的意义层、由语音体现的词汇语法层以及词汇语法层本身。在此,功能被当作“意义模式”(modes of meaning)并属于意义层。Halliday修订了原来(1969)的观点,认为三个功能中概念功能包括了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从语义而不是语言的角度看,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都属于“外在功能”(extrinsic),与语篇功能相对,语篇功能是使其它功能得以实现的功能;而从词汇语法层上看,逻辑功能与其它功能不同,因为它是单变量的(univariate),“可以单独、而且总是单独通过循环结构加以体现”(Halliday 1978:170)。

这样,Halliday通过一系列著述(1978,1979,1985,1994)给我们完整地展现了他的元功能思想。在此期间,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又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而且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在等级上低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近年来Halliday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元功能思想。Halliday(1996:1)说,自然科学是

* 1999年8月10至13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国际会议上,Halliday专门用汉语说明,系统功能语法所说的semiotics不是“符号学”而是“意义学”,semantics不是“意义学”而是“语义学”。他还用英语补充说,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Semantics is a subset of semiotics.

关于自然的语言,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语言,语言学则是关于语言的语言。关于语言的语言就是元语言。那么怎么能够区分元语言和语言呢?换句话说,怎么能把现象与关于现象的理论研究区分开呢?他认为这是个不小的问题。他还指出(1996: 7-8),元功能的相互依赖对语言演化、语言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概念动能中,语法把人类存在的物质条件转化为意义。去“认识”事物就是去把它转化为意义,我们所说的“理解”就是这种转化过程。交际目的是在人际交流中通过交际得以实现;同样,人际关系是在构建概念(经验)的过程中通过概念构建得以制定。这样,每一个“意义行为”都同时涉及对世界的讨论以及对世界中的人产生作用。

Halliday近年来在科技语言与语法隐喻方面做的研究也体现了他的元功能思想的进一步完善。Halliday(1998:185-235)指出,每一种语言的语法是人类经验的理论,这是反映功能(Reflective);每一种自然语言的语法也是人际关系的制定,这是活动功能(Active)。这两个功能相互依赖,反过来由第三个功能,即推论功能(Discursive)实现。他进一步把语法的元功能框架用图概述如下:

(reflective) (active) (discursive) seen from ‘above’ ideational

logical experiential interpersonal textual seen from ‘below’ iterative configurational

(factive structures) (segmental, prosodic, periodic structures)

图1 语法的元功能框架

图1表示,反映功能与逻辑功能和经验功能(合为概念功能)相对应,活动功能与人际功能相对应,推论功能与语篇功能相对应;而逻辑功能体现的是词汇语法层的迭代反复(iterative),具体表现为语句结构;经验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体现的是语句的配置(configurational)。该图表明,虽然Halliday还坚持用概念功能概括逻辑功能和经验功能,但他已经把逻辑功能、经验功能看作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同级的元功能。

Halliday and Matthiessen最近著的一书(1999)的主题则是人类如何构建对世界的经验。经验的构建通常被当作是通过概念化的分类、图表、文字等艺术形式表现的知识来实现的。在此,Halliday and Matthiessen把经验当作意义而非知识(not as knowing but as meaning),经验是构建于语言中的某种东西。换句话说,他们关心的是人类经验如何构建为一个语义系统。由于语言不仅在储存和交换经验中起重要作用,还在构建经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就成为阐释经验的基础(the interpretive base)。他们认为,语言不仅构建人类经验(此时语法的功能是解释,将经验转化为意义),还构建社会秩序(此时语法的功能是制定,通过意义形成秩序)。语言的功能语境分为两大类,一方面,语言构成人的经验,在这点上,语言的功能是构建;另一方面,语言构成人类之间的关系,在这点上,语言的功能不是构建,而是实施,实现社会交往。而语法使这两种意义模式融为一体。这与Halliday早期的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早期的研究中,他认为语义的抉择,尤其是属于人们相互关系的诸如称呼、礼仪等(即人际功能)所标记的不仅是个人,而且是社会集团。他最近这些思想是他早期思想的进一步抽象与升华。元功能不仅

可以用来解释语言本身,还可以用来描述人类对世界的经验,解释人类经验的构建。4.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

回顾二十世纪,语言学确实是以结构、系统和功能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全面发展为特点的。西方系统功能语法学者Fawcett,Matthiessen,Martin,Gregory,Butler,Lemke 等和东方(如中国和日本)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者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限于篇幅,以下我们只对西方几位影响较大的学者的研究作一概述。

继Halliday后,系统功能语法学家中较早探讨元功能问题的是Fawcett。Fawcett (1973a,1973b)在元功能上与Halliday有两点不同:Fawcett所指的系统网络只限于语义学,他认为语言有六个元功能。这六个功能是:经验功能(Experiential)、逻辑功能(Logic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表情功能(Expressive,又称态度功能Attitudinal)、主位功能(Thematic)及信息功能(Informational)。Fawcett(1980)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点,他把语言学当作“原则上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1980:4)。他划分功能的标准似乎是不同的意义类型,而不是“横组合”或“纵聚合”关系。这样,他提出了八种功能组成成分与三种附加组成成分。八种功能成分分别是经验功能(Experiential)、逻辑关系(Logical relations)、否定性(Negativity)、交互功能(Interactional)、情感功能(Affective,指行为者的情绪)、意态(Modality)、主位功能(Thematic)、信息功能(Informational)。Gregory认为,这八种功能中前三种其实与Halliday的概念功能是一致的,最后两种与Halliday的人际功能一致,而其它三种与Halliday的语篇功能一致(Gregory 1987:99-100)。Fawcett所指的三种附加成分是:推论(Inferential)、元语言(Metalingual)及话语组织(Discourse organizational)功能。Gregory认为,Fawcett的这种做法缺乏概括性,因而他不可能象Halliday一样宣称所有的句子都可以用所有元功能加以解释;Gregory还认为,Fawcett的观点既有系统语法的一面,又有乔氏语法的一面,理论定位较为模糊(theoretical ambiguity)(Gregory 1987:99)

我们认为,Matthiessen and Nesbitt(1996)对元功能思想的探讨对Halliday(1998)元功能观的修订有一定影响。Matthiessen and Nesbitt(1996:39-84)把四个功能放在一个平面来考察,并没有将经验功能与逻辑功能当作等级上低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功能。他们认为,对于所给定的体现范畴,如名词格,它既可以在一个元功能内起作用,也可以与其它功能结合而发生作用。梳理清不同的元功能视角,我们就可以探讨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的程度有多大。这样元功能在语言系统中可以梳理为下图所示的情况:

图2 元功能及语言系统

图2表示,语言系统可以分为六个轴,在级阶(rank)轴上有小句与词等单位,在精密度(delicacy)轴上有语法和词汇等单位,在系统轴上有系统和结构等单位,而在元功能轴上则有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这几个轴有机地形成了语言这个“轮子”及其运转。

Gregory也是较早研究语言功能的。Gregory(1967),Gregory and Carroll(1978)利用situation和context这两个概念来描述元功能思想。他所指的situation是“对语篇外特征的研究”,context指“语篇特征的相关性”(Gregory 1967:178),由此便有“意义范畴”(situational category)与“语义范畴”(contextual category)这两个概念。Gregory认为区分意义范畴与语义范畴是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够解释“功能语旨”(functional tenor)和“个人语旨”(personal tenor)都是“语旨”。无论是功能语旨还是个人语旨,它们都是意义关系(semiotic relationship)的语义反映(semantic reflection)(Gregory 1967:182-3)。后来,Gregory进一步指出,依照个人语旨与功能语旨的不同,元功能分为四种:经验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以及多功能功能(Multifunctional)。人际功能与个人语旨相对应,多功能功能与功能语旨相对应。在词汇语法层上,经验功能的典型体现是“及物性”(Transitivity),语篇功能的典型体现是“主位/信息”(Theme/Information),人际功能的典型体现是“情态/意态”(Mood/Modality),而多功能功能的典型体现则是多种多样的(Gregory 1987:101-2)。后来,Gregory(1988:315)认为语言可能有以下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以及礼貌功能(Polite function)。

Martin(1980/81:1)指出,把系统置入某一种元功能组成成分没有充分必要的横组合或纵聚合关系方面的理由。他把元功能解释为“对英语分句系统中纵聚合组合的经验判断”,并且认为它是共时的,限于特定的级(分句),并在词汇语法层中封闭的系统内进行。他认为,元功能的概念是通过类推扩展到意义类型、语法级和词汇语法层,且一旦扩展后就不能用理想化语法加以检验。Martin(1987:26)后来指出,层次语法学家(stratificationalist)没有严格区分等级(Rank)与元功能等概念,因此在构建解释模式时分三个以上的层次,他们并没有在描述中区分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最近,Martin 指出,语言学家通常更关注在某一真理体系中强化某一视角的“正确性”,而把与该视角相对的不同观点当作“错误的”观点;语言间的多样性被广为认同,而元语言间的多样性则未得到应有的关注(Martin 1996:323)。

受Leech(1983)的影响,Butler(1996)对元功能作了一番新的解释,其核心是基于纵聚合选择的系统语义学。与Leech的模式相比,Butler更强调环境因素的作用。Butler (1996:172)指出,Leech的语用学模式无法解释以下问题:某些情况下,表达礼貌的形式对上下文而言显得过于礼貌而被当作讥讽。他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对此作出解释,但只有将来的研究提供对语场、语旨、语式和语境范畴的足够界定之后才能实现。说话者有一定的交际目的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这些交际目的的实现一部分是来自语境和先前话语的结构。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说话者必须从语言的语义源中给话语选择合适的命题内容,并选择合适的“语义力”(semantic force)。因此,他认为人际功能在等级上应高于概念功能和表现功能(Representational)(Butler 1996:172-3)。

Lemke对元功能思想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Lemke认为,分句或句子不仅仅是通过它在语篇中的选择来体现意义,还通过它在更大的语篇组织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它语篇间的篇际关系(intertextual relation)来体现意义(Lemke 1995a)。后来Lemke进一步指出,它们不仅仅是通过选择来体现意义,还通过选择的展开及对先前语篇中的选择的进一步发展来体现意义。这些意义是“概念—主位意义”(Ideational-thematic)、“组织—语篇意义”(Organizational-textual)和“人际—态度意义”(Interpersonal-attitudinal)(Lemke 1995b)。通过对多媒体语篇的研究,Lemke(1998:91-4)指出,我们表达意义时总是同

时建构对事物的表征(presentation),并指向这种表征或其它事物,以此创建一个有关要素的有组织的结构。多媒体语篇中,每一个意义形式中每一种功能所形成的意义都能调节其它意义形式中的各种意义,因而使意义成倍增加。这使得我们能表达原来没有表达过的意义,能表达被认为没有意义的意义。每一个表达意义的行动构成意义“呈现功能”(Presentational),它解释意义参与者与过程之间的关系,这在语言中叫表述功能(Representational)或命题功能(Propositional),在视图语言中叫表述功能或图表功能(Figural)。每一个意义行动也构成了一个“导向功能”(Orientational),它不仅表达了语言使用者对接受者的导向,也表达了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在语言中叫语用/交互功能(Pragmatic/Interactional)。每一个意义行动还表达了一个组织功能(Organizational),它在语篇空间及交流空间给整体或整体中的部分作出限定。可见,在Lemke看来,语言的三个元功能是:呈现功能、导向功能及组织功能。

5.结语

由于有Firth等众多学者的研究作为基础,Halliday的研究起点没有停留在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外部功能,而是着重关注语言的内在问题,并充分考虑社会因素,由此提出了元功能思想。从1967年到1994年,Halliday一直在完善这个思想,其他系统功能语法学者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Fawcett的“八功能说”,Matthiessen & Nesbitt 的功能级定位,Gregory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的多功能功能及礼貌功能,Martin的元语言间多样性思想,Butler的人际功能高于其他功能的观点等。尤其是Lemke的一些思想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他指出,分句或句子不仅通过选择来体现意义,还通过选择的展开及对先前语篇中的选择的进一步发展来体现意义。通过对多媒体语篇的研究,他认为每一种功能所形成的意义间的相互调节使意义成倍增加,使得我们能表达原来没有表达过的意义,能表达被认为没有意义的意义。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以1996年的一篇论文为代表,Halliday的元功能观发生了一些变化,可以说是对他的研究的一个升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i)逻辑功能和经验功能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同级,概念功能在等级上高于其他所有功能。(ii)元功能间的相互依赖对语言演化、语言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iii)从语法高度概括语言的三个功能,它们分别是反映功能、活动功能和推论功能。(iv)语言构建人类经验,也构建社会秩序,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元功能加以描述。可见,在广大系统功能语言学者的努力下,系统功能语法充分地研究了语言的内部特征和外在因素。而Halliday新近的这些思想则从更高的高度论述了语言及语言的功能,更加深入地结合了语言的内部特征和外在因素。总的思想是,元功能不仅可以描述语言,还可以描述人类经验的构建,描述社会秩序的构建。

参考文献

Benson, J. D., Cummings, M. J. & Greaves, W S. (eds.). 1988. Linguistics in a Systemic Perspective.

Amsterdam: Benjamins.

Berry, M., Butler, C., Fawcett, R. P. & Huang, G. W. 1996. (eds.) Meaning and Form: Systemic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s---Studies for M. A. K. Halliday. Norwood: Ablex.

Büler, K. 1934. Theory of Language: the 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D. F. Goodwin (trans.). 1990.

Amsterdam: Benjamins.

Butler, C. S. 1987. Communicative function and semantics. In Halliday and Fawcett (eds.). 212-229.

——. 1996. On the Concept of a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English. In Berry, M., Butler, C., Fawcett, R. P. & Huang, G. W. (eds.). 1996.

Dane?, F. 1964. A three level approach to syntax. Travaux Linguistiques de Prague, I.

Dirvin, R. & Fried V. (eds.). 1987. Functionalism in Linguistics. Amsterdam: Benjamins.

Ellis, J. 1987. The logical and textual functions. In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eds.). 107-129. Fawcett, R. P. 1973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in a cognitive model of language.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ETIC archives.

——. 1973b. Generating a sentence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ETIC archives.

——. 1980.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oward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a Communicating Mind.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V erlag. Firth, J. R. 1935/1957. The semantics of linguistics science.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rvin & Mathiot. 1975.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a sociocultural view.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1975,

(48): 148-156.

Gregory, M. & Carroll, S. 1978. Language and Situation: Language Varieties in Their Social Context.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Gregory, M. 1987. Metafunctions: aspects of their development, status and use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In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eds.). 94-106.

——. 1988. Generic situation and register. 1988. In Benson, J. D., Cummings, M. J. & Greaves, W S. (eds.).

301-330.

Halliday, M. A. 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 2. Journal of Linguistics(3): 199-244. ——. 1968.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 3. Journal of Linguistics(4): 179-215.

——. 1969. Options and functions in the English clause. Brno Studies in English, 8. And In Halliday and Martin (eds.). 1981: 138-45.

——. 1970a.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Lyons (ed.). 1970.

——. 1970b.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language, as seen from a consideration of modality and mood in English.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6), 3.

——.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ondon: Arnold.

——. 1975a. Learning How to Mean. London: Arnold.

——. 1975b.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owards a general sociolinguistic theory. In Makkai and Makkai (eds.). 1975.

——.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ging. London: Arnold ——. 1979. Modes of meaning and modes of expression: types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by different semantics functions. In D. J. Allerton, E. Carney and D. Holdcroft (eds.). Functions and Context in Linguistic Analysis: A festschrift for William Haa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79.

——. 1988. On the ineffability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Benson, J. D., Cummings, M. J. & Greaves, W S.

(eds.). 27-52.

——.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 Arnold.

——. 1996. On grammar and grammatics. In Hasan, R., Cloran, C. and Butt, D. (eds.). 1-38.

——. 1998.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s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In Martin, J. R. & Veel R. (eds.). 185-235.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1987 (eds.). New Development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London: Frances Pinter. Halliday, M. A. K. & Martin, J. R. 1981 (eds.). Reading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London: Batsford. 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1999.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Cassell Academic.

Hasan, R., Cloran, C. and Butt, D. (eds.) 1996. Functional Descriptions: Theory in Practice. Amsterdam: Benjamins.

Jakobson, R. 1960.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SWIII: 18-51.

Leech, G. N. 1987.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Arnold.

Lemke, J. 1995a. Textual Politics: Discourse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Taylor & Francis.

——. 1995b. Intertextuality and text semantics. In M. Gregory and P. Fries (eds.). Discourse in Society: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Norwood, N. J.: Ablex.

——. 1998. Multiplying meaning: visual and verbal semiotics in the scientific text. In Martin, J. R. & Veel R.

(eds.). 87-113.

Lyons, J. 1970. (ed.).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Makkai, A & Makkai, V. B. 1975. (eds.). The First LACUS Forum. Carolina: Hornbeam Press. Malinowski, B. 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Ogden and Richard (eds.). 1923. Mathesius, V. 1928. On linguistic characterology with illustrations from Modern English. Reprinted in Vachek (ed.). 1964.

——. 1975.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esent-day English on a general linguistic basis. L. Duskova (trans.). J.

Vachek (ed.). Hague: Mouton.

Martin, J. R. 1980/1981. Register and Metafunction. Paper read to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stemic W orkshop.

——. 1987. The meaning of feature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In Halliday, M. A. K. & Fawcett, R. P. (eds.). 14-40. ——. 1996. Transitivity in T agalog: A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ase. In Berry, M., Butler, C., Fawcett, R. P. & Huang,

G. W. (eds.). 1996.

Martin, J. R. & Veel R. (eds.) 1998.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 of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Matthiessen, C., Nesbitt, C. 1996. On the Idea of Theory-Neutral Descriptions. In: Hasan, R., Cloran, C., Butt,D. (eds.). 39-84.

Odgen, C. K. & Richard, I. A. 1923. (e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Vachek, J. 1964. (ed.). A Prague School Reader in Linguis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1966. The Linguistic School of Pragu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冯志伟,1987,《现代语言学流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胡壮麟,1995,《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1989,《系统功能语法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戚雨村,1997,《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钱军,1998,《结构功能语言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黄国文,1995,功能主义者的大集会——记国际功能语法会议,《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4期。

——,2000,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40年发展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作者:杨炳钧,1970年11月生,男,讲师,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

覃朝宪,1953年5月生,女,教授,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第五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贡献。 1.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 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韩礼德在伦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1949年回伦敦,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他的观点后来在弟子韩礼德手上获得发展。尽管弗斯的学术思想在很多方面有深刻见解,给人启迪,但他并未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对韩礼德这一代人来说,任务之一是把弗斯的学术观点建立成一个能解释“什么是语言”和“语言是怎样工作的”这样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韩礼德面临的任务是:怎样用关于情景语境的观点建立一个能把语言中的范畴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解释清楚的语言学理论。 2.阶和范畴语法 在“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Halliday 1956)一文中,韩礼德建立了一个能比较好地处理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这篇论文代表韩礼德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他在文中提出,语言中有三个语法范畴,即:单位(unit),成分(element)和类别(class)。在这个分析框架中,“系统”从属于“类别”。韩礼德用汉语例子解释了单位与成分和类别之间的关系。他还讨论到汉语小句中“旧”(given)信息与“新”(new)信息的区别,并谈到“系统”选择中的“盖然”(proba-bilistic)问题。可以说,这篇论文的初步理论框架为以后的系统功能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礼德虽然在上文中已提出一个能很好处理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式,但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见Butler 1985: 14_15,王宗炎1985:136_148)。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现代汉语进行研究,从那之后,韩礼德的研究开始真正进入普通语言学理论领域。1961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Halliday 1961);一般认为,这是一篇能代表韩礼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特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特点 韩礼德(MAK Halliday)在伦敦学派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重视语言功能,它的影响延伸到与语言相关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机器翻译等。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是指将语言看做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而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意义,被看做从该系统网络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选择的过程。系统功能语法建立在两个事实基础上:⑴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系统网络中做出选择,并试图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不同的语义功能。⑵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系统功能语法把实际使用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机对象,而不是像转换生成语法那样,把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试从这一理论基本框架:系统、功能、层次和语篇四个方面概括韩礼德独特的语言观,考量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研究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韩礼德的“系统”思想: 在系统语法中,系统的概念是由一条基本的解释性原则构成的,语言被认为是“系统 的系统”。建立各种互相关联的系统的网络,从而解释在语言中各种与语义相关的选择。 不同于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是一套符号的集合。在韩礼德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语言不能用解说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是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所谓意义潜势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心理语言学人在说话前先形成一种动机,即对要说的话有一种大致的想法,这种动机属于前语言阶段。人有了要说什么的动机之后,还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把要说的内容组织表达出来。系统功能语法所反映的主要是语言运用中这种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整合关系来表达。这就是说,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 二、韩礼德的“功能”思想: 功能(即传统意义上的语义)在语言形式描述中应处于何等地位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棘手和有争议的问题。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处理方法都表现为只重视语言形式,而未能把它和语义结合起来。传统语法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句子成分分析法只对语言结构进行形式分析。无助于描写语言的意义系统及其体现形式。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理论遵循“发现程序”来分析语言素材,以便能自动发现所研究语言的语法。他认为区别具体词类和语法范畴的标准不是语义,而是他们在语言结构中的分布特征。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否定语义来描写语法的思想,认为语言的语音和句法可以作为纯形式的系统加以描写。系统功能语法科学地处理了语言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意义系统,语言的功能首先体现于语义功能。韩礼德把语言的功能高度概括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功能并非游离于语言结构之外,它们分别与语言层次的各系统紧密联系并得以体现。如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系统来体现;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语篇功能由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来体现。所以功能和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功能是基础,系统是功能的体现形式。 三、韩礼德的“层次”思想: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语义编码。语言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客观地描述这种编码。在语言结构描述方式上,韩礼德坚持以功能结构为基础,探究语言的语义系统以及其体现形式,它越出句子范围,以语篇为基础,把语言看成是关系的网络,结构是关系的体现。这一点与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系统功能语法不是采用形式分析法,而是在充分吸收格语法、层次语法等语法流派的优秀成果基础上,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 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 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什么语音形式代表什么语义内容是任意的,即可以自由选择的;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是指人们用什么语音形式表示某种语义内容是有某种依据、缘由的。 ②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和渐变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 ③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层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人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呈现为一种线性序列;线条性只是语言符号序列的表面形式,语言符号序列的内部结构是有层次的。 4、征兆: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甲事物就不是乙事物的符号,而是征兆。 5、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6、言语:言语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言语活动就是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而言语作品则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出来的话。 7、副语言: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还有其他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例如体态、美术、音乐等。这类辅助性交际工具有时也被称为“语言“,为了与真正的语言相区别,可以把它们称为副语言或准语言。副语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依附性副语言,另一类是独立性副语言。依附性副语言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依附于语言,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交通信号、旗语、灯语、商品包装和公共场所的一些示意符号、标志等;独立性副语言不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独立于语言使用,一般不能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自然体态语(包括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不包括为聋哑人人工设计的手势语)、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 8、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在日常交际活动中逐渐自然形成和发展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9、人工语言:人工语言是个别人或少数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严格来说是副语言),如电报代码、科学符号公式、计算机程序语言、交通信号、旗语、灯语、为聋哑人人工设计的手势语、盲人的手指语以及国际辅助语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英汉对照术语表

系统功能语言学英汉术语对照表 作者:翁素贤提供 转贴自:摘自《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英汉术语对照表 打印本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英汉术语对照表 ―――摘自《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A Abitliy 能力 Actor 施动者 Addressee 受话者 Addresser 发话者 Agent 施事 Anaphoric 指前的 Antonym 反义词 Antonymy 反义意义 Autonomy 自治性 B Behavior 行为 Behavioral process 行为过程 Beneficiary 受益者 C Cataphoric 指后的 Categorical 绝对的 Categorization 范畴化 Central token 中心标志 Chain 链 Channel 渠道 Choice 选择 Clause 小句 Clause as theme 句项主位 Cleft sentence 分裂句 Closed system 封闭系统 Coclassisfication 相互区分

Coextension相互扩展Coherence连贯 Cohesion链接 Cohesive chain链接链Cohesive tie链接纽带Cohyponym共同下义词Collocation搭配Collocational chain搭配链Comeronym共同局部关系词Command命令 Comment述题 Competence(语言)能力Complementarity互补性Congruence一致性Conjunction连接,连词Consonant辅音 Consonant grammar协和语法Constructivism构建主义Context语境,上下文Context of culture文化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情境语境Continuity连续体Continuum连续体Conventional meaning常规意义Coocurrence同现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Coordination并列Coreference相互对应Correspondence对应 Critical linguistics批评语言学Cross-coupling交互匹配 D Decategorization非范畴化Declarative陈述的 Delicacy精密度 Dialect方言 Dialectal variety方言变体Diatypic variety功能变体Didactic教导性的 Direct speech act直接言语行为Discontinuity脱节,间断性Discourse话语 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摘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语境在语义分析中的作用和地位。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关键词]功能语义语境 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具有较大的影响,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创立的,由“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部分构成,但并不是这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讨论了语境与语言意义或功能的关系问题。韩礼德的“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的功能语言观、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和弗斯(J.R. Firth)的语言功能观。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 一、布拉格学派的功能语言观 语言的“功能”概念早就出现在捷克语和俄语的语言学中,但却是布拉格学派的学者赋予它更加全面的阐述。该学派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遵循说话的顺序,即“从讲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人们在说话时总是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会去考虑具体应用什么语言形式,因此在研究语言时也应按照这一顺序,从语言的功能入手,然后再去研究语言的形式。该学派对日常话语分析提出新的理论,他们认为语言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因此,语言可以用语言单位在句子中所发挥的交际功能来分析。该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用功能分析法分析话语,他修改了传统语法中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的提法,提出主位(theme)、述位(rheme)两个术语。马泰休斯把这种功能分析法称为“句子的实际切分”(actual sentence division),后被称为“句子功能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它研究句子各个部分各自传达多少信息,所传达的信息量用“交际动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表示。 “交际动力”理论是布拉格学派Firbas 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也是句子功能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研究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句子各成分对交际的展开所做出的贡献。句子中各成分交际力的大小就是它对交际展开过程的贡献大小,即推动交际向前发展的作用的大小。也就是说,一个成分越能把交际向前推进,越接近交际的结点,其贡献就越大,交际动力值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以看出,交际动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Firbas 根据句子成分所承载的交际力的大小,将其分为已知信息和待传信息。已知信息的交际力很小,而待传信息的交际力最大。 交际动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境思想。Firbas认为,“交际单位从语境方面看可能是语境制约的,也可能是语境独立的。”如果受到语境的制约,则该成分所表达的信息在上下文中出现过,就是已知信息;反之就是待传信息。此外,Firbas对语境概念做了进一步区分。他把语境分为一般语境、直接语境、上下文和语境依赖四种。一般语境是指交际双方共有的经验知识;直接语境是交际双方正在进行时的语境;第三种是刚刚出现的上下文;第四种是语境依赖。它们的范围呈依次递减形式。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著名的功能人类学家,他曾在新几内亚东部的岛上研究当地人的原始文化。通过对土著民族语言的观察,他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如果不考虑这些广泛的语境,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结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单词的意义,不能从对这个单词的消极的冥思苦想中得出,而总是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对单词的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_江淑娟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江淑娟 戴卫平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 102200) [摘要]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了欧洲人类学和语言学思想,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的功能性,以语言使用的倾向或原则为己任。该学派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对语言系统和功能、语篇、语域的重视,使其在语言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它对语言系统的描写未能充分反映语言的实际运作过程。对此,应完善理论框架本身,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与语义、形式的关系,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语言运用中的普及。 [关键词] 韩礼德(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H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6)11-0159-04 y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人类学的传统下发展起来的。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及语言的功能性。其渊源于柏拉图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师承弗斯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了叶姆斯列夫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着眼于语言人本性、社会性的一面,因而,其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确立为语言的探索对象,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所从事的社会行为。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产生的背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构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成果;二是沃尔夫的语言相关论观点;三是弗斯的语言理论。 这三方面理论可以看作是韩礼德理论的学术背景。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语言翻译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语言中的意义由语境决定而不是由它自己本身来决定。沃尔夫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发现一种语言的内在结构与该语言使用者的哲学观及其整个认知结构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弗斯也认为语言不可能与语境分开,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语境中发挥一种功能。语境不同,语言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弗斯用 系统 这一概念来描写其中的意义变化。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这一原则,并重新规定了 系统 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同时,韩礼德还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 语言环境 说(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他认为语言研究应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并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这一理论。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类。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对语言功能的关注,从而相应地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系统语言学视语言本身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它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具体而言,系统语言学对语言的探索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语言、功能、情 159 2006年第11期(总第137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11,2006 (Cumulatively,NO.137) y[收稿日期]2006-06-05 [作者简介]江淑娟(1964-),女,山东青岛人,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戴卫平(1956-),男,福建莆田人,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教授。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和,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4.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5.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6.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8.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9.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10.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5.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 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6.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8.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举例什么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10.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语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三大元功能(three metafunction) 概念功能中的经验功能通过及物性结构得以体现,反映的是经验关系;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结构得以体现,反映的是语法关系;而谋篇功能则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与衔接得以体现,反映的是顺序关系而不是逻辑或语法关系。 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四种功能结构上,即:主位结构、语气结构、情态结构和及物性结构。 主位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主位和述位。符合人们日常表达习惯的句子结构构成了无标记主位结构;不符合人们日常表达习惯的就构成了有标记主位结构。语气结构体现人际功能中的话语角色关系,共有四种言语功能(陈述、提供、提问和命令)和三种语气(陈述、疑问和祈使)。在句子上主要通过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体现。及物性结构主要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及物性结构主要通过及物性小句,即带宾语的小句来体现。 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语场 (话题(topic)以及场地(setting)) 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 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和“语态”得到体现 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件的过程(a process of doing)。这个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如)来表示,“动作者”(actor,即逻辑上的主语)和动作的目标(goal逻辑上的直接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来表示,如图1: recognition)等心理活动的过程(a process of sensing)。表示感觉的动词有等;表示反应的动词有等;表示认知的动词有等。

Chapter 11系统功能语言学简介

Chapter 10: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1. Introduction In this chapter, we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M.A.K.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is also named a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has sought to create an approach to linguistics that treats language as foundational for the building of human experience. His insights and publications form an approach called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Halliday's work stresses that languag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eaning.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as its name suggests, considers function and semantics as the basis of huma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activity. Unlike structural approaches that privilege syntax, SFL-oriented linguists begin an analysis with social context and then look at how language acts upon, and is constrained and influenced by, this social context. A key concept in Halliday's approach is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which obtains "through a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 on the other" (Halliday, 1985:11). According to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language, a kind of tool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has many functions. In its system, language has three matafunctions, which are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and textual metafunction. Each of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is about a different aspect of the world, and is concerned with a different mode of meaning of clauses. 2.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The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is used to express people’s experiences in the real world including the experiences in their internal world or the experiences in their mind. Namely,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is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in the broadest sense, including our own consciousness, and is concerned with clauses as representations.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has three sub-systems, which are transitivity, voice and polarity. Here, we just talk about the first system, transitivity. Transitivity is a semantic system to show the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of language.

语言学概论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和,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4.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5.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6.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8.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9.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10.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5.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6.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8.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举例什么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10.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胡壮麟 张德禄 李战子

第一章概述 语言是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主要条件。(page 1) 在语言学理论和流派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为形式主义,一为功能主义。 功能语言学要描写的不是理想说话人究竟知道什么,而是真实的说话人再人们每天利用语言互动时是如何活动的。(page 2) 系统功能语言学吧语言看做有规律的资源,其基本原理认为语言描写的是系统,系统语言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page 3) 文化是由许多符号系统构成的意义潜势,如建筑、美术、舞蹈、音乐、文学、民俗、礼仪、商品交换方式中的一种。(page 9) 韩礼德把语言变异分为两类,一个是方言(dialect),一是语域(register)。方言是用不同的方法说同样的事情,语域是用不同的方法说不同的事情。(page 10) 系统功能语法的六个核心思想 1 元功能的思想

2 系统的思想 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是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以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这就是说系统理论是在使用中演变的,离开语言使用者的实践,它不会存在。系统存在于所有语言层次,诸如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都各有自己的系统表示本层次的语义潜势。(page 15) 3 层次的思想 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realisation)的关系,即对“意义”的选择(语义层)体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page 16) 4 功能的思想 5 语境的思想 6 近似的或盖然率的思想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摘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了欧洲人类学和语言学思想,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的功能性,以语言使用的倾向或原则为己任。该学派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对语言系统和功能、语篇、语域的重视,使其在语言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它对语言系统的描写未能充分反映语言的实际运作过程。对此,应完善理论框架本身,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与语义、形式的关系,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语言运用中的普及。 [关键词]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人类学的传统下发展起来的。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及语言的功能性。其渊源于柏拉图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师承弗斯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了叶姆斯列夫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着眼于语言人本性、社会性的一面,因而,其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确立为语言的探索对象,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所从事的社会行为。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产生的背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构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成果;二是沃尔夫的语言相关论观点;三是弗斯的语言理论。 这三方面理论可以看作是韩礼德理论的学术背景。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语言翻译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语言中的意义由语境决定而不是由它自己本身来决定。沃尔夫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发现一种语言的内在结构与该语言使用者的哲学观及其不可能与语境分开,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语境中发挥一种功能。语境不同,语言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弗斯用“系统”这一概念来描写其中的意义变化。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这一原则,并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同时,韩礼德还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语言环境”说(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 。他认为语言研究应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并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这一理论。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类。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对语言功能的关注,从而相应地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系统语言学视语言本身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它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具体而言,系统语言学对语言的探索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语言、功能、情景这样一个行为框架(系统) 里予以阐述,并对语言、功能、情景三大系统及其各自的支系统里的子系统进行描写。 功能语言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的智者派尤其是普罗塔哥拉斯和柏拉图等人的语言观,带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倾向。这一学派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研究语言时重视人与社会而不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功能语言学的哲学观则是语言研究的功能思想,它视语言在实际情景中所发挥的功能为探索的中心。它在研究、甄别和梳理语言的各种具体用途、功能后,将这些具体用途和功能概括、抽象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人际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进行交往,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观点、行为等,也包括用语言来表达发话人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外在世界思想等。语篇功能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组织信息,体现信息之间的关系,另外,它也显示信息的传递与发送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等。概念功能作用于主体与客体,人际功能作用于主体之间,而语篇功能则是对语言表达的概念与人际功能(意义) 进行组织,辅助上述两种功能(意义) 的实现。虽然三者的角色、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关于言语者之间基于一定的目的,围绕某个“内

转化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一个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在1957年所出版的《语法结构》和1965年的《语法理论要略》两书被乔姆斯基称为“标准理论”。此后他又修正了些许这些理论,称为“扩展的标准理论”,后又修订扩展的标准理论,形成“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主要理论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影响 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很大地冲击了当时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他认为不仅应该研究语言行为,而且应该研究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就是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他认为布龙菲尔德等人的理论只是研究了语言行为,不能说明语言能力。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类天生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理性主义的,而布龙菲尔德的学说则是经验主义的。 也称转换-生成语法。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创建人N.乔姆斯基。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最先起来响应的有语音学家M.哈利,语义学家J.卡茨,句法学家P.波斯塔尔,心理学家J.A.福多等。这个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学派,在几年内就一跃而为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要流派。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就内部分裂,70年代后更是声威渐减,而80年代又趋上升。目前该学派有东北语言学会与欧亚语言学会两个国际性组织,出版《语言学探索》等国际性学术刊物。 性质生成语法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语法学。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而不是一般语言学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语言。外表化的语言指言语行为,说出来的话,音义结合的词句等;内在性的语言指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 范围生成语法学研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的使用。生成语法学一般不研究话语的社会内容、交际功能和说话的环境等等。 目标过去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观察语言现象并把它分类为目标,致力于搜集和处理语言素材;生成语法学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提出语法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规律,说明其原因。例如它要说明儿童为什么能在2、3年内学会语言。 表达方式生成语法学与传统语法学的一个区别,是它使用数学那样的符号和公式来规定概念,表达规则,所以称为形式化的语法。 生成语法学家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大脑的一种独特的认知系统──语法系统,因此乔姆斯基认为它属于经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最终将归入研究人脑机制的生物学。乔姆斯基说,与其把生成语法看作一种理论,不如看作一门“学科”,其性质和研究方法与以往的语言学有本质的区别,而与其他自然科学则基本一致。 发展过程一般人认为,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有4个发展阶段,但是他本人认为只有两个转折点。下文按他本人的意见,分语法规则系统和语法原则系统两项来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